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我省实施41项以工代赈项目
今年我省实施41项以工代赈项目
作者:张志峰
商报讯(记者张志峰)记者5月6日从省发改委获悉,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山西省2010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今年,我省计划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8380万元,用于8项基本农田建设项目、8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和25项小流域治理项目。据了解,8项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共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含中低产田改造2650亩)10260亩,计划投资1395万元;8项以工代赈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含改善和恢复水浇地5200亩)16900亩,计划投资1640万元;25项以工代赈小流域治理项目,将治理和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48.9平方公里,计划投资5345万元。这41项项目分别于今年开工,2011年建成。
8项以工代赈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分别为:汾西县对竹镇庄沟等三村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2100亩;五台县峨河片整滩造地项目,将新增基本农田1000亩;宁武县东庄村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新增基本农田1300亩;兴县贺家会乡谷地宇村碱长沟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新增基本农田1000亩;岚县王狮乡刘家沟等三村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新增基本农田1100亩;中阳县武家庄镇武家庄、刘家圪垛两村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新增基本农田1100亩;隰县龙泉镇龙坪沟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将新增基本农田1500亩;汾西县永安镇杏树沟基本农田项目,将新增基本农田1550亩。
8项以工代赈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分别为:左权县龙泉乡堡则等五
村农田水利项目,将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00亩;天镇县三十里铺乡二十里铺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将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广灵县加斗乡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将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00亩,改善灌溉面积1800亩;壶关县郊沟河下游段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将发展灌溉面积780亩,改善灌溉面积400亩;武乡县监漳镇监漳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将发展灌溉面积1020亩;代县滹沱河二十里铺至上门王段农田水利项目,将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和顺县李阳镇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将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00亩;平陆县三门镇淹底等6村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将恢复灌溉面积3000亩。
25项以工代赈小流域治理项目分别为:河曲县县川河流域西河村沟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1.95平方公里;偏关县牛泥咀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7平方公里;县川河流域五寨县南岸杨家庄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1.5平方公里;昕水河大宁县楼底沟流域(南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9.18平方公里;娄烦县神堂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0.6平方公里;灵丘县赵北乡上庄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6.81平方公里;右玉县丁家窑乡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平顺县黑虎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6.5平方公里;滹沱河流域繁峙县横涧乡井沟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7.4平方公里;神池县继阳山东坡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
积9.1平方公里;岢岚县秦子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5.25平方公里;石楼县裴沟乡薛家峪村河南侧三条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吉县车城乡苏村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9平方公里;永和县坡头乡索驼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五寨县杏岭子乡大河滩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54平方公里;大宁县曲峨镇支角沟小流域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23平方公里;滹沱河流域五台县老牛沟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7.5平方公里;漳河流域和顺县义兴、牛川两乡镇滨河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5.5平方公里;漳河流域左权县龙泉乡陈家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5.18平方公里;壶关县郊沟河流域上游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9平方公里;武乡县韩北乡东山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9平方公里;平顺县井底河天瀑峡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灵丘县东河南镇王品沟小流域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6.75平方公里;右玉县高家堡乡元子河流域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0.3平方公里;石楼县东石羊河东庄垣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6平方公里。
