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废气》教案

时间:2019-05-14 15:3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不是废气》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不是废气》教案》。

第一篇:《我不是废气》教案

《我不是废气》教案

教学目标: 1、一. 谜语导入:

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谜底 空气

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谜底 空气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谜底 空气,同学们,有一种气体,无色无味,它看不见也摸不着,空气中有它,人们口里呼出的热气有它,汽车排放的尾气里有它,植物生长需要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二氧化碳)对,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就在我们生活的空气中呢!它正急着想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们想认识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好朋友吧!可是今天我们的这个朋友心情不太好,有件事情让它很苦恼,因为有人说它是废气,那么它到底是不是废气呢?(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

帮助朋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可是我们得过好词语关才能帮助我们的好朋友二氧化碳解决苦恼啊,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生字,词语。

同学们真棒,我们一起听听二氧化碳是怎么说的。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听第一自然段的录音范读,说说你对你的朋友了解了些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并作汇报。(3)老师总结:二氧化碳无色、无味,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又广泛存在,有人把它当作废气,那么它究竟是不是废气呢?我们继续探究学习。

2、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废气,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气体,那我们听我们的朋友二氧化碳说说,它是不是真是没有任何作用呢?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看,二氧化碳有哪些作用呢?

(2)学生从课本上找出描写二氧化碳用途的句子读一读。

(3)学生交流二氧化碳的作用。

(树木、庄稼,蔬菜都欢迎二氧化碳)

老师相机引导:为什么树木、庄稼、蔬菜都欢迎二氧化碳?让学生把原因读一读。(老师介绍光合作用,让学生明白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大量的氧气)

学生继续汇报。

(人们把二氧化碳溶解在汽水里,当人喝了汽水后,会加快胃液分泌,帮助消化,使人解凉又解渴)

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老师总结:人们用很大的压力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人们只要打开瓶盖,二氧化碳就会跑出。当人们喝汽水的时候,二氧化碳就会跑到人的胃里,加快胃分泌胃液,帮助消化,由于胃里闷热,二氧化碳又会从胃里跑出,带出人体的热量,所以人们在喝汽水后会觉得又凉快又解渴。老师继续引导交流。

二氧化碳除了这些作用外,课本上还介绍了它的什么作用?请大家继续汇报。

(4)观察课文插图和人工降雨录像,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先从文中找出介绍人工降雨的语段,指名读,观看人工降雨录像,再读人工降雨语段。)

(除了这些以外,你还知道二氧化碳有什么作用吗?)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人们还是认为二氧化碳是废气呢?它到底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闯祸了,又给人们带来了不利呢?

3、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1)男、女生分别读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二氧化碳有什么害处?

(2)学生交流汇报。(二氧化碳常住在菜窖里面,人走进去,会危机生命)就是因为这样,人们才说二氧化碳是废气了,但是我们能不能避免危害的发生呢?

老师引导: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其实人们完全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因为朋友的一点小失误而对它全盘否认呢?那么同学们来评价评价我们的这个朋友,他到底是不是废气呢?他还有什么用途,对我们还有什么帮助呢?

(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在空气中含量达到百分之三时,人体会感到呼吸急促,当在空气中含量达到10%时,人就会丧失知觉、呼吸停止而死亡。)(二氧化碳是怎么来的呢?)

三、拓展:1。课文中说二氧化碳的用途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课外找一找有关二氧化碳的资料读一读,读后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2.二氧化碳是怎么来的呢?如何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给人们带来危害?(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课文用“我”的口气介绍了一种气体,你喜欢吗?请你仿照课文也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物体。(思考→指名说→练写。)

板书:

我不是废气

用途:制造养分、凉快解渴、人工降雨……

危害:使人缺氧,发生危险。

第二篇:《我不是懦夫》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进入文本,通过表述性的语段训练,激起学生与主人公感情上的共鸣。(2)情感目标:学习本文主人公在极度困境中鼓起勇气、迎战病魔、争取成功的不屈精神.(3)能力目标:通过推荐书目阅读,进一步体会面对困难时的人物精神。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在课堂的语言表述中有所表现。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了解出处、课文背景。2快速阅读全文,理解课文。一.导入新课 播放背景音乐

