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城环委对村村通油路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为贯彻执行好《**省农村公路条例》,10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人大城环委全体人员,深入**、**等县市区对我市“村村通油路”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村村通油路”的基本情况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村通油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3年国家作出
全面启动“村村通油路”建设的重大决策后,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富民强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连续6年把“村村通油路”列入为民所办实事之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科学规划,严格监管,统筹组织施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把“村村通油路”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跟踪监督。市、县、乡三级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村村通油路”建设领导小组,交通部门全力以赴,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全市掀起了“村村通油路”建设热潮,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至2008年,全市共建通村油路10900公里,全市油路通车里程由2003年初的5092公里发展到了13045公里,行政村通油路比例由2003年初的70.2%上升到目前的98%,直接受益人口达390万人。“村村通油路”不仅明显改善了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为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建设资金需求。在“村村通油路”建设资金保障上,市政府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村村通油路”建设,各县市区财政也均列支专项建设资金,交通、发改、财政部门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踊跃捐资。自2003年实施“村村通油路”建设以来,全市累计总投资达到24.5亿元,其中:部、省补助资金8.06亿元,市财政拨付6000万元,市交通部门拨付7655万元,县及以下筹集15.07亿元。
(三)加强监督管理,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责任,牢固树立“质量重于泰山”的意识,严格执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招投标、统一施工标准、统一监理、统一验收“六统一”制度。在工程建设中严把设计关、招投标关、审批关、监理关、责任关、监督关、检查验收关“七个关口”。监察、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监督,同时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参与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有效保证了“村村通油路”建设质量。
(四)注重建养并重,进一步加强了“村村通油路”养护管理工作。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2007年5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10个县(市、区)出台了“村村通油路”管理养护办法,成立了“村村通油路”养护管理机构,开展了“村村通油路”管理养护工作。任城区、**市、邹城市财政每年都列支专项养护资金用于“村村通油路”养护工作,所属乡镇也积极筹集养护资金。市交通部门确定任城区和邹城市为全市养护工作示范县,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村村通油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市所有县道和重要乡村道路得到了重点养护,养护质量逐年提高。
二、当前“村村通油路”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村村通油路”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据交通部门普查,明后两年,全市需要新建、改建“村村通油路”3100公里,其中全市未通油路的行政村还有15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要在2010年前全部达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需新建通村道路500公里;2003年以前修建的、已达到“村村通油路”改造周期和严重损坏的“村村通油路”共有2600公里。另有四类、五类大中型危桥156座,边界村的“断头路”、自然村的连接路和老油路也需要修建。
(二)“村村通油路”建设资金缺口大。随着原材料、人工价格的不断上涨,建设成本逐年提高,据测算,“村村通油路”改造工程四级路建设成本约22万元/公里,三级路约60万元/公里,二级路约90万元/公里,全面完成3100公里“村村通油路”建设任务,需建设资金10.17亿元;桥梁改造每平方米造价达到2000-2800元,约需资金3.15亿元,路桥建设改造共需资金13.32亿元。
(三)“村村通油路”管理养护相对滞后。一是管理养护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省、市“村村通油路”管理养护办法都把县级人民政府确定为“村村通油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责任主体,但至今多数县市区没有建立养护组织和落实养护责任。二是养护资金明显不足。据测算,每年全市“村村通油路”小修保养费用约1.038亿元,但从目前看,市财政没有安排专项养护资金,县财政仅有任城、**、邹城等三个区(市)安排了部分养护资金。三是养护力量明显不足。按照有关规定,全市“村村通油路”共需养护人员6000余人,但目前正常上路进行养护作业的人员只有800多人,路多人少,造成大部分道路常年处于无人管的地步,很多小病害由于得不到及时维修,小病害发展成为大病害,进而整
条路段彻底损坏。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村村通油路”建设步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第二条明确指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
公路建设力度。交通运输部年底将新增50亿元投向农村公路。我省制定出台的“二十一条政策措施”强调:今后三年着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提出要改建农村公路3.6万公里,其中新建2.1万公里。全省加快交通建设电视会议提出:今后四年,将投资182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为此,建议我市要抢抓机遇,立足实际,搞好我市农村交通建设规划。要进一步加大“村村通油路”建设资金补助力度。市财政在每年给予“村村通油路”建设补助资金1000万元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通村油路、老油路和危桥改造的资金扶持,根据年度建设计划,增加补助资金。
(二)进一步加大“村村通油路”养护资金补助力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49号)有关规定,“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水平不得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同时根据《**省农村公路条例》的有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按照国家汽车养路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补助标准,统筹本年度财政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按照这一规定,根据2007年底“村村通油路”通车里程,市财政每年应安排277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村通油路”养护工作,并根据“村村通油路”通车里程的增加相应增加补助资金数额。各县(市、区)政府也应按照不低于上述标准的数额,根据本县(市、区)的“村村通油路”通车里程和实际路况,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村村通油路”养护工作。