第二篇:xx县以工代赈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以工代赈项目管理,提高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以工代赈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省、地关于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的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以工代赈项目计划管理
1、计划编制原则。以工代赈项目,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按照国家规定的以工代赈资金投向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搞好成片综合治理开发”的指导思想,我县以工代赈项目计划编制原则确定为:重点用于交通、水利、水保、通讯、低产田改造、人畜饮水等农村基础项目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并做到“治理一片、开发一片、见效一片”。
2、计划编制程序。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应先由各乡镇提出项目建议书,经业务部门审核后报县计委立项,由县计委根据国家和省地要求编制以工代赈项目规划报省地批准。计划项目由项目单位在项目建议书基础上提出建设方案,分别报县计委、县以工代赈办公室和县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经业务主管部门筛选后,由县以工代赈办公室组织项目考察评估、汇总报县以工代赈领导小组或县政府审定,按规定权限上报审批。
二、以工代赈工程施工管理
1、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以工代赈工作任务重的乡(镇)应成立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单项工程须确定项目负责人,并配有施工和管理人员,单项工程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应由项目单位和县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共同成立工程指挥部,技术性强的项目由县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任总指挥,其他项目由乡(镇)领导任总指挥。项目负责人应做到四包,即:“包工程进度,包工程质量,包经费不突破,包工程使用效益。”
2、项目施工设计。项目计划下达后,项目单位须及时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编制预算,其中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县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设计。项目设计及预算分别报县计委,以工代赈办公室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由县计委牵头进行项目设计审查,其中20万元以下项目的设审由县以工代赈办公室和业务主管部门采用联合办公形式进行。
3、确定施工队伍。项目经设审后,对技术要求不高的项目,由项目单位组织施工队伍,尽量就地解决劳力。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20万元以下项目由县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施工队伍资格审查,并与项目单位共同确定施工队伍,报县以工代赈办公室备案;20万元以上项目,由县计委牵头会同县以工代赈办公室、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进行招标投标确定施工队伍。施工单位确定后,由县以工代赈办公室下达开工通知。
4、施工管理。项目负责人须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按月向县以工代赈办公室报送项目进度情况。主管部门派驻工地的技术人员要全面掌握质量,进行质量监督,各种质量技术文件要记录完整,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5、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由县业务主管部门会同项目单位进行初验,并向县计委、县以工代赈办公室分别报送工程验收全套资料后,再由县以工代赈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正式验收,省地管理的工程还必须分别报请省、地有关部门派员验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工程质量不合格,项目施工单位应返工直至合格为止,返工费用自理,并应赔偿延期竣工损失。
三、以工代赈项目财务管理
1、以工代赈工业品结算。仍按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部《关于用中低档工业品以工代赈帮助贫困地区修建道路和水利工程的财务结算办法》执行,有关部位要认真做好工业品券的发放、回收、保管、核销、拨款、结算、上划和冲减企业贷款等工作,及时办理结算、划拨手续,保证以工代赈资金按时到位。
2、严格遵守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范围。以工代赈资金只能支付用于工程建设所发生的直接费。不得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工程勘测设计费,由省、地设计的按上级规定收取,其它小项目原则上不应提取勘测设计费。
3、以工代赈资金的使用管理。
(1)工业品券、粮券资金及财政配套资金由县以工代赈办公室管理,其它部门配套资金及自筹资金由县主管部门集中掌握,并根据工程进度拨付。
(2)以工代赈开发性项目,资金实行有偿使用(不计利息)。由县以工代赈办公室与项目单位签订协议,项目单位的主管部门和乡(镇)必须确保有偿资金按期全额归还。回收资金继续用于以工代赈事业,在全县范围内滚动使用。
(3)严格财务管理,遵守财经纪律。支付工程款时,须由项目单位根据施工安排提出用款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经县以工代赈办公室批准(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才能拨款。20万元以上的工程,必须由工程指挥部或主管部门设立专帐管理,各项目开支均应由项目负责人一支笔批付。工程完工验收时,县以工代赈办公室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会计审核结算,确保以工代赈资金的合理使用和专款专用。竣工结算应同时报项目所在乡(镇)、业务主管部门、县以工代赈办公室存档。20万元以上工程还须报县计委存档。
四、县以工代赈办公室的组织与工作制度
1、县以工代赈办公室在县以工代赈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具体办理以工代赈的日常工作。
2、办公室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通常情况下,办公室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各自部门的以工代赈工作,必要时也可以集中办公,如编制规划、上报计划、总结等。办公室至少每月开一次办公会。汇报项目进度,布置下阶段工作,互通情况。并按照上级要求按时报送各种报表资料。
3、县以工代赈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特别是银行、财政、供销、粮食、物资等部门的领导要把以工代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主动做好资金、物资、材料的供应和工业品券结算、核算工作,以保证以工代赈工作的顺利进行。
xxxx年x月x日
第三篇:2007-2009以工代赈项目自查自纠总结
