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进展
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进展
一、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政府法制工作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作为为政府法制工作服务的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提高政府法制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为社会提供政府法制信息服务。
(一)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政府法制工作的支持。政务信息公开要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政务信息保密要由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对互联网等媒体也要依法监管。其次,政府法制信息化工作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从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对政府法制工作提供支持,提高政府法制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府法制工作信息化。政府法制信息工作收集和生产的政府法制信息是政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整合资源、服务应用。缺少政府法制信息的政务信息是不完整的,没有政府法制信息工作的电子政务建设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把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二)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政府法制工作水平的时代要求。政府法制信息工作就是要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法制工作中,为政府法制工作提供信息和技术保障。政府立法工作过程包括制定立法工作计划、立法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定稿、审议、发布等环节。从形式上看,就是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管理、生产、发布的过程。法规发布后,还要跟踪研究社会反映。因此,要提高立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要求政府法制工作者提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也要求政府法制信息工作为立法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另外,实现政府法制监督、行政复议等工作的信息化,可以为实现法制统一、复议为民提供技术保证。通过推行电子政务,还可以实现政
府法制工作的机关办公、公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后勤管理等机关工作的信息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政府法制信息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开发政府法制信息资源、开展公共服务。法制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基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政府法制资源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信息。政府立法过程产生的有关信息,政府法制机构之间的工作交流、意见交换和情况通报等交流信息。初步计算每年产生的政府法制文字信息1G左右。管理好政府法制信息资源,发挥好其为政府立法工作和社会公共提供信息服务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取得的成果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工作,我们建立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机关网络系统,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站,为31个省级政府法制机构建立了局域网,建立了连接31个省级政府法制机构、49个较大的市的政府法制机构以及54个国务院部门法制机构的法规规章报送系统,奠定了全国法规规章网上报送的基础。在政府法制机构之间以及政府法制机构与社会公众之间初步建立一个政府法制信息交流平台,推进了政府法制信息化进程,为全国政府法制信息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一)加强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站(以下简称“网站”)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门户网站,2002年2月建成开通,2008年12月升级改版。网站栏目逐步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平均每年上载信息9000余条。网站的访问量稳步上升,知名度逐渐扩大,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网站的建成和运行,对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程度都有着重大意义。在政府法制工作中,网站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政府立法工作征求意见的信息平台。在行政法规起草、审查过程中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是对政府立法工作的重要要求。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渠道,是实现民主立法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政府立法质量的有效途
