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耐火材料所分析的元素
耐材需要做的元素
一、硅石、硅质耐火材料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灼烧碱度 ICP-AES法测定铁、钛、铝、锰、钙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钾、钠、钙、镁、锰、铁
二、黏土、高铝质耐火材料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钙、氧化镁、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钾、钠、钙、镁、铁
镁质、镁铝、(铝镁)质耐火材料
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镁砂中氧化钙、氧化镁、灼烧减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钾、钠、钙、镁、锰、铁
三、铬镁质耐火材料
三氧化二铬、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氧化锰、钾、钠、铁、锰
第二篇:元素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元素(第一课时)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泰安第六中学 吴乃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该主题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1.化学元素论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
2.该主题知识在整个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该主题知识拓展学习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⑴该主题知识拓展学习:元素概念的发展; ⑵该主题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化学元素观是化学学习中的核心观念。化学元素观的建构有利于对物质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有利于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化学元素观建构的基本策略是在元素概念基础上形成物质的基本分类,在原子结构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元素是如何形成物质的,在元素周期律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元素性质研究的基本模型,在专题性学习中建构化学元素观,在元素观指导下的应用性学习中丰富元素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对新知识的体验与探索,将认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合作、讨论与交流,实践与探究,查阅资料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形成学生的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化学价值观等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现两组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习,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从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阅读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练习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策略:
(一)、该主题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
1.元素的概念,认识氢、碳、氮、氧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元素。⑴从元素认识的历史领悟元素是物质组成的原始成分。
⑵以典型化学反应为载体,让学生领悟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由组成元素决定。⑶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做出微观解释,得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从而理解为什么一百多种元素可以组合成如此庞大的物质世界。⑷元素的应用。2元素符号
⑴建立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的联系; ⑵用元素符号来表征元素; ⑶元素符号意义的理解与运用。
(二)、学生常见错误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策略
1.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 2.从元素组成区分物质类别学生容易出错; 3.应用元素概念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或推理学生存在困难
四、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第三篇:老人与海中的圣经元素分析
《老人与海》作品中的宗教内涵
文学院2008级12班
冉婷
学号:200802121221
《老人与海》是海鸣威本人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这个简单的故事富有象征意义,是一则多层次的寓言。海鸣威本人曾人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实的老人,一个真实的男孩,真实的大海,一条真实的鱼和许多真实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它的事物。那么他所说的代表究竟是代表什么?评论《老人与海》的人很多,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歌颂了硬汉形像。他笔下的老人是一个英雄一个硬汉,一个愿意与狮共眠的人。一个有如此胸襟、对勇敢这样歌颂的人为什么会自杀,为什么一个几乎什么都有的人,在获奖不久选择性了死亡,而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渔夫,却悠然地颐养天年?为什么我们不从美国社会深厚的信仰背景出发来谈谈在这样简单的故事中作者融合了什么宗教涵义。
对于一个美国人,美国建国产生重要作用的那些人,是为寻求信仰的纯洁和自由来到那里的,他们的信仰不是他们发明的,是人的先知,也是从古代学习继承下来的,从来源上讲,《圣经》并不是西方人写的,是从犹太人和早期基督徙那里传过来,欧洲人慢慢接受了,他们相信,圣经里面神给人的应许,后来也有很多人不再信了,但建立美国的那些人很多人保守了这个信仰,他们对这个很看重。
本书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做基督的化身,在故事的全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被钉十字架的过程。第一次是老人钓上了大鱼时开始的,他和小船被鱼拖着走,把钓索勒在背上,感到疼痛(耶稣头上戴着荆冠),双手被钓索勒得出血(耶稣手上钉着钉子)。而出海前男孩给他送来的吃食,喻指耶稣的“最后晚餐”。
第二次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是从鲨鱼来袭时开始的。他用鱼叉扎死了第一条来犯的鲨鱼。后来等他看到另两条鲨鱼中首先露面的那一条时,不禁“AY”一声。作者描述道路:“这个词儿是没法翻译的,也许不过是一声叫喊,就像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双手、钉进木头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这不是明白无误地表示老人又被钉上了十字架吗?
