第一篇: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浔阳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浔阳区委宣传部凌海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是一个涵盖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制品业、展览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信息业、策划创意业,文化服务业等在内的产业系统,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浔阳区作为九江的中心城区,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文化资源特色鲜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面临难得的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浔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九江地处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与沿海发达水平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20世纪80年代,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全球化,同时也促进我国的文化体制的变化。文化产业已成为沿海地区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而处在中部地区的九江和浔阳则是刚刚起步。
总的来说,浔阳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从现状看,浔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还不协调,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不适应,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规模上看,我区文化企事业单位规模小,集约化程度
1低、产业链不长;从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过高,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慢,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从投入看,总量偏小,比重偏低,融资缺乏有效的手段,资本经营尚未起步。文化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小。另外,城区功能和管理权限的不足、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饮食文化等虽有一定的潜力,但还没有得到合理开发,还不能发挥很好的效应。
二、浔阳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障碍因素
文化产业跟一、二次产业是不一样的,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二次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消费,消费水平上不去,文化产业很难有大的发展。
政府投入少,文化招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本地居民消费能力低,缺乏知名文化产品吸引外地人来消费,致使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当缓慢。和周边地区相比,我们的文化产业也相对落后,景德镇有陶瓷文化,黄石有服装文化,长沙有演艺文化。这些地区的特色文化对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动作用。而我们的“金秋饮食文化节”还没有龙头项目作依托,主要还是就地取材,看菜吃饭,就文化说文化,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力不大。所有这些已成为制约浔阳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文化体育与网络、旅游被并列为21世纪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英镑;日本的化娱乐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值占GDP的五分之一,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所以说文化产业前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相当的落后,我区同发达地区相比又有相当大的距离。
要实现浔阳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我认为首先应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1、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市场融资为主力的文化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引导、开创多元资本进入浔阳,大力吸引外来资金,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民间资金充裕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和境外资金等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队伍建设。高素质人才是文化生
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第一资源。根据浔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既要培养我区的人才,更要营造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来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在文化产业尚不发达的浔阳,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重点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文化行政部门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的需要,改进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引进和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3、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实力。应以政府规划为指导,以市场调控为基础。促进浔阳文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要选准重点和切入点,尽快打造一批能够产生品牌效应的知名文化产品和知名文化企业。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真正做到政企分离,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单位,经营单位与非经营机构分开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规范政府文化部门的行为,对现有文化领域的不同行业和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对不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性
文化事业单位及地方特色艺术团体,就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以更好地承担起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要积极稳妥地促进创新转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同时要真正把发展浔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文联、社联。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做为富民强区的战略任务来抓,尽快推出《浔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立浔阳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总体目标、要求和措施。要对文化领域的不同行业和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积极扶持和支持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快各类经营性文化单位做大作强,造就一批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管理科学的文化企业。
5、对文化资源实施合理的保护与开发。1995年,文化部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文化资源加以保护。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综合开发必须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应当在保证遗产完好的基础上合理地发掘,利用其优势,特别是民俗民间文化如剪纸、麦秆画、丝弦锣等无形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只有有效地保护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切忌急功近利的短期效益观念,要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野来认识文化遗产的保护。对