径。2007年6月开通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为社会公众参与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方便了政府法制工作人员收集和整理征集到的意见。二是,政府法制工作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站为地方政府法制机构建立了专栏,报道各地政府法制建设的情况、典型经验。地方政府法制机构也把网站作为他们宣传本地政府法制建设的窗口,积极提供信息。加强了政府法制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三是,政府法制工作宣传的信息平台。为了配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网站上分别建立了专栏。在《行政许可法》专栏,发布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提供有关行政许可法的知识问答,为公众获取行政许可法的有关知识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渠道。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专栏上,发布与之相关的重要文件、理论研究文章和有关部门的具体落实情况,以及各地的执行情况等,成为了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法制机构、以及普通群众学习贯彻《纲要》的主要信息来源。
四是,政府法制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信息平台。网站上建立了法律法规信息检索系统,包括法律库、行政法规库、地方性法规库、部门规章库、地方政府规章库、司法解释库和案例精选库等7个数据库,满足了群众免费检索法律法规信息的需要。每当一些重要法律法规发布后,我们在网站上建立专题栏目,广泛收集与之相关的信息,方便人民群众学习和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网站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免费获得法律法规信息的重要信息源。
(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机关网络系统成为国务院法制办政府法制工作的基础平台。在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系统成为政府法制工作的业务帮手。《国务院法制办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办件的流程跟踪管理。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办件工作全流程管理,能够及时跟踪办件情况、查询和统计办件信息,便于办件督办、明确办件人的责任等。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的备案审查、各级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重要保证。投入运行的《法规规章备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法规规章
备案登记、备案查询、备案统计、备案报表等备案管理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提高了法制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量的法律法规需要制定、修改和完善,跟踪、掌握法律法规的实施效力情况十分重要。投入运行的《法律行政法规目录跟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跟踪管理,即可以按照关键词、公布时间、时效性、分类、法规中规定的主要行政行为等任意进行查询和数据统计。同时,可以按照不同的查询和统计要求,自动生成法规目录和统计报表。在政府法制工作中,需要查阅大量的图书资料和最新的法学研究成果。维持,我们在内部局域网上,还建成了包含20多万册电子图书的法律电子图书系统,图书资料管理系统。还通过与国家图书馆联网,国务院法制办工作人员可以像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样查询大量书籍、期刊全文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收集范围和效率。相继投入使用的《行政复议信息报备统计系统》、《国务院法制办综合档案管理系统》、《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等在实际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法律法规信息资源电子化是政府法制信息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一个重点领域。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开发利用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开发、整理法规信息资源是政府法制信息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坚持跟踪收集处理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和地方政府规章等法规信息。目前已经收集的法规资料主要有:全部法律和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还收集整理了司法解释、司法案例等。我们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了法规信息检索数据库系统,为政府立法工作提供检索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法规信息。
三、政府法制信息化发展的前景和思路
中办、国办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政府法制工作紧迫需求,政府法制信息化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期。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一)制定《中国政府法制信息化规划》。该规划包括“一网、两库、八系统”。“一网”,是指建设政府法制信息网络平台,在国家政府专网上建立连接国务院法制办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法制办的政府法制信息网。“两库”,是指充分开发和利用政府法制信息资源,建立政府法制工作信息库和国家法律法规信息库。“八系统”,是指开发八个政府法制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政府法制业务工作的电子化。
(二)依托政府专网建立政府法制广域网。依托政府专网建设政府法制广域网(简称“专网系统”),是指在国办政府专网上建立连接国务院法制办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法制办的广域网络系统。国务院法制办审查的法律草案、行政法规草案以及办理的其他重要文件大部分都要征求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意见。目前,主要是通过邮寄等方式传送征求意见稿和回复意见稿,不仅周期长,而且录入、整理的工作量很大,亟待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专网系统后,对涉密(包括非涉密)的法律、法规草案以及其他重要办件的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可以通过在专网上建立的政府立法征求意见系统或者电子邮件系统直接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法制办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
