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教学例谈

时间:2019-05-15 03:2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题阅读教学例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题阅读教学例谈》。

第一篇:主题阅读教学例谈

主题阅读教学例谈

新课标语文教材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按照主题组织单元。如:五下教材是按照“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异域风情”这八个主题组织文章和进行教学的。而“主题式”单元编排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拉近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的距离,给了学生一个无限丰富的走进文本、走进语文生活的可能。但正如许多语文教育专家所担忧的那样,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只安排了四至五篇例文,学生很难透过文字上升到文学、文化的层面。因此,通过提供一定数量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文本材料,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的不断的阅读对话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正是“主题阅读”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进行主题阅读教学呢?下面我以五下第二单元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统整教材,凝炼主题。

当一个主题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或精致地处理,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因此,引导学生发现和凝炼主题对其以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每一单元学习之初,教者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各部分入手,提炼和发掘主题。(如:五下第二单元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词,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等多项训练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把自己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写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阅读中外伟人、名家的童年故事(或励志名言),开拓视野、增进了解、激励自我。)建立了这样一个初步认识,学生便可从“主题”的需要出发,积淀“主题”知识,丰富“主题”情感,提升“主题”精神。

二、细读文本,解构主题。这是“主题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师生要通过细读文本,了解相同主题下不相同的内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构主题。

1、多时代、多国度反映主题。“永远的童年”一组文章中《牧童》属唐代作品,《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属宋代作品,《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属近代作品、《儿童诗两首》属现代作品,《童年的发现》属外国作品。透过一篇篇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而“主题相同”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心头。

2、多种题材展现主题。“永远的童年”一组文章中有唐诗、宋词、回忆录、自传体小说、儿童诗、记叙文等多种体裁。通过对比阅读,可领悟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

3、多侧面解读主题。“主题”是一种鲜活的文化元素。恰到好处地解读主题,会使学生由文生意,由意生情,由情至理,进而有思考、有吸收地读书。如:“永远的童年”一组文章中《牧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笛弄晚风三四声,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透过诗句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悠然自得,因而重在表现 “童乐”; 《舟过安仁》描写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童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奇思妙想。“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重在表现 “童真”;《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重在表现“童趣”。《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重在表达“童年的回忆”;《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有阳光、有人物,而一切都是自由的,重在体现“童年的自由”;《童年的发现》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重在展现“童年的发现和创造”;《我想》以奇幻的想象描写了童年生活中的神奇遐想,重在表现“童年的幻想”,而《童年的水墨画》则以跳跃的镜头刻画了童年生活的典型场景,重在表现“童年生活的美好”;而“口语交际”重在体现“难忘童年”;“习作”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出真实感受,重在表达“享受童年”,“日积月累”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重在突出“童年应积极向上、惜时如金”。所有的关键词连接起来,就是对本组文章主题的一个多元化解读:童年生活多么美好,充满欢乐、充满率真、充满情趣、充满幻想、充满自由,童年是难忘的,是值得回忆的,而童年又是富于发现和创造的,童年应当积极向上、惜时如金。这样解读,由单元主题到人生主题,符合儿童认识周围世界、感受文化的规律,从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已知到未知,逐步去探寻文化的本源。

4、多种语言风格描绘主题。本组文章有的语言凝炼传神(《古诗词三首》),有的饱醮情愫(《冬阳·童年·骆驼队》),有的活脱清新(《祖父的园子》),有的想象奇特(《儿童诗两首》),可以诵读,可以积淀,可以仿写,可以进行创作。教学时,可抓住文章的不同语言风格引导儿童学会个性化表达。

三、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拓展阅读可从主题出发,一文带多文,一文带一本书或多本书,应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角度出发,让儿童从小能够对自身、社会、民族、世界有一种基本的认识和思考。最终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入手,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达到“明确主题意旨”;二是从语言积累入手,达到“积淀主题知识”;三是从读书与表达入手,达到“表达主题思想”。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同主题同内容的比较式阅读。如:学了吕岩的《牧童》后,可拓展阅读袁枚的《所见》,让学生品读诗中两个牧童间的异同点。

2、同主题同作者的比较式阅读。如:学了杨万里的《舟过安仁》,拓展阅读他的《桑茶坑道中》:晴朗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比较诗中儿童生活场景的不同以及其中情趣、写法的不同。

3、同主题不同作者的比较式阅读。阅读只有栖居在文学的百花园中,才会慢慢开出娇艳的花朵。而称得上文学的文字都是有一些美的基本面的。因此,在提供儿童阅读材料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富有文学情趣,美学内涵的作品。如学习了本组文章,拓展阅读柯岩的儿童诗《绝交》体会“我”和同桌间在矛盾冲突面前所表现的那种欲说还羞,欲做还羞,从而使儿童认识到“童年之谊”;还可拓展阅读高洪波的《陀螺》,体会陀螺外表的憨态可掬、丑陋可笑,陀螺旋转争斗时的摇头晃脑、人仰马翻以及陀螺胜利时,我的欢呼雀跃,陀螺惨败时,我的沮丧之至。共享童年的喜与乐;也可拓展阅读秦文君的《剃头大师》,分享童年的“恶作剧”;冯骥才的《捅马蜂窝》,体会“童年的教训”;赵丽宏的《追“屁”》,体会童年的无知和因此带来的惩戒;韩晓征的《微尘》,体会“童年的耻辱”;刘庆邦的《吹柳笛放风筝》,体会“童年戏耍之乐”;马克·吐温的《童年》,体会“童年的懵懂、荒唐”;这种阅读,增加了主题的内涵,丰富了主题的表现形式,使主题更加鲜活、灵动、多样、深刻,大有“曲径通幽”之感。

4、同主题一文带多文,一文带一本或多本式的阅读。这是主题阅读的终极目标。学习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引导儿童阅读她的《城南旧事》,品读林英子的善良、可爱;疯子秀贞、小桂子母子俩的不幸;宋妈的艰难、无奈。学习了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引导儿童走进她的《呼兰河传》,品读里面可怕的“大泥坑”,盛举时的热闹,祖孙之乐,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古怪,“磨官冯歪嘴子”的希望等等,进而体会茅盾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也可走进高尔基的《童年》,品读伟人童年的清贫、艰苦、好学、上进。这样,儿童会把这一“主题”当作人生的一段经历,一个座标,一个叩响心灵之门、命运之魂的清脆之音,由此而引发开去的意义不需言说。

