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14: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第一篇: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

摘要:本文城市特色在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反应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设计原则与方法,以期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关键词:城市更新;建筑立面;改造设计;西安

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街道充满了生活,沿街建筑立面的独立语言体系和街道的期望似乎产生了矛盾,沿街建筑立面难以呈现出本身的风貌,整个街道面貌也发生着秩序的改变。因此,处理好沿街建筑的立面问题,就成为城市街景整治改造中关注的一个重点。

一、文化背景分析

城市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市民的行为方式与城市建设特色。但这并不是说城市建设中必须一味的复古,而是要创造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化文明古都。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交融的特征,城市空间格局的确定也贯彻了保护古城传统形态,向新区疏解功能及人口的理念,将老城人口的疏解与新区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二、沿街建筑现状问题分析

(一)沿街建筑外立面广告杂乱无章

无序的广告会给人们视觉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烦躁。在现今充满商业竞争的时代,任何商品都想突出地表现自己,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争取更多的利益。于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纷至沓来,不断地侵占着街道空间,也侵占着精心设计的沿街建筑立面。同时,由于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之间的“松散性”,大量的广告设计与沿街建筑的造型语言不能很好地和谐出现。店小招大、多层多招、设施重叠、密度过大。这些广告的随意无序存在,无形中在改变着或破坏着原有的沿街建筑立面形象,更影响着城市街道空间印象。

(二)沿街建筑立面本身设计缺乏整体规划设计

尤其是墙面,缺乏色彩规划、文化特色设计等。我们知道,色彩是所有造型中最容易创造气氛和表达感情的要素之一,利用色彩可以打破单调、呆板的格局,产生体量、体块的对比,丰富建筑造型的效果。同时,利用本地文化元素更是传递历史信息和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城市的街道正是因为沿街建筑立面有了文化特色设计而让人们难以忘怀的。然而,在许多的沿街建筑立面中,虽然说已经开始注重沿街建筑夜景的设计,多少可以弥补色彩设计的不足,但面对白天的沿街建筑立面,相关的色彩规划设计却是很少,至于说文化特色设计,在沿街建筑墙面更是不足。

(三)沿街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路段两侧建筑多为商住混合建筑。住宅建筑中多为科研院所及工厂家属住宅,鲜有成片开发商品房,建设年代大多久远,多数建筑质量一般,质量较好的新建建筑为数不多。旧建筑得不到及时的整治更新,导致沿街建筑总体质量不高。

三、改造原则

(一)历史特色延续原则

街道风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与其历史发展分不开的。它要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化,是不同历史阶段街道形态的叠加。因此,它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而要在不断的历史演化中保持街道风貌的可持续特色,作为可以展示区域特色重要载体的沿街建筑立面就必然离不开特色设计。此时,利用沿街建筑立面上的细部、墙面等进行合理的装饰设计、色彩规划、地方特色材料运用,不失为一种良好、有效的改造办法。同时,这要在城市街道的整体风貌特色的把握考虑下进行。例如遵循西安规划部门所制定的以灰色、土黄色、赭石色为主的色

彩体系。

(二)合理性可视原则

通过一些必要的整治改造,使沿街建筑立面的背景在视觉上协调、美观。针对沿街建筑立面一层皮的现象,有些固然是规划和历史遗留问题,但已经存在的客观情况使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对于年代久远的建筑采取不触及结构的简单易行方法,如:重新刷涂或清洗等;对于建筑上搭棚、架等违法加建部分则应予以拆除;对于需要更换贴面的部分予以贴补等。

(三)控制性改造原则

力图通过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来控制、引导具体的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这种控制性设计是在对街道的整体风格特色定位把握考虑下进行的。在这种原则下,对于依附在建筑立面上的广告,在改造设计时只是结合建筑本身形象、采光需要等提出相应的广告风格、照明、规格、位置、技术等要求,具体的广告项目设计则留给相关设计人员考虑设计。这样不仅有利于沿街建筑立面中广告的风格统一,又有利于不同店面店招的多样丰富性。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广告位与沿街建筑立面的有机融合,将沿街广告灵活地纳入沿街建筑立面整体形态的秩序之中,融入应有的历史文化元素。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其与依附建筑之间的矛盾性,更可以利用广告位来丰富沿街建筑立面的肌理特征。

