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14:5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

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

闽政文[2012]20号

为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支持泉州市开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今年上半年出台《泉州市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支持泉州市加快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创造经验,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并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二、进一步赋予泉州市更大的项目核准权限。有关文件明确由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核准的项目中,除跨行政区项目、申请中央资金补贴项目、重要资源性开发项目、涉及重大规划布局项目外,其他企业投资项目一律下放泉州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核准,报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备案。

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国家级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对泉州台商投资区台商投资项目,实行特殊审批政策,《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5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和国务院专门规定需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之外,由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外经贸局办理相关核准、审批手续。

三、促进泉州市各类开发区扩区提升。支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扩区,推动联片开发。支持泉州出口加工区申报综合保税区。支持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符合条件的区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批准泉港石化工业区、泉惠石化工业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四、实施土地配套扶持政策。落户泉州市的工业项目,凡是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省国土资源厅统筹调剂、充分保障。对民营企业利用现有厂区、厂房改造建设的,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对重大项目使用林地、海域及围填海计划指标给予倾斜。支持泉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旧改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五、支持泉州市民营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由省发展改革委、福建证监局组织有关机构,深入泉州开展多种形式的上市辅导培训。对具备条件的泉州市拟上市民营企业优先

列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对选择省属法人证券机构作为保荐人或主承销商的泉州市民营企业,相关费用予以优惠。支持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新三板试点范围,积极推动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

六、加大对泉州市民营企业金融扶持力度。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和福建银监局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中小微企业倾斜,每个县(市、区)及以上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或专柜;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申请优先受理、简化流程、加快审批,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确保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会同省经贸委加强对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培训、辅导和推介,支持泉州民营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以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或集合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福建银监局推动在福建设立机构的银行全部在泉州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已在泉州设立机构的银行扩大在泉州县域的网点覆盖面;推动外资银行在泉州设立营业性机构或代表处;积极引进国内大中型银行到泉州辖内县(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村镇银行县(市)全覆盖。省经贸委支持泉州市增设小额贷款公司,允许有条件的县(市、区)在现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基础上,可再设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七、扶持泉州市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以企业上年度为基数,分别按其地方级“三税”(主要指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新增部分的20%、25%、30%奖励企业。对上年度纳税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当年度“三税”比上年度增幅达30%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其新增“三税”30%以上部分,按其地方级“三税”新增部分的30%予以奖励。以上奖励,按属地原则由企业所在县(市、区)财政负责兑付,涉及省级、设区市级集中一定比例的,按奖励金额同比例返还给县(市、区)。

省经贸委支持泉州民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对列入省“百项千亿”重点技术改造计划的项目购置先进技术设备的,按购置费的5%优先给予补助;省级用于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向泉州倾斜(每年不低于总量的20%);支持泉州市工业企业列入全省甲供、甲控供应商名录;对泉州市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的知名专业性展会和抱团开拓市场项目给予资助;支持泉州市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产品销售,将资助范围从规模以上扩大至全部工业企业;支持泉州民营企业创品牌,鼓励企业并购国外高端品牌,对并购国外高端品牌的,按核定后并购金额的10%给予补助,单项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八、加强用工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搭建劳动力供求对接平台,在劳动力输出大省建立远程见工系统,鼓励泉州民营企业参与各类劳动力招聘专项活动,引导民营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引工”力度,充分发挥12580海西求职平台现代通信服务功能,千方百计为泉州民营企业引入各类劳动力;针对泉州民营企业特点,积极开展紧缺技术工种免费技能培训,每年培训6000人以上,所需经费由就业专项资金支付,促进技能人才逐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支持泉州民营企业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政府培训经费直补企业政策向所有民营企业覆盖,鼓励民营企业建立职工薪酬与技能水平挂钩机制,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积极实施按项目运作模式组织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扩大泉州用工本地化规模。

九、支持和鼓励泉州市民营企业建设员工公寓。对符合用地政策和基建程序要求的员工公寓,纳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享受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应优惠政策,并安排中央、省级有关专项补助资金。

