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汝州市医疗市场混乱查处情况的通1[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14:1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汝州市医疗市场混乱查处情况的通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汝州市医疗市场混乱查处情况的通1》。

第一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汝州市医疗市场混乱查处情况的通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汝州市医疗市场混乱查处情况的通报

卫办监督发〔2012〕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2012年4月10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河南省汝州市“红火的黑诊所”情况后,我部高度重视,会同河南省卫生厅于2012年4月11-13日对汝州市医疗市场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汝州市在医疗市场监管中存在着违规审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疏于监管等严重问题。一是审批个体诊所不规范。《焦点访谈》报道的三条街道上审批了个体诊所30多家,大部分诊所的人员和设施不具备执业条件。调查组查阅的170多份个体诊所审批档案中,仅有29家诊所的人员资质符合要求。二是执法不严,对非法行为打击不力。在对一些“黑诊所”进行查处时,存在着只罚款不取缔的情况。《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时,汝州市仍有50余家“黑诊所”。三是市卫生局管理混乱,医政科的行政审批和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信息互不通报。四是市卫生监督所和市卫生局医政科对于群众的投诉举报相互推诿扯皮、不认真履职。五是卫生局与其他部门之间配合不紧密,未形成监管合力。

二、处理情况

事件曝光后,河南省汝州市政府召集卫生、公安、工商、药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50余家“黑诊所”进行了取缔。市委、市纪委对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作出了处理:一是对涉嫌渎职犯罪的市卫生局原医政科科长、中医科副科长和1名卫生监督员移交司法机关立案调查。二是对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卫生监督所所长予以免职。三是对市卫生局疾控监督科科长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四是责令市卫生局原局长兼党委书记(现调市人大工作)作出深刻检查,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请上级主管部门对其作出处理。五是责令市卫生局党委向市委作出深刻检查;对公安局、工商局、广电总台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并责令上述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依法规范医疗案件的移送工作。河南省卫生厅在全省范围内对汝州市进行了通报,要求全省各地认真吸取教训,并结合正在开展的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整治“卫监行动”和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的“亮剑行动”,出重拳彻查医疗市场,严查严办非法行医。

三、下一步工作

汝州市在医疗市场监管中暴露出的严重情况,反映出个别地方行政审批不严,对非法行医行为打击不力,卫生行政部门内部管理混乱,部门协调配合不畅,医疗市场混乱等问题。为此,我部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合理规划,严格设置审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源头管理,合理设置医疗机构,严格执业审批,规范审批程序,及时校验;对不符合执业基本条件、不按审批程序发放执业许可证的,要依法坚决予以纠正,拒不纠正的,要按照规定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负责人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查找问题,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以此为戒,举一反三,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查找当地医疗市场监管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于2012年6-10月集中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黑诊所”和生活美容院开展医疗美容的违法行为。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渠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认真排查非法行医相关线索。充分发挥基层卫生监督协管网络作用,指导卫生监督协管员开展巡访、收集线索、及时发现并报告非法行医信息。

(三)密切配合,认真落实职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内部职能处室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加强配合,认真负起打击非法行医的责任。行政审批和监督执法信息

要相互通报,形成合力,不得推诿扯皮。要按照我部与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11〕69号)的要求,加强与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对涉嫌犯罪的非法行医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四)提高认识,严格依法办案。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树立依法办案意识、调查取证意识和案件移送意识,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禁以罚代管,以罚代刑。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务必于2012年11月15日前将本辖区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报送我部监督局。我部将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联系人:卫生部监督局苏艺丹

电话:010-68792828、68792387(传真)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上海市实施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工作情况的通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上海市实施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工作

情况的通报

卫办医管函〔2011〕8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卫生局,厦门市医改办:

改革运行管理,提高绩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医疗费用,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体现。上海作为医疗中心城市之一,具有优质医疗资源密集、医疗服务需求旺盛和诊疗服务量大的突出特点,基本医疗服务的费用控制难度相对较大。2010年,上海将控制医疗费用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强化管理,持续数年的医保费用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现将该市的经验和做法通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多管齐下,部门联动,协调推进控费工作。

1.大力推进医保总额预付,加大医保费用监控力度。2010年,市医保办加快推进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从原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医保总额预付,扩展到全市的二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预付,同时三级医院也扩大试点范围。根据年终清算情况,结余部分由医疗机构留存使用,超支部分加大费用分担力度,医院分担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40%。为减少药品费用浪费,医保部门建立总费用、药品费用复合总控制度,药品费用年增速控制在7%左右。同时,制定《上海市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完善各项医保管理措施,强化定点医疗契约化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探索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对基本医疗服务的监督评价体系。