第二篇:XX城区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XX城区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提升城市立体观瞻效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美化城市面貌,根据要求,决定对XX城区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立面进行改造提升。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导,以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建筑景观为目标,以沿街建筑立面清洗、粉刷、装饰装修为重点,对XX城区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立面实施改造提升,着力解决建筑立面陈旧、设施简陋、门店牌匾风格不统一、观瞻效果不足等问题,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

二、改造路段

改造分四段,包括XX公路(县法院办公楼-新华书店十字路口)、XX路(新华书店十字路口-电信大楼十字路口)、XX路(电信大楼十字路口-县税务局十字路口)、XX路(县税务局十字路口-XX卡口)。建筑立面提升以外墙改造为主,同步实施统一店招风格、夜景亮化、门窗革新、空中管线迁移及空调外机掩蔽等。

三、实施方式

XX城投集团作为立面改造业主单位,先行开展招投标活动和工程改造资金的筹措与安排。后续项目建设管理由XX城投集团委托XX漳龙XX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及负责夜景工程的改造提升。县城管局、公安局治安大队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的巡逻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四、部门分工

为加强组织保障,成立XX县XX城区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住建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详见附件。

县住建局为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工作牵头单位,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并牵头督促夜景工程整治、电力协调和缆线的规整;县发改局负责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工程建设程序的把关、指导;县城管局负责督促、通知居住小区及民居立面改造、整治店面广告牌(包括正在装修的)及拆除违章建(构)筑物,涉及经营场所的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涉及特种行业经营的由公安局治安大队配合;县工信局配合电力协调和缆线的规整;县财政局负责筹措安排应由县财政承担的改造资金;XX镇、XX镇、融媒体中心负责做好入户宣传和媒体宣传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和媒体监督,扩大改造提升工作的影响力和群众知晓度。

五、实施步骤

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工作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有关部门要按照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工作,确保整治任务按时完成。

(一)宣传启动阶段(2020年12月1日-2021年1月4日)

县住建局组织召开动员会和座谈会,制作宣传材料。XX镇、XX镇组织社区、联合城管局开展入户宣传,宣传本次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工作的目的及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XX城投集团组织项目前期相关工作。

(二)推进实施阶段(2021年1月5日-2021年2月5日)

第一阶段:主要完成沿街店招改造提升和西班牙卡口、新华书店十字路口、县府路与新城路交叉路口、北市路口、电信大楼路口、交警大楼路口的建筑立面改造提升;

第二阶段:主要完成条条部门办公楼、行政企事业单位办公楼、主要路口建筑、小区及经营场所的夜景亮化提升。

(三)竣工验收阶段(2021年2月6日-2021年2月10日)

领导小组组织对工程提升质量、效果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改造不达标的督促限期完成整改。

第三篇:沿街建筑改造个人总结

一 风格定位

1欲定位其整体风格,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特色,了解城市现在的格局与特色。2 了解改造街道在城市中的地位,区位

3分析道路周边环境(临近道路或区域的风格等),对道路或道路各段进行风格定位 二现状分析

街道改造中常见的一般问题。

1街道的建筑功能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布局与安排,导致整体街道建筑环境缺乏秩序与条理。(比如餐馆的油烟,油渍,污水排放对立面及环境影响)商业招牌面积过大、形式杂乱、安放位置不统一,无法与现有建筑的立面相融合,破坏效果,如:巨大突兀的屋顶广告,沿街建筑底商的招贴广告,严重遮挡采光的店招广告(当商业侧招牌突出距离,数量,间距达到一定数值会对沿人行道的视线造成严重遮挡,使人对街道印象降低《街道的美学》)

3商业裙房立面没有统一风格,各自为政,招牌杂乱。及商家的违章构筑物。4立面墙身缺乏主体色彩的整体规划,各自为政,建筑立面材质五花八门。5沿街建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老化,墙面脱落)

6各段立面风格混乱(有些装修较好的新立面与老旧立面形成明显差异)外挂式空调机、防盗窗、雨篷等杂乱无章(立面中的细部如:防盗窗、遮阳设施、阳台、雨篷、栏杆和空调机位等。人为增设的细部及附加构件不能与现有立面协调)

