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融投七道防火墙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河北融投七道防火墙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国十条”中明确提及:“积极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扩大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等信息,这令业内再度关注如河北融投这类资助中小微型企业的国企担保机构的未来路径。在河北融投看来,为中小企业“增资御寒”是国企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同时,在新的要求下,河北融投认为,拥有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担保行业才能真正专注支持中小企业。
据悉,担保行业就是为中小企业担保增级增信,担保公司对其资质和风险评估审核后再交银行,银行复核后放款,中小企业通过如河北融投这样的担保机构获得必要的信贷份额,河北融投这样的担保公司则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担保行业的服务就提供担保,满足市场对于信用的需求,但我们自身则承担和管理了经济的风险。简单的说,如果我们担保的企业无法偿还信贷,就需要代偿。” 河北融投对所有诚信经营的申保企业,提出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企业管理水平高的基本要求。河北融投规定,凡是经营历史在一年以上、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范围、工艺技术相对成熟、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经资信调查、项目评审等必要程序,可以获得河北融投一年以内、一定额度的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扶持。
针对担保业务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河北融投形成了一套纵横有序的管理体系。河北融投的这套体系,明确了项目从受理、评审、复核、审批到保后监管、追偿等各项具体工作的内容、方法、权限和规程,河北融投的制度涵盖了业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从尽职调查开始,到风险评估、专家评审、流程管控、风险预警、保后监管、制度防范,共设七道防火墙,并创新了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如何河北融投所述,“基于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担保行业才能真正专注支持中小企业。”
第二篇:廉政征文(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提高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有效性的对策措施探讨
当前,广大行政机关、党员干部面对着主体日益多样、价值更加多元的行政对象,加之个别党员干部放松自我要求,因此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廉政风险是存在的。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通过将现代管理科学中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方法和理论引入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中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针对因为教育、管理、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以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为核心内容,通过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等措施,实现廉政风险的科学有效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通过关口前移、前程监控,将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有利于掌握主动权、增强系统性、提高预见性,为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立足三个建设
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是核心。领导班子作风是单位作风的缩影,对于整个单位的氛围有着强大的示范效应。如果领导班子作风不实不廉不正,那么就会上行下效。因此抓廉政风险防控,必须从领导班子上入手,使班子发挥良好的正面的带头示范效应,一级抓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通过领导班子的人格魅力和行政权力相结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基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既需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同时他们也是也是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对
象。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这二者相辅相成,党风廉政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支问题频发的干部队伍,不能称之为好的队伍,也无法期待他们能够为事业谋发展为职工谋利益。
制度建设是根本。因为制度才有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应当注重在做法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好的做法总结固化为制度,这样才能使经验可以复制可以推广,发挥刚性的约束力,避免因为人情、领导更替而受到人为的干预。
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落实四项行动
理清权利责任。必须依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和理清部门、岗位的职权和责任,进行科学分类,制定明确明晰的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权力事项、办理主体、依据、程序、期限、责任追究和监督渠道等,使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相互制约。
查找廉政风险。结合权力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对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进行全面排查。突出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干部人事、行政管理、工程采购等公共权力和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权力作为重点,查找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以及表现形式。在此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既往的案例情况,按照“上级为下级找,下级为上级提,干部之间相互帮”的原则,采取个人找、群众帮、领导审、集体定的方法,合理有序、全面深入地排查风险。
评估风险等级。总体而言,有权力的地方就存在风险。但是应当有侧重、有突出地抓紧抓好,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出成效。根据