四、“阅读”习作,表达主题。

习作的技巧不是总结出来的,而是在阅读中一点点熏陶习得的。我一直不赞同过多地讲习作方法,看似走捷径,其实在教孩子们“写八股”。讲得多了,嚼得碎了,反而越发觉得没味了,连最开始的那种萌动也一下子泯灭了。如果我们先让孩子们反复读同一主题、不同题裁、不同形式的文章,读到动情处就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动情,读到优美处就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优美,再把这一组文章连起来比较一下每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只怕不去讲什么孩子们也能写出一篇好文来吧!在阅读中学写作是慢火煨汤,咸鲜淡雅、汁浓味厚、香辣醇和、营养兼备,怡心养性。培育的是一种习惯,一种有形却似无形的手法,一种先精神而后章法的格调,一种妙趣天成、超凡脱俗的写作境界。我认为“主题阅读”中渗透“写”的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置换角色,感受语言之妙。如在学习《牧童》一文,引导学生置换成牧童,设身处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从而更好地领略诗境、领悟诗情。学《祖父的园子》一文,让学生把自己置换成文中的景物、人物,边读边体味,边读边赏析,品评写法中的妙不可言。

2、先仿后创,学习语言形式。如:在读到《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我学骆驼咀嚼”一段,就可让学生思考:你觉得这段写得有趣吗?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从而让学生回忆与之相似的场景,借助类似的写法来写《童年趣事》,再如:学习儿童诗《我想》,就可以让同学仿照诗的语言、形式续写诗歌。

3、主题习作,学会多样表达。按阅读主题习作学生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趣,大可取代日记和日常零散的小练笔。(1)以品读作品中的人物为主的习作练笔。学习《牧童》后写“我眼中的古代牧童”;(2)以品读作品中的事件为主的习作练笔。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写“留在我脑海中的骆驼队”;(3)以品读作品中的景物为主的习作练笔。学习《祖父的园子》后写“那个充满自由的菜园子”;(4)以品读作品语言为主的习作练笔。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后品评“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一句写“逝去的童年”。(5)以联系生活为主的习作练笔。如学习了《童年的水墨画》,可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小镜头写“教室”、“操场”、“家庭”、“放学路上”等。(6)以对主题的思考为主的习作练笔。习作是语言和思维的体操,学生有了个性化的思想,才会创作出形式迥异的习作。如:学习了“永远的童年”一组文章,写“我眼中中外孩子的童年生活”或“我眼中古今孩子的童年生活”。(7)以对整本书的深入解读为主的习作练笔,如学生读了林海音的《南城旧事》,可写《小英子童年生活中的喜与悲》。这样练笔,基于阅读又超越阅读,既有对阅读的深层理解,又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长久下去,学生必会在一个个主题的引领下,与文本相互印证、相互呼应、相互共鸣、相互默契,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习作来。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栖居,是指人在精神的层次上,需要以一种积极、乐观、审美的态度应物、处事、待己。当儿童真正把阅读当成了一种休闲,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需求,一种人生的主旋律时,透过文字而传承的文学、文化便会成为一首典藏心灵、温润生命、清新流动着的诗,那么儿童在阅读中“栖居”就不再是一个神话了

第二篇:教学设计例谈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提要: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来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

《爸爸的花儿落了》换位改写——发现叙事的不同视角

《丑小鸭》假想改读——训练想象力的样本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读——值得广泛采用的有效拓展方式

《伤仲永》中王安石的“伤不起”——深入古人的情怀,“遵路识真” 第二单元

《黄河颂》,情感的温度、思想的深度、背景的广度怎样增加——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原则

《最后一课》关注母语教学的价值——语言品读活动一定要充分展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三大比喻群落——文本赏析的层次设计

《土地的誓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自读课文教学设计举例

《木兰诗》学完以后的事儿——经典文本的阅读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邓稼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长文短教的范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步品读,散点透视——“美文”的常用设计思路

《音乐巨人贝多芬》角色模拟,以“画家”的身份读课文——读写技巧的训练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虚拟体验,这是一种阅读能力——亟待加强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孙权劝学》,这不是“数字”而是逻辑——教学思路清晰化的一种方式 第四单元

《社戏》,小说的“文本空白”往往在“冲突”处——小说阅读是“被引导”的发现 《安塞腰鼓》美点寻踪,课文集美——“美文”要“趣教”

《竹影》的“童心”“童趣”角度,不只这一篇课文——阅读教学设计背景分析“四要素” 《观舞记》“读”的“姿态”只有“端坐”吗?——“变式阅读”例谈

《口技》用一词经纬——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常用结构方式

第五单元

《伟大的悲剧》由文题入手——教学设计的捷径

《在沙漠中心》“虚拟体验”需要“角色模拟”——让“体验”更彻底一点

《登上地球之巅》“剑走偏锋”更实在——自读课文教学重点的设计自由一点

《真正的英雄》跳读课文,跳出课文——让自读课文教学更有效

《短文两篇》的扩写和改写——让文言文阅读理解跳出“讲授”

第六单元

《猫》要把小说当成小说来读——阅读教学设计的文体意识

《斑羚飞渡》抓住小说构思的关键——小说线索与教学线索应该和谐“共振”

《华南虎》怎样教“象征”——语文知识教学的生动例证

《马》一文两读——科学小品文教学设计的文体视角混搭

《狼》一课多案——教学设计都是“预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

一、学课文整体构思方面的“两块式结构”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从??到??”表现出的是一种比较清晰的“两块式”思路或结构。这既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模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模式和常用的口语表达模式。

用这种结构模式写文章,有利于“精选”材料和“联结”材料:或将一段时间内的不同的经历、或将时间或空间距离很大的相关内容、或将若干从表面看来完全不相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通过对它们的抒写来表达一种情慷、一种情致、一种情思、一种情感。

课文就是这样。

作者先从百草园的生活写起,写了勃勃生机的百草园,写了带着神秘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写了百草园冬天里雪地捕鸟的故事,作者扣住“我的乐园”来写,文章满溢着乐趣、生机和活力。

二、学课文中叙写童年故事的简明思路

课文中从“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到“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一部分,写的是“我”初到三味书屋时的生活。这一个重点片段的内容相对集中,不到600字的篇幅,一写去私塾的原因,二写拜孔子拜先生,三写问先生“怪哉”为何虫,四写先生的不高兴以及“我”的感悟。思路非常简洁,层次非常清楚,衔接非常紧密,详略非常分明,穿插非常巧妙,描叙非常生动,表现出“交代一笔、铺垫一笔、详写一笔、感悟一笔”的写作思路,简直可作为学生600字作文的精彩范本。

下面就是“详写”和“感悟”的内容。?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三、学课文中片段描写的美妙笔法

课文在片段描写方面,可供学习、借鉴的内容也很多。

(1)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是非常美妙的语言组合,作者写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景物描写有着恰当的顺序,然而更美妙的是句式的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一层进一层地牵动了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读后给人一种乐而忘返的感觉。“不必说??也不必说??”指的是美丽的景物;“单是??就有??”指的是看来似乎单调的景物。连似乎比较单调的景物都有“无限趣味”,那美丽的景物就更不消说了。“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有??”是详写,是写“点”。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横生,整段文字真情流露,富有诗情画意。

