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不是优秀的班主任
我不是优秀的班主任
新班主任培训发言
大家好,我是东校的姜学军,学地理的,很高兴见到你们。老师们经过近三天求实优秀班主任老师代表的培训,对班会、晨会、家访、情感沟通、读书等求实的班级文化建设及班主任工作方法应该已经心中有初步的轮廓和方向。老师们也应该发现,前几天讲课的老师几乎是清一色的语文老师,他们不但说得好,工作中做得更好,他们都是我的偶像,是我学习、追赶的目标。但是,今天我不是以培训老师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培训大家,因为我和他们及没来的比感觉不优秀,而是以一位有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过来人”的身份和诸位新朋友聊聊自己对班主任、尤其是求实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儿认识和理解,希望对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能有所帮助。如果他们讲的是色香味俱全的精致的满汉全席的大餐,我的是青菜萝卜,清淡的家常菜,换换口味。所以,今天下午的核心词不是讲,而是聊。我就算是做个前车之鉴吧,让老师们不走或少走弯路。
今天想和新朋友们聊的话题分三块:来求实以前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初来求实后的班主任感觉、给新朋友们推荐几个值得关注的词语。题目:我还不是优秀的班主任。
话题一:曾经自认为是优秀的班主任
来求实以前在公办学校的班主任经历及认识。(略)
那个时候感觉自己挺优秀的,班主任工作游刃有余,实际上后来是不求上进,吃老本。
话题二:距离优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到求实后初当班主任的感觉及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我在求实的时间并不长。05年来求实,当时是兼职,仅仅带了几个班的地理课,有课就来,上完就走,对求实文化了解的其实并不多。06年辞职过来,开始当班主任,才开始认识真正的求实、理解什么是求实文化,尤其是求实的班主任文化。8月中旬新生夏令营,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8月底才学习。
求实初感觉:(略)
为啥会有这样的感觉,“反差”。和以前自己待过的学校对比要求、做法差别大了,以前在公办学校积累的经验有点儿用不上了。现在看很正常,学校就应该是这样的啊。原来是低层次的,现在要求一高,焦头烂额、手忙脚乱了。当时张校长亲自抓,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和以前大不一样的感觉。当时8个班五个新班主任,都有工作经验,夏令营十天,5天时换了一个班主任,结束时又换了一个。当时也了解了求实成功的原因。虽然仅是表面的。
1、教育过程和效果上的差距:总结出:高标准、快节奏、抓细节、重落实、高效率。标准要求高,落实必须到位。(不管学校方面的、还是老师自身方面的和以前都是有距离的2、教育理念上的差距:教育理念新。思想指引行动、决定达到高度。换句话说,就是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相应的教育行为,最终决定你在教育上所能达到的高度。
举个例子:以前的观念就是两个词,纪律、成绩两点一线,纪律是手段,成绩是目的,我只要能控制住,成绩就是好班主任。纪律要求纪律、班风没错,关键是实现班级良好班风的手段。以前班级管理靠“高压”,靠威而不是信,班级就是我说了算,说白了就是独裁。有个学生说我到班里转一圈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往教室那儿一去,走廊上的学生呼啦都跑到教室了,当时还自我感觉良好。到求实后发现,这不是有优点。
经过后续的培训、学习、求实文化的熏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教育,一个心理健全的人,会合作、会交流、会做事的人,而不仅仅是成绩。班级管理靠的是“信”而不是“威”,教育的核心是爱,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主要手段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不是原来不懂这些,也讲,只是认识不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见您就跑,咋会交流,咋会有民主、平等的概念啊。现在学生见面都叫“姜老大”、老姜,这师生关系多和谐啊!