(三)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公路条例》,健全“村村通油路”建养管机制。9月25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省农村公路管理条例》,定于12月1日实施。市政府及交通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为条例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要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依法推动“村村通油路”管理养护工作健康发展。一是要界定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明确县级人民政府的管理养护责任。二是要明确养护资金来源,市、县两级财政都要按照《条例》规定,列支专项养护资金。三是组建管理养护队伍,配备专业管理养护人员。四是完善制度建设,根据《条例》规定,制定《**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及日常养护、大中修等具体管理办法,确保我市“村村通油路”管理养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篇:人大城环委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调研对策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8年工作安排,10月下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报告》。市人大财经委、城环委于9月16日至17日对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学苏北精神,促**跨越”为契机,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导,创新管理机制,加大工程治理,完善过程控制,狠抓目标落实,初步形成了发展加快、能耗降低、环境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居全省第6位和第5位;万元gdp能耗1.48吨标准煤,比2005年降低8.67%,连续两年降幅均居全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2.52吨标准煤,比2005年降低14.28%。今年上半年我市万元gdp能耗降低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4.66%。2007年,我市认真实施《**市2007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经国家环保部核查确认,8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削减二氧化硫21476吨,21个cod减排项目削减cod11349吨,扣除gdp增长及自然增长因素,与2006年相比,二氧化硫和cod分别下降14.08%和17.48%,经同比例调整后的二氧化硫和cod削减率分别为11.11%和5.07%。我市主要污染物削减幅度居全省前列,其中二氧化硫削减幅度仅次于青岛市,居全省第二位。2008年,我市确定实施污染物减排项目74个,新增减排项目3个。依据gdp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计算出化学需氧量新增排放量,并按全省同比例调整,最终得出我市今年上半年主要污染减排量,cod排放量减少6.52%,但由于新增三个项目中,有两个是二氧化硫排放项目,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11.4%。总之,我市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目标。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市与省政府签订的“十一五”节能(万元gdp能耗降低23%)减排(2010年底前将二氧化硫和cod总量分别控制在11.6万吨和3.93万吨以下)的总体目标,市政府下达了“十一五”节能减排责任指标,并按与县市区、重点用能排放企业签订了责任书。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市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试行办法》、《**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项目市场准入、企业扶优限劣、工作督查考核、责任人奖励惩戒、“一票否决”问责等一系列办法措施,形成了一套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保障机制。为加快推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实现经济战略转型,市委、市政府今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济发[2008]10号),确立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和工作重点。特别是强化了问责制和责任考核,明确了完不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单位和企业,一律不能参加评先树优活动;完不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不予提拔重用;完不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的国有、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不能享受年终考核奖励;完不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或在节能减排中有违法行为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能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依法追究企业法人的责任。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措施完善、运转有序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体系。
2、调整产业结构,科学推进节能减排。围绕经济战略转型,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工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济发[2008]18号),通过结构调整、项目带动、自主创新推动节能减排,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小型火电机组、炼钢、水泥、造纸、酿造等行业落后产能,加大关停淘汰力度。坚持增量与调整存量双管齐下,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改造一批有市场、有效益但工艺落后、能耗高的企业;淘汰关闭一批能耗高、环境污染超标的企业。集中抓了国宏50万吨甲醇等255个过亿元项目,促使我市资源性产业投资大幅回落。去年煤炭投资比上年下降23.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5.5%,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了83.3%,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了30.1%,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2.3%。着力抓好节能项目技术改造,年可节约标准煤243.79万吨。由于产业调整对路,措施得力,节能减排成效十分明
显。研发了一批节能减排技术,壮大了一批节能环保产品,培植了一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实施了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突破了一批节能减排技术制约的“瓶颈”,启动了“百万房顶”太阳能计划。
