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花淀》句式修辞例谈
(一)省略句。人物对话常用省略句,《荷花淀》也不例外。可以说,省略句是对话的常态。请看课文中的句子: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呢?”“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这一段对话,几乎全是省略句。大凡问句省谓语,答句省主语。问者寻求答案,答案在谓语,省着让答者填。答者用谓语回答,而主语正可承前省。如果要求生活对话都用完全句,那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水生嫂问:“他们几个在哪里?”水生说:“他们几个还在区上。”这就有点像外国人学汉语会话了。这段对话的内容是水生嫂探听游击队的消息,可是水生吞吞吐吐,他的答案显然不能满足水生嫂追根究底的心理。于是最后一个问话不但内容上有了变化,而且在形式上改用了完全句,可以看出这句话的份量不一样,显得郑重其事,不像一般生活对话那样随意、轻松,它给水生传递的信息是:你不要避重就轻、含糊其辞,这个问题你非得老实回答不行。
(二)倒装句。人物对话也常用倒装句,特别是主谓倒装。《荷花淀》中有两处经典倒装句:第一处是水生在上述水生嫂问话后,还想掩饰,于是笑了一下。水生嫂很敏感,知道笑里有文章,就问:“怎么了,你?”第二处是一场战斗之后,水生们从水里打捞了战利品,水生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这里,一个疑问句,一个祈使句,它们和感叹句一样,都是倒装句的常用句型。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说。具体到课文,前一句表达了水生嫂急切的心情,在这样的问句中,谓语远比主语重要,说者总是迫不及待地先说出谓语,然后再补上主语。后一句,课文上接着补充叙述:(水生)好像带着很大的气。大凡用倒装句总是有些特殊的语气的。如果我们在记录人物对话时适当用一些倒装句,可以再现生活,也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思想、性格等,甚至传达出某种环境气氛。
(三)超短句。李裕德的《新编实用修辞》中称其为“极端省略句”。这种句式的修辞意义主要不是节省语言,而是传达出某种情绪,如惶恐、愤怒、惊讶等。看课文中的例子:“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这是妇女们发现敌船后紧接着的两段对话。很明显,前一个妇女的语气还比较从容,她虽然有意外发现,但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她还可以相对平和地组织成一个完全句,她也许只是抱怨在风平浪静的晌午怎么会出现一只“船”呢?第二个妇女就不同了,她的敏锐的目光分明已经发现了敌船的标记(也许是膏药旗或大炮什么的),她的“唉呀”只是脱口而出,语速很快,“日本”二字就组成了一个超短句,不但以最快的速度报告了她的发现,而且真实地传达了她内心本能的惶恐、紧张(这不能说明她胆怯,这只是一种“下意识”)。如果把这个超短句换成:“那可不就是日本的船么?”就根本不能传达出原句丰富的内涵了。
(四)残缺句。残缺句是相对于完整句的。完全句与省略句是根据成分是否省略划分的。省略句虽然省略了某一种或某几种成分,但它还是完整句,因为它在观念上是存在着被省略的成分的。残缺句就不同了,它是说话人出于某种忌讳或特殊环境的需要而有意“造”出来的(少数时候由于说话人的语言或知识修养不足也会无意识地制造出“残缺句”)。它不仅是语法上的“残缺”,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残缺”。这种句式在语法上说是不规范的(在这一点与省略句也不同),我们在正常说写活动中是不能随便制造“残缺句”的,文章和对话中存在不合理的“残缺句”,是语言修养欠缺的表现。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们又可能甚至只能说出“残缺句”来。例如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说的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就是一个出于忌讳的心理而制造的“残缺句”。《荷花淀》一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残缺句”。当几个女人去探夫时,一路上说说笑笑,一会儿埋怨起丈夫来,一个妇女说:“可慌哩!比什么都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慌”是方言“高兴”的意思。这个年青妇女大概新婚不久,还有点害羞和腼腆,想说“娶新娘(或新嫂)”都说不出口,讲到“新”字就跳过去了,结果留下了一个半截子句。正因为这样,才更有生活气息,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乃至于一定的时代特征。
第二篇: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和修辞 方法总结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三篇:作文训练之巧用修辞和句式
巧用修辞和句式 写作导引
一、巧用修辞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修辞无疑是使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善用修辞,文章就会显得内容丰赡,气势充沛,辞采华茂,形象富丽。
精妙贴切的比喻,化意为象,化抽象为具体,化生疏为熟稔,化遥远为触手可及,化艰涩为清新可人,变清瘦为丰满,变直露为含蓄;酣畅淋漓的排比,气势磅礴,情感奔涌,音韵和谐,整齐有致。其他修辞手法,如夸张,可使事物的个性更加鲜明;对偶,可增强文章的节奏感;设问,能引人人胜;对比,彰显主旨。还有比拟、借代、双关、反语、反复、拈连、仿词、顶真、回环、反问等,皆可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
(1)排比
排比句式给人的感觉是有气势,有内容。用得恰当的话,是很能够为文章增添光彩的。.
