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赏析宋代五大名窑
赏析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瓷器心得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在河南省汝州市,解放后曾名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它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但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北宋时期,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时属直隶州即现今的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1127年)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现今宝丰县)、鲁山县、汝阳县(伊阳)、叶县、襄县等地(据《中国美术史》记载)。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南北两大瓷区,北区从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但制作时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区出土的大多是汝窑新窑器,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迹;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宋代汝窑青瓷尽管在色调上深浅不一,但都离不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这种冷暖适中的色调以其素雅清逸,适应了北宋时期上层社会所推崇的“清淡含蓄”的审美情趣,使汝瓷成为宋代诸瓷之首,并一直受宠于宫中。
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南宋时有文献记载:“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说明当时其身价已非同一般;其产品,首先最好者当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许在市场出售,因此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口碑广为流传。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根据目前的统计,汝窑器传世大约分布于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得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半件、中国香港收藏家罗桂祥1件、日本现存4件、美国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共计67件半;更显其珍贵。
晚期在临汝县烧造的称为临汝窑,其中有「奉华」二字的是宋高宗刘妃的堂号,也有人称是后人补刻的;临汝窑产品以食具为大宗,瓷器品种以青釉瓷为主,兼烧钧窑系青瓷。青瓷的器类以盘、碗居多,样式简单;宋代瓷窑习见的瓶、壶、罐、枕等器物极为少见,器皿的胎质较粗,胎色灰白,釉色青中闪绿,釉层稍厚,釉中气泡较多;盘、碗器的胎体略厚重,轮旋修坯较粗,圈足部位欠规整,多粘挂窑渣。钧窑系青瓷盘、碗、洗等器物的釉色有青绿、月白、天蓝,色泽纯正,釉质滋润,具有宋钧窑特征:一种于淡月白釉上显露鲜红斑的釉色,是独具特色的作品。临汝窑的装饰绝大部分青瓷饰以印花,刻花极少另有光素无纹饰者,印花纹样均饰于盘、碗器内壁,花纹廓线凸起,以点线纹勾勒叶筋为其特点;题材以花卉为主,菊花、牡丹最多,还有枝叶纹、海水纹等,习用缠枝式或折枝式布局表现多彩的花姿;碗器多用缠枝式构图,六朵大小不一的菊花或牡丹花相间穿缀在弯转的枝茎上,仰覆有致。折枝式构图有两种:一种是一枝花的二方连续式布局,器壁上一根曲绕的枝茎缀着两朵盛开的花朵和大叶,花与叶的轮廓线凸起,筋脉线凹下,凸、凹线纹相衬,使花叶越显丰满;另一种是三枝花的交叉布局,每一枝茎上缀着两朵小花和舒展的小叶,纤秀清丽;有的折枝式与缠枝式布局并用,变化多姿。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临汝窑青釉印花盘,六瓣花式的盘壁上印六株竖式折枝花,盘心上花枝缠绵,花朵怒放,花叶勾卷,与花瓣式秀巧的盘体相配,和谐美观,是装饰画面依形布局的典范。还有较为多见的团菊纹,通常在碗内壁印一朵无花蕊的团菊,有的则在团菊中心的圆圈内印一阳文“童”字或阴文“吴”字,可能是窑业主的姓氏;亦有在碗内壁印缠枝宝相花纹,碗心印“吴”字的。临汝窑装饰花纹中的海水纹颇有特色,以八到十层的圈线表现波浪层迭的海水,水中心飘浮一朵小花,很有落花流水的意境;有的于海水中心翻浮一小田螺,在青绿釉掩映下或隐或现,极富艺术感染力。
