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鹤壁市科达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时间:2019-05-15 14:1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河南省鹤壁市科达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河南省鹤壁市科达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第一篇:2014年河南省鹤壁市科达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

填空题

3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永()

绮丽()

睿智()

hóng hú()

kēng qiāng()

suō衣()

juàn qǐ ruì 鸿鹄 铿锵 蓑

注意“蓑”、“鸿鹄”等字的写法。

选择题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B.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C.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D.尽管巴以局势再度恶化,但布什仍表示将在近期宣布他的中东和平计划。

D

A,B,C注意语序颠倒的问题。选择题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新调来的刘老师不辞辛劳,走宿舍,跑饭堂,组织同学打扫教室,从清早,一直干到很晚才休息。

C.传统的画竹采用直幅,因为这样能较好地体现篁竹的挺拔、气势与高洁。

D.刘晓庆在北京的房产总共有5处20余套,是她在不同时期分别买下的,其中渗透了她的发家、婚变以及偷税漏税的过程。

B

A他那四句自勉诗,是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真实写照,C画竹变为“竹画”,D分别在不同时

期。

简答题

3请选《散文家谈散文》中感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该段句式整齐,对

各位作家作品的风格作了概括,如数家珍,用词非常准确,词汇很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积累文章作者的创作风格,并陈述喜欢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题

关于白鹭

白鹭又名鹭鸶,颈长,呈“S”形,眼黄色,嘴长而尖,腿长又细,都现黑色,全身纯白,夏季生殖。背上和上胸均披以疏松的蓑羽,生殖期后,蓑羽失去。春夏生活于湖沼和稻田中,缓慢步行在浅水滩;飞行时,颈曲缩在两肩之间,两条长腿在身后。性好群居,不甚畏人。五月间群集营巢于高大树上。秋季南迁。食物以水生动物和小鱼为主。白鹭形态潇洒,外表闲雅。早在周朝,人们用其羽毛作饰物。西方妇女亦爱将其羽毛作饰物。杜甫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相传厦门是白鹭的故乡。人们常用“白鹭腾飞”来形容厦门经济的迅速发展。

简答题 3

本段介绍了白鹭的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 观赏价值

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及方法。

简答题

5请用3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优美意境。

初春时节,蔚蓝的天空,一壁如洗,一行白鹭向蓝天飞去,自由的翱翔。

将文章的重点句子译出,并注意诗歌的意境美。

现代文阅读题

水性江南

王本道

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老子的话,能先。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呜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简答题

2文章标题“水性江南”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两句任答一句即可)

把握文章的主旨句。

填空题

2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内容,要能体现刚柔相济的江南美。

江南的水,既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

江南风物,既风姿绰约又雄伟挺拔;

江南的人,既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

江南的水既柔弱秀美又坚韧顽强,江南的人既柔肠百转又侠骨铮铮。

根据文章内容和句式特点来填写。

简答题 2

作者在第二、五两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

.第二段提到“剑”,为了点出江南具有凌厉强悍的气质;第五段提到“剑”,为了表明江南的水涵养了江南人的英豪之气。

仔细分析文章内涵,把握文章的主旨。

简答题

4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请举出一例。你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 怀激烈的诗句?请写出一句。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题重在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及课外延伸能力。

简答题 6

赏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用排比手法表现出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了解现代文的评价鉴赏,应该掌握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另外还要把握文章的主旨。

填空题

2《关于散文<白鹭>》第⑤段引用名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引述这段话是为了说明《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

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白鹭》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

简答题

3《关于散文<白鹭>》结尾说:“《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实在”能否去掉?“韵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

“实在”不能去掉,它表达的感情比开头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要强烈得多,经过一番描绘后,作者认为白鹭实实在在是一首诗,有诗一般美,有诗一般的意境,用“实在”表示不容置疑。“韵在骨子里”指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

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美。

简答题 3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请你仔细品味下面《白鹭》中的这段话,然后说说句子好在哪里?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这是一幅清淡素雅的水墨画。在画里,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丽,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究竟是白鹭装饰了田,还是田包容了白鹭,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把握文章的内容,注意文章的描写特点,另外还要把握文章的主旨。

简答题 2

说说你对莱辛的话“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的理解及作者引用的作用?