十、创新泉州市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认真总结晋江市试点经验,在泉州市范围内推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让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人员享有当地同等的公共服务,有效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民营经济发展措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掀起新高潮

全面落实发展民营经济政策,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按照“非禁即准”的原则,开放投资领域,做到平等准入,依法保护;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掀起全民创业的新热潮;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激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量比重、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加强智力支撑,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加强培训工作,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将民营企业用地纳入用地计划,有效保障企业用地需求;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化平台建设;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各级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要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强财政资金引导,每年安排6000万元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配套和落实市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意见(宿发【2013】7号)对企业集约用地、融资担保、自主创新、开拓市场、创业补助等政策的兑现。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的通知

闽政„2012‟26 号

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各金融机构:

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功能作用,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入。认真落实省政府与各总行、总部及集团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向上争取“海西专项信贷规模”、新增信贷规模、总行直贷项目或单列信贷指标和相关政策。大力拓展资产转让、行内银团、海外代付、内保外贷、进口保理、融资保函等业务,综合运用“信贷+租赁”、“信贷+产业基金”、“信贷+信托”等融资方式,拓宽表内外融资渠道。积极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力争2012年全省各项贷款增速比GDP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银行业通过表外业务等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不低于500亿元。

二、扩大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积极推动福建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以及科技型、创新型、农业龙头型等各类上市后备企业首发上市。支持上市公司优化重组,推动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再融资。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提高海峡产业和省级创业投资资金的使

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央财政参股的创投基金发展。推动福州、厦门、泉州高新园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首批扩大试点范围。积极帮助有关企业解决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所需的增信、担保等问题,由相关专项资金给予扶持。2012年,力争全省首发上市和再融资规模达200亿元以上,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超过上年。

三、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强中小微企业专营服务机构建设,对小微企业实行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开辟中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对中小微企业实行标准化、专业化、简约化的贷款审批流程。推动建立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风险池”,为无法提供足额有效抵押物或担保的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支持。将2012年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提高至3%。对月度或季度小微企业贷款增加较多的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适度调增信贷规模,2012年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高于20%。

四、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加大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海洋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物联网、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争取将福建省重点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确定为总行级战略性客户或重点客户,在贷款审批、利率定价、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优惠。

应链金融服务,适时推出重点产业的供应链专业金融服务方案。支持采用大型设备厂商租赁、中长期固定资产回租、信托资产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扩大重点产业的资金供给。大力开展并购融资业务,促进重点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对重点项目的银团贷款等信贷供给,加大贷款期限与重点项目建设周期和达产期限相衔接力度,适度提高中长期贷款投放比例,力争2012年省级重点项目融资新增额不低于500亿元,全省中长期贷款新增额不低于800亿元。

五、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继续推进“金融服务不出村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出台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农业科技企业研发、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信贷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三农”贷款着重投向农林牧渔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建立金融支持“三农”差别化监管政策,对涉农贷款投放同比多增较多的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调增信贷规模,优先办理支农再贷款授信。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办法。结合涉农贷款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弹性存贷比,对涉农不良贷款给予更大的容忍度,确保实现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工作目标。

六、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支持金融机构加快赴平潭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年底前完成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平潭支行的设立工作。采取单列信贷

务权限,加大对平潭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新兴产业等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的信贷倾斜力度。支持各金融机构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认真落实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共同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做实项目借款主体,加快规划、立项、环评、土地等“四项”审批进度,力争年底前完成200亿元重点项目评审工作。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制定出台对平潭实施差别化、先行先试的金融监管措施。争取在平潭新设一家闽台合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台湾金融机构持股比例。积极推动海峡股权交易所建设。加快推进闽台合资全牌照综合类证券公司设立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对台离岸金融业务等创新试点工作。