8屋顶形式不统一,檐口,女儿墙等细部处理不到位,屋顶平面处理随意影响高层视觉景观 沿街建筑小品严重缺失(街道路灯、垃圾桶、休息座椅、道路标识牌、公共汽车停靠站、电话亭)。10沿街步行景观绿化,道路节点缺失。

改造手法 屋顶:

1拆除,清理:1.1拆除 1.2 清理 1.3 更换面层材料 1.4加设封詹板

2规整轮廓线:2.1 对屋顶轮廓线加强。2.2 调整建筑高度,协调相邻建筑轮廓线。

3屋顶进行造型处理:3.1 轻钢结构屋顶框架 3.2 将墙面改造与屋顶美化结合考虑,增设上下一体构件。3.3 屋顶绿化 檐口: 补烂:延续建筑原有檐口 规整:2.1 实墙补气

2.2 金属 隔补齐,2.3 灯箱广告补齐 2.4 取消增添构件,恢复原有檐口。2.5 调整建筑高度,协调相邻建筑檐口线。3 美化:3.1 增设抹灰线条装饰 3.2 将墙面改造与檐口美化考虑,增设上下一体化构件 墙面: 清洗,补烂,粉刷:1.1外墙清洗 1.2相同材质补烂 1.3涂料构造 1.4 色带装饰 1.5 涂料大面积粉刷,局部线脚采用异色装饰 1.6 面砖墙面清洗,局部补贴面砖 1.7 拆除违章墙体 更新改造: 2.1 更换墙面颜色,材质,肌理 2.1.1 面砖涂料 2.1.2 石材饰面 2.1.3 木材饰面 2.1.4 钢塑板饰面 2.1.5 其他材料饰面

2.2 增加构件: 2.2.1 增设抹灰线条装饰 2.2.2 增设壁柱 2.2.3 增设轻质外墙挂板 2.2.4 增设外挂金属百叶 2.2.5 增加建筑符号,构件(注重地方文化特色)2.2.6仿古挑檐 2.2.7 其他小构建 裙房

1清洗,补烂,粉刷。2更新改造

阳台 清洗,整理:1.1对原有阳台清洗(粉刷)1.2 整理雨棚等突出或外加构件 阳台美化或统一:2.1 对一栋建筑或相邻,相近建筑统一阳台色彩,形式。2.2结合空调机处理措施,统一考虑阳台美化。3 构件封闭 3.1 百叶封闭 3.2 用塑钢窗进行封闭 3.3 设置卷帘 窗户

1修补,清洗,油漆: 1.1 对原有窗(窗套,窗框,玻璃)进行清洗。1.2 对原有窗框(窗框,窗套)进行油漆,统一色彩。1.3 对破损窗扇或玻璃进行整修 美化原状:2.1 增设GRC成品窗套,外墙涂料饰面。2.2 增厚抹灰窗套装饰,外墙涂料饰面。2.3 增设混凝土窗套,外墙涂料饰面。2.4窗框色彩改变。2.5外墙设装饰铁窗

2.6 窗外增设木质,铁艺花架。

广告招牌: 一:

1普通招牌:适应一般非专卖店,小型的一层商业,其招牌采用统一的设计手法,结合:墙面色彩,户外广告,店面店铺,空调外机位置,阳台遮阳等(材质,色彩,形状统一,不同商户任选尺度,大小。在色彩材质协调情况下,选择字体,细部 2 专卖店店铺:特定风格,采用该店的特定形式,在指定位置进行装修。大型店面个性化招牌:主要指两层能够构成一定规模的大型店面。店面装修突出个性,风格与裙房上部及街景统一 二:

墙身广告位:重点位置设平贴或嵌入式广告位,适于大型广告牌,注意使用功能及消防,拆除影响街景的广告牌。墙身的的外接式广告位应设于二层或三层以上,不得超出建筑,限定高度应根据建筑空间,伸出墙面不得超出1m。三