单位的特点,依据风险点的数量、群众关注度、权力运行的重要性、后果的严重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几率等因素,分等级评定廉政风险,针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落实防控措施。针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结合岗位职责,落实责任主体,提出能够化解风险的具体防控措施。同时,纪检部门重点制定和完善廉政教育、管理考核、预警处置、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有效落实。
三、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健全五项机制
健全领导机制。主要领导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通过明确领导责任,落实各级负责人“一岗双责”,各级主要领导必须敢抓严抓,避免出现党风廉政建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懒、失之于散,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纪检部门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应该落实在防患于未然,防止腐败现象对事业发展和职工利益造成不可逆转、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应当加强对于职工的廉政教育,促使他们有形无形之中的自觉廉政勤政的意识。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结合岗位和个人实际,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例如反面案例、廉内助、廉政亲情寄语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认清自身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健全预警提醒机制。与教育引导机制相通的是必须要构筑起廉政预警机制。一旦出现苗头问题、倾向性问题就及时提醒解决,防止问
题严重化和扩大化。这就需要纪检部门能够与相关的部门保持畅通的动态沟通,切实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尽最大限度保护事业和干部。
健全考核整改机制。采取定期自查、突击抽查、检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和评估风险防控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评价制度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廉政领域一旦发生问题,必然会对事业和干部队伍造成影响。因此在平时就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考核,奖罚分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健全配套机制。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横向上看涉及到内部的基层、机关和外部的行政相对人、供应单位等,从纵向上看也包括每项业务上的计划、执行、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或个人。因此要发挥廉政风险防控的最大效应,必须有完善的配套机制。例如,在某些领域可以探索建立财权、事权和监督权分离的模式,这样就能形成了不同流程之间分权制衡、相互监督的格局。又如当前在大宗的采购和大型工程项目中,基本采用了公开招投标。这一形式在小型的项目中可能不尽适用,但是我们可以参照这一做法,建立一个动态的供应商或施工单位合格名单,充分发挥使用部门的能动性,在动态的评估调整中发挥使用部门意见的价值,减少小型项目的随意性。在监督方面,在充分发挥纪检部门作用之外,还要注意发挥职工、相对人、社会的监督作用,拓展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整合资源,形成监督合力。
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做到三个结合把思想教育和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党员干部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背后,既有不良思想影响的原因,也有个人修养不足、鉴别力不强、不会做、不愿做的因素。因此,在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廉政能力,能够识别鉴别廉政风险并主动自觉地进行防范处置,避免出现因为能力不足导致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把制度建设和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行政执法业务是规范业务流程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清除人为因素对执行工作程序、落实工作制度的干扰,实现工作权限“系统控制”、业务流程“系统固化”、风险预警“系统提示”和责任追溯“系统监督”。
把强化监督和严格问责有机结合起来。要强化内部监督,对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及时发出预警,责令限期改正。要强化外部监督,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还要综合运用诫勉谈话、组织处理、党纪处分等手段,加大问责力度。
第三篇:如何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现如今,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财物流动的数量剧增,经济文化发展的快节奏,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部长在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因此,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应在党委、政府统一的领导下,整合警
力资源和社会治安资源,建立和完善以预防、打击、控制违法活动为基本目标,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派出所民警、巡警、刑警、交警等多警种合成为主体,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区警务、阵地控制和单位内部防控为基础,以快速反应机制为保障,以科技手段为支撑,集打击、防范、控制、管理、教育、改造的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多警联动、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
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在实践中一直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安的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不到位,防控网络没有建立起来,传统重打击轻防范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公安机关报的保驾护航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中国,必须建立以打造治安防控网络和改革警务运行机制为切入点的新型的治安防控体系。
(一)治安防控体系中防控网络的建立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而不是靠派出所几条枪就可以完成。公安机关要通过对人、地、事物和时空的全方位管理,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措施的运用,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防控网络。主要由社区治安、街面治安、卡口治安、单位治安以及其他治安等网络构成。这些网络既自成系统又相互支撑,构筑起点线面有机结合。
