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药药理实验室

时间:2019-05-15 14:4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药药理实验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药药理实验室》。

第一篇: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药药理实验室

党委书记:郭新民

郭新民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主任医师、教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党政工作。注意自身理论修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先后获得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郑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院长:李真

李真 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荣获全国杰出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院长、郑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机构设置]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委员会:

主任:李 真

副主任:张运克 宰军华

委员:李 真 张运克 宰军华 李建平魏 明 唐 陆 刘晓颖 霍 勤 余海滨 张晓东 焦 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焦 钧(兼)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

彭 勃 李建生 徐玉芳 刘文第 梁华龙 李 真 司富春 张运克 宰军华 朱明军 丁 樱 王新志

马云枝 李素云

联系部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焦钧

电话:66245164

电子信箱:zyyfybsh@126.com

中药药理实验室简介检测技术

2.1 生理学检测技术:肺功能、体外尾动脉血压、心电图等生理功能的测定。

2.2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液与组织SOD、CAT、GSH-PX、MDA、ATP酶、肌酸磷酸激酶、NO、NOE、离子、5-HT、Ach、AchE、NA 等酶、递质和炎症介质的测定。

第二篇: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规划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省中医院

“十二五”发 展 规 划 纲 要

“十二五”期间是我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我院 “十二五” 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院床位规模进一步扩大,门诊量、出院人次和业务收入明显增加;针灸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特色中医院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得到加强;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所突破;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医院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获得提升。

医院现有占地面积19273平方米,建筑面积20740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220张,设有二级临床学科13个,病区6个,医技科室3个。针灸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血管性痴呆、膝骨关节炎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病,脾胃病、康复科为备选重点科室。医院在职人员182人,聘用人员64人;拥有教授、主任医师1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6人,硕士生导师5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10名;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名,省卫生厅第二周期中医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8名。设有六个临床教研室,为针灸临床学科硕士点,承担学校本科、硕士研究生、国外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30多名。近年来,我院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8项,其中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立项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6项,获得科研资助经费数十万元,获得科研成果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接收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德国、巴西、新加坡等国家的留学生、进修生及硕士研究生300余名;先后有10余名专家40多人次赴法国、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波兰、新加坡、韩国、也门等国家讲学、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以及援外医疗。医院为安徽省特色中医院,于2005年获 “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2008年先后获得国家中医管理局授予的“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世界针灸联合会授予的 “临床基地”。2008年底与2005年相比,医院固定资产由1175万元发展到1892万元;床位使用率由80.7%上升为111.6%;门急诊人次由7.4万上升为11万;出院人数由2500人上升为3846人;业务收入由2074万元上升为3850万元。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以及省政府、省卫生厅和学校领导莅临我院考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医院主体建筑面积为26000平方米的新病房大楼已获得了国家和省发改委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立项。

医院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院的空间和规模较小,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强;特色专科的优势不够凸显,学术影响不够大,诊疗范围较为局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不突出;门急诊量不高,应急能力不强,科室之间发展不平衡,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新大楼建设资金缺口和拆迁压力较大,“两个基地”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对外交流与合作范围和力度不大;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制度贯彻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坚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坚持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持以针灸特色立院、以专科优势兴院、以质量效益强院的办院方向,坚持实施“三名”工程和“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及重大工程建设

(一)发展目标

至“十二五”期末,要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针灸医学基地,使医院成为针灸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中心,成为祖国传统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窗口,成为安徽中医药事业的知名品牌。

(二)主要任务及重大工程建设

一项重点工程:完成国家发改委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及其配套设施工程建设。

两个基地建设: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和世界针灸联合会临床培训基地建设任务。

三项主要指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医院固定资产超过1个亿;开放住院床位达到600张;医院年业务收入突破1个亿。

四个重点专科专病和特色诊疗中心建设:完成国家局、省卫生厅重点专科专病针灸科、痴呆病、膝骨关节炎和脾胃病建设任务;重点建设中风治疗中心、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心、康复治疗中心、老年病治疗中心、传统疗法治疗中心和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五项人才计划:遴选一批名老专家为医院名医;聘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为医院特聘专家;遴选一批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遴选一批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养和引进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技术骨干。

