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运行模式新探
Script>成天柱
〔广西工学院管理系,柳州,545006〕
摘要: 法律运行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成文法、观念法和现实法的动态变化构成法律运行的整体过程,其中观念法发挥着重要作用。观念法是立法的思想来源,是现实法存在的基础。本着三者的逻辑关系,本文构筑了新型的法律运行模式,并按照新的模式分析法律运行的理想状态和法律无法理想运行的原因。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控制和改善法律运行的简单思路。
关键词:法律运行 观念法 模式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法律失去运动,社会将会怎样?
“法律贵在运行,否则不如无法,这是法制的一条公理。法律无法运行那么即使它自身具有信用性,是善良的法律,在实践中也只能获得无信的名声。” 法律的目的不是存在,而是发挥作用,法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就是法律的运行过程,或者说是法律运动的过程。法律的运动过程一般是:社会生活的发展促使国家的管理者来制订相关的法律;国家机关通过立法程序直接制定或认可习惯规范而形成法律;经国家的权威颁布后,社会公民就按照法律的规定做事;国家管理者运用制裁方式来维护法律的权威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这样,法律就按照立法者的意图运行。在我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法律运行实际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国家按照“社会需求”“生产”法律,第二个过程是法律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人参与社会实际的活动中构成实际的法律秩序。在我们描述的法律运行过程中,如果国家颁布的所有法律均合乎善(good)的原则,同时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遵守的话,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完全的法治社会。满足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从,而公民所遵从的法律又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虽然理想的法律运行状态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通过研究法律运行的规律,寻求适当的方式来改善、控制法律运行,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却是有可能的。此种研究中我们根据法律运行中基本要素的逻辑关系构筑法律运行的框架结构,运用此种基本框架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基本概念界定。
在讨论法律运行时,首先界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法律运行。关于法律运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它理解为法律实施 ;二是把法律运行理解为包含法律实施和立法。我们认为就语言的角度考虑第一种用法就是不科学的。运行一般指事物的一种不断往复的运动过程,在这种运动中,事物不断发展。而法律实施仅仅指的是法律从颁布到实施的过程,包含执法和法律的适用以及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法律实施不能反映法律运行的全部。法律运行不但包括法律的实施,而且包括法律的制定过程。因为只有法律从制定到实施,从实施到制定,两个方面都包含,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只有法律往复的循环运动才可以说是法律的运行。
第二个问题是法律运行讨论中用到的特定用语。这些词语涉及到,我对法律运行状态的基本认识,所以这里先做一个交代。首先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法律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第二个,法律的制定是不是由立法者主观决定的,有没有其他的动力在主导立法者的意识。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回答不能。原因在于,任何社会,法律实际都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它必须借助于人。法律要得到人的遵守,必须有人的主观意识的间接作用,法律的作用才可能发挥。那么促使人去做合乎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什么呢?是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我把它叫做观念法。这种观念法不同于法律观念,它除去无法律行为人以外任何人都有的一种指导人为法律行为(合法)的观念。这种观念必须是表现为主体认为是法律规则的东西。对第二个问题我们也很清楚,立法者仅仅是表述法律,法律绝不是由立法人员主观决定的。主导他们立法意图的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直接地说是社会的人对法律的设立和变革的要求。我把这种社会上人对法律设立和变革要求也作为观念法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法主要是由于人们根据自己的第一种观念法指导实际的行为在社会中为法律行为而形成的。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为行为时,自然就会从各自的不同的认识感觉到法律的不足之处、法律的优越之处,形成对法律的评价。评价继续升华就自然形成了对法律设立和变革的要求,这就是第二种观念法的形成。为了便于详细的区分,可以把第二种观念法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对法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况的评价,诸如法律何处不合理,何处优越。第二种就是立法要求。这样完整的观念法就清晰了。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对法律的理解,一是对法律的评价,一是立法要求。
相对于观念法还有两个概念,成文法和实际法。所谓的成文法是指一切国家认为是法律的法律,包含制定法和国家认可为法律的习惯以及其他国家认可的学理等等。而实际法是指成文法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法律秩序。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关于“书本上的法律”(law in book)和“行动中的法律”(law in action)来理解成文法和实际法的概念。而对观念法,我们可以把它称为 law in mind。