1、立足社区,整体防面,编织社区治安防控网络
社区是派出所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主阵地。社区应以社区警务为重点,深化派出所工作改革,切实强化社区防范管理工作。社区警务战略是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的预防犯罪战略,是把握防控结合的关键。公安机关应大力推行社区警务战略,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作用,有效地动员和组织社区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防范活动,及时发现整改不安全隐患。派出所要实行向社区群众通报治安情况的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发布警情预报,实行警务公开。要认真做好重点人口、暂住人口、闲散人员的管控工作,及时发现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尤其是对流动人口情况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即:及时掌握、核对流动人口的底数及流向。对流动人员的姓名、年龄、原籍住址、流动时间、详细地址、从事职业、经济情况、现实表现、发复函情况一一作了登记,建立完整基础台帐。
2、布建严密的治安巡逻网,建立街面巡逻防控网络
巡警、交警部门是街面、路面巡逻防控的主力军,要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推向街面路面,切实增加街面路面有警密度和有警时间,以动治动,提高发现和抓获现行犯罪的能力。在交通繁华、治安复杂的重点路段和时段以步巡为主,在其他路段和时段以车巡为主,提高巡防效能。在主干道,以交警为骨干,既管交通又管治安;在次干道和主要街区,以巡警为骨干,加强巡逻控制。要针对街面路面抢劫、抢夺犯罪日趋突出的动向,有重点地加强对犯罪高发区域和路段的巡逻控制,全力遏制犯罪案件多发的势头。要把巡警、交警街面巡逻防范工作与派出所社区巡逻防范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做到不漏防、不失控。
3、科学合理地设置防控点,建立卡口治安防控网络
卡口防控是根据交通发展情况和犯罪规律特点,以城市出入口、交通要道和案件多发地段为重点,通盘考虑,合理布局,分类设置治安卡口或查报站,形成严密的堵控网络。要加大治安卡点和查报站的投入,配备必要的通讯、交通、路障等设施,对重点卡点要配备比较先进的设备,有利于及时准确地识别违法犯罪嫌疑人。要加强与卡点周围单位和群众的联系与沟通,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争取群众的广泛支持,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运行的群众基础,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有效性。
4、严密阵地控制,建立单位内部防控网络
健全组织,落实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靠各企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充分发挥单位内部保卫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保卫措施落实到位。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适时开展企业、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活动,净化治安环境,维护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教学秩序。
(二)治安防控体系中的警务运行机制的建设
打击现行犯罪,提高驾御治安局面的整体能力,就必须运用各种社会控制,建设规范化警务运行机制。要积极探索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警察行政资源配置、使用、管理模式,彻底清除影
响这种模式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意识观念和扭曲的资源配置、使用、管理政策和制度。加强警务运行机制规范化,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其中包括指挥快速反应机制、信息预警机制、勤务运作机制、整体作战机制以及绩效考核机制等。
1、强化实战功能,进一步完善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
以前我们破案的基
本方式是“从案到人”,大多数案件主要依靠调查摸底、现场分析确定嫌疑对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破案的基本形态也由“从案到人”发展到“从人到案”,案犯随机作案,与事主之间没有深层次的社会联系,大量的案件通过现场抓获后扩大线索,串并案件,抓一批人,破一批案,这种破案方式是当前的主流形态。因此,应该强化110的龙头作用,构建快速反应和紧急救援的指挥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各警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要积极推进城市应急中心建设,逐步实现110、122、119三台合一,并网运行。关键是把110指挥中心建设成为接处警、突发事件指挥处置,紧急警务活动组织协调与一体的“合成式”指挥中心,充分发挥其信息汇总、实战指挥、参谋决策的作用,统领协调治安防控体系的有效运作。
2、建立预警性的情报网络,强化预警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安工作对情报信息的依赖和需求越来越强。只有信息灵,情况明,反应快,才能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建立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各警种、各部门和各基层单位都要在工作职能所涉及的范围内,分系统、按行业分布建信息员,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广泛搜集情报信息,做到耳聪目明。要加强对各类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增强观察问题的敏感性。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各部门要普遍建立情报信息分析研究和情况通报制度,研究治安动态和犯罪规律,充分利用情报信息为实战服务,提高治安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实行勤务制度改革,强化勤务运作机制
各级公安机关要实行勤务制度改革,基层派出所和一线实战部门要打破传统工作模式和常规作息制度,针对夜间案件多发的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实行两班制、夜班制以及弹性制、错时制等警务模式,把警力向案件多发的时段、路段和部位延伸,根据各警种的工作性质,综合安排警力部署及工作时间,增强治安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由机关型警务向实战型警务的转变。各部门、各警种要针对各自的业务特点,确定相应的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将有限的警力和防控力量投向街面和社区,走向群众,服务群众,实现由被动反应型警务向主动服务型警务的转变。