六项教学科研项目:临床教研室和硕士点建设;针灸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针种和针法研究室建设;灸法研究室建设;针灸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院内科研及研发基金项目。

七项综合支撑能力建设:急诊科建设;重症医学科建设;医技检测科室建设;麻醉手术科室建设;中药制剂室建设;消毒供应室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八项民生相关工程:职工活动中心建设;职工和营养食堂建设;院内停车场建设;两路供电改造;市政集中供气;污水处理改造;医院环境美化;医院文化建设。

十个特色专科专病扶持建设:老年病科、推拿科、肛肠科、心血管呼吸科、内分泌风湿科、肿瘤科、妇科、男科、皮肤科、五官科。

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同时,医院在“十二五”期间要积极申报并争取成为安徽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级针灸临床教学基地、中国针灸学会临床标准化研究基地、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积极参与组建安徽省中医医疗集团,积极探索合作在国外建立1-2个医疗和教学网点。

三、具体办法和措施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新病房综合大楼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适度扩大规模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已规划立项的新病房综合大楼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2亩,总投入约需1.2亿元,是建院以来投入最大的一项重点工程。此项重点工程建成后,医院规模扩大,床位总数达到600张,配套设施包括两路供电、市政集中供气、污水处理、停车场和道路环境等得到完善。医院要成立建设领导小组,高度负责,精心组织,科学论证,周密计划,集中力量,全力以赴,保质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政府项目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度利用中长期贷款和医院积累资金,力争在2009年尽快启动,二年内完成工期。要依靠学校和政府,依法稳妥做好拆迁安置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招标采购,严把工程质量关。要充分调研论证,做好单体设计,力求理念超前,布局合理,经济实用,功能先进,条件舒适,设施完善,质量优秀,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对现有门诊和病房楼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增加现有门诊空间,改善门诊就诊环境,扩大教学、科研和药剂用房,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最为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坚持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发挥针灸特色,凸显专科优势

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主体,要大力推行“三名”战略,以名科支撑名院,以名院提升名科。要抓住机遇,积极申报并争取成为省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在全面完成已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针灸科、痴呆、膝骨关节炎和省特色中医院及省重点专病脾胃病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以重点学科针灸科为龙头,以神经科、骨伤科为主体,以相关专科专病为支撑,进一步加强我院现有的中风治疗中心、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心、特色针灸治疗中心建设,着力建设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康复治疗中心、老年病治疗中心和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以开展和应用各类特色针灸、推拿、手法、中药、康复等为主要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形成一批优势病种的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和标志性的技术项目,籍此打造处于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名科名院。

加大扶持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力度,拓宽针灸等中医药方法的治疗范围。以新病房综合大楼建设为契机,合理进行学科和专科分化调整,扩大现有的针灸科(神经科)、骨伤科、老年病科、消化内科、外科肛肠科病区规模,恢复推拿科病区,新建心血管、呼吸、内分泌、风湿和肿瘤等专科及病区,加强中医妇科、男科、皮肤病、五官科、儿科等专科专病建设。力争使我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达到5个以上。

健全中医特色考核体系,鼓励针灸等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建立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建设符合GMP标准的中药制剂室,积极组织申报和生产院内中药制剂,主动配合临床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经济适用的敷贴药、膏滋方等特色中药。

(三)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整体素质,造就名医名家

注重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遴选一批医院老中医及专家为医院名医,加强名医工作室建设,鼓励老专家从事临床指导和学术经验继承及研究工作;聘请一批院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遴选一批科主任作为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提升业务水平和学术地位,扩大学术影响和知名度;遴选一批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优先派出到国内外一流医院知名学科进修学习和深造,实行动态管理考核;根据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对中、高级职称人员要确定专业特长发展方向和主攻专科专病研修计划,分期分批外出进修学习深造,有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在“十二五”期间,医院要拥有在全国和全省中医界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的知名专家10名以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占临床医师比例比例要达到40%以上,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增强综合能力,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完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三级质量控制网络,适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推行病种分型和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病房工作在保持较高床位使用率的基础上,要加快床位周转次数,缩短平均住院日,缓解目前床位紧张状况,提高出院人次和病床利用率。制定“三新项目”管理办法,鼓励开展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加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建设,建立高标准的ICU;医技科室、手术室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实技术力量,与临床相关科室有机整合和协作,分期更新添置部分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完善基本功能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加强门诊管理,制定有利于提高门诊量的考核激励办法和奖惩措施,充实专家门诊力量,改善就诊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扩大门诊宣传,增加门诊工作量。改进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措施,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病人满意度。力争年门诊和出院人次增加10%以上,至“十二五”期末,年门诊量超过20万人次,年出院超过1万人次。

