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时间:2019-05-15 14:1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篇: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李艳

《 人民日报 》(2012年09月06日19 版)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众多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逐步形成和不断丰富了中华民族观。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求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准确把握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本文从典籍考证与文化史研究的角度,对此略作梳理。

民族一统。中华民族观首先强调民族团结、民族一统,这是其一大特色。例如,《汉书》在分析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了民族一统的结论。在《汉书》中,班固非常赞赏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班固的“大一统”思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皇朝统一”,二是“民族一体”。“皇朝统一”,就是地方统一于中央,地方与中央之间要保证一致性;“民族一体”,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要和睦统一。当时的天下,主要包括海内和四海两个部分。海内就是如今的中原一带,主要为汉族人居住;四海为边区,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海内与四海合为一体,也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要和睦统一。

民族同源。强调各民族同根同源,也是中华民族观的特点之一。司马迁在《史记》开篇中就对华夏民族本一家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认为无论华夏还是夷狄都是黄帝的后代。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司马迁说:“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在《夏本纪》、《周本纪》中,他也对类似观点进行了阐述,认为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代。司马迁的这些记述和思想,成为“炎黄子孙”概念的最早来源。班固在《汉书》中也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同源,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并进一步完善了司马迁关于华夏与夷狄同一祖先的思想。

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观深深根植于民族认同之中。历史上,执掌中央政权的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当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主动了解,对少数民族并没有抱着“我存你亡”、“非此即彼”的排斥心态和极端态度,而是在文化上、政策上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包容。在收服少数民族政权后,汉族政权通常采取怀柔政策,保持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仍任用少数民族官员管理民族地区。元、清少数民族在执掌中央政权后,对于汉文化也没有采取肃清政策,而是借鉴和学习汉文化,模仿汉族政权而建制。这种情感、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互相认同和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

民族平等。历史上关于民族平等问题的讨论,起于“华”“夷”之辨。孔子声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后来的学者们在划分华、夷时也强调“行周礼者为华夏,拒周礼者为夷狄”,认为除了时空的差异之外,不管华夏还是夷狄,合乎传统礼节是最重要的行为标准。儒家另一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了“从变从义”的观点,认为夷夏之分不但要以礼义为标准,而且要视情况变化加以界定,无论夷狄还是华夏中央政权和诸侯,当其行为违背礼义时,就必须“夷狄之”;当其行为符合礼义时,就可以“中国之”,这就叫“从变从义”。总之,在先哲看来,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有优势和劣势,“华”“夷”也只是文化的不同而已;各民族之间不存在种族上的优劣和高下,都是平等的。当前我们发展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就是坚持民族平等,尊重、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传统。

第二篇: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不仅如此,建设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精英分子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最高价值标准、道德标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息息绵延不断的“根”。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好和平、维护统一的民族主义精神;团结协作、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追求真理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真诚待人、童叟无欺的诚实守信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和谐精神;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大无畏精神;严义律己、宽以待人的仁爱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探险精神。

(1)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最起码的良知和道德。西方人也是如此。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民族,不对自己的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士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代表,都把爱国主义奉为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标和境界。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历代精英知识分子的终极奋斗目标。爱国主义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历代精英的血管里流淌,奔流不息,代代相传,演绎了一曲又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不辱使命的唐睢;从持节牧羊十九载决不投降的苏武到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高呼“还我河山”的岳飞;从面对强敌入侵、国破家亡的残败局面,眼望波涛汹涌的零汀洋,仰天长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从绝不食美国钗来之食的朱自清到“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的吉鸿昌„„中国正是这些爱国主义至上的民族精英,才使得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才使得中国古老的文明国度,永远广大而统一。1

这是几千年来中国的灵魂,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精神支柱。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占有广阔疆域、拥有无数人口的“帝国”。他们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如昙花一现,转眼即逝; 这些短命王朝在扩张时,何等威风,何等兴盛;灭亡时也何等悲哀,何等凄惨?倾刻间烟消云散、化为乌有。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拿破伦帝国,还有最近的法西斯希特勒帝国、大日本帝国„„。然而,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精神,却历经多次磨难而依然顽强的生存下来。而且每次国难当头、处于分裂纷争的时候,都有无数仁人志士,勇敢的肩负起“统一国家”的重任,排除千难万险,将国家统一。这是全世界其他民族国家感到不解的地方,为什么中华民族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因为,爱国,国家统一至上的精神,已融入每一位中国人的遗传基因里和血脉里。为国捐躯,在所不辞。“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热爱国家,国家利益至上,是与对历代卖国贼的仇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都为一切正义、爱国的仁人志士所不齿。