A.排比句
请看江苏一位考生《感动山水》中的一段文字:
因为有水,才有了万木争荣,花果飘香;因为有水,才让我们领略了云的螵缈,海的浩瀚;因为有水,才有了如诗如画.鱼米满仓的江南„„
此段文字紧紧扣住标题来展开,语言纤美空灵,婉丽雅致,充满灵性,一组排比告诉我们:没有水,生命是不可设想的。
B.排比段
全国卷Ⅱ满分作文《换个角度去思考》在结尾处这样写道:
换个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捷个角度去思考,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光彩夺目;
换个角度去思考,你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这篇文章通篇采用排比的修辞格,结尾这一组排比段作为文章的收束,让人精神振奋。
(2)对偶句
对偶本是一组要求比较严格(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短语或句子,但在考场作文中,对偶这种形式显得很宽泛,并不要求对得十分工整,只要能利用这种形式达到整齐多样的效果就可以了。作文中运用对偶,能使文章有音乐美,且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一福建考生的满分作文《棱角》中写道:
浩浩历史长河,多少英雄豪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多少帝王将相,稳坐龙椅,挥指江山社稷。有的人挥剑沙场,战功赫赫,却只能屈居人臣,甚至身陷囹固;有的人垂拱而治,食言谏诫,广施良田,福仁惠于百姓,却能位及人王。
此段文字中有两组对偶,“英雄豪杰”对“帝王将相”,基本上能体现这两种人的不同风貌,且能恰当运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名句,后一组“有的人”和“有的人”对偶,展现出他们不同的结局,以引出后文的观点:“古今圣贤能载人史册名垂千古的无非是星与圆的极端之杰。”
(3)比喻句:我们都知道,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来看天津一位考生在《留给明天》的精彩比喻;
明天是推开窗即将面对的满眼风景,明天是暴风雨急切盼望的七色彩虹,明天是由个个音符组成将要连贯演奏的动人乐景,明天是阴暗森林里透过枝叶的那一抹光亮,告诉我们,明媚的阳光就在不远处。明天”是个时间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作者将“明天”比作风景、彩虹、乐景、光亮,就使“明天”这个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了。
(4)反问句:反问也即反诘,用在文中能加强语气。
考生《我以我心》一文中有这样两段话:
遇到了王昭君。我为她美若天仙的客颜动容的同时,却有几分哀叹:可怜一朵娇红只随了风沙,伴了寒风。
王嫱以笑代之:娇红落在胡地是哀,但以此换来胡汉两邦的百年好合岂不快乐,我面虽美,但美于我者,何止一人?千万不下。而古今人士皆把我列为四大美女之一,何由?是因这缺憾之美的背后,有一层更美的东西,那便是为百姓黎民着想,而损一娇红又何惜?又有甚哀叹?
作者借助这一片段,阐释思维方式决定人生的幸福快乐与否的立论,反问句的运用使王昭君的形象柔中有刚,也为文章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让文章的说理脱出了中规中矩的议论语言常有的滞涩乏味。
(5)引用
一位福建考生的作文《圆润锋芒》有这样一段话: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吴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被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不长的文字中,作者竟有五处引用,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又为文章增添了文学内涵,自然深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二、巧用句式
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文言和口语、庄重和调侃灵活搭配交替使用,错落有致,变化多姿,能创造一种特殊的美。
(1)长短交错
即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长句与短旬是相对而言的。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为长句;反之,为短句。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谨、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丰富,增强抒情效果,而且往往产生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如评析2008年福建满分作文《品江南》片断:
诗的心灵画意淋漓。一把胡琴,一泓月光,一缕会意的微芜,可以编织出江南美丽的经纬,丝绸一样的温婉质地。撑篙的身影,斜风夕阳,松语长歌,亦可以描画一幅隽永写意的山水图轴,人生的况味于此作悠然的南山之见。而长鸣的金鼓,烽火的长路,也被诗意轻轻地拥入心怀,熨烫成一壶江南雪夜里劝慰心灵的美酒。江南,从画意里走出的江南,水比酒还醇,意比画更深。开落的莲花和季节一样的美丽,掉落在人生溪流里,点画出生命江南一样的诗意闲适与追求。
文采胜花,才情似水,才或可与江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写作的人如何能不时时翻检自己的心怀,去与美丽的人生签订一份永生灵性的同行之约?