(五)坚持以教学科研为带动,重视面向临床和学术创新,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

在完成学校临床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充实专职管理人员,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临床教研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设备和仪器投入,组织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和培训资料,积极开展临床教学研究;建立针灸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制订针灸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体系,规范临床实习带教;在原有硕士点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新增硕士点和硕士生导师,积极配合学校申报博士点建设单位工作和国家级针灸临床教学基地,为国内外培养和输送高层次的针灸临床人才。

建立院内科研课题和科技研发基金,在全院职工中强化科研创新意识,鼓励医务人员面向临床申报各类科研课题;规范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加强对在研课题项目的进度检查,督促及时结题和进行成果鉴定;积极组织专家论证,制订针种和针法研究室、灸法研究室和针灸学科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并步加以实施,力争在国家和省级重点研究室和实验室建设项目上有所突破;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开展针灸等中医药方法对优势病种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以及新技术、新药的研发,提高科研档次和水平。在已获得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标准化研究。至“十二五”期末,新获得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项以上。

(六)坚持以对外开放为延伸,加强“三个基地”的建设,拓宽交流合作,扩大医院影响

借助国家和省政府各部门及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积极开展针灸医疗和人才培养的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世界针联针灸临床基地、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和的领导和组织管理,聘请院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基地建设专家委员会,为基地的建设、学科的发展献计献策,科学制订“三个基地”的建设方案,确定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具体措施。完善基地建设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保证完成建设和培训任务。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中青年医师学好外语,为国际交流做好师资培养。要扩大招收国外留学生,提高国外留学生、进修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培训和培养质量。要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专家出国进行讲学、考察、办医等交流,鼓励已在国外的专家回院工作或以各种形式为医院发展作贡献。力争合作在国外建立1-2个医疗和教学网点。要利用报纸、电台、电视、杂志、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外宣传。力争把医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针灸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地,祖国传统医学与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中医药事业的知名品牌。

(七)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强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凝练医院文化,构建和谐医院 坚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依规管院,以德治院。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2008年版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为依据,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认真加以落实。健全和完善确定医院二级职能机构设置,实行中层干部及科主任、护士长的任期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管理岗位津贴和考核制度,调动从事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修订和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充实调整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管理人员,有计划选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深造,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完善医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和资产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和职称评聘办法,坚持效益领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院务公开,发挥工会和职代会民主管理作用,加强审计、监察和监督。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对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网站进行全面升级更新,建设数字化医院。主动适应新一轮医改政策,加强医保和新农合管理,积极探索和参与联合式、集团化的办院模式。

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弘扬“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医德医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凝练医院精神、院训、愿景、核心价值,营造中医文化氛围。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努力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利益问题。建立职工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对全院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新建医院职工和营养食堂,为医院职工和病人提高良好的饮食服务。抓好安全生产,安装院内监控系统,加强停放车辆管理,保证安全平稳、有序运转的良好环境,创建“平安医院”。在保证医院业务收入和效益增长的同时,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稳步提高,共同构建和谐医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医院改革,规范医院管理,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注重人才开发培养,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在五年内完成医院整体搬迁工作,努力向功能完善、环境优雅、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技术精湛,具有专科特色的三级乙等医院迈进。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二、目标和任务