屋顶广告位:拆除违章及风格不统一的广告牌,只在重点位置设置广告位。

图片摘自网络

第四篇:东方市中心街道建筑立面改造的实施方案

东方市中心街道建筑立面改造的实施方案

为提升城市立体观瞻效果,美化城市形象,推进城市美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市区中心街道两侧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结合《东方市城市总体规划》和“2011城市建设年方案”,充分发挥我市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组织、业主落实、社会共享”的原则,以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以东南亚建筑风格为设计方向,以沿街建筑物屋面改造及立面清洗、粉刷、装饰装修、美化、亮化为重点,动员社会参与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包装,改变城区主街道两旁建筑物观瞻效果不佳、外观陈旧、缺乏色彩等状况,使之协调统一,丰富多彩,提升城市档次。

二、改造范围、原则和内容 1.改造范围

九龙大道、东方大道、东海路、解放路等城市主干道两侧建(构)筑物。涉及的建(构)筑物约250多处(幢)。2.改造原则

①九龙大道、东方大道两侧建筑以东南亚建筑风格为主,其立面改造可将部分主要建筑“平改坡”,以协调其建筑风格、色彩、线条,采用适当装饰,并融入地方文化及元素符号等。②基于东海路两侧建筑多为仿欧建筑的现状,其立面改造大体上保留原来的仿欧风貌,可适当融入东南亚建筑元素。

③解放西路因建成年代不同,其立面效果前后迥异、新旧有别。改造原则以刷新为主,协调其建筑风格。由于街道商业氛围较浓,立面色彩上可适当丰富亮丽。

④此次立面改造工程应根据现状建筑物的不同,进行留白、整容和拆除等。对沿街建筑屋面改造、立面进行清洗、刷涂料、砌挑檐等改造处理方式,形成色彩、风格协调统一、和谐清新、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3.改造内容

全市的立面控制规划,已由湖南建筑设计院编制。此次立面改造工程由市住建局委托设计单位根据立面控制规划对需改造的九龙大道、东方大道等主干道进行建筑立面改造设计。具体改造内容如下:

①规划中确定的部分建筑进行“平改坡”改造。

②对建筑外立面粘贴瓷砖、马赛克的建筑物改刷涂料。

③对建筑物立面以水泥砂浆、涂料、喷砂等不协调的建筑物,改为涂料饰面。④对建筑布局杂乱的附加建筑、破旧建筑、临时建筑和违法建筑,一律予以拆除。

⑤拆除影响整体美观的防盗网(窗、栏)、活动遮阳雨棚和晒衣架;防盗网将统一改造成格栅,如需设置的须调整为户内设置隐形网;将临街建筑立面上悬挂的空调外挂机,全部改设至背街面,或在建筑立面上增加放置空调外挂机的遮挡格栅。

⑥整修建筑立面破损木窗,规整建筑立面凌乱设置的太阳能热水管道。

⑦整治门头招牌、广告,拆除影响建筑立面的广告,临街建筑立面改造过程中预留统一设置广告位置,原则上一店一招;对企业或单位的建筑设置楼宇名称和给红灯标识。4.实施方式

①统一由住建局委托逐幢进行设计预算,并根据法律规定公开招标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②根据预算书和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及费用,由分管该路段的市领导签署意见,报市财政拨付。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全过程跟踪监督。

三、改造的资金筹措及奖惩措施

1.中心街道建筑立面改造资金估算。中心街道改造投资以工程施工图预算为准。其中: ①改造的费用。平改坡建筑物约145幢,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造型格栅建筑物约45幢,面积0.9万平方米;刷涂料(加腻子粉)建筑物约190幢,面积9.6万平方米;空调格栅、窗户改造建筑物约145幢,面积2.4万平方米。具体以施工图预算书为准。②施工图设计费、预算编制费用按国家规定以八折计算,由市财政统一拨付。③工作经费由市财政统一拨付,使用办法另行规定。④不可预计费按总造价的5%预留。

2.改造资金筹措。中心街道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是政府主导建设的公益项目,由市财政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改造经费原则如下:

①驻市的中央、省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建筑物改造费用由市政府资助50%; ②其他建筑物的改造费用由市政府承担。3.奖惩措施 ①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和个人积极配合施工单位按时、按量保质完成立面改造并通过验收合格的,将报请市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将给予通报批评。

③对不积极配合建筑立面改造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单位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对报建手续不全而又不积极配合建筑立面改造的单位和个人,政府将对其采取强制性措施。