(三)开发《行政复议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应用系统。行政复议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救济制度,是监督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有效形式之一。行政复议是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将行政复议案件处理全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将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格式化,可以规范办案程序,增强行政复议的透明度,提高行政复议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实现行政复议工作的信息化。同时,还根据工作需要,开发一些政府法制应用系统。
(四)加强全国政府法制信息工作的指导。通过召开全国政府法制信息工作会议、建立政府法制信息化技术规范等方式对全国政府法制信息工作进行指导。通过开发推广通用应用系统、举办技术研讨会、专题技术培训班等措施推进全国政府法制信息工作的开展。(作者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
作者简介:
孔祥清: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曾主持并参与国家统计数据库开发工作,组织全国统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处理和国家统计数据库开发工作,获国家统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办件过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和《小办件系统》的开发;组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工作;组织了政府法制涉密专网建设和“行政法规规章征求意见系统”、“行政复议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汇报
潞城市中医院
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进展
情况汇报
作为潞城市2015年十件实事之一,我院对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院实际,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原则开展信息化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2015年3月起,我院就将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列入了医院工作重点,设立了信息科,成立了以魏云飞副院长为组长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财务科主任张根群、设备科主任郭志辉、信息科申秀军为成员,栗庆林副院长为业务专家顾问。
二、项目前期准备
一是对临床医务人员开展调研并征求意见,经医院领导班子研讨,决定全面重新建设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HIS系统、LIS系统、住院电子病历、门诊医生工作站等系统互联互通。
二是多方考察和咨询市内外医院数字化系统成功实施的经验,安排相关人员于2015年5月12日前往长治市妇幼保健院考察信息化建设实施情况,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三是联系软件公司来我院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演示,于2015年8月12日邀请山西智杰软件公司来我院进行了软件系统演示、2015年8月13日邀请山西金仕达卫宁软件公司来院进行了软件系统演示。
三、项目签订
整个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分为软件、硬件、系统集成三个部分,三部分合而为一由潞城市采购中心进行公开招标,于2015年11月10日下午3点在潞城市财政局六楼招标会议室开标,采取最低价中标方式。参加招标会的公司有三家,最终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一期工程成交价为538404元,中标方为山西金仕达卫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18日正式签订合同。
四、项目实施
2015年11月19日-12月3日,医院负责将机房建设完成,目前机房正在改造中;中标方负责将电脑、交换机等硬件设备部署到位。
第三篇:政府信息化建设思路
政府信息化建设思路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这一条线展开的,总共经历了“起步阶段(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为标志)、推进阶段(以金桥、金卡、金关工程为标志)、发展阶段(以政府上网工程为标志)、高速发展阶段(以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工程为标志)”四个过程,目前正处于以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工程为核心建设内容的高速发展阶段。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目的和原则是建设一个“以公众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和以市场为基础”的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来进行的政务活动、能够为大众提供更为快捷优质服务、使其运行变得更为合理和高效的虚拟电子政府。其系统建设完成后应能具体的体现出5E价值:
1、交流更通畅(Easy communication)
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扩展了交流渠道,加强了交流工具,消除了时空限制,增加了通信带宽,使相互间的信息交换以至于思想交流更加容易与流畅。
2、行政更高效(Efficient corporation)
电子政务的建设必将促进政府的管理和流程的改革,使政府的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业务流程更加优化,进而大大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能和效率,成为高效运行的政府
3、成本更节省(Effective cost-down)
对于政府而言,实行电子政务需要一定的投资,但是通过政府业务流程重组和电子化行政手段(降低人员和时间成本)可以减少费用。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必将为节省政府开支提供途径。对于社会来讲,一体化的虚拟政府管理可以为社会公众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4、协作更延伸(Extensible cooperation)