今天,中华民族摆脱被世界列强蹂躏、侵略、瓜分的百年屈辱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振兴、发展历程,重新铸造了辉煌。但是台湾仍然与祖国大陆分离,加上世界上有那么一两个别有用心的国家在后面一直支持台湾独立,严峻的现实,更应使我们的年轻一代,不断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有随时为国捐躯的远大理想和豪情壮志。

爱国主义,就是具有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可以牺牲一切的勇气和决心。具有以“天下兴亡为责任”的豪迈气概,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爱国主义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在强敌入侵、国难当头危亡之际,就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壮怀激烈、洒热血、抛头颅,为国家民族的存亡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也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使中华民族永远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振兴中华、实现伟大中国的再次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爱国主义决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概念,也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具有丰富内容的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在当前,讲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讲爱国主义就要了解中国国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把握中国特色的深刻内含,就应该了解中国辉煌的历史,学习习近平一百多年来中国饱受屈辱、外国侵略和压迫的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民族压迫斗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何历史知识的贫乏和无知都容易犯令人哂笑的文化幼稚病,都会使人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和丧失民族自尊心、崇洋媚外的泥潭;讲爱国主义就不能全盘西化;讲爱国主义

就不能全盘否定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要自立更生,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自己来做,不能寄希望于外来势力,更不能指望别人的恩赐和施舍,这种幻想是浅薄庸俗和低贱的;讲爱国主义就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主动为维护国家、民族统一、团结而奋斗。

(2)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

胡锦涛在当选总书记后的第20天,率领政治局主要成员到河北西柏坡中国革命圣地,接受革命教育,提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创业,历来就是一番痛苦的实践过程。人人都明白,守成比创业享福,可创业才是英雄本色。没有创业的成就,哪有业让你去守。要想创就一番事业,必须有艰苦奋斗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建国后,我们在多么艰苦、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研制开发两弹一星那么大的科学难题。大庆石油会战,工人王进喜艰苦创业的精神,感动了几代人。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艰苦奋斗搞科研十几年的事迹,谁人不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也只有在艰苦奋斗中,才能继续不断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3)团结协作、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名词。集体主义的精神实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集体主义,是知识分子不谋私利、不图个人享受、严格要求自己所映衬出来的高贵品质。一切道德高尚的人,都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勇于自我批评的人。“慎独”,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严格要求自己为主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持之以恒地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做起,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会做任何坏事。

宋代范仲淹,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种精神,一半是爱国主义,一半是集体主义。

到了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新时期集体主义的内涵是什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分工与协作更加突出、明显,同时也有团队、单位、部门利益之分。集体主义至少包括如下内容:其一,有协作精神。一个人很有才能,也很有研究水平,就是不容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谁也瞧不起;或者自以为是,谁的意见都不听,非得坚持自己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意见也坚持,要求别人都听自己的;或者斤斤计较,在与别人合作当中,事事、时时考虑自己的利益,一事当前,先想自己划算不划算;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决不去做,对自己有利,哪怕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也不遗余力去做。凡此种种,都是缺乏团结协

作精神的具体表现。只有与人真诚合作,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才能做出一番成绩来。严格要求自己,谦逊、好学、虚心吸收别人的意见,对自己、对别人都能一分为二,对的就坚持,错的坚决改正,在一个集体当中,抱着团结所有人的态度与人处事,相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二是民主。做为领导,不搞一言堂;做为团队中的一员,能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也有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三是爱护集体荣誉、爱护公家财产。作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团队中的成员,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冲突的时候,能以团队利益为上。同时要有爱护团队公共财物的美德。四是守纪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团队有团队章程,都应该有道德守纪律。五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任何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行业、部门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任何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世界贸易组织鼓励开放、自由竞争的原则,要求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合作精神是指个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共同任务,达到共同目的而发扬的互助合作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由人类共同解决,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人必然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4)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追求真理精神

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的时候,坚持真理,还是件比较容易的事,而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能否继续坚持真理,就成了问题。坚持真理,就不是“顺风倒”,就不是巴结、阿谀奉承的小人嘴脸。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敢于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人。正义和真理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坚持正义,坚持真理,是人的又一大美德。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谁都知道,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常常是坚持真理的人,受到无情的打击和迫害。这个时候,能不能不怕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捍卫真理,就是考验你的关键时候。

