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定要让群众看得起法官
“一定要让群众看得起法官”
“好作风就是形象、就是公信力,一定要让群众看得起法官„„”。10月31日下
午,某某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在全院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专项活动整改阶段动员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会上,院长强调指出,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不满意、对法官看不看得起,往往就是看我们每一位法官个体的行为举止,看他们待人热情不热情、办事认真不认真、裁判公正不公正、司法廉洁不廉洁。他要求,全院干警一定要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好的作风,从小事、细节入手,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一要勤奋好学。以建设“学习型”法官为目标,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加强自我学习教育,努力掌握为群众服务的新本领,积极研究并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二要遵章守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令行禁止,重点解决随意迟到早退、工作不实、效率不高、热情不够等“冷”、“横”、“硬”、“推”、“托”问题;三要注重司法礼仪。讲文明,讲礼貌,以饱满的精神、整洁的仪表、文明的举止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事、待人。四要规范司法行为。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切实抓好整改,养成认真负责、公正清廉之风,真正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以高度的责任心,扎扎实实地审理和执行好每一起案件,认认真真履行好人民法官应尽的职责,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与会干警纷纷表示,一定以这次整改为契机,全面改进纪律作风,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公正为人民群众司法,做一位有尊严的、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的法官。
第二篇:一定要让典型经验开花结果
一定要让典型经验开花结果
2013年05月09日 08:50:34
来源: 贵州日报
0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总结先进、推广典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推动工作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同志2011年5月在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时嘱咐我们,要进一步总结深化贵州各族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让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近些年,各地涌现了不少好做法、好经验,比如,社会管理领域的贵阳市“新型社区·温馨家园”、遵义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铜仁市社会风险评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等等。如何推广典型经验、先进做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于让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让典型经验开花结果,要有开阔的胸襟。我省正处在“双重机遇、双重优势、双重任务”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开明、开阔、开放。学好精神、掌握方法,特别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有胸怀吸纳别人的优势,以“十破十立”为突破口,学习借鉴长三角及发达地区海纳百川的全球视野、敢为人先的工作魄力、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克服安于现状、缺乏信心、不思进取的消极应付问题,盯住典型经验的闪光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让典型经验变成奋进的精神、工作的方法、发展的力量。
让典型经验开花结果,要有健全的制度。古人讲:“知之非艰,行之惟难。”推广典型经验不能只看一时之变,而要看长久之态。各地要围绕同步小康的总目标,突出主题主线,在组织、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大胆改革,制定好推进典型经验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实行项目负责制、实物落实制,建立上下贯通、前后衔接、内外配合的推进机制,一步一步、一年一年抓下去,实现创业上有扩展、创新上有突破、创优上有成果,真正让典型经验过得硬、立得住、叫得响、出成果。
让典型经验开花结果,要有务实的作风。作风实、则事业兴。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大力推广典型经验,更需勤奋务实的作风,大力弘扬细致、精致和极致的精神,以刨根问底的态度去深挖问题,抽丝剥茧的态度去深思问题,以一查到底的态度去深究问题,真真切切的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不搞花架子、不搞政绩工程,既突出“短、易、快”,更突出“长、特、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经验绽放花千树,典型齐妍满园春。运用好、推广好、发展好典型经验,就一定能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就一定能干出新实绩,创出新实效,成就贵州新精彩!(贵康)
第三篇:爱一个人一定要让她知道
爱一个人,一定要让他知道
曾经的海枯石烂,终究抵不过一句好聚好散。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埋怨自己。
所谓情路,不过就是两个人相依相爱相伴的一程又一程路,有的路很快就走完了,有的路走得长一些。惟愿有一程,一路终老。
所有的路都不好走,宽敞平坦也难保一路无忧。
恋爱往往使一个大人变回小孩子;每一次的分手,却逼着我们学习做一个大人。
原谅这种事,只和爱的深浅有关。
不管爱情,还是友情,终极的目的不是归宿,而是理解、默契---是要找一个可以边走边谈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怎样的心情。
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
爱一个人,一定要让他知道,因为,你不会知道,他是不是也正好爱着你。
有很多难过我不想说,因为我知道不是谁都想听。
相遇是很奇妙的事,请一定做好准备,人生旅途中你很可能会突然遇见这么一个人,他扰乱你心湖、打破你平淡的生活,让你的世界从此变得不同。
记住。不是伤心就一定要哭泣。所以、不要那么吝啬你的微笑。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埋怨自己。
爱情无须匆忙,该来的总会来,在对的时间,和对的人,因为对的理由。