电子政务及其网络的建设实现以网络为纽带、打破目前中国各地政府之间条块分割的局面、打破时空界限的政府部门内部及政府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的壁垒,从而使信息的高度共享、应用操作统一协调、行政管理一致协同。同时,也延伸了政府管理与公众需求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协调,实现快速反应、快速服务。
5、用户更满意(Enjoyable customer)
上述的各种作用最终都可归结为使得不管是政府部门内部用户,还是面向大众服务的外部用户,不管是决策性领导用户,还是办事员操作用户都可以得到丰富的信息资料及其服务;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使得电子政务系统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按需要、按兴趣获得所需的各种优质服务。
通过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和借鉴全球各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政府信息化的建设应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其基本建设思路是“以公众为取向”,从易到难、从独立到联合、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一般都经过“基础阶段、强化阶段、互动阶段、全面整合或无缝衔接阶段”这几个环节。
总体框架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是金蝶软件基于自主产权的BOS开发平台和GMiS(Govern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产品构架构建的面向政府财政及公共部门集中管理应用的解决方案。方案立足于财政财务业务的全面整合互通、信息的完整和集中、管理和监控的强化以及决策的辅助支持增强;实现政府及部门收、支、核算、决算信息的完整汇总聚合,消除业务应用的空间和独立系统阻隔;提高业务实时应用和汇总效率,实现管理和监控的双向互动,从而高度提升政府财政及部门财务集中管理和纵横监控能力,高度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业务架构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服务于政府行政效能提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战略目标是:“以政府资金收入、支出、管理为核心,渗透到政府行政管理各个领域的每一个行政行为,以面向服务的管理系统架构和系统实现方法来实现政府管理信息的全面共享、业务协同的互操作、责任的严格分明、控制的统一有序,建立起政府以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分配、管理、协同、控制、考核、决策为一体的政府行政管理的大统一的信息支撑平台。”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是基于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领先、并通过国际认证的BOS及中间件产品,系统化采用SOA理念和构架,以政府资源管理为基础来构建满足政府全面应用的管理支撑信息平台。
一方面,构建面向政府及财政的管理全部政府资金、归集政府全部财务信息的“平台化”、“高适应度”产品体系,全面支撑财政业务的整体实现和政府所有资金的管理,实现“金财工程”的建设目标;
另一方面,构建面向政府所有部门的财务资源集中管理产品体系,同时关注部门财务与财政业务的互联互通应用;构建面向政府部门的从业务计划、财务预算、执行、核算、资产管理到绩效评价的集成化平台;把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电子政务工程与“金财工程”紧密关联起来,达成政府资源管理、业务协同、绩效考核的管理目标;
第三方面,实现政府机构跨部门互操作应用,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执行力和效率,帮助用户实现业务组织间的信息集成,进一步提高政府预测分析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和即时性为政府快速、准确决策提供支持、为政府政务信息全面公开提供支持。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金蝶软件完全能够推动政府应用从事务型向资源型、服务型应用转变;推动政府应用从分散应用向平台化整体协同转变;推动政府应用向数据标准化、业务规范化转变。
应用领域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是面向整个政府各个部门,涵盖政府财政、财务各种业务应用。是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工具服务于政府部门,以使政府各部门更快捷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服务、不断提高完善服务型政府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下的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和打好基础。
应用模式
“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是一个面向政府所有部门,适应于政府各种财政、财务业务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根据政府财政、财务用户的应用主体、应用方向和应用重点的不同,系统的划分出针对各种不同用户、不同业务方向、不同应用主体的应用模式。用户可以根据的自己的实际业务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模式或者各种不同应用的组合,通过各种不同应用之间的组合,从而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做完全适合自己、满足自己实际业务需要和以后发展的应用模式。下面列举了“金蝶政府总体解决方案”中几种常用的业务应用模式。
政府解决方案业务价值
全面的综合财政、财务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综合政府财政与部门的财政、财务业务处理,能全面实现财政、财务各种业务操作,管理全部的财政性资金,全面综合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建立了财政、财务业务共同遵循的主信息流处理机制与业务协同机制,构造了政府业务管理闭环(预算―执行―财务―分析)的基础体系。建立全面处理所有财政业务的财政综合业务处理大平台
建立了一个管理全部财政性资金、处理全部财政业务,覆盖所有财政收支业务处理,从预算编审业务开始到决策分析、预警监督结束,系统功能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工资统发、公务卡、固定资产管理、总预算会计、财税库横向联网等的财政综合业务处理一体化大平台。建立全面预算财务集中管理的新模式