介绍作者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认识作者 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出示题记,了解出处、课文背景:(P77)(1)注释1(2)浏览《读者》资料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阅读全文,讲读课文 走进文本品味语言 引导 点拨 朗读、圈划、点评、交流 把语言的品味融入到对人物情感的体会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并通过诵读,学习主人公面对灾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1)用“..”划出表现人物细腻心理的词语,用“~~~~~”划出表现人物细腻心理的句子。(2)小组交流你对这些句子和文题“我不是懦夫”的直接关系,说说最打动震撼你心灵的地方。

(3)小组推举一位同学做总结陈词。

小结在学生点滴感受上小结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作业

课外阅读、写一篇读书笔记 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板书设计: 懦夫妈妈的慈爱

哥哥的严苛之爱勇敢面对、积极生活 我不是懦夫“我”的自强不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2结合课文内容,进入文本,通过表述性的语段训练,激起学生与主人公感情上的共鸣。3学习本文主人公在极度困境中鼓起勇气、迎战病魔、争取成功的不屈精神.4通过推荐书目阅读,进一步体会面对困难时的人物精神。一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文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极为出色,真实地再现了小嘉鹏复杂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哥哥帮助“他”训练的那一部分,更是将“我”面对灾难时的失落、烦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我不是懦夫”的呐喊表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灾难,王嘉鹏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二分析王嘉鹏能够勇战病魔的原因:“妈妈”和“哥哥”的关怀和帮助是鼓励他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吗? 再细读、品味课文,回答问题:

三结合全文,找出“懦夫”一词与“我不是懦夫”这句话在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作用何在?

1、使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读者的共鸣,真实、亲切、感人.2、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哥哥对我的帮助之大和“我”的情感轨迹的变化,及在这种感情推动下的强烈意志对读者的震撼.3、与文题相呼应,深化中心,有水到渠成之感,体现纪实性小说的真实性.四、再次出示题记,引起情感共鸣,说话训练

结合题记,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五、总结全文

我们可以说,灾难是失,品质是得;灾难是祸,而王嘉鹏在灾难后所表现的“我不是懦夫”的坚强意志和人格魅力是我们这堂课学习的最大收获,它将激起我们的斗志,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六.推荐阅读:(见“多媒体课件”)

板书:灾难

面对灾难带给我们的感动一生受用 面对灾难的勇气和品质 教学反思:

文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极为出色,真实地再现了小嘉鹏复杂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哥哥帮助“他”训练的那一部分,更是将“我”面对灾难时的失落、烦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我不是懦夫”的呐喊表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灾难,王嘉鹏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

我们可以说,灾难是失,品质是得;灾难是祸,而王嘉鹏在灾难后所表现的“我不是懦夫”的坚强意志和人格魅力是我们这堂课学习的最大收获,它将激起我们的斗志,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第三篇:《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新)

《我不是个好儿子》教案

宁阳一中 杜慧清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技能目标】学习本文选取生活琐事表现母爱的技法,体会语言质朴无华的特点。【情感目标】结合本文并联系生活实际,体悟至爱深情。教学重点:认知目标、技能目标 教学难点:情感目标

学习方法:品读——分析——感悟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作教学辅助手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运用图片与歌声导入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掌握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简介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

四、学习本文的写作技法,体悟文中表现的至爱深情

1.通过预习本文,你认为本文在语言和选材上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本文语言不雕琢、去粉饰,质朴无华,选材上注重选取母亲生活中的琐事,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又经常忽视的细节,选材非常细腻。

2.本文融情于事,用平凡的小事体现伟大的母爱,找出最感动自己的细节,谈谈为什么令你感动。

提示:(略)

—1— 3.本文题目是“我不是个好儿子”,愧疚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感情主要体现在文中哪些语句上?

