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监狱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5篇

时间:2019-05-15 13:3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监狱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监狱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第一篇:当前监狱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在社会发展中,劳动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监狱工作中,提高教育改造工作质量的关键同样

在于人的因素,即在于民警队伍素质的高低。所以,为适应当前社会大环境和监管教育改造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大力开发民警人力资源,提高民警的管教能力,才能保证对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实现监狱长治久安的目标。现结合莆田监狱的实际,就民警目前管教能力还不强的具体体现、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主要体现:

〈一〉、安全防范的能力不强。一是对犯情动态即罪犯的个体和群体在改造中的思想、行为表现变化及发展趋势掌握不细致、不准确、不完整,甚至没有去掌握,不能及时发现各种事故苗头,监管安全纯粹靠碰运气。二是对顽危犯即在改造过程中具有违法犯罪以及自杀、自伤、自残等嫌疑的罪犯控制不力。顽危犯或是有强烈的反社会意识,或是恶习积重难返,或是对判决和改造极端抵触,在罪犯中虽占极少数,但危害和影响很大,是狱内突发事件的祸首。不少大中队在狱情分析会上多次提到的顽危犯,却由于包夹措施不到位或防范制度不落实,结果还是在民警的眼皮底下,边分析边布控边出事故。

〈二〉、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对狱内的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得当、措施不到位。例如,某中队两名罪犯斗殴,其中一名罪犯被纱剪刺到动脉,立即血流如注,值班民警未采取任何止血措施,而是组织人员将受伤罪犯抬往大队医务室,大队医务室建议要送到监狱医院包扎,送到监狱医院,因失血过多要转送社会医院治疗,民警才联系要求监狱派车。显然,这样浪费了时间,错失了良机,极易造成不应该的损失。类似的对突发事件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没有及时汇报,不会采取应急措施,不会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事件举不胜举。

〈三〉、管理教育能力不强。有的民警不钻研业务,不会直接管理,对罪犯改造三大现场特别是劳动现场的管理不同程度地依赖“拐棍”;有的民警不会队前讲评,队前讲评的内容仅限于生产安排,或者以训斥代替说教,不善于将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讲评过程之中,不懂得将罪犯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与劳动改造结合起来,加强专题性、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做到因势利导,化淤解惑;有的民警不讲究个别教育的方法方式,对每个罪犯的谈话教育都千篇一律,不会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不会掌握教育、转化、挽救罪犯的时机;有的民警队列指挥动作不规范,口令不准确,精神状态差,导致罪犯出收工队伍不整齐,影响了正常的监管秩序。

〈四〉、考核奖惩能力不强。考核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罪犯一定时期的改造表现所进行的综合考察与评定,奖惩是在考核基础上对罪犯改造中比较突出的好坏表现所给予的奖励或处罚。考核与奖惩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两项重要措施和手段,应用得当可以在改造罪犯过程中取得无可比拟的效果。然而,一些管教民警对罪犯的考核与奖惩,以个人好恶而随意处置,以言代法、以权废法;有的对事务犯、关系犯不能一视同仁,降低标准或姑息迁就;有的扣分由罪犯记录,考核统计本由罪犯保管;有的轻教育、重处罚,对罪犯轻易进行扣3分处理,打击罪犯改造积极性;有的视扣分为法宝,一个星期内整个分队超过半数的罪犯被扣分处理,造成群体性的抵触与反抗等等。比如,罪犯对考核结果不服拒绝在考核表上签字,民警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让罪犯心悦诚服,而是以不服从管理为由对其扣分处理,罪犯感觉委屈无处诉、改造没方向,采取极端方式当场顶撞民警,使问题升级,民警就准备从重从快进行严厉地处理,以严肃监规纪律。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一名顽危犯。问题之所在显而易见,类似情形却是屡见不鲜。

〈五〉、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监狱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些管教民警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安于现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不敢标新立异,不会迎难而进,在工作中总是畏首畏尾,停滞不前,推一下动一下,不会跟着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创新自己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形式。个别民警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体罚、虐待罪犯的行为,管理方法简单粗暴。

二、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具体原因:

〈一〉、客观原因是:

1、工作性质。监狱工作相对来讲与社会隔离,长期封闭的工作环境,容易使民警信息闭塞、视野狭窄、知识老化、能力退化。早期监狱系统就流传这么一句话,本科生到监狱工作,“一年是本科,两年是专科,三年成中专,四年高中生”,是监狱民警工作性质的真实写照。

2、法规滞后。监狱法颁布实施10年多来,与监狱法配套的实施细则仍未出台,致使目前监狱的法制体系仍很不健全,存在着滞后现象,执法“盲区”和操作“空白点”还很多,许多条文比较简单,原则性较强,对罪犯的改造、对民警的知识更新再教育等不易在实际工作中操作。

3、警力不足。这是全国监狱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民警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

得不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疲于应付日常繁杂琐碎的事务,对管教业务缺少钻研,对罪犯心理和改造规律缺少研究,解决问题凭个人经验或盲目处理。

4、个体差异。监狱民警的构成主要由早期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系统内部招干“二代子弟”式民警家属、军队转业干部和近几年从大中专毕业生中考试录用的公务员组成。以莆田监狱为例,近三年新录用公务员和军转干部近100名,占民警总数1/4以上,他们多数在管教岗位上缺乏锻炼。有的“二代子弟”和军转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信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管理过程中方法简单,教育乏力,处在被动应付状态。特别是长期以来,监狱的经济压力,迫使大部分民警忙于拓展市场,抓生产管理、搞经济效益,很少有时间钻研管教业务,形不成群体抓教育改造工作的氛围。另外,民警中监所、法律、教育、心理等专门人才少,适应不了监狱工作标准的不断提高。