再说,圣地亚哥这名字是圣雅各在西班牙语中的拼法。圣雅各原是一个渔夫,是耶稣在加利利海滨最早收的四门徙之一。所以老人同时也脸有耶稣的门徒或一般谋求圣职的信徙的身份。他在钓鱼过程中一再吃生鱼肉,渴水,这喻指信徙领圣餐。鱼肉代表圣饼,基督的肉体。老人一声声叫唤那伟大的棒球明星迪马吉奥的名字,拿他当圣徙看待。最后老人回到家,摸黑躺一。作都写道:“他脸朝下躺在报纸上,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耐人寻味的是海明威没有写明这两臂是朝上伸出(这是教士领受圣职时的姿势),还是向两旁伸出(这是基督被钉十字架的姿势)。作者分明暗示这主人公是人又是神,兼有人性和神性的双重身份。
本书开头时提到老人曾一度八十七天没捕到鱼。根据耶稣的事迹和基督教的节期来看,这个数字似乎含有深意内在。按耶稣受洗后,曾被圣灵引到旷野,禁食四十昼夜,受到魔鬼的试探。(本书开头描写老人双手上由于用绳拉大鱼而留下的刻得很深的伤疤时,作者特意写到:“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这无鱼可打的沙漠即喻指“旷野”。)这四十天加上基督教大斋期的四十天再加复活节前的“圣周”那七天,刚好是八十七天。这次老人在海上一连八十四天没打到鱼,接下来在海上待了三天,刚好等于基督从受难到复活那三天。老人在这三天中经历了大磨难,最后获得精神胜利。
这两个八十七天的过程,似乎表明了人生是循环的,是无休止的一系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以前发生过,现在重复经历,今后还是会不断发生。老人圣地亚哥代表着所有人的形象,经受着最强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苦难历程。这是符合海明威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悲剧的观点的。另一方面,这大马林鱼被钓上了,在拖着船走的过程中,被嘴里的钓钩勒得好痛。这时鱼也成了基督的化身。所以老人自言自语地说:“你现在没得痛了吧,鱼,老实说,我也是如此啊。”他不禁止替它感到伤心,并且认为它“也是我的朋友”。等到把它绑在船边,在归航途中遇到鲨鱼时再袭击时,这双重基督的形象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为了突出人生是一系列被钉上十字架的过程,作者在最后写到老人独自深夜返港,背直卷着帆的桅杆爬上岸去,一再摔倒在地(这一点又和传说中耶稣背着十字架上骷髅地时跌倒的故事交相辉映),第二天男孩来看他时,老人提起夜间“吐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感到胸膛里有什么东西碎了”,这是暗示基督被罗马兵丁用长矛刺身,流出血水来。而最最生动的一噗是老人扛起桅杆时,曾回头望那绑在船边的鱼的残骸。这一个静止的镜头显示老人作为一个基督,正在开始另一次苦难的历程,而那鱼作为另一个基督,正绑在十字架上。作者就这样的把十字架的全过程浓缩在一起了:基督上骨髓地、基督被绑在十字架上、基督死去。这着重指出了所有生物的共同命运是一系列上十字架的磨难。而那条大鱼的残骸,作者最后描写道:“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这等于暗示,所有物质的东西,包括人在内,都注定要毁灭的,只有人的行动,和对行动的记忆才是永存的。所以全书的未一句是:“老人正梦见狮子。”他保持着完好的对美好事物的记忆。
《老人与海》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品,原因何在?因为在这个作品里边有一种“未知结构”。这个“未知结构”又与美国人的信仰相结合。“未知结构”是什么呢?就是看完这个作品以后,你却很难评价这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人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在奋斗,捕获了一条非常巨大的鱼,可是到了最后,他拉回来一副空骨架,他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海明威先生一直在积累或是寻找,找到一种释放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来。《老人与海》就是他表现自己的一生的方式,老人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象征,“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这几乎可以被看作海明威一生的精神支持。
如果读一部书使你产生了深刻的丰富的联想,这部书无疑也给了你许多有益的启迪。而近读海明威《老人与海》便给了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毫无疑问小说的艺术特色是独特的,所传达给读者的是一个硬汉子性格,是一种永远也不会屈服于大自然的强者精神。我不能认同的是某些国人认为小说以“老人”最终惨败给大自然,表现了一种消极的情绪,给人一种低沉的失望感。我敢说,小说的最成功也最有力度的正是这样一个又老又病的孤老头子面对强大的自然作殊死搏斗时那种惊心动魄的过程,在这种力量对比悬殊的搏斗中,小说自始自终都是乐观主义的,即使被击得惨败了仍然表现一种真正的内心深处的自信与乐观精神。一个惨败后还能充满乐观一点也不沮丧不消极,这就是一种硬汉性格。我把这种不屈服大自然,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理解为美国精神。”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缺点这种精神。有外国人说中国人很柔顺,没有以色列人,德国人、日本人甚至美国人强悍。中国人遇事多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宽容:“算了算了”,或者“我不能把你怎么样,你一定讨不了好死,”的和事佬,而善于恶就这样分明了。善良总是屈服邪恶。于是恶势力就更如张狂。在这样社会更新竞争激烈的时代,倡导和培养这种面对强大势力不屈服的硬汉精神,对于一向柔弱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我相信我将努力于这一领域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第四篇:《公民凯恩》画面造型元素分析
《公民凯恩》画面造型元素分析
一、概述
《公民凯恩》是由奥森·威尔斯于1940年拍摄的一部传记体影片,由奥森·威尔斯担任导演、制片、编剧以及主演。曾获得1941年奥斯卡奖七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