(2)整散结合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表达活泼生动,明快自然。整句和散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
例如:他不仪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永远战斗不息的人生斗士,他是谁?他就是史蒂芬·霍金。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目;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是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非凡的科学成就,其中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人生的无比自信,这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人,人生的斗士。„„霍金,他就是火,点亮了我们前进的灯;霍金,他就是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人生的斗士》)
作文实践
河流如果不从悬崖上奔泻下来.就不会有气势磅礴的瀑布:蛹如果不破茧而出就不会有美丽的蝴蝶:雏鹰如果不勇敢地离开自己的母亲,就不能翱翔于天空。同样.如果我们不勇敢地跨出那一步,兢永远找不到幸福和快乐。
请以“跨出那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好疼的金圣叹》修辞谈
《好疼的金圣叹》修辞谈
他是17世纪的精神先锋。他的历史使命是惊世骇俗。
乱世中,他最达观。浊世中,他最清醒。
他是清醒的酒鬼,玩世不恭的才子,爱吃狗肉的佛教徒,精通哲学的神棍,恶毒的文艺批评家,视规则如狗屎的学者,反礼教的孝子慈父。
他属于中国历代文人中有趣、任性有精神分裂的稀有物种。„„
这是笔名为咪蒙的当代作家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好疼的金圣叹》,2010年6月发表于韩寒主编的《独唱团》第一辑当中。作者将清代批判家“金圣叹”放到现代都市生活当中进行描写和议论,谈论了金圣叹的人生历程和一生的理想抱负。作者用新颖独特的词语句型将文章推向一个潮流文章的高度,让人回味无穷,感概万分。
现对文章当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一个简要分析。
一、对偶的运用
文章内容极具跳跃性,可以说是将古人现代化,所用的语言也十分犀利精确,文中对偶句的运用也随处可见。
(一)在文章开头介绍金圣叹这个中心人物时的①“乱世中,他最达观。浊世中,他最清醒‛,结构上运用了宽对的对偶结构,在内容上属于正对的对偶类别。“乱世”对“浊世”用最简洁的词语介绍了金圣叹这个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达观”对“清醒”用两个与“乱世、浊世”这个时代背景差别很大的心理状态来突出主人公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在介绍金圣叹作答试题题目为《如此则心动否乎》的时候写道②“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空山穷谷”对应“露白葭苍”,“黄金万两”对应“有美一人”显然这也是运用了宽对的对偶结构,用此对偶句简介明了地展现可使人产生心动的客观原因及物质条件,在空山穷谷中,对着露白葭苍,如有黄金万两与一绝世美人,谁能不心动呢?在作答《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时候,同样运用对偶句式③“禽兽不可以教谕,即教谕亦禽兽也。禽兽不可以训导,即训导亦禽兽也”其中的“教谕”“训导”为文中两个专家人物,通过这样的描写突出金圣叹笔下所想讽刺和批判的一类人物,运用整齐的对偶句式也将此讽刺意味表达得诙谐有趣。
(三)④“科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偏要一再侵犯。考场是装腔作势的,他偏要一派天真”这是在评价金圣叹对待科举制度时,作者为此加以的评论。虽然是宽对的对偶结构,句式也不是十分工整,但通过这样节奏均衡,表意清晰的句式让作者对金圣叹胆大叛逆的一面表达地准确且具有说服性。
以上所提到的对偶句式可以说是文章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运用字数整齐,上下对称,这样具有形式美对称美的句式,使得句子阅读起来铿锵和谐,具有声律美和音乐美,像第一个例句当中“乱世”对“浊世”,第二个例句当中“黄金万两”对“有美一人”和第三个例句当中的“一再侵犯”对“一派天真”又使句意前后照应,对比补充,相得益彰,突出一种映衬美,对照美。
二、引用的运用
由于文章的主人公是清朝时期的人物,所以作者在叙述人物人生历程和一些经典事例的时候会引用一些历史人物的话语来充实文章。
(一)金圣叹认为1—39岁的人在荒郊野外看到钞票和美女不动心是不可能的,因为金圣叹认为⑤“孟子不是曰过,吾四十不动心;孔子也曰过,四十而不惑”作者正是引用儒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两位人物的话来证明金圣叹这样的观点,并且使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从侧面说明了现在的人们在强大的诱惑面前是不可能不心动的。
(二)作者假装榦旋:⑥“金圣叹奉你为偶像,他不是在点评本的开头就讴歌你了嘛:‘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这句是在作者在记叙金圣叹批判《水浒传》时候所写到的,其中运用了引用手法中的明引,用最具真实性的有出处有历史证明的句子来证明金圣叹确实是赞美了施耐庵先生所著的《水浒传》而不是一概否定,也澄清了历来金圣叹亵渎《水浒传》的说法。
(三)金圣叹倡导言论自由,在这方面,作者也引用孔子的话⑦“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孔子所表达的意思为,天下有人道,有礼数,天下太平那么百姓就不会再有什么非议了,这正也合乎了作者借金圣叹所表达出的一种思想,所处在乱世中的人,没有什么议与不议的问题,而是敢议与不敢议的问题。也正是通过孔子这样极具说服力的话来证明金圣叹认为文人的创作自由与言论自由是天下一等大事这样一观点。
作者通过大量引用名句、真理等一些明引、暗引的手法来证明文章中金圣叹的一系列观点,也侧面突出写作的中心思想,使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也使得语言更加精炼富有表现力,也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并且作者引用的大部分为论语名篇及孔子名句,这样也隐约说明作者对儒家思想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和阅历。
三、新词语的运用
文章作者是当代新时期的一位新势力作家,生活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科技蓬勃发展的新兴时代,所以作品本身就具有相当强的现代气息,文章内容又是将金圣叹放到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描写叙述的,新词语的运用在作品中也是十分普遍的。
(一)新词语中新名词的运用