建立财务管理新模式-多维一体的全面预算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实现部门全面业务工作协同一体化、预算支付核算三位一体化、财务集中管理数据业务垂直监控分析一体等多维一体化应用。实时、动态地反映财务状况,强化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预算、控制职能,形成以资金预算和使用为主线,以预算执行和控制为重点,以核算和监督为依托,以指标分析为评价依据的财务管理体系;改变“事后核算、事后找原因”的做法,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科学、规范管理,支持主管部门的财务管理和监管工作的开展。全过程业务处理高度集成、高度人性化
实现跨单位、多级别的业务审批处理,进行灵活强大的工作流管理;实现部门内部单位之间固定资产调拨、往来抵消等协同业务处理;系统彻底改变传统财政、财务工作模式,与上下业务无缝衔接、能形成从“预算―支付―核算―决算―分析―预算”完整的业务链条,提供自动推进式管理,突出应用人性化,提高协同业务处理效率。实时查询和监控
政府财政及部门的主管部门可以实时的查询与监控下级单位的财政及财务状况,并可以联查到下级单位的各种明细数据,进一步可以跟踪查询到每个业务的原始凭证和业务单据;同时主管部门可按照月度、季度和等情况可以详细监控分析实际业务的发生,实现主管部门对各级下属单位的全面穿透查询和实时监控。
政府解决方案客户价值
金蝶多年以来一直以“帮助顾客成功”作为使命,希望能够产生让用户满意的顾客使用价值,帮助用户推动用户业务的发展和运行,成为用户忠实的伙伴,使用户信赖金蝶、信赖金蝶软件。适应政府财政、部门财务管理改革要求
构建了政府财政变革为源头的政府财政、财务运行新体系,适应了政府财政改革引起的政府部门财务管理的新变化,提供了最新技术手段条件下管理方式创新的新途径,极大地了提高财务管控效率和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可持续发展
政府的各项改革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进程,面对政府及部门管理的GMiS框架,为用户提供基于全局考虑的业务应用,系统可随着业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不断扩展,保障用户系统的长远性、适应性及高度的协同能力,以构建资源型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满足用户不同管理范畴和管理层次的需求。随需应变
政府部门的业务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深入应用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所有政府用户无不在系统应用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流程,而管理流程在优化的过程中又对信息系统不断提出新要求,呈现出业务要改革、系统需更新的循环局面。为了应对政府客户这种客观存在的应用需求,金蝶GMiS实现了随需应变的业务和技术构架,更贴近用户自身的业务,以业务管理为核心、业务产能为价值,使用户方便应用,并获得丰富的业务处理结果。资源型构建从数据层次获取价值
政府部门拥有巨大的社会资源运用权力,以往的管理体系由于信息反映的灵敏性很差,只能以各种控制规则来保证各种资源运用权力至上而下的贯彻,自然也就无法把效率摆在最主要的位置来考虑,现在技术手段使信息灵敏不再是管理的短板,规则的硬度自然降低、效率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按有关国际组织的说法政府财务实行集中管理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5个百分点,这对于政府/政府部门来说都会是一个不小的数额。为了满足政府管理把信息作为一种手段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控效果的新要求,GMiS以信息及数据的综合应用、分析、挖掘为目标,构建起资源型政府及部门应用,使数据结果本身对用户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第四篇: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建设助力相城二院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我院信息化建设于2012年起全面展开,作为相城区试点信息化建设单位,得到了区卫生局和黄埭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两年的建设,我院在信息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先后完成多个项目的改造升级工作。目前我院信息化建设已基本覆盖门诊、住院、收费、检验、放射、药库药房、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个方面。
信息化建设对我院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极大的提高了我院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门诊医生工作站为核心的流程改造,实现了挂号、就诊、收费、发药、检查、检验、治疗各环节的共享和贯通,再加上自助挂号机、自助取单机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患者就诊的时间;排队叫号系统的使用,使病人现在等候就诊或者检查只要静坐着等候叫号即可,方便了病患也减少了矛盾;院长查询系统、抗生素系统、院感系统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医院管理层对医疗质量的监管,使医疗质量管理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而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系统的建成,为了解各个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流行病学特征、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现黄埭镇地区已建立了3万7千多份健康档案。通过健康档案系统,能够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医院的医生站上,让医务人员在诊疗的同时可系统的了解患者的既往健康信息、用药情况、体检资料。这对诊断、治疗必将会起到帮助,也真正起到了健康合理的作用。