2007-2009以工代赈项目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在上级以工代赈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我办与区财政局、项目所在乡街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项目实施单位通过扎实细致工作,圆满地完成了2007年、2008以工代赈工作任务,2009以工代赈各建设项目也在顺利进行中,为促进农村建设和农民增产增收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工代赈工作,发扬成绩,弥补不足,现就我区三年来以工代赈工作报告如下:
一、认真下达项目计划,合理分解工作任务
2007上级安排我区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4个,即
1、大兆街办中兆村道路建设,2、鸣犊街办段村道路建设,3、高桥街办西江渡村道路建设,4、王曲街办藏驾庄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5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36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8万元。追加以工代赈项目2个,即
1、东大街办北石村道路建设,2、斗门街办太平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24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4万元。2007年合计项目6个,总投资78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56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22万元。
2008上级安排我区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7个,即
1、单位召开了以工代赈实施项目安排会议,就项目计划安排和项目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布署,并按照以工代赈工作管理条例和项目实施细则,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务必对群众公开项目实施内容,对负责项目建设的施工方要进行严格的资质认证,项目实施工程中要委派群众代表进行必要的现场监督和帐务查询,特别要做好群众劳务报酬的核算和发放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会上我办还就项目的报帐和资金的拨付等财务问题做了讲解和说明,进一步完善以工代赈报帐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组织落实并举,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三年以来,我办对上级安排给我区的以工代赈项目能够做到“精心组织安排,合理科学实施,检查监督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实施计划下达后,项目所在乡街和实施单位非常重视,乡街安排专业人员包村组指导工作,项目实施单位成立了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组成的以工代赈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支农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及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条例组织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并将实施情况及时汇报我办。我办和财政等部门保持经常联系,下乡街和村组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截止目前,07年长安区实际完成以工代赈道路建设项目5个,完成投资78万元。大兆街办中兆村,我办按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当年预拨给该村项目启动资金4万元。因该村自身原因,等条件下,建议优先组织当地贫困群众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我办要求项目所在乡街和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鼓励支持当地贫困群众参予项目实施的文件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合理系统地组织当地群众积极投入到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来,并在区财政局紧密配合下,项目所在村组,准确无误地整理项目报帐资料,切实解决参加项目建设的当地群众劳务报酬问题,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在解决农民增收方面和积极作用。2007年以来全区组织贫困群众参予以工代赈项目建设400人次,支付劳务报酬26万元。
四、加强项目稽查,切实做好以工代赈项目自查验收工作 三年来,我办在监督检查以工代赈工作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赞扬。从项目实施计划下达后,我办就委托项目所在地群众代表参予负责项目实施进度的及时上报工作,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问题会同乡街的负责同志现场办公予解决,同时我办组织有关部门经常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检查和抽查项目建设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两个以上同类项目互相学习,观摩、交流项目建设经验和好的做法,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个别不符合规定的工程及时予以纠正,千方百计确保以工代赈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完成后,我办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自查验收工作,协助项目单位积极准备验收资料,同时行文报告项目实施工作,等待上级业务部门的验收,三年来我办经常深入基层,协调解决了所有以
第四篇: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施工合同
6、乙方在未征得甲方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如需变更工程设计标准,乙方须征得甲方同意。
以工代赈×××××××项目
7、在建设期内如遇不可抗拒因素(如国家征地、特大自然灾害毁坏),致使已建项目破坏的,乙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8、乙方必须保证科学管理、安全施工。
九、同生效与终止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工程验收合格之日本合同即告终止。
十、其他事项
本合同如有不尽事宜,经甲方、乙方双方协商一致后做出补充规定另附。
十一、本合同一式五份,甲方、乙方各持一份,报发改部门、财政部门各执一份,项目建设单位执一份。
甲方:(签章)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
乙方:(签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年月日
工程施工合同
年月
日
以工代赈
×××××××项目
工程施工合同
甲方: ××××××× 乙方: ×××××××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工程施工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项目。