1、⑧“楼主ID为《越狱》是部脑残剧”其中“楼主”则为贴吧的创贴人,是在当今时代中盛行的一个网络用语,展示了文章的背景。
2、⑨‚金圣叹啊,作家首富,出版界大腕,星象学家,预言大师,连续5年当选为全国娱记最喜爱的名人NO.1—作为一个偶像派‘文化超男’,他时不时登上娱乐头条,标题都很重口味‛该句中的“大腕”“偶像派”“文化超男”都是新兴词汇,都指的是一类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人群,金圣叹虽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作者却将他归为这一类人物当中,可见金圣叹若是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是极具争议的一个人物,突出文章主人公的特殊性。
3、在现在网络时代仍有许多词汇是十分受到网民及一些青年人的追捧的,如文中所提⑩‚看在我老婆是他的铁粉的份上,我才勉强答应了‛“铁粉”一词就是“铁杆粉丝”的缩写,意思是十分忠实的追捧者,在此处就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富有现代都市气息,也是句子更加诙谐有趣。①“幸好我11岁的时候读了《水浒》《西厢》这类所谓‚非主流‛读物,才发现这世界上的书并非都是狗屎”其中的“非主流”一词在现在意为不附和时代背景及不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类事物,文中将《水浒》《西厢》这类书籍称为“非主流”由此看出作者大胆的笔法和十分犀利的眼光。稍加反衬的手法突出《水浒》《西厢》的经典性。
(二)新词语中新动词的运用
1、②‚哥很低调,拒绝人肉‛该句子当中“人肉”一词现今解释为发动社会各界所有的能动力量来搜索到一个极其微小的人或事物,使之公布于世。此句前半句为“哥很低调”后半句为“拒绝人肉”正是用这样的新动词来凸显前句当中的低调。将新兴词汇贯穿于此,手法十分巧妙。
2、③“哥被雷惨了”当中的“雷”字在历来人们眼中都为名词,但在现时期则当作动词来用,意思是被某人或某事物震惊,表示十分出人意料,令人十分无语的意思。用这样新兴词语来表示很常见的一种意思,更加简洁明了,极具阅读性和幽默性。
3、④‚连90后都很哈他‛“哈”在新词语中的解释为崇拜、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用这个十分新潮的字来表达新兴人类对金圣叹的一种追捧和崇拜也是十分有趣及准确的。
文章当中仍有许多值得细细品读的修辞手法,如:
一、短句及紧句的巧妙运用
(一)短句
⑤‚金圣叹,你强!‛、⑥‚金圣叹,你有种!‛这两个句子都是运用短句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的表达效果来增强语气,用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一种亢奋、激烈的情感。
(二)紧句
⑦‚他属于中国历代文人中有趣、任性有精神分裂的稀有物种。‛用一系列紧凑,短而精确的形容词形容金圣叹,结构紧凑,语势急迫,将金圣叹的人物特征连贯得表述出来,展示出作者严谨的写作风格。
二、设问句的设置
(一)问而不答式
⑧‚连90后都很哈他。都是玩叛逆,为什么金圣叹如此有创意?对此,金圣叹给媒体的解释是,90后算什么?‛这一连运用两个设问,引发读者连贯性的思考,发人深省,也为文章后面的叙述内容做铺垫。
(二)自问自答式
⑨‚乱激动的,打开一看,你们猜是啥? ……
一个纸团上写的‘好’。另一个写的‘疼’。‛在之前设置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并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在段落中间,又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字、词的锤炼
文章当中一些经典字词的运用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极富感染力如⑩‚金圣叹好歹版税都赚了几千万,这遗书少不了要写点财产去向、银行密码什么的,最次也是点学术秘籍、名人八卦,把消息卖给八卦小宝也赚翻了‛“翻”字就足矣突显这些消息的价值。又如‚①在施耐庵看来,金圣叹对他的心血制作《水浒》简直就是一种强奸‛“强奸”一词在此出的运用将金圣叹对《水浒》的批评和一些讽刺言语到了一种几乎恶劣的程度。咪蒙的此部作品当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如一些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也随处可见,正是这一些强大的修辞阵容支撑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笔法犀利,善于运用新词汇和短句、短语及一些结构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内容丰富充实,逻辑性较强,富有阅读性和感染力。而一些反语及引用句的巧妙使用也使文章基调诙谐幽默,引发读者思考。语言带有地方色彩,朴实无华又带有时尚气息,阅读起来琅琅上口,口头传诵性强。
第五篇:从修辞角度谈歧义现象总结
从修辞角度谈歧义现象
【内容摘要】歧义是指一个句子的含义不明确,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从修辞角度说,只要巧妙利用歧义便会起到积极的修辞效果。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同音词、多义词、语法、语义、语境等造成的歧义进行分析理解来提高学生说话、写作、阅读和欣赏的能力,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歧义 巧用歧义 修辞效果
在汉语里往往会存在这种情况,一个语言片段可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歧义现象。
由于汉语句子形态标志较少,同音词和多义词较多,因此歧义现象也相当普遍,这就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对歧义的研究。最早从理论上去探索歧义的著作有吕淑湘、朱德熙两先生1951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语法修辞讲话》,到1959年赵元任发表的《汉语中的歧义问题》是最早的一篇就汉语歧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专论,到1980年,朱德熙先生发表的《汉语里的歧义现象》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后来石安石、熊文华、徐思益、王催成等人从不同角度对歧义进行了研究,虽然他们对歧义的看法不一致,但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关系歧义与语境歧义。
词汇歧义指因词的多义或同音造成的歧义现象。有的多义词在句子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会造成歧义句。例如:(1)“他已经走了。”“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指“离开此处”,另外一个是“去世”,因为汉语中的“走”可以作为“去世"的委婉说法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词汇歧义。有的同音词由于句中或上下文句制约因素缺乏,也会造成歧义。如同音异形词造成的歧义,一般是在口语中产生。例:(2)“你要好好说,不得wú lǐ。”在这可理解为“无礼”,也可理解为“无理”;又如:(3)“白了,真没办法。”这里的“白”是“白干”“徒劳无益”的意思,也可有“颜色白了”之意。