临汝窑青釉印、刻花瓷器与耀州窑青釉印、刻花瓷器的造型与装饰相类,但质量逊于耀州窑,烧瓷时间亦晚于耀州窑;临汝窑的生产显然受耀州窑影响,故被认为属耀州窑系。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
北宋汝窑如昙花一现,仅烧制了20年,便消隐于战乱的尘烟中。战乱与灾荒使得宋朝的国运盛极而衰,一个华丽的王朝消失了,随同它一起消失的还有那扑朔迷离的汝窑烧制技术。时光流逝,历史远离,在如今这个奉行低调奢华的年代,北宋汝窑仍然引无数人倾心追寻,始终是人们憧憬向往的独特美感。于是经过多年的悉心研究,东道品牌旗下优秀的陶瓷工艺师以北宋汝窑为创作范本,在复古与创新间张弛有度、创意自如,融入现代风尚,打造焕然新生,东道汝窑,便由此而生。
东道汝窑以传统北宋汝窑的美学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专业的制造技术,突破工艺难关,将东道汝窑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完美统一,从而呈现出现代汝窑独具创新的极致品位。简约之美:东道汝窑外形简约古朴、大巧不工,背后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工艺成就。细细端详,其简洁的造型,雅致的外表,在简约中增添了
高贵的气质,在某种距离令人肃然起敬,再近些又是如此亲切;她好似一位历经岁月的智者散发着成熟的光辉,观者亦如沐其中。
釉色:东道汝窑以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澈的湖水。东道汝窑系列包含天青、月白、粉青三种汝窑经典釉色。天青:如“雨过天青”的淡蓝色,釉面哑光;月白:如夜空中皎洁月光的颜色,略闪淡蓝,釉面有粉质感,开片轻浅;粉青:蓝中闪绿,釉层透亮。颜色较月白深一些,较天青又绿一些,开片纹路较深,并伴有白色纹线。
开片:瓷器表面出现粗细不一的裂纹称之为开片。由于汝窑釉料(玛瑙结晶体)的分离,汝窑瓷器表面出现蝉翼状的细小美丽开片,珍珠状的结晶体布在气泡的周边,寥若晨星,十分奇特。开片的产生,是由于釉的膨胀系数比胎大,原本釉在高温窑炉中呈液状,但等到窑内温度下降至摄氏200度以下,釉收缩得比胎快,且釉层完全硬化,弹性越来越小,因此当外界张力超过釉层可以负荷的强度后,就会开裂以消解张力,而形成大小不同的裂纹。
所谓“烹茶尽具”,茶遇好器,一如美人在侧,花香满堂,茶气缭人,妙不可言。东道汝窑特有文人优雅的品位,含蓄典雅,没有过多的彩绘,没有太多的装饰,表现出一种内敛的修为,自在而舒适。欧阳修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道尚取乎反本,理何求于外饰”意思是说:我们追求的道,就是返璞归真;我们追求的理,不用加任何装饰。
东道汝窑简洁的线条、朴质的造型、细腻的肌理,都含蓄而空灵地传达着一种低调的奢华,传达着一种风雅、内敛的气质,这种气质就是品位与自信;东道汝窑开启了新的审美意识,引领我们去品味隽永宁静、一丝不苟的生命真味。这一脉相承的儒雅气质和大巧不工的美学特征,已足以让东道汝窑成为品位人士竞相珍藏的对象,正如元稹《茶诗》所言:“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只醉后岂堪夸!”这大概是后人对于汝窑瓷器最好的诠释吧。
第二篇:《蟹缘》——宋代诗词赏析
蟹 缘
陆荻
儿时流连斜日落,如今独赏新月泊。月满缘续蟹与卿,空樽温酒湖仙阁。
释义:
小时候一起玩耍,经常到日落才回家,现在却分别两地,只能独自一个人赏月喝酒。到满月(这里指中秋节)的时候希望能将缘分延续,你也应该收到了寄过去的大闸蟹,到时候我会去湖仙阁,温一杯酒,怀念当初的情谊。
作者:
陆荻(1052年-?),字文刚,北宋诗人,与著名文学家张耒是至交好友,张耒多篇诗作中提及陆荻。{点击了解详情}
故事背景:
北宋时期,作者与著名文学家张耒是从小到的的至交好友,长大之后各奔前程分开,张耒在洛阳任官时,给陆荻写了一封信求家乡的大闸蟹,陆荻收到之后留下这首诗。
两人关于蟹还有一段故事:当初张耒离乡入仕前,陆荻梦见一位从湖里面走出来的神仙,说是吃了大闸蟹可以让仕途顺利,陆荻在张耒出发前捉了大闸蟹送给张耒送行,张耒果然成功当上官。
后来,人们便以大闸蟹作为礼物,既表达两人之间的友情身后,又能表达对对方事业的祝愿。
第三篇:名窑考察日记
名窑考察日记
在没上这个名窑考查课之前我一直很憧憬和向往,没有到过外面的瓷厂,不知道学校里面和外面到底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商业化的批量生产是什么样子,所以充满了期待。事实上也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见识了很多学校课堂上见不到的东西,看到了陶瓷的发展历史和现代陶瓷的发展趋势,见识了所谓的现代化生产。或许我们们现在手头上的技术还做不出自己心里想要的作品,但是不代表我们没有学到东西。