四、实施步骤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安排,计划用一年时间即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完成此次市区中心街道主要建筑立面改造工作。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调查设计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由市住建局牵头组织财政、国土、工商、地税、国税、消防、城监、房管等职能部门及单位对市区中心街道沿街建筑物进行逐个摸底排查,形成初步方案。由市住建局委托的设计单位按照“美观亮丽、一街一特色”原则,根据前期摸底排查结果及立面控制规划,对各改造街道进行统一设计,并出具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及预算书。同时,利用媒体、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形成全市人民支持、参与此项工作的浓厚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0月)。在2011年2月—10月对九龙大道、东方大道、东海路、解放路实施改造。各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落实资金,组织施工,按规定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

3.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12月)。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产权部门、责任单位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未按规定完成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改造工程的圆满完成,成立东方市市区中心街道建筑立面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宋泽江(市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吉明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杨福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文其光(市政协主席)

张大海(市委副书记)

望(市委常委、副市长)

陈卫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朱洪山(市委常委、公安局长)符

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宇(市委常委、八所镇委书记)

董德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张孝高(市委常委、人武部长)

何先英(市委常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筹委会主任)

李新民(市委常委、江边乡委代理书记)

陀建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

张莉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裴秋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章家(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

石庭芳(市政府副市长)

符红莉(市政府副市长)

纪一豪(市政府副市长)

李良海(市政府副市长)

张柏桢(市法院院长)

彦(市检察院检察长)

符史环(市政协副主席)

成员:吴红星(市委办主任)

赵永宇(市政府办主任)

梁子慧(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郭国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罗大波(市发改委主任)

高昌琼(市财政局局长)

钟祥学(市教育局局长)

玉(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局长)

林明弟(市住建局局长)

韩江畴(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王家宁(市审计局局长)

渊(市水务局局长)

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仪(市法制办主任)

鹏(市国资办主任)

巍(市广播电视台台长)

李学明(东方市工商局局长)

川(东方地方税务局局长)

宁(东方国家税务局局长)

王福林(市住建局副局长、城监大队大队长)

赵兴波(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张春梅(八所镇委副书记、代理镇长)

何祥雄(东方消防支队支队长)

解时来(东方供电局局长)

吴开强(市自来水公司经理)

李根强(市城投公司总经理)

中心街道建筑立面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曾望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林明弟同志兼任。同时下设六个工作组: 第一组 违章和广告招牌整治组

长:王福林,联系电话:***。

联系人:张尚雄,联系电话:***。

成员单位:市城监大队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消防支队、市公安局、市工商局、东方地税局、东方国税局、八所镇政府相关办事处及涉及到的各社区主体单位等。

主要任务:①拆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②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牌匾及广告牌进行清理,限期按规划要求统一整改;③动员督促各临街住户积极配合改造工作。第二组 规划设计预算组

长:李益智,联系电话:***。联系人:张尧英,联系电话:***。

成员单位:市住建局牵头单位、市国土局、市审计局、市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东方地税局、东方国税局、市房管局、八所镇政府、相关办事处及涉及到的各社区主体单位等。主要任务:①抓好施工图设计和预算;②对质量存在问题的楼房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出具准确结论为立面改造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三组 改造工程实施组

长:李益智,联系电话:***。联系人:张尧英,联系电话:***。

成员单位:市住建局牵头单位、市房管局、市安监局、市消防支队、市工商局、东方地税局、东方国税局、八所镇政府、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相关办事处及涉及到的各社区主体单位等。

主要任务:①指导进行工程招标;②做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严格把好质量关,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验收。第四组 资金保障组

长:高昌琼,联系电话:***。联系人:杨先强,联系电话:***。

成员单位:市财政局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城投公司等。主要任务:做好资金保障,保证改造资金顺利筹集和及时拨付。第五组 宣传报道组

长:郭国雄,联系电话:***。联系人:符

巍,联系电话:***。成员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主要任务:做好宣传报道等工作。第六组 督导组

长:梁子慧,联系电话:***。联系人:黄英才,联系电话:***。

成员单位:市委办、市政府办、市监察局、市城监大队、市消防支队、市公安交警大队等单位。

主要任务:做好督促检查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涉及的路段交通开放及封闭时间,疏导交通拥堵等工作。