意思说好文章应该耐人寻味,说明欣赏文学作品不能浮光掠影地粗疏阅读,必须仔细品味,方能进入其艺术境界。

作者引用姚鼐和莱辛这两段话,目的是用来说明《白鹭》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惟有深入品味,才能知其“味”。

简答题 3

举一个你所了解的作家的散文特征?就你所喜欢的一个作家,补充其相关的材料证明“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

刘白羽的激情奔放;小说《孔乙己》通过悲惨遭遇来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体现鲁迅的深沉冷峻。

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及作者写作目的。

简答题 3

读一篇文章,不但要反复品味它的艺术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你读了《白鹭》之后,请写出与作家晓雪不同的见解。

散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来描绘白鹭精巧适宜的美。

了解文章描写的角度,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简答题 3

《关于散文〈白鹭〉》在谈到作者喜欢各种风格的散文时,以一些作家为例,并扼要地指出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色。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吗?

作者指出这些作家风格上的不同,一方面有力支撑作者上文提出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概括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一个铺衬。另一方面也可使读者在比较中对郭沫若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了解文章作者的创作风格及作者写文章的目的。

第二篇:九年级上册语文j教师用论美、失道寡助、散文家谈散文

十二、论美

【学习目标】

1.记住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2.提高文学作品的积累量,培养表达能力。

3.讨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懂得把美好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相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品味文章中有关“美”的论述。2.体会形象、深刻的名言警句。【相关链接】

《人生论》是弗兰西斯•培根留给后人的一部杰作,也是英国散文的代表作。这部集子先后两次出版,共收入58篇短文。探讨了包括哲学、伦理学、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则、对艺术和对大自然欣赏等方面的问题,充分显示了英国人特有的睿智、敦厚和严谨而富有想象力的审美情趣。全书见解独到,文笔洗练,是英国随笔文体的开山之作。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

二、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

培根,英国哲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曾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1597年,培根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论说随笔文集》。散文代表作《人生论》是英国随笔文体的开山之作。

2、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之后给下列字词注音。

吝啬(sè)

腓力普(féi)

滑稽(jī)

摄取(shè)3.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试着作出赏析。

三、合作交流

1、虽然这篇文章是随笔,但我们可以将它当时议论文来学习,此篇文章的论点是

2、为了证明这个论点,作者采用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明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3、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第1段)以一个比喻,一个实例,提出全文的中心意思:美德最美。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第三部分(第5段)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探究点播

1、本文的主旨:本文论证了美德时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和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2、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

3、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美在于发现”,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

4、今天,你赞美了吗?

会赞美的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会赞美的人,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赞美别人,就是肯定自己。在别人的优点中,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在别人的表现中,肯定了自己的气度。你的赞美,一如珍珠,令别人愉悦 的同时也会使你光华耀眼。

请你说一说,赞美一下一位你认为美的老师或同学的名字,送他(她)一句精彩的赞美。

五、自测反馈

1.仿照例句,以“美”为话题,另造二个句子。

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是饥饿时的一块面包。

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几个关于美的成语或诗句。

尽善尽美 功一美二 凤毛济美 风和日美 甘言美语 精美绝伦 精金美玉

3.结合“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这句拉丁谚语,谈谈对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中“最美不过夕阳红”含义的理解。

【明确】这里的秋天与夕阳红都象征老年。夕阳瑰丽多姿,温馨从容,老人尽管岁至暮年,但是,因为作风优雅,生活充实,其风采依然属人世间至善至美者。

六、反思小结

1、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法国·孟德斯鸠

2、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

(1)语言欣赏:语言准确、精炼、隽永、形象。(2)文章注意数量和程度等方面的准确表达。(3)写作借鉴:运用比喻说理。(4)技法应用:本文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文章的论说是断想式的,有很大跳跃性,但是始终围绕“美”展开论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2、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了怎样的新内涵?