这次出行围绕两个地方,一个是江西的景德镇,一个是湖南的醴陵。提起陶瓷,不管是行内人士还是行外人士,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江西的景德镇。因为他的制瓷业历史悠久,并且烧制出来的瓷器也都是精品,所以在明朝的时候当之无愧的被评为中国的瓷都。湖南的醴陵,也是全国几大瓷区之一,主要以釉下五彩出名。
这次出去收获不少,我现在还不能全部的明白,不能全部的消化吸收,所以我用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希望以后再翻阅的时候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收获。景德镇之行第一天
景德镇陶瓷馆
今天去了景德镇陶瓷馆看了从宋元明清以来的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大概历程,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技艺,在没有现在社会所拥有的现代科技之上竟然做的那么完美,那时候的薄胎碗,纯属手工制作,并没有出现现在的注浆成型,老师也说过耀州窑是拉坯拉的最好的地方,甚至于好几个人一起合作拉坯,但是说起利坯,那首屈一指的便是景德镇了,景德镇的泥料决定了他拉出来的坯不可能很薄,所以做薄胎碗都是利坯技术的极致显现。而且烧制完以后都没有变形可见不只是做工上技术很高超,也完全体现出来景德镇在各种技术方面都具备了世界顶端的水平。下面这张图片便是薄胎碗的一个展示。
其实景德镇不只是这一个方面有过人之处,而且在造型上也很讲究,不仅器型多种多样,而且都很符合众人的审美观,大方端庄,朴素又不失典雅,稳重又含有高贵。
所以我们老师说了一句话:“古人都已经做到这么完美了,我们为什么还追求这条路子呢?做的再好也顶多是这个样子,很难超越,所以我们现在搞陶艺!”
之后我们又去了古窑遗址,见到了当今社会上保留最完美的古代的手工作坊,都是年过古稀的老爷爷在做,很完美,很朴实,也大致的了解了工艺的制作流程,分工很细。但是只能当作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欣赏吧,在现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这种纯手工的作坊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甚至于用一个很苛刻的词来讲便是很落后了。
纯靠手工摇起来才会转的拉坯机也就快成文物了吧,其实内心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一是看到了古代那种比较落后的生产资料,二是惊叹古人的技艺的高超,三是觉得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要后继无人的悲哀。
上面左侧这是一张晒坯的图片,看到这张图片,有一种靠天吃饭的感觉,或许我多愁善感吧,呵呵。虽然古人没有能力改造自然,他们却有足够的智慧想办法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景德镇晒坯和别的地方不同,右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晒坯的木板下有一条水渠,这便是古人的聪明之处,这样一来,即使再火热的太阳也不会把坯体晒裂,因为太阳越好,底下水渠的水便蒸发的越多,水蒸气上来便对坯体起到了一定的补水作用。
景德镇之行第二天
第二天去了雕塑瓷厂和老厂,回来已经很晚了,老师给我们开了个小会。他喝的有点多,说的也比较多,我不知道同学们是什么感受,至少我自己是受益匪浅的!老师说他和自己的哥们,自己的老师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就说景德镇死了,做死了,因为他没有创新没有发展,清朝就把这个做到极致了现在还在做同样的东西。元朝出现青花釉里红,明朝发展它,清朝技艺达到顶峰,一直到现在都没变,所以它死了!瓷都也只是清朝的称呼罢了,现在的瓷都是潮州!然后老师又讲了陶院和美院,艺术和技术!也许我现在只能拉一个二十件罐子,但我努力学习一周后可能就会拉一百件的,一个月可能就可以拉两百件的罐子!这就是技术,是可以学习和培训的,但艺术是一种审美,一种高度。我们没有资本和民间工艺大师比技术,人家多少都是祖传的,从小耳濡目染,我们上完四年大学出来就可以比得了吗?但是思想的高度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培养的。如果今后把陶瓷单独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列入艺术的范畴的话,那艺术永远高于技术!我作为一名美院的学生至少要有这种意识,培养系统的艺术观念,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永远不要陈腐,不要跟着古人的脚印走!