二、法律运行的新模式
法律运行的整体过程就是成文法、观念法和实际法的法律形态转变过程。图解如下:
公布 认识理解
成文法 社会人 观念法1(对法律的理解)
(1)
(5)
(2)
实际法 观念法2(对法律的评价)
(3)
观念法3(立法的要求)
立法者(4)
上图所表示的就是我对法律运行过程的勾画的基本图。图主要反映了法律从成文法的颁布到社会人根据法律而具体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把文字变为活生生的法律实际的过程。图中的(1)表示社会人实际参与社会生活,这种参与是根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而去参与的,即根据观念法1。(2)表示在实际参与法律的过程中,主体的人对法律在实际社会所起的作用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
组成观念法2,即对法律实际效果的正面和负面的评价。(3)表示在实际参与法律实践的过程中,主体把对法律的负面的评价,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作出的理论上升,即产生立法的要求——观念法3;(4)表示实际的社会法律参与者,把观念法2和3反映到立法者那里,(包含立法者主动的了解);(5)表示立法者把观念法2和3经过法律技术处理后,通过重新制定和修改法律,使法律更合乎实际的需要。
理解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对三种观念法的理解。观念法1——人们对法律的理解――是一个很复杂的形成过程。首先,理解是和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密切联系的,没有认识,自然就没有理解,认识的水平同时决定着理解的水平。在此我把人的认识水平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文字根本没有认识能力,自然无法理解成文的法律;二是对文字有认识能力,但是理解能力只能是普通的理解,无法从法律精神的角度来理解法律;三是对文字和法律都有很好的了解,所以能够全面的理解法律。对第一个层次,我们说他对成文法没有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二种,是对成文法有相对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三个层次对法律有完全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对第一个层次的人参与法律实践,主要不是依据成文法律,而是道德伦理规则以及经过别人思想加工的法律;对第二层次的人,他们参与实际主要是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第三层次的人,则是完全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来参与社会生活的。
对观念法2,我们也需详细分析。对第一层次的人而言,他们的评价是直观的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使用标准评价,很难比较理智化的分析。譬如,一个完全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人,自己希望把家里的菜带到城市去卖,当到城市的时候,有人问他收各种费,他可能就会埋怨“国家怎么这样对待农民呢,要是什么费也不收多好啊”。这就是一种对法律的负面评价。对第二层次的人而言他们对法律会有比较理智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也受到了伦理道德的限制,很多是从实用和社会的角度考虑,同样是上边提到的卖菜的事,他可能就能够理解收受各种税费的合理性,但是当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有不合乎法律规定的情况,他可能就会说“法律对我们老百姓有用,对执法者却是要求不够,法律要是能够严格规定执法的程序就好了”。对第三层次的人,他们可能对法律的评价就是更深层次的了。同样说上边我们谈到的事,如果是一个法律专门人才,他可能就说“法律应该追求实效,应该注意对执法的监督和控制,不过再好的法律也是需要人执行的,这种情况只可能改善不可能完全杜绝的”。
对观念法3,他们同样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类似对法律的评价的不同。即,第一到第三层次的立法要求,和他的法律评价是相联系的,体现了不同的对法律的理解层次。认识了三个层次的观念法,也就基本了解了法律从书面到人再到社会的运行过程了。
社会中的法律如果按照上述描述的方式在运行,那就是我所设想的法律的完美运行状态。这种完美的运行方式,甚至可以解释法律的产生以及他的消亡。法律的产生按照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描述,是经济运行的要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是比较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较间接地来理解法律的产生。如果把这种分析直接化,我们可以说,法律的产生是社会人对社会的要求。而法律的灭亡也是社会人对社会的要求。虽然实际当中的法律有时是不合乎大部分社会人的要求的,特别是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法律是“恶法”,即从观念法2和3上升到立法者意志的时候,决定如何改变是立法者的权力,立法者不是根据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是根据少数享有实际权力的人的意志。不过这种恶法在当今已经变的越来越少,多数的国家政府都在考虑法律如何体现正义,如何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关于法律运行过程,最后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从观念法2和3上升到立法者意志,直到法律的产生的时间大概有多长。我们认为这种上升的过程决定于观念法表现出的立法要求的强度。如果立法要求很强,表示社会人对法律的实际运行效果很不满意,立法的紧迫性就较强,立法速度就会慢;相反,立法的速度就会慢。当然,从法律的特性分析,任何法律都存在一个立法要求强度的不断加大过程,最后导致法律的修改——没有永恒不变的法律。同样,无论这种立法要求有多强,法律的稳定性又要求,法律的制定必须维持自己适当的效力时间。
三、法律运行的合理控制。
理论是为实际服务的,没有实用性的理论是没有价值的理论,我们设计法律的运行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认识法律的运行过程和运行不能完美化的原因来控制法律。下面我们就从三个环节来分析:
第一个环节是从成文的法到观念法1。在这个环节的正确转化是法律正确运行的基本前提。如何正确转化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是社会人对法律的信仰问题。对认识和理解问题,我们在文第二部分已经说明了,这里我们主要要说的是法律信仰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法律如果给人的信任度高的话,人们才愿意去了解法律。人们能“理解”法律的“苦口婆心”,才能正确的去认识法律,也才会根据法律来行为。而这种法律的信仰又是建立在法律按照社会人的要求,能够适时的立、改、废的基础上。所以,控制好成文法到观念法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力进行一般文化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在立法、司法中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增强法律的合理性,严格执法,使人民信任社会会按照成文的法律运转,而不是让人民认为:立法的好坏和实际是没有关系的,再好的法律也没有用,因为执法不是按照法律而为的。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司法改革、提高执法水平的原因所在。
第二个环节是从观念法1到实际法的过程。好的法律有好的遵守,才能合乎法治社会的要求。控制好从观念法1到实际法是法律运行控制的关键。假设我们社会的人对法律都有很好的理解和高的法律信仰的话,我们控制这个环节的关键就只有两个:一是行为的偶然性问题,二是执法和司法问题。对第一个问题我们是讨论是比较多的,特别在刑法中关于犯罪的偶然性问题,我们这里只是照搬偶然性理论——人在好多的时候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可是实际的结果却和自己的本意相反。譬如过失杀
人问题,行为是违背人的本意的。即使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在犯罪时和犯罪后其认识的不同也体现了偶然性,如一时冲动去杀人,如果我们去探求其内心,也会发现犯罪人即使在犯罪的当时也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而情感战胜了理智,导致自己本来不愿意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多的,这里就不一一详述。当然偶然性问题属于不可控制的因素,我们认识到了,却无法控制,我们主要要控制的是第二个因素——执法和司法。法律的不合法执行和司法的不公正会导致人的行为变形。譬如,有人开车过收费站,本来此人按照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他会按照规定交纳100元的费,向执法人员要发票。可是如果他人不要发票只要交50的话,此人对法律的理解就会改变,他也会象别人一样不要发票而交50元。这样就会改变他对法律的信仰,在为其他行为的时候一样不按照法律本身的规定,在实际参与法律时,把法律变形。由此而产生的对法律的评价和立法的要求都变形,甚至在认识法律的时候即使自己有认识法律理解法律的相对能力,也不去主动认识理解,而是用伦理和自己的“社会经验”参与实际的法律实践。
第三个环节是从观念法2和3经过立法者的技术处理,变为成文法,完成法律运行的整个过程。显然这个过程和第二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观念法2和3是行为人按照法律规定实际参与社会生活,执法者也严格执法的情况下而得到的,立法者要做的仅仅是把这种不同的意见分类处理,加以技术化就可以转化 为成文法的。但是由于实际的情况不是如此,这样就对立法者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实际参与社会了解民意的能力,二是鉴别意见的能力,三是按照合理的立法程序立法。当不同的立法要求到了立法者的时候,立法者不是简单的去分类处理,而是到实际中去调查各种意见的形成原因,和实际反映的是法律本身的问题还是执法和司法的问题。进而鉴别各种意见,经过合法的程序来制定成文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合理控制法律运行归根结底是要控制执法者和守法者的观念。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无论设计如何合理,其最终的执行效果都取决于为有没有高素质人的执行。所以,改善法律运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加强文化教育和普法力度。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文字法律在法律渊源中是主流。成文法有明确的优点,却因为文字以及文字表述本身而变得难于为社会大多数人理解。在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国家已经采取了各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普法方面也力度很大。但是由于在普法的方式主要采取发放法律读本、广播宣读法律条文的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对公民的法律教育如同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一样,一味灌输是没有作用的。法律教育中必须采取适应需求的、能够调动被教育者兴趣的方式,譬如针对地方或者全国影响大的公民比较关心实际案件宣讲法律,通过电视等媒体宣传法律。其次,正确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评价,多渠道接收立法建议。任何评价主体都基于自身的价值观而评价,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评价实际就是改变公民的价值观。当前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际就是对公民价值观的一种改变,相信此类举措一定会起到改变公民法律价值观变化的结果;立法意见的收集应该是多渠道、常时期、系统化的。当前,对法律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法学家,来自普通公民的比较少,收集公民对执法者批评意见的途径多,收集对法律本身批评意见的途径则很少。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生活中,公民不是批评脱离实际的法律而是批评执法者和守法者。执法者为了减少自身的压力变相执行法律,守法者变相守法,执法者养成了“违法执法”的习性,守法者习惯了“违法守法”的方式。在收集立法意见的时间上,一般在法律制订前收集意见,立法完成后就万事大吉。立法机关对国家主要的法律没有一个系统的跟踪、反馈过程,仅在法律修改时将意见云集一起,对原有法律“大动干戈”,以此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存在,但是没有及时感触立法要求,等到法律不得不改时才改动,而不是在“不得不改”之前改动法律,使得法律权威性 降低,公民的法律信仰度下降。当然,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最难控制的,改变观念法是一项规模宏大、时间绵长的任务,其变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长时间努力才可以完成。但是,可以肯定关注人的观念、通过改变观念法来改善法律运行要比纯粹就制度改善制度更能促进法律的良势运行。