自己一对比、反思,无论是教育的理念上还是做法上都还有不小的距离的,求实优秀的班主任太多。仅凭以前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或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做,是不符合求实教育理念、达不到优秀班主任要求的。
结论:我还不是优秀的班主任。羡慕你们先培训、实习,后上岗。肯定不会手忙脚乱。
第二篇: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
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只要我认真,用心去做了,那么我一定是最出色的!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我会主动地承担起一份帮助同学的责任。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停留在这一刻,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之路上的鲜花。所以说,如果我当选的话,一定会。
最后,我真诚希望大家相信我,支持我,给我这次展示能力的机会。
“一个人有自信不一定成功,但没有自信就一定不会成功。”这句话常常提醒知我。今天我就凭着自己的自信站在这里竞选大队委,所以希望你们投我神圣的一票
假如我竞选成功当上班长,我将用旺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来做好这项工作,我想我们都应该当个实干家,不需要那些美丽的词汇来修饰。假如我落选了,说明我还有许多缺点,我将继续自我完善。
工作锻炼了我,生活造就了我。戴尔卡耐基说过“不要怕推销自己,只要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提任这个或那个职务”。
同学们,信任我、支持我,请投我一票,谢谢大家!
别人有困难时,我会热心向前帮忙;我还会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觉得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在思想素质、学、组织能力等方面出类拔萃,在集体中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在工作中敬业奉献,敢于管理,敢于负责。还要求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团结同学、平等待人。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学生干部,要时时刻刻心系同学,主动为同学服务,为老师分忧。而不能光从自己的私利出发。
这是我的目标,当上班长,请大家相信我,我能行!一定能行!谢谢大家!学生干部就是要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地为同学服务,就要肩负着一份责任,既然扛上了肩就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既然选择了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服务意识是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最基本。当学生干部,理所当然地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这就必然要承受一定程度的压力。但有些学生干部做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热情了,总想把工作推诿给他人,拈轻怕重,因而就影响到总体工作计划的运行。你为同学服务了,让他们知道你是真心诚意的,也反过来为你服务,体谅你,和你沟通,你的工作也因此可以更顺利地进行,你也实现了锻炼能力的初衷,可以达到这样的双赢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篇:《我不是坏孩子》优秀读后感4篇
篇一:我不是坏孩子读后感
《我不是坏孩子》这本书罗凯路还没有读完,也许他读完了也不会完全理解其深层的意思……仍需要我们慢慢的解释、辨别和引导!
这是一部很好的题材,但有些揪心!使我内心有种无比巨大的压迫感,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该如何描绘……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的自信、自尊和责任来源于父母、老师的态度和眼光。这本书中所描写的一个令班主任头疼的差生叶小开是一个性格顽皮,喜欢恶作剧的男孩,是一个沉浸在快乐日子里、不知世事变化、有集体荣誉感的男孩。然而突然有一天得知自己在老师心中竟然是一个个坏孩子,于是开始了自己不是坏孩子的证明过程。叶小开通过努力学习、做好人好事来证明自己,但是由于家长、校长和老师的不经意,使得叶小开证明自己不是坏孩子的努力失败。叶小开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和同学关爱的阳光,在家里父母也没有细心关注过他的感受,整天生活在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之中,最终走向了绝望,记录了一个天使翅膀渐渐消失的心疼历程。
“宽容、理解和关爱”是净化孩子心灵的过滤器,是缔造孩子美好人生的源泉!多年来,我们对孩子的评论似乎就形成了一种定论,那就是孩子是否听话、成绩是否好。听话、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反之就是坏孩子。一个孩子再聪明,只要不听话,给别人带来一些麻烦,日子久了就成了大家都看不顺眼、讨厌的坏孩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地认识到要细心关注孩子的内心活动,特别是调皮捣蛋孩子的心灵世界。不要用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分数至上”的教育会伤害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承受自卑的情绪和巨大的压力,甚至会形成伴随孩子一生的阴影。其实无论成绩好坏,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渴望被尊重、理解、关爱,渴望被公平对待。孩子也是有思想有大脑的人,不是一个任人支配的木偶。活泼好动、好奇、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属于正常现象,这说明了他们生命力旺盛、有思想和冒险精神、有独立意识。我们不能以这些理由过分批评、打骂刺伤孩子的自尊,给他们框上一个“坏孩子”的罪名。
我们都爱孩子,都希望他们将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那么我们家长应先从提高自身做起,身教更甚于言教。家人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要一致,要和蔼,没有压力地和孩子聊天,真正的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要用脱离孩子能力的高目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成绩不是唯一,一个拥有健康身体,良好心态的孩子也一样能在其它方面赢得掌声。多用欣赏、赞许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多用肯定、表扬、鼓励的话去激励孩子,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做的更好。试想如果叶小开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有人能发现并及时给于肯定就绝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家长老师要多一些细心、耐心、爱心来对待孩子,正确引导启发、鼓励协助他们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希望!