(5)真诚待人、童叟无欺的诚实守信精神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既是立身处世之本,又是传承现代文明的基石。《春秋•谷梁传》中说“言而无信,何以为言?”,晋朝傅玄说“祸莫大于无信”。一个信用缺失、道德低下的国度,不可能有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不可能有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有积极向前的社会进步。“诚信”教育的本质是“真”,标准也是追求真实的境界,坚持正义的立场。加强诚信教育,必须大力开展求“真”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义。古人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从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看,真、善、美是统一的,是相互依托和相互转化的。凡做事情,认真、执著坚定去做就有成效。求“真”还是求善的前提,不真,则无以致善。有了求“真”的精神就会弘扬社会正气,抵御歪风邪气。这是道德内在的本质规定。返本溯源,搞好诚信教育,关键也要大力开展规则教育。所谓规则就是统一的、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也就是WTO所追求的精神之一。作为科学意义上的规则,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基础上的行为规范,代表共同的意志和利益。任何虚假、欺骗行为,都将为法律所不容。只有建立起牢固的规则意识,形成按规则办事的素质,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办理一切事情,那么不讲诚信的欺诈行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建立诚信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6)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和谐精神

人与自然存在伦理道德关系。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人对环境过分的开发利用而不尊重自然的生存规律,对自然不讲道德,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力量,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重。人类生存面临严重危机,加强环境道德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立和谐共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21世纪道德教育的主题。

第三篇:习近平时代观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时代观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时代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凝聚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精华。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沃土。它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其科学方法论,高度总结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宝贵经验,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成果,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思想精华,科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它贯穿了历史、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中国逻辑,蕴含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凸显了以社会主要矛盾为依据的科学认识,展示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时代观突出体现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依据并深化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新时代做出了科学分析和科学判断;二是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关切并追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安宁的理想目标,勾画出时代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美好未来。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时代发展主题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从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把握时代历史方位

习近平时代观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意识。它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世界发展史的高度认识时代,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从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进程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上高高飘扬;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看,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发生由跟跑者逐渐转向领跑者的角色转变,正在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和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伟大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迈向新的发展目标的新时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时代发展目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时代观的一条红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中,成为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核心价值目标。新时代是努力彻底消除贫困的时代,是努力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是努力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时代,是努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

关注社会主要矛盾,探寻时代发展动力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进程,及时把握实践新变化,准确反映新时代的特点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化的新特点,正确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习近平时代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审时度势,准确揭示和概括了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状况和人民群众需要得以实现的制约因素,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既揭示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推动力,也指明了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和发展着力点。

洞察世界形势走向,拓展时代开放格局

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进程深刻影响着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深深影响着世界。在中国与世界的密切联系中把握新时代,是习近平时代观的又一重要特征。新时代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时代,也是为世界发展谋和平、为全人类谋福祉的时代。时代发展潮流与世界发展潮流是一致的。新时代是继续开放的时代。开放发展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宣示的主导价值理念;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包括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一带一路”、通向世界的经济走廊,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

习近平时代观蕴含的丰富思想和科学方法,是我们置身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实现新目标的思想指引。

第四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丰富而深刻。他有“忧国忧民,为名请命”的爱国精神;他有“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万难,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它有“励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它有“律己宽人,惩恶扬善”的处世准则;它有“自尊互敬,和睦相处”的礼仪风范······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古代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国。”《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如果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必然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东汉人黄香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焐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黄想长大后,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救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现代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乃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不辱节的苏武,宁死不屈的颜真卿,“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勇斗歹徒的徐洪刚······他们把正义、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诚实可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想: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我变法是真的呢?他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枕头,并告诉人们,谁能把他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但没有一个人相信这是真的,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扛。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上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纷纷议论,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变法成功,奠定了基础。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守则。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诚信是一个人的立生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难以生存,政府无诚不能取信于民,国家无诚难以发展。

重义、诚信、勤俭、慎独等等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积淀而成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些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国几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三(5)liushouting

第五篇:观“巡视利剑” 悟“巡视”内涵

观“巡视利剑” 悟“巡视”内涵

---观看《巡视利剑》心得体会

近日,央视播出了廉政教育纪录片《巡视利剑》,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使群众见证了我党反腐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也充分展现了我党反腐武器“巡视利剑”的威力。