(参考:成语有“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气致祥”、“和衷共济”等;俗语有“家和万事兴”;典故有“将相和”等。在当代社会,“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字音读准,语段读通,语意读透。

三、合作交流

1、孟子的论点是什么?

2、为了论述观点,孟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以攻守两个例子有力的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说明“人和”才是取胜的关键。

3、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4、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施行仁政

5、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四、探究点播

1、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五、自测反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

4.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答:

5、盂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十三、散文家谈散文

学习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散文《白鹭》的内容,感受白鹭的美。2.在理解郭沫若对白鹭的独到认识与感受的基础上,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3.与两位作家的感受进行比较,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学写小评论。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作品。2.古诗积累。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3.给加点字注音,并把词语默写一遍。

冷峻

隽永 绮丽

恬淡

睿智

磅礴

含蓄

铿锵

鸿鹄

寥廓 蓑毛

嗜好

清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交流展示

1.朗读课文,感受白鹭之美。

自由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有关白鹭的几幅画面,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给你印象最 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深的一幅画面美在何处。第一幅:白鹭肖像图(外形美)

图();

图();

图(); 2.作者本人对白鹭的美有怎样独到的认识和感悟?

赏读感悟:“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散文诗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美的,而“韵在骨子里”则说明这种美很平凡,平凡得不易被人发现,是一种自然而成的美。3.研读晓雪的评论

赏读第4节,考虑一下晓雪是从哪几个角度评价的?在文中做好批注。语言文字: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

内容: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手法: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明确写作评论的要点:

四、探究点播 明确写作评论的要点

五、自测反馈

1.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轻轻地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问候,享受秋风抚摩的qiè()意;感受鲁迅的深沉冷jùn(),体味林语堂的幽默隽永。追寻先哲的ruì()智,触摸生命的真谛——阅读改变人生。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请模仿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子。

(3)年级将开展“走近文学大师”的名著阅读竞赛活动,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次活动拟一个主题宣传语。

2.“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精确地概括了茅盾先生对小说《百合花》的评论。请你根据《关于散文<

3.写点评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示例,给其它两句作点评。

示例: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点评:

(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点评:

五、迁移应用

用今天所学的写评论的方法,为郭沫若的散文《杜鹃》写一篇评论(400字左右)。

郭沫若《杜鹃》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在眼前缠绵。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白鹭>》中作者对《白鹭》的评价内容,模仿茅盾先生的标题形式也给这篇评论重起一个题目。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这样的例证多的是。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第三篇:河南省鹤壁市09-10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高二思想政治

河南省鹤壁市09-10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高二思想政治

一、选择题(共5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

①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②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它是“改变

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④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是统一的问题

3.下列对应观点能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人定胜天”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存在即被感知”

D.“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与“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4.下列观点或做法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A、万事万物在概念中运动B、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D、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5.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的方法论是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统一

C.主次矛盾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6.一架热气球,里面坐着三个人,一个是环境保护科学家,他可以保护地球生存环境;一个是核专家,他可以防止地球发生核战争;第三个是粮食科学家,他可以把荒漠变成桑田。当热气球飞到高空之后,由于重量过重,必须扔下一个人。问:应扔下谁?有一个小孩回答说,应扔下最重的那个人。对此你怎么看

①正确,因为他懂得创新,敢于解放思想②正确,因为他抓住重点

③错误,因为他答非所问④错误,因为他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B.②C.①②D.③④

7.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原理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8.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9.信访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是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但近年来,电台直通车、电视对话、网上交流正逐渐成为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新途径,各地的电子政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从哲学上看,电子政务的出现表明: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联系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C.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作息制度改革中,把全市机关工作时间调整为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4点至18点,从而错开了上下班高峰期。在温州,由于实行错时上下班,基本缓解了该市上下班高峰的堵车现象,据测算,这样做的效果相当于在交通硬件设施投资了20亿元。据此回答10~11题。