㈠发展规模:①床位:2010年底一期住院大楼建成交付使用后,全院实际开放床位由368张增至600张。②人员编制:严格按因岗设人要求,五年内在岗职工人数达600人。③科室设置:在原有专科病房的基础上,五年内拟增开肿瘤科、眼科、产科、传染科、神经内科等5个专科病房。④基本建设:2011年初开始拟建门诊大楼8000M2,体检中心2600M2,中心供应室锅炉房1700M2,食堂及学术报告厅1800M2,洗衣房及后勤服务楼1260M2,太平间、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240M2。项目建成后场区容积率0.73,绿化率为50.11%,建筑密度15.9%。拟投资8000万,其中申请银行贷款5000万,自筹3000万。⑤设备投入:拟购买低场永磁核磁共振一台,约500—800万元;更换CT,拟新购置一台16排全身螺旋CT,约480—520万元;拟新购DR数字摄片机一台,约180—220万元;拟新购30—60人用的高压氧舱,约60—100万元。㈡医疗任务

年门诊人次达到35—40万人次,床位使用率≥90%,出院人次达到2.5—3万,手术台次达到1—1.5万。其它医疗、检查、护理任务指标按“三级”乙等医院要求完成。㈢专科建设

建设大专科、小综合格局。发展市级重点专科1—3个。㈣科研教学任务

力争开展市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每年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力争实现SCI零的突破。㈤医院效益

到2015年医院年收入达1.5亿元。职工年均收入5—8万元。

三、具体措施

㈠完善管理体系,推进创新机制。

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费用管理,积极推选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费用,减轻病人负担。㈡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①增加人才储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采取有重点、有选择地到医学院校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为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为辅进行人才储备,以满足医院规模扩大和新科开设所需。

适当引进高层次人才,根据医院学科发展需要,重点选择能够为医院带来先进医疗技术和先进医学理念的人才,以带动专业学科的发展。②加强培养力度,坚持多种形式并举培养人才

根据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制订阶段培训内容,通过外出进修、学术交流,安排与上级医院学术合作等方式,深入学心并掌握专科新技术项目,并学会市场开发,科学管理等知识,进行阶段性考核和终末评价。

营造学术氛围,通过教育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工道德建设的同时,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使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竞争力加强。加强人才培训的同时,要给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在政治上、工作上、学习上给予足够的关心,用待遇、事业、情感留住人才。③完善管理制度,激活用人机制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体现公平、择优的用人原则,完善岗位责任考核,实施评聘分开和分级管理,对重点学科实行政策倾斜,形成“人才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培育团队精神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医院前景激励人,用医院文化引导职工行为,使医院职工能够分享医院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平等机会及发展平台,工作环境舒适和谐。

第三篇:中药药理实验室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工作总结

中药药理实验室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工作总结

中药药理实验室余林中

本实验室自批准为南方医科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以来,积极工作,精心指导,充分利用中药药理学科优势和从事中药现代研究的实验技术与仪器设备资源,为学有余力的本科学生提供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中医药研究项目的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兹将前期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基地开展的项目

1.科研知识讲座由本学科教师根据自己长期的科研实践、近年的主要科研方向与研究成果,针对新入基地学生的专业、学习经历等具体情况,开展了有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的相关知识讲座。

2.科研基础训练初入基地的学生大多缺乏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培训,基地对新进学生开展科研基础训练,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3.科研项目实践由教师指导,并根据进入基地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个人兴趣、时间等自由组合,参与或独立承担研究项目。

二、进入创新基地的学生情况(数量、专业年级)

进入创新基地的本科学生91人次,包括

1.中药学专业2004级22人次;

2.中药学专业2005级52人次;

3.临床医学2004级9人次;

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专业2004级8人次;

三、创新基地取得的主要成绩

1.科研知识讲座

主要讲座包括:

(1)中药药理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2)方剂配伍规律与组成原理研究的思路与实践

(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因素分析

(4)中药清热解毒治法研究思路与实践

2.科研基础训练

主要训练包括:

(1)中医药科研选题与申请

(2)中药药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3)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

3.科研项目实践

已开展并完成的项目有:

(1)新功能食品(膳食纤维)通便作用评价(黄能辉、刘星星、李科成、李夏西)