于不能有效进行保护的行为,要诉之于法律。
我区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发展文化产业都应该把做出特色放在首位。特色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必须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赢市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把文化产业真正做成我区的支柱产业。
第二篇: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
刘朝来重写稿
实文化强省战略部署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民进安徽省委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思想、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产业连续5年增幅30%以上,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但是从整体上看,我省文化的产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文化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跨越任务十分艰巨。一是规模和经济总量不足。2009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不到4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为3%, 而同期北京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接近GDP的10%,上海约占8%、广东为6.7%、湖南为5.1%。即使在中部地区,我省也处于中后位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十二五”末,文化产业要实现增加值1000亿,任务艰巨;二是特色和优势产业不足。文化领域条块分割,规模普遍偏小,规模大、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的市场主体数量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区域特色不显,品种不多,竞争力不强。文化资源、文化企业、文化品牌的培育整合、配置优化、引导管理力度不够,低层次运作、小环境发展、松散性管理导致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
影响我省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因素很多,与文化强省的要求比,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适应”。
一是文化产业化意识不适应。调研显示,关注文化的教化、喉舌、阵地等社会效益,轻视甚至漠视文化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运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思维定式之下,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中难以摆上应有的位置。相关管理部门习惯于在从政治角度和社会效益上“定条例、设门槛”,重事业、轻产业,重评奖、轻市场,重投入、轻产出的工作模式仍未彻底改变。文化产业意识的淡薄,直接
1导致文化建设缺乏市场视角与考量,许多有产业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不适应。我省文化人才总量不大,结构呈现为“三多三少”,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才较多,现代创意文化人才少;专业研究的人才较多,熟悉文化市场、擅长资本运作的经营人才少;具备基本专业素质的人才较多,高层次和复合型领军人才少。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投融资的体制和总量不适应。一方面,我省文化建设投入基数偏低,据文化厅的统计,2006-2008年,我省年人均文化事业费分别为5.85、7.4、8.5元,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居全国第30、28、29位,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大多实行的准入制,部门、行业、地域及所有制的准入限制、不计投资回报的事业型单一投资方式、加之文化产业法规体系的不完善,都造成民间资本和外资对文化产业只能望而却步。
四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适应。我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尽管如此,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任务繁重。就文化产业发展而言,目前急需解决的有各自为政,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缺位与越位并存的问题;严重影响资源和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制约市场微观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行业壁垒问题;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建设问题;投融资渠道不畅、法律政策不完善的问题;运行机制僵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的问题;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与手段落后的问题等等。
二、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落实“文化强省”战略,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落实文化强省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前提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在促进经济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省委、省政府将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目标和考核体系,使“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具化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标和各项政策措施,细化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各级领导的考核评价指标。积极实践和破解我省文化产
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2.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和重点产业集团。我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已初显成效,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广电五大集团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认为,应依托这些大型集团和省“861”规划项目,重点支持优势企业的立体联合和跨越发展,推动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组建一批集约化水平高、产业集中度好、技术实力硬、核心竞争力强的一流产业集团,形成我省文化产业的“领头军”;依托黄梅戏、花鼓灯、文房四宝、“两山一湖”等地方特色资源,打好徽字牌,建好特色园,积极发掘和开发文化旅游、娱乐项目,延长特色文化产品的产业链,组成我省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依托蓬勃发展的文化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大力发展创意、网络、会展、动漫等产业,组建我省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3、强化人才战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就我省文化产业而言,培养和建立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经纪人四支队伍是当务之急。建议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省战略,抓紧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将培养文化人才尤其是紧缺型人才作为文化强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树立大文化人才观,科学而切实地制定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标准体系;二是建立切合实际的人才引进、评价和使用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端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三是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可以结合实际,设立激励薪酬、重大成果专项、股权分红、期权激励等灵活多样的措施,提高人才待遇,做好人才储备。