语法歧义指因句子的结构关系不同或层次分析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如(4)“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可以理解为“发现了/敌人的哨兵”,也可以理解为“发现了敌人的/哨兵”,这两个句子的层次分析不同具有的意思也不同。
语义关系歧义指因结构项之间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5)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教材是朱德撰写的纪念母亲的文章,文章的原题目是“母亲的回忆”,这可以理解为“对母亲的回忆”,也可以理解为“母亲本人的回忆”,因为原有的题目有歧义所以后来朱德就把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除了上述三类歧义现象以外,还有语境歧义。语境歧义是指不同的语境使同样的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皮远长先生在《略论语境歧义的产生》中说“语境在歧义现象中具有作用截然相反的两种功能: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可见大部分歧义问题在语境中都可以消除,把歧义置于一定的上下文或者一定的生活环境里就可以消解,如上文例(1)若把它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便可以消除歧义,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这张病床的人呢?”“他已经走了,办出院手续了。”也可以说“他已经走了,走的时候很安详,很平静。”
从语法角度来看,我们说话写文章时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准确无误地表达给听者、读者,此时我们就要消除歧义,力避语病,但这只是我们对歧义现象基本的消极的看法,如果我们有意地巧妙地对歧义现象加以使用,便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且成为使用语言的人驾驭语言的一种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为了获得特别的修辞效果,本来可以用意义更明确的词语,却故意选用可能造成歧解的言辞,巧妙地利用歧义,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理解并渗透问题的实质,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说话、写作、阅读和欣赏的能力有所提高。
本文将从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关系歧义、语境歧义等方面来谈谈巧用歧义及其产生的修辞效果。
(一)从词汇方面说,巧妙地使用因同音词、多义词而产生的歧义,能丰富语言的容量,拓展思维的广度。
1、同音同形词歧义的修辞。
例如(6)“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劝解,是颂扬,还是煽动。(鲁迅《阿Q正传》)
这是阿Q与小D的一场龙虎斗,吸引了不少的看客,前段的意思很明确,后段有了歧义“好”字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a 结束语气,表示劝解;b 赞许语气,表示颂扬;c嘲讽语气,表示煽动。这样给学生分析,他们就能体会道作者如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态度,体会同音词表达表达多种感情的凝炼、含蓄。
(7)有一家茶叶店的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多异香”,其中的“龙井”“武夷”既是地名又是茶名,既指龙井、武夷两个地方又指两种名茶,使人见而思饮,这样一语双关的对联,读来特别启人联想,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2、同音异形词歧义的修辞
例如:(8)北宋时,佛印和尚和苏东坡曾在河边散步。东坡突然说:“我出一哑联让你对。”说罢,手指向河的对岸。这时,对岸有一只狗正在啃一块骨头。佛印和尚就领会是在挖苦他:“狗啃河上骨”。他马上把苏东坡手中的诗抢来抛在河里,意为“水流东坡诗”。
在“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这两句里的“河上”谐音为“和尚”,“诗”谐音为“尸”,都是一语双关。佛印和尚在领会苏东坡的挖苦意时,巧妙的将苏诗仍到河里,含蓄机警的回应了苏东坡,挽回了自己的面子。他们都是智者,他们都巧用这种双关歧义的修辞手段,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调侃的同时又不失幽默风趣,无不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9)······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教学时,老师可以提问:三味书屋的匾下为何要画鹿而不画别的动物?又为何要对鹿行礼?学生的回答也许众说纷纭,造成歧义,老师一点拨:“鹿”与“禄”是谐音。在封建科举时代,“禄”是儒生们学习的动力和终生追求的目标,三味书屋以画代字,以“鹿”谐“禄”,绕了两个弯,让人顶礼膜拜,表意曲折,这样解释学生就会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3、多义词歧义的修辞
(10)老师问杨明:“‘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怎样理解?”杨明说:“蜜蜂偷花粉,花儿就生气了呗!”大家听了哄堂大笑,杨明辩驳道:“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呀?”
老师问的“生气”是名词,用的是“生机勃勃”的词义,而杨明故意歧解为动宾短语,有意识地利用语料的多义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感知、欢迎或接受它,收到一种滑稽效果,使课堂寓庄于谐。
(11)白茹······在崇敬的眼光里射出了探问的神色,“王团长,生了吗?”战士们出神地静等着王团长答复。这个摸不着头脑的问题,王团长心里明白嘴上却有趣地反问:“哎!你这小白鸽,我和你这么亲热,你还说我生了,真不讲理。”“不!”白茹加重语气,“我问你,我们的指导员生了宝宝没有!”(曲波《林海雪原》)
“生”在这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生孩子,一是指生疏,白茹问的“生”是说王团长的老婆生孩子没有,而王团长故意曲解为生疏,同白茹开玩笑,从这可以看出王团长的幽默风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巧用歧义带来的含蓄、生动、风趣的效果。
(二)从语法方面说,巧用因句子的结构关系的不同或层次分析的不同,能产生的积极的修辞效果。
(12)有这样一则小幽默叙述了甲乙二人如下的对话:
甲:用铁锤锤蛋,锤不破。
乙:锤得破!
