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备案

时间:2019-05-15 14:2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都备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都备案》。

第一篇:江都备案

外地施工企业进江都注册(备案)须知(更新)

为服务外地施工企业进江都从事建筑活动,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现将办理外地施工企业进江都注册(备案)须提供资料告知如下:

1、扬州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登记表

2、营业执照

3、资质证书

4、安全生产许可证

5、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6、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拟派项目负责人的授权委托书

7、注册建造师证书、安全考核B类证书及相应的职称证书

8、企业所在地建设(筑)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外出施工介绍信

9、外省企业出具省及建设(筑)行政主管部门出省施工证明

10、《江苏省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手册》

11、企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注册建造师无在建工程证明、外出施工诚信证明、外出施工质量安全证明、外出施工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证明

12、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行为承诺书、安全生产承诺书、文明施工和综合治理承诺书

13、拟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的任命书,中级以上职称证书,安全员、质检员的资格证书

14、建造师、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和安全员的劳动合同及其由劳动部门出具的近六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凭证

15、企业所在地检察机关出具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告知函》

16、外地建筑业企业进江都备案表

注意:上述资料均需由外地建筑业企业拟派项目负责人本人到江都建管处提交,原件核验后复印件留存。外地建筑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不得担任项目部组成人员;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满足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安全员配备应当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臵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要求;项目部组成人员不得有在建工程;近两年已竣工工程需记录在《江苏省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手册》,经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盖章;省外企业已中标工程需提供江苏省建设厅项目备案手续;备案人员与投标人员必须相一致;中标工程已缴纳规费;外地建筑业企业不得有未履行事项;以上信息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建筑业网》、《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标网》等网站核查,提供虚假材料作为不良行为进行记录。

受理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建筑安装管理处

受理地点:扬州市江都区舜天路200号建工大厦一楼 联系电话:0514-86977139 办理时限:三个工作日

备案号:

外地建筑业企业进江都备案表

授 权 委 托 书

本授权委托书声明:

我(姓名)系(投标单位名称)的法定代表人,现授权委托我单位(姓名)为我的授权委托人,担任(招标单位名称)的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处理与该工程有关的一切事宜,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授权委托人所签署的一切文件,我均予以承认。

本授权有效期为此授权书签发之日起至法人代表书面声明本授权作废为止。

授权委托人无转委托权,特此委托。

授权委托人(姓名):授权委托人联系号码: 授权委托人身份证号码:

授权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年月日

江苏省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登记表(省外单项)

扬州市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登记表(本省外市单项)

第二篇:江都培训总结

兵团首批石油化工专题培训班

学习总结

(2005年11月1日)

龙睿

为贯彻落实中央11号文件和中央新疆工作领导小组4号纪要精神,加速推进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促进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根据兵团党委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的要求,按照兵团人事局和兵团发改委的统一安排,2005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兵团首批石油化工专题培训班在江苏省江都市举办,来自兵团有关师发改委和企业的主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及石河子大学、党校的同志共计31人参加了这次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由江都市人事局承办,并得到了国家人事部和江苏省人事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培训班采取专题讲座、探讨交流和企业考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我们能够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迅速实现“三个转变”,做到了集中精力,努力学习,认真思考,较好地完成了此次培训学习任务。现将培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培训的基本情况

1.课程安排紧凑。在历时15天的时间里,江苏省根据本次培训班的特点,邀请了江苏省经贸委、化工厅、南京工

业大学等领导和教师,分别就江苏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石油化工及下游产品开发、天然气化工产业的优势与应用前景、有机化工与精细化工的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煤化工的现状与前景、氯碱化工及盐化工工艺研究、利用可再生资源发展化工工业以及企业成本管理、经营发展、销售策略、安全生产、环保与生态等十四个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规划布局、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产业现状和发展方向、前沿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

2.注重实地考察。学习期间,我们参观考察了仪征化纤、扬子石化、扬州石油化工厂、镇江焦化厂、江苏索普、华伦化工和其他一些民营中小化工企业,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情况,听取了先进经验介绍,座谈交流了心得体会,对江苏化工行业的发展理念、企业管理经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二、江苏省化学工业基本概况

化学工业是江苏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江苏工业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产学研基本配套的完整工业体系。全省现有8300多家化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2315家,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2770亿元,实现利税276亿元,完成投资249亿元,化工行业对全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目前江苏省化学工业的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11%以上,其中,石化

行业经济总量列山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

主要化工产品中,三大合成材料、基本有机原料、农药、橡胶制品、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等五大类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0多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化学工业精细化率达到45%以上。

三、学习培训的主要体会

通过学习交流和参观考察,我体会到江苏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化学工业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在中国重点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调整结构,通过国家的重点扶持和积极有效的招商引资活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一是以南京为中心,建设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石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国内“油、化、纤、肥”相结合的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二是在沿江地区,通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嫁接一批技术引进项目,建设一批中外合资项目,极大地增强了江苏省化学工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积极兴建化工园区,初步走出了一条化工产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子。在近十年中,江苏省沿江8市先后建成了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化工园区11个,为发展生态型城