醴陵之行第一天
在醴陵呆的第一天去的地方是最多的,去了国瓷研究所,然后是红官窑的展厅,接着去了陶瓷工业园华联益百利的生产车间,最后是金皇瓷厂。
说实话一天下来虽然有点审美疲劳,但还是很兴奋,我爱醴陵要比爱景德镇多的多,醴陵的瓷器看上去很精致,而且感觉泥比景德镇的要白的多。醴陵以釉下五彩为主,景德镇以青花釉里红为主,并不是说青花釉里红不好,我认为只是个人的审美问题而已。醴陵的釉下五彩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称,国瓷研究所釉下五彩瓷
上面这张图片便是国瓷研究所的作品,看到这样的作品,你能不向往吗,至少我为她倾倒了。这是在国瓷研究所的分水车间拍下来的照片,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分水,也没有握过那么粗大的笔,不敢对其技艺妄加论断。这里让我很惊奇的便是油水分离这一原理,或许有人会说我大惊小怪,底下的底稿是用油料拓在碗上的,然后再在上面用水料画,中间有油阻隔着也不容易混淆了,而且烧完以后,油料烧没有了,最后也只剩下釉料,于是就出现了上面那张图片的感觉。
很晚了去了金皇瓷厂,见到了姜虎和王立青,刘老师对他们俩也算是苦口婆心,毕竟是自己的桃李,讲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话。
做设计一定要眼高手底,多看,多学。看大师作品。看优秀的一切。一定要拥有大量的资料,了解世界上最高端的,最时尚的,最前沿的东西,只有设计师的品味高了,才能设计出高端的作品。前人做的很完美的咱们就不要做了。在图案上就纯粹的做装饰,做设计。在器形上脑子里面没有东西的时候就胡乱做,胡乱画。闭上眼听首歌想画什么样就画什么样,然后拿起图纸,正着看反着看,各个方位都要看,寻找灵感,一个好的设计师一定要建立起立向的思维。不能因为工艺的限制而束缚了设计的思维。工艺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就出现了创新,这就是发展。最后刘老师一再嘱咐她俩的便是“大胆”,年轻不怕失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醴陵之行第二天
今天去了陶润瓷业,第一次看见了这么系统的流水线的公司,很有秩序,其他的瓷厂还都没有这种感觉,这个瓷厂也存在弊端,这么大的瓷厂却只在生产粗瓷,拥有这么先进的设备,为什么不走高端路线呢。
我在这里把整个的流水线粗略的写一番,希望不至于过的时间太久了而忘记,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够牢记,在以后的发展路子上有所借鉴。
最先是泥料的加工和制作,这个瓷厂这一块儿是不允许我们参观的,陶瓷取胜之处无外乎就是泥料和油料的配制,然后设备和技术。有了泥料,然后是成型,按陶润瓷厂的碗为例,先是滚压成型机,或者挤压成型机成型(在这里有必要自己做个小插曲,挤压成型机中间的石膏便是模具制作出来的,根据自己所需要的器形制作,在制作了一定数量的素坯以后,自身发热沸腾将石膏体内的水分进行蒸发,否则石膏便也坏掉了。这应该是挤压成型机的奥秘所在吧。)然后再进入烘房,烘烤一次,半干时,将坯体从模具里面取出,然后二次进入烘房,等坯体从烘房出来后已经干透了,然后进行人工打磨,打磨完坯体以后放入传送带(如下图)
先上碗里面的釉料,然后擦掉碗外面多出来的釉料,又对坯体起到了一定的补水作用,然后再用皮鼓吸住碗上碗外面的釉(如下图),接下来擦掉碗底的釉料,再印丝网画(如下图),用油料印上去,然后再画上釉料,釉料和水料结合,边缘更整齐,然后摆坯入窑,这里的窑便是隧道窑了,前面还在摆坯,中间便在烧纸了,末尾那块已经开始降温,最后成品就已经出来了。整个工艺流程做的那么完美。
我们老师说工艺和设备很重要,决定了公司的效益和质量,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就得拥有别人做不了的个性的东西。
考察到这里也差不多结束了,回到西安脑子里很乱,装了很多的东西,不知道该从那个小的方面开始消化,总起来说,受益颇多,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路上能更多的借鉴学习。
第四篇:宋代散文
宋代散文承中唐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而来。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宋代散文一是多以讲学为目的的言道之文,二是多以论政为目的的政论之文,三是多以记录见闻为目的的笔记之文。言道之文具有很强的哲学性,政论之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笔记之文具有机很强的趣味性和学术性。分期论述如下:
1.北宋初期,承袭晚唐五代之风,以骈文为主,也有人作古文。这一时期的最大的成就乃在于古文运动的再次兴起。代表性作家有柳开、王禹偁、石介、范仲淹、尹洙等。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这些古文家的最大特色是言道与论政密切结合,教化性较强;从艺术上看,其最大特色在于提倡平易自然,但创作实践上尚不能尽如人意,有时不免露出辞涩言苦的毛病。
2.北宋中期是宋代散文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古文运动取得成就的时期。欧阳修实际上为此期的领袖。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言理与论政逐渐分开,以程颐为首的理学家提倡“文以载道”,言理遂成为理学家的目的;以欧阳修为首的古文家则强调关心百事,言政遂成为古文家的主要内容。从艺术实践上来看,古文家不但把宋初平易自然的理论主张完全付诸实践,而且还发展了古文的艺术韵味,使之更具有文学性。