4、强化整体作战机制,加强各警种合成作战的能力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各个警种各个部门。各级公安机关、各警种要树立整体作战的意识,在防控体系履行相应职责的同时,要从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破区域、警种、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加强协同配合作战,形成整体合力。要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情报信息为纽带,采取民警个体间的搭档,警种部门的联勤,机关基层间的联动等形式,实行基础共建、信息共享、责任共担、捆绑考核,推动防控各个环节工作的有机衔接,完善防控一体化的整体作战机制。刑侦体制改革与派出所工作改革要从全面出发,配套进行,在管理体制上来,应该把刑侦、治安两部门的工作统一主管,以保障打击防范工作的协调和公共安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5、坚持正确导向,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尽管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基础工作和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很多地方却长期得不到落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出在导向上,尤其是在考核评估方面。目前,从公安部到地方,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科学、严密的考核机制。考评方法对基础工作往往缺乏量的标准,可操作性差。相反对打击处理人员和破案的数字却一目了然,易于操作。因此,把极其复杂的公安工作考核标准简单化,不切实际地制定发案、破案或控制指标,以此作为公安机关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甚至惟一指标,并与公安工作的实绩相结合,与单位的评优评奖以及工资金挂钩,以此为导向,必然出现盲目追求和攀比“打处”数字的倾向,进入“案多则喜,案少则忧”的怪圈。这就背离了预防犯罪、减少犯罪这一防控工作的终极目标。因此,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探索、建立针对不同对象自成体系的系统、科学、严密的考核机制,准确、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乃至每个民警工作的实际效能。这是解决重打轻防、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像目前正在创建的“平安零发案”活动就是很好的尝试,以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抓获现行、提供破案线索数和群众安全感为主要指标,按照“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以结果性考核为主”的原则,客观评估各警种、各部门及各位民警的治安防控工作实绩,并以此作为单位评价、人员提升、立功受奖的依据和标准,营造出实事求是、公平竞争、凭绩效实际定优劣的工作环境。
二、治安防控体系的完善
完善防控体系是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保证。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整合各方资源,充分挖掘潜力,把警力、民力、科技装备等各种战斗力要素置于防控责任区中有机整合起来,追求防控效能的最大化,形成全民参与,全警参战的整体防控局面,以巩固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一)合理调整警力部署,充分挖掘现有警力资源
要立足内部挖潜把有限的警力用足用好,大力精简压缩机关非实战人员,减少非警务活动,科学调整警力部署,把公安机关各种战斗力要素置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全盘中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充实基层实战警力,解决一线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要从政策上保证一线民警的政治和生活待遇。要坚持科学用警,把有限的警力用于防控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合理布局警力,增强整体的战斗力。
(二)开发民力资源,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
社会治安的各项工作,公安机关不可能包揽,失去群众的支持,治安防控体系将无从谈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充分挖掘民力资源,把群众充分发动和组织起来参与维护社会治安,才能打牢治安防控体系的根基。重点要抓好专业化的保安联防和义务性的治安志愿者两支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警民联防站和警民联系点的建设,着力提高新形势下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化水平。同时,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快推进报案服务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同时,还要从解决社区成员的思想认识入手,提高社区成员参与治安打防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和强化公众治安意识,让社会公众经过长期的公共选择,真正理解、认同和接受它们,并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价值准则和态度,外化为治安行为。一个社会只有真正重视并切实加强公众的治安意识培育,才能保证自己在社会安全维护和治安秩序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并产出高质量的社会治安成果。
(三)实施科教强警战略,充分挖掘科技资源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作案手段日益科技化、智能化,公安机关要有适度的超前意识,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警务科技建设,大力推进现代科技在警务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科技含量。要加强防控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民警运用高科技警务装备的水平。要完善公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尽快建成覆盖所有基层单位的宽带、高速信息通信网络,提高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普及应用程度,全面推进治安的科技化和信息化,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社区治安信息网络建设绝不仅仅是现代网络技术在社区信息工作中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实现观念上的更新,用现代网络观念来改革传统治安信息工作,是现代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社区治安工作中的综合运用。因此,要加强公安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把更多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治安打防控工作中去,不断扩大技防覆盖面,努力形成规模效应。
(四)广开财源,增加经费的投入
开发社会治安资源必然要涉及经费问题。应该说。充足的治安经费不仅是开发警力资源、科技资源的前提和基础,而且筹措治安经费本身也可纳入治安资源开发的范畴。要合理运用经济学原理,积极寻求并营造更主动,更有效性的融资体系,特别是用服务战略赢得资源投入渠道的畅通,是社会犯罪控制诸主体在社会治安结合治理领域里既构成政治一体,也构成经济一体。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经费投入;另一方面,要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本着“自觉、自愿”的精神,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防控体系建设进行投资,用于防控第一线,营造“社区治安社区台,社区安全共同担”的良好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需要的不断增加,“花钱买平安”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治安经费资源的开发也将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和支持。另外,还应注重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以较少的控制资源消耗产出较高的社会治安效益,以实现治安打防控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交流材料