2、施工地点:
3、建设内容:
二、工程范围 ×××××××
三、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天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的设计标准施工。(具体设计标准要求)
五、合同价款
金额(人民币大写):元,¥:元,其中包括:以工代赈资金劳务费用元。
六、工程实施
1、开工建设前,甲方应向乙方提供本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标准。乙方应向甲方提供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经甲方报请上级
—1—
主管部门审核合格后,甲方对乙方下达开工通知书,乙方必须在接到开工通知之日起3日内组织开工建设。
2、甲方在下达开工通知第3个工作日组织3人以上对乙方开工建设情况进行核实确认是否开工建设。
3、工程竣工后乙方应向甲方出具工程竣工报告和工程验收申请,甲方在接到竣工报告30个工作日内应组织项目建设领导组及有关技术人员对乙方工程竣工情况进行核实、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4、甲方必须按要求足额支付乙方农民工劳务费用元。
七、资金兑付
1、启动金预付:甲方经核实乙方开工建设后,应向乙方预付工程款资金的30%作为工程启动资金。
2、进度款支付:经甲方核实,乙方工程竣工后,乙方应向甲方出具工程建设资金100%的原始报账凭证,经甲方将原始账凭证报送财政部门审核合格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工程款资金的60%。
3、质量保证金:工程款资金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经甲方报请主管部门对乙方承建工程组织验收合格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工程款资金10%的质量保证金。若存在验收不合格工程的,乙方必须进行重建直至达到验收标准后,甲方再向乙方支付质量保证金。
八、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在建设工程期间,甲方有权进行监督、检查,以便督促乙方按规定标准完成任务,确保项目建设达到设计标准要求。
2、乙方要按照《实施方案》中的工程技术标准组织建设,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无特殊情况,甲方不得随意终止承包合同,不得无故扣压工程投资资金。无特殊情况,乙方不得在工程建设期间随意怠工或停工。
4、甲方有权组织相关技术部门对乙方所承担建设的工程进行全面跟踪监督与随机抽查,对乙方未按工程技术标准建设的甲方有权责令乙方返工重建,返工重建所产生的费用和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5、乙方在建设期必须做好工程管理和质量管护工作。
—2—
第五篇:抓好以工代赈项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抓好以工代赈项目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政府
榆中县是全省18个干旱贫困县及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总面积3301.6平方公里,包括中部川塬河谷区、北部干旱山区和南部高寒二阴山区三类不同地区。县辖23个乡镇268个行政村,总人口42.1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7388万人,涉及10个乡镇98个村,占总人口的27.1%。
一、工作成效
国家实施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以来,我县在省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立足县情,积极实施县乡道路、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已建成各类项目427个,总投资17834.8万元,其中国家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0179.1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496万元、县乡自筹和群众投工投劳折价6159.8万元。近5年来,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主要成效有:
——县乡道路建设。投资3478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70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5万元、县乡自筹735万元),为贫困地区修建县乡村道路346公里、桥梁7座130延米、涵洞26道。全县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国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解决了12乡镇42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农村支柱产业项目。投资9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0万元、县乡自筹65万元),建成苗圃1个、日光温室10个、简易大棚35亩,培育各种苗木50亩,绿化荒山1500亩,建成洋芋种署基地1处。
——人畜饮水工程。投资150万元(以工代赈90万元、县乡自筹60万元),建成人饮工程4项,新打机井2眼,建成蓄水池4座,铺设输水管道3600米,解决了4村2.4万人的生活饮水问题。
——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78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7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00万元、县乡自筹1212万元),建成防洪堤11.883公里,治理河道7.56公里,保护农田11000亩。
——小型水利工程。投资1847万元(以工代赈资金849万元、县乡自筹998万元),完成田间配套工程8项,铺设管道1400米,新打机井36眼,建成提灌工程18处、衬砌渠道18.39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7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07万亩。
二、主要做法
1、加大培训学习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项目建设与管理水平,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与管理工作,我县每年举办项目建设与管理培训班,邀请省市发改部门的专家就项目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做专题讲座,全县各乡镇和县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专家立足当前形势,结合我县实际,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就以工代赈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做了具体生动的讲解,提高了广大干部的项目建设管理意识和工作水平。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是党和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深切关怀。