七、推动泉州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泉州市在国家批准设立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前自行先行先试,推动在福建设立机构的金融机构全部在泉州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已在泉州设立机构的金融机构扩大在县域的网点覆盖面;推动外资银行在泉州设立营业性机构或代表处;支持泉州开展“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试点,扩大泉州债券融资规模,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试点开展民间融资登记管理制度,适时出台民间融资管理办法,服务泉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八、增强实体经济保险保障。拓展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业务,有效分散、转移实体经济的经营风险。推的保险支持力度,继续对省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继续推进农业保险工作,逐步增加保险品种,完善保费补贴政策,探索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用好用足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继续对出口信用保险实施保费补贴和保单融资贴息政策,增强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保障作用,提升出口信用保险的贸易融资功能。落实省政府与国内保险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保险资金支持我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保险资金参与我省重点项目建设、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

九、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加大对我省促进总部经济和金融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境内外金融机构来闽设立分支机构。2012年力争从省外引进2家外资银行、1家股份制银行在闽设立分行,新增各类银行网点230家、自助银行840家。推动有条件的农商行设立异地支行和发起组建村镇银行,“十二五”期间各县(市)至少组建1家村镇银行,支持开业一年以上的村镇银行向小微企业数量多、金融服务不充分的乡镇和行政村增设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再设立1~2家小额贷款公司。推动金融机构向金融服务薄弱的县域、乡镇和中小企业集中地区延伸。

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商贸流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和领域,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或参股村镇银行、农村信用

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宣传“依法合规、自愿互助、诚实信用”的民间融资观念,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探索建立方式灵活、运作合规、监管有力的民间融资管理长效机制。

十一、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诚信意识,改善金融发展环境。认真开展各类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增强风险监测评估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非法金融活动应急处置机制。密切监控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投资公司等机构运行状况,防范非正规金融及其他相关领域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切实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防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民间借贷、股市等领域。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业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努力维护金融发展秩序,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创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

第四篇:进一步促进外向型经济稳定增长十六条措施

进一步促进外向型经济稳定增长十六条措施

广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一)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出口食品和农产品企业检验检疫注册、备案等审批环节,延长有效期。

(二)建立健全“3+3G(”风险分析、企业监管、持续改进三大体系,产品风险、企业监管、抽查验放三级动态差异监管手段)监管模式,对出口肠衣、盐渍蔬菜、调味品等产品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

(三)推广上海自贸区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第三方检验鉴定结果采信等检验检疫制度,让进出口企业最大限度享受改革便利。

二、积极培育出口产品,努力扩大出口规模

(四)继续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基地、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三进三送”活动,大力培育外贸新主体,支持成长型、潜力型企业拓展外贸业务。加大对肠衣、水果、调味品、食用菌、罐头等优势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特色食品和农产品扩大出口额。

(五)围绕苍溪猕猴桃,积极创建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不断增强苍溪猕猴桃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六)支持青川县创建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进一步增强生态原产地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

(七)大力推动供澳蔬菜基地建设,指导相关企业通过蔬菜种植基地备案和加工企业备案,有效提升朝天高山露地蔬菜市场竞争力。

三、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支持扩大进口

(八)大力支持企业进口先进设备和能源资源产品,特别是积极支持进口先进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对先进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实行检验监管“前推后移”工作机制。取消进口旧机电备案制,推动机电产品整机进口。

(九)围绕现有产业,积极支持农产品企业扩大优良种畜禽、粮食等资源性产品进口额。

四、加快通关机制创新,不断提高通关效率

(十)加强检验检疫一体化通关业务系统建设,积极推行无纸化报检和通关,努力促进通关便利化。

(十一)加强政府“单一窗口”建设,积极申报对外开放口岸,强化同沿海沿边地区的通关协作,逐步建立健全检验检疫大通关管理机制,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十二)建立健全关检合作定期联系制度,深入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关检合作“三个一”工作,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五、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十三)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引导支持重点出口企业大力开拓“251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国家市场,支持食品农产品企业向“一带一路”国家注册。

(十四)支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努力突破跨境物流、支付等关键环节问题,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