2.严格加强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加大医疗服务监管力度。一是加强规划准入。2010年,市卫生局以制定2011-2015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契机,严控公立医院规模,尤其是中心城区公立医院的床位规模不再增加。严格控制大型医用设备准入,严格实施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重点加强对心脏介入、关节置换等高风险、高费用技术的准入管理。二是加强评价考核。在2010年启动的新一轮上海市医院等级评审中,将公立医疗机构“积极落实各项控费措施,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必备指标,实行一票否决。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将医保预付总额完成率、医保药品增长率2项指标纳入对24家市级医院院长绩效考核附加分指标,有效强化了医院的管理责任和激励约束作用。三是加强执业监管。市卫生局、市医保办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合力,协同加强对医疗执业行为的监管力度。两部门借助信息系统,先锁定一些重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然后从下属的卫生监督所和医保监督所抽调人员整合成一支执法队伍、按照一个工作方案同时进驻一家医院,分资质类、凭证管理类、医疗文书类、临床医疗服务行为类、医疗项目收费类等五类内容开展联合检查,对于违规行为相互借力予以查处。四是加强收费管理。制定了《可另收费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目录》、《口腔修复材料品种价格表》、《手术特殊仪器设备使用价格表》,凡是未列入目录或表内的耗材、设备医院一律不得另行收费,改变了原来各类耗材收费项目的开放式管理。同时,各类耗材收费价格由市物价局统一公布最高零售价,各医疗机构收费价格不得高于物价局公布价格,改变了原来医院按采购价格顺加5%收费的规定。五是加强过程监控。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积极拓展本市市级医院医联信息系统应用功能,2010年在24家市级医院启用了近期同类诊疗信息提醒系统和治疗安全警示系统,对29个常用检验项目、大型影像学检查项目和抗生素等药物的近期使用情况进行提醒,对医生的用药处方安全性进行核查,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检验检查。

3.积极推进投入补偿机制改革,强化正向激励措施。投入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也是改善公立医院控费外部环境的必要手段。2010年,上海市在基建、大型设备、学科建设、对口支援等各方面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郊区5家新建三级公立医院的基建、大型设备、开办费用等支出,由市、区两级财政全额保障。同时,市物价局、市卫生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和调整本市临床诊疗类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调整了4183项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适当拉开二、三级手术收费标准。

(二)加强管理,狠抓内涵,落实公立医院控费第一责任。各级公立医院狠抓内涵建设,改善内部管理,推出多项具体举措。新华医院制定了合理用药的实施细则和考评办法、定期督查科室用药情况,对降低药占比起到了实效。市一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部分贵重药物和高值耗材都设置了处方权限。市六院、九院等13家市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手术量达到医院总手术量的16%,患者医疗费用平均下降了15%-60%;有8家医院开展了日间化疗,患者入院等候时间平均缩短1至3天。14家市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0%-25%,大部分病种出院均次费用下降10%左右。13家市级医院牵头与5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14个慢性病综合防治项目,促进了基层慢性病防治水平的提高,有效减轻慢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主要特点

第一,领导重视是基础。上海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控费会议,并成立多部门参加的联合控制医疗费用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筹组织联合控制医疗费用工作,协同推进落实控费举措。第二,多措并举是关键。政府加大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卫生、医保、物价等部门出台的政策相辅相成,营造出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积极推进控费工作的政策环境。第三,加强考核是抓手。多个部门联合控费文件,从9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控费举措,政府各相关部门、办医主体、上级主管部门和公立医院联合开展控费工作,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办医主体把控费情况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对所属医疗机构的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和院长绩效考核中,认真督导,确保了控费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取得的成效

(一)医保费用控制受到医院高度重视,医务人员控费意识普遍增强。实行医保预付,形成了医院医保费用的约束激励复合机制,充分调动了医院自主管理医保费用的积极性。医院管理者更加关注医院运营和成本管理。由于医保费用控制与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奖惩直接挂钩,使控制医保费用与每个医务人员的利益直接相关,医务人员合理控制费用的意识明显增强,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用药、重复检验检查,促进了合理医疗、合理检查,减少了浪费。

(二)医保费用控制任务圆满完成,预付制试点成效初步显现。2010年,全市33家三级医院医疗总费用331.8亿元,同比增长15.13%,较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药占比46.48%,同比下降2.28个百分点;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增长率分别较上年下降2.45个百分点和2.08个百分点。同时,医保总额双控工作取得了实效,三级医院医保总额完成率103.29%,仁济、同济、华山、长征和眼病防治中心等5家医院医保预算总额有结余;医保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持平,医保药品总额完成率96.57%,圆满完成目标。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工作取得了成效,切实减轻了病人就医负担。

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工作是公立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开展惠民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群众看病贵,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认真学习、借鉴上海市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工作的先进经验,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立足自身实际,积极研究实施惠民便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