六、责任分工

此次中心街道建筑立面改造由市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市住建局负责牵头,市财政、市公安、市城监、市房管、市环卫、市消防、市工商、东方地税、东方国税、市广播电视台、各街道社区等单位参加实施,沿街各产权单位具体落实。具体要改造建筑物及分片包点主要领导责任分解,详见附表。

各行政机关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宣传发动和督查落实工作,要组织沿街各建筑物产权单位和个人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各自建筑结构特点制定建筑环境整治计划,交送分管市领导后,方可自行组织实施。市广播电视台做好改造整治的宣传报道,领导小组做好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小组做好验收工作。

七、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市区主要街路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既是提升城市品位、促使城市建设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工作,也是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具体利民行动。各成员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抓住有利的施工时机,创造条件,克服困难,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建设任务。

2.严格限定工期。合理安排施工期,发包方与施工方签定合同时要限定在三个月内完工。3.严格质量标准。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坚决避免建设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要强化精品意识,高水平、高起点做好项目设计,施工中要做到精益求精,把此项工程建设成我市“亮点”和精品工程。

4.抓好宣传工作。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及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宣讲中心街道建筑立面改造工程的重大意义,各新闻媒体要集中宣传工程意义,督导各段改造的进程情况,表扬先进事例,鞭斥丑陋行为。市住建局也要全面宣传全市立面控制规划,为形成我市独特城市建筑风貌打下群众基础。

5.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各位成员及成员单位要按照工程总体要求和进度计划,统筹合作,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整体工作合力,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此项工程建设任务。市政府将对此项工作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对完成效果好的给予表扬,对行动迟缓、态度不积极、完成不了任务的要坚决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篇:对“城中村”改造的思考

对“城中村”改造的思考

摘 要:城中村问题给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带来了隐患,解决城中村问题成了我国各城市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城中村的概念、类型、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对策,侧重论述了城中村的概念,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保障城中村的顺利改造。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概念:问题;对策

一:前言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 中,城中村现象表现突出。1990 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城中村问题尚未显现,1990 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周围土地被大量征用。由于城市政府要在农村土地房屋补偿和村民安置方面支付巨额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为规避巨额成本,城市政府选择了绕开村落迂回发展的思路,导致了城中村的出现。

城中村,既是村落历史的遗物,又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新生的活体。有的学者称之为“都市里的村庄”。

由于城中村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建设、景观、社会治安、社区文化等方 面表现出强烈的城乡差异及矛盾,影响城市的建设质量和发展秩序,引起了城市 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概念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城中村内涵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角度认识。

李培林(2002)从亲缘关系出发,认为城中村实际上就是一种由血缘、亲缘和宗缘等社会关系网络联结的“大家庭”。

赵过渡等(2003)从职业结构的角度,认为城中村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区内农业用地已经很少或没有,居民职业结构与生存方式的主要指标上已完成向城市社区的转变,但在基本素质上仍缺乏城市社区的内涵特征的村落。

张金望等(2005)从居住形态和社会形态对城中村进行定义,认为城中村是急剧城市化过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人员和社会关系等就地保留下来,没有有机参与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仍然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初级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

谭媛媛等(2005)从文化角度,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中主要以传统情感维系为纽带、以初级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包括城市周边原农村居住区域和进城务工人员聚居区。

也有的从管理方式出发,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中仍然保留和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和管理体制的农村社区,其管理组织是村委会,常住人口是村民。

综合来讲,笔者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张,广大近郊农村耕地被征用同时被纳入到城市建成区内,由于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出现谋生手段多元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文化的多元化、物质设施的现代化,但仍以土地为主要经济来源、以初级关系为纽带、以农村管理方式为主、本土文化仍有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形成的不同于传统农村和现代城市的特殊区域。

简单来说,城中村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域的范围内,仍然保留农村体制,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农民聚居村落。

城中村, 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由于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造成的特殊现象。城中村长期保留农村建制, 实行农村管理体制, 已形成封闭的小社会, 难以按照城市管理体制实施管理, 其规划、建设长期处于混乱无序和低水平状态。

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与扩张,城市政府在征地时为规避成本绕村而过,政府部门在规划、国土等方面管理不到位,城市政府没有为低收入人群和外来人口解决好住房,城中村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怎么生存发展,这些原因导致了城中村问题的突显。政府要推进城市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必须改造城中村。三:城中村的类型

