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5 14:5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水)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水)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广水)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法治地税建设

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易 兵刘贵鹏

内容提要:社会综合治税是一项新的税收征管方式,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和形式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实现依法征税全过程的治税理念。主要内容是通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上下左右”全方位的联系,构建完善的税源控管体系,实现治税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交换。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源控管,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实现税款征收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面对纳税人“经营多元化、收支隐蔽化、分配多样化、核算利益化”等新情况、新特点以及纳税人数量的大幅增长,仅靠税务机关的力量显然不够,需要以政府为领导的社会综合治税。本文立足于广水,分析社会综合治税的必要性,旨在进一步探讨社会综合治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综合治税存在问题对策

社会综合治税,是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以强化税源控管为核心,以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使税务部门更加有效地掌握税源,从根本上提高征管质量。税源变化促进了税收征管模式的变革,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社会综合治税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重要意义

实行社会综合治税,是加强地方税收征管,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新形势下加强地方税源控管,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社会综合治税是增加财政收入的现实需要。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我市税源控管的力度看,税源的多样性、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越来越凸显,税源控管和财政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要保持财政增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加强税源监控,建立科学规范的税源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税款流失,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可以有效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二)社会综合治税是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市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局面,税源结构和征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经济主体多元化、收支隐蔽化、分配多样化等新特点,原有的税收征管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面对这种新情况,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治税思想和治税方式,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源控管,提高税收管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解决上述问题,推行社会综合治税是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

(三)社会综合治税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难点的需要。从税收管理的特点来看,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存在着税种多、纳税人分布面广量大、税源监控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仅仅依靠税务部门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税收征管面临的现实矛盾。从征收的管理现状来看,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平衡性,存在大量隐形经济等不公开、不规范的经济行为,使税源的多样性、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越来越明显,税源监控难度增大。再加上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纳税人税收法制观念淡薄,社会整体诚信纳税意识不强,造成税负不公。因此,社会综合治税是解决当前

税收征管难点的必要手段。

(四)社会综合治税是依法治税的需要。社会综合治税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实行社会化综合治税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如《预算法》、《税收征管法》、《车船税法》等都作出了相关规定,这些规定都为我们实行社会综合治税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保障。社会综合治税只有在多个部门的配合下,依法治税才能确保落实到位。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社会综合治税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存在问题

几年来,我市实施社会综合治税,以强化税源控管为切入点,综合治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领导、税务主管的综合管控体系基本建立,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强化控管、堵漏增收的效果日见明显,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税收管理水平的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市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社会对综合治税的认识不到位。首先在思想认识上对综合治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观上对搞好综合治税的意义和方法仍然把握不清,简单理解为综合治税仅是做形式,可有可无,在工作上没有主动性,敷衍了事,未能真正理解其实质所在。二是有些部门认为综合治税工作成绩是税务部门,本部门只有配合的义务,得不到实际的利益,因此不愿主动配合;一些部门认为,强化综合治税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本部门的利益,便消极应付甚至阻扰与税务部门的协调配合;还有一些部门在税务部门需要其支持配合时,便向税务部门提出解决工作经费等不合理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不愿配合甚至不予配合。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涉及到政府多个部门,有效的协调与配合是深入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关键。一是由于目前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治税的效果。《税收征管法》虽然规定了地方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然而,由于《税收征管法》属于税收法律范畴,对其他部门的约束力不强。二是制定范围窄,我市以《广水市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实施办法》来指导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开展,由于是地方政府的文件,法律层次低,权威性较差;此外对行业协作、纳税人及社会中介机构不可能通过政府行为强制规定,这就造成全方位、宽领域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难以有效落实。

(三)社会综合治税的部门间协作不紧密。相关部门大多缺乏主动行政协助意识,行政协助以被动协助方式为主,往往是地税部门需要就某事项进行协作时,地税领导才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取得相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双方统一拟定一个操作要求,再由各部门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召开联席会议,形成会议纪要,这种模式造成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其次,在双方形成协作意向后,在具体操作时,也是困难重重,在税务部门需要调查相关涉税情况,获取涉税信息时,有关单位或部门或以商业秘密、或以数据难以查询为托辞,或出于部门利益考虑,拒绝协助调查或出工不出力,甚至暗中设置阻力、制造障碍。

(四)信息互通机制不完善。近年来,我市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通过建立涉税信息采集传递,实现了税收征管向多部门、多领域延伸,使地税机关与有关部门实现了涉税信息资源共享,为强化税源控管、提高征管水平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支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涉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部分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认为抓税收与己无关,甚至认为协税护税影响了本部门利益,有抵触情绪。二是涉税信息不准,部分单位存在“有义务无任务、有责任无压力、有压力无动力”的情况,对于涉税信息的传递责任心不强,信息质量不高、不准。三是涉税信息不全。有的部门过于看重自身的利益,把有关涉税信息看作是内部资源,传递信息不全,形不成信息共享。还有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怕麻烦的心理,在税务部门采集数据时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或者提供一些过期数据,造成税

务部门采集的数据难以使用,反而影响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四是难以掌握高质量的信息数据。涉税信息的采集涉及到数十个部门,采集工作量大,当前由政府主导下的信息交流平台还未真正建立,大量的数据需要税务部门上门采集,数据采集的时效性难以保证。

(五)社会综合治税缺乏监督机制。一项制度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就不能保证该制度有效、全面地实施。相对社会综合治税而言,涉及到多部门、多单位的协作与合作,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很难调动机关部门或单位的积极性。从目前实际工作看,许多单位对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应付的多,当涉及到本部门利益时才会积极投入,而当影响到本部门的利益时往往会采用不配合,或采用软抵制的方式。《广水市税费征收保障实施办法》仅在配合的程序、权限和义务方面有相应的规定,并没有明确对部门违规的责任追究,或虽然规定了相应责任,但却没有明确执行责任追究的主体,难以起到规范和制约的效果。