卫办医政发(2010)186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近日,中央有关媒体曝光了河南省周口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甚至个别机构、人员存在非法买卖医疗废物的违法行为。我部和环境保护部也分别接到媒体举报,反映山西省稷山县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等环节不规范。上述事件反映出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部分卫生行政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依法严格管理,落实法定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全面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监管职责,加强检查指导,落实管理措施,健全处置方案。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并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管理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要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时贮存工作,并将医疗废物交由经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要重点加强感染性、损伤性和病理性废物的管理,特别是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均应当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直接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中,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利器盒中,一并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反《医疗7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罚。

三、全面监督检查.督促落实整改

(一)开展自查(2010年1 2月—2011年2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开展自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二)行展监督检查(201 1年3月-2011年6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尤其加强对尚未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地区以及一级以下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开展拉网式监督检查,覆盖辖区内100%的医疗卫生机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少于30%的县(区)进行抽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少于20%的市(州、盟)进行抽查。各地要加大监督检查和惩处力度,对于造成危害后果的典型案例,要进行通报,公开曝光,对有关责任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汇总本辖区医疗废物管理监督检查情况并形成报告,于2011年6月30日前报送我部医政司、监督局。我部将适时对部分省(区、市)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将有关情况进行通报。

四、不断总结探索,完善长效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已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与环保、物价部门沟通协调,制定合理的医疗废物处置费用标准并纳入医疗成本。尚未建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与环保部门协商,共同制订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安全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方案,井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确保对医疗废物的全程规范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专项督查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医疗废物各项管理职责;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纳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加大管理力度。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6〕112号 【发布日期】2006-12-28 【生效日期】2006-1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

(豫政办 〔2006〕11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6〕37号)和《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办〔2006〕51号)要求,省政府决定,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组织开展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以下简称资产清查)工作。为保证资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权建设和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管理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资产清查工作,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为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初始数据,有利于为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二、认真组织开展好本部门、本地区的资产清查工作

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点,资产清查的范围为全省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各级政府按行政隶属关系分别组织开展本地、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境外机构的资产清查工作由其派出单位组织开展。

根据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总体要求,本次资产清查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统一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具体的工作按照《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附后)和《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办法》(另行下发)等有关要求进行。

三、切实加强对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省政府建立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负责资产清查的日常工作。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要设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好本地、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机构,组织实施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范围广,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事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工作的质量,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认真准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有关方面要积极配合,通力协作,按期圆满完成资产清查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清查结果真实、可靠,有关数据准确无误,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国发〔2006〕37号)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工作安排和省政府的部署,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将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为确保我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财政部门编制2008年及以后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四)完善管理制度。对于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二、清查基准日和范围

(一)清查基准日

此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统一以2006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

(二)清查范围

1.2006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由行政事业单位填报相关数据。

三、工作原则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各级政府按行政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具体开展。各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所属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省资产清查办对省直部门和各省辖市、各有关县(市)的资产清查结果进行统一汇总。(一)对于近三年已经比较细致地进行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地方、部门(单位),经同级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可以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此次资产清查的统一政策和要求对其资产清查结果进行补充、调整,审核更新有关数据后,汇总上报。

(二)省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首先由部门(单位)进行自查,然后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自查结果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各部门(单位)向省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资产清查办)报送的资产清查结果报告,应当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参与资产清查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由省资产清查办统一招标确定。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开展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时,自行确定中介机构参与工作的方式。

(三)经过清查后的固定资产,要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账卡,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四)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暂行办法》(另行制定)的有关规定,对资产清查结果逐步予以核实认定。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结果核实、资产损溢认定等方面的具体权限,由同级政府根据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根据《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办法》(另行下发)有关规定,做好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和完善制度等项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月)

1.拟定我省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文件。

2.组织征订资产清查工作软件和印制资产清查报表及有关资料。

3.成立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及办公室。组织召开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大会。

4.各级、各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工作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制订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布置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5.参加财政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做好对省直各部门(单位)和各省辖市、各有关县(市)的业务培训。

6.各级资产清查工作机构组织确定参与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中介机构。

(二)实施阶段(2007年2月―6月)

1.部门(单位)自查(2月―3月)。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办法》要求,认真进行清理清查。

2.社会中介机构专项审计(3月―4月)。中介机构专项审计工作与部门(单位)自查交叉进行。省级部门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由省资产清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市、县级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按照自行确定的中介机构参与工作的方式进行。4月20日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将自查结果连同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一并报主管部门审核。4月底前各主管部门将审核后的清查结果和专项审计报告汇总上报同级资产清查办,同时将固定资产建档建卡,输入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

3.清查结果汇总上报与部门(单位)建章建制(5月)。

(1)各级资产清查办逐级汇总上报清查结果。各省辖市务必于5月30日前将清查结果报省资产清查办。

(2)各部门(单位)根据资产清查工作情况,建立完善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

4.组织验收检查与上报全省清查结果(6月)