目前我院已被评为二级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使老百姓切实地感受到了医院的正规化、现代化管理,增强了医院的影响力。信息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今后一个时期,我院将坚持以信息化建设试点医院为契机,突出信息管理职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全医疗过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医疗流程实时监控,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疗安全,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为早日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信息科 葛婷婷
第五篇:国税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浅析国税系统基层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主体业务信息化。信息化工作以应用为核心,以一体化为目标,围绕税收征收管理、税收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共享、税收决策支持四根主线,业务范围和覆盖面不断扩大,深度和广度逐步拓展,渗透到整个税收工作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基本实现税收业务全覆盖。其中CTAIS系统基本涵盖了基层国税征管业务,从登记认定到申报征收,从资格认定到发票管理,从违法处理到稽查办案,全部实现网上流程办理,同时网上申报等辅助平台实现了与CTAIS系统的无缝衔接。出口退税预警系统及审核系统、数据质量监控系统、防伪税控系统、稽查案件管理系统等等成为CTAIS系统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在行政管理方面,公文处理系统已成为国税系统公务文件上传下达的主要手段,无纸化办公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
操作技术熟练化。经过十多年渐进式的培训,已培养出一大批操作技术熟练的计算机人员,从领导到职工,从前勤到后勤,实现了全员计算机熟练操作,专用软件的熟练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干部职工学用计算机的热情和兴趣,推动了基层国税信息化操作人员的培训进程。
网络覆盖扩大化。网络化是信息化的必由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金税工程建设以来,基层国税已建立起“两纵三横”的覆盖网络,即:与上级局、下级分局的纵向业务网,与人
行、财政系统的财税库银网、与工商登记信息比对网、与纳税人的税收申报缴税网。
设备建设完备化。随着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基层国税硬件环境不断改善。全系统建成了2M以上的光纤骨干网及备份网,4M光纤骨干网正在升级建设中;中心机房、办税服务厅配臵了不间断电源设备;主机、服务器配备齐全,全员基本实现人手一台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信息化设施逐步配臵到位。硬件建设初具规模,基本满足工作需要。
当然,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必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任何事物的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过热和混乱现象,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乱象”主要是:
观念错位,缺乏全局性
国税信息化在当前至少普遍存在三种认识,一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中,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技术部门的事,与业务工作无关;二是在少数人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也认为信息化建设到现在已完成了应有的历史使命,信息技术在税务系统的应用已完全成熟,信息技术人员可以裁减,信息技术部门甚至可以撤销。三是一部分人认为信息化不外乎就是买几台电脑设备,装几个软件,联两个网络而已,纯技术化的工作。这些观念都片面化、局部化、简
单化地理解国税信息化工作,对国税信息化建设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极其有害。
软件泛滥,缺乏一体化
信息化发展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都会经历萌发期,成长期,高热期,成熟期,淘汰期。国税信息化发展正是处在一个高热期,各地开发应用软件热情高涨,如雨后春笋般潮涌而出,全系统共计各类应用软件50多个,开发使用的编程语言各异,后台应用的数据库五花八门,导致数据不能重复利用,更不能相互共享,每一个软件的上线都必须进行一次相应的数据初始化录入,给基层国税工作人员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同时,一些软件重复开发,存在功能相近,重数据录入,轻数据分析利用等现象,缺乏全局观念、一体化思想,严重地违背了信息化建设的初衷。
职能转换,中心边缘化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趋加深,一些应用软件正式上线后,技术性的维护工作逐渐减少,软件相关日常管理操作由相应的科室、分局操作人员接替,信息中心由前台推行转向后台支撑,在此转换的过程中,容易导致信息中心工作走向边缘化,形成中心工作没事干,中心人员也容易形成中心今后干什么,怎么干的发展方向的困惑感。
人才流失,发展滞阻化
职能转换带来的边缘化的看法,对基层领导和信息技术人员而言,一旦形成“共识”,将会造成信息技术人才的全面流失,目前,我市部分县市局这种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地方全职能信息中心现有技术人员甚至仅有一人,与省局规定信息中心人数不少于3人严重背离,全市2人以下的全职能信息中心占了总数近一半。技术人才的流失,必然带来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减速甚至停滞,不利于税收信息化的长远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部门隔阂,信息孤岛化
在软件开发之初,各部门对信息化需求的不同,导致软件间衔接不够紧密,业务断层时有发生,信息孤岛大量存在,缺乏部门之间横向发展的沟通与联系。由于资金来源、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等因素的限制,国税基层信息化建设除CTAIS系统外,其他一些应用软件的开发基本是在分散的体制下进行的。征管的税收管理员系统、税政的出口退税审核及预警系统、稽查的案件管理系统,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通用的标准,形成现有的无序、封闭的信息系统。在基层国税正在应用50多个应用软件中,大部分的应用软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和必要的接口,信息运行到一定的环节自然会戛然而止,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尽可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