4、广开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建立以国有资金投入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为此,建议在设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下列资本运营模式:成立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风险担保公司,为文化产业化提供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服务。借鉴北京等地做法,通过与金融部门签订框架协议,以无形资产抵押和信誉担保等形式,对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降低投资准入门槛,积极引导和吸引国外、省外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完善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法规和政策,推动民营资本向文化领域流动。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彻底革除机构交叉重叠、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的弊端,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的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全面负责文化大市场的培育、管理、调控和监督。严格区分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界限,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离,将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中的经营部分全部推向市场,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树立大流通、大市场观念,加快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劳务市场和产权市场,推动文化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优化组合,促进文化产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发展之路。
第三篇: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推荐)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近些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面对文化产业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尤其需要冷静,需要清醒。形势越好,越要科学发展;形势越好,越要注意可持续发展;形势越好,越需要理性发展。
一、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建设的“泛”与“滥”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宏观的科学决策,也需要微观和中观层次的科学谋划。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缺乏对产业发展细致调研和理性分析,忽视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和产业基础,对文化产业把握不精准,笼统发展,对文化产业的理解、界定也不够深入准确。这种对文化产业的“泛化”理解和“泛文化”发展,导致了文化产业蜂拥而起的“滥文化”产业现象,一哄而上、盲目建设、低层次发展、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屡屡出现。比如,各地“跟风”建主题公园,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激烈。又如,各地跟风式的拍山水实景剧,但能挣钱的寥寥。再如,近些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泛滥,文化产业园区、动漫基地、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必要的园区是需要的,但这样一些基地的泛滥,到底带给产业什么?这些浮躁怪相背后是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只顾眼前过瘾、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短浅目光。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盲目投资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与鼓励,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文化产业,给予文化产业发展很大的助力,但也显露出偏离理性的冲动投资与投资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以电视剧行业为例,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2010年我国电视剧总投资约60多亿元,电视剧年产量为1.4万集,位居世界之首。与高额投资和巨大产量不相匹配的是,据国家广电总局同期数据,中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4成多电视剧生产出来,从未播出,投资无法收回,60多亿元投资直接回报给投资者的利润不足17亿元。社会主义文化产品首先需要叫好,如果不叫座,无疑是对国家的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忽视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没文化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其核心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文化产品与一般产品不同,要有文化自觉,注重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传递。
但在当前文化发展中,一些文化产品没有文化,只是披着文化的外衣,曲意迎合,低俗庸俗媚俗,缺乏文化的根与魂,不注重挖掘时代的闪光点和人性的内涵,作品缺乏打动人灵魂的力量。这些现象可概括为文化的“六无”状态:无根、无魂、无序、无声、无力、无信。
此外,还有一种误解:文化产业就是挣钱,文化事业就是花钱。部分文化单位唯钱是问,有企业没文化,有团队没精神,有经营没管理,普遍忽视企业文化建设,有意无意忽视了文化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这一本质特征。
近年来,一些新改制的文化企业,不是集中精力把企业做强,而是忙于“转企、组建集团、上市”三步走。不少企业上市就为圈钱,却没考虑募集来的资金该怎么花,生产什么样的核心产品,更忘了文化单位的立足之本是文化,将文化产业等同于一般产业。作家阿来曾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样下去文化产业发展也会使文化成为金钱的附庸,成为庸俗的叫卖品。
(四)统计不规范,未纳入国家统计系统
文化产业的数据统计是党和政府实施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文化单位进行微观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各地在文化产业界定、分类和统计指标设计上不够规范、科学,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准不
一、泛化统计、漏统虚报、编造数据的现象。例如,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在核查出的1.3万亿元GDP增量中,服务业漏统占93.7%,文化产业大部分涵盖其中。
(五)产业发展中的“一刀切”现象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步伐,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决定性进展。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应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一刀切地用统一的路线图推进,盲目、简单的企业化,只会导致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在新闻出版业就存在这种现象,不论当地出版业的发展程度,不考虑当地的文化资源、文化实力,一律部署“走出去战略”.这方面,我们不乏案例和教训。
(六)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错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这是我党提高执政水平的一种自觉。