(1)各级资产清查办组织力量对本级各部门(单位)资产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固定资产建档建卡情况及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情况等进行验收检查。

(2)省资产清查办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分析,按时向财政部报送全省的资产清查结果。

(三)总结阶段(2007年7月)

1.各级分别召开资产清查工作总结大会,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2.对全省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总结。

五、经费保障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除省财政承担省本级和省对各省辖市、有关县(市)财政部门的培训和资产清查报表的印制经费外,各级财政分别负担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所需经费。省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由省财政统一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机构不得向审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省政府建立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副省长为召集人,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编办、统计局和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各级政府都要相应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切实加强对资产清查工作的领导。主管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组织,负责实施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二)精心组织。各地、各部门要做好动员、培训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制订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方案,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三)严肃纪律。各地、各部门在资产清查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管理情况和存在问题,不得瞒报虚报,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社会中介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地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等鉴证材料,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对于资产清查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四)工作督导。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本地、本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汇报和督促本地、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进展情况。省资产清查办将通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简报》等方式对全省资产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予以通报,并组织监督检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放射诊疗防护专项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放射诊疗防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卫办监督发 〔2010〕1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44号),进一步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强化放射诊疗防护工作,我部将组织开展以放射诊疗防护为重点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现将《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放射诊疗防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放射诊疗防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九日

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

—放射诊疗防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进一步强化放射诊疗防护工作,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44号),开展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放射诊疗防护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防护监督管理,强化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意识,落实责任,切实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权益。

二、工作目标

针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完善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制度,及时发现放射诊疗安全防护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放射诊疗工作,提高放射诊疗工作质量,推进《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

三、工作内容

(一)检查范围。

以放射治疗防护为重点,对所有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主要为使用医用电子加速器、钴-60远距离治疗机、伽玛刀、X刀、后装治疗机、质子治疗等设备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和开展永久性籽粒插植治疗的医疗机构。

(二)检查内容。

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机构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和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情况和卫生防护工作情况等(详见附表1)。

1.《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持证情况;

2.新建、改建、扩建放射治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与审查情况,放射治疗设备状态检测情况;

3.模拟定位机、放疗计划系统和放疗剂量仪等放射治疗质量控制设备的配置情况;

4.制订和执行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管理制度情况;

5.专职医学物理人员配备情况;

6.对放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7.放疗场所安全警示标志和放疗设备安全联锁有效情况;

8.开展永久性籽粒插植治疗工作的防护质量保证情况。

四、组织管理

卫生部负责组织开展全国放射诊疗防护专项检查工作,制订督导检查方案;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专项检查方案组织本辖区内的检查工作;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放射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在本内已开展检测的需提供检测报告。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存在的安全防护与质量问题应及时通报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其进行整改。

五、实施步骤和工作安排

专项检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0年10-12月)为动员部署及医疗机构自查阶段。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本辖区内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根据方案的要求,对放射诊疗防护工作情况进行自查。

第二阶段(2011年1-2月)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阶段。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自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省于2011年2月底前将监督检查情况总结及汇总表(附表

2、附表3)报我部。

第三阶段(2011年3月)为卫生部抽查阶段。卫生部组成督导组赴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专项检查工作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监督管理工作,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抓紧、抓细、抓出实效。

(二)突出重点,狠抓专项检查工作的落实。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政、医管和监督部门要紧紧围绕各自职责分工,根据方案确定的检查内容,认真组织落实。各地还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着力解决放射诊疗安全防护与质量安全问题,实现专项检查工作目标。

(三)落实责任,做好自查工作。医疗机构要切实落实放射诊疗安全防护责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全面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提高放射诊疗质量控制水平,降低风险,逐步完善质量保证与安全防护管理机制。

(四)严格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加强监督执法检查。对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设备不符合国家强制安全标准、未落实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医疗机构,应依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予以查处。

(五)标本兼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放射诊疗安全防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而复杂,应按照整顿与建设并举、审批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要通过专项检查工作,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建立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监管的长效机制。

附表:1.放射诊疗安全防护检查表.doc

http://61.49.18.65/publicfiles///business/cmsresources/mohwsjdj/cmsrsdocument/doc10272.doc

2.放射诊疗设备检查情况汇总表.doc

http://61.49.18.65/publicfiles///business/cmsresources/mohwsjdj/cmsrsdocument/doc10273.doc

3.医疗机构检查及查处情况汇总表.doc

http://61.49.18.65/publicfiles///business/cmsresources/mohwsjdj/cmsrsdocument/doc10274.doc

下载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汝州市医疗市场混乱查处情况的通1[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汝州市医疗市场混乱查处情况的通1[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