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交通局、水利局、农牧局、农建办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发改委设立专职办公室,具体负责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各部门协调一致,充分发挥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省市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从项目的筛选、立项、上报、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做好资金的拨付、报账和审计工作,确保项目正常建设,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3、明确项目责任,狠抓项目落实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明确了项目建设单位责任,严格审核施工单位,落实施工主体。项目主管单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层层签定施工合同,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设项目任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到项目建设地点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对项目建设工期、质量、资金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动态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进展顺利。对建成的项目,由项目验收组实地查看工程质量,查阅相关资料,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出具项目初验意见书,切实克服项目建设中“重争取、轻建设、轻管理”的做法,确保争取一个项目,建成一个项目,为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脱贫致富发挥一定的作用。
4、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落实
我们对以工代赈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财政局设立了以工代赈专户,对以工代赈资金全部实行报账制,这样不但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而且强化了财政局和发改委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和《榆中县财政扶贫资金操作规程》的要求,严格把握资金投向,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和报账,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的效益。工程实施单位单独设帐,确保以工代赈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工程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和办法(试行)》,及时兑现农民工劳务报酬。工程竣工验收前,审计局对工程支出进行审计,出具审计结论,以确认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防止发生资金的挤占挪用现象。对初步通过验收的项目,留取投资10%的项目质量保证金,确保工程质量。
5、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
为了使干部群众了解、关心、支持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我们及时转发了省市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多次在省市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项目建设情况;先后举办了“以工代赈二十年”有奖征文活动,共征集各类稿件100余篇;制作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专题光盘30多张;举办了“以工代赈杯”篮球友谊比赛活动;在公路沿线和项目实施地区等显要位置设置宣传标语130多幅,全方位做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宣传。同时,做好项目的公示制度。在项目资金下达和项目完工后,及时向项目实施地区和以工代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公开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在年终公示全年资金使用情况,增强了以工代赈工作的透明度。
三、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县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较多。一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我县农业生产基础还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南北两山地区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民收入不稳定,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但一遇灾害仍有返贫的可能,扶贫形势不容乐观。二是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南北两山地区交通不畅、路面狭窄、坡陡弯多。若遇暴雨,毁坏严重,泥泞难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乡村道路建设仍需加强。三是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三电、和电、青电等水利工程,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机械老化,超期服役,设备效益不高,故障时有发生,再加上田间渠系配套建设滞后,节水灌溉面积少,现有水利设施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四是扶贫任务依然艰巨。我县还有一部分群众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地区,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业实干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好全县的以工代赈和易地搬迁工作。一是立足于对贫困区域长远发展服务的原则,继续抓好县乡村道路建设。二是搞好电灌工程的设备更新改造、渠道衬砌工程和小提灌工程建设,节约灌溉用水,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快小水利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地下水,有计划地打建机井,以适应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需要;继续搞好雨水集蓄工程,积极推广山地节水灌溉技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实施“坡改梯”及河道、塘坝、水库治理等工程建设,实现林业、种植和养殖业的协调发展。四是积极稳妥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地区的农户进行易地搬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移民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