〈二〉、主观原因是:

1、观念滞后,认识片面。部分非改造岗位上的民警对改造工作存在着片面认识,认为改造工作纯粹是教育改造部门的事,还没有树立“大改造观”,没有认识到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都是改造手段,都是为了将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在实际工作中,生产岗位上的民警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涉及改造上的事不闻不问,甚至对管教业务知识都不屑一顾,工作没有真正形成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局面。很多生产管理岗位上的民警包括分队长对减刑呈报条件、罪犯累进处遇等基本的业务知识都没有掌握,碰到罪犯来问就直接这么一句话给顶回去:“这改造上的事情问管教或队长去”。

2、安于现状,不求进取。部分民警以为穿着警服就抱住了“铁饭碗”,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自己要求不高,贪图安逸,放松学习。教育改造工作的方式、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相应变化的。抱守传统的经验,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

3、重视监管,轻视教育。个别民警在治标与治本的问题上思路不清,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监管稳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认为只要监管不出现事故,教育工作只是监管工作的配角或副产品。工作纯粹为了稳定抓监管,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分析研究监管安全多,制定针对性管教措施少,短期的稳定蒙蔽了民警的视线,导致狱内犯情动态复杂。

4、注重形式,轻视内容。工作流于形式,忙于应付检查验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准备各类考核资料,有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紧闭门造车的现象。存在狭隘的监管安全观和急功近利的思想,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和敏锐性,满足于表面的暂时的稳定,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一叶障目,盲目乐观。

三、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解决对策:

〈一〉、压缩罪犯,减轻压力。就是要在关押、劳动场地许可的条件下,从根本上缩减中队押犯规模,使每个中队罪犯人数由现有的200多人压缩为150人左右。这样,减轻了民警的工作量,使民警的工作更加深入细致,有利于民警直接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有利于控制复杂局面,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监管安全。在生产方面,也充分利用了劳力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配置管教,增强警力。压缩大队管教警力,减少中间环节,将大队管教民警下放到中队充实一线的警力。同时,每个中队选拔一名优秀民警配置为中队管教。中队管教与中队分管改造领导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开展教育改造工作。这样,有利于民警工作重心下沉,加强对罪犯面对面的教育改造力量,有利于及时发现狱情犯情,分析解决罪犯的思想状况,摸索内在规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强化考核,营造氛围。监狱民警是一支队伍庞大、任务繁重、工作极为重要的特殊群体,如何对这样一支队伍进行管理,使其工作运转有序,提高效率,并通过管理提高民警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三年,莆田监狱先后制定了绩效考评、优秀分队长考核评选、管教民警责任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并不断地充实完善考评内容、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对民警强化考核。考核结果同超利奖、评先评优、职务任免及年度公务员考核挂钩,对优秀民警在荣誉上、经济上、职级上加大激励的力度。通过考核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积极引导民警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在工作上多钻研、做实事、出成绩、上水平,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扩大轮岗,促进创新。增加轮岗人数、扩大轮岗范围,在锻炼干部、防止腐败和提高能力各方面能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中国有句老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需要挑战和新鲜感,在一个岗位太久,就会形成惰性,造成思维定势。轮岗,让民警接触新知识、遇到新问题,促其主动学习、刻苦钻研,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接触多方面的问题、了解多方面的情况、处理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丰富经验,在分析处理问题时,能打破常规,以新的思维方式去适应新环境、顺应新时代。

〈五〉、组织训练,提升能力。为适应新时期监狱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教育改造工作的新任务,监狱民警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警体技能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因此,监狱每年必须安排一定时间组织民警进行队列、越野、射击、擒敌拳等为主要内容的警体技能训练。通过实行严格训练,增强体魄、磨砺意志、发扬品质,不断提升警体技能素质,提高战斗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从根本上提升监狱民警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应急能力。

〈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防止长期的监狱工作造成的知识老化,要加强对民警进行培训“充电”。首先,收集整理行之有效的培训教材,如本单位优秀民警的先进管理经验,本系统其他单位的各种科学管理方法,甚至外系统单位可供学习借鉴的做法等。其次,要加强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主要围绕提高对罪犯教育改造能力、提高拓展市场的能力等紧密联系实际的知识加以培训,做到学以致用。再次,注意培训形式的多样化,请长期从事教育改造工作研究的专家授课、到外单位参观考察学习、内部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

第二篇:当前监狱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当前监狱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原因及解决

对策

[找文章到☆ 91wenmi.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在社会发展中,劳动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监狱工作中,提高教育改造工作质量的关键同样在于人的因素,即在于民警队伍素质的高低。所以,为适应当前社会大环境和监管教育改造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大力开发民警人力资源,提高民警的管教能力,才能保证对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实现监狱长治久安的目标。现结合莆田监狱的实际,就民警目前管教能力还不强的具体体现、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主要体现:

〈一〉、安全防范的能力不强。一是对犯情动态即罪犯的个体和群体在改造中的思想、行为表现变化及发展趋势掌握不细致、不准确、不完整,甚至没有去掌握,不能及时发现各种事故苗头,监管安全纯粹靠碰运气。二是对顽危犯即在改造过程中具有违法犯罪以及自杀、自伤、自残等嫌疑的罪犯控制不力。顽危犯或是有强烈的反社会意识,或是恶习积重难返,或是对判决和改造极端抵触,在罪犯中虽占极少数,但危害和影响很大,是狱内突发事件的祸首。不少大中队在狱情分析会上多次提到的顽危犯,却由于包夹措施不到位或防范制度不落实,结果还是在民警的眼皮底下,边分析