市奠定了基础;

四是民营化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有25家进入了“中国化工生产和流通企业500强”之列。民营企业涉足石化重点发展领域,走大型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五是化工物流和仓储业与生产建设同步配套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长江两岸万吨级以上化工专用码头超过40个,千吨级以上专用码头近50个,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各类大吨位化工原料的存储能力近300万立方米。

江苏省化工行业能够如此快速发展,形成特色,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方面:

1.具有独特的区位和地理优势。江苏省依江傍海,地域平坦开阔,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正在兴建的石油管道运输线,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生产和运输成本。

2.历史上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化学工业就开始从这里起步,形成了较好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近年来,又得益于浦东开发,许多外商为降低投资成本,转而到苏南地区投资建厂。

3.周边地区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是一个大规模的制造业基地,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品生产基地,江苏省化学工业从中获得了无限的商机,大大促进

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4.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云集,人才资源雄厚。江苏省拥有46个国家和省级重点试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沿江地区有近百所高校,聚集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的能力。

江苏省化学工业在国内虽然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企业结构合理性不够。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化工企业,但大中型企业不到500家,企业结构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许多生产装置达不到经济规模;

二是产品档次不高。低档次、低附加值的产品多,高新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低;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些重要化工产品生产技术仍然依赖进口;

四是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虽然近几年化工生产污染严重的状况得到基本控制,但由于一些小型化工企业缺少资金,同时环保意识淡薄,环境治理依然不容乐观。

四、对兵团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考

我们做为兵团首批石化专题培训班的学员,在短短的15天时间内,既学习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理念、管理经验、技术知识,也开阔了眼界,结合兵团工业的实际,我对兵团重化工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规划布局,以园区建设为基础,促进产业聚集。兵团化学工业的规划布局,要立足于兵团现有基础,今后一段时期应以七、八师为重点,以天业和天富为龙头,做强做大石河子化工园区,积极发展配套型和消费型产业,按照精细化、系列化、专业化的要求,形成基础设施完备、配套齐全、产品结构合理的化工园区。

2.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化学工业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户,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坚决贯彻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工业模式和良性发展的要求,把生态效益贯穿于生产和产品服务的全过程。

3.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自我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极度匮乏,是制约兵团化工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挂钩,采取自我培养、委托培训、高薪聘请等方式,充实兵团人才队伍。同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

第三篇:海门学习心得-江都教育局

追江赶海,勇立潮头

——海门之行学习心得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砖桥小学 陈宽秀 为期一周的海门之行已经结束,回顾此次的跟岗学习可谓获益匪浅,体会颇多。

11月30日下午,当我们江都学习组一行来到海门新教育培训中心的“新教育家园”报到时,发现同时报到的还有来自广西南宁、河南安阳、江苏徐州等地的同行,且每组都有三、四十人,多的达50多人。第二天到达跟岗学习的学校后,才知道竟然还有来自祖国最西部新疆的朋友,因为是少数民族,和我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没有入住“新教育家园”。据了解,海门今年就已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5000人的学习参观。我不禁惊叹,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远千里来到海门?海门教育究竟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努力解码。

海门地处黄海之滨,东临黄海,南依长江,是古代长江入海的门户之地,旧称“江海门户”,简称“海门”。日月更迭,潮涨潮落。伴着浩荡长江滚滚东逝的脚步,随着汹涌黄海惊涛拍岸的高唱,孕育了海门人远大的理想与执着的追求。他们依偎着江海,追赶着江海,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书写了教育的传奇。

这几天的学习,传递的信息太多,有这样三个关键词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分别是:追求、卷入、展示。下面我围绕这三个关键词从三个方面来总结此番学习的心得。

追江赶海,勇立潮头

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追求;一所学校生存发展,不能没有追求。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同行慕名来海门学习?因为近几年海门的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海门教育人有着不懈的追求,他们追江赶海,勇立潮头,使得海门成了全国教育的一块高地。

一成立培训中心。2013年2月,海门市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正科级建制的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海门教育人借助培训中心,组建培训团队,研发培训课程,优化运作模式,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教学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来此观摩学习交流。在面向全国服务新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海门教育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二实践新教育理念。海门是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理念的实践基地,不少前来观摩学习者正是冲着新教育的理念而来。教育局长许新海兼任新教育研究院的院长,江苏新教育研究会的理事长。由于行政力量的推进,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新教育的实验学校。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处处体现着新教育的理念。三倡导文化立校。文化是学校记忆和符号,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力量。海门的每所学校都全面分析自己、认识自己,认真回顾自己的历史,梳理自己的办学理念,提炼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校文化,并不断发展完善,让所有的师生都浸润在浓郁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

四实施集团办学。海门所有的中小学校都进行组团办学,一所城区学校带动3-5所农村学校,组成教育集团。集团内建立了教师流动、师徒结对、教学研究等机制,教育局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发挥了优质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了教育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波翻浪卷,踏浪而行