提示:①第3自然段寄完钱后的自我心理剖析

②第7自然段的心理描写

4.有一首诗这样写到:“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为这首小诗做证。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1.补充两个材料: ①饲熊救子

②唐山地震中母亲用自己的鲜血救活孩子 2.补充“捐肾救母”的田世国的颁奖词:

作业:给自己的母亲写几句心里话(一首小诗或颁奖词)

六、课堂小结,结束本堂课

—2—

第四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认识“薇”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通过对蔷薇花雨前雨中的对比描写,感受到蔷薇花的美丽与弱小。前置性作业:

生字卡片要制好,并且想办法记住它们。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写“弱”:左右一样都是“弓”加点提,左边稍窄低,右边稍宽高。

2、一起读好课题。

二、检查预习效果。

1、检查生字词。把课前制作的生字卡片拿出来。(1)自己摆一摆,认一认。(2)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情况。

(3)小组长用自己的办法检查组员识字情况,找出难记的生字。(4)组长汇报难记的生字

蔷薇

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游戏巩固识字:开火车的游戏巩固识字,小鱼游戏识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

芬芳

2、观察位置,发现了什么?

(1)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2)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师范写。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四、对照理解描写“雨前蔷薇”和“雨中蔷薇”的语段。

1、今天我们这节课重点来解决“蔷薇花是怎样的花?”这个问题,(板书:蔷薇花)下面老师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认真听,边读边用“——”在文中画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2、学生交流所画的句子。雨前的蔷薇

出示: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1)、师范读,这是雨前的蔷薇花?这蔷薇花让你感受到什么?谁来说一说。(板书 美丽)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交流,评。

(3)、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眼前的蔷薇花,形容花儿的美?

(五颜六色 艳丽多姿 绚丽多彩 千姿百态 亭亭玉立 美丽动人 娇艳迷人)引读:多么美丽动人的蔷薇花啊!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一读。(生齐读)过渡:雨前的蔷薇美丽动人,雨中的蔷薇是怎样的呢?

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4)、读了这一段,你又感受到什么?(蔷薇花可怜、无助、弱小)交流:

刚刚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着,看着它在雨中受到摧残,你的感受如何?

多么弱小的花呀!(齐读)

对比读描写蔷薇花的美丽与弱小的语段。

(5)下面老师请男同学介绍雨前蔷薇、女同学来读雨后蔷薇。男、女生分别读。(6)蔷薇花的变化是怎么造成的?(倾盆大雨)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看看雨前的野蔷薇。把衣服披在雨后的野蔷薇上。我想让雨停下来。)

每一株花草都有生命,你们的做法、想法就是作者的心情。充满生机的蔷薇花在大雨中变得弱小无比,它极需要人们的帮助。人们在大雨中也需要帮助。可是只有一件雨衣,该怎么办?下节课学习。

五、作业:

1、从课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和句。

2、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叹号的句子。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

一、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爱,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家爱父母,在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关爱别人。因为有爱,才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本文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这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5岁的萨沙一家人夏日外出郊游,在大雨突然来临时互相传递雨衣的感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雨衣成了传递爱的一个有效载体,使文章处处洋溢着融融的爱意。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二年级儿童认知水平的了解,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认识“薇”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通过对蔷薇花雨前雨中的对比描写,感受到蔷薇花的美丽与弱小。

二、教学设计理念

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本着生本教育的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朗读课文要扎实、有效,要与中年级相衔接。

三、教学设计过程 1、激情导入课题

成功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整节课奠定基调。在设计中,首先出示课题,读出了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滋味。带着萨莎的自豪和自信再读课题。

2、初读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我采用识字卡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模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引领学生巩固识字。开火车、小鱼等游戏既能让学生加深记忆,又能让学生在玩中掌握了生字。

3、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也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让学生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记忆字形、了解结构、笔顺,使学生的字能够写的正确、工整、美观,也是对学生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

4、图文结合,学习二、八段,感受野蔷薇的“美”与“弱”:

第二段师范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能通过图文对照把蔷薇花的香与美说出来。然后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再次感受蔷薇花的美。

第八段中,当学生通过“无力、垂头”等词体会到野蔷薇的美丽与弱小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再读第二段,问:“再读,你有没有读出和刚才不同的感觉?”学生回顺其自然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萨沙,生发出“这么美的花,多么可怜。”、“多么需要帮助呀!”的情怀,这种设计,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体验中还原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意向、画面,为学生体会文字意象背后的“意旨”打开一扇走向无限的窗口,是阅读具有参差性。

第五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比雨前、雨后的蔷薇花,激发学生爱美、惜美之心。

3、通过研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弱小”的情感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故事“发生”,扬起思维之帆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2、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个关于“弱小”的故事。知道故事发生在一个(生接)假日,因为——(生接)天气闷热,萨沙和——(生接)爸爸、妈妈以及姐姐托利亚一家人到森林里去。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设计理念: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检查,又能唤起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为导入新课作好情感的铺垫。】

二、对比雨前、雨后的蔷薇花,感受蔷薇的美丽和弱小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萨沙一家到森林去度假吧。出示: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指导强调——那么、美好)

“那么美好的森林”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能用一些词语来说一说吗?