影片讲述了报业大王凯恩的一生。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
二、造型元素分析
1:景别
大远景
故事结束需要将观众带出,场景的宽阔意味着超脱。
大特写
使观众去注意凯恩说的“rosebud”
这一在影片中非常有意义的词。
远景
展现上都建造时的繁荣景象体现上都的宏大与壮观。
全景
苏珊登上舞台正式演出,场面非常庞大,可以看清苏珊的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中景
凯恩接受记者采访,表现出了凯恩的表情变化,镜头显得非常客观。
近景
突出苏珊的表情细微变化,展现苏珊的内心世界,容易与观众形成交流感。
特写
展现影片中非常重要的物件,同时为下文转场做准备。
2:角度
截图
作用
水平
正面
表现凯恩的正面特征,画面显得平稳庄重。
侧面
凯恩横向运动,方向感强,对比突出。表现凯恩的侧面轮廓。
斜侧
苏珊脸部的横线条,在画面上表现斜线条画面活泼,空间透视感,立体感强。
背面
人物面部表情具有不确定性,用来制造悬念,营造紧张,从而引起观众对角色和情节发展的兴趣。
垂直
平拍
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客观冷静地看待凯恩和银行家。
仰拍
表现凯恩的强势力量,给人压抑庄严的感觉。
俯拍
与远景结合表现苏珊的渺小孤立之感。
3:景深
景深
截图
功能
前景深
镜头语言丰富,有助于叙事,交代了苏珊自杀的工具和结果,还有焦急的凯恩。
大景深
展示了三个空间层次,母亲和伯恩斯坦,无助的父亲,在玩耍的小凯恩。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与风格。
第五篇:分析赵树理作品中的通俗元素
解析赵树理作品中的通俗元素
一赵树理自身的民俗文化积淀 从《赵树理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赵树理出生在山西的沁水县,那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这山野地方,历来是“敬神信巫,有不平必质于神”的,理所当然的赵树理生活在一个封建迷信风气浓重的家庭。他祖父给他的启蒙教育不是四书五经,而是不伦不类的“三圣教道会经”。他的父亲给他讲卦术知识,让他阅读《玉匣记 》《麻衣神相》等算命先生的经典著作。他的祖父能够将三圣教教文倒背如流,能算会写。他的父亲更是擅长音律,懂得卜卦、算命。他的祖母敬惜字纸,对灶神、喜神、财神等民间诸神恭敬备至。这些都成为了他创作中可以汲取的养料,比如《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的原型便是他的父亲。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环境,使他获得了实用乡土词汇妙语连珠的能力。
作为写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心声作品的赵树理来讲,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是他创作的最根本。通过了解我们知道,赵树理各种农活基本上拿得起,放得下。而且在其父亲的熏陶下,赵树理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上党梆子”迷。他从小就喜爱民间曲艺、戏曲和民间乐器,这些熟悉与爱好民间艺术的热情还有他父亲给他传授的手艺成为了接近群众的“好帮手”。正是因为他爱好民间艺术,具有民间艺人所具备的各种特质。所以,他才能了解农民的文化知识,深知群众的艺术爱好和艺术要求。在《三里湾》是赵树理的长篇代表作,全书以生动、质朴的笔触,描写了土地革命之后我国农民响应党的号召,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故事。全文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全文具体描写了四个不同家庭,合作化带头人、村支书王金生家,热衷于个人致富的村长、党员范登高家,富裕中农“糊涂涂”家,党员袁天成家。他对农民的感情(他自己就是农民)是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没有半点装腔和虚伪,不含同情的成分。农民想说的、骂的、爱的、恨的也正是赵树理要说的、骂的、爱的、恨的,和农民是一脉相承。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农村农民中一些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写出来,为农民兄弟提供适合自己口味的精神文化粮食,还要和那些当时统治着农村文化的旧东西争夺阵地。因为这些旧东西大都通俗易懂,农民喜欢看、喜欢听。
《三里湾》成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范登高(翻得高)、马多寿(糊涂涂)、袁天成作为作品中落后人物的代表,有着共同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坚持着私有观念,与新的生活潮流相抵啎。文章中还创造了与之相反的一群年轻人,范灵芝、王玉生、王金生、马有翼、菊英等等,他们朝气蓬勃,有改革的热情,有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全文从农民的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婚姻恋爱、道德观念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描述了土地改革过程中队农村产生的深刻变动,真实显示了实现农村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社会主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有优越性。
《三里湾》中村长范登高,是一个私心过重、有着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小人