10.实行错时上下班,从而缓解了交通紧张的压力,从哲学角度体现了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B.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是永不停息的变化和发展着的11.通过实行错时上下班代替增加城市交通硬件建设的投资,缓解上下班交通紧张,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哲学角度给我们的启示

A.要从科学理论出发研究实际问题解决新问题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D.要坚持以科学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12.“远离毒品,珍爱生命。”面对毒品,青年学生要坚决抵制、防微杜渐。这体现的哲理是:

A.辩证的否定观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关键部分有时候对整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的准备

13.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蜜蜂酿蜜②教师讲课③学生学习④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⑤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1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由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组成的五个“福娃”各有特色,但都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祥和精神。从哲学上看,福娃设计者匠心独具之处在于

A.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B.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C.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15.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就必须

①具有批判性思维②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④敢于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③

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两对矛盾

①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②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④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方向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7.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

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B、价值观是社会意识

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18.“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求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9.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症失者在草野。“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视创新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量变无关紧要,只有质变,才有发展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1.下列体现了抓主流的是

①集中优势兵力,反对两个拳头打人 ②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我们在学习时要明确所学内容的关键部分是什么,从而带动对其他部分内容的理解

A.①② B.② C.③④ D.②④

22.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哲学角度应当做到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在工作中坚持矛盾分析法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据此回答24-25题。、“抓好试点示范”体现的哲理是

A.抓主要矛盾B.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D.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蕴含的哲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08年底,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玉娘14年之久的燃油税方案征求意见终于出台。专家指出,实施燃油税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有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控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家推行燃油税改革的必要性。(9分)

27.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三十年来,实践上每一次突破,事业上个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分)

28.温家宝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首先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试分析材料中温家宝总理这一论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0分)

29.林秀贞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一名普通的女共产党员,从1976年开始,她相继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先后义务资助14名贫困家庭子女走进大中专院校,并在自己的工厂里安排了8名残疾人就业。

结合材料说明,林秀贞的事迹体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哪些道理?(8分)

30.材料一:青海省是长江、黄河的源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既能解决生活用电问题,又能用来建棚发展畜牧业。为了保护植被,大力发展沼气池。“想要富,先修路”,省委和政府又决定把公路建设作为开发的重点。材料二:云南省占我国面积的4%,但生物物种却占我国的60%以上。省委和政府决定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除发展旅游业外,要大力发展多种种植业,近期要把植物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措施的合理性。(12分)

河南省鹤壁市09-1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1-5ABBDB6-10BBCDB11-15CDDDC

16-20DDCAB21-25BDACA

二、非选择题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当前的能源紧张和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要求我们实施燃油税改革,来抑制不合理消费,实现科学发展。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推行燃油税改革,可以有效理顺税费关系,促进汽车厂家研制节能技术,治理公路“三乱”。

(3)规律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材实施燃油税改革是我们利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的表现,也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具体表现。

27..(1)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2)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二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3)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4)如果不坚持实践标准,就会陷入主观主义错误。

28.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现代化建设中,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对整个社会有决定作用,所以要着重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富裕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部分影响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搞好部分,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众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决定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所以要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必须努力增加困难群众的收入,改善其生活状况。

29(1)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一方面,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另一方面,自己也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保证了价值判断性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3)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4)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的统一。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努力提高个人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30.(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两省的各项措施都坚持了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省的措施都坚持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优势

产业和特色经济。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两省的措施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抓主要矛盾。两省的做法都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九年级上语文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

《隆中对》同步练习2

一、基础识记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梁父吟》()因屏人()猖蹶()()屯新野先()主遂诣亮()倾颓()陇亩()不可胜数()乐毅()欲信大义()存恤()帝室之胄()颍川()殆()刘璋()北据汉沔()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谓为信然()⑥此人可就见()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 自董卓已来