但是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做法,却与上述要求有一定距离。比如“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做法,把有关部门从党的意识形态管理部门、从思想文化领导部门变成了直接管理者。多年来,中央强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却形成了新的“党企不分”,把党的有关部门推到了行政工作第一线指挥工作,而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则退居到二线。坚持党的领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是站到一线具体领导就是“坚持”如何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值得思考。
二、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与对文化大发展的片面理解密切相关。
(一)忽视了文化基本的教化功能
文化对社会有教化作用。汉语中,文化有“人文教化”之意,“人”是讨论文化的前提,“文”是基础和工具,“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十七大报告重点提出并论述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尤其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更需要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强调文化的经济价值,忽视文化的教化作用。对文化产业的意义价值的认识还需深化。文化产业也有着把握导向、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基本职能与义务。
(二)片面理解文化大发展
文化大发展的核心是十七大报告中所论述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简单地把文化大发展等同于文化产业大发展,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经济利润。当前文化建设中,要谨防忽视文化的传播规律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的冲动式“文化大跃进”,以及与之伴生的文化产业泡沫。
(三)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能为文化发展提供必需的发展土壤与环境,不同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上,从资金投入到文化体制改革,都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发展规律,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例如在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上,有条件有能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能增进不同地区和民族间对文化的了解和沟通,有助于扩大本土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打开国际文化市场空间。但一些地区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高喊“走出去”,不但不实际、不可持续,甚至会带来种种副作用。
三、对策和建议
发展文化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塑国民心灵、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经过“十五”、“十一五”的积累,我国文化产业正从粗放发展向集约、规模化发展过渡。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出现是正常的、在所难免的,及时认识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可避免交付不必要的学费。
(一)理性认识,把握规律
文化生产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不能等同于其他经济门类。不顾文化自身特性盲目发展文化产业,不但无益于文化产业发展,还可能阻碍文化自身的发展和繁荣。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必须理性认识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内涵,把握其特点与规律。
(二)理性发展,重视文化
要重视文化的教化功能。无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根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应重视核心竞争力文化的生产。
文化产业领域既需要大企业也需要小企业,大不等于强,不能一味地、盲目地求大。要防止过分垄断对文化产业的消极影响,因地制宜,促进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理性评价,规范统计
为迅速、健康地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科学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概念、范围和分类,完善统计指标,规范统计方法,建立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防止非理性的炒作和为我所用的注水式“编造”.要加强统计的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同时建立奖惩机制,设置诚信申报信用系统。对积极配合的文化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弄虚作假的单位进行批评教育停业整改甚至吊销执照的处罚。
(四)理性投入,科学投向
一方面应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投资不足会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在稳定政府投资的同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非国有的经济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理性投资,要有回报意识,杜绝不计回报的文化投资意识,谨防重复建设、低层次同质化竞争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尤其要注意将钱投到那些需要钱并能够赚到钱的行业和项目。
(五)理性转型,理顺管理
其一,逐步改变党企不分、有关部门成为文化产业部的倾向。目前的管理办法,作为强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渡性、阶段性手段,可以理解,但宜缩短过渡期。有关部门应将注意力聚焦到提高党对意识形态的执政能力和方针政策的把握上。其二,文化产业涉及的管理部门众多,存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问题,又存在职能空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需注意的是,在文化产业管理中,政府的领导是“引导”而非“干预”,政府的角色是提供服务的“引导者”而非事必躬亲的“管理者”.其三,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不能一味用经济指标考核文化企业。对转企改制,应有一定的压力感,但不能过分。压力过大难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弄虚作假。而文化体制改革是要为文化人创造更加广阔的能够创造、创业的大环境,不理性地转型,是舍本逐末。
(六)理性培养,重视人才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资源与人力保障。当前,新兴文化产业人才匮乏问题严重,解决文化产业的人才问题已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上,要做到战术与战略相结合,防止重战略规划轻战术计划现象的延续。注意理性培养人才,尤其在当前人才教育主要由高校负责的情况下,要解决重理论知识灌输,轻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老问题。
要言之,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任何新兴产业都曾遇到过的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问题。
(作者:薛保勤
解国记 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新华每日电讯社总编辑)