我留意到,“新教育”研究的材料介绍、通源小学校长吴建英的报告以及语文教研组活动,都提到了一个词:卷入。刚开始,还不太理解,我们的教育工作怎么用“卷入”?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这个词有了更深的了解。卷入,体现了一种力量,一种巨大的力量,大海波涛般磅礴的力量。是的,海门教育就像是大海一样汹涌澎湃,波翻浪卷。在海门,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都深度卷入新教育实验,卷入课程开发,卷入学习实践之中。这种力量一波又一波,推动着所有海门教育人踏浪前行。

一课程开发。海门非常注重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从校本课程到班本课程、活动课程、节日课程、社团课程等门类齐全。我们一组在通源小学跟岗学习,这是一所教育局直属的城区学校。他们对我们的学习作了比较详细周到的安排,其中一个内容就是教师的课程讲述,安排了两个半天。共有8位老师分别讲述,内容丰富,有《风筝》《礼仪》《母语》《数独》《山歌》《园艺》《游戏》《美食》等。如此多的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的能力,充分说明他们被卷入了课程开发之中。

二课堂研究。为了建设理想课堂,每学期海门教育局都会提出一个课堂研究的主题,通过教研员的示范,骨干教师的引领,在全市每所学校广泛实施,并开展各种课堂展示、教学竞赛等活动进行推进,年终进行考核评比。从他们的课堂和教研组的活动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每位老师都卷入了课堂的教学研究之中。

海阔天空,鱼跃鸟飞

记得“龙川之秋”教学观摩活动时,海门新教育培训中心的吴勇主任报告的标题是“让学校文化在展示中生辉”。此番海门之行的第三个关键词正是“展示”。展示理想,展示智慧,展示特色,展示实力。展示是一种交流,是一次提升,是一份促进。学校需要展示,教师需要展示,学生需要展示。学校、教师、学生都会在展示中成长。海门的老师、学生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展示,蓬勃地生长。

一教师展示。这几年海门教育界涌现了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其中不乏省特级教师。从许新海局长到海门中学的校长、东洲小学的校长、通源小学的校长、实验学校附属小学的校长,到研修中心主任、一线老师等,可谓星光熠熠。为什么能成长得如此之快?人数如此之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海门为学校、教师、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宽广的展示舞台。海门人勇于展示,他们每年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每年举行隆重的“海门教育展示周”活动,对自身的发展也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局局长、人事科科长、培训科科长、校长、教师等都会给来此观摩学习的同行作交流展示。海门还成立了校长俱乐部、教师文化讲坛等,给更多的老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从我们参与的教师课程讲述、教研组活动等都展示了教师较高的素养,他们自信优雅、阳光向上、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他们一定都沉浸在教育的幸福之中。

二学生展示。参加语文教研组活动时,我们注意到老师的听课记录表上写着研究主题:小组合作,踊跃展示。这就是他们本学期的研究主题。我们有点诧异,因为小组合作的形式在10年前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初不就倡导了吗?我们几乎都舍弃了这种形式,怎么海门到现在才提出来呢?是不是严重滞后了?经过连续几天的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将其作为研究主题是对“小组合作”这一形式的再次强化,而且后面加了4个字“踊跃展示”,其实“展示”才是其中的侧重点。在每一节课堂上,我们都看到这样的研究。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集体展示。老师组织有效,引导有方,课堂高效。学生热情高涨,落落大方,表达准确,展示了他们良好的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的三个过程是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最好的方法是讲给别人听,如果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讲给别人听,而且讲得条理清楚,那么他的学习效果一定会很好,教学的质量一定会高。我想这可能是海门教育取得辉煌成绩的密码之一吧。

除了课堂以外,学校还给孩子搭建了绚丽多姿的展示舞台。我们去时,“生命数学〃活力通小”数学文化节刚刚闭幕,写字比赛,现场作文大赛、迎新年诗歌朗诵会等即将拉开帷幕。据介绍还有亲子节、书香节、巧手节、艺术节、友善节、微笑节等等。一个个多彩的节日,一项项缤纷的活动装点了孩子的校园生活,也培养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最后,感谢江都教育局为我们创设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得以开拓眼界,交流促进。我们将认真学习海门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不断思考,勇于创新,为实现江都教育的辉煌而努力!