六、严格执行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十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停征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质检财〔2014〕686号)精神,对报检的所有出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及其他法定检验检疫物免收出境检验检疫费。

(十六)严格实施收费“正面清单”制,所有收费项目必须在报检大厅、门户网站等公示收费清单和依据。认真开展收费项目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与检验检疫有关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票据使用。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发〔2010〕76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发〔2010〕7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加快我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按照“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战略思维,推动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足退够,大幅度提高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努力形成民营经济与其它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使民营经济在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特提出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一)最大限度取消民间投资限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外,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对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其它公共服务领域,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

(二)进一步扩大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对列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目录的公路、港口码头、地方铁路、水电站、生物质发电、水利、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桥梁、园林绿化、政策性住房、医疗、教育、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科技、旅游、国企改制改组、地方金融机构等项目,自治区交通运输、铁路建设、发展改革、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教育、民政、文化、体育、科技、旅游、国有资产、金融等部门,要会同当地政府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按照民间资本“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公众利益有保障”的原则,制定项目引入民间资本方案,统一准入门槛,明确准入路径和方式,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引入民间资本建设、营运或向民间资本转让股权、经营权。各级政府也要把其他国有经营性资产向民间资本转让经营权或拍卖所有权。相关项目引入民间资本方案要在2011年3月底前完成并向社会公布,在2011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工作。

(三)加快促进一批项目向民营企业招商。对列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目录的种养、林业、工业、商贸流通等经营性项目,由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投资促进局牵头组织自治区农业、林业、水产畜牧、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粮食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在2011年3月底前通过举办项目招商会、投资洽谈会等形式,促成项目引入民营企业投资建设。

(四)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自治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会同地方政府,每年定期筛选一批交通运输、水利、电力、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医疗、教育、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科技、旅游、国有企业改革等方

面的项目,形成滚动机制,及时引入民间资本建设、营运或向民间资本转让股权、经营权;不断推出经营性项目向民营企业招商。

(五)大力推行交通运输、电力、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运营、作业主体公开招标制度。收费公路、港口码头、客货运站场,水电站、火电站和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及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桥梁等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市政公用事业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业主,支持民间资本与其它资本平等竞争取得投资和运营权;具备条件的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企业,也应采用招标方式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实行市场化经营;政府拥有设施所有权和养护、维护及服务质量监督权的城市市政设施维护、园林绿化养护、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公厕保洁等作业市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承接作业任务主体,支持民营企业采用合同承包模式实现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公共产品服务。

(六)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水利工程建设。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民营企业投资水利灌溉工程的,可视为固定资产,允许进入企业成本核算。民间资本在水土流失区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承包治理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水土流失,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在承包治理合同有效期内,承包治理所种植的林木及其果实归承包者所有,承包治理的土地由承包者使用。

(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方式参与我区土地整治、复垦等工程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坚持矿业权市场全面向民间资本开放。符合《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国务院第150号令)规定的,可以减缴或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民营企业一次性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有困难的,可申请分期缴纳,分期缴纳最长期限分别为2年和10年。

(八)建立健全市政公用事业合理投资补偿机制。充分考虑市政企业有一定盈利和企业、居民的承受能力,加快调整供水、燃气、公交、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市政维护、园林绿化、清扫保洁及环卫等公用设施养护维护的费用按实际成本定额核算,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以经济合同方式拨付。供水、供气、公交等企业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行业因承担法律、法规及政府规定的指令性义务形成的政策性亏损,当地政府应给予适当补助。

(九)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对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基本标准的民营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以上医院,优先准予设立。民营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民营医疗机构可申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引进民营企业参与公立医疗机构改制。允许离退休医务人员申请开办医疗机构,或到民营医疗机构工作,原单位不得扣减其法定的离退休工资等待遇。公立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人员经同意可以辞职到民营医疗机构工作。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临床重点专科及等级医院评审、医学院校实习医院资格、评优选优、政策知情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举办教育机构。大力支持民间资本按照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机构设置规划和基本标准,以多种形式兴办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壮大一批民办学校,新建一批民办学校,升格一批民办学校,扩大民办教育规模。实施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高校质量工程、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及高职院校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