(2)人物素描。课文中写寿镜吾老先生的文字是:“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作者仅用三十余字就勾勒出了先生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年龄、身材、须发、装束、神态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可谓用语简洁,生动传神。(3)动作描绘。“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话中 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生动简洁,富于变化。难怪课文练习中这样说道:“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4)场面描写。“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几个自然段是精彩的细节描写,是让人捧读不厌的场面描写,也是生动的群体活动的描写。活动的场面、人物的形象如在我们的眼前,很适宜我们在写作上进行学习与模仿。

《爸爸的花儿落了》换位改写——发现叙事的不同视角

用换位改写的方式,换小英子自己的回忆为她身边人关于小英子成长的见闻感受,对课文内容以事件为分界线做分散改写处理,训练学生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变换叙事的方式。这一设计意在把烦琐、机械的教学程序简明化、灵活化,丰富学生的表达体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一、朗读感知

1、理解课文内容,概述小英子的成长足迹。

2、体会文中丰富的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二、换位改写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是以小英子的回忆为线索串起她成长的经历的,作为她身边的人,温柔善良的妈妈、质朴性情的爸爸、亲爱的韩老师、她要好的同学、一直在她家做事的厨子老高,目睹小英子的成长与遭遇,他们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对课文做换位改写。

1、选择改文的叙事者和所叙事件

提示:所叙事件可是单一事件,如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爸爸逼“我”去上学、爸爸爱花、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闻听爸爸死后“我”的镇定,也可是以上某几件事件的组合。

2、确定叙事的方式和侧重点

提示:是沿用倒叙?是叙议结合?是叙亲见还是叙耳闻?侧重于家庭里的英子,还是校园里的?或是父女情?

3、给改文拟一个新颖而有情味的题目

如:《孩子,别怪你爸》(妈妈)、《我的爱,你可明白?》(爸爸)、《一路芬芳的孩子》(老师)、《令人羡慕的英子》(同学)、《我眼中的大小姐》(老高)等。

4、改写,交流,互评。

三、总结改写要领

改写可以换位,当然也可不换位,就以英子的口吻来写,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写,有侧重地写,如《爱花的爸爸》《我和爸爸的花儿》《雨中情》《惊闻噩耗》《我的毕业典礼》等。《丑小鸭》假想改读——训练想象力的样本

瑰丽的重话王国就是一块块想象的魔砖垒起来的,每个孩子读童话的时候思维都特别活跃,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童话的一分子,会情不自禁地冒出许多假设,把他们的这些假设有序地组织起来,正是想象力训练的最佳途径吗。“假想改读”该是教学此类课文的一种良方。

一、自由阅读课文,谈阅读感受,整体理解课文。

二、提出“假想改读”课文的设想,学生再读课文,提出假想话题。

三、全班交流归纳,以学生公认为有趣的假想为话题进行再创作,尝试改读课文。

想想在这些情况下,丑小鸭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1、假如丑小鸭忍辱偷生,赖在养鸭场不走;

2、假如五小鸭贪图安逸,在老太婆家定居;

3、假如丑小鸭到处流浪,一直到死也没遇着白天鹅;

4、假如丑小鸭见到白天鹅后因为自惭而远离天鹅群;

5、假如这只可怜的小鸭一直这么“丑”下去;

6、假如一开始人们就认出了那只天鹅蛋;

7、假如丑小鸭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只天鹅;

8、假如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消息传到了它过去生活过的地方。

四、创作交流,评价

评价不必构泥于课文主题思想的限制,从思维创新的角度评价,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与课文吻合的,哪些是有分歧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读——应该广泛使用的有效拓展方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美好创意在于联读。

很漂亮的逻辑顺序:

《假如生活欺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一篇课文阅读教学,哪怕仅仅只有这样的创意,它也是成功的。

联读,是从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出发,从某一篇课文生发开去,找到具有相同主题的、相同题材的、相同写法的或有其他相同之处的若干文章进行阅读。这样既可以为这“某一篇”课文找到充足的配读资料,又能让我们体会到各篇联读文章的取材角度、语言表达、情感流露、修辞格运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联读法”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综合比较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课文阅读,有一种特别的乐趣。

“联读”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展,在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于给课文的阅读教学增加容量。“联读”的方式有时候适于长篇课文的教学,但更多的时候是用于精短诗文的教学设计,用“增容”的方式使这些课文在烘托、映衬之中愈加显得精美。

“联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也是教材编写的一种常用模式。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短文两篇(《日》《月》)、组歌(节选)(《浪之歌》《雨之歌》)、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等等,都表现出一定的“联读”意味。

“联读”教学的设计过程与其说是完成一个教学方案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研究与思考、辛劳与享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意趣。

1.它需要我们优选内容。

“联读”是一种教学需要,因此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从如下若干个方面来确定联读内容的组合:

①弥补课中短篇教学容量的不足。

②从更深的意境上品味作品的主旨意味。

③集中地感受某名家名作的写作风格。

④重点了解某种科学或文化知识。

⑤形成一种综合性学习式的专题研讨。

⑥感受事物或思想的联系与发展。

⑦从情、趣方面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

⑧从艺术的角度展示教学设计的美感。篇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2015年春季备课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提要: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来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

《爸爸的花儿落了》换位改写——发现叙事的不同视角

《丑小鸭》假想改读——训练想象力的样本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读——值得广泛采用的有效拓展方式

《伤仲永》中王安石的“伤不起”——深入古人的情怀,“遵路识真” 第二单元

《黄河颂》,情感的温度、思想的深度、背景的广度怎样增加——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原则

《最后一课》关注母语教学的价值——语言品读活动一定要充分展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三大比喻群落——文本赏析的层次设计

《土地的誓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自读课文教学设计举例 《木兰诗》学完以后的事儿——经典文本的阅读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邓稼先》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长文短教的范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步品读,散点透视——“美文”的常用设计思路

《音乐巨人贝多芬》角色模拟,以“画家”的身份读课文——读写技巧的训练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虚拟体验,这是一种阅读能力——亟待加强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孙权劝学》,这不是“数字”而是逻辑——教学思路清晰化的一种方式 第四单元

《社戏》,小说的“文本空白”往往在“冲突”处——小说阅读是“被引导”的发现 《安塞腰鼓》美点寻踪,课文集美——“美文”要“趣教”