三、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探索强化税收管理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的推行,能够较好地解决多年未解决的税源控管问题,实现由单纯的税收征管到源头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从小征管到大征管的转变。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首先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变表层为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要充分理解社会综合治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加强综合治税工作是增加财政收入、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需要;加强社会综合治税是确保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加强综合治税是完善税源监控、加强税收征管的需要。需要逐步建立起“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税新格局。

(二)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制建设。社会综合治税体系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有法律依据,现行的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对于社会综合治税有关部门的责、权、利没有明确。改变目前社会综合治税在法律上的“瓶颈”,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制度上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一是要完善现有法律。尽快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明确相关部门在配合、协助税务机关履行职责的具体义务、程序、权利和相应的责任追究标准。二是制定专门法规。在《税收征管法》的法律基础上,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综合治税的社会责任和单位责任进行明确和规范,制定科学的、便于操作的监督制约和惩戒制度,真正建立起政府监督下的社会化治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税收协助不到位的问题,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的法律层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在国家立法缺位的情况下,加强地方立法。将《地方税收保障实施办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通过省级人大立法,解决社会综合治税的制度保障问题。四是提高税收征管的前执行。在制定有关涉税法律法规时,从法律程序上完善税务机关的事前控制作用,确保从源头上掌握相关信息数据。

(三)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的综合治税体系。一般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在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中有两方面任务,一是提供涉税信息,二是履行扣缴税款义务。做好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实现综合治税网络化,形成社会合力。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有序开展,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这个领导机制的核心就是要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主导,由各级政府全面领导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设立综合治税常设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本区域内的综合治税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部门单位间的密切配合,规范本辖区的综合治税工作。一方面负责本级社会综合治税的领导、组织、督导、协调。另一方面对下级社会综合治税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通过依托政府行政权威,在全社会形成社会治税的纵向层级的领导机制。

(四)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在社会综合治税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一是由政府统一开发相

关软件,建立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处理系统,信息系统要改变当前互不兼容,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实现工商、财政、税务、银行、建设、房管、国土等部门的横向联网、科学、可靠的部门间信息交换系统,进一步增强涉税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提高税务部门捕捉、利用信息的水平。同时,将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处理系统与现有征管核心系统进行衔接,对涉税信息进行自动处理、筛选,提高社会综合治税整体效能。二是由税务部门牵头与重点部门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和通报制度、工作联系制度、税源信息交流制度、涉税信息举报制度等内容的长效配合机制,来规范外部涉税信息的采集内容和传递程序。三是全面规范各部门单位涉税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反馈工作,建立健全涉税信息控管等综合治税台帐。

(五)完善监督考核机制。首先,各级政府应把综合治税工作作为对各成员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实行奖惩。二是要制定《社会综合治税目标考核办法》,根据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细化标准,量化指标,明确任务职责,将社会化税源管理任务逐级逐项分解到各部门、乡镇和社区,使社会综合治税由务虚的软管理方法,变成务实的硬管理模式。三是在地税系统内部,通过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把综合治税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作为税务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综合治税人员管理、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增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力度。四是建立公开公示的制度,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将需要开展的工作,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在平台上予以公开,各部门都能通过平台查询工作情况,获取相关数据,从而促进各部门能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六)建立学习培训制度。税务机关是税收业务主管部门,应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提供政策宣传和业务支持。每个涉税部门都要设立协税员,要强化协税员的培训管理,提高其协税能力,以确保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依法、规范运行。这一要求需要建立配套培训制度,强化对协税护税人员的业务辅导和“岗前培训”,实行协税护税人员持证上岗;还要定期举办协护税人员培训班,分层次进行更新知识培训,提高协税、护税人员的业务素质,减少工作差错和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协税护税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社会综合治税是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工作, 也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这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需要各部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更需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共同开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新局面,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税收氛围。

作者简介:易 兵广水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07226262330

刘贵鹏广水市地方税务局税费管理科 07226262364

第二篇: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现状及思考

社会综合治税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协税护税积极性,建立完善的社会综合治税网络,依靠征管方式、征管手段的创新,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加强税源的源泉控管,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税收氛围。

一、当前社会综合治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各界对综合治税的认识不统一、措施不扎实。

(1)思想认识不统一,在思想认识上对综合治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主观上对搞好社会综合治税的意义和方法仍然把握不清,简单理解为综合治税仅是做形式,可有可无,在上没有主动性,敷衍了事,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未能真正理解其实质所在;二是认为综合治税是税务部门的事情与自身本职关系不大,因此在联动中对综合治税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意识;三是少数基层税务机关对综合治税依赖性过大,认为政府提出综合治税具体就应该由基层政府多做,上存在扯皮现象。

(2)措施落实不扎实。综合治税虽然正走向规范化,但大多数仍存在仅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开展,措施落实力度不大,操作程序不够规范,主动性不够,没有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新理念。

2、社会综合治税氛围不浓。

(1)宣传长期性不到位。在社会综合治税宣传发动上缺乏长期性,仅满足于会上讲、挂标语、黑板报,或为迎接检查而进行的突击应付,虽然面上宣传有声有势,但没能传到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纳税人的诚信纳税意识没有普遍形成,出现了政府部门“一头热”的现象。不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只顾自己利益,对综合治税不闻不问,甚至少数财务人员盲目听从于单位领导,而不顾《税法》、《会计法》的规定,没有形成“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意识。