武威公路总段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座谈会及警示教育
交流材料
养护计划监理科
总段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是落实省厅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是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超前预防、全程监督、制约有效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对预防腐败工作实行系统化、科学化管理,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为总段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面我结合养护计划科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科学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评价方法,探索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体系评价,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来分析识别领导主要岗位履职过程、资源(人、财、物)管理过程、基本建设实施过程以及外购材料采购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用绩效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廉政风险的控制过程,使廉政体系与相关管理活动相适应、与现行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相融合,探索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二、存在的风险点
(一)项目招投标中工程标的及相关信息的保密、施工单位的确定。
(二)工程计量支付。
(三)项目交竣工验收评定。
三、风险防控措施
(一)事前控制,以教育引导为基础,增强干部职工“免疫力”。
1、完善岗位责任制,加强岗位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好职工教育引导,增强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能力。
2、项目招投标时,根据《招投标法》相关规定,对工程标的及相关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不介绍施工队伍、不指定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中标单位实行公示制度,提高招投标公开、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3、项目招投标、大宗材料要采用公开的招标或议标,成立招投标领导小组,总段纪委全过程监督,从源头防控,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杜绝工程质量隐患。
4、建立“一项” “双责”制度,“一项”指工程项目,“双责”指工程项目质量和廉政建设,即工程建设项目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廉政合同,明确项目法人和施工、监理单位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违纪责任,凡是参与项目建设的管理人员,既要对工程建设质量负责,又要对廉政建设负责。
(二)事中控制,以内控管理为保障,构筑廉政风险“防护堤”。
1、严格落实工程合同管理、计量支付、资金使用等相关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项目管理单位和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的廉政职责、任务和目标,达到主体明确、分工具体、责任到人,努力构筑廉政风险防护堤。
2、工程计量支付采用双控的方式,以监理工程师签认的计量支付方式为主,项目办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抽检监督,保证计量支付工作量客观、公正。
3、对项目合同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全过程监督检查,形成同步防控工程建设领域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的长效机制。
(三)事后控制,以评价监督为重点,打造廉政风险防范 “安全网”。
1、项目交竣工验收。按照省局交竣工验收办法,总段成立交竣工验收小组,组长由总段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项目办人员组成,在施工、监理评定的基础上,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抽检,交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全过程监督,确定工程评定得分和质量等级。
2、不断总结,完善制度流程,形成较为完备的防范廉政风险的教育预警机制、风险发现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考评奖惩机制,打造廉政风险防范安全网。
二O一一年十月三日
第五篇: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确保队伍廉洁从检
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要求不断加大检察机关自身廉政建设力度,通过前移预防关口、查找风险迹象、界定风险责任,着力构建“廉政教育全方位、规章制度全覆盖、监督管理全过程”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有力地强化了队伍管理,推动了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平稳快速发展。近三年来,我院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单位”,被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汉江分院评为“先进检察院”,三次被市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严”、“准”、“实”,明确预警防控思路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是一项新的工作,在实践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我院结合检察工作实际,重点研究,紧紧围绕从严、从准、从实三方面明确预警防控思路。
思想认识上突出一个“严”字。廉政、办案风险防控涉及全局,需要各科室各部门和全体干警的支持配合,首先,我院每年年初都要集中三天时间组织全体干警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充分认识防范风险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干警自身成长安全的保护意义,保证思想上严格深入;其次,明确导向,强调有风险并不等于有问题,查找工作环节中的潜在风险,不是对个人搞“问题清理”,更不是搞“个人过关”运动,而是对岗位负责,使干警消除思想顾虑,保证认识上科 1
学严谨;最后,党组成员、各科室局处队负责人带头做好表率,积极查找检察业务、检察队伍、检察事务廉政风险,主动填写相关表格,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正确的导向,保证意识上严格执行。