(2)益智颗粒急性毒性评价(黄能辉、刘星星、李科成、李夏西)

(3)益智颗粒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研究(黄能辉、刘星星、李科成、李夏西)

(4)牛大力对小鼠抗疲劳的实验研究(冯计开、麦琴笑、曾超贤、林武鹰、冯静仪)

(5)葛花异黄酮类化合物解酒作用的研究(刘斌、赖

三、薛俊杰、刘文昌)

(6)锦灯笼果实生品与其炮制品抗炎作用的比较(黄能辉、梁镇标、叶文雄、钟明宇、梁锡辉)

(7)大头陈药理作用初步筛选研究(彭文艳、张明明、张 琴、邵 帅)

(8)江南卷柏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卢烈梅 赖国华 陶剑郑飞)

(9)鼠曲草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赵博欣、黄德浩,万翔、张世卿、曹大正)

(10)黄鹌菜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ALT、AST活性的影响(李桃、严晓灵、袁品贤、郑凌冲)

(11)水线草的解热抗炎作用研究(李勋、吴卓莹、黎金凤、杨佩梨、崔雪仪)

(12)新鲜墨旱莲汁促毛发生长的动物实验研究(赵阳阳、吴炳彦、梁贵琴、陈敏、伍彪)

四、问题与建议

中药药理实验室作为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是中医药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大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科技创新实践的依托基地,在科研促进教学、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创新基地一年多的运行过程,我们提出如下几点问题与建议供教务部门参考。

1.丰富创新教育基地的创新实践培养内容

创新教育基地工作已引起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条件与学科特点,结合相关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以教师的科研项目、教研项目、实验室开放、各层次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学生感兴趣的自选项目等为主要内容,为优秀的本科学生提供更好的自主学习条件、丰富的研究资源,营造了有利于激发创新激情、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创新基地的各项功能。

2.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积极性

创新教育基地是一个师生互动、以自主性实践、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实践环境。最大限度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发挥创新教育基地的功能。指导教师主要是以兼职身份参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指导活动,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指导教师的劳动应该行到尊重。建议学校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计算相应的个人教学工作量,并给予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在创新基地完成的项目,提交研究报告,经认定后可以获得创新学分或素质综合测评加分并给予相应奖励,临近毕业的相关专业还可将研究项目作为毕业专题来完成。

3.加强创新教育基地建设投入

创新教育基地的经费投入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进入基地的学生若只是按照指导教师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案,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研究经费虽有保证,但常常难以发挥学生的自主与创新潜能。而另有一些能较好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自主选题项目,又很难获得经费资助。建议学校能增加创新基地的经费投入,为这部分有创意、有苗头的选题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第四篇:关于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房的实习报告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药学专业 11级药学2班杨阳

关于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房的实习报告指导老师:班超 关于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房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药学知识的认知;

2、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3了解医院部门的构成和职能,整个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医院里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华佗故里,新安江畔。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位于安徽省会合肥西部,东邻风光秀丽的银河景区,西靠气势磅礴的五里飞虹。医院占地面积65937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五十年的风雨如磐,几代人的不懈追求,书写了医院今天华丽的发展篇章。医院现已成为安徽省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全省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医药临床人才的摇篮,是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之一,是我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实习岗位医院药房,药房主要销售西药、中成药、中草药等各种药品。主要负责接收处方,审核处方,处方调配,核对发药,与取药人当面核对名称和数量,向病人交代清楚用法用量及禁忌,对处方日清日查日结算,妥善保存处方,每月盘货一次。以及负责处方划价,严格掌握药品价格,划价准确无误。药品分类上架,使用中及时进行补充。不定期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和变质、沉淀、变色、发霉、过期等,如发现问题及时向院领导汇报,不的私自发放过期药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毒、麻等药品,严防差错事故。保持药房清洁卫生,排放整齐,空气流通。医院药房是帮助病人拿药取药和了解药品怎么使用的地方。在这次实习期间我希望能够熟悉医院药房常用的药物,了解药房内部操作,配药程序,贵重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还有一些医院管理等。实习期间是我们这些即将跨出学校的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时期,希望能通过实习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实践经验。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从2013年6月19日至2014年3月28日实习时间10个月,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分别在住院药房、门诊西药房、门诊中药房、制剂室和药