甲:锤不破!
乙:(乙不服气,拿来一个鸡蛋,用锤打一下鸡蛋碎了。)这不是破了?
甲:蛋是破了,可我说的是“锤不破”啊!
原来甲说的“锤不破”是主谓关系的短语,是“锤会破”的否定形式,而乙则按中补关系的短语即“锤得破”的否定形式来理解了。这是利用歧义的结构关系变换法,甲在此一反常人的思维模式来和乙辩论,乙被框定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最后自然是输给了甲。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类似这样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拓展开阔自己的思维。
(13)相传有个刻薄的富翁造了座高楼大厦,请一个秀才写楼联。秀才深知此翁为人,决意捉弄他一下,便写了“此地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这副楹联,并念成“此地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富翁听后颇为满意,待贴出来宾客们却个个偷偷地暗笑,富翁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却又无可奈何。就是“这种地方不能久居,所以主人很悲伤”的意思。
又传,乾隆皇帝曾让纪晓岚在一副扇子上题王之焕的《凉州词》,可由于纪晓岚一时疏忽将第一句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写了,皇上发现了待要治他戏君之罪时,他灵机一动为皇帝吟诵到“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皇上一听觉得韵味犹存,就免他一罪。
这两个小故事都巧用断句两读歧义来使听者产生不同的理解,同时也巧妙地为自己化解排难。断句两读歧义一般是出现在对联中,因为对联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加标点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断句方式对对联的影响不大,但是有时候不同的断句方式会产生联意的大变化,甚至相反,上述两个例子就足以说明,换一种断句方式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从语义关系方面说,利用语义双关造成的歧义可以加深理解表达的效果,能使听者感到饶有风趣、余味无穷。
(14)大画家张大千在一次宴会上对梅兰芳敬酒时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这个句子有四种意思:a你是君子,我是小人;b你靠动口(唱),我靠动手(画);c你动口喝酒,我动手斟酒;d你讲道理,我不讲道理——非要你唱不可了。通过这个歧义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画家张大千所要表达的语意,一句话能暗含这么多的含义可见说话者的智慧,同时也使听者回味无穷,可以引导学生在说话作文时能学会这种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15)下楼梯的时候,我的身体在倾斜的担架上微微滑动,他俯下身子对我意味深长地说:“要拿稳啊!”(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
“要拿稳”,表面是老爸爸贝舍克叫伏契克抓稳担架,以免身子滑动,实际上是鼓励伏契克要坚定信念,顽强斗争,从容对敌,毫不妥协,是对他受审的关切、勉励。学生们很容易从表现来理解,老师应顺着思路,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内在的涵义。
(四)从语境方面说,在上文提到语境能消除歧义的作用,主要是将词汇、语法、语义关系引起的歧义放入具体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歧义便可消除。但语境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产生歧义,且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例如:鲁迅的《药》里写刽子手康大叔向茶客讲述了牢头阿义如何打了革命者夏瑜两嘴巴,接着说:“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愚昧而凶残的康大叔,绝不可能理解夏瑜说可怜的含义,但他从夏瑜说这句话时的“神气”,也就是借助情景语境的制约,正确地断定夏瑜说的“可怜可怜”是指“阿义可怜”。而花白胡子由于不在夏瑜说话的现场,缺少康大叔所受到的那种情景语境的制约,他就只能按自己的理解,把夏瑜的话歧解为夏瑜“可怜”了。
再如,周朴园:我听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你自己的事情。
周萍:(惊)什-么?
周朴园:(走到周萍的面前)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对不起你的父亲的么?并且-(停)-对不起你的母亲的么?
周萍:(失措)爸爸。
周朴园:(仁慈地)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稍停,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面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
周朴园: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
周萍:(失色)爸!
周朴园: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尤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周萍:哦,(放下心)您说的是-
周朴园:这些事是真的么?(半晌)说实话!
周朴园:真的,爸爸(红了脸)
周朴园的指责是指周萍“总在跳舞场里鬼混”,“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而周萍却把这种指责与自己同后母繁漪的乱伦关系联系起来,误以为周朴园知道了这贱家丑,因而惊恐失色,不知所措。周萍作这种联系,是由他的背景语境决定的,正是“做贼心虚”使他歧解了周朴园的指责,从而起到戏剧性的效果。
再如,《阿Q正传》中描写阿Q受审时的对话:“你从实招来罢,免得吃苦。我早都知道了。招了可以放你。”那光头的老头看定了阿Q的脸,沉静的清楚的说。
“招罢”长衫人物也大声说。
“我本来要······来投······”阿Q胡里胡涂的想了一通,这才断断续续的说。
“那么,为什么不来呢?”老头子和气的问。“假洋鬼子不准我!”