分类管理上突出一个“准”字。我院将所有工作细分到检察业务、检察队伍、检察事务各工作岗位上,对有必要且能够细分到工作环节的再进一步细分到具体的环节,通过个人自查、部门检查、专项检查、建立廉政档案等方法和步骤,力求科学和准确,全面确立了检察业务、检察队伍、检察事务三大类共计34项廉政风险。
解决措施上突出一个“实”字。一是在制定解决措施上具有针对性。我院通过对现在的管理制度进行清理,将有效的保留,过时的进行废止,有缺陷的进一步进行完善,经院党组研究决定,确有必要新制定或要及时制定的及时制定或拟定计划。同时从干警的具体工作岗位出发细化了风险形式,分类从权力制衡、工作程序、纪律、监督、查处等多方面制定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二是在落实解决措施上具有务实性。在前期预防上,通过开展廉政教育,实施廉政风险迹象预警对有风险的检察干警进行定期预警,对干警在思想上流露出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引导、早纠正。在中期监控中,实施动态监控岗位行为,监督制度机制的落实和权力运行,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采取廉政谈话、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纠正存在的问题,防止风险的发生。
在后期处置中,对已经发现的问题,采取诫勉谈话、责令整改、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变的腐败问题的发生。
通过狠抓落实,形成了我院“内控防范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考核有依据”预警防控思路,利于进一步推动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服务保障、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强化“找”、“防”、“控”,加大预警防控力度 我们相继制定出台了《潜江市人民检察院廉政风险迹象管理办法》和《潜江市人民检察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办法》,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从“找”、“防”、“控”三方面入手,通过风险排查、风险预防、风险控制三个步骤,采取评估风险等级、梳理权力岗位和部门、规范权力运行、加强风险预警、强化考核追责等手段,力争做到将反腐关口前移,加强对廉政风险节点的有效监控。
深入排查风险点,加大“找”的力度。岗位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能不能不流于形式,关键要看能不能科学地确定廉政风险点。我院分类明确了风险点位置:即各局、科、室、队全体干警,执法办案部门,可能利用其为他人带来直接或间接、近期或分期的不当利益和好处,从中谋取私利的科室(单位)及工作岗位;权力较大、较灵活,有自由裁量权的科室(单位)及工作岗位;权力运行需要公开、需要民主决策、需要监察机构监察履行职责的科室(单位)及工作岗位;没有直接拥有人、财、物的支配权,但可借助工作中的权力和机会谋取私利的科室(单位)及工作岗位。通过深入排查工作实践中检察业务、检察队伍、检察事务廉政风险迹象及干警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不足,为制定防范管理措施提供有效依据,进而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准确把握风险点,严把“防”的关卡。我院在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基础上,针对发现的工作风险点,制定了两道预防关卡:一类是突出共性的,主要是针对各科室局处队的职能建立议事规则、执法、财务(内勤)等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另一类是突出个性的,主要是根据各个廉政风险点不同的特点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认真评估分析,将廉政风险点分为检察业务、检察队伍、检察事务廉政风险三类34项,并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廉政风险点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情况紧急的定为一级,出现苗头的定为二级,存在可能的定为三级,严格落实预防工作。
积极处置风险点,抓实“控”的效力。为牢牢控制和及时化解岗位廉政风险,我院通过建立三种机制促使各类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建立有效监督机制。要求各科室局处队改变依靠纪检监察来进行督察推动这一老观念,在本部门成立监督员,对本部门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二是建立廉政风险处置机制。通过对查找出的岗位廉政风险点进行动态监控,在发现存在或可能发生廉政风险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岗位个人发出预警信号,各科室局处队根据掌握的廉政风险迹象,视程度由责任人采取口头提醒、谈心疏导、制发
廉政风险预警提示书等方式进行处置,化解廉政风险。院督察组在实施检务督察时发现有廉政风险迹象的,也与分管领导一起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处置,处置情况记录在案并向院纪检监察室备案。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实行岗位廉政风险月查制(各部门每月自查一次)和季报制,对管理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的部门,责成整改,确保廉政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不认真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而引发违纪违法事件的,将按规定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还要负连带责任。
三、狠抓“三结合”,提升预警防控实效
为进一步提高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质效,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我院认真抓好“三个结合”:一是预警防控与各专项教育、专项检查活动相结合。紧密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检察管理年”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检查、深化治庸问责等活动的要求展开排查,对历次教育活动中排查出的廉政风险新迹象迅速启动预警防控措施加以监督纠正,确保尽早、全面地将各类风险迹象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预警防控与检务督察相结合。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思想道德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岗位职责风险融入到检察业务、检察队伍、检察事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防范,做好预防。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廉政风险排查、一次防控措施执行情况的督查考核,对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预警,纠正存在的问题。检务督察部门不定期明察
暗访,尤其是对重点部门和办理案件、内勤工作、扣押冻结款物等重点岗位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进行监督检查。三是预警防控与优化廉政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定期收集对检察机关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廉政监督员和人民监督员的作用,向他们征求意见和建议,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