3.南宋初期散文创作充满爱国激情,文人纷纷以文言政,要求抗敌北伐,批判投降求和,具有高度的战斗性,其文风也慷慨激昂,气盛势足,理明词畅。
4.南宋中期又是散文创作相对发达的时期,其中尤以鼓吹北伐、议论国是的政论之文和倡明理学、论辩哲理的讲学之文成就最高。前者以辛弃疾、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陈亮为代表,后者以朱熹、陆九渊叶适等人为代表。这两大内容在写作上皆条分缕析、切当翔实,较之北宋散文更富有论辩力和逻辑性。
5.南宋末期的散文呈现衰落趋势,自中期以来就出现的萎靡文风此时有增无减。但在南宋亡国之际出现的文天祥、谢翱、邓牧、王炎午等一大批作家,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纪实抒情散文,其内容仍以抒发爱国情怀为主,但在亡国之际风格更显得悲慨沉痛。
二.宋初散文:柳开与王禹偁。
北宋初年,宋王朝开国之后的升平景象,使文坛仍然追求晚唐、五代的美学风尚:辞藻典丽而内容单薄的骈体文甚为流行,西昆体泛滥文坛,出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刻骈偶,棅瑳弗振。”(《欧阳文忠公集》附录卷4《四朝国史欧阳修传》)的徘徊局面。
首先起来反对五代文风的是高锡、梁周翰、柳开、穆修等人,而以柳开最为有名。柳开以推崇韩、柳,扭转风气为己任,“吾之道,孔子、孟轲、杨雄、韩愈之道;吾之文,道,孔子、孟轲、杨雄、韩愈之文也。”(《应道》)这种把道统与文统扭合为一的观点,对后来的古文家和理学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柳开还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具,并因此反对文体华艳,这种思想在宋初本应起到矫正五代浮华文风作用,可是柳开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而他所说的“道”又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因而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加上柳开为人粗豪狂诞,为了反对骈文,人为地把文章搞得参差不齐、古朴生涩,很难吸引人。所以尽管他大声疾呼,却应者寥寥,没有对文坛产生实际影响。柳开也十分恼丧地说自己:“立身行道必大出于人上而遍及于世间,岂虑动得憎嫌,挤而斥之。”(《再与韩洎书》)
宋初在散文创作上取得较高成就的作家是王禹偁。可以说,王禹偁是连接唐之李杜韩白与宋之欧苏的关键人物,也是形成宋代诗文特色主流之先河。王禹偁也强调文与道的关系,但他不是把“道”当作纯粹外在的教条理念,而是与自己内在的追求、个人的性情联系在一起,这样,文的应用范围就比柳开的广泛。同时,他又主张易道易晓,不排斥文采,提倡创新。他的一些优秀的古文篇章,继承了韩、柳的传统而文字较为平易,显示出一种新文风的端倪。宋代大作家无不推重王禹偁,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
三.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的完成
经过宋初作家多方面的探索,针对晚唐五代文风进行革新的思潮逐渐形成。到了宋仁宗庆历(1041—1048)前后,伴随着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领导的政治运动的开展,文学革新的思想变得更为自觉。因为改革政治,表达政见需要儒学理论的指导以及切于实用的文学形式,于是一度中断了的韩、柳古文传统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是欧阳修。他的主要功绩在于继韩、柳之后再一次举起古文运动的大旗,以古文变革晚唐、五代以至宋初卑弱靡丽的文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一代宋文树立了光辉的典范。首先,欧阳修继承了韩、柳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持有新的观点,他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时者。”(《答李诩第二书》)其次,欧阳修论文重道,又注重“文”(形式技巧),认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代上人王枢密求先集序》),而“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论尹师鲁墓志》)反对以“道”代“文”。这重文道并重的思想,把文学看得与道同等重要,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地位。再次,欧阳修论文,虽然极力推崇韩愈,但不取其好奇尚险,而取其明白晓畅,略其“沉浸浓郁”,而重其“文从字顺”,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等人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在各类文体中,欧阳修以散文的成就和地位为最高,论者以其和韩愈相比,称他“文章为一代宗师”(谢枋得《文章轨范》)。散文的题材、内容、文体非常广泛,而以论道、论政、抒情三类成就最高。论道是对北宋初期散文的继承,论政、抒情又是北宋初期散文的一大发展。