检室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实习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

随着我医药事业的日臻完善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要求的不断提高,药品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对药学人员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药学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自身的操作能力,根据学校的要求,我选择了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

1.住院药房

住院药房是我此次实习重要的岗位。实习走进住院药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药架和穿梭在药架之间忙碌的老师。第一天实习,心里很没底,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到很多在学校看不到的东西,紧张的是万一做不好工作而受到批评,但几位老师既亲切又和蔼,并很热心的为我介绍这里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让我那股紧张劲顿时减少了大半,心里暖暖的,我就有了信心一定要学好。

住院药房的主要职责是为本院住院部各科室病人提供静脉输入的西药(包括水针剂和粉针剂)和口服药及部分外用药。药品的摆放按不同剂型、作用分门别类,井然有序。药房最前面的架子上放的都是一些最常用的针剂,如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氨基比林、门冬钾美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生理盐水、654-

2、氯化钾注射液等和抗生素类的注射剂如头孢类、阿莫西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赖氨匹林等;第二排药架上摆放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如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硝苯地平、辛伐他汀、尼莫地平、硝酸异山梨脂等;第三排药架上摆放的是治疗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药品,如多潘立酮片(吗丁啉)、多酶片、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第四排药架上摆放的是解热镇痛类药品如阿司匹林、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康)、吲哚美辛片等;还有一些药品如抗过敏的药如氯雷他定、甲巯咪唑和常用的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和外用药品如眼药水;两侧的药架上放的是抗肿瘤的药品,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和手术室常用药如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显影剂碘化油、碘海醇、碘普罗胺。二类精神药品锁在前面的铁柜子里,一类精神药品如哌替啶、布桂嗪、芬太尼都要锁在保险柜里,由专人保管。

住院药房的分工明确,不同的工作由不同的工作人员完成。医院采用联网系统,首先,住院部各科室医生查房后下医嘱后,由护士将科室病人所需用药的名称、数量的统领单输入电脑,待住院药房的药师接受后将统领单打印出来,再由负责调剂药品的药师根据统领单发药,最后由药房送药的护士核对无误后送往各个科室。

为了补充药品的消耗,每周二、周五药房的负责人都会进行药品出库。一般药房会按规定在出库的前一天先清点药房内药品的数量,以便掌握药品的消耗量,便于及时供给,满足配方需求,然后把需要领用的药品的数量、剂型输入电脑,再将出库统领单传给药库,药品出库员根据传过来的信息打印统领清单,然后根据清单发药。发药时应严格查对药品的剂型、数量和有效期。药库将药品发放完毕后,再由领药人按药单核对,无误后签名备查。

通过住院药房两个月的实习,我熟悉了不同类别药品的使用范围,通过按统领单向各科室发药的过程中,我对常见科别病人所用药品及其适用范围有了大致了;大致掌握了一般药品的储存原则:疫苗、蛋白、刺激因子等药品应恒温保存;硝普钠、维生素k4、培福沙星注射剂等应避光保存;并对精神药品的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实践工作中难免产生失误,但改正后便是自己实习中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门诊西药房

结束了住院药房的实习后,在药学部主任的安排下,我来到了门诊西药房。门诊西药房的调剂工作,是药剂科直接为病人和临床服务的窗口,调剂工作的质量反应了药剂科的形象,也反应了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的另一个侧面。西药是现在药品的主力,同时意味着门诊处的工作会格外繁忙。门诊西药房的调剂工作面是面对流动的病人,工作作业量大,活动高峰时间明显。药品关乎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稍有不慎便会酿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调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处方管理制度,认真审查和核对,确保发出药品的准确、无误。发出药品应注明患者姓名、用法、用量,并交代注意事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改,对有配伍禁忌、超剂量处方,调剂人员应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改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为保证药品质量,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期间重点掌握如下:(1)、药物的摆放:同类药物放在一起,做到先进先出。(2)、看处方:首先看病号,再看年龄,最后看用法用量。