3、在操作中漏洞较多,创新不够,税源流失日益突出。

(1)社会综合治税涉及面广,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具体操作中硬搬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形成当地形之有效措施,造成了税源流失。

(2)在征收管理中存在“唯任务”的思想。认为一些税种比较零星,管理费时费力,形成了只看重大税源而忽视零散税源管理的现象等。

4、考核奖惩落实不到位,导致社会综合治税进展缓慢。

(1)奖惩措施不到位。一是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影响了考核的不到位,综合治税仅做表面,从而严重影响了考核实绩。对在社会综合治税中的先进个人只有口头承诺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二是由于财力限制,手续兑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税、护税单位积极性。

(2)打击偷逃税力度不够。对少数偷漏税的企业惩罚“轻不着边,重不到位”滋长了其漏税恶习,也影响了主动交纳税款企业的积极性。

(3)考核力度不大。对由于涉税信息不准确,传递不及时或对税源监控不力,不按要求代征(扣)税款影响财政增长的不能动真碰硬,追究具体人员执法过错责任。

二、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的具体措施

笔者结合自身几年来社会综合治税实践,主要从以几方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建设,创新税收综合管理新模式,加强零散税源管理,实现社会综合治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责任化,优化了经济发展税收环境,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在全社会建设依法诚信纳税的浓列氛围。

1、加强组织领导,重抓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

地方税收零星分散,面广量大,隐蔽难控管,一方面单靠税务部门税源难以监控到位,另一方面征收成本较大,税务管理效益偏低。为此,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综合治税的理念,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税收管理意见》,对协税护税组织的内容、职责、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各部门综合治税的权利、义务,实现了部门配合协作形式由人为协调到制度规范的转变,由单纯靠协商沟通向受责任义务关系约束的转变,以形成了“政府管税、部门协税、群众护税、税务办税”的全社会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

(1)加强协税护税领导。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协税护税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协税护税的组织、管理、协调、督促、指导,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会商协税护税等有关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税护税的联系,做好协税护税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以及综合信息的交换、反馈等。各组成部门做到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信息共享。

(2)逐级建立协税护税队伍。全县22个镇(区)均成立了由镇长(区主任)任组长的协护税领导小组,财政所长任各协护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协护税组

织,并通过审查聘用充实协护税人员,目前,全县在册协护税人员达180余名。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在稳定代征的同时,将协管逐步向街镇的协管机构进行移交并开展各项,使税收的征收环节进一步下移,成功构建了以1个县级协税护税领导小组,8个职能部门(即建设局、运管所、交巡警大队、国税局、房管局、海事处、国土局和生猪办)、县城8大社区(即,兴阜、新盛、中心、向阳、林海、东风、光明和南苑社区)、22个镇(区)协护税委员会和1757个企事业单位的五级协、护税网络为载体、遍布全县的协税护税网络。

(3)认真落实业务培训制度。强化对协护税人员的业务辅导和“岗前培训”,实行协税护税人员持证上岗。定期举办协护税人员培训班,分层次进行更新知识培训,提高协税、护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杜绝执法差错和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协税护税依法有序开展。

2、规范机制,明确协税责任,不断完善地方税源监管。

根据社会综合治税的实际情况,该局成立了社会综合治税专门机构,办公室设在征收管理科,做到有专人领导、专人负责,重点做好协护税人员管理考核、有关的综合协调、监督,以及涉税信息的集中、分类、整理等,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综合治税业务流程设置与相关业务股室的职能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信息采集、整理、征收反馈与日常的征管业务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规范与日常相结合,健全完善协税护税制度,从而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社会综合治税新机制。

(1)编制《协护税简明业务手册》,规范协护税的标准、范围和权限,使各协护税单位有章可循。

(2)与各协护税单位全面签订《委托代征协议书》,发放了委托代征证书,规范协护税单位的日常管理,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的运行效率。

(3)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由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协税护税例会,坚持做到“五有”,即:有具体的会议内容,有会议记录,有行动方案,有协税护税实效,有信息报道。通过例会广泛听取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共同搞好信息传递,通报全县各地综合治税情况,交流经验,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通报督促检查情况,表彰先进典型,建立涉税问题处理跟踪制度,对发现的所有涉税问题,跟踪处理,及时反馈结果。

(4)完善税源监管机制。一线税收管理员通过与协税护税网络成员的联络,加强纳税户籍管理,了解所辖纳税户的增减变动情况,对纳税人开业以及关、停、并、转等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对异常情况的纳税人做到心中有数。开展税源普查登记,建立完善户籍税源登记薄,通过部门的协调、配合,将滞后、隐蔽的税源信息挖掘出来,并及时体现到税收收入的成果上来,实现了税源的税前、税中和税后的全方位监控。

3、分解落实任务,加强考核奖惩,积极营造依法纳税环境。

(1)分解协护税任务,加强协护税单位的监督检查。在摸清税源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县政府协税护税的任务要求,与综合治税单位签订责任状,将协税护税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发现不及时申报缴纳代征(扣)税款、超越代征(扣)权限和范围代征(扣)的,及时责令限期纠正和整改,并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协护税单位考核。一是严格考核与财政部门协调按规定给付手续费,对预算拨款单位,协护税任务完成情况与拨款进度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县政府将综合治税列入各单位综合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二是对思想重视、得力、成绩突出、提供涉税信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不依法履行义务、配合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与部门经费挂钩,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3)健全税收宣传机制,营造依法纳税环境。在要求各协税、护税单位认真履行协税护税义务的基础上,发动各协税部门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好本单位、本区域内的税法宣传活动,围绕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开展税收法规的普及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达到提高纳税主体素质,改善外部治税环境的目的。同时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典型,曝光涉税违法犯罪大案要案,强化震慑教育作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取得的实效