《竹影》的“童心”“童趣”角度,不只这一篇课文——阅读教学设计背景分析“四要素” 《观舞记》“读”的“姿态”只有“端坐”吗?——“变式阅读”例谈

《口技》用一词经纬——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常用结构方式

第五单元

《伟大的悲剧》由文题入手——教学设计的捷径

《在沙漠中心》“虚拟体验”需要“角色模拟”——让“体验”更彻底一点

《登上地球之巅》“剑走偏锋”更实在——自读课文教学重点的设计自由一点

《真正的英雄》跳读课文,跳出课文——让自读课文教学更有效

《短文两篇》的扩写和改写——让文言文阅读理解跳出“讲授”

第六单元

《猫》要把小说当成小说来读——阅读教学设计的文体意识

《斑羚飞渡》抓住小说构思的关键——小说线索与教学线索应该和谐“共振”

《华南虎》怎样教“象征”——语文知识教学的生动例证

《马》一文两读——科学小品文教学设计的文体视角混搭

《狼》一课多案——教学设计都是“预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写作范本”教——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

一、学课文整体构思方面的“两块式结构”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从??到??”表现出的是一种比较清晰的“两块式”思路或结构。这既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模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模式和常用的口语表达模式。

用这种结构模式写文章,有利于“精选”材料和“联结”材料:或将一段时间内的不同的经历、或将时间或空间距离很大的相关内容、或将若干从表面看来完全不相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通过对它们的抒写来表达一种情慷、一种情致、一种情思、一种情感。

课文就是这样。

作者先从百草园的生活写起,写了勃勃生机的百草园,写了带着神秘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写了百草园冬天里雪地捕鸟的故事,作者扣住“我的乐园”来写,文章满溢着乐趣、生机和活力。

二、学课文中叙写童年故事的简明思路 课文中从“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到“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一部分,写的是“我”初到三味书屋时的生活。

这一个重点片段的内容相对集中,不到600字的篇幅,一写去私塾的原因,二写拜孔子拜先生,三写问先生“怪哉”为何虫,四写先生的不高兴以及“我”的感悟。思路非常简洁,层次非常清楚,衔接非常紧密,详略非常分明,穿插非常巧妙,描叙非常生动,表现出“交代一笔、铺垫一笔、详写一笔、感悟一笔”的写作思路,简直可作为学生600字作文的精彩范本。

下面就是“详写”和“感悟”的内容。?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三、学课文中片段描写的美妙笔法

课文在片段描写方面,可供学习、借鉴的内容也很多。

(1)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是非常美妙的语言组合,作者写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景物描写有着恰当的顺序,然而更美妙的是句式的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一层进一层地牵动了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读后给人一种乐而忘返的感觉。“不必说??也不必说??”指的是美丽的景物;“单是??就有??”指的是看来似乎单调的景物。连似乎比较单调的景物都有“无限趣味”,那美丽的景物就更不消说了。“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有??”是详写,是写“点”。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横生,整段文字真情流露,富有诗情画意。

(2)人物素描。课文中写寿镜吾老先生的文字是:“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作者仅用三十余字就勾勒出了先生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年龄、身材、须发、装束、神态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可谓用语简洁,生动传神。

(3)动作描绘。“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话中 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生动简洁,富于变化。难怪课文练习中这样说道:“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4)场面描写。“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这几个自然段是精彩的细节描写,是让人捧读不厌的场面描写,也是生动的群体活动的描写。活动的场面、人物的形象如在我们的眼前,很适宜我们在写作上进行学习与模仿。

《爸爸的花儿落了》换位改写——发现叙事的不同视角

用换位改写的方式,换小英子自己的回忆为她身边人关于小英子成长的见闻感受,对课文内容以事件为分界线做分散改写处理,训练学生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变换叙事的方式。这一设计意在把烦琐、机械的教学程序简明化、灵活化,丰富学生的表达体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一、朗读感知

1、理解课文内容,概述小英子的成长足迹。

2、体会文中丰富的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二、换位改写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是以小英子的回忆为线索串起她成长的经历的,作为她身边的人,温柔善良的妈妈、质朴性情的爸爸、亲爱的韩老师、她要好的同学、一直在她家做事的厨子老高,目睹小英子的成长与遭遇,他们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对课文做换位改写。

1、选择改文的叙事者和所叙事件

提示:所叙事件可是单一事件,如爸爸鼓励“我”独自参加毕业典礼、爸爸逼“我”去上学、爸爸爱花、爸爸鼓励“我”独自去银行寄钱、闻听爸爸死后“我”的镇定,也可是以上某几件事件的组合。

2、确定叙事的方式和侧重点

提示:是沿用倒叙?是叙议结合?是叙亲见还是叙耳闻?侧重于家庭里的英子,还是校园里的?或是父女情?

3、给改文拟一个新颖而有情味的题目

如:《孩子,别怪你爸》(妈妈)、《我的爱,你可明白?》(爸爸)、《一路芬芳的孩子》(老师)、《令人羡慕的英子》(同学)、《我眼中的大小姐》(老高)等。

4、改写,交流,互评。

三、总结改写要领

改写可以换位,当然也可不换位,就以英子的口吻来写,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写,有侧重地写,如《爱花的爸爸》《我和爸爸的花儿》《雨中情》《惊闻噩耗》《我的毕业典礼》等。《丑小鸭》假想改读——训练想象力的样本

瑰丽的重话王国就是一块块想象的魔砖垒起来的,每个孩子读童话的时候思维都特别活跃,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童话的一分子,会情不自禁地冒出许多假设,把他们的这些假设有序地组织起来,正是想象力训练的最佳途径吗。“假想改读”该是教学此类课文的一种良方。

一、自由阅读课文,谈阅读感受,整体理解课文。

二、提出“假想改读”课文的设想,学生再读课文,提出假想话题。

三、全班交流归纳,以学生公认为有趣的假想为话题进行再创作,尝试改读课文。

想想在这些情况下,丑小鸭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1、假如丑小鸭忍辱偷生,赖在养鸭场不走;

2、假如五小鸭贪图安逸,在老太婆家定居;

3、假如丑小鸭到处流浪,一直到死也没遇着白天鹅;

4、假如丑小鸭见到白天鹅后因为自惭而远离天鹅群;

5、假如这只可怜的小鸭一直这么“丑”下去;

6、假如一开始人们就认出了那只天鹅蛋;

7、假如丑小鸭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只天鹅;

8、假如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消息传到了它过去生活过的地方。

四、创作交流,评价

评价不必构泥于课文主题思想的限制,从思维创新的角度评价,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与课文吻合的,哪些是有分歧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联读——应该广泛使用的有效拓展方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美好创意在于联读。

很漂亮的逻辑顺序:

《假如生活欺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一篇课文阅读教学,哪怕仅仅只有这样的创意,它也是成功的。