物。他在抗日时期曾经为党做过一些好事,并且以此为骄傲的资本。但是,在土改的时候,他的田要分的比别人多且好,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对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产生了“离心力”。他自己雇人帮忙看骡子,做小买卖。他处处与党对立,却又摆出老革命的架势,表面说维护党的利益,实际上千方百计维护个人利益。就此而言,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是非常意义的。故事中的范登高真实地显示了当时农村斗争的复杂性,显示了在生产体制变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党内的思想斗争。故事还以“糊涂涂”一家为特例,为我们呈现了一群落后、顽固与自私的富裕中农形象。其中以“糊涂涂”为代表,他在政治上十分保守、糊涂,但在为自己谋利益时却很精明能干。在合作化运动中,他利用范登高的错误,顽固阻挠合作社的扩建;利用妻子“常有理”的胡搅蛮缠,阻挠合作社开渠;利用互助组的劳动力为自己种田。日常生活中,他刻薄成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以及小块土地经营方式所造成的旧式农民身上的精神负担。这种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落后思想,不仅强烈地抗拒着农业合作化的潮流而且还深深毒害着年轻一代。但是,马家最终还是四分五裂了。儿子、媳妇都先后冲破家庭的阻挠,参加了农业社。这说明了在生活新潮流冲击下农村封建宗法势力的必然瓦解。袁天成是开辟工作时候的老党员,但是他“两只脚踏在两条路上”。在党内接受教育,参加了农业社,但是回家接受老婆“能不够”的领导。作者在描写的时候把人物放到了家庭琐事、婚姻纠纷中去塑造,但却深深揭示了旧思想残余对人们发生的可怕的销蚀作用。
作者通过这些落后人物的着力描写,从侧面肯定了年轻一代接受新思想,参与新改革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正反两面人物的形象描写,作者真实地写出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一场艰苦而伟大的革命。
二浅析赵树理作品中体现的民俗色彩以及人物形象的民俗特色
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开创者,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作家。这个流派因为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而赵树理作为其中杰出代表,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有的作为作品浓厚的民俗背景,有的作为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理,推进了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他把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大量运用到了文章创造当中,并彰显了自由驾驭的能力,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质朴混纯的民俗变成了创作的文学素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三赵树理作品中的语言特色——浅显易懂、质朴生动
在谈到通俗文学时,我们总难免把赵树理扯进来。通俗文学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我认为赵树理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而且还深受读者喜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坚持走广大群众的基本路线。把赵树理作品归为通俗文学,我认为是合适的。
对于赵树理作品的评价历史上是众说纷纭,对“通俗文学”概念的厘定现在也充满了内在矛盾。首先,“通俗文学”和市场的关系,市场可以定义为经济上的市场和观念的市场,我们谈论现代都是的市民阶层中存在市场,那么在中国更广袤的农村难道就不存在市场吗?而赵树理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有力的印证,我们广大的农村也应该是“通俗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其次,如果说“通俗文学”是接续了某种中国传统的,或者继承了某种传统的文化趣味的,那么我想,和程小青等人相比,赵树理反而是更传统,更乡土。更有中国趣味的。我们往往容易把“市民文学”和“通俗文学”这两个概念混淆,如果把“市民文学”的趣味和标准潜在的化入对“通俗文学”的考察和描述中,这样做是不正确而且是对我们了解通俗作品和时代之间关系的一种障碍。
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遍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而赵树理的作品正是如此,从《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到《锻炼锻炼》,再到《三里湾》,作者无不深入农村生活,笔耕不辍,为我们抒写了一段又一段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生动画面。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真实地再现了我们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通俗文学”。
参考文献:
1.赵树理:《三里湾》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2.戴光中:《赵树理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
3.赵树理:《三里湾——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4.白春香:《赵树理小说叙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5.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6.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20世纪通俗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7.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8.朱栋霖 范培松:《中国雅俗文学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年1月出版 年11月出版200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