第四篇:开放的江都欢迎您

开放的江都欢迎您

倪士俊在中国·江都第三届花卉节投资环境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二○○五年四月十九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在这春暖花开、景色宜人的美好季节,我们欢聚一堂,畅叙友情,相互交流,共谋发展。在此,我谨代表江都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光临本次花卉节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现在,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江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希望大家进一步了解江都、关爱江都、投资江都。

江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环境优美,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花木之乡、丝绸之乡、建筑之乡之美誉,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水利枢纽和电力枢纽,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全市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人口107万。改革开放以来,江都人民开拓进取,乘势而上,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比中名列第46位。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江苏省党建工作先进市、江苏省双拥模范城、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7亿元,财政收入14.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8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名列扬州市各县(市、区)前茅,在苏中地区乃至全省位次逐步前移。今年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借此机会,我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江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们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国际产业、各类资本加速向“长三角”转移集聚,宁启铁路、润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使我市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市提出了“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的总体目标要求,即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2009年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力争挤进全省县(市)前十强。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始终突出四个方面:

一、大力推进沿江开发,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我市把沿江开发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建设、高速度推进,沿江开发已初具规模。

规划布局不断完善。我市沿江地区南至长江,北至宁启铁路,总面积达47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在省、扬州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指导下,我们编制了《江都市沿江开发区域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对470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侧重对宁通公路以南160平方公里组织编制总体规划,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达30平方公里。现启动区已完成了产业布局、功能分区规划,修编了船舶工业带、机电冶金工业园、精细化工园、高科技产业园等“一带三园”建设详规。下一步,我们将科学编制沿江区域城市副中心组团规划、重点区域建设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和商住区规划,逐步把沿江地区打造成生产发达、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区、新型园区、新型港区、新型生态区。

基础设施日益配套。近年来,累计在沿江投入近10亿元,推进“水、电、港、路、桥、房”建设,已形成了较强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事业配套能力,“三纵三横”20多公里的路网全线贯通,供电、通讯、给排水设施齐全,目前“五通一平”建设区域已达10平方公里。江都港改造升级为一类口岸,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年吞吐能力500万吨。今年,沿江开发将大力推进10大工程建设,启动沿江5万吨污水处理厂、4万吨自来水厂一期工程、3万吨综合码头工程建设,建成区内主次干道5条20公里、园区汛前防洪排涝应急工程、11万伏公用变电所,将一号码头扩建成万吨级码头,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左右。

产业开发初见成效。沿江开发区已累计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38.6亿元,诚德钢管、福龙特种钢、长青农化、亚海造船、科进船业等企业已先后落户沿江,华伦化工、大江化工、华诚汽车零部件等一批企业也即将在沿江投资建设。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依托现有“一带三园”,着力培植机电冶金、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及高新技术等五大主导产业,推动一批单体投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向沿江区域集聚。至“十一五”期末,力争沿江支柱产业规模总量达到300亿元。

与沿江大开发相呼应,各镇工业集中区也迎来了新一轮建设热潮,全市21个镇级工业集中区累计开发面积近2万亩,进区项目600多个,总投资25亿元,3个集中区获得“全国乡镇工业科技示范园区”称号,还有3个集中区获得“江苏省乡镇工业小区”称号。我市按照整合资源、集约开发、扩大规模、打造特色的要求,加快各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今年将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亿元,新增进园项目350个。3-5年内,全市将形成以武坚体育器材、永安汽车配件、双沟电子电器、丁伙建筑机械为代表的8个产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有序、经济总量分别突破20亿元的工业集中区。

沿江开发和各镇工业集中区的加快推进,提升了我市产业集聚、要素集聚能力。近年来,我市“双资”利用连年翻番。2004年,合同利用外资1.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分别增长146%、81%;利用民资40.6亿元,增长67.1%。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培植发展新优势

江都是苏中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全市拥有工业企业6000多家,去年实现产值380亿元,增长35%,今年可望突破500亿元,规模工业总量位居苏中各县(市)前列。

产业特色逐步显现。全市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冶金、石化医药、船舶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年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70%以上。江都是苏州金龙、厦门金旅、江淮JAC的汽车生产基地,中高档大中型客车、越野车、吉普车、高空带电作业车等年生产能力2万辆。机械冶金业拥有企业1000多家,数控锻压机床、发电机组、油泵油嘴等产品质量水平在国内领先,福龙特种钢、新马铸钢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投产,已形成年产2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石化医药行业共有9大类300多个品种,华伦公司溶剂油、合成兽药厂强力霉素等产品的产销量全国第一。江都拥有造船企业100多家,年造船40万综合吨,主要生产各类远洋集装箱货轮,成品油运输油轮等产品,去年产销已突破30亿元。我市将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加快优势产业集聚,重点支持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链项目,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初步规划,今后3-5年,汽车工业产销规模突破150亿元,机械冶金业突破400亿元,医药化工业突破200亿元,船舶制造业突破100亿元。

规模企业逐步增多。各重点企业快速扩张,竞争优势逐步增强,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去年全市产销过亿元企业47家,今年可望达到60家。诚德钢管去年销售突破10亿元,长青公司、江佳公司、亚威公司等重点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比较竞争优势。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集中精力扶持重点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做大规模、快速扩张。我市将推出优势企业、优质产品,广泛寻求对外合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今后3-5年,培育2-3家年销售30亿元以上的企业,形成10个10亿元以上、30个3-5亿元、100个亿元以上规模企业群。

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全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品90多个,省、扬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20多个,亚威公司、长青公司建成博士后工作站,全市年产学研合作及科研成果转化30多项,专利申请量在苏中各县(市)中位居第一,初步形成了机电、化工、医药、环保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群。我市将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改造的同时,大力引进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拥有量翻一番,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30%,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每年增长3个百分点。