联读,是从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出发,从某一篇课文生发开去,找到具有相同主题的、相同题材的、相同写法的或有其他相同之处的若干文章进行阅读。这样既可以为这“某一篇”课文找到充足的配读资料,又能让我们体会到各篇联读文章的取材角度、语言表达、情感流露、修辞格运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联读法”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综合比较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课文阅读,有一种特别的乐趣。

“联读”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展,在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于给课文的阅读教学增加容量。“联读”的方式有时候适于长篇课文的教学,但更多的时候是用于精短诗文的教学设计,用“增容”的方式使这些课文在烘托、映衬之中愈加显得精美。“联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也是教材编写的一种常用模式。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短文两篇(《日》《月》)、组歌(节选)(《浪之歌》《雨之歌》)、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等等,都表现出一定的“联读”意味。

“联读”教学的设计过程与其说是完成一个教学方案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研究与思考、辛劳与享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意趣。

1.它需要我们优选内容。

“联读”是一种教学需要,因此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从如下若干个方面来确定联读内容的组合:

①弥补课中短篇教学容量的不足。

②从更深的意境上品味作品的主旨意味。

③集中地感受某名家名作的写作风格。

④重点了解某种科学或文化知识。

⑤形成一种综合性学习式的专题研讨。

⑥感受事物或思想的联系与发展。⑦从情、趣方面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

⑧从艺术的角度展示教学设计的美感。

第三篇:例谈数学有效教学

各位老师:

大家辛苦了!感谢教研室领导,感谢董老师和在座的各位同仁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我和大家一样,是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虽然我们的岗位略有不同,但是,我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想,关于“数学有效教学”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也不会陌生的。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谈三点:一是为什么谈数学有效教学这个话题?二是什么是数学有效教学?三是如何实施数学有效教学?算不上什么讲座,只是自己近一段时间以来对数学有效教学这个问题的一点学习和思考。

一、为什么谈数学有效教学这个话题?

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出自于我对当前一些教学现象的反思:

现象一:“两苦”现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两苦”现象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真实写照。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政绩的成效性和教育的迟效性的矛盾。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教得很辛苦,但并不一定就有价值。有些教师确实化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的现象,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现象二:“两重”现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心理负担过重。这里重点讲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学生的“课业负担”主要与六个因素有关:①学习的数量(课程与作业),②学习的难度(测验与考试导向),③教师指导和要求(技术与观念),④学生兴趣和基础(动力与努力),⑤社会影响和压力(需求与诱惑),⑥家庭、家族的希望(家境翻身与光宗耀祖)。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说,主要是观念问题。我国历史上曾长期处在封建社会,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书中自有黄金屋”等旧观念,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引光”、“月下夜读”等发奋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子里。过去是靠“读书”、科举走上仕途,反映在现代便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以谋个好的前途。从客观上说,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是个人就业的有利条件。高考这个“指挥棒”必然要求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升学率就需要在考分上比高低,就需要加重课业负担,不断加深课业难度,加重作业分量。学生不断做题,不断模拟考试,弄得头昏脑涨。新中国成立以来,课业负担逐渐成为核心问题。(见图)1949—1952:课业负担(盘整期);1953—1957:课业负担(仿苏期);1958—1966:课业负担(缓降期);1966—1976:课业负担(“释放”期);1977—1988:课业负担(快速上升期);1989——:课业负担(惯性发展期)。课业负担过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近几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体检完全合格的仅占15%左右。

现象三:“拖堂”现象。前不久,在我的博客上,有位老师给我留言:“”拖堂现象至少有两个弊端:第一损害师生双方身体健康,第二教学效果几乎为零。

最近看了一则报道:讲的是郑州一小学课间十分钟老师领玩的事。今年11月20日,在郑州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30多名课间活动老师走马上任,他们的任务是,在课间休息时带着学生一起玩。教师课间“领玩”的内容包括滚铁环、跳绳子、踢毽子等传统游戏活动,转呼啦圈等健身活动,以及剪纸、猜谜等文艺益智活动。对于课间“领玩”,教育界人士表示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该校校园大,学生人数不多,可以这样做,但市区内绝大多数学校都存在学生多、校园小的问题,集体活动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有人表示,学校不应为了便于管理而剥夺孩子的课间活动权利。(圈养)

还有老师认为:中学生兴趣爱好各异,因此“领玩”活动在中学不便开展。他建议老师不要拖堂,还应充分发挥校内社团的作用,搞一些学生课间可以参与的活动。今年教师节的第二天,《佛山日报》报道了两则中小学教育的新闻。其中,一则是,南海区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指导意见,规定教师拖堂超过三分钟为一般教学工作事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多方争议。从争议的焦点和各方的评论来看,拖堂三分钟被定性为教学事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拍手称快,而大多数教师却反对。反对者认为,拖堂虽然是一种常见教学工作现象,但教师拖堂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学生的利益着想,体现教师的责任心等等。把拖堂3分钟定性为教学事故,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有失公平。在对待拖堂的问题上,学生和教师之所以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其根本原因,就是双方权益的出发点不同。学生赞同拖堂为教育事故的规定,其实质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教育话语权的挑战。由于受传统师道理念的浸染,现代教育模式中往往过多强调了师尊生卑,教师的尊严被无限地放大,学生的尊严则被忽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由此而生。然而,现代教育注定是要在人性、自由、平等的轨迹上前行的,我们不能以主观的良好目的去剥夺学生的正当权利。明白了这一点,拖堂3分钟被定性为教育事故,不能不说体现了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进步。

二、什么是数学有效教学?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数学?有老师可能会问:“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我说不出什么是数学,现在不也照样教数学吗,并且还能教好数学?但我觉得,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它。

举个例子,数学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比如: “圆周长的一半等于半圆的周长。”判断正误。可是,什么是半圆呢?如果说圆是一条定点到定长的封闭曲线,那半圆不就是这曲线的一半,其周长不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吗?把直径纳入进去形成半圆,不就承认圆是一个块而不是线了吗?然而,《数学大词典》一书中明确地写着:“半圆就是半条弧和直径所围成的图形”。当然,上述内容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数学教师应当勤于思考、善于求真、对于许多问题有时需要追根问底。其实,小学数学的知识很简单,但是越是简单,越是基础的东西,却越是难教。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如果连“数学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那还真有点说不过去。数学是什么?历来有着不同的回答。我比较赞成郑毓信教授的看法:数学应被看作理论、方法、问题和符号语言等多种成分所组成的复合体。数学是多元的复合体。《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的基础。”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关于有效教学,这方面的文章在杂志、网络上都有介绍,老师们有空可以详细浏览。在这里,谈三个问题:

1、有效学习的问题

国外大部分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反复的练习也有效果,并不是说绝对没有效果。它的效果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另外一种探索性的学习,它的效果是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研究表明,操练式的学习对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没有显著的效果,有时甚至是负面效果。操练式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成绩有显著的效果,而对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显著的效果。如果说在不良的情况下过度练习,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厌倦学数学,反复的练习体现在“熟”上,有句话叫“熟能生巧”,但过度的练习会“熟能生厌”,使学生不想学习,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又有一句话叫“熟能生笨”。这种学习不是我们讲的有效学习,我们讲的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

2、有效教学提出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前,西方教育理论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3、有效教学的含义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志:

学生要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全体和全面)(显性和隐性)课堂教学效益要高。(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人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有效教学:

这个公式反映了课堂教学中投入和产出的一种关系。

了解了“数学”和“有效教学”,我们再来理解“什么是数学有效教学?”也就不那么难了。什么是数学有效教学? 数学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达成数学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的效益,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数学有效教学关注什么?