边布控边出事故。〈二〉、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对狱内的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得当、措施不到位。例如,某中队两名罪犯斗殴,其中一名罪犯被纱剪刺到动脉,立即血流如注,值班民警未采取任何止血措施,而是组织人员将受伤罪犯抬往大队医务室,大队医务室建议要送到监狱医院包扎,送到监狱医院,因失血过多要转送社会医院治疗,民警才联系要求监狱派车。显然,这样浪费了时间,错失了良机,极易造成不应该的损失。类似的对突发事件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没有及时汇报,不会采取应急措施,不会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事件举不胜举。〈三〉、管理教育能力不强。有的民警不钻研业务,不会直接管理,对罪犯改造三大现场特别是劳动现场的管理不同程度地依赖“拐棍”;有的民警不会队前讲评,队前讲评的内容仅限于生产安排,或者以训斥代替说教,不善于将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讲评过程之中,不懂得将罪犯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与劳动改造结合起来,加强专题性、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做到因势利导,化淤解惑;有的民警不讲究个别教育的方法方式,对每个罪犯的谈话教育都千篇一律,不会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不会掌握教育、转化、挽救罪犯的时机;有的民警队列指挥动作不规范,口令不准确,精神状态差,导致罪犯出收工队伍不整齐,影响了正常的监管秩序。〈四〉、考核奖惩能力不强。考核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罪犯一定时期的改造表现所进行的综合考察与评定,奖惩是在考核基础上对罪犯改造中比较突出的好坏表现所给予的奖励或处罚。考核与奖

惩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两项重要措施和手段,应用得当可以在改造罪犯过程中取得无可比拟的效果。然而,一些管教民警对罪犯的考核与奖惩,以个人好恶而随意处置,以言代法、以权废法;有的对事务犯、关系犯不能一视同仁,降低标准或姑息迁就;有的扣分由罪犯记录,考核统计本由罪犯保管;有的轻教育、重处罚,对罪犯轻易进行扣3分处理,打击罪犯改造积极性;有的视扣分为法宝,一个星期内整个分队超过半数的罪犯被扣分处理,造成群体性的抵触与反抗等等。比如,罪犯对考核结果不服拒绝在考核表上签字,民警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让罪犯心悦诚服,而是以不服从管理为由对其扣分处理,罪犯感觉委屈无处诉、改造没方向,采取极端方式当场顶撞民警,使问题升级,民警就准备从重从快进行严厉地处理,以严肃监规纪律。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一名顽危犯。问题之所在显而易见,类似情形却是屡见不鲜。〈五〉、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监狱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些管教民警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安于现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不敢标新立异,不会迎难而进,在工作中总是畏首畏尾,停滞不前,推一下动一下,不会跟着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创新自己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形式。个别民警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体罚、虐待罪犯的行为,管理方法简单粗暴。

二、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具体原因: 〈一〉、客观原因是:

1、工作性质。监狱工作相对来讲与社会隔离,长期封闭的工作环境,容易使民警信息闭塞、视野狭窄、知识老化、能力退化。早期监狱系统就流传这么一句话,本科生到监狱工作,“一年是本科,两年是专科,三年成中专,四年高中生”,是监狱民警工作性质的真实写照。

2、法规滞后。监狱法颁布实施10年多来,与监狱法配套的实施细则仍未出台,致使目前监狱的法制体系仍很不健全,存

在着滞后现象,执法“盲区”和操作“空白点”还很多,许多条文比较简单,原则性较强,对罪犯的改造、对民警的知识更新再教育等不易在实际工作中操作。

3、警力不足。这是全国监狱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民警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不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疲于应付日常繁杂琐碎的事务,对管教业务缺少钻研,对罪犯心理和改造规律缺少研究,解决问题凭个人经验或盲目处理。

4、个体差异。监狱民警的构成主要由早期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系统内部招干“二代子弟”式民警家属、军队转业干部和近几年从大中专毕业生中考试录用的公务员组成。以莆田监狱为例,近三年新录用公务员和军转干部近100名,占民警总数1/4以上,他们多数在管教岗位上缺乏锻炼。有的“二代子弟”和军转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信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管理过程中方法简单,教育乏力,处在被动应付状态。特别是长期以来,监狱的经济压力,迫使大部分民警忙于拓展市场,抓生产管理、搞经济效益,很少有时间钻研管教业务,形不成群体抓教育改造工作的氛围。另外,民警

中监所、法律、教育、心理等专门人才少,适应不了监狱工作标准的不断提高。〈二〉、主观原因是:

1、观念滞后,认识片面。部分非改造岗位上的民警对改造工作存在着片面认识,认为改造工作纯粹是教育改造部门的事,还没有树立“大改造观”,没有认识到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都是改造手段,都是为了将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在实际工作中,生产岗位上的民警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涉及改造上的事不闻不问,甚至对管教业务知识都不屑一顾,工作没有真正形成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局面。很多生产管理岗位上的民警包括分队长对减刑呈报条件、罪犯累进处遇等基本的业务知识都没有掌握,碰到罪犯来问就直接这么一句话给顶回去:“这改造上的事情问管教或队长去”。

2、安于现状,不求进取。部分民警以为穿着警服就抱住了“铁饭碗”,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自己要求不高,贪图安逸,放松学习。教育改造工作的方式、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相应变化的。抱守传统的经验,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

3、重视监管,轻视教育。个别民警在治标与治本的问题上思路不清,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监管稳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认为只要监管不出现事故,教育工作只是监管工作的配角或副产品。工作纯粹为了稳定抓监管,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分析研究监管安全多,制定针对性管教措施少,短期的稳定蒙蔽了民警的视线,导致狱内犯情动态复杂。