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我市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分工明晰,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玩具、服装配套企业众多,机械精加工能力较强,化工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一批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厂家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我市共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70多家,嵘泰公司、杰信空调公司等企业与美国通用、福特及国内的一汽、二汽、宇通、长安等几十家企业配套,江佳公司等企业为索尼、松下等国内外大企业提供零配件加工,电力金具、环保器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三峡工程、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我们热忱欢迎各位朋友选择我市的企业合资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江都的建筑业实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市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建筑之乡”,拥有国家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9家,先后7次获得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江苏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被评为“2004年中国承包商60强企业”。去年全市建安施工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武汉、西安、西宁等地享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信誉。当前,我们正加大力度,进一步壮大规模,提高层次,拓展市场,加快实现建筑强市目标,3-5年内,全市建安施工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三、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打造发展新载体

江都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受上海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双重辐射,与扬州市区紧密相联。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滨江生态园林中等城市的总体目标,按照“拉伸框架、完善功能、塑造特色、提升形象”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快城镇建设,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

“一主两翼”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我们以市区为主体,向南呼应沿江开发,以大桥镇为依托,建设“沿江城市副中心”,向北以邵伯镇为依托,建设邵伯湖旅游区,“一主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突出“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重点建设小纪、宜陵、樊川等中心集镇,城镇布局体系不断优化。坚持依水建城、透水造绿,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江河湖一水贯通,古水绿一体和谐”的城市特色逐步显现。

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实施“南部建园、北部兴城、中部提升、东西扩容”,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近三年累计投入10亿元,市区形成了以“三纵五横”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络,总长度已达118公里,开工建设了二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功能日趋完善。今年将完成新都南路、沿江高等级公路建设,启动省道安大路建设。同时以北区建设为重点,新建、改造城区道路50多公里,基本形成外环以内通畅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未来3-5年,城区开发建设面积将扩大到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30万,初步形成中等城市的基本框架。

打开城门搞建设,城市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宽。坚持走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建设城镇之路,全面放开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建、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投资,近几年,全市城镇建设共融资18亿元,先后参与到城镇道路、城市污水处理厂、学校、医院、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建设。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发挥政府有限资源和资本的作用,以政府委托担保、财政贴息、公有资产抵押、投资收益分成等形式激活大量的外来投资。组建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融资12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城建、交通部门先后成功地与北京市政集团、扬州润扬集团签定BT合作和工程总承包协议,工程标的约8亿元。

流通业态不断提升,商贸兴城步伐进一步加快。江都是苏中地区的商贸中心,餐饮、休闲、购物、超市等传统商贸网点遍布城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型业态迅速崛起。全市现有各类市场112个,皮鞋、建材、花木、钢材等十大专业市场特色明显,年成交额40亿元以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0亿元,其中江都宏信商贸有限公司年营业额已突破5亿元,在扬州地区位居第一。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引江风景区、邵伯湖旅游度假区和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等三大旅游景区分别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下一步,我市将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精心培育江淮线特色市场集群,启动砖桥、港口等现代物流园区,打造旅游新亮点。

四、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谋求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我市在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源头保护得到加强。我市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近年来,我们牢固确立生态环境第一资源的意识,着力改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环境。大力实施“碧水工程”、绿化工程,城河及农村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区绿化率达39%,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全市林木覆盖率18%。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工程”,基本形成了花卉苗木、特水养殖、果蔬、桑棉、经济杂粮等5个10万亩种养结构,建成现代花木产业园、苏武农业科技示范园等30个农业园区,其中千亩以上重点园区10个。今后3-5年,我市将围绕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总目标,全面打造“绿带环水,碧水绕城,人在城中,城在园中”的人居环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江都科教发达,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8个,四星级高中1所,三星级高中4所,高考质量一直名列扬州市前茅。江都电大、江都职教中心校等10所职业学校共开办机械、电子、服装、建筑等20多个专业,每年为地方输送技术人才3000多名,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目前,我们正在整合教育资源,组建职教集团,努力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全市现有综合医院4所、专科医院2所,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投入2亿元的民办洪泉医院正在建设之中。文化、广电、体育等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扬州市保持领先。下一步,我们将推进社会事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努力为人民群众兴办更多的实事项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投资环境更加优化。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江苏省率先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政务公开工作得到国务院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肯定。为给投资者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我市进一步完善了外来投资在土地、规费、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投资额特别大的项目,在用地、规费等方面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我们承诺:凡国家和省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在我市都能得到充分落实;凡国内同类地区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在我市同样可以参照执行。此外,我市还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江都”活动,公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3%,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全社会业已形成“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跨越发展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诚信江都”是我们真诚的承诺。我们坚信,得天时、地利、人和,江都一定能成为您投资兴业的最佳平台。让我们不断加深了解,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共创更加美好而辉煌的明天!

最后,祝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幸福安康,事业兴旺!

谢谢大家!