通过社会综合治税的推行,不仅加强了税源的监控管理,增加了税收收入,而且引导了治税理念、治税方式和治税机制的变革,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三赢”。

(1)规范了税收管理秩序,特别是规范了涉农税收的管理。社会综合治税应用的基础是建立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的,前提是征收那些该收的税并征收到位。由于政府制订的相关文件、综合治税的各项业务规程、协税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严格秉承依法治税理念,从而铲除了以往因税收问题发生侵犯农民利益行为的土壤,近年来未发生一起涉农税收上访事件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2)强化了税源监控,形成了税源管理的大格局。通过扎实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并逐步搭建起“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网络,使得税源监控管理由原来只有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少数部门,延伸到其他具有税源控管能力的部门,由原来机关和乡镇延伸到社区、街道、村居,由原来的营业税、车船税等少数税种延伸到所有税种,在全县形成了全方位的税源监控网络,税源监控职能得到强化。

(3)突破了一些税源管理难点,并保证了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房产交易、县内道路、个体车辆等税收项目,过去一直是想管管不起来、管不住的税源,推行综合治税后,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下,基本实现了一步到位。

(4)优化了治税环境,树立了新的治税理念。社会综合治税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在政府及部门中普遍存在的“征税就是税务部门的事”狭隘观念。政府从地方财力壮大和税收秩序改善中得到益处,支持税收的力度明显加大,公平的税负环境赢取了纳税人信赖的口碑,税务部门社会美誉度和综合评价值也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三赢”目标。

织,并通过审查聘用充实协护税人员,目前,全县在册协护税人员达180余名。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在稳定代征的同时,将协管逐步向街镇的协管机构进行移交并开展各项,使税收的征收环节进一步下移,成功构建了以1个县级协税护税领导小组,8个职能部门(即建设局、运管所、交巡警大队、国税局、房管局、海事处、国土局和生猪办)、县城8大社区(即,兴阜、新盛、中心、向阳、林海、东风、光明和南苑社区)、22个镇(区)协护税委员会和1757个企事业单位的五级协、护税网络为载体、遍布全县的协税护税网络。

(3)认真落实业务培训制度。强化对协护税人员的业务辅导和“岗前培训”,实行协税护税人员持证上岗。定期举办协护税人员培训班,分层次进行更新知识培训,提高协税、护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杜绝执法差错和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协税护税依法有序开展。

2、规范机制,明确协税责任,不断完善地方税源监管。

根据社会综合治税的实际情况,该局成立了社会综合治税专门机构,办公室设在征收管理科,做到有专人领导、专人负责,重点做好协护税人员管理考核、有关的综合协调、监督,以及涉税信息的集中、分类、整理等,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综合治税业务流程设置与相关业务股室的职能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信息采集、整理、征收反馈与日常的征管业务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规范与日常相结合,健全完善协税护税制度,从而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社会综合治税新机制。

(1)编制《协护税简明业务手册》,规范协护税的标准、范围和权限,使各协护税单位有章可循。

(2)与各协护税单位全面签订《委托代征协议书》,发放了委托代征证书,规范协护税单位的日常管理,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的运行效率。

(3)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由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协税护税例会,坚持做到“五有”,即:有具体的会议内容,有会议记录,有行动方案,有协税护税实效,有信息报道。通过例会广泛听取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共同搞好信息传递,通报全县各地综合治税情况,交流经验,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通报督促检查情况,表彰先进典型,建立涉税问题处理跟踪制度,对发现的所有涉税问题,跟踪处理,及时反馈结果。

(4)完善税源监管机制。一线税收管理员通过与协税护税网络成员的联络,加强纳税户籍管理,了解所辖纳税户的增减变动情况,对纳税人开业以及关、停、并、转等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对异常情况的纳税人做到心中有数。开展税源普查登记,建立完善户籍税源登记薄,通过部门的协调、配合,将滞后、隐蔽的税源信息挖掘出来,并及时体现到税收收入的成果上来,实现了税源的税前、税中和税后的全方位监控。

3、分解落实任务,加强考核奖惩,积极营造依法纳税环境。

(1)分解协护税任务,加强协护税单位的监督检查。在摸清税源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县政府协税护税的任务要求,与综合治税单位签订责任状,将协税护税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发现不及时申报缴纳代征(扣)税款、超越代征(扣)权限和范围代征(扣)的,及时责令限期纠正和整改,并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协护税单位考核。一是严格考核与财政部门协调按规定给付手续费,对预算拨款单位,协护税任务完成情况与拨款进度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县政府将综合治税列入各单位综

合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二是对思想重视、得力、成绩突出、提供涉税信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不依法履行义务、配合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与部门经费挂钩,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3)健全税收宣传机制,营造依法纳税环境。在要求各协税、护税单位认真履行协税护税义务的基础上,发动各协税部门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好本单位、本区域内的税法宣传活动,围绕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开展税收法规的普及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达到提高纳税主体素质,改善外部治税环境的目的。同时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典型,曝光涉税违法犯罪大案要案,强化震慑教育作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取得的实效

通过社会综合治税的推行,不仅加强了税源的监控管理,增加了税收收入,而且引导了治税理念、治税方式和治税机制的变革,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三赢”。

(1)规范了税收管理秩序,特别是规范了涉农税收的管理。社会综合治税应用的基础是建立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的,前提是征收那些该收的税并征收到位。由于政府制订的相关文件、综合治税的各项业务规程、协税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严格秉承依法治税理念,从而铲除了以往因税收问题发生侵犯农民利益行为的土壤,近年来未发生一起涉农税收上访事件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2)强化了税源监控,形成了税源管理的大格局。通过扎实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并逐步搭建起“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网络,使得税源监控管理由原来只有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少数部门,延伸到其他具有税源控管能力的部门,由原来机关和乡镇延伸到社区、街道、村居,由原来的营业税、车船税等少数税种延伸到所有税种,在全县形成了全方位的税源监控网络,税源监控职能得到强化。