第四篇: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成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内陆省份和农业大省的湖南,虽然文化建设在区位、政策、资本及技术等方面都缺乏优势,但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湖南日报》报道,“十一五”期间,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从2006年到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0%左右,2008年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省7个千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27亿元,占GDP比重5.2%。在《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的222个文化品牌中,“湘字号”达31个,占14%。2011年10月20日,在省委召开的湖南传达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上,省委书记周强强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这是湖南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机遇,全省上下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扎实做好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时一步明确了当前湖南文化强省的重任。但由于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省会长沙为中心的城市群,其发展还没有延伸到乡镇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湖南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相当滞后,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农村文化事业正在逐步发展,如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农村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地方文化部门对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等。湖南农村文化建设尚未形成产业,但已出现文化产业的萌芽因素,这些萌芽因素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民间盈利性文化团体日益增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民间盈利性文化团体也应运而生,走向市场。如洞口县黄桥镇文化广播站乐队是在该镇文化广播站的支持下建立的乐队,近年来该乐队平均每年外出表演近百次,成员人均收入近7000多元。隆回县文化局提供的一份最新资料表明,该县当前有各种业余艺术表演队366支,其中乐队279个,秧歌队37支,业余小剧团25个,民俗表演队25支,从业人员达3158人。而在旅游经济比较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凤凰,仅县城沱江镇就有阳戏、文武茶灯及巫傩歌舞剧团等表演团队60余个。二是农村文化娱乐休闲场所陆续涌现。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一些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在农村逐渐出现。2004年,浏阳市沿溪镇大光村就出现了私人建设的休闲农庄,农庄里设有歌舞厅、茶座、棋牌室、餐厅、住宿等设施,歌舞厅向当地居民免费开放,其他项目收费也不高,因此很受当地居民喜欢,大大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据了解,浏阳市已有不少农村建有这类“农家乐”式的休闲娱乐场所。三是农村文化开始出现经济增长点。民俗文化已逐步开始转化为农村的经济增长点。前面提到的盈利性农村文化团体,其中不少就是民俗文化的产物,如凤凰县的阳戏、文武茶灯及巫傩歌舞剧团等。隆回县的滩头年画、花瑶挑花两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民间工艺,商家对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合作开发已在初步进行。四是农村文化市场初现端倪。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农村所有的乡镇基本上都有网吧、音响店、录像厅、电游店、书店等文化娱乐场所及表演乐队。这些文化娱乐场所及表演乐队,一般都由个人自主经营,已形成初步的农村文化经营市场。当然,目前的这些农村文化市场还很分散,尚未形成规模,经营也不够规范。
但是,虽然湖南农村文化建设已开始出现令人欣喜的产业发展迹象,问题也是显然的。首先,农村文化的产业形态并未形成。目前,湖南的农村文化,基本上是以文化事业为主体,农村文化产业刚刚开始萌芽,产业形态尚未形成。当前湖南农村文化中的一些文化产品的经营与销售、文化市场的初步形成,都完全处于自
发状态,只算得上是带有产业特点的文化现象,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其次,各地农村文化产品的开发不平衡。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期,各地在农村文化产品的开发不平衡。各地的经济水平和区域位置及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地区之间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的不平衡。如衡阳市南岳区,依靠南岳衡山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更多的农村地区,文化未能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另外,从湖南省城乡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差距日益拉大,湖南的文化业产业,主要集中在以长沙为中心的城市群。第三,农村文化市场经营管理混乱。当前乡镇文化广播站拥有的职权非常有限,既没有审批权,也没有执法权,对乡镇文化娱乐场所无法进行管理,形成了“县里鞭长莫及,乡镇无能为力”的文化管理状况,农村文化市场处于混乱无序的局面。农村的民间文化组织也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既不要登记,也无人监管,无序竞争现象严重,演出质量不高,有的演出活动内容违法也无人制止。
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缺乏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政策环境。没有制定鼓励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在许多基层政府的负责人看来,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投钱但不能创造经济效益的公共事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乡镇以致县一级文化部门都只是将农村文化单纯作为公共事业进行建设,没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想法和打算,更没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计划和政策。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物质生活的贫乏必然制约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从而制约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物质生活欠富足,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居民文化意识不强,文化消费能力不高,文化市场不活跃。三是农民的思想文化素养不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文化土壤。从整体上来说,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缺乏现代思想观念和创造精神。数千年来,中国农民在封闭的穷乡僻壤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小农文化意识,养成了安贫乐道、墨守成规的生活习惯。大部分农民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洞口县杨林乡联盟村的一位“秀才”农民开玩笑地表示,“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就是他们的基本生活状态。同时,由于封建残余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依然盛行,修坟墓、建寺院、塑神像等现象在农村极为普遍,封建迷信活动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精神文化追求,这些也是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代农村文化建设,既要重视文化事业建设,也要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二者不可偏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并举,使两者互为支撑,互为补充。