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而我们需要做的则更多更多!
篇二:我不是坏孩子读后感
这本书我是利用睡前的两个晚上一气儿读完的,欧阳宁远也只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就看完了。我是先看的,看完后觉得心里沉甸甸的,但我什么都没有对孩子说,主要是不想给他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我想他会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果然,儿子第二天看完几个章节后就连说了两三遍:“叶小开太可怜了!”之后,每次看完书挂在儿子嘴边最多的就是同样的这么一句话,随着情节地发展他会忿忿不平地替叶小开打抱不平:“高洁太可恶了、他的班主任太坏了、高洁的表哥真的很讨厌。。”等等,感觉孩子非常能理解叶小开的心理,觉得他受了很多委屈却无处“申冤”。特别是作者在最后章节写了两种结果---一种是以叶小开跳楼作为悲剧收场,另一种以叶小开转学开始全新的生活给读者留下了希冀。当然,我想每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都希望叶小开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站在家长的角度上,我首先觉得叶小开的父母太“失败”了---他们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回家后情绪表现异常、闷闷不乐的情况下,作为父母却没有及时跟孩子进行沟通,只是一味地指责他,那么孩子怎么会有心情跟他们诉说“委屈”呢?合格的父母首先应该从作孩子的朋友开始,要努力成为孩子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当他在外面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他才会毫无保留地向家长敞开自己的心扉。
其次,我和欧阳宁远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是叶小开的班主任也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老师。作为老师肯定喜欢成绩好、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孩子,但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会十全十美,他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即使大人也是如此的)。好老师就像伯乐一样,应擅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自己或许尚未意识到的潜能!如果很轻易地就给孩子贴上一个不太好的“标签”并一直以这样的眼光看待他,那么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潜能是会被逐渐埋没的。如果老师能更多地关注到孩子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表扬他们,那么每个孩子都能树立“我很棒!”、“我真的很不错!”等等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意识。
同时,该书的作者引发了我和孩子对很多问题的思考,比如应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才算真朋友?---至少我认为像刘大威这样的孩子是让人不敢作为好朋友去接纳的。欧阳宁远一度很排斥高洁,我问他:“高洁真的过分吗?男孩和女孩该如何相处?出现矛盾时该如何化解?”通过这样的提问,他也意识到同学间的交往也是一门学问。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到一个人物---王伟,我也曾问过欧阳宁远:“与叶小开相比,王伟是好孩子吗?”“他帮助叶小开就是好孩子!”孩子曾如此回“那么他偷人家的手机呢?他利用叶小开拿他家里的钱上网呢?”我又问,最终,孩子才意识到书中真正的坏孩子其实是王伟。
最后,感谢吴老师向我们推荐的这本书,它引发了家长和孩子们对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很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我们从中确实获益良多。谢谢!
篇三:我不是坏孩子读后感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一直是我认为的最好的学习方式。虽然对目前教育体制下的一些教育方式不尽认同,但对“多读书,读好书”的倡议,我们一家都是欣然而为的。从买书到读书,再到写读书心得,我都欣喜的处于一种“被推动”的状态,孩子成了主导——不仅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书,自己认真地阅读、学习,还督促我读、主动与我交流感想,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
在读完《我不是坏孩子》这本书后,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好像最珍贵的东西像废纸一样被无情地撕碎。书中的叶小开,是一个单纯、活泼、热情的孩子,如果能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教育引导,他肯定是完全另外一个样子。但故事中,他得到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公平地对待他,在孩子眼里,他已被抛弃,没有人相信他,甚至没有人愿意听他微弱地辩解。文中的结果都是我很不愿看到的,甚至我不太赞同作者把这样的结局写在书里给孩子们看,但叶小开似乎没有其它的出路。
对于教师来说,教好一个好学生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大的成就应该是教育好那些看似有“顽疾”的学生。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单纯而天真。他们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有时,为了达到被关注和认可的目的,他们采取的行动可能会超出常规,我们习惯于以成年人的视角评判他们行为的对或错,往往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动机,从而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简单勾画出好孩子坏孩子的界限。而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上的瑕疵将少数教育者的思维导向推向了功利主义,不仅没有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行为上的偏差,甚至给他们贴上“无可救药”的标签,没有给他们公平的表达机会。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关注和服务于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此为出发点,作为一名教育者,将那些行为上有偏差的孩子引导到正常发展的轨道,远比升学率、高分率这样的数字游戏更有实际意义。
南非有一句谚语:“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作为家长,不能把教育责任简单地推给学校,因为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现在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不对称点,家长的受教育经历与现在孩子的受教育经历有着很大的差别,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差异很大。在叶小开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小时候对父亲的依赖,到后来对父爱的疑惑,甚至到了后来的畏惧。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得不到来自父亲的理解、宽慰和肯定,二是亲子之间正常沟通交流的缺位。叶小开的父母没有很好地解决两代人思想上的反差,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进行思考,甚至丧失了对孩子的信任,这对孩子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也成为叶小开走向叛逆的一个重要原因。试想,一个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的孩子,面对着一个令他感到绝望的环境,会是怎样的心态?