(3)突破了一些税源管理难点,并保证了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房产交易、县内道路、个体车辆等税收项目,过去一直是想管管不起来、管不住的税源,推行综合治税后,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下,基本实现了一步到位。

(4)优化了治税环境,树立了新的治税理念。社会综合治税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在政府及部门中普遍存在的“征税就是税务部门的事”狭隘观念。政府从地方财力壮大和税收秩序改善中得到益处,支持税收的力度明显加大,公平的税负环境赢取了纳税人信赖的口碑,税务部门社会美誉度和综合评价值也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三赢”目标。

第三篇:扶贫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扶贫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近日,《瞭望》刊文《有涉农项目68%资金被盘剥,遭六层拔毛!如何封堵?》,其中提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朱朝项目,从招投标一直到项目验收,经过六层“拔毛”,项目资金落地仅三成,拔毛率竟高达68%,项目完成度不足23%。省、州、县多个层级的干部涉案其中。此案中,作为惠民资金的项目资金成为了少数人眼中的“唐僧肉”,被层层截留、“拔毛”,最终“瘦”了国家,“苦”了百姓,却“肥”了贪官。与“老虎”相比,人民群众更厌恶的是与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苍蝇”,基层腐败更容易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扶贫资金点多面广、对象分散,资金监管难度大,容易发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强占掠夺、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同时基层的人情扶贫、关系扶贫、数据扶贫、表格扶贫等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一、当前扶贫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是欺上瞒下,虚报冒领。部分基层干部向上积极申请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村级公路建设、农村水电建设等农村建设项目,对下则欺瞒群众,利用基层群众获取信息渠道少、不熟悉政策的条件,暗箱操作,坐地生财。勾结老板虚报工程项目或报大工程结算价等手段套取、挪用大量扶贫资金。面上手续齐全、到户到人,面下张冠李戴、大有文章。不少村委会干部变相买卖扶贫指标,索取、收受困难户好处费,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将建房补助款等扶贫资金直接放入自己腰包。

二是盘剥克扣,雁过拔毛。一些镇、村干部利用审批权或资金发放权等违规收费、截留私分。有的乡镇站所负责人、村干部利用职权巧立名目收取“好处费”、搞截留私分。

三是擅权乱权,优亲厚友。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是脱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在发放低保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和经手申办的职务便利,优先照顾自己的亲戚朋友,明显不符合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给亲戚朋友,大搞 “关系保”,搞“利益集团”,骗保、骗取补助金或其他优惠待遇的手段花样百出,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却视而不见,极大地损害了群众利益。

二、涉农扶贫领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在涉农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监管单位对涉农资金的监督不到位,投标方为了中标,竞相争取贿赂涉农部门分管领导的现象很常见。原因一是内部监督有名无实。目前,农村普遍存在资金使用、项目开支和工程建设信息不公开,政务村务更新不及时、公示事项不全面等问题,使得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从而让涉案人员一步步走向了犯罪深渊。二是上级监督不到位。扶贫开发涉及领域宽,涵盖资金、资产、资源等各个方面;涉及主体广,遍及多个行政机关和权力岗位,上级各部门没有实现动态监管,对涉农资金运行的具体情况缺乏有效监督,给权力滥用留下了较大空间。三是外部监督没有深入。纪检、审计等部门没有实现对相关单位涉农资金的日常监管,因人手短缺,只是进行选择性的间断监督,对涉农资金的监督不全面、不完善,没有很好地把监督职责常态化。

2、制度尚未健全,机制出现弊端。村干部的权利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为其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由于涉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扶贫领域参与部门较多,财政专项资金审批、下拨、流转、使用缺乏细化性规则,管理上很容易出现职能交叉、彼此推诿的现象,导致真正的监管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职能部门普遍重下拨、轻监管,资金使用是否确有其事,分配对象是否确有其人,资金、物资是否如数到人到户等都缺乏后续跟踪管理。加之村级组织管理涣散,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村民监督难以落实。

3、法纪意识谈薄,道德底线缺失。乡村干部作为直接接触群众的党政“代言人”,是决定政策实施成效与否的关键,但有的乡村干部缺乏法治意识,纪律松弛,对上级的要求不以为然,排斥按政策办事。涉农违纪违法案件主要集中在危房改造、种植业专项资金和农田设施配套等方面,侵害对象广泛,数额不多但涉及到的人数多,侵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人缺乏为民服务的意识,个人私欲膨胀,妄图将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收为自己的“囊中物”,无视群众困苦,道德底线缺失。