第一,迅速转变观念,树立和强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意识。目前,许多县(市)及乡镇等基层政府的领导干部缺乏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农村文化产业的意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农村只可能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不可能发展非公益性的文化产业。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基层政府必须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和强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意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进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第二,整合相关资源,大力开发产品,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形成。农村文化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民俗文化、乡土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必须充分整合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农村文化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合作开发,是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形成的重要途径。旅游景点,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时,应该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和方式,应从以往的“观光游”、“体验游”的单纯而狭隘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提升旅游景点的高文化含量,增加旅游产品的高附加值,通过发展地方特色旅游,将潜在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要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必须要大力开
发和生产农村文化产品。产品是产业形成的基础,有产品才能形成市场,也才能进而形成产业。不少农村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要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其内涵,开发和生产出相关的文化产品,从而使文化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效益。隆回县开发并走向市场的“滩头年画”,就是将民俗文化转化为产品和效益的很好的实例。要积极创新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雕刻、纺织等民间手工技艺项目,积极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戏曲、音乐、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表演和民俗活动,积极开发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进而形成当地的特色文化产品品牌。
第三,招揽和培养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也是最紧缺的资源之一,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首先必须招揽和培养一批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湖南省政府特别是文化管理部门和各市、县等政府部门,应当制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相关政策,如保留他们的城市户口,按城市标准提供薪酬等,对自愿从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创业的毕业生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等。此举可收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之双重功效。
第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意识。当前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要建设先进的农村文化,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必须要建立健全农民的教育培训保障体系,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坚定不移地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提高未来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奠定基础。要创新农村教育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培养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要强化农民参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意识,让农民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既是农村文化产业的服务对象,同是又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重要力量。
第五,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文化市场。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文化市场,是农村文
化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要通过现代流通手段,把农村文化产品与文化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改善农村的文化消费环境,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和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从当前湖南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来看,文化商品市场和文化服务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但至关重要的农村文化要素市场还基本上处于未开垦状态。如农村的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与设备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劳务市场等尚未形成。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农村的文化市场需求,根据其需求创造有效供给。
第六,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建设农村文化产业集团。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是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从长远来看,要提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农村文化产业集团。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必然会步入“网络”、“数字化”和“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这将促使农村文化产业内部或地域之间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我们发现尽管当前农村的民间文化团体逐步增多,但从整体上看,这些文化团体存在着规模小、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等问题,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村的文化市场需求。要最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组建综合性的农村文化产业集团是一条可供选择的策略,通过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农村文化产业集团,既明确专业分工,又形成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效益。另外,这种农村文化产业集团的筹建和运营,也将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既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学院路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第五篇: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范文
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部署和措施,全市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丰富星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长沙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2011年,长沙市文化产业在单位数、拥有资产和实现产值等方面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1、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单位61670家(含个体户),比上年增长9.7%;从业人员54.28万人,比上年增加2.06万人,增长3.9%;从构成文化产业的九个大类来看,从事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的单位和从业人员最多,单位数30685家,占全市文化产业单位数的49.8%,从业人员16.64万人,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30.7%。