我觉得,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公平的教育环境而努力:
一是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慎用“标签”,不要轻易下“坏孩子”的定义。用同样的眼光看所有的孩子,有的孩子可能会做错事,但不是坏孩子,一旦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孩子的心理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因为被肯定的愿望不能实现,孩子就会真的按照“坏孩子”的标准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缺少判断力的年龄,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我们的责任在于,不要轻易否定孩子,不要戴上有色眼镜,要给他公平的表现机会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成长环境。
二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每个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但引导不是命令,不是包办,不是决定。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甚至对孩子也要有敬畏之心,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还能做得更好。孩子有时何尝不是我们的“老师”,从“小手拉大手”到“廉政进校园”,孩子们的纯洁和真诚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畏吗?弯下腰和孩子说话,多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特别是那些看似有“顽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肯定,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聆听他们的声音。
虽然都知道成长比简单的获取知识重要,但落后的体制、浮躁的心态往往让我们在实践中迷失,我不知道孩子眼中的教育公平到底是什么样的,也许每个孩子想的都不一样。作为家长,我只是希望孩子们以后能生活得比我们这一代更加从容而幸福。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句话作为这篇心得的结尾:中国的教育尽管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心底依然充满对教育的期待和热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篇四:我不是坏孩子读后感
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我不是坏孩子》一书,第一感觉是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似乎稍嫌早了一些,特别最后跳楼的情节,孩子估计是难以理解的。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初中的孩子来读这本书可能更合适。
记得我在孩子这个年纪,喜读《少年文艺》,此次阅读,似乎找到些当年看该杂志的感觉。
因为动笔较晚,因此有机会拜读了其他爸爸妈妈们作品,收获良多。临到自己写时,竟斟酌了许久,不知道从和何处下笔。
正如一些家长所言,本书的风格笔调比较沉重,我觉得这是作者刻意为之。个人认为,本书的受众应该是成年人,比如家长和老师。本书虽然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的故事,着力描述了一个小孩子的行为和其背后的所思所想,对于老师和家长的刻画是比较脸谱画的,着墨不多。为什么这样写?无他,目的只有一个,让身处成人世界的家长和老师们,让作为强势群体的家长和老师们再次从孩子的视角审视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无助,多么地需要我们的平等对待和无私的关爱。
叶小开到底是一个坏孩子么?
相信,读过此书的孩子和老师们,基本上不会有几个会认为叶小开是个坏孩子,相反他诚实,善良,有活力,有上进心,有爱心,如果不在学校,一定不会被贴上“谁和叶小开玩,早晚进班房”的标签。然而,不该发生的情况,它确实地发生了。为什么会这样?无他,用成人世界的价值评判标准来衡量,叶小开当然不够好,从成人世界的利益角度出发,叶小开一定是坏的。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一定要听话,懂事,守规矩,还要学习好。不满足以上几条标准,一般就会被归入坏孩子的行列,而叶小开很不幸的一条都不满足。
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不要用利益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学会赏识孩子身上的诚实,勇敢,善良,坚强,有活力,有爱心等一切一切的美好品质,-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这些容易作到么?不容易。对于老师来说,学习不好的学生,会影响班级的平均成绩,拖班级的后退,乃至影响老师的考核评定;不遵守课堂纪律,好动的孩子,确实也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在管理上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家长来说,更多的是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会造成自身的心理落差,这种落差会导致在教育上的急噪,甚至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和爱。极少数可能还会觉得孩子给自己丢面子。看来,确实是不容啊!但是,不容易,也得做啊。
想到陶行之先生著名的“四颗糖”故事,顺便贴在这里,再回味一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担任过一所小学的校长,有一天看到一位学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他去制止了王友,并要王友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一趟,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经在门口等候着,准备挨训。但出于意料之外,陶行知非但没有训他,反而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听话,能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很惊奇地接过这块糖。之后,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制止你时,你立即停止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所以我应该奖你。”王友在惊奇之余又接过了第二块糖。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块糖,对王友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同班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勇气与坏人作斗争,所以应该奖励你。”这时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陶校长,你惩罚我吧,我做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听了很高兴,笑着掏出第四块糖,说:“你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我的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
如果叶小开的老师能够如陶先生那样,是多么的幸福啊!