4、注重形式,轻视内容。工作流于形式,忙于

应付检查验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准备各类考核资料,有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紧闭门造车的现象。存在狭隘的监管安全观和急功近利的思想,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和敏锐性,满足于表面的暂时的稳定,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一叶障目,盲目乐观。

三、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解决对策:

〈一〉、压缩罪犯,减轻压力。就是要在关押、劳动场地许可的条件下,从根本上缩减中队押犯规模,使每个中队罪犯人数由现有的200多人压缩为150人左右。这样,减轻了民警的工作量,使民警的工作更加深入细致,有利于民警直接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有利于控制复杂局面,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监管安全。在生产方面,也充分利用了劳力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二〉、配置管教,增强警力。压缩大队管教警力,减少中间环节,将大队管教民警下放到中队充实一线的警力。同时,每个中队选拔一名优秀民警配置为中队管教。中队管教与中队分管改造领导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开展教育改造工作。这样,有利于民警工作重心下沉,加强对罪犯面对面的教育改造力量,有利于及时发现狱情犯情,分析解决罪犯的思想状况,摸索内在规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三〉、强化考核,营造氛围。监狱民警是一支队伍庞大、任务繁重、工作极为重要的特殊群体,如何对这样一支队伍进行管理,使其工作运转有序,提高效率,并通过管理提高民警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三年,莆田监狱先后制定了绩效考评、优秀分队长考核评选、管教民警责任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并不断地充实完善考评内容、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对民警强化考核。考核结果同超利奖、评先评优、职务任免及公务员考核挂钩,对优秀民警在荣誉上、经济上、职级上加大激励的力度。通过考核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积极引导民警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在工作上多钻研、做实事、出成绩、上水平,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四〉、扩大轮岗,促进创新。增加轮岗人数、扩大轮岗范围,在锻炼干部、防止腐败和提高能力各方面能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中国有句老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需要挑战和新鲜感,在一个岗位太久,就会形成惰性,造成思维定势。轮岗,让民警接触新知识、遇到新问题,促其主动学习、刻苦钻研,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接触多方面的问题、了解多方面的情况、处理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丰富经验,在分析处理问题时,能打破常规,以新的思维方式去适应新环境、顺应新时代。〈五〉、组织训练,提升能力。为适应新时期监狱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教育改造工作的新任务,监狱民警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警体技能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因此,监狱每年必须安排一定时间组织民警进行队列、越野、射击、擒敌拳等为主要内容的警体技能训练。通过实行严格训练,增强体魄、磨砺意志、发扬品质,不断提升警体技能素质,提高战斗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从根本上提升监狱民警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应急能力。

〈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防止长期的监狱工作造成的知识老化,要加强对民警进行培训“充电”。首先,收集整理行之有效的培训教材,如本单位优秀民警的先进管理经验,本系统其他单位的各种科学管理方法,甚至外系统单位可供学习借鉴的做法等。其次,要加强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主要围绕提高对罪犯教育改造能力、提高拓展市场的能力等紧密联系实际的知识加以培训,做到学以致用。再次,注意培训形式的多样化,请长期从事教育改造工作研究的专家授课、到外单位参观考察学习、内部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

第三篇: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对策

【 文献号 】1-11444

【报刊名称】政法学刊

【主办单位】广东警官学院

【ISSN号】10093745

【CN号】441007

【卷 期 号】200503

【出版日期】200506

【标题】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欧阳洁慧,连扬达

【作者简介】欧阳洁慧(1977-),女,广东警官学院科研处研究实习员,从事科研管理研究;连扬达(1972-),男,广东省公安厅警务督察处民警,从事督察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民警执法权益受到冲击和侵害的现象日益突显,其危害性不容忽视。警察是执法者,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依法办事是警察的天职,但同时也是应当受到保护的特殊群体。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当根据其现状、危害性和根源,认真研究如何建立健全民警执法权益保障机制。

【关 键 词】民警/执法权益/保障

【分 类 号】D035.31

【分 类 名】公安管理学

【正文】近年来,民警在执勤中,受到不法侵害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切实加强保障、维护民警的执法权益,已成为当前公安机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和危害性

民警执法权益,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权以及与之相应的生命健康权、名誉权、休息权、劳动保障和报酬权以及抚恤优待权等权利的总称。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形主要有:一是不法分子进行恶意造谣、侮辱、诽谤、投诉举报民警;二是不法分子使用暴力攻击、谩骂侮辱、恐吓威胁等方法阻碍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三是一些地方领导指令民警越权参与非警务活动;四是民警的工作任务重,精神压力大,休息权、健康权受到侵害;五是政府财政措据,公安业务经费紧张,警务装备不足,民警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工资、津贴以及医疗、保险、抚恤费被拖欠;六是民警执行公务,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强制措施过程中违法犯罪嫌疑人出现意外事件,却被错误纪律处分甚至被定罪判刑、赔偿经济损失,或者执法中存在违反法定程序、义务和纪律问题,依法理应予以一般纪律处分,却被加重为定罪判刑等。

笔者认为,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阻碍、破坏公安机关及其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损害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性,影响警民关系以至党群关系;二是直接损害当事民警的生命健康、经济收益、精神名誉等权益;三是受侵害的民警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将严重挫伤民警的积极性,个别民警甚至因此出现“工作是领导的,饭碗是自己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想法和作法。