第五篇:江都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区服务业办公室(2011年11月)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为进一步理清2012年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促进我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我们成立了调研小组,制定了调研方案,通过会议交流、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现汇报如下:

一、2011年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来抓,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架构、强化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规模总量持续攀升。今年1-9月份,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0.48亿元,占GDP比重36.3%,同比增长12.7%。服务业增加值占扬州总量22.7%,位列扬州各县(市、区)第一。1-9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2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位列苏中13个县(市)第二。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8.6亿元,同比增长12.7%,占GDP比重37.3%。

2、贡献份额不断提高。1-10月份,全市实现服务业税收12.55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服务业地税 7.97亿元,占全市地税总额49%,同比增长18.22%;服务业国税4.58亿 元,同比增长41.7%。截止10月底,扬州福盛废钢铁收购有限公司、江苏宏信商贸股份有限公司纳税都已过千万元。新增企业非核心业务分离18家,全市累计分离企业78家,1-10月份,实现地税2100万元。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和财政增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3、项目投资成效显著。截止10月底,全区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67.35亿元,同比增长38.38,高于扬州市考核指标8.38个百分点。今年,全区共实施过亿元服务业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155亿元。其中纳入扬州市督查项目13个,已完成投资16.62亿元,占计划96%。沿江8个万吨级码头和心怡、中江花园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加快推进,江苏江都沿江物流产业园被省商务厅授予省级物流产业园。闽江钢材市场、宏信龙物流园、国际汽车城、大桥皇廷美食集聚区等建成投入运营。

4、推进力度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相继召开全区服务业工作会议、季度形式分析会、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服务业工作推进会议,对服务业发展作了系列部署,各层各级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有了提高。出台了《关于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江都总部(楼宇)建设的激励意见》两个专项政策,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编制了《江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江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委托专业机构,启动我区现代服务业中长远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整合优势资源,编制招商推介手册,2 圆满完成扬州下达的赴港、赴京现代服务业招商任务。两次共达成签约项目17个。

总体上看,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影响了我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

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区的服务业从内部行业结构看,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1-9月份,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相对传统业态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60%。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介咨询服务业、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还尚未形成规模。

2、产业层次有待提升。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企业多数规模偏小,档次偏低,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区商贸城、国际五金城、万德隆家居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还处于第三代、第四代专业市场阶段,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还欠发达,竞争实力不强。恒亿、世纪星、龙腾、亚皇等物流站场尚处于仓储运输传统业态,为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真正形成。

3、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思想认识不够。“重工轻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级干部,突出表现在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企业经营观念传统,服务外包意识不强,制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财政扶持力度不够。我区 3 财政虽然每年拿出300万元的服务业引导资金,但与同处苏中的海门、泰兴每年1000万元相比,远远不足。推进强度不够。区里明确了现代物流、商贸业及专业市场等5大服务业重点行业牵头部门,但各家至今还没有搭建专门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没有承担起引导行业发展的职责,形成不了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2012年服务业发展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

根据省、扬州市服务业提速发展的要求,结合产业实际,2012年,全区服务业发展主要目标初步安排为:

1、服务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24%(现价);

2、服务业占GDP比重40%以上;

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35%;

4、服务业地税9.4亿元,增长30%;

5、新增主辅分离企业20家,累计达到100家。

我区服务业发展总体思路是:借助撤市设区,紧扣“三城”建设,以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为重点,以提升发展生活服务业为基础,着力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着力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要求,围绕“三块、三线、四点”的总体布局,科学统筹谋划,配置要素资源,实现集聚发展。三块:即主城区商贸板块、滨江新城高端商务服务板块、开发区科技城软件信息服务业板块;三线:即滨江岸线港口物流集群、舜天路沿线总部及楼宇经济集群、长江东路道口市场集聚带;四点:即邵伯、丁沟、郭村、小纪四个镇区的服务业 4 集聚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定信心、克难求进、乘势而为,努力在五个服务业重点行业上取得新突破。

1、发挥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明年,苏中江都机场投入运行,此举,标志着我区“公、水、铁、空”立体交通平台基本形成,对我区现代物流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物流园区工程。结合产业布局,依托区位枢纽,加强资源整合,重点打造3个多种运输方式、长短途有效对接、组织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的综合物流园区。沿江物流园区加快在建码头进度,海昌、海螺码头全面投运,中信及中远二期基本建成。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 万吨。砖桥物流园区围绕328国道及新都路专项整治,鼓励城郊物流企业及配载点“退城进园”。空港物流园区组织规划选址,同步推进招商布点工作。二是物流配送工程。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的社会化共同配送。总投资30亿元的中海钢材集配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龙奥钢管集配中心及总投资1.5亿元邵伯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明年开工建设。推进宏信配送中心二期,整个仓储面积达到3.6万平方,日配送量超300万元。三是物流专业工程。依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大力发展一批在全区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物流,提升全区专业物流服务水平。做大做强煤炭物流、钢铁物流、木材物流、矿石物流及农产品物流和快递物流。加快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分离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成立 5 第三方物流公司。