再谈谈文章的两个结局。
一定要写跳楼么?
作者的用意应该是希望能够以一个悲剧的结局来对读者产生更大的触动,相信跳楼的结局相对转学的结局来说,更能被读者记住。当然,这个结局也不是没有现实意义。注意到因为学习压力而轻生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低龄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由此看来,作者也并非只是为了营造文学效果。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比老师担负起更多的教育孩子的责任。现在的学校,一个班动则是大几十个孩子,老师疲于应对日常的教学事务,要求他们能够洞察每个孩子的细微的心理波动,不太现实。而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孩子在学校遇到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做好孩子心理上的疏导工作,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如果叶小开的父母能够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平等地对待孩子,及时解开孩子的心结,相信叶小开也不会走上绝路。从叶小开的悲剧结局上,我觉得有两件事情家长没有做好:
一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的时间不长,很多孩子不太适应两种教育模式的转换。
幼儿园时期,虽然也有一些活动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但是对孩子的约束还是相对较少。但是进入小学阶段,小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等,以保证学校的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学校能够正常运转。很多孩子对于这种大大增强了的约束不适应。这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可能从效率出发,只是提出要求,但是能够真正和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的,还是不多。像叶小开身上最为人诟病的调皮捣蛋的毛病,如果能够给他讲清楚不应该这样做的道理,相信他应该能够理解:学校生活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生活,要让学校这个集体能够正常的运转,必须制定一些规则让大家去遵守。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会给这个集体里的所有人带来不便,也包括你自己。要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讲道理的,前提是你将道理说清楚并且获得他们的认可。
另外一点就是帮助孩子正确地对待事实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叶小开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老师和同学冤枉了的,而他在这种情况下,既得不到外在的帮助,自己又没有办法将内心的负面情绪释放掉,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一方面,家长要告诉孩子坚持对的东西,公平地待人待己。但是另一方面,家长也要让孩子认识到,在学校中,并不一定事事都能保证做到公平。比如说,叶小开和高洁在操场上发生冲突的事情,确实叶小开是背了刘大威的黑锅,受到了老师和校长的批评。从绝对公平上来讲,这对叶小开是不公平的,对叶小开的心理影响很大。但是如果家长能够早些让叶小开认识到,现实社会上,不公平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可能发生在你的身上,明天可能就会发生在别人的身上。被老师错误批评了呀,被同学冤枉了呀,被爸爸妈妈误解了呀,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学会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这种不公平,也就释然了。
当然,要做到以上两点确实有难度,需要家长敏感地体察。但是,帮助孩子提升心智,从容应对世间事,确是家长必须应该担负的责任。
关于转学的结局。
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希望。
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选择时,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这个结局。如果叶小开能够象聪明的小豆豆那样幸运,转到“巴学园”,遇到小林校长那样的校长,那就太好了。愿孩子的生活中,还是尽量多一点阳光吧!
亦涵的观点:
1。这本书里除了王伟以外,没有坏孩子。
2。叶小开很冤枉,他只是有点调皮。
3。一旦失去了大家的信任,想要重新获得信任,就很难了,所以叶小开很难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
4。叶小开很可怜,希望他能够转学,不要跳楼。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日志:我不是万能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日志:我不是万能的班主任
陈校长开会的时候说有些班级一个科技小创作、一篇科技小论文也没有,而有的班级却有好几篇,还说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有的班主任把这件事当事情,所以成果才好,而没有上交的班主任则是没有尽好职责,虽然没有点名批评我们五一班,也没有点我方某人的名,可是我却还是犯了惯常的老毛病,很自觉地就把自己对号入座了——因为我们班的确是一样也没能上交!