“巡视”不是一笑而过,而是一针见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和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使之成为党之利剑,国之利器。一轮轮下来,每一轮巡视都不是走过场,摆样子,而是利剑出鞘,地洞山摇,动真碰硬,一针见血。片中的“五假”干部卢恩光,20年来一路绿灯,平步青云,但假资料还是没能逃过巡视人员的火眼金睛;辽宁省委书记王珉以为一切安排妥当,但还是在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栽了;更为讽刺的是,巡视组对天津“回头看”时,黄兴国把这当成了升迁的信号,以为“过了X光,就从代理书记转为正式的市委书记了”,恰恰相反,这次是冲着发现问题而来。由此可见,“问题导向”已成为巡视工作的生命线,“一针见血”已成为巡视工作的指南针,不存在一笑而过的巡视,而是真巡视、真找问题,不讲情面,让老百姓看到我党解决自身问题的决心和能力。据统计,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等重大线索,都是巡视发现的。“巡视”不是一鳞半爪,而是一网扫尽。据统计,辽宁拉票贿选案,从省委书记王珉到沈阳市燃气公司总经理张国珲,再到村党委书记张文成,辽宁拉票贿选案经历两次巡视,真相从混沌中浮出水面,共查处955人,其中中管干部34人,省管干部905人,45名拉票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523名收受贿赂的辽宁省人大代表被终止资格。可见,中央巡视盯紧重点问题、关键任务、重要线索,发挥的强烈震慑力,无论是谁,都在巡视监督的范围内,不存在盲区和禁区,不存在选择性巡视、片面性巡视,进而留下死角,就连纪检自家门户也不忘时长清扫,严防“灯下黑”。5年来,围绕巡视工作任务、落实巡视整改工作和运用巡视成果,总书记亲自部署推进,使巡视焕发出全新活力和巨大威力,中央先后开展了12轮巡视,共巡视了277个党组织,兑现了全覆盖的政治承诺,而对其中发现的“老虎”、“苍蝇”及“内鬼”也是一网扫尽。

“巡视”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以贯之。在该片中,王珉为自己已经躲过了首轮巡视这一劫,却没有想到巡视组给他来了个“回头看”;虞海燕“回头看”仍执迷不悟,最终成了反面典型;杨振超、陈树隆两人都是被“回马枪”挑落下马的。看来,巡视不会是“一劳永逸”,也不会是“雨过地皮湿”,更不会是侥幸过关就能安全着陆,它彰显的是党内监督的严肃与韧劲,而是一以贯之,善作善成。2014年10月,总书记在听取巡视汇报时明确指出:“巡视过的31个省区市,不是一巡视了就完事,要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让心存侥幸的感到震慑常在”,如果巡视“一阵风”,过后便万事大吉、一走了之,有病不治、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有问题的人就会长出一口气,继续“嘚瑟”,群众更会失望,甚至对巡视失去信心。目前,中央巡视组已对北京、天津、重庆、辽宁等16个省区市杀出了“回马枪”,黄兴国、王珉、王三运、虞海燕等“大老虎”被挑落马下,巡视利剑的震慑力在“回马枪”中得到延伸和放大。

“巡视”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片中首次披露的一些细节,引人唏嘘,一些党的高级干部,曾几何时为了对抗巡视、掩盖自己的违纪事实可谓用尽了心思,使出了各种花招。中央巡视组巡视中国石化时,曾任中国石化董事长的苏树林已在福建任省长,但依然关注着巡视组的一举一动,巡视组要了什么资料,看了什么账目,找了什么人,他都千方百计地打听,还安排人员协调删帖,把大额发票换成小额发票,把原来的经办人调离;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更难“对付”,巡视组在调查武长顺问题时,一度收到武长顺的威胁,并在了解到武长顺可能动用刑侦技术干扰办案后,开会时故意打开收音机制造干扰,防止窃听;更狡猾的是虞海燕听说巡视组来了,赶紧将手机醋泡扔进黄河,并有预谋地拉拢中纪委干部打探消息;无一例外,在强大的反腐态势、严密的监督网络之下,“老虎们”没能侥幸逃脱,但落马入笼的过程也预警了每一次巡视并不是一帆风顺,都可能面临着很多阻力,尤其是腐败分子的顽强抵抗,需要准备充分启动,斗智斗勇较量。作为新时期党中央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巡视利剑让腐败官员闻风丧胆,让普通百姓大快人心。巡视利剑力量之所在,不仅在于发现腐败问题,更在于其背后的威慑力,使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正所谓“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界限,不秉私心谋事,不以私欲废事,抵制私欲,坚守原则、守住底线,甩开膀子、大步流星走向人生的康庄大道。

向斌峰

2017年9月21日

下载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民族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展观的内涵

    第一份: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

    道教与中华民族

    道教與中華民族 一個民族的形成,大多淵源於一個宗教,所以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裏說到:「民族形成的因素,就離不開血統、宗教、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等。」所以先總......

    家风家训与中华民族

    家风家训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而我们家......

    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中国人民也天性爱美,爱花,视花为美,与花媲美。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已成为世界共同的语言。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

    儒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儒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作者:张 进 摘要:儒学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被中华各民族所普遍认同和接受,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与儒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密切相关的。儒学作......

    劳动合同的概念与基本特征是什么?

    劳动法 辞退网目录   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的基本特征 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雇主)确立劳动关系......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3 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再起航的第一年。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

    论新课程观下教师评价的基本特征(合集5篇)

    论新课程观下教师评价的基本特征作者:肖远军文章来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7月第4期点击数:5861更新时间:2005-1-12 摘 要: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教师评价, 它以促进教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