“胡说!此刻说,也迟了。现在你的同党在那里?” “什么?······”
“那一晚打劫赵家的一伙人。”
在这段对话里,阿Q和老头子都是顺着各自的思路在说话:阿Q听说要他“招”,便想为自己申辩,说“我本来要······来投······”,是指“投革命党”。老头子按审判者的语境,把“投”理解成“投案自首”。这就在“投”的对象上与阿Q的本意偏离,往下的对话也就沿着各自的思路越离越远,以致彼此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老头子骂阿Q“胡说!”阿Q茫然地问“什么?”
歧义句与语言表达的明确性这个要求,总的来看,是相互矛盾的。没有特定的上下文条件,不能排除歧解的可能性时,属于语病,就不宜使用。但出于表达的需要,用得其所,使用得法,反而可以满足表达的需要,起到积极修辞的效果。朱德熙曾说过:“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中得到反映。”
总之,巧用歧义能带来很好的修辞效果。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仔细体会歧义现象中的错综复杂的精细微妙,更好地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丰富、规范、提纯、陶冶学生的语言,高度重视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使语言的感觉越来越敏锐,让学生真正做到对知识感知、吸收、融汇、内化,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分析笑话中的语言学现象,当可提高汉语教学效果。
我们最近读到几则与歧义有关的语言笑话,特记录如下:
(一)本科
人大代表去化验科,护士指着前方一牌说:“非本科人员不得入内!“那人大怒,骂道:“我就化验个尿,还TMD要本科文凭!!” 这里歧义产生的原因是词和词组同形。有两个“本科”,本科1是指本科学历,是词。本科2是指本科室,是代词“本”加名词“科”构成的词组。
(二)锤不破 杀猪的和卖茶的打赌。
杀猪的说:“用铁锤锤蛋锤不破。” 卖茶的说:“锤得破!” 杀猪的说:“锤不破!”
卖茶的不服气,拿来一个鸡蛋,用锤子使劲打下去,鸡蛋破了。说:“这不是破了吗?”
杀猪的说:“蛋是破了,可我说的是锤不破啊!”说着他指指铁锤。“锤不破”是语法关系不同的歧义词组:当“锤”是名词时,它是主谓词组,当“锤”是动词时,它是述补词组。
(三)从来不用油炸
一个人来到炸油条摊上对主人说:“呀!炸油条,一天要用多少油?!”
主人说:“哪有炸油条不用油的。” “真浪费,怪可惜。”
“可惜,也要炸,不用油,怎能炸油条?” “我家祖宗几代都是卖油条的,从来不用油炸。”
主人想得到他的秘诀,忙请他吃饭,殷勤地招待他。酒足饭饱之后,他低声地对主人说:“我家几代人卖油条,都是贩来卖的,所以不用油炸。”
主人一听,傻眼了。
“从来不用油炸”可以作不同的层次分析。可以切分为“从来不/用油炸”,也可以切分为“从来不用/油炸”。(或者也可以说“不”有不同的语义指向,“不”可以语义指向“用油”,意思是炸,但是不是用油而是用别的东西炸;“不”也可以语义指向“炸”或整个“用油炸”,意思是根本不炸。)
(四)一滴就灵
顾客:“癣药,价钱多少?” 店员:“每瓶3角!” 顾客:“一滴,卖多少钱?”
店员:“怎么可以买一滴?起码一瓶。” 顾客:“你们广告上明明说:一滴就灵!” “一滴就灵”可以是主谓关系,意思是“一滴的药就能差生灵验的效果”,也可以是连谓结构/紧缩复句,意思是只要滴一点儿,马上就灵。
(五)你这头畜牲输了
阿尔巴和阿尔比两位到坎曼尔这儿打官司。两个人都给坎曼儿送东西,都求求让自己胜诉。阿尔巴送的是一头公羊。
判决结果,坎曼儿让阿尔巴败诉。
事后,阿尔巴来质问坎曼儿:“我的咯孜,你该没有忘记我给你表示了一点儿意思吧?”
“我没有忘记,”坎曼儿说,“你要知道人家也表示了一点儿意思啊!既然你们都凭那一点‘意思’作为诉讼的理由,那我也就根据这两点‘意思;作为判案的根据。我把它们放在一起,结果你的‘意思’,那头公羊输了,阿尔比自然也就获胜啦!”
阿尔巴大怒,问道:“阿尔比送了什么?”
“别生气,我的巴依!”坎曼儿说,“他送的是一头公牛,我把两头出生一碰,结果你这头畜牲输了!”