一般研究者认为,城中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处于繁华市区,已经完 全没有农用地的村落;二是处于市区周边,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三是处于远 郊,还有较多农用地的村落。

四:城中村改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土地产权不清

由于我国特有的历史形成的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城中村各种矛盾的根源在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土地制度在多元市场经济体

制下形成的土地经济矛盾。城乡土地的不同产权制度造成城中村的根本原因。

(二)、农民思想观念的问题

我国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已有成千上百年的历史,受旧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对农村改造有一种潜意识的抵触情绪,他们虽然向往城市生活,但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将来农村变成城市后景观会多么优美,道路会多么整齐,环境会多么宜人,而是更多关心改造后没有了房产和土地,不但没有了自己原有的资产,而且又失去了谋生的手段,从“有产者”变成了“无产者”。村民相对来说多数文化素质低,在劳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业,对将来成为市民是否能享受到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保险等一系列福利待遇存有疑虑,多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农民对农村改造的积极性。

(三)、决策者的疑虑

保护古城,建设新区,虽然是城市规划的决策,更是城市政府意志的反映,但在实施规划中政府也将面临很多的问题。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要征收农民的土地,拆农民的房子,改变农民祖祖辈辈的生活习俗,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不了农民切实的问题,很容易遭到农民的反对,重大决策不能实施,政府管理者的政绩很难体现出来,决策者对农村改造也会产生疑虑。

政府提供的廉价出租房太少。城市居民住房尚不宽裕,政府无力也无暇顾及外来劳工人口的住房供给;开发商也不会投资于预期收益小、风险大的廉租房,城中村恰好为如此大量的外来人口提供了低租住房的空间,同时也为市场就业能力较低的村民提供了收入的来源。

(四)、经济利益的制约

城中村的改造,影响最大的是农民的利益:

1、农村景观要变成城市景观,要拆掉农民的房子,回收农民的土地,房屋拆迁和土地补偿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定得低了农民不接受,定得高了政府和开发商谁也负担不起。

2、农村建设占地大,农民多数是独门独院,闻听要改造,立即就会乱搭乱建,圈地造房,要满足这些投机者的要求,成本就会提高,而改造的难度也就更大了。

3、农村中很大一部分集体财产,改造后怎么处理怎么分配,这些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处理不好,也会造成农村改造的消极因素。

4、改造资金来源难。城中村改造成本较高,涉及问题复杂,社会资金进入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不高。

(五)、政策及管理的问题

我国从建国以来就存在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分,二者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分别存在不同的管理体制,农村变为城市,农民由农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这种转变需要在政策上采用特殊的措施才能解决。我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要建设城市首先要把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变为国有土地使用权,才能把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的范围内,这种土地性质的转变也存在困难。

如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阻力。城中村的管理是通过村委会实现的,它虽不是一级政府,但在某种意义上行使着一级“政府”的职能,管理着村里方方面面的事,与城市管理组织的居委会相比,在实际管理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广泛的内容。城中村改造必然要从管理体制上把原村委会纳入城市管理组织序列,这种变革涉及人事安排的调整和权利的再分配,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五:城中村改造对策思考

(一)、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编制规划中首先考虑现状用地情况,尽量把现状的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规划为城市居住用地,在村庄的基础上改造建设住宅,配套基础设施,形成居住小区,改造后村民变为市民,离土不离乡,村民仍然可以居住在一起,保持原有的社会邻里结构形式,增强他们的地缘感,从而提高村民对农村改造的积极性。改造过程中,要根据各个城中村不同的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改造,对于发展好的、合乎城市规划 要求的可以不进行物质层面的改造;对于严重违背城市规划的城中村要彻底改造;而一般的可以采取局部改造,拆迁部分使其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而剩下没有拆迁的部分可以通过经济的手段让其慢慢适应城市发展。毕竟大部分城中村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利用强制性的规划方案来改造是不科学和困难的,应做到规划方案与现状整合,做到最大限度的适应城市的发展。