二、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笔者根据实践调查研究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当前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一)从社会环境因素上看,当前社会整体法制水平不高、个别不法分子借机报复闹事。二十一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大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问题,时刻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当前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制水平还不高,一些群众一巳遇到自己利益受损时就直接采用暴力、谩骂等违法方式阻碍民警执法,而其他群众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袖手旁观;一些人受到处理打击后利用控告、申诉渠道报复民警。

(二)从自身客观因素上看,警察的职业特性起了很大的决定作用。“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作为社会治安一线力量,民警在查处违法犯罪活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本着“可顺不可激”原则,必然会受到一些攻击,不仅事中要承受从精神到肉体上的侵害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而且事后往往为了顾全大局还要忍辱负重。

(三)从自身主观因素上看,公安队伍数量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为民思想观念淡薄,依法执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执法权益的能力不强。一是执法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采取什么形式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都是模糊的,往往直接导致了执法的随意性,表现为想当然办事。二是执法执勤行为不规范。这其中包括执法者主体资格的规范性问题和行为本身的规范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民警素质低,加上训练不足,实战技能不强而不能胜任执法工作,另一部分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擅自违法参与执法和不按法定程序执法。三是受“熟人社会”中的“人情风”、“关系网”、“财色关”影响,一些民警不敢、不愿、不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存在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滥用武器警械、执法不公、不作为等与民争利、有法不依、执法犯法等行为,既侵害了群众权益,又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由于我们的民警自身未能熟练掌握运用法律、执法不规范所引起,或者出于时间、精力、人力以及人情、关系等因素考虑,放弃追究侵害人的法律责任。四是一些民警法治意识不强,不懂、不愿、不能依法维权,甚至图一时之快,采取“合理不合法”的手段“以恶制恶”。五是个别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消极应对依法从严治警方针,为避免工作出悸⑹艽恚纱唷奥矸拍?山、刀枪入库”,执法执勤时不配发、不领用武器警械,留下安全隐患。六是近年来,一些涉警案件被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或个人通过报刊、互联网等途径传播、热炒之后,使警察个人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受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警察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四)从管理体制上看,警察的权责不明确、不具体,尤其是警察职能不清晰。正因为如此,导致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指令民警越权参与非警务活动。一些地方领导在处理计划生育、房屋拆迁、催交公粮等“老大难”问题时往往想到“要枪杆子撑腰壮胆”,指令民警超越职权参与非警务活动,使一些民警因此被追究责任。

(五)从经济因素上看,受经济条件所限,民警的装备配备以及工资福利待遇保障不足。当前多数地方财政还很难按照警务工作的需要,全面保障公安机关的装备配备,甚至拖欠民警的工资津贴。

(六)从保障环节上看,既有内部保障环节上的不足,也有外部保障环节上的不足。一是一些公安机关领导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重视、协调不足;政工、法制、纪检监察、警务督察等管理保障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足,缺乏协调作战,保障乏力。二是一些部门对公安工作重监督轻保障,重处理轻保障。个别部门和领导在查处涉警问题上,存在先人为主思想,层层批转,层层加码,从严处理有余,保障保护不足。个别新闻媒体出于追求轰动效应、迎合部分读者猎奇心理等

因素考虑,未经深入调查就草率见报,甚至以讹传讹。不少基层民警反映,干工作不怕流汗流血,不怕薪酬低薄,不怕家人误会、朋友讥笑,怕的就是听到“投诉你”,怕的就是各个上级部门没完没了的调查,怕的就是“身正影斜”。

(七)从法律保障上看,现行法律保障机制较薄弱,可操作性不强。一是从刑法上看,对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主要依照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定罪量刑,但该罪对侵害对象的规定十分严格,而且只是把公安民警等同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考虑到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而给予特别保护。二是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上看,对违法者的处罚也偏轻,震慑、保障功能不强。三是从人民警察法上看,虽然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第三十七条规定“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分别列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以及其他的警务保障条款。但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能够指令越权参与非警务活动的,当然是公安机关和民警在人财物上的“衣食父母”,在目前缺乏其他相应法律保障的情形下,要使公安机关和民警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执行这条规定,往往只是成为了立法者的一个良好愿望和长远目标。四是从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等内部监督法规、制度上看,侧重于建立健全对违法违纪民警的查处工作机制,缺乏对民警的人事救济、心理保健等制度的探索,保护、支持民警依法维权的保障措施不多。

三、健全民警执法权益保障机制的对策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对公安机关的法律要求。因此,从自身角度看,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自身素质,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维权。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程序意识,树立执法为民观念,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政治保障。政治思想工作是我党、我军在艰难困苦环境下克敌致胜的一个法宝。但当前部分民警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对政治学习教育活动抱着应付走过场甚至抵触的态度。因此,公安机关必须结合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风细雨地做好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观念,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环境,打造和谐稳定的队伍。

第二,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执法、依法维权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古语说得好,“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执法者,民警如果不依法执法,又如何能让老百姓守法?连自己的权益都不能依法维护,又如何能维护好老百姓的权益?近年来公安机关积极开展警务公开、警务规范化建设、大练兵活动等一系列固本强基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四个能力”,下一步必须继续深化、提高,在规范警务活动、提高民警依法执法能力上下功夫。广大民警要树立起“依法执法”的法治观念和“只有维护好自己的权益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的维权观念,认真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律和工作规范要求执法,并对侵害自己执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照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者的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和索赔经济损失、恢复名誉。有关公安机关和部门领导要大力支持民警运用法律武器维权,促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第三,加强公安经费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适当提高民警的经济待遇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物质保障。积极探索改进公安经费保障的新机制,争取按照“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的原则,保障公安经费,改善警务装备,提高民警