目,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按照补偿教育成本、优质优价的原则并考虑投资者合理回报等因素,制定民办学校学历教育受教育者的收费标准;非学历教育受教育者的收费标准,由学校按照成本、生源和承受能力等情况自主确定,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减免民办学校资产过户费和服务性收费。

(十一)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运转费用补贴、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给予冠名权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将民营文化机构和团体纳入公共文化管理、服务、扶持范畴。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和参股的文化企业在资金扶持、项目支持、命名评比、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对待。对民营演艺团体的公益性演出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符合条件的民营文化企业,可获得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经营资格。

(十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参股广西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和桂林银行,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吸引民间资本入股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以入股方式参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增资扩股。进一步放开小额贷款公司发起股东的出资比例限制。取消主发起人持股比例不能超过30%的限制,允许企业法人独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准金融机构,给予其享受部分金融机构的优惠待遇。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并在全区设立分支机构。

(十三)加大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力度。加快修改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涉及的资产评估、资格审查、市场竞价、人员安置、债务处理、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用途变更、资产剥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清除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障碍。民营企业收购和兼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在偿还贷款、职工安置、费用收取等方面享受国企改革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投融资平台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国有投融资平台企业要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引进民间资本,促进国有投融资平台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十四)放宽民营业户名称、经营范围和出资限制。放宽使用行业或经营特点用语限制,允许经营范围中含有生产、加工内容的企业在名称中标明生产领域的前提下使用“实业”字样;允许经营范围中含有投资内容的企业在名称中与投资的主要领域连用“发展”字样;允许进出口企业在名称中直接使用“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对外贸易”、“进出口”等行业用语。允许民营企业使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未禁止、尚未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用语作为企业名称中的行业和经营范围表述用语。允许按行业大类核定连锁企业经营范围。分期出资设立的公司,全体股东首期出资合计达到注册资本20%即可办理注册登记。申请办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金额限制。

二、加快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

(十五)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将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全区重点技术改造或千亿元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项目,给予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以专有技术、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自办企业资本金或在与企业合作中作价出资的,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金)的70%。

强化培训辅导工作,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由自治区科技厅牵头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鼓励民营企业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自治区财政给予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奖励100万元,评估优秀的自治区级创新型企业奖励50万元。对民营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可迅速做大或带动产业发展的产品或项目予以扶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十六)支持民营企业创建品牌。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注册商标和争创自治区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申报知识产权。

三、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

(十七)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每年定期组织举办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项目贷款洽谈会,建立银企合作机制,帮助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经济的贷款。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要重点服务民营经济,不断提高对民营经济贷款的规模和比重。

(十八)强化对民营业户的担保服务。发挥自治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对为国家、自治区鼓励发展产业的企业提供银行贷款的担保机构给予风险补偿,提高担保机构对民营业户的担保能力,鼓励担保机构对有产品、有信用、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业户适当降低担保收费标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符合民营经济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拓宽动产抵押范围,积极探索开展融资性担保、工程担保、财产保全担保、经济合同履约担保、融资租赁担保、信托计划担保以及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股权质押、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经营权质押、收费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贷款抵押方式。

(十九)推动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将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民营企业纳入自治区拟上市资源库,给予重点支持。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筛选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有上市意愿的民营企业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实施系统性服务和配套政策支持,力争每年有3-5家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对列入自治区金融办重点培育上市企业的民营企业将非货币性资产经评估增值转增资本的,以及用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在取得股权分红派息时,一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十)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加快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农村信用社完善网点布局;引导股份制银行在民营经济相对活跃、金融需求旺盛的地区增设机构网点,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增设为民营业户服务的特色支行、特色柜台。

(二十一)加强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由自治区工商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整合金融、税务、海关、工商、质监、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着力打造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失信主体惩戒机制,促进诚信经营,为企业融资奠定信用基础。