森林里果然是那么美好!再读句子。

2、感受雨前野蔷薇的美丽。(出示——野蔷薇图片)走近些,看一看,闻一闻,再用心感受一下,谁来填一填。出示:()的野蔷薇

3、读中感悟。出示: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学生齐读。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4、感受雨后野蔷薇的弱小。

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哪个词说明雨大?(滂沱大雨)其实课文前面也有形容雨大的词语,是哪个?(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哪些形容雨大的词?

课文中有一个词“雷声大作”,它能形容雨大吗?(不能,但暗示可能有大雨。)

5、让我们一起看看滂沱大雨过后的蔷薇花吧。(出示图片)再读读这句话,你能读出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低垂着头、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来体会。(大雨中的蔷薇花是那么孤立无援,是那么弱小可怜。)指名读、齐读。

6、这滂沱的大雨使原本美丽的花成了这般摸样。嘘,(做出侧耳倾听的动作)老师似乎听到了花的呻吟,它在向我们呼唤:“快来救救我吧,同学们,狂风暴雨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了!”看到花这样,相信大家都挺着急,那么我们能为花儿做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对比朗读感悟蔷薇花的娇美和孱弱,更激发了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

三、研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树立保护“弱小”之心。

1、萨沙和你们一样,他把妈妈给他挡雨的仅有的一件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让我们来读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出示——

“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2、学生自由读对话。

3、同桌分角色练读。

4、表演读。

5、指导朗读。

萨沙问妈妈的话应该是一种怎样的语气?(奇怪)读出奇怪。妈妈的回答是什么语气?(和蔼、亲切)请读一读。理解妈妈说的话的意思。句式训练

6、男女生分角色读。

7、妈妈告诉萨沙,读——“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难怪,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却只有一件雨衣,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他想——

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因为她知道——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现在也知道了——

如果妈妈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会——她当然也知道——

8、感悟萨沙的行为。

出示: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补充句子练习。

9、萨沙因为自己有能力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而感到很——(生接)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出示:“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再指名读。

把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谁会改?再自豪地读一读!

10、面对萨沙自豪的问话,妈妈会怎么说呢?请你把句子写在课文的最后面。

出示:妈妈()说:“ ” 指名交流。

【设计理念:朗读应该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比如“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四、联系学生生活,激发保护“弱小”之情

1、萨沙是一位年仅4岁的小朋友,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做为一名小学生,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东西呢? 生自由讨论后发言。

2、师小结:大家都很棒!只要我们自觉地保护弱小,那时,我们不仅给予了他人快乐、幸福,我们还可以自豪地说: 生齐:“我不是最弱小的!”

3、回顾让雨衣的经过,抓要点板书,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并引发质疑。“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将雨衣给萨沙呢?难道他不知道萨沙最弱小最需要保护吗?”“妈妈为什么不把雨衣给托利亚,而直接给了萨沙呢?”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妈妈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五、作业超市: 必做:

1、摘抄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选做:

①相信文章中的萨沙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萨沙,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②谁是最弱小的呢?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或者是碰到过这样的场景吗?请以“最弱小者的呼唤”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爸爸 → 妈妈 → 托利亚 → 萨沙 → 蔷薇花 珍爱生命,关爱弱者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后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个小故事,文章用质朴的言辞和亲切的语气,讲述了一个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有趣故事。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而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我把本课的核心目标定为:通过朗读训练,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感受语句的内在涵意;通过平等对话,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弱小者的习惯。在教学这课时,我主要抓住了两条主线,一是雨前雨后蔷薇花的对比,结合图片反复读,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蔷薇花的娇嫩、弱小,为萨沙不甘当弱者,要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打下伏笔。第二条线是萨沙和妈妈的一段对话,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借助读中感悟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无声的对话与有声的交流。这里将教学的重点圈定于萨沙与妈妈的对话之中,通过反复阅读,精细讨论,体悟出萨沙三次说话的不同心境。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但如何深入挖掘教材的可利用资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很多可拓展性的练习,比如让学生积累表示雨大的词语,让学生补充课文中的句子,结合课文说说生活中的经历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纵观整节课,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采用了不同的读书方式,例如:齐读、学生自由练读,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引读等等,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油然生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更深的去理解文本,一步一步地让孩子自己的感情得以升华。特别是萨沙那三句问话,更是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消化、吸收,使学生不但懂得保护弱小,还悟出做人需要自强自立、关爱身边的人。力求做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2、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一篇课文,要想使学生有本质上的进步,有实质性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着力语言,突出重点。因为前者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后者突出了阅读教学的关键。基于此,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时,我着力进行语言训练,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词语教学上有很大收获。例如出示雨前的蔷薇花图片后让学生看一看、感受蔷薇花的美丽,然后填一填()的蔷薇花。文中有形容雨大的词语:“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形容雨大的词语呢?再比如让学生补充句子,把萨沙的心情表达得更具体,“萨沙()朝着蔷薇花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并且说一说这样填的好处。文章以萨沙的话结尾,我又让学生试着写写妈妈会怎么回答萨沙的话。这些词、句的训练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是大有帮助的。当然,教学中我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在想象“那么美好的森林”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仅仅让学生用一些词来描绘,如果引导学生用几句话来说说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肯定会更好。

2、板书的呈现由于滞后未能完成。原本设计在最后一环节引导学生回顾让雨衣的过程,板书:

爸爸 → 妈妈 →(托利亚)→ 萨沙 → 蔷薇花

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质疑:“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将雨衣给萨沙呢?难道他不知道萨沙最弱小最需要保护吗?”“妈妈为什么不把雨衣给托利亚,而直接给了萨沙呢?”他们“让雨衣”的行为,看似诠释了“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而实际上并不完全遵循“弱小”原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从而感受萨沙一家人的爱的传递。遗憾的是时间关系我草草结束了这堂课的教学,将这一环节略去了。

3、上完课后我又重新审视,整理其课文的结构,每一处的设计,感觉到这样的文章,在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学到些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教育家,他在这篇文章里的每一处的设计都是精彩的,必不可少的,而且前前后后都是相互联系着的。虽然教学过后,再回过头来想想,这样的课文,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在文中找出值得讨论的和疑惑的地方,让学生去深究后体会。比如;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写五年级的托利亚和4岁的萨沙呢?文章中两次写到了蔷薇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孩子们去研究,去感悟作者的用意,体会文章的主旨,从而知道保护弱小的道理。这样一举两得,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领会文章写作的特色,学习大教育家的写作方法,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从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岂不更好?

教学相长,在教学后反思,对促进今后的教学真是受益匪浅。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后多多反思,多多思考自己做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这样对今后的工作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载《我不是废气》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不是废气》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我的未来不是梦》 教学内容:唱歌《我的未来不是梦》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欣赏多首歌曲的过程中说出具有民族、通俗和美声演唱者特有的不同风格和不同的演唱特点,并能简单地模......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我的未来不是梦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的最新教材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里的第二课,主要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电子音乐的特点。而《我的......

    教案《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热身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请坐好,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做做热身运动,好吗?请你们伸出双手,跟我一起来做运动。(手指操) 二、 师生问好 三......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我的未来不是梦》(人民版九年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2能力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独特之处,提高学生辨证......

    废气管理制度

    废气管理制度 废气管理制度1 电池有限公司废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一、为加强废气收集管理及处理设施管理,巩固治理成果,特制定本制度。二、废气处理设施管理1、污水处理设施包......

    《我不是丑小鸭》

    “我不是丑小鸭” 八一班问题学生转化个案邹蜀开 “啪!”“哗啦——” 当我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匆匆走进教室后窗时,耳畔传来震耳欲聋的摔书和东西掉在地上的响声。我箭一......

    如果不是我

    如果不是我 如果不是我1 我不是想吐槽现在的社会。当家里没人,无处安置我的时候,穿着校服跟着成年了的姐姐哥哥光明正大的走进KTV,门口的迎宾员只是做个请进......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汇总

    14《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