待遇。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公安机关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如广东省成立了“广东省民警医疗救助基金会”、上海市开设了因公负伤民警快速救治的“绿色通道”,抚恤公安英烈和救助、医治伤残民警。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警为本”的暖心工程,必将极大增强警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四,加强协调沟通,增强合力,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内部维权保障工作机制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巳发生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情况,上级部门及时协调指挥后续警力支援,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民警受到伤害;治安、刑侦、督察部门及时做好固定证据工作,事后加大检查督促力度,确保把违法犯罪者绳之以法;宣传部门及时宣传报道,澄清事实;政工、财务部门及时探望慰问,医疗保险、评功授奖,落实从优待警措施;法制部门提供法律支持,指导如何用足用好相关法律。如上海市公安局大力支持“警告民”,仅2000年就有3名民警通过民事诉讼向侵权者成功索赔人身伤害赔偿金。二是积极探索新路子,建立健全保障、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机制。如借鉴澳门警方做法,民警受侵权或很可能遭受侵权情况下,及时向“ 110”报告,由督察部门进行现场督察维权;自2000年以来,上海、江苏、浙江、云南、宁夏、深圳等省市成立广民警权益保护委员会,其中深圳市公安局还落实了编制、人员,在政治部综合处成立了警察权益保障科。第五,建立健全警察职业心理辅导制度,增强民警心理健康现状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精神保障。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今年初,公安部开通了全国民警心理咨询网站;广东省公安厅早在2004年初就聘请境内外专家成立了“广东省民警心理健康专家顾问组”,组建了全省公安机关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网络,受到了基层民警的欢迎。各地应依托公安院校师资优势,积极举办民警心理健康讲座,建立民警心理服务培训中心,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网站,主动为广大民警尤其是遭遇重大变故或重大突发事件的民警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增强民警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

第六,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改善警民关系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社会保障。当前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公安机关对涉警的片面、失实新闻报道反应迟钝,没有及时澄清事实、追究相关媒体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群众难以全面了解支持公安工作,甚至因误解而站到了对立面。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原则,在加强正规化建设的同时,建立警察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工作,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一是广泛宣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权和工作程序,减少和消除社会公众的误解和偏见;二是及时“曝光”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教育群众,震慑不法分子;三是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密切关注新闻报道尤其是互联网动态,及时通报警情动态,澄清事实,维护警队良好形象。

第七,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动维权立法是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长远之策。近年来,社会各界日益关注民警执法权益问题,建议在刑法中增加“袭警罪”罪名和制订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法。为早日实现这个目标,公安机关必须先行一步,积极调研。探索保障、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新方法、新路子,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建立健全内部保障和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工作规范和制度,确保已经得到现行法律确认的民警权利得到全面保障和维护,并积极推动修改、完善现有警察法律和制订特别保护法律的立法程序,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民警应有的权利,为维护和保障民警的执法权益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周忠伟,李小强论警察权益的基本内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

[2]罗长斌新时期公安的执法保障机制待完善m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3]耿连海警察权益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4]杜立战试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益保护[m].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2,(5)

[5]何小蓓,吴钧试论警察与公众良性互动机制之构建m政法学刊,2004,(5)

[6]金诚袭警行为研究[J]公安研究,2005,(【责任编辑】马睿

1)

第四篇:当前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解决对策

如何化解物业纠纷

当前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解决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热的持续升温,商品房在建面积的逐年扩大,物业管理已成为社会新兴行业和朝阳产业。与此同时,因物业管理纠纷而引发的诉讼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物业管理活动中民事主体多,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案件类型日趋多样化,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具体,因此给审判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如何有效地预防解决此类纠纷,使广大居民有一个正常生活秩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因而有必要对此类案件作深入分析探讨。案件特点

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加大。由于新建小区均实施了物业管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因管理和服务难免产生各种矛盾纠纷。以松山区为例,2004年松山区人民法院共受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47件,2005年受理126件,2006年受理96件,年均递增约40%,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加大。

案件类型多样化,法律关系复杂。由初期的简单追索物业费纠纷,发展到与物业相关的多种类型案件,既包括物业管理上的纠纷,如收取物业费、公共费用分摊、业主财产丢失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等,又包括业主管理内部事务纠纷,如业主及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公司、维修基金的使用管理等,还包括部分因物业用房、小区公共设施权属引发的侵权纠纷,其中绝大多数仍为业主拖欠物业公司物业费纠纷。上述案件涉及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又涉及房产开发商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等,法律关系复杂。

涉案标的额较小,审理难度加大。拖欠物业费引起的纠纷,涉案标的额一般都在千元以下,有的标的额在一二百元,但由于双方摩擦大,矛盾积怨深,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造成案件审理难度大。

业主败诉和解多,自身维权困难。在物业纠纷案件中,一些业主之所以拒交物业费,多为对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满意,认为物业公司只收钱,不服务或服务不到位,管理不善。但由于许多业主缺乏证据意识,平时不注意收集、保全证据,在诉讼中经常会遇到举证不能,因而其抗辩理由很难获得法律支持,审理结果多以业主败诉或与物业公司和解。

集团性诉讼增多,存在群体性纠纷的隐患。物业管理涉及千家分户,业主均是利益共同体,在小区内带有普遍性,很多业主处于同一社区或同一案件背景之下,会形成共同的利益圈,在发生纠纷时,有时会以小区为单位,业主对纠纷达成一定的共识,通过群体性行为方式进行诉讼,给物业公司和法院施加压力,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形成群体性纠纷,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产生原因