(二)、规划出台后的管理

规划一出台,向社会公布首先会引起农民的注意,他们会趁机扩大建设占地,其他单位或个人也会趁价低储备土地,这必将增大将来改造的难度。规划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新区不可能一下就形成,因此,政府必须及早制定措施,控制土

地自由买卖,防止土地资源的流失。同时对现在的每项建设都要严格审查,首先要控制道路红线,对近期建设项目严格把关,永久建筑必须符合规划要求,把新区土地开发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中。

(三)、对村民进行培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村民大多数文化低、素质差,在建设新区改造农村的前期办一些学习班,对村民进行文化思想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其市场竞争的能力,尽快完成由村民向市民的转变。建立完善保险制度,让老年村民加入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

(四)、解决改造资金的来源

采取政府投资、村民自筹、开发商投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政府可以重 点投资公共设施,而拆迁和重新建设方面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由村民和开发商共同开发共同收益。将改造中村民付出的利益(现金投资、住宅拆迁损失、宅基地损失和出租收益损失等)和开发商的投资按照一个科学标准量化“股份”份额,在改造后按股份多少获得收益。

(五)、安置好外来务工人员

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还难以解决本地职工的住房问题,更没有多少精力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因此,在现阶段,政府应该在城市规划框架下引导城中村的出租房的建设,这样不仅可以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房,也为城中村带来收益,同时也减轻了政府对城中村改造后的社会保障压力。

(六)、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城中村改造

在城中村改造中,可引进市场机制,多方筹集资金,采取滚动式发展。广州海珠区沥窖村,是广州规划发展区中规模最大的城中村,村民入股集资,采用工程分期,滚动式推进的方法改造农村,建设住宅、幼儿园、敬老院、医疗门诊、居委会、户外活动场、游泳池等,彻底改变旧村落后混乱的局面,改善了人居环境,创造了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

六:结 论

由于城中村在环境景观、社会管理、村民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严重问 题,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城中村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城中村改造存在很多障碍,但是我们如果不痛下决心进行全

面改造,问题长期拖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造成本会越来越高,势必影响各个方面参与改造的能力和意愿。因此,城中村改造必须引起城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2

(3),168-179.[2 ] 赵过渡,郑慧华,吴立鸿,等.城中村社区治理体制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

柯子岭村为个案[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3),93-97.[3 ] 张金望,谭婷.城中村问题探析.株洲工业学院学报.2005 ,19(5),81-83.[4 ] 谭媛媛,萧洪恩.都市的“村落”:文化困境及其重建———以武汉市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05(6),41-43.[5 ]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45

[6 ] 王晓东,刘金声.对城中村改造的几点认识[ J ].城市人口, 2003, 11-27

[7 ] 李玉军.城中村问题初探[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

(4),68O72.[8 ] 游宏滔.小城镇“城中村”规划相关问题的探索.城市规划,20049,36-39

[9 ] 叶鹏,徐晓燕,汪路.合肥市“城中村”改造初探.建筑学报,2004,(11),23-26

下载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城市更新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的思考(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_多元化的历史街区保护(精)5篇

    规划与设计 对城市更新中 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 ———多元化的历史街区保护方法初探 严 铮 一、当今正处于快速的城市更新阶段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更新......

    对重庆旧城改造的思考

    对重庆旧城改造的思考 08会展张露2008014129 摘要:城市发展过程同时是城市问题不断产生并得以解决的过程,而城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旧城改造。旧城改造既是城市局部更新的过程,......

    对拆除违法建筑的思考

    对拆除违法建筑的思考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建设进入大变迁、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和大量人口涌入的市场需......

    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而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的最终目标和任务,在国家文明不断进步,国家......

    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关于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为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发展,结合大庆监狱工作实际,几年来,笔者通过对监狱监管改造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大庆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有了较深刻......

    对管理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思考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对管理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思考 1、前言 建筑智能化在不断 发展 完善,高新技术不断推出,智能控制水平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实质是信息产......

    城中村改造中房屋拆迁问题的思考

    城中村改造中房屋拆迁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拆迁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拆迁工作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交织着政府行为和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行为,牵涉到千家万户和千差万别......

    关于废旧老式建筑改造中的消防安全调研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地方建筑特色的废旧工业建筑和老式木结构建筑逐渐被开发利用,对推动文化创意、休闲产业发展和展示地方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