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教师的“教”,比较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数学教师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比如学生参与学习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到是让学生“能参与”,然后才是“主动参与”。

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关注教学效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和应变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关注教学策略。“有效教学”其实也可以说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三、如何实施数学有效教学?

(一)了解您的学生

看了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一天,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头奶牛,青蛙仔细观察了很久。回到池塘以后,小鱼儿问:“你到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想到了奶牛,于是详细地向小鱼描述了一番,小鱼认真地听了以后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拿出纸和笔,画出了它心中的“牛”。看了小鱼画的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哪位老师能谈谈你的看法?(互动)

这是“建构主义”中“鱼牛”的故事。由此,可以想到有关教育方面的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习是怎样实现的?

从画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的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第二个问题: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

是根据小鱼自己的经验建构的。小鱼生活在池塘里,没有其它动物的形象,没有看见奶牛,它的经验就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所以,当它听了青蛙对奶牛一些形象的描述“有两只脚,四条腿,吃草,身上有花纹”以后,就在小鱼身体基础上,建构了“鱼牛”的形象。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没有经验的基础,学生很难完成建构。它对教学的重要启示在于: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第三个问题:教学需要什么?

从“鱼牛”的故事可以看出: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如果小鱼不说出来,不画出来,青蛙知道小鱼的“鱼牛”吗?肯定不会。建构主义有“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大家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教学实践中,也需要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需要学生把自己问题抛出来,可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这份耐心,不给学生机会,或者对学生的错误建构冷嘲热讽,消极的评价使学生闭口不言,这样,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学生似懂非懂,教师糊里糊涂,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第四个问题:教师的作用何在? 教师的作用在于有价值地引导。一方面要看到学生意见的独特性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学生是不成熟的人,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还很有限,而且他们的思路和建构方法也需要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价值的引导方面。

第五个问题:怎样避免错误的建构?

避免错误的建构,应尽可能让学生到现场,获得直接经验。正像池塘中的小鱼一样,跳出水面,有直接的感受,效果远远超过青蛙的仔细描述。这就是加强教学直观性的意义和价值。“鱼牛”的故事的启示: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主动建构)。

☆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取中的结构性知识和非结构性知识)。

☆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每个年龄阶段的不同需要,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需要,同一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需要)。解学生的情感状态。☆了解学生在建构上的困难。

当然,只是了解还很不够,还要从感情上对学生充满爱。

(二)创设有效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课标教材几乎每节课的开头都安排了情境图,有些习题也安排了情境图,一时间,情境成了数学新课程最重要的关键词。然而,理性地思考以后,我们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想法:“情境繁华的外表是否弱化了数学的本质?”、“情境的生活味太浓,是否造成了数学味淡了?”、“热闹情境的背后,是否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什么是数学教学情境?简单点说,数学教学情境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产生数学学习行为的一种背景信息。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涵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好的教学情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背景,激发学生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好的情境应该是很简单的。

1、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有什么作用?(观看录像片段)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至少有四个作用: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教师说,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必须进行组织教学,其中一个很好的手段就是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作用,看起来不是那么高谈阔论,实际上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2)引出学习问题。情境决不是课堂的装饰品,决不是图个热闹,图个有声有色,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达到促进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

(3)引出问题解决的思路。情境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境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

(4)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情境往往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

2、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几个问题:

有些教师由于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当的教学情境。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牵强附会

案例1倒数教学情境

教师手上拿了张写有“福”字的纸,然后当着学生的面把“福”字倒过来,问学生:“这个字现在怎么样了?”生:“倒过来了,表示福到家了。”教师很高兴,接着说:在数学知识里也有这样的现象,如分数倒过来就是。然后问学生:9倒过来是多少?生答:9倒过来是。另一个学生不同意,站起来答:9倒过来是,因为9倒过来是6。一时全班哄堂大笑……

反思:学生产生这种想法不怪学生,而是教师自己造成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倒数概念,把情境设计的中心放在了“倒”字上,表面上看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方便了学生的理解,但实际上却没有抓住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科学错误

案例2:等比数列求和教学情境

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引入了如下的教学情境:某班有43名同学,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同规格的纸,如果学号1的同学对折1次,学号2的同学对折2次,依次类推,学号43的同学对折将纸对折43次。如果将所有折好的纸叠加,粘成一个“长梯”,那么,我们能否用它登上月球?(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8×10米,纸的厚度约为7.5×10米)反思: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现实问题情境的案例,初听心灵上确有强烈的震撼。然而,亲自动手折一折,发现——不要说对折43次,就是对折六、七次就感觉就折不下去了。纸是有厚度的,物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这种操作只能进行10次左右。由于违背了科学道理,这种实验操作型的现实情境仅能看作是一种数学思想实验。如果不加以说明,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受到学生的置疑,这也使得它“贴近生活”的教学效果打了较大的折扣。(3)主题含糊

案例3:认识乘法教学情境

上课一开始,教师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的“动物园一角”。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它们在啄米吧。

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到桥这边呢还是要过桥去? 生7:那两座房子是小鸡家的还是小兔家的?

生8: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

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不断又有新的发现。

反思: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本教学情境,教师忽视了数学课的本质,仅提出了“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缺乏明确的观察内容,导致花费了十多分钟也未能进入主题,以致让听课者误以为是语文课或观察课。因此,教师创设导入情境的预期效果不应仅限于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作用,更应该使创设的情境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让学生看过之后又思考、有回味,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4)盲目创新

案例4:平移与旋转教学情境

课件呈现教师自己的头像和三副缺头像的上装图。教师提问:“脑袋要安装在每个人身的颈上,要怎么办?”