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他的政论文有些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有的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是古文的实际功用价值与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他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在他的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与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另外,欧阳修还工于文赋,他继承了唐代古文家以文为赋之风,所作既屏弃了汉大赋式的铺张,又摆脱了六朝骈赋的铅华,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对文赋的确立、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秋声赋》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而外,他还对四六体进行了革新,他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典故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为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欧阳修的散文,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从柳开到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特别是经过欧阳修的创作实践,在散文创作上解决了两个大问题:一是再度强调了唐代古文家所倡导的“明道”的口号,进一步清算了浮华不实的文风;二是要求文风朴实,语言平易自然,文从字顺,扫除了在文中使用冷僻艰深词句的旧习,缩小了文言文与口语的距离。此后,宋代散文基本上沿着他们所开辟的古文之路发展。四.苏轼的散文创作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重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又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六一居士集叙》),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他并不认为文学的目的只在于阐发儒家道德理念,他肯定文学在表现作者的生活情感、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并非仅是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文风。
在散文写作方法方面,苏轼最重视的是“以意为主”,因此,他既反对外表华丽而缺乏内涵的骈体文,也反对怪僻而不可读之文,更重视在“意”的支配下的自由挥洒、变化无端的艺术风格。正是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采的艺术风貌,散文风格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畅达。他的散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地方。
苏轼擅长写作议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以谈史论政为要。这类文章大都能针对时弊,有为而发,言之有据,目光犀利,议论纵横,气势恢弘。文笔在自然流畅中又富于波澜起伏,有较强的力度与感染力。更能代表苏轼散文成就的是随笔、游记、杂记、赋等感情色彩较浓厚的文体。这类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写作手法比前人更自由,常打破各种文体习惯上的界限,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成分糅合起来,以胸中的感受、联想为主,信笔写去,文章结构似乎松散,但却于漫不经心中贯穿了意脉,引人入胜,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特点。苏轼的辞赋和四六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疏宕潇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他又是骈文大家,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四六文典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在迁谪时的诸表启,几乎和泪代书,凄恻感人。苏轼的四六文以散文的气势和笔法去作骈文,务去华辞,提炼雅语,以疏通畅达、流转自如见长,不以文采密丽取胜,开宋代骈体新风。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五.南宋的散文和骈赋
与北宋散文相比,南宋散文的成就稍为逊色,没有产生像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那样的大家。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文体中,南宋作家对前人有所发展和超越,南宋散文在总体上的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
1.政论文和笔记小品