3、突出重点领域,依法促进节能减排。借助我市列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有利时机,重点培植了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兖矿集团、济矿集团的“煤--电--化
--建材”、“煤—焦—精细化工”,太阳纸业、华金集团的“植林(苇)--造纸—废水治理—再植林(苇)”等。针对重点用能排放大户,市政府筛选了100家重点企业,与之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促使企业将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并与经济责任直接挂钩。坚持月调度、季督查,半年公布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对擅自停运治污设施、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的企业依法从严查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组织大规模的执法活动,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企业大力开展废水、废气、废渣等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农村大力推广“一池三改”、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培植了**新世纪秸秆汽化、汶上蒙牛牧场沼气池发电等一批典型。
4、完善激励机制,正确引导节能减排。近年来,市政府始终把抓好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先导,凡涉及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颁布后,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并在新闻媒体上开辟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专栏,推广先进典型、曝光违规行为。在全市开展节约一度电、少用一升水、资源节约进万家宣传,提高了全民的节能意识。紧紧抓住国家、省对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支持的机遇,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节能减排改造奖励补助资金。按照《**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市节能减排奖励办法》,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每年对各县市区和重点用能排放企业进行严格的百分制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单位、企业和好项目进行表彰奖励。
二、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任务和压力依然很大。一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我市节能减排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尽管07年万元gdp能耗累计降幅居全省第三位,但仅完成目标的96.51%,“十一五”后三年必须年均下降5.529%以上。水污染治理方面,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个别河流水质距要求和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洸府河和老运河的水体污染近期反弹,水质处于省辖淮河流域河流的后几位,形势不容乐观。二是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深入。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不强,没能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部分单位、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足,存在重产值、重税收、重贡献而忽视节能减排的现象。没有真正把节能减排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责任目标、工作措施、政策激励等还不到位。三是节能减排管理、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基础工作还较薄弱,实时监测监督难度大,缺乏制约力和可操作性。有关单位和部门没能把节能减排工作与评先树优有机结合起来,部分企业节能责任还没有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四是一些节能技术尚不成熟,设施还不够完善。政府和企业对技术更新、产业升级和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投入不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措施不配套,中水回用工程发挥效益不够。
三、对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我市的能源、环保形势,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的成效,让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到农村、进家庭。要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和地方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资源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展节能减排全民活动,倡导节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格局,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完善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要落实好国家、省和我市已制定的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确保按政策奖惩兑现。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市节能减排任务重、形势严峻的实际,出台操作性强的措施,利用包括行政、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手段,加大对节能减排的引导扶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采取补助、奖励的方式给予支持,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预算,落到实处。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科学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分解到企业和单位,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各级机关要率先垂范,制订并实施机关能耗定额标准,抓好办公设施和设备节能,加强政府绿色采购,在节能减排中发挥表率作用。
(三)加快结构调整,构建节能环保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和工程机械、现代服务业,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支撑我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组织实施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广产业链延伸的重大工程,加大对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强制限期淘汰落后的工艺和技术。要从严控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新建项目“三同时”管理验收,严把能耗及污染的源头关。要抓住我市列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契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积极有效地调整能源结构,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推动建筑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目标的完成。要针对我市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搞好分析研究,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更大的能源发展指标和环境空间,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系。