学生回答有的要平移,有的要旋转,教师利用课件演示验证,区分平移和旋转。为了求出平移的距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头像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设疑:老师的脸从这里移到那里,到底移了多少距离?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教师便投上方格网,让学生先进行猜想。为了引导学生验证猜想,教师让学生拿出复印的头像纸进行操作。为了让学生理解求移动的距离的方法多样化,教师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一只耳朵割下进行移动,让学生观察移动几格到指定位置。学生个个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教师在愉快地自残。待学生求得了耳朵移动的距离后,教师并为善罢甘休,又设疑:如果耳朵向右平移4格,鼻子要向右平移几格?如果眼睛向右平移4个,嘴巴要向右平移几格?脑门子呢?随着他的提问,在场的师生无不心惊肉跳,无法想像支离破碎的老师的脑瓜子该是如何恐怖。

反思:这样的情境和这样的老师,学生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情境,把人道主义与人文关怀置于何处?

3、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基本要素 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教师必须要弄清楚数学教学情境的基本要素。①目的性:要明确情境中所包含的数学内容是什么,希望学生通过情境能够学到什么样的数学知识。

②合理性:情境的信息应符合生活实际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③问题性:能够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④有效性:情境的创设应以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出发点,不能有太多的干扰教学目标的因素,以致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⑤典型性:选择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作为学习情境,所包含的问题最适合知识教学的需要,最能激发学生智力探索的兴趣,同时又能产生冲击性效果,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⑥人文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关注文化价值,富有人文精神。

4、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要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对学生来说,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应该是明白的,不能叫他们捉迷藏,搞半天还理不出个头绪,这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的时间。二是情境能反映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一个数学教学情境要包含一个数学模型,学生能借助它抽象出要学习的内容。

三是情境是学生所喜欢的。在不违背数学教育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形象、直观、通俗、有趣、富有思考价值的情境,才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老师们在设计情境时,不能自以为是,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想想。

四是情境不能太复杂。情境是场景,不要搞得花里胡哨。情境要直奔主题,简明易懂,学生能一下子抓住要学习的内容和核心。……

一句话,情境创设要讲究实效,切不可以表面的“繁荣”掩盖实质的空虚,一切空洞无物的细节,都会影响数学教学的实施和效果。

(三)进行有效对话

数学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

新课程引入“对话理论”之后,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赋予了学生的说话权,标志着课堂教学的进步。这里的对话不是狭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谈,而是广义的个体与环境(包括所处环境、他人、文本、自我)之间展开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们认为,对话是新课标下的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其实,好老师总是那些善于“讲授”的老师,是那些“能说会道”的老师,但教学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恰恰是“封闭”的问题最常见而泛滥成灾,特别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

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之后,依然保持“一言堂”、“满堂灌”教学习惯的教师似乎不再多见。但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满堂问”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乎成为较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新习惯是用自己设定的“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系列“标准答案”。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课堂提问本来是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问题设计的好,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如果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果用一些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表面上似乎时时在关注学生,提问学生,但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是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破坏谈话的人总是喋喋不休,善于谈话的人只是提问,并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录像:黄爱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赏析:

这节课,有很多很多精彩的地方,比如,民主的课堂氛围、巧妙的比赛规则,在我看来,最大的亮点是:智慧的师生对话。

当前,“对话”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对话”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与魅力。

在教学中,黄老师用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在学生比赛过程中,他犹如一位节目主持人,在关键时恰到好处地打断学生,让学生在玩中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正是有了老师智慧的提问,学生也有了智慧的回应,师生之间思维在碰撞,智慧在飞扬。在第一次比赛中。每摆完一位就打断学生:“你赢了吗?为什么?”学生回以“没有,关键要看千位。”……第二次比赛,学生正准备抽,老师又打断了“现在你在想什么?”“不能抽到0。”“要抽9。”学生的想法暴露无遗,个位、十位、百位的数字再大,都不能决定一个四位数的大小,必须摆到千位后才能比出结果,千位是关键了。在第三次比赛中,老师又时时打断学生“他已经抽到9了,你还有信心赢吗?”“我还有三次机会抽到9。”“你已经抽到9了,应该轻松了。”“如果他接下来也抽到9,也有9个千。”……这真是智者间的对话。

(四)组织有效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可见,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1)有效探究的前提

①形成氛围。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能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高峰。”新课程理念也提倡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思维活跃,乐于探索。②激发兴趣。《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只要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能有效激发大脑组织的功能,使思维活动积极,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问题意识。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产生学习的根本不是感知,而是问题。没有问题的存在就难于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如果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深入思考。(2)有效探究的条件 ①积极猜想。波利亚曾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在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来猜想正确与否,他便主动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盹和搞小动作了。” ②主动参与。

③学会质疑。陶行知老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才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生能提出问题和见解,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可贵体现。(3)有效探究的途径

①动手操作。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知识的特点与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②故意示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③大胆交流。语言是情感的表露、思维的体现、实践的沟通,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愿意说、会说、大胆地说。(4)有效探究的模式

①尝试模式。“尝试”学习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教学程序是: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应用拓展。

②猜测模式。可以根据原有知识,利用类比推理猜测;可以在学习新知中猜测;可以在巩固知识中猜测;还可以在实际运用中猜测。猜测模式一般的教学程序是:思考――猜测――验证。

③实验模式。实验和观察在几何教学的公式推导、定理发现中经常采用,实验探究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真正自主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展示,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实验模式的教学程序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实验探究――小组交流、讨论。

(五)开展有效合作

(六)尝试有效开放

第四篇:荷叶母亲教学例谈

《荷叶母亲》教学例谈

杨树莲

《荷叶母亲》备课时,我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希望通过公开课倡导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由于许多环节都是课堂上即时生成,便多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对这节课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是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对学生来说,在老师面前听课、学习,也是一种挑战。好在,从初中入学以来,学生一直是我课堂生命的主角,他们呈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活动化教学理念的初步理解与实践。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文字简约意蕴丰富。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最大特点是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者情绪及其波动,《荷叶母亲》冰心用质朴的文字把敏感多思的情绪表现得摇曳生姿,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理解把握其思路有一定的难度,但好在前有《金色花》的教学铺垫,学生已对散文诗略有了解,对母爱的主题在生活中也有丰富的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定位为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理解散文诗的思维过程和情感表达特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感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在拓展延伸的仿写语文活动中丰富生命体验,以写促读,激发学生生活中去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的情感,在读写一体的语文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言:“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散文诗的教学更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努力让学生收获美的文学艺术、情感体验,并向学生生活领域拓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二.“活动化教学”阐述及其在《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何为活动化教学?这是一个新提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提出与实践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等先进教育思想的创造性借鉴。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无漂渺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提出:“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课外活动”学科化、目标化、序列化的表达首先出现在九年义务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语文教学活动化新观念,并将它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提并论,同时还对活动所达成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广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也力求对义务课程阶段的读写活动做出各学段的明确要求和达标评价标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程理念,近些年我们大力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在教材体系中集中体现在“综合性学习”单元读写、口语交际等活动的开展,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有侧重地安排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尤其是在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能力,笔者也曾就自己的体会进行了相关的策略研究。语文专家在阐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内涵时,这样表述“活动化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实实在在的‘学’‘做’而非单纯的‘受教’;在活动内容上,是紧扣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学生喜爱的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是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能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在活动范围上,是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的参与以及活动质量的高低。”秉承这一理念,我设计《荷叶母亲》教案,紧扣散文诗内容设定了“多种方式朗读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学生喜爱的朗读竞赛、句式仿写、欣赏名家朗读等听说读写看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在课堂上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加以说明: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荷叶母亲》教学,根据教学进程,导入阶段我设计了 清新隽永的文字 如文学夜空里 颗颗璀璨的繁星 熠熠生辉