(3)、拾处方,拾处方要认真、细心,要检查有无药物配伍禁忌。(4)、处方的计价收费。

门诊西药房实行窗口发药结合法,即每个发药窗口配有两名调剂人员,一人门诊西药房实行窗口发药结合法,即每个发药窗口配有两名调剂人员,一人负责收方、审查处方和核对发药,另一人负责配方。此方法配方效率高,差错少,能更好的把工作做好。其他的部门就不一一说了。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本人自药房实习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职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实习期间内,本人把专业课本《药事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课本带在身边,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作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把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牢记心中,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准,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当患者取药时,我们应以礼貌热心的态度接受患者咨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在配药过程中,不能依据个人主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要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会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要保证患者用药和身体安全。

在西药房实习期间内,我在领导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从片剂方面开始实习,之后是针剂、精麻药一一实习,刚进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会有不知所措之感,时间一长就轻车熟路了,检查药方,估价,取药。审药,发药,每个步骤都能一丝不苟的进行,坚决拒绝出现错误,得到了领导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西药房实习之后,我又来到了中药房,和西药房的感觉一样,刚开始很生疏,熟悉后就不会了。在中药方实习期间,主要是掌握中药材的性能和鉴别方法,以便于取药的准确性高。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基源鉴别法,性状,显微镜和理论鉴别法,有经验鉴别法比较简便易行(眼看、手摸、鼻闻、品尝和水试、火试)一种药性状鉴别法为例,如何鉴别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火仅用其木材部分已极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其中,茎累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鬼见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灯山草,通草等。木类中药药用部位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如苏木、沉香、树脂、挥发油等。再者就是中药的炮制加工等技术。例如:通过炮制可增强药疗效,改变和缓解药物的性能,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增强药物疗效。改变可缓解药物的性能:不同的药物各有不同的性能,其寒、热、温、凉的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会有副作用,有的药物疗效较好,但有太大的毒性和副作用,临床上应用不安全,如果通过炮制便能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草乌,川乌,附子用浸、漂、蒸,煮加辅料等方法可降低毒性;商陆,相思子用炮制可降低毒性;相子仁用于宁心安神是如没通过去油制霜便会产生滑肠通便止泻的作用。

首先是中药的分类比较繁多,很多东西都可入药,例如明代的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想进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来很大作用。现在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种:1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等。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成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茛科等等。

在实习中,我尽力做好老师交代的每一件事,虽然受到各科室老师的好评,但是我认为自己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老师交待的任务在我认为就应该认真、细心、耐心地做,哪怕那是枯燥的,往往这些任务却是成为一名真正医药工作者前的必修之课。

总而言之,在药房实习的这段期间,我以认真的工作态度、热情的服务态度,得到了领导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在以后的工作中,本人会更加努力,遵守职业道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当中,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五篇:中医儿科学简介-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儿科学科简介

1.学科发展沿革

我院中医儿科学始建于1986年,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中医药重点学科。目前本学科依托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山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儿科教研室、山西省中医院儿科。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学术梯队。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学科组成员围绕主要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形成了中医专病专科特色鲜明、积极倡导绿色疗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学术特色。在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3年由我学科承担《中医儿科学》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建成贾六金名老中医工作室。本学科具备较好的科学研究基础,在省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

2.研究方向简介(依据招生专业目录对本学科研究方向进行解读。)(1)小儿肺系疾病研究

小儿肺系疾病是儿科临床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本研究方向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等肺系疾病为主研内容,积极倡导绿色治疗,突出专病专科中医特色鲜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2)小儿脾胃病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泄泻、厌食、腹痛、积滞等常见脾胃病为主研内容,采用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如推拿、捏脊等,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鲜明的中医诊疗特色和优势,主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3)小儿心肝疾病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抽动症、多动症、儿童铅中毒等疾病的研究为主攻方向,探讨中医药对小儿心肝疾病的证治规律,减轻疾病对儿童身心生长发育的影响,突出中医药有效、安全、副作用少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4)小儿肾系疾病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遗尿等小儿肾系疾病为主研内容,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与手段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鲜明的中医诊疗特色和优势。(5)中医儿童保健学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传统方法,通过中医药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来达到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目标。积极倡导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对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探索研究。(6)儿童急症的中医药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小儿高热、惊厥等儿科常见急症为主研内容,采用中医药多种治疗方法如中药灌肠、小儿推拿等,进行科学研究,并探索新制剂的临床推广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3.学科队伍建设及导师代表简介