三、解决扶贫领域存在违纪问题的对策

1、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加强廉政思想教育。解决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定不移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党性党风党纪专题教育和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向全体党员干部进行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提升政治觉悟,增强纪律法治意识,切实从根本上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意识。二是针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频发的状况,需要对村干部加强教育,加强监督,加强自我约束,成为一身正气、坦荡干净“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群众“父母官”,带领群众一起脱贫致富,让群众真心“点赞”,与群众建立水鱼之情,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2、围绕扶贫资金重点,强化各项监督检查。加大对扶贫资金、项目安排、贫困退出、脱贫成效等方面信息的公开力度,建立健全扶贫工作公告公示制度,通过张榜公示,公布监督电话,实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确保扶贫对象看得到、看得懂,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搭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及时公开捐赠款物使用情况,提高社会扶贫公信力和美誉度。积极推进账目公开等机制,账目开支明细、政策通知公示必须进村进组,不能“一贴了之”、无人问津,防止人为故意走形式。建立健全“三级联查联管”的精准扶贫运行机制。县市区纪委组建扶贫工作专项检查小组,乡镇成立专门扶贫工作监管机构,组成贫困村扶贫工作监督小组,在扶贫资金下达前后等重点时段不打招呼开展突击检查,结合日常督促、重点抽查、检查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人、财、物的有效监管,确保专项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3、着力刚性约束制度,规范涉农线索处置。建立审计、财政、信访、扶贫等职能部门发现问题线索的抄报机制。充分运用现有的信访举报平台、“四风”问题随手拍等新兴技术手段,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把握线索收集这个关键。重点选取一批问题性质恶劣、群众反映集中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建立督办交办制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扶贫领域的重点人员和重点问题,将相关信访举报作为交办重点。在人员上,重点交办反映乡、村两级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在问题上,重点交办套取、冒领、截留私分扶贫资金、违反专项使用资金规定等问题。对调查进展缓慢、查办力度不够、处理不到位的扶贫领域案件,由县纪委直查快办或实行挂牌督办。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曝光,真正起到“通报一起、警醒一片”的效果。

第四篇:防汛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武陟一局防汛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局所辖堤防位于黄河中下游结合部,黄沁河交汇处,上接博爱县境,下连原阳县界,堤防长度60.058公里,是国家防总明确的确保堤段。其中黄河大堤长21.963公里,詹店铁路口闸1座,黄河老田庵控导工程1处,北围堤护滩工程1处,防洪坝7道,黄河滩区有13个自然村,居住23000人,有耕地9.83万亩。沁河大堤长38.095公里,涵闸6座,险工9处,防洪坝8道。

一、根据防汛工作新形势的要求,我局防汛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存在麻痹思想

多年来未出现过大的险情和大的洪水,因此出现年年防汛不见讯的局面,尽管我们防汛工作者天天说防汛工作如何重要,但是从上到下都存在有一定的麻痹思想,这种麻痹思想不是靠一句话两句话就能惊醒大家的,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防汛工作是极为不利的,一旦出现大的险情或大的洪水就会使大家感觉一时手足无措。

2、在新形势下,外出人员多,群防队伍不能落实到位

群防队伍是黄河防汛的基础力量,是巡堤坝查险的主力军,也是防汛抢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由于务工经商外出较多,群防队伍中存在有名无人、量大人少的现象。

3、白马泉堤段座落在禹河故道上,若遇超标准洪水还可能发生大量的管涌险情。

4、我局所辖范围内黄河滩区有两个乡13个自然村,23000余人需迁安救护,一旦发生较大洪水,滩区群众撤离既给我县防汛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也给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5、詹店铁路口闸是危闸,2007年7月,对T型梁进行了拆除。目前,该闸的改建工作还未完成。

6、沁河堤防设防标准仅为20年一遇,设防标准低、临背悬差大,成为地上悬河,一旦出现问题,对整个华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遇特大洪水,黄河将向沁河倒灌,若黄沁河并涨,沁河洪水下泄不畅,将严重威胁堤防安全。

7、沁河南王大堤桩号49+910处出现横河,形成“S”型弯,大溜顶冲49+910~50+167处,河槽距堤脚最远处38m,最近处24m,如2003年连续出现洪峰,造成小流量坐弯现象可能造成平工段出险。

8、沁河大凡堤段为历史老口门,属省局险点,从1818年~1947年的129年间,该险段范围曾十次决口,堤基多沙,口门处为纯沙基础。

9、沁河木城退水闸是1座险闸,该闸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渗径不足,闸身破裂,启闭机缺损,丝杠弯曲,闸槽倾斜,82年大洪水时闸房蛰倾,闸板漏水严重,不能满足工程防洪需要,属委编险闸,是沁河防洪的一大忧患,亟待改建。

二、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采取如下对策:

1、按照防汛抢险的要求落实好各级行政首长和有关部门的防汛

责任制,各防汛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防汛行政责任人,防洪工程重点防守险点险段、堤防工程以及涵闸等重点部位都要分别落实到各级行政责任人;各级行政首长要了解管辖区内的防洪工程情况,熟悉掌握防洪预案,加大对防汛工作的督查力度,及时解决防汛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主动出击,靠前指挥,科学决策,全力抢险;各级行政首长要加强对防汛抢险现场指挥调度和《防洪预案》、《抢险方案》的学习,要进行现场指挥调度的实战演练;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水法》、《防洪法》、《黄河防汛条例》等,增强人民群众的防洪意识;加大防汛督查力度,对各级防汛组织以及群防队伍的组建进行全面督查,使广大群众的防洪意识得到提高。

2、县局接合当地沿黄乡镇政府部门联合对现有群防队伍、亦工亦农抢险队进行深入调查,重新登记造册,对外出不能保证防汛抢险所需的人员,不再列入防汛队伍名单,真正做到群防队伍数量和人员一一对应,实实在在,确保洪水到来拉得出,用得上。

专业抢险队是黄河防汛抢险的主力军,我们全力以赴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专业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考核,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使专业队伍真正掌握防汛抢险技能,在抗大洪、抢大险中成为中坚力量,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机械化抢险设备的作用,对机械手培训,提高机械抢险操作水平,机械化抢险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抢险的胜败。根据实际抢险情况,给县局应有计划地配备装载机设备,以备抢险所需。三是严格防汛纪律,专业队伍应