四、加大对民营经济的资金扶持

(二十二)对民营企业争取政府投资给予同等支持。对符合中央政府投资、自治区政府投资(包括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建投资、技改投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北部湾经济区专项投资、节能减排专项投资、服务业专项投资等)、市县(区)政府投资方向的项目,在申报或安排时对民营企业和国有单位同等对待。

(二十三)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从2011年开始自治区本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亿元用于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统筹安排用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于政府鼓励发展的领域和项目。

(二十四)实行政府采购扶持政策。每年公布一批民营企业生产的自主创新、环境保护、节能等产品推荐采购名单,促进政府采购民营企业产品。政府采购活动中,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保障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对于一些采购规模较大,专业性要求不强的项目,允许民营企业组成联合体进行投标竞争。

五、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土地支持

(二十五)优先安排用地,降低工业用地出让金。民营企业投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和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上、每亩投资强度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优先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民营企业投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养生农业种植基地等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其用地可采取“只征不转”的方式办理用地报批手续。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进入工业开发园(区),使用国有未利用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其工业用地出让金最低标准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50%执行。

(二十六)采取有利供地方式。对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科技和非营利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其项目用地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应;对属于依法应当有偿使用的土地,可以适当缩短出让年限或采取租赁方式供应。

(二十七)实行用地办理“绿色通道”制度。对民营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用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审查,特事特办。对于急于用地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主动协助项目业主办理控制性单体工程先行用地手续,确保项目及时用地。

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税收优惠

(二十八)减免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新办的以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50%以上的民营企业,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予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新办并经认定为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后,自认定(复审)批准的有效期当年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予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二十九)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民营企业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5年,第6年至第10年减半征收。

(三十)给予民办教育税收优惠。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民办学校用于教学及科研业务的自用房产和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七、切实做好为民营经济的各项服务

(三十一)加大民营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各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要对各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彻底检查,对不执行和执行不到位的,要分析原因和提出整改措施,在2011年3月底前全部整改落实到位,并将整改落实情况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并向社会公布。

(三十二)加强民营经济的环保服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加强对民营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政策、审批程序等培训,免费负责民间投资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术评估工作,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

(三十三)明确民间投资项目招标事项。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以外的全部使用民间资本建设的项目,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由项目业主自主决定是否招标,自主确定招标方式;全部使用民间投资建设且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和开标地点由项目业主自主决定。

(三十四)实行挂钩帮扶制度。实行四大班子领导、部门和干部与民营企业的联系帮扶制度,对民营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实行挂钩服务,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对经营困难企业、弱势企业实行挂钩帮扶,帮助企业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问题。

八、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三十五)引导更多人才进入民营经济领域创业。进一步清理影响各类人才进入民营企业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到民营经济领域就业的人员落户、人事代理、职称评定、社会保险、权益保障提供方便。民营企业必须与被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对就业单位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可将户口落到县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或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体户。鼓励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推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专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按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符合法定就业年龄的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推进民营业户参加所在统筹地区工伤保险,分散、化解用人单位事故风险。

(三十六)切实加强涉及民营企业收费的监管。对新办的民营企业,免收注册登记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民营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免缴排污费。清理并取消国家和自治区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发布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按规定必须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严格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制度,凡不持有收费许可证的,民营企业有权拒交。对行政机关以经营服务性收费名义收取费用和社团组织搭车收费等乱收费行为,依法一律取缔。对依托行政审批将检验、检测、评估(评价、评审)、审计、鉴定、认证、考试、培训等作为前置条件的服务,以及其他因具有垄断性服务而实施的收费,要进行全面清理;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将上述服务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的,收费标准要从严核定;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

(三十七)强化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督促考核。自治区绩效办每年对地级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进行工作考核,重点考核各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评价。

(三十八)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客观公正宣传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及时发现宣传一批民营企业的先进典型,总结介绍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自治区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贡献大、社会责任感强的民营企业给予奖励。

各市、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为我区民营经济大发展作出贡献。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