南宋自始至终受到北方强敌的威胁,抗敌御侮是当时最重要的政事,所以政论文多以吁请抗敌、谋划复国大计为主要内容。这些文章的政治功利目的十分明确,大都秉笔直书,义正词严。它们不很注重文学技巧,然而气势磅礴,言辞恳切,在欧、苏、曾、王之外开辟了古文的新境界。
南宋初期,抗金将领和爱国志士在国势危急之际坚决要求抗敌,留下了许多彪炳史册的政论文。如宗泽的《乞毋割地与金人疏》、《请驾还汴疏》,李纲的《论天下强弱之势》、《请立志以成中兴疏》张浚的《论恢复事宜疏》等。岳飞的《五岳盟祠记》和胡铨的《戊午上高宗封事》更是慷慨激昂,气壮山河,具有极大的战斗力。南宋中期的政论文以替朝廷出谋划策为主要内容,陈亮和辛弃疾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辛弃疾写了《美芹十论》和《九议》,全面而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提出了进取的方案,文笔酣畅,意气风发。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力主恢复中原,告诫孝宗不可苟安而痛失良机。南宋的政论文使散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意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气势之雄伟和逻辑之严密比北宋散文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宋的笔记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南宋的许多作家都撰有笔记专集,如陆游有《入蜀记》、《老学庵笔记》、罗大经有《鹤林玉露》、洪迈有《容斋随笔》、范成大有《吴船录》等。这些笔记散文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史事杂录、考据辩正、诗文评论、小说故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应有尽有。不少文章的文字表达生动有趣,具有相当的文学性。南宋的笔记集流传下来有近百种,其中的小品文成就尤高,堪称晚明小品文的先驱。
2.南宋理学家的散文
两宋理学发达。理学家把人内在的道德纯化作为人生的根本目标,把任何一种精神外骛视为人生的危险。所以北宋的二程就直接提出了“作文害道”和作文也是“玩物丧志”的观点(《二程遗书》)。又由于他们与古文家都以儒道为旗帜,所以他们指出古文家宗道履道的不彻底性甚至虚伪。到了南宋,理学愈盛,并出现了集大成的宗师朱熹,这种鄙视乃至取消文学的理论因他的阐发产生了一些改变。朱熹继承了周敦颐和二程的文道观,并对文与道的关系作了更深入的论述。首先,他强调“道”的重要性,道是根本,而文不过是辅助手段而已。其次,朱熹又并不认为文与道是毫不相干的,他曾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事实上承认了文学的价值。朱熹是两宋理学家中最具文学修养的人,在创作上,他强调作家的人品修养,承认感情在文学中的作用,多次强调“感物道情,吟咏情性”(《朱子语类》卷80)不像其他理学家那样不近人情,只是反对流于滥而已。他还反对模拟,提倡创新,强调平淡,注重涵咏、曲折、风致,特别推崇比兴和温柔敦厚的风格,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朱熹文学思想的重要特点。
朱熹的文论对南宋的古文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散文被置于理学的规范之下,文成为从属于道的表现工具,这妨碍了作家对艺术作深入的研究,并导致了一些粗糙鄙俚的语录体散文的产生。另一方面,朱熹毕竟没有完全抹杀文学的价值,仍然为文学在理学思想的支配下保留了一席之地。
理学家的诗文主要是用来说理的,大部分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他们也有一些文学性较强的作品,有些虽是宣扬理学思想,但能借助生动的形象;有些则突破了自己理论上所设的藩篱,抒发了较真实的感情,在表达上也能做到明洁浅易、平淡自然。
自从程朱理学兴起,唐宋古文的系统就受到严重的挫伤。后世的正统“古文”,如明代的唐宋派、清代的桐城派,都不是直接沿续唐宋古文的,它们都沾染了道学气味。桐城派的开山祖方苞更直接指出学唐宋古文对于其经学上的不纯粹要有所警戒。可以说,以“载道”为理论宗旨的古文一脉到南宋已趋衰微。
第五篇:宋代书院
南宋书院文化
如果能回到古代,你最想去哪,前段时间热播的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让我了解到了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书院。现在咱们学校寝室管理实行“书院制”,我想,这一制度大概就是来自南宋的书院吧。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始于唐代。至南宋时期,由于内忧外患,国力衰微,官设学校大都有名无实,于是,以私人为主体的讲学活动开始活跃起来,使书院的发展达到空前的程度,堪称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邓洪波在《中国书院史》一书中统计称:两宋书院总数515所,其中,北宋73所,南宋442所。尤其以宋理宗期间最多,这一时期,书院不仅数量多,而且各项管理体制趋于完备,形成了以藏书、讲学、祭祀和学田为主要标志的四大规制。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所呈现出的鲜明特色,对于当今高等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历史上最有名的四大书院是岳麓、白鹿洞、石鼓、嵩阳书院。