以军事化训练,提高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汛前演习是加强防汛队伍建设,提高抗洪抢险的实战能力的保障,也是确保黄河安全度汛的可靠保障。部队是抗洪抢险的突击力量,防汛演习应与驻地部队、武警联合举行。对专业队伍和群防队伍进行实战演习,是提高防汛队伍抢险实战技能的有效途径;对县防指成员进行摸拟演习,是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指挥水平的有效措施;对群防队伍和亦工亦农抢险队进行紧急集结演练,是检验群防队伍落实情况和自带工具情况的有效办法。

3、进一步完善《武陟县黄沁河防洪预案》,强化队伍,并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让所有责任人、对应岗位人员能熟悉掌握并熟练执行各类预案,同时强化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培训好群众性抢险队伍,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迅速启动预案,有组织地抢险救灾。

4、进一步修改《滩区迁安救护预案》。落实迁安救护卡,六月份以前县民政局结合嘉应观乡、詹店镇两乡防指对发放的迁安救护明白卡进行检查落实和补充,使滩区群众迁移安置到哪里,走哪条路,过哪座桥,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迁移户与安置方户主名单交县防汛指挥部保存备查。落实漂浮救护工具,由我县交通局对辖区内船只、救生设备和漂浮救护工具进行登记造册,以备迁安救护中调用。滩区居民要准备必要的救生漂浮工具,如门板等。确定撤退路线,为了保证我县滩区撤退群众有组织、有计划、有先后顺序地迁移到对口村庄,汛前由县迁安救护指挥部组织交通局、公路局和各乡镇迁安村庄,共同确定撤退路线,保障道路畅通。各迁移村必须在乡镇防指办和交警

部门的统一指挥下,按规定的迁安路线出村,上大堤,向安置村撤退。落实迁安救护通道,迁安群众全部为陆路迁移。如果一旦需要水路迁移,嘉应观乡两个村的三条路口,和总长1000余米的四道防洪坝满足航运通道要求;詹店镇各村的上堤路口和横穿滩区的老107道路满足船只靠岸的航道要求。必要时,可根据迁安需要由各乡镇砍伐掉堤防防浪林,以确保迁安船只靠岸。

5、在詹店铁路口闸改建完成前,完善《武陟詹店铁路口闸桥应急度汛防洪预案》,焦作市防汛指挥部必须在接到上级围堵命令,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铁路停车,切断电气化高压输电电缆,清渣、断轨、围堵等任务。具体分工为:郑州铁路分局在2小时内负责切断电缆、钢轨、扒净道渣等工作,武陟第一河务局负责技术指导及夜间照明,储备编织袋6000条,土工布300m2,詹店镇人民政府根据洪水情况,负责组织300人的护闸抢险队和驻焦部队300人待命,詹店镇备土1500m3,并负责组织抢险机械。当接到抢堵命令后各有关单位按照上述时间完成抢堵任务。

6、遵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在目前的设防标准下,为确保堤防险点、险段安全度汛,各级政府必须建立健全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各项责任制,制订出具体的防守抢护措施,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专业队伍与群防队伍相结合,军民联防的办法,积极行动,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各险点、险段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应会同有关部门,对险点、险段工程安全度

汛问题进行详细排查,一旦发生险情,在加强人防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抢险,确保沁河堤防安全。

7、近年来,小董乡沁河左堤桩号49+910—50+167处河势发生变化,出现横河,形成“S”型弯。当武陟站发生1000—1500m3/s洪水时,大流顶冲该段滩岸,极易引起塌滩,危及堤防安全,造成平工段出现重大险情。在上述洪水到来之前加强观测,熟悉南王不利河势抢险预案,一旦发现大溜顶冲该段堤防立即报告防汛办公室,同时开始抢护。如果险情较大,通知专业抢险队和部队参战,确保沁河堤防安全。

8、堤防在高水位浸泡下,背河堤坡或堤脚易出现渗水、管涌等险情。堤防要加强巡查防守,针对不同的险情,采取相应的办法,抢早抢小,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9、进一步细化木城退水闸抢护方案,备足防汛料物,防汛抢险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服从大局,统一调度,达到责任具体,调度有序,指挥有据,措施落实,临危不惧,忙而不乱。

木城退水闸防汛抢险物资实行“国家储备、社会团体储备和群众备料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储备物资由武陟第一河务局负责储备,地点在河务局中心仓库,社会备料由武陟县防指具体落实,根据险情发生情况计算所需料物实施调用。

第五篇: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困难的分析,并对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对策及创业方向,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创业。

一、引言

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在社会就业岗位未相应增多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因此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将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可能成为今后就业的主流。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但调查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状况仍旧不容乐观,实际困难较多。如何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1、创业失败率高

高校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只是少数,而大部分的大学生创业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很多,如只凭一股热情而缺少创业策划、不熟悉市场、选择项目不合理、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不懂人际交往规则、不善于管理、合伙人不团结、资金不足、家庭变故、学习压力大而中途退出等等。

2、自主创业参与者少, 旁观者多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 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 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例如清华大学,由于毕业生就业并不是太困难,同时又由于自创业需要承担相当的风险,虽然清华大学有相对比较好的学生创业环境,但是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多,目前清华大学自主创业的学生约500人,只占清华学生总数的2%左右;而在美国,像斯坦福等知名大学,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可以达到10%。

3、高校不够重视学生创业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单纯重视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大多局限于阶段性的创业计划竞赛,而对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对投资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市场开发、人际关系、商业法规及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其次缺乏为企业培养和提供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大多数企业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责任心、组织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而这些素质,恰恰是创业所必须的。

三、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难

1、缺乏创业信念和社会经验

大学生心中的创业,更多的是成功的事例,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对此他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创业中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感到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另外,他们对公司的运作认识过于简单,没有考虑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