C 故患有所不辟也B 欲信大义于天下 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4、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 时人莫之许也高可二黍许

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5、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1)《隆中对》节选自《

朝史学家。所著《

(2)曹操比于袁绍,二、整体感悟

1、根据文章信息,将所缺部分补充完整》,作者》记载了,字三国的历史。。,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

第二部分(第2段):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段):刘备往见,诸葛亮。

第四部分(第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3、(1)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其岩阻,西诸戎,南夷越,外孙权,内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胄()戎()箪()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国险而民附非惟天时,抑亦人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箪食壶浆

2、(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①②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

3、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

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抚和争锋修B.保和抚结好修

C.守和抚结好修D.守抚和争锋修

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

B.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

C.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

D.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5、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

②孙权:④诸戎、夷越:③刘表、刘璋:

7、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① 礼贤下士,收罗人才;② 抚边境各民族;③ 广布“仁义”;④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⑤ 巩固荆、益基地;⑥ 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⑦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⑧ 摘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

8、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四、迁移提高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思考答题。

关羽号称神勇,但其种种作为却令人颇有些不解: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明知当时刘备在袁绍手下,却杀袁绍大将,等于将刘备推向虎口。华容道放曹,诸葛亮审时度势当然知道曹操不能杀,一旦杀了则北方群雄并起,又将陷入更大的混战,只有三足鼎立,方能给刘备以喘息之机。所以,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但关键在于,关羽却不知其中奥妙,仅因个人恩怨就不顾大局。此后,又与黄忠争先,大意失荆州前的“虎女不嫁犬子”之类言论,都不能不说是与忠义仁相悖的。关羽虽然神勇,却骄傲居功,刚愎自用,最后只能败走麦城,并连带引发了张飞、刘备之死。蜀国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其他两大集团争衡了。每读至此,令人神伤。

张飞勇猛暴躁,在刘氏集团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诸葛亮最欣赏赵云,同时他也是赵云最欣赏的人。刘备长于心计,关羽傲物,张飞暴戾。赵云无法和他们肝胆相照,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刘备虽然也对赵云恩宠有加,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虽放心让赵云去办任何事,但似乎并不把他当作兄弟。诸葛亮信任赵云,不管干什么,身边总带着赵云,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只有赵云会将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关、张二人都不会。

1、勾划出又段中与话葛亮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2、依据阅读,你同意作者对关、张、刘、赵的评价吗?请任选其中之一,发表你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己学习《隆中对》和阅读上文的体会,围绕“诸葛亮”这个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小随笔。

23、《隆中对》答案

一、基础识记 1、2、①常常②器重、重视③大概④亲自⑤确实这样⑥接近、趋向

3、D4、D5、A6、(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承祚晋《三国志》魏、蜀、吴(2)则名微而众寡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二、整体感悟

1、自比管仲、乐毅。徐庶3、4、5 详陈对策62、成就霸业,统一中国

3、(1)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诸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然后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统一中国。(2)根据当时“天下大势”。

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三、课内阅读

1、zhòuróngdān(析:掌握重点字字音)尽地势归附不

仅而且兴旺富裕用箪(盛)用壶(装)

2、(1)①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② 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析:注重书下注解)(2)亲自躬(析:掌握词义)

3、B(析:根据文意)

4、D(析:掌握句意)

5、(1)现在曹操已拥有上百万军队,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胜。(2)百姓哪个敢不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呢?

6、①不可与争锋②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③取而代之④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⑥③①⑤②④⑧⑦(析: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8、成霸业,兴汉室(析:联系上下文)

四、迁移提高

1、(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a、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b、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c、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能自圆其说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第五篇: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16、《青山不老》同步练习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

16、《青山不老》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温故知新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 è)

归宿(sùxiù)不禁(jīnjìn)

2、读句子,回答问题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①“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②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⑴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⑵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含英咀华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从文中画出来。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

深刻含义: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

下载2014年河南省鹤壁市科达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河南省鹤壁市科达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散文家谈散文》同步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