法规不尽完善。这是导致当前物业纠纷增多的根本原因。2003年国家出台了有关商品住宅区的《物业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物业管理,但在《条例》中就物业管理缺乏明确的责任界定和具体操作细则,法规过于笼统,弹性条款多,操作性不强,对物业管理行为规范不足,约束不力,难以规范和解决当前物业管理中不同利益主体间引发的矛盾,使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法在《条例》中找到相应依据,目前的民事法律中无专门调整物业管理的规定,只能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据有关部门和地方性法规进行处理。因此要尽快完善有关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为解决物业纠纷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物业服务存在瑕疵。有些物业公司凌驾于业主之上,小区成为物业公司的独立王国,无视业主权益,甚至随意侵害业主权益,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供优质服务,有的卫生保洁脏乱差、绿地绿化疏于维护,有的公用设施缺乏及时维修保养,有的只收费不服务,或者多收费少服务,甚至采取停水停电停气等不当手段强迫业主缴费。

物业合同不公平不对等。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时,通常都是由物业公司提供格式合同,合同内容往往对物业公司的义务约定得比较模糊、笼统,有些多款则明显属“霸王条款”,业主很难进行有效监督,而对业主的规定则细之又细,非常明确。双方在合同的权利与义务约定不公平不对等,双方的责、权、利不清晰,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部分业主消费观念、消费意识不高。有的业主少付费,却希望享受最好的服务,甚至只享受服务而不缴费,个别业主恶意拖欠物业费,或对物业服务稍不满意则坚决拒交。另外,一些业主还有盲目从众心理,听说邻居有人不交物业费就跟着效仿,有人不缴,我就不缴,能拖则拖,能赖就赖。

业主委员作用未有效发挥。业主委员会对物业公司有审查监督权利,但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业公司的行为,有时听之任之,对违约行为和侵犯业主权益行为未及时介入或加以制止,也是导致物业纠纷多发的一个主要因素。预防解决对策

针对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特点和产生原因,笔者认为,要预防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健全法律,订立实施细则。这是解决业务纠纷的根本所在。现在的《物业管理条例》只订立了一些原则性、宽泛的条款,缺乏可操作性,已不适应物业服务这种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发展需要,亟需订立一部具体细则,明确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性质和相关法律责任,界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则,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使物业案件真正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强化有效监管,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房产、物价、工商要充分发挥“管理、指导、监督”职能,应从完善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强化对物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一整套管理考核办法、办事规程、惩戒措施,依法查处物业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严格物业公司资质审查,提高准入门槛,物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对不合格公司要进行大力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撤销其资质,以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规范地发展。

第三,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物业公司要摆正自己位臵,增强为化区民民主服务意识和能力,强化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和监督,提高物业从业人员素质,努力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使所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达到或超过物业合同约定,减少瑕疵,以此减少纠纷的发生,实现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共赢。

第四,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知法用法能力。加强对与物业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向社区居民普及物业管理法律知识,使广大业主在享受物业服务的同时,要依法履行交纳物业费的义务。作为物业公司,应当守法经营,在收取物业费后,要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服务义务,努力为业主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

第五,加强公司、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三方的沟通协商,妥善解决纷争。业主与物业公司是互相依赖、互相共存的关系,双方要本着平等平和的态度正确对待所产生的纠纷。物业公司要采取上门征求意见定期召集业主代表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不足。业主委员会要充分行使审查监督权力,发生纷争时,在业主委员会或居委会等主持下,双方要进行对话、沟通,避免矛盾升级扩大。

第六,坚持多调少判,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牵涉面广,涉及人员多,往往一个案件判决后,大量类似的案件会蜂拥而至,请求法院作出同样判决,因此,在此类案件中,要多做工作,把握争议焦点,找准利益平衡点,坚持调解原则,消除双方对立情绪,努力实现结案事了。另外要注重剖析纠纷产生原因及研究解决纠纷对策,及时向物业管理公司发放司法建议书,使其整改漏洞,改正不足,并督促其及时履行义务,防止类似纠纷再次出现。防止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第五篇:当前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解决对策

如何化解物业纠纷

当前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预防解决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热的持续升温,商品房在建面积的逐年扩大,物业管理已成为社会新兴行业和朝阳产业。与此同时,因物业管理纠纷而引发的诉讼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物业管理活动中民事主体多,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案件类型日趋多样化,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具体,因此给审判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如何有效地预防解决此类纠纷,使广大居民有一个正常生活秩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因而有必要对此类案件作深入分析探讨。

案件特点

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加大。由于新建小区均实施了物业管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因管理和服务难免产生各种矛盾纠纷。以松山区为例,2004年松山区人民法院共受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47件,2005年受理126件,2006年受理96件,年均递增约40%,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加大。

案件类型多样化,法律关系复杂。由初期的简单追索物业费纠纷,发展到与物业相关的多种类型案件,既包括物业管理上的纠纷,如收取物业费、公共费用分摊、业主财产丢失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等,又包括业主管理内部事务纠纷,如业主及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公司、维修基金的使用管理等,还包括部分因物业用房、小区公共设施权属引发的侵权纠纷,其中绝大多数仍为业主拖欠物业公司物业费纠纷。上述案件涉及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管

理服务合同关系、侵权关系,又涉及房产开发商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等,法律关系复杂。

涉案标的额较小,审理难度加大。拖欠物业费引起的纠纷,涉案标的额一般都在千元以下,有的标的额在一二百元,但由于双方摩擦大,矛盾积怨深,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造成案件审理难度大。

业主败诉和解多,自身维权困难。在物业纠纷案件中,一些业主之所以拒交物业费,多为对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满意,认为物业公司只收钱,不服务或服务不到位,管理不善。但由于许多业主缺乏证据意识,平时不注意收集、保全证据,在诉讼中经常会遇到举证不能,因而其抗辩理由很难获得法律支持,审理结果多以业主败诉或与物业公司和解。