2、瞄准产业提升,大力发展总部及楼宇经济。总部及楼宇经济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总部楼宇被称为“垂直印钞机”。对此,我区在政府层已形成共识,关键是抓落实。一是抓引导。今年,区政府出台了鼓励总部及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对建设总部楼宇的企业,在用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激励。相关镇和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引导本区重点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及商贸企业在规划区。规划部门应及时完善总部及楼宇经济集聚区的规划布点。二是抓跟踪。对在手的长青大厦、华江大厦、天雨大厦三个总部项目,加强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有意向建设总部大楼的江都建设、江建集团、二建、龙坤、方正集团、浙江商会等企业,在规划、用地、政策等方面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一事一议,助推项目早落实、早规划、早开工、早投用。全年启动建设5家以上。三是抓引进。积极发展区域功能总部,着力引进营销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投资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加快形成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全年引进2家以上。

3、坚持转型升级,积极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发展软件产业,是我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去年,扬州(江都)软件园获批为省级软件园,标志着我市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启动。下一步,完善软件园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惠普智能电网 6 研究院、IT外包服务学院、易宝(中国)公司外包服务研发、百利宏商务服务等8个项目,建成惠普研发中心。着力跟踪中国包装、上海晟欧、大展信息等意向项目,争取签约落户。着力引进产业配套的国内外先进的软件信息提供商,全年,新引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15家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形成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研发成果产业化基地。

4、突出内需拉动,着力发展商贸业和专业市场。以信息化提升、资本化扩张、国际化拓展、低碳化转型为路径,完善现代流通体系,促进流通业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升级转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引导宏信、苏昊、米米等,进行信息系统、配送系统改造升级,跨区发展连锁企业。宏信便利店全年超过300家。对本区传统的餐饮、沐浴、美容美发等行业给予扶持,鼓励发展连锁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培育现代流通体系。强化商城为中心的城市商圈打造,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品牌,提升工农路、引江路购物形象,改造传统业态。联动发展南区和北区商业中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和社区商业工程,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三是促进市场提档升级。红星美凯龙江都店占地300亩,总投资20亿元,明年开工建设。加快江都汽车城建设,引进各汽车品牌经销商加速入驻,全年力争新引进8-10家。拓展阿波罗花木市场功能,形成集研发、交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市场。

5、挖掘地方特色,聚合发展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在文化产业上:鼓励发展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等各类创意 7 公司,实现文化创意与商品生产有机结合。着力发展金银细工、毛笔制作、漆画技艺等非遗项目创意服务业。建设工艺美术村落,将分散的金银细工、漆画、制笔等生产作坊集中,集制作、展览、原材料市场及销售为一体,把我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金银摆件、漆画、水笔等制作展销基地。在旅游业上,从策划、创意、品位入手,坚持重点开发原则,大力推进龙川古街改造与仙女庙修复、邵伯湖开发、开元寺扩建、水利枢纽利用、渌洋湖综合开发、郭村红色旅游等项目,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和标志项目。加快推进在手东方国际、心怡昌明、中江花园、双汇国际等一批高星级酒店建设。

在全力推进上述重点产业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发展科技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其它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服务业要以规划政策为引领,以项目推进为载体,在不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把软环境建设作为硬任务,坚持以硬手段抓软环境,用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像扶持工业一样扶持服务业,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公共性服务业为根本的服务业体系。

1、突出组织推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重点产业组工作职责,及时调整服务业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科学界定市服务业办公室工作职能,发挥牵头管理职责,明确重点产业牵头部门,充分 8 赋予职能,有效协调各方力量,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强体制建设。完善服务业组织网络,建立部门、镇联络员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协作、监督检查、统计评价及考核激励等工作机制,形成市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各镇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服务业领导小组会议,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分析最新发展动态,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研究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政策措施。软件信息、总部楼宇等五大重点产业组,建立相应组织网络,制定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组织项目建设和招商,推动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工作效能。加强对各部门和部门科室之间的统筹协调,搞好互相支持和协同配合,做到既明确分工又合理兼顾,齐心协力地开展工作。服务业办适当增加人员,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各镇成立服务业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镇服务业规划布局、发展重点、推进办法,明确服务业助理工作职责,增加管理人员,仙女、大桥等镇要达到3人以上,一般镇在2人以上。按季召开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通报情况、研究协调问题、分解落实指标任务。适时组织服务业项目推进会、现场会等。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开阔视野,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2、突出规划引领。一是体现科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充分体现科学性、超前性和区域特色。用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服务业发展,结合撤市设区,与扬州服务业规划和国民经济规划、城市规划衔接,修改完善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 重点产业规划,形成健全的规划体系。二是突出重点。与城市化互动实现协调发展,完善城镇功能,展示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以城镇化发展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发挥城区主体作用,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重点建设“三大板块”。即传统商贸的主城区板块,现代商务的滨江新城板块,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的滨江科技城板块。三是突出集聚。建立多核心空间集聚,构建城区发展与产业发展融合互动的局面,走集聚发展的路子,发挥集聚区重要的作用,引导对服务业空间和功能进行重构和整合,拿出抓工业园区的力度来抓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使得城市空间布局成为服务业整体空间和功能集聚趋势的体现。