(四)健全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要加强节能减排监管队伍建设,强化部门职能,完善装备,落实责任,建立强有力的监管体系。要切实加强能源和环境统计,完善制度,改进方法,建立能够反映节能减排水平、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统计体系。要强化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指标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节能环保部门要加强对重点用能设施、用能单位和排污大户的监测监察,逐步形成能源利用及排污状况报告的动态监管网络,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避免反弹。要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循私枉法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确保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
第三篇:村村通调研报告
关于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的调研报告
根据总行拟实施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通过发挥电子渠道功能拓展县域蓝海市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结合上级行有关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研究的指示精神,**支行就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的总体情况、主要模式、存在问题、规划建设等内容展开了调研。现将调研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
对总行拟实施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全行上下非常重视,在接到上级行通知后,我行成立了“村村通”工程调研领导小组。**支行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分管行长任副组长,个人金融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村村通”工程调研领导小组。
二、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总体情况。一是我行没
有农村物理网点,农村没有布放ATM机、农村安装POS机12台、转账电话125部、网上银行756户、手机银行958户、短信通856户、汽车移动金融服务等电子渠道研发、布放、服务和使用情况。二是****面对没有农村网点的实际,积极与农村超市实施“渠道嫁接”布放POS机、转账电话的基础上,以金穗惠农卡为载体,依托农村超市,实施银行与农村超市强强联合,利用转账电话进行小额现金支取,有效延伸金融服务到乡村社区,达到了不出村支取养老金的目的。一是进行新农保代理超市的筛选。该行取得“新农保”代理资格以后,与县劳动局、乡劳保所共同对乡镇的超市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确定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1
保险定点服务单位”,设计制作了统一的服务标识铜牌。同时,对联合超市的服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二是加大自助设备布放力度。与超市达成协议后,该行对乡镇驻地、日营业额***元以上、具有代理兑付能力的超市,安装了转账电话,对日销售收入***元以上的超市安装POS机,满足了“新农保”资金存取需求,初步搭建了县域电子化服务平台。三是利用转账电话全面开展依托超市的养老金兑付工作。为激发超市的积极性,提升超市的服务意识,该行还联合当地社保部门对代理超市进行动态管理,建立了准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三是新农保中心在对符合养老金发放条件的农民进行养老金发放时,通过我行金穗惠农卡代理发放,直接将养老金由新农保帐户转入农户的惠农卡中,农民可随时支取。对于行动不便或有其它原因不能自己领取养老金的农民,在其签订授权书后可由他人替其在指定网点领取。四是****为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安装9台POS机,两台安装在劳保局收费大厅,解决乡镇劳保所到大厅缴费问题,我行代理的7各乡镇各安装一台POS机解决各乡镇收费上交问题。五是建立起劳保局和乡镇政府劳保所主导、**协助的组织模式,我行将劳保局和乡镇政府劳保所主导作用之下,积极配合,努力搞好新农保工作。通过“三农”服务部建立流动服务组,配合政府开展新农保代理业务。我行负责为每个协保员配备一部转账电话,每个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到协保员处领取养老金,协保员通过转账电话为参保人提供服务。**“三农”服务部定期进行检查,实现新农保养老金安全发放。六是我行利用现有的宣传手段,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新农保宣传工作。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作新农保宣传手册、折页,同时着重利用我行的代
理网点进行宣传。我行的金穗惠农卡是针对于农民的产品,其本身就具有比较高的优惠政策。我行在实现新农保金穗惠农卡一卡通后,将保留其原有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满足条件的农民,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推进农业的业务发展。
三、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情况。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较差、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低,****没有农村网点对小额农户发放贷款由于手续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贷款覆盖率很低,在农村信用社、邮电局有网点,现在两家都发放农户贷款手续较简便,大部分较好客户都在此落户,存款占有份额更低,由于交通问题农村客户几乎不到县城存取款,部分外出打工户使用**卡,但是由于取款不便也部分转存到当地信用社或邮电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金融需求比较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几万元贷款已不能解决农户需求。
四、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主要模式。我行正在开展实施“村村通”工程,主要是惠农卡+转账电话或POS机模式,对新农保进行小额支付,解决农村客户取款难的问题。兑付网点到**取款较远,有一定的困难,在路途当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五、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成本收益分析。****的实际情况,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测算每台转账电话每年能盈利1000元。截至3月31日,我行成功发卡**张,累计收缴养老保险金 ***万元,发放基础养老金***万元,财政预算股留存余额***万元,支出户余额**万元,布放**个支付点,累计支付***万笔金额***