“你这头畜牲输了”,可以是“你的这头畜牲输了”,也可以是“你这头畜牲你输了”,“你这头畜牲”在前一种情况下是定心词组,后一种情况下复指(同位)词组。语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左右逢源看歧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题型也日渐成熟,单纯考查语法的题型正在被淘汰,而词语使用方面的内容则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并且考题越出越细,考查面越来越广。其中,大纲基础知识部分的“病句”部分中“歧义”一项一直是近些年考查的重点。通过对这类题的深入探究,我们发现了一些近似于规律性的东西,现归纳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歧义”一词的解释是:(语言文字)两歧或多歧的意义,有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解释。歧义的发生有多种原因,这里我们姑且把它分成六类。
第一类,断句造成的歧义。
例(1)
“歧义”绝不是一个现代的概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许多经典传说中获得佐证。如一则古代小故事中这样讲道:
“一位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不巧的是快要返家时天下起了大雨,眼看着无法回家,客人希望主人留自己住宿,于是就写了一行字来探问: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由于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于是主人就故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把这句话读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心有灵犀的客人哈哈一笑,重新读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释例:(1)这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三种断句法,就有三种合情合理的解释,正是一个“断句歧义”的经典案例。
例(2)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
释例:(2)这句话有两种句内停顿,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妈妈难眠)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女儿难眠)
若想消除歧义,在口语表达时,就不要一气读完这个句子,应在斜线处略作停顿;书面表达时,则必须在斜线处加上逗号,以明确语意,消除歧义。
第二类,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例(1)
鸡吃了吗?
例(2)
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
例(3)
走进屋里,只见主人坐在一把太师椅上,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释例:(1)中的“吃”是一个主动与被动合一的词。因此,句中的主语“鸡” 既可以是动作的发出者(即“鸡吃(饲料)了吗?”),又可以是动作的被动承受者(即“(你们把)鸡吃了吗?”)。
(2)中的“保管”有两种意义,一是“保证”,一是“保存和管理”。因此,句意可以是“这批种子保证没问题”,也可以是“这批种子保存和管理没问题”。
(3)“一边”有两种意思,一个是“只有一边”(左边或右边),一个是“两边”。
对于在做此类题目过程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必须多加注意,以便更准确地把握这类因词义而起的歧义。
第三类,一词多性造成的歧义。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语法也极为复杂。许多词的词性都并非单纯的一种,这种一个词多种词性的情况也是歧义发生的潜在因素。
例(1)一道传统的脑筋急转弯题目是这样的:“铁锤锤碗锤不碎,这是为什么?”它的答案是:“因为铁锤比碗结实,所以铁锤锤碗锤(子)不碎。” 例(2)
这车没有锁。
例(3)
班长背着老师和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释例:(1)这道题的题眼正是“锤”字的两种词性,即名词和动词。
(2)“锁”字有两种词性,即名词和动词。
(3)这道题的题眼在于“和”字的两种词性,即介词与连词。是介词,则句子中打扫教室的是“班长”和“同学们”;是连词,那么句子中打扫教室的是“班长”自己。
这一类的词还有许多,如“钉”、“扣”、“盖(”都兼有名词和动词的词性),“跟”“同”“与”(都兼有连词和介词词性)。做练习时碰到这类词语应该提高警惕。
第四类,多个修饰语造成的歧义。
句子中的修饰语超过一个就可能引起句子歧义。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因为多个定语既可以存在修饰关系,又可以“多对一”地同时修饰一个中心词。
例(1)几个学校的老师出席了这次大会。
例(2)在落后的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
例(3)几个已故的政协委员的妻子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释例:(1)中,“几个学校的老师”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的几个老师”,又可以理解为“‘几个学校的’老师”。
(2)中“落后的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既可以理解为“落后”的是国民党,又可以理解为“落后”的是旧中国。因此两个句子都是歧义句。
(3)中“已故的政协委员的妻子”虽然也有多个修饰语,但如解释成“‘政协委员的已故妻子’参加活动”显然是荒唐的,因此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政协委员的遗孀’参加了活动”。因此,例(3)不能算是歧义句。举此例的目的是提醒大家细心分辨,不能疏忽。
第五类,代词使用不当造成的歧义。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适当运用可以避免上下句同一名词的反复出现,使语言表达精练。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称代不明,产生歧义。
例(1)
小明和小刚在学校图书馆相遇。他一看见他,马上把班级篮球对获胜的好消息告诉了他。
例(2)
哈尔滨在长春的北面,沈阳在长春的南面。这是一个极具文化氛围的城市。
释例:(1)句中出现三个“他”,到底是谁告诉了谁,人称代词指代不明造成了歧义。
(2)句中前面出现了三个城市,后面的指示代词“这”是指哪一个,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第六类,缺少必要词语造成的歧义。
我们平时说话时,往往会为了省事而去掉许多虚词,但并不是说虚词可有可无,更多的时候虚词的省略不当会在句子中造成歧义。例(1)
参加这次校庆的有在校学生、教师和老校友10000多人。
例(2)
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
释例:(1)句有两种理解:一是参加这次校庆的在校学生、教师和老校友的总数是10000多人。另一种是参加这次校庆的除了在校学生、教师外,还有10000多名老校友。如果想要表达的是前一种意思,可以在在“老校友”后加“共”、“总共”一类词;如果想要表达的是后一种意思,则可以在“老校友”前增添“还有”、“此外还有”一类词来表示区分。
(2)中“听见广播到奉节”有两种理解,一是,广播的内容提到奉节,另一种是,广播报站说船已经到了奉节。根据句意,应为后一种理解,那么就应该在“广播”后面加上“说船”二字,意思就清楚了。
上述六种类别,我们只是粗略地将歧义划分类别,希望那些面对歧义感到茫然的学生能因此而有所收获,受到启发,那我们将感到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