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会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唯一能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
为什么做什么都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我顾及别人,那谁来顾及我。
我们在错误的时间相遇,在正确的时间却又分开。走的最急的是最美的景色,伤的最深的是最真的感情。
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
爱一个人,其实很简单。他让你流泪,让你失望,尽管这样,他站在那里,你还是会走过去牵他的手,不由自主。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
青春是打开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就收不回的赌注。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和相爱的人,制造一些比春天还温暖的记忆。
有时候,没有下一次,没有机会重来,没有暂停继续。有时候,错过了现在,就永远永远的没机会了。
有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第四篇:说话要让群众听得懂
说话要让群众听得懂(人民论坛)
办过报的人都知道,面向市场的报纸,标题过长,文字不通俗易懂,就没有生存空间。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眼球是时停时动的,眼停一次的时间大约是1/3秒,认识的字数最多是5—7个,最少只有一个。如果标题空洞啰嗦,难免被弃之一旁。读者不买你的报,发行量就会掉,总编急得要跳脚。党的干部,也得像报纸总编关心发行量那样,在意自己说的话,群众是不是听得懂。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邓小平同志不爱做长篇大论,话语简短有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让人听了就忘不了。可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有的干部在会上口若悬河,官话套话,滔滔不绝,台下的听众虽然也正襟危坐,却什么也记不住。有的人写文章,动辄数千言,但没有几句有新意的话。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有的干部和群众之间存在两个语言系统,官话、空话似乎成了干群之间的“绝缘体”。跟群众说不上话的干部,该有危机感,必须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话。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体现了诚意。影视剧中有这样的场景:婚礼上,亲朋满座,马上要进入交换戒指的环节了,新郎却叫错了新娘的名字,本来喜气盈盈的新娘脸色大变,气得扭头就跑——搞错说话的对象,后果多严重呀。再如,家里来了客人,总要按照对方的口味,炒两个菜吧。从冰箱里端出自家的残羹剩饭,客人会怎么想?对着群众说话,也得考虑人之常情。哪能不顾对象,弄些干巴巴冷冰冰、没有生命力的语言,敷衍了事呢?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事关干部的形象。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习近平同志诚恳道一声“让大家久等了”,一下子拉近了与在场中外记者的距离;考察武汉市民之家,一句“美女,你好”,令群众津津乐道,倍感亲切。只有说群众听得懂的话,才有魅力。而满口空话、套话的干部,是不会令人爱戴的。有群众说:“空话、套话还不如脏话,脏话好歹是明确真实的个人态度。”当然,脏话也是不应该说的,但群众的这个概括,说明对空话、套话的厌恶到了何种程度。党的干部,但凡顾及在群众中的形象,切不可做不动脑子、只动嘴皮子的念稿机器。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才能有效率。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有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沟通不畅,谈何执行力、竞争力?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也要看信息沟通的质量。要为群众排忧解难,首先就要通过有效的沟通,知道忧在哪里,难在何处;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群众的力量,干巴巴的语言也是不给力的。
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那就要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语言,学习表达。要了解群众欢迎什么,不欢迎什么,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然后,讲话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有人听,才会产生力量。
第五篇: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精选)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
这些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您了解的有几个?如果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春雨,似拂面和风。它无私而博大,不求回报。
1、孔母授学
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一代圣人的身后,我们依然可以说,是因为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2、孟母三迁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
为了让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选择良好的环境,孟母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
3、徐母大义
不允,大骂曹操奸恶;拿起砚台,砸向曹操,曹操激怒,欲杀徐母,被谋士程昱劝止,他们用计假冒徐母字迹,写信将孝子徐庶骗回。
徐母见儿子被骗,责骂儿子不聪,自尽而死。徐庶之母大义凛然,嫉恶如仇,千载之下,谁不为之动容!
4、陶母退鱼
一次在食用官府的腌鱼时,陶侃念起贫寒中的母亲,于是派人给母亲送去一罐腌制好的鱼。
不料陶母湛氏非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见状十分愧疚。就此一生严守母训,为官清正廉洁。后朝廷对他委以重任,並封他为长沙郡公。
5、欧母画荻
4岁的时候,其父欧阳观去世。家里非常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他到了入学年龄,母亲满足他读书写字的愿望。在冬天的夜里,将炉灰洒在雪地上,借着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杆当笔,在雪地上一笔一笔地教欧阳修写字、认字,并四处为他借书。
在母亲的教育帮助下,欧阳修得以博览群书,后来成为大学问家。
6、岳母刺字
南宋时候天下大乱,金兵在边境不断骚扰且准备向南攻打宋,察觉这一情况南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兵以抗击金的侵犯。
在河南老家的岳飞听到这个消息便在第一时间内收拾好东西准备参军。在临行前一晚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