从产业规模看,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1041.75亿元,同比增长24.9%;增加值488.92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从九大类看,产出规模最大的是文化产品制造业,2011年全市文化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4.62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7.5%;其次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44亿元,占24.6%;其他文化服务业及文化产品销售业等七类文化产业单位共实现增加值233.86亿元,占47.9%。
从单位拥有资产看,2011年末文化产业单位拥有资产779.3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2011年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拥有资产为190.02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单位资产的24.4%;其次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拥有资产145.61亿元,占18.7%;文化产品制造业拥有资产126.20亿元,占16.2%;其他文化服务业及相关服务业拥有资产317.56亿元,占40.7%。
从效益水平看,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生产税净额67.3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文化产品制造业生产税净额最大,达30.22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生产税净额的44.9%;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生产税净额10.68亿元,占15.9%;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生产税净额8.51亿元,占12.6%;其他文化服务业及文化产品销售业生产税净额17.93亿元,占26.6%。
2、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可以将文化产业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的核心层、以新兴文化产业为主的外围层和以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从单位数量来看,属于新兴文化产业的“外围层”近几年发展较快,单位数量最多,2011年“外围层”单位总数37537家,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的60.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2011年单位总数18996家,比上年增加1403家,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的30.8%。从产出规模来看,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层”分别实现增加值200.22亿元和187.43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1.0%和38.3%,其中“外围层”占比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相关层”占比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外围层在整个产业格局中的上升,反映了长沙市文化产业在传统文化产业稳步增长的同时,新兴文化产业出现了较快发展的势头。
从文化产业的地区结构来看,长沙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如浏阳市已形成了烟花制造业为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2011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在所有区县(市)中最多,达119.21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4%;天心区已形成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天心广告创意产业园和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三大国家级园区,2011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开福区形成了以广电中心、湖南日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等为代表的数字传媒、新闻服务、出版发行等特色文化产业,2011年共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92.41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8.9%。
3、非公经济活跃发展。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包括三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私营独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等法人单位和个体户)61237个,占单位总数的99.3%,实现总收入96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占总收入的93.1%,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4、文化竞争力持续增强。从以经济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基础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位看,长沙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2009年在两岸三地的近3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位中长沙位列第17名,2010年跻身前10位,2011年长沙城市综合竞争力继续荣居前10位;在2012年的第八届文博会上,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长沙与北京、上海、深圳等16个城市入选;作为湖南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长沙市先后被授予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长沙文化发展竞争力进一步彰显。
二、长沙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政策支持是保障。长沙市委、市政府把文化产业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中部崛起率先推动文化崛起、“两型”产业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等战略,提出了“不重视文化的领导是眼光短浅的领导”、“经济硬实力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以文化引领城市”等一系列理念。2011年长沙及时了解掌握周边地区和发达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举措,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5年)》等相关文件和政策。同时决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明确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由每年2000万元增加到不少于1亿元,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递增;要求各区县(市)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另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为进一步扶持动漫产业,2011年3月份成立了长沙市动漫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下达2011年长沙市动漫游戏产业扶持资金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明确了扶持资金来源,加大了扶持力度。
2、平台建设是支撑。按照“一江两岸”文化走廊的总体布局,以湘江两岸为主轴,以河东主城区、河西先导区为两翼,以环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天心文化产业园、青竹湖文化产业园等为主阵地,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向基地集中,重点扶持,精心运作,打造了若干个产业园区。麓谷动漫产业基地、湘绣产业基地、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产业基地等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效应。2011年天心文化产业园建设取得重要成就,成为中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长沙印刷科技产业基地入园企业近30家,总投资近50亿元,成为全省印刷业的高地。