本学科导师组由11名导师组成,分别为秦艳虹教授、刘小渭主任医师、范梅红主任医师、薛征主任医师、王晋新主任医师、马华教授、杨硕平教授、方琪玮主任医师、张镁硒主任医师、孟亚静副主任医师、段爱旭副主任医师。学术学位指导老师7人,专业学位指导老师5人。

学科带头人秦艳虹,女,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同时兼任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医儿科杂志》编委。2009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 “山西省教学名师”。2010年被评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首届名医”。从事儿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三十年,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主讲课程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学生评价优秀。长期坚持临床一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及脾胃病证及儿科杂症。主持各级各类课题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主编、参编专业著作共20部,共计约80万字。2009年被山西省教育厅授予“ 山西省教学名师”称号。2010年被山西省卫生厅,山西省纠风办授予“2010度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首届名医”。2011年被评为山西中医学院“教书育人党员标兵”。4.学科特色及优势

学科在长期学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小儿肺病、小儿脾胃病、小儿心肝病为主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均为中医儿科的优势病种,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形成多个优势病种,并形成中医专病专科特色鲜明、临证突出贾六金学术思想、积极倡导绿色疗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学术特色。

学科导师经验丰富,多数导师从事中医儿科医教研工作近二、三十年,具有深厚的理论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可保证学科培养的持续发展。5.培养条件与实践基地建设优势教学科研成果

我学科研究生培养主要依托于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二级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场所主要依托山西中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可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附属医院儿科科室有专用场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贾六金名老中医工作室,中医儿科外治室,并有专科治疗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儿科多种疾病的诊疗。临床实践除在附属医院儿科外,还依托省中医院儿科、山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山西省儿童医院,均为三甲医院,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科成员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学科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近五年主编、参编了多部教材,如主编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中医儿科学》,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副主编《中医儿科学》案例版教材,参编《新编中医儿科学》、《儿科临床实习指南》、《中医儿科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儿科学》(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书)、《中医儿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程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3年承担的《中医儿科学》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6.学科发展以教学、科研、临床三位一体,努力培养中医儿科高级人才和师资队伍,提升临床诊疗技术。稳定现有研究方向,积极开拓新领域的研究,立足全省,面向全国,把中医儿科学科建设为省内领先、国内中等偏上水平的重点学科。

下载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药药理实验室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药药理实验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附属第一医院消防工程

    附属第一医院消防工程 1.1医院医用电梯尺寸 医务人员用梯2400X2400,也是物流梯,尺寸小了点,没办法>,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采用“病床梯',3300X2700 1、轿厢尺寸:1400(宽)X2400......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简 报 第43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2005年12月19日 我院召开先进性教育......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4期)专题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4期) 作者:广中医 点击数:105 更新时间:2011-3-25 8:54:46 医院9月份创先争优活动简况 9月2日,医院党委书记李敏智主持......

    中医妇科学学科宣传材料-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妇科学学科宣传材料 1、发展沿革 我院中医妇科学学科始建于1985年, 最初依托于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妇科教研室及附属医院妇产科,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逐步走上正轨并得到了长足......

    医院工作报告-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六届四次双代会 材 料 之 三 厚植实力稳中求进 科学谋划蓄势勃发 努力谱写医院发展新篇章 ——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六届四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 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张......

    问答题2017-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四.问答题 1.请列举我院使用的三个特殊使用级抗生素? 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卡泊芬净等 2.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 答:①利尿药(1)噻嗪类和相关药物:氢氯噻嗪(2......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文件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文件 院发字〔2017〕95号 关于印发《2017-2018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现将《2017-2018年新乡医学院第......

    附属第一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文件 佳大附字[2009] 号 --------------------★--------------------- 关于实施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医疗、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