2、初读课文,感知荷之情。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听读名家朗读指导朗读两个活动。自由朗读环节,请学生找出生字注音并尝试运用朗诵技巧(节奏、声调、速度、重音),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读后通过问题“()红莲()荷叶”引导学生感知文意,又通过听读名家朗读,在音乐背景中名家温婉的语调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感再体验,听读后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自身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跃跃欲试,为下一环节的再读做好了铺垫。

3、再读课文,品味荷之爱。

本文主题及情感感知的目标达到了,但如何体会作者的情感思路却是重点,这也是散文诗教学的难点,作者何以由荷花、荷叶产生颂扬的母爱的情感体验?在散文诗教学中如何感悟物象的特质,感悟物象和本体感情之间的连接点,是散文诗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两项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第一项活动是对美文的再感知体悟,落实朗读活动,第二项活动插叙作用的理解,课文对“菡萏”的解释提出了疑问,课文的注释为“荷花”,放在课文中句子就成了“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荷花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不通顺!我按照前后文理解,指出“菡萏”一词应该是含苞未放之意。但学生称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简单释义为:荷花的别称。当时因时间所限,就提出课后再就该问题进行商榷。课后我广查资料,才落实了这一问题:其实,“菡萏”的本义乃指未开放的荷花,即荷花之花苞。《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即释义为“荷花骨朵”。且看一个例子:迨至菡萏成花(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可见,此菡萏即指未开之荷花;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莲花母亲》或《红莲母亲》,因为课文多部分文字描写的是红莲,而不是荷叶啊”,这个问题的提出令我喜出望外,这不正是我预设的问题吗,孩子的眼睛还是很尖锐的啊,多重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也令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教学突破了难点:写雨中红莲,是为了渲染铺垫写荷叶护莲,这些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借荷喻人,颂扬母爱。

4、三读课文,点评荷之美。

为了突破美文美品的难点,我设计了两个学生自主活动“寻美句,作点评”“集美句,配乐读”的鉴赏品读活动。“寻美句,作点评”启发学生表达对景物、人物、修辞、写法的评价;“集美句”活动学习了教育专家余映潮的做法,学生们的周末摘抄就是类似的工作,对待好文章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在精华语句的再次朗读中荷叶之美、人情之美完美呈现。

5、拓展延伸,体验情之美。

拓展延伸环节,我设计了仿写活动“书写给母亲/父亲的元旦贺辞”提供仿写句式“母亲啊!您是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制作贺卡在节日时送给家人。这种仿写活动,以写促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生活中去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的情感,学生在读写一体的语文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写出了许多精彩语段。散文诗的仿写有许多种形式,可根据学习课文的难度,选择语段、或全文进行,《金色花》的仿写活动就是全文仿写。

总之,散文诗《荷叶母亲》的教学设计贯穿“活动化”一条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以众多的听、说、读、写活动激扬课堂教学的生命主体,将学习者和典雅美文距离拉近,使散文诗在学生的解读活动中激扬第二次生命活力。这是活动化教学释放的无限创造力,也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值得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去实践、去探索。

第五篇:情境作文教学例谈.

情境作文教学例谈

情境作文教学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一、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负担”过重、生活狭窄所致;另一方面,恐怕是教师忽视了学生间接经验的指导。因此,学生自然会材料枯竭,无话可写了。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之一是" 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为此,我们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捅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

1、游艺活动创设情境。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合着字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进生活的活动。如参观名胜古迹、田园风光、工业园区,访问市场商厦、旧城新村、科技台站,进行歌咏比赛、智力竞赛、田径运动会,举行升旗仪式、演讲会、颁奖会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更多地吸收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2、实践活动感受情境。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区劳动、新闻调查、人物专访等。

3、表演活动体验情境。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扮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素眼目睹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大家都能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如上海浦东师范附小贾校长在全国情境作文教学研讨课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据词造句,据句构段,据段扩篇。在处理据段扩篇这一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情节,登台表演。表演者和欣赏者都入情入境,体察细微,表演者的创造性反映出文章的新颖性,表演者的多样性反映出情节内容的丰富性。

二、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在指导写《我的家乡》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小桥》等歌曲,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怀,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三八”节写《我的妈妈》时,让学生饱含觉深情地唱《烛光里的妈妈》等曲子,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闪现于眼前,流演于笔端,笔下妈妈的形象就会更加丰满、感人。

三、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强化学生写作感受。

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澜的画面之中。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野炊》一文前,请摄影师事先将野炊活动有选择地从旁摄录下来,课堂上播放录像,再现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学生欢乐无比的野炊场景,引导学生细心、有序地观察,唤起学生的记忆和想象,从而一窍不通出内容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此文参加省学科带头人培训交流)

下载主题阅读教学例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题阅读教学例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例谈生活数学教学

    例谈“生活数学”教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

    《认识垂直》教学例谈

    《认识垂直》教学例谈 伴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学生不再是机械被动的受体,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学习不......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例谈

    指向“文本秘妙”的阅读课 ----《一诺千金》教学设计例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借助情节图简要叙述故事大意。 2.学会质疑,能在对比阅读中体会课文对比手法的妙用。 3.感悟“一......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例谈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例谈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职教中心 杨东红 摘 要: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基础。学生是否兴趣盎然,是否印象深刻,是概念教学成......

    寓言教学创新例谈

    交给学生读好寓言的金钥匙 寓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闪着智慧之光的明珠。它引导我们从社会万象中找出事物的规律与本质,从而能深刻、理性地看待人和事。这对正处于抽象思维萌发......

    《游子吟》教学例谈-教学教案[★]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

    窦桂梅谈主题教学[推荐]

    窦桂梅谈主题教学 如果抱守以往的经验或成绩,自己的专业就会停止成长。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该继往开来,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并站在“课程”的高度,成为课程的......

    例谈数学教学的导入

    浅谈数学教学的导入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数学课的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整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而且更能体现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