3、突出项目投入。项目是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围绕重点产业优选项目进行大力扶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跃升。一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符合本市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指导目录。优先发展物流业,参照仙城工业园做法,由政府主导,在沿328国道至安大路规划5平方公里区域,开辟专业物流园区。加快总部楼宇经济推进,成立专门办公室,形成操作性强的推进意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文化旅游载体和基地建设。发挥传统优势,优化餐饮、沐浴等传统商贸业,建立公务酒店定点接待制度,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品位档次。二是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研究国家、省产业目录,依据产业质态和规模、税收贡献、就业人数、辐射范围、占地 面积等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行业重点项目,建立分行业的重点项目库。动态更新项目库,在库内选择前景广阔的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市服务业办围绕重点项目库,包装策划项目,牵头组织服务业招商引资和行业专题招商推介。三是加强项目的跟踪。把项目与指标任务联系,进行项目化运作,积极开展调研,以项目推进产业发展。意向项目抓靠实,对照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沟通联络,确保项目落地。引入项目抓进度,对现有和在建重点项目,明确挂钩单位,由专人负责,现场掌握情况,积极帮助协调难点问题。项目建成抓达效,注重培育骨干和龙头企业,扶持已运行的企业提档升级,整合资源,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升业态和质态。

4、突出政策扶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实施意见。一是营造宽松的环境。在要素供应上倾斜,针对服务业企业征地难、融资难、配套缺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加快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激励办法,提高政策环境的吸引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将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现代服务企业倾斜,存量资产优先用于服务业发展。二是提高奖励的力度。服务业引导资金在300万元基础上逐年增加,引导本地服务业企业创建品牌,形成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做大做强。三是强化服务引导。加大 11 政策宣传力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更好地发挥政策洼地效应,吸引更多、更大、更好的服务业项目。

5、突出考核促动。一是掌握动态情况。重点围绕扬州考核的服务业增加值增幅、税收增幅等十大类指标,实时跟踪把握进度,形成周通报、月监督、季过堂的常态机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省、扬州服务业发展动态,特别是江都所处的位置。加强与周边县市的联络,了解周边的发展态势。加强与主要指标部门的衔接,进行季度运行分析,对未按进度完成的指标,研究赶超措施,确保全年任务完成。二是强化统计工作。扩大服务业统计范围,确保统计全覆盖。量化统计任务,明确部门和各镇统计职责,确保按时保质上报。归口上报数据,所有服务业指标数据由统计局把关后上报,确保数据条块统一。定期数据统计分析,在苏南、苏中、扬州县市区中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建立对比数据库。加强新兴行业统计研究,建立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新兴产业的数据反馈体系。三是强化压力传递。建立科学考核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问责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各镇、各部门建立对科室和人员的考评制度。市综合考核增加服务业考核的权重,服务业专项考核增加对重点产业推进组的牵头部门的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方式,增加服务业考核奖励的幅度,综合考虑指标完成情况,在增加值、税收总量增幅等方面作出合理评价,确保各镇、各部门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下载江都备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都备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江都县级局工作报告

    深入推进“诚善同心” 全面践行“四个引领”努力推进江都烟草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在江都烟草2012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2年2月3日) 吴 峰 同志们: 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

    江都市场旅游促销方案

    江都市场旅游促销方案夏季来临,白酒已进入淡季。由于江都市场目前存在前期遗留问题较多,主要是价格混乱、造成酒店和分销商铺市压货困难,经过后期进行市场大量铺市工作、积极与......

    江都区二中60周年校庆主持词

    江都区第二中学六十年校庆主持词 庆祝大会主持词 开场白 女:莽莽龙川大地,镌刻了江都区二中六十年光辉历史 男:悠悠通扬运河,见证了江都区二中六十载桃李芬芳 女:一个甲子的岁月,......

    江都第十二次党代会(印刷稿)

    科学发展创新跨越 为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江都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11日) 倪 士 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都市第十一届......

    2008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讲话(江都)

    弘扬江都精神推进跨越发展 为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全市200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2月16日) 倪 士 俊 同志们: 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

    小学作文我的家乡江都

    我的家乡江都,古称“仙女庙”,别名“龙川”,是个美丽的地方。她南临长江,西靠历史文化古城扬州,是长江中下游一座新兴的滨江园林生态城市。 龙川广场坐落于江都城区中心西南角,是......

    江都区创建节水型学校实施方案

    江都区创建节水型学校实施方案 数:1457发表时间:2012-4-20 9:08:29 来源: 为贯彻落实《扬州市创建节水型学校实施方案》,推动我区中小学节约用水工作,指导各学创建活动的开展,特制......

    江都托老院简介(大全)

    江都托老院现在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权威机构调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接近1.2亿,而且这一数据还在继续增加。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后,现已形成夫妻双方共同赡养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