万元,网点绑定银行卡存款余额***万元,并完成了对网点支付人员的培训、转帐电话的安装调试工作,通过近期的运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劳保部门的高度评价,人行也对我行的做法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通报,我行在农村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六、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是“村村通”是新生事物,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
2、转账电话连线银行服务器较慢,又是老断线需要解决。
3、农村电子设备较多离县城较远需要配备交通工具。
4、离城较远兑付网点需要解决取款问题。
5、没有统一的代理结算手续费率。
七、下一步发展战略。
1、积极宣传新农保
利用现有的宣传手段,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新农保宣传工作。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作新农保宣传手册、折页,同时着重利用我行的代理网点进行宣传。金穗惠农卡是针对于农民的产品,其本身就具有比较高的优惠政策。我行在实现新农保金穗惠农卡一卡通后,将保留其原有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于满足条件的农民,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推进农业的业务发展。
2、为新农保业务提供支持
在新农保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设备投入、劳动保障事务所
办公设备及以后日常运作费用等方面将倾尽所能进行全方面的支持。
3、健全业务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健全的操作规程,确保社保资金汇划安全、及时、准确地办理,定期向社保资金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各项信息,并接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检查和监督。
4、完善业务风险防范机制
根据我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结合社保业务特点,从规章制度、业务管理、操作流程等方面不断完善并加强对业务代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环节的控制,切实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
5、畅通的问题投诉受理渠道
保证畅通的问题投诉受理渠道,在第一时间内对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处理。
6、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我行承诺,在此项目合作过程中,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我行内部的相当规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向第三方披露有关信息和凭证。对各级经办人员违反保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必将着重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国家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我行采取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通过业务环境保密检查、文档安全保密检查、业务系统保密检查、信息传递保密检查等专项检查工作,查找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
第四篇:村村通农村公路调研报告
一、现状
目前,镇镇村公路总里程是50.4公里,宽度为4.5米,其中乡道12公里,村道38.4公里,柏油路50.4公里,已损坏影响出行40公里,从2005年开始至今,全镇村村通公路建设已近有十年时间,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显著改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车辆不段增加,特别载重车辆吨位多数道路使用频繁,部分道路已损坏严重,路面坑洼不平,直接影响群众出行。
二、主要问题及困难
1、建设资金问题。“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资金是村村通公路建设的核心问题,但是上级补贴资金有限,乡村两级在配套资金上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从建设资金运转来看,如修建4.5米宽、18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整修路肩,再加上路基,就至少需要40万元/公里,如果按省里每公里只补助15万元,尚有25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难以落实,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上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敢争取。
另外由于资金短缺农村公路项目附属设施基本没有,直接群众的出行安全;同时也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建设单位欠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欠材料供应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列系问题。
2、基层债务问题。村村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广大农村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与祈盼,群众热情之高前所未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是当前的一项惠民工程,村民把它当作对干部满意程度的最低要求,处在中间的镇村基层领导压力之大超过想象,筹集资金的能力非常有限,无配套资金或配套资金较少或配套资金迟迟不得到位的情况下,开工一条路就得欠几十万元,启动非常困难。
3、工程质量问题。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以及大规模建设导致项目管理难以跟上,由于建设道路成本过高,利润偏低,导致质量、安全隐患增多。除了村村通公路的主体质量之外,还有道路的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更得不到保证,有的路基、路面和构造物标准过低,造成路面过早破坏,抗灾能力弱,不仅“畅”的问题没有解决,“通”的问题也得不到保证。
三、建议
1、建议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领导专班”,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建议全市各乡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工程竣工后,经省、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由交通局争取补助到位。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市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可据市财政收入情况而定,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是乡镇村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
四是社会捐资一点:可发动“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人士对家乡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