想起前几天美术老师也是非常好心地告诉我科技画画五年级唯独就我们班没有选上一副,虽然也早早地就有一个孩子交了一副画。我只能无奈地自嘲:“我也不会画画啊!不怪我的学生!”虽然美术老师特意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班学生每个人回去再重新画一副,可是结果显然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仔细地反省了一下,是我没有及时传达学校的文件精神吗?不是这样,我很认真地把通知在班上讲了,甚至对某些有特长的学生单独布置了任务,可是就是没有人交!是我没有经常催促吗?也不是,我时常在班上问有没有人画好了写好了,可是就是没有肯定的回答!(班主任工作 www.xiexiebang.com)是我不够认真?也不是啊,自以为没有别的本领,对待工作的认真还真是没人可以挑剔我!如此一想就是我的能力有问题了,否则原因在啊呢?
同事笑我:“你为什么要对号入座?你不把它当回事不就行了!”可是我明明是把它当作一回事了!直到今天学校的作品已经上交到上级部门了,可是我们班还是没有一个学生交作品给我!每个班最少一份的任务我最终还是没能完成!
改日记的时候有学生向我倾诉,爸爸妈妈老吵架,还问她如果离婚了她跟谁?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最后问我她应该怎么做。一边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感动,一面又为自己的无能无奈,我要怎么安慰她?我该告诉她怎么去做呢?想了又想,只能让她好好表现,把学习成绩搞好,大人的事情孩子没有办法。这时候才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只能感叹一声:我不是万能的班主任!可是我真的已经尽力了,面对领导的旁敲侧击,面对学生的信任,我非常惭愧却又无能为力!也许是时候从班主任的位子上下来了?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班主任工作日志:忙碌的十二月,新的征程] [班主任工作日志:有爱,才有教育]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日志:我不是万能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日志
班主任工作日志:我不是万能的班主任
陈校长开会的时候说有些班级一个科技小创作、一篇科技小论文也没有,而有的班级却有好几篇,还说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有的班主任把这件事当事情,所以成果才好,而没有上交的班主任则是没有尽好职责,虽然没有点名批评我们五一班,也没有点我方某人的名,可是我却还是犯了惯常的老毛病,很自觉地就把自己对号入座了——因为我们班的确是一样也没能上交!
想起前几天美术老师也是非常好心地告诉我科技画画五年级唯独就我们班没有选上一副,虽然也早早地就有一个孩子交了一副画。我只能无奈地自嘲:“我也不会画画啊!不怪我的学生!”虽然美术老师特意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班学生每个人回去再重新画一副,可是结果显然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仔细地反省了一下,是我没有及时传达学校的文件精神吗?不是这样,我很认真地把通知在班上讲了,甚至对某些有特长的学生单独布置了任务,可是就是没有人交!是我没有经常催促吗?也不是,我时常在班上问有没有人画好了写好了,可是就是没有肯定的回答!(班主任工作)是我不够认真?也不是啊,自以为没有别的本领,对待工作的认真还真是没人可以挑剔我!如此一想就是我的能力有问题了,否则原因在啊呢?
同事笑我:“你为什么要对号入座?你不把它当回事不就行了!”可是我明明是把它当作一回事了!直到今天学校的作品已经上交到上级部门了,可是我们班还是没有一个学生交作品给我!每个班最少一份的任务我最终还是没能完成!
改日记的时候有学生向我倾诉,爸爸妈妈老吵架,还问她如果离婚了她跟谁?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最后问我她应该怎么做。一边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感动,一面又为自己的无能无奈,我要怎么安慰她?我该告诉她怎么去做呢?想了又想,只能让她好好表现,把学习成绩搞好,大人的事情孩子没有办法。这时候才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只能感叹一声:我不是万能的班主任!可是我真的已经尽力了,面对领导的旁敲侧击,面对学生的信任,我非常惭愧却又无能为力!也许是时候从班主任的位子上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