2、想法过于幼稚,脱离实际

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的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而没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许多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当老板来指挥员工干活,他们对创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糊涂状态,还很简单幼稚。因此他们的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他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谬误,导致难以正确处理一些具体事情。其实创业首先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工作岗位。要想帮助更多人就业,就必须有把企业做强做大的能力。而打工是取得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的好办法。

3、创业能力低,经营范围窄

良好的创业能力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关键,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创新求变能力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然而现今,高校大学生对于创业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几乎是一无所知。并且,大部分创业学生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难以发挥出专业特长。大部分学生创业范围主要包括上网开店、推销零售、饮食行业、娱乐业、服装生意等等,一般都局限于服务行业,而且由于在校读书不能脱离学校专门从事创业,他们所进行的创业地点都局限在学校内或学校周围,扩展到其他地方去有一定的难度。

4、资金缺乏

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没有资金,再好的新技术也难以化为现实生产力。昂贵的学费已使家庭举步维艰,吸引社会投资更是谈何容易。大学生要创业,没有资金来源,通过做兼职或勤工助学也很难积累创业资金,即使一部分同学通过家里的扶持或贷款等其他渠道获得了启动资金,也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和所要承担的投资风险而使创业变得困难重重、压力重重。因此,通过淘宝网等进行网上创业因为所需的启动资金少而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但毕竟大学生创业的形式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淘宝网。

四、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1、政府方面

(1)构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既需要有活动载体,也要构建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一是提供政策支持。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并紧密结合实际,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和落实新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二是提供项目支持。要为大学生创业推荐可供选择的项目,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为主,加强创业指导,组织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三是争取资金支持。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入风险投资,同时要募集社会资本,本着双赢的方针,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2)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政府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创业氛围,倡导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

(3)建立奖励表彰制度。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奖励表彰制度,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创业补贴,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学校方面

(1)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增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知识结构的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少运用“讲授———接受”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要想真正实现创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将创业理论知识转化成创业能力。创业教育重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育体系上应包括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实习模拟、实地调研四个部分。

(2)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通过自身行动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学校可以组织创业设计大赛,开设创业讲座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兴趣。尽可能的利用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进行创业实践的机会。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适当的将一部分管理内容让学生来参与,比如食堂,商店,环境卫生,校内便民服务等等一些岗位,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学习一些管理技能,从而丰富创业经验。另外,学校可以尽可能的联系企业,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让同学有机会真正的接触企业,明白企业运作的道理和流程,学习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3)建设创业师资队伍。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对教师在创业方面的培养也必不可少,学校可以安排一些培训课程,供教师充电,了解相关的创业知识,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或者由教师自己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践。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 注重吸纳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定期邀请一些商界人士来给学生讲解最新的市场动态,最真实的创业经历等等。

3、学生方面

(1)明确创业动机。创业并非一件易事,在校大学生在选择创业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创业动机,弄清自己为什么要创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要明确自己的创业动机,减少和避免因盲目行动所造成的失误。

(2)提高自身素质。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这样在创业时,就能抓住自身的优势,做到学以致用。其次,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再者,还需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3)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创业前可以利用兼职等机会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这对于在校大学生今后的创业大有裨益。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企业管理能力,是无法在当今市场立足的。加之大学生创业初期缺乏资源和营销经验,对各种突发状况没有很好的应急措施,在创业过程中易冲动,承受不住打击,必然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4)树立良好人际关系。在创业的路上,仅凭自己能力足够、知识全面、技术过硬远远不够,这当中忽略了创业中的一个可利因素——人际关系。成功创业来自于70%的人际关系+30%的知识。在创业资源中,人际关系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想创业,就必须广交朋友,积累各方面的资源。

五、大学生就业选择方向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方向,有人提出在如下四个方面可供选择:

1、高科技领域。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在这一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在高科技领域创业,一般来说,技术功底深厚、学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才有成功的把握。推荐商机: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

2、智力服务领域。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大学生游刃有余。例如,家教领域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一方面,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传统渠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更容易赚到“第一桶金”。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3、连锁加盟领域。统计数据显示,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个人创业的成功率低于20%,而加盟创业的则高达80%。对创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大学生来说,最好选择运营时间在5年以上、拥有10家以上加盟店的成熟品牌。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4、开店。大学生开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顾客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因此入门较为容易。正由于走“学生路线”,因此要靠价廉物美来吸引顾客。此外,由于大学生资金有限,不可能选择热闹地段的店面,因此推广工作尤为重要,需要经常在校园里张贴广告或和社团联办活动,才能广为人知。

六、结论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自主创业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大学生的首选。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解决当前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而是对学生个人、高校和社会发展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程。虽然现今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多重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的。

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伴随着创业过程的进展,他们会面临许多挫折和挑战,因此大学生要树立不怕困难与挫折,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加强意志锻炼,使自己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光明。

下载(广水)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水)社会综合治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参加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与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之学习心得 兴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夏思光今年4月中旬,我参加了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

    **社区社会治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康乐社区社会治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康乐社区基本情况:东至青海民族大学东墙及其延长线(东川工业园区界)、西至湟中路、南至果洛路延伸段(湟中路和博文路之间)及昆仑东路、......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作业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保......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五篇范文)

    目录 摘要 ............................................................................................................................................................

    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法官与普通人一样,脱掉那身法官服,也会回归凡人的本性,有恐惧、有牢骚、有生活的压力,有职业的竞争,有人际的困惑。特别是职业的规范给他们带......

    分析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肖珊 07084111 生物医学工程 医疗器械设备作为现代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它......

    营林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营林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对森林资源的改善的重要意义。我国森林资源相对贫乏,森林覆盖率低,人......

    敦煌市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敦煌市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敦煌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立市战略,紧紧围绕“展示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发展目标,把发展旅游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使得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