发展文化产业,最坚实的支撑就是项目。近年来长沙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以湘江两岸为重点区域,规划到2020年建成100个文化项目,并将这些项目与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长株潭“两型社会”规划、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规划对接,纳入到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笼子,争取各方面支持。投资14亿元的“两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投资近20亿元的橘子洲文化景区工程均已建成;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已经开用,长沙新广电中心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并已开工。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市开工建设文化项目55个,其中新建项目30个,竣工项目11个,投资过亿元项目32个,总投资规模达328.52亿元。天舟文化获全国优秀出版单位奖,版艺印刷获国家总署100万元资金支持。
为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长沙定期举办了各种大型活动。2011年7月,“2011长沙国际动漫游戏展”在省展览馆举办,吸引包括来自日本、台湾等地的国内外155家企业参展。9月,第三届“艺术长沙”暨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在省博物馆举办,众多知名艺术家和资深媒体热情参与、高度关注。第三届“阳光娱乐创业兴文”、第三届橘子洲(国际)音乐节、锦绣潇湘湖南创意设计艺术节等活动都先后成功举办。
3、体制改革是根本。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愈加突出,因此,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2011年,长沙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通知》,并召开了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会,对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做出全面部署。加快完成了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区县(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均已完成。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如注册成立了长沙晚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将长沙市广电艺术中心成功转企改制,完成湖南和光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等等。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扫除了旧有体制机制的障碍,发挥了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1、本地企业投资有待加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地人才、土地、税收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纷纷出台,以技术、人才、资源为焦点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近年来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看,投资本地力度有待加强。长沙有不少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但从其发展的下属公司和产业链来看,更多的集中在本土之外,如长沙某一大型集团公司,下属13家二级单位,有8个在外省市,本地公司只有5个,从营业收入来看,本地二级法人收入只占集团公司10%左右;2008年以前,连续夺魁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第一、享有“动漫之都”美誉的长沙动漫产业,受外地政策和相关条件吸引,纷纷以二级法人、外地授权立项、外地版权申请等形式将其发展优势分散到杭州、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2009年长沙电视动画片生产制作数量由多年来的全国第一退居到了全国第四,2010年和2011年排位在前十名之外,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长沙70%以上的动漫原创作品均以外地版权播出,全市动漫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由2005年的近3000人减少到2011年的不足2000人。因此在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跨地区发展的同时,如何利用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发展本地经济是新形势下值得关注的问题。
2、人文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既拥有岳麓山、橘子洲、岳麓书院和新民学会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有世界之窗、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博物馆、雷锋纪念馆和天心阁5个国家4A级旅游区,此外,还拥有马王堆汉墓、白沙古井、贾谊故居、刘少奇故居等一批历史文化遗产。而从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看,旅游文化服务仅实现增加值15.5亿元,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为3.2%,这与长沙多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存在较大差距。
四、对策建议
1、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鼓励和加强本地企业投资,形成特色产业链、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如昆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内培外引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凡本土企业在本地增加投资,对新增投资部分视同招商引资任务,给予同等政策待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有代表提出“关于本土企业在本市增加投资,应与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的建议”;在日本,有一种以支持本地经济为目的,以当地居民为核心的投资家,一起来投资本地企业的基金,称作“本地基金”。我们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也应积极关注本土企业有没有增加投资,增加的投资是投在本市还是投到外地。从目前招商引资政策的倾斜角度看,更多的是注重外资的引进,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加大本土企业的本地投资再创业力度,确保地方文化产业特色以及就业、税源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进度。长沙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针对长沙的资源开发现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其整合进度:一是创新观念,充分认知人文资源的产业价值。要敏锐地洞察文化发展和消费的国际潮流和趋势, 灵活地捕捉国际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变信息, 根据市场需要来审视和认知长沙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长沙各区县(市)地理环境、区位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要对各个地区的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探索不同的开发利用模式,允许各区县(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最后寻找到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途径。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培育真正的文化市场主体。还未开发的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换,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才能实现。通过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文化资源的政府配置向市场配置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文化资源只有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才能实现价值,变为产品,成为品牌。要科学定位长沙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凸显其独一无二的特质,把经营和输出文化品牌作为长沙文化资源开掘和永续利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