造成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都得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五代及宋初的书院也大多建于山林名胜之中。佛教禅林集藏经、讲经、研经于一体,也对书院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书院拥有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具体说来,南宋书院教育特色主要有四点,即将道与德融为一体;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术自由,无门户之见;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一,南宋书院在教育中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将道与德融为一体。理学大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认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明友有信”是人类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循的天理即道,并把它作为五教之目,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五伦”教育即穷理,换句话说,就是要弄清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固有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做人的道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是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二,南宋书院不囿于科举制的窠臼,其教学方法相当自由灵活。在书院教学中,通常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书院每天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来自学。
三,书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讲学甚至包括不同学派的学者,但在治学态度上不排斥异己,书院的门户开放风格,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各地书院甚至建立了互通声讯的联络制度,事先商定日期,明确讲会主题,届时各地学者不远千里赴会,并有隆重的仪式。讲会大大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书院教学还强调学生要善于提出疑问。朱熹说:“读书需有疑。”“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全无所疑,方始是学”他在白鹿洞书院就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辩。“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四,南宋书院师生通常共处一堂,相与讲习,共同探讨学理,质疑问难,学习氛围特别浓厚。书院与传统官学大为不同,士人们选择教师是以对其学问、人格的仰慕和尊敬为依归的,一般是倾慕在先,择师在后,其结合相当自由。书院师生之间是以道义为重,教师无须借助外在手段对学生施压、强制,只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感召学生,而学生则将老师看作是求道之路的引导者甚至是圣人之道的体现者。师生之间以诚相待,相与讲习,民主和谐,如同挚友般在一起讲学辩论,形成一种“对话精神”。
宋代书院教学管理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宋代书院的最高首脑称为山长、洞主或洞长。相当于我们的书院主任,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南宋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书院内部设施的日益增多,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设置也相应增加。以金陵的明道书院为例,除设山长一员总负教养之责外,斋舍六堂各设堂长一员,分司其职。穿越节目中还普及到,管理学生日常学习和内务的为斋长,相当于书院主席。
综概全文,南宋书院融中国古代教育之精华,以人为本,以培养救世济民之才为目标,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特色。这些教育特色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闪耀着人本主义光辉。故国学大师钱穆在谈到书院的培养目标时说:“中国宋代书院制度是人物中心的,现代大学是课程中心的。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希望现在学校实行的书院制能学习南宋书院的精髓,结合现在的教育情况,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医学影像技术131
余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