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省市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小康工作队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六是项目资金列一点:在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等与通村公路相关联项目资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3、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事关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不高,但是质量要求绝不能降低。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民心工程”就变成了“伤心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要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领导,完善养护管理体制,在农村公路养护上,要牢牢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与各部门、各乡镇联合探讨,签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目标。结合我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要求,必须加快管理养护体制和机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机构,确立稳定长效的管理养护资金来源,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据划定的各级养护路段,建立严格的分级负责制和分段包干养护责任制。除上级交通部门安排的养护资金外,市、乡、村每年应安排必要的养护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同时,可通过采取管养结合、村民承包养护等多种养护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第五篇:2016村村通农村公路调研报告
2016村村通农村公路调研报告
一、现状
目前,镇镇村公路总里程是50.4公里,宽度为4.5米,其中乡道12公里,村道38.4公里,柏油路50.4公里,已损坏影响出行40公里,从2016年开始至今,全镇村村通公路建设已近有十年时间,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显著改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车辆不段增加,特别载重车辆吨位多数道路使用频繁,部分道路已损坏严重,路面坑洼不平,直接影响群众出行。
二、主要问题及困难
1、建设资金问题。“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资金是村村通公路建设的核心问题,但是上级补贴资金有限,乡村两级在配套资金上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从建设资金运转来看,如修建4.5米宽、18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整修路肩,再加上路基,就至少需要40万元/公里,如果按省里每公里只补助15万元,尚有25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难以落实,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上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敢争取。
另外由于资金短缺农村公路项目附属设施基本没有,直接群众的出行安全;同时也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建设单位欠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欠材料供应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列系问题。
2、基层债务问题。村村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广大农村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与祈盼,群众热情之高前所未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是当前的一项惠民工程,村民把它当作对干部满意程度的最低要求,处在中间的镇村基层领导压力之大超过想象,筹集资金的能力非常有限,无配套资金或配套资金较少或配套资金迟迟不得到位的情况下,开工一条路就得欠几十万元,启动非常困难。
3、工程质量问题。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以及大规模建设导致项目管理难以跟上,由于建设道路成本过高,利润偏低,导致质量、安全隐患增多。除了村村通公路的主体质量之外,还有道路的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更得不到保证,有的路基、路面和构造物标准过低,造成路面过早破坏,抗灾能力弱,不仅“畅”的问题没有解决,“通”的问题也得不到保证。
三、建议
1、建议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领导专班”,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建议全市各乡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工程竣工后,经省、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由交通局争取补助到位。
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市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可据市财政收入情况而定,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是乡镇村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
四是社会捐资一点:可发动“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人士对家乡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省市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小康工作队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六是项目资金列一点:在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等与通村公路相关联项目资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3、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事关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不高,但是质量要求绝不能降低。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民心工程”就变成了“伤心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要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领导,完善养护管理体制,在农村公路养护上,要牢牢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与各部门、各乡镇联合探讨,签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目标。结合我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要求,必须加快管理养护体制和机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机构,确立稳定长效的管理养护资金来源,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据划定的各级养护路段,建立严格的分级负责制和分段包干养护责任制。除上级交通部门安排的养护资金外,市、乡、村每年应安排必要的养护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同时,可通过采取管养结合、村民承包养护等多种养护方式,降低养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