集团性诉讼增多,存在群体性纠纷的隐患。物业管理涉及千家分户,业主均是利益共同体,在小区内带有普遍性,很多业主处于同一社区或同一案件背景之下,会形成共同的利益圈,在发生纠纷时,有时会以小区为单位,业主对纠纷达成一定的共识,通过群体性行为方式进行诉讼,给物业公司和法院施加压力,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形成群体性纠纷,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产生原因

法规不尽完善。这是导致当前物业纠纷增多的根本原因。2003年国家出台了有关商品住宅区的《物业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物业管理,但在《条例》中就物业管理缺乏明确的责任界定和具体操作细则,法规过于笼统,弹性条款多,操作性不强,对物业管理行为规范不足,约束不力,难以规范和解决当前物业管理中不同利益主体间引发的矛盾,使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法在《条例》中找到相应依据,目前的民事法律中无专门调整物业管

理的规定,只能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据有关部门和地方性法规进行处理。因此要尽快完善有关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为解决物业纠纷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物业服务存在瑕疵。有些物业公司凌驾于业主之上,小区成为物业公司的独立王国,无视业主权益,甚至随意侵害业主权益,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供优质服务,有的卫生保洁脏乱差、绿地绿化疏于维护,有的公用设施缺乏及时维修保养,有的只收费不服务,或者多收费少服务,甚至采取停水停电停气等不当手段强迫业主缴费。

物业合同不公平不对等。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时,通常都是由物业公司提供格式合同,合同内容往往对物业公司的义务约定得比较模糊、笼统,有些多款则明显属“霸王条款”,业主很难进行有效监督,而对业主的规定则细之又细,非常明确。双方在合同的权利与义务约定不公平不对等,双方的责、权、利不清晰,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部分业主消费观念、消费意识不高。有的业主少付费,却希望享受最好的服务,甚至只享受服务而不缴费,个别业主恶意拖欠物业费,或对物业服务稍不满意则坚决拒交。另外,一些业主还有盲目从众心理,听说邻居有人不交物业费就跟着效仿,有人不缴,我就不缴,能拖则拖,能赖就赖。业主委员作用未有效发挥。业主委员会对物业公司有审查监督权利,但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业公司的行为,有时听之任之,对违约行为和侵犯业主权益行为未及时介入或加以制止,也是导致物业纠纷多发的一个主要因素。

预防解决对策

针对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特点和产生原因,笔者认为,要预防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健全法律,订立实施细则。这是解决业务纠纷的根本所在。现在的《物业管理条例》只订立了一些原则性、宽泛的条款,缺乏可操作性,已不适应物业服务这种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发展需要,亟需订立一部具体细则,明确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性质和相关法律责任,界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则,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使物业案件真正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强化有效监管,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房产、物价、工商要充分发挥“管理、指导、监督”职能,应从完善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强化对物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一整套管理考核办法、办事规程、惩戒措施,依法查处物业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严格物业公司资质审查,提高准入门槛,物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对不合格公司要进行大力整改,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撤销其资质,以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规范地发展。

第三,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物业公司要摆正自己位臵,增强为化区民民主服务意识和能力,强化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和监督,提高物业从业人员素质,努力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使所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达到或超过物业合同约定,减少瑕疵,以此减少纠纷的发生,实现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共赢。

第四,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知法用法能力。加强对与物业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向社区居民普及物业管理法律知识,使广大业主在享受物业服务的同时,要依法履行交纳物业费的义

务。作为物业公司,应当守法经营,在收取物业费后,要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服务义务,努力为业主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

第五,加强公司、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三方的沟通协商,妥善解决纷争。业主与物业公司是互相依赖、互相共存的关系,双方要本着平等平和的态度正确对待所产生的纠纷。物业公司要采取上门征求意见定期召集业主代表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不足。业主委员会要充分行使审查监督权力,发生纷争时,在业主委员会或居委会等主持下,双方要进行对话、沟通,避免矛盾升级扩大。

第六,坚持多调少判,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牵涉面广,涉及人员多,往往一个案件判决后,大量类似的案件会蜂拥而至,请求法院作出同样判决,因此,在此类案件中,要多做工作,把握争议焦点,找准利益平衡点,坚持调解原则,消除双方对立情绪,努力实现结案事了。另外要注重剖析纠纷产生原因及研究解决纠纷对策,及时向物业管理公司发放司法建议书,使其整改漏洞,改正不足,并督促其及时履行义务,防止类似纠纷再次出现。防止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

下载当前监狱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监狱民警管教能力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试论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伍玉德 2002级 文秘 指导教师:张烽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日益复杂,警察承受的心理......

    当前城市的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城市的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张萍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劳动力自然供给的压力始终比较大,国民经济年增长速度所达到的新增就业机会明......

    物业纠纷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物业纠纷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城市住房改革不断推进,我国房地产业已进入市场化和商品化的阶段。物业服务作为一种现代房地产管理办法,以......

    浅谈“民工荒”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谈“民工荒”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 内 容 摘 要 摘要:“民工荒”的出现,已经存在很久。社会各界人士、学者、政府机构都深入不同的研究,但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民工......

    当前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

    当前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 摘 要近来煤矿事故多发。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管理松弛、投入不足、培训不够和滥采乱挖。从10个方面提出了搞好安全生产的......

    当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目 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前 言......

    当前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双学位)专业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行政伦理研究》课程结业论文题目:当前我国国家机关人员腐败原因及对策 学院:机电工程 专业:测......

    当前“村官”经济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村官”经济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查办和预防“村官”经济犯罪将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任务。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发生在农村、涉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