四、正确认识法律运行模式
我们在设计这种新的模式来分析法律的运行过程时,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基础理论仍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运行导致了法律的运动。只不过,我们是从更直接的层次来认识这种法律的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法律的运动,更好的服务社会。这种模式的提出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运动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深化和进一步的肯定。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控制观念法的三个层次是理论的核心,但是归根结底这种控制需要的是我们的法律教育和执法、司法的加强。
〔参考文献〕: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们出版社1997年版,页84。
沈宗灵:《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页340。
李龙:《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89。
成天柱:《观念法论》,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第2期,页38~40。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309——328。
由于分类本身是无法穷尽的的特性,相对实际而言我们在此做的这种分类很粗略,无法精确反映人的认识水平。
刘作翔先生在论述法律文化的深层结构包含的三个层次时将三个层次划分为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我们这里的分类类似于刘先生的论述。详细可以参阅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谢晖先生有关法律信仰问题有专门的论述,详细可参阅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和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any Law(or any legal system)is based on the operation of
l
aw.The whole legal process is formed through the movement and interaction among the three key elements: law in book, law in mind and law in action.And among which, the law in mi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t is the ideological source for any legislation and the cause for law in action.Through 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elements,this thesis(essay)will set out to:
-construct a new legal operational framework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for smooth legal operations and reasons for legal
breakdowns
-explore bet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s.〔Key words〕:The operation of law Law in mind Control
法律运行模式新探(第4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余少林
我担任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收益匪浅,我认为当今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普及与提高的矛盾,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品德表现、不同专业特色的中职学生,如何寻找一条捷径的路解决这一矛盾,既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个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风格,就不能不探索、不能不研究、不能不实践。我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同专业上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量引用与课文相关联的专业术语,激发中职学生热爱自己所选专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能体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这一特点。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解决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惑问题。我对构建开放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一些感性认识,与同仁探讨,目的是起到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教会中职学生使用工具书,扫除学习中障碍,抓住专业的特色,体现预习的开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注重教会中职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与语文知识相关联的材料进行预习,懂得预习方法,学会预习,体现预习的开放。我认为:首先教会中职学生使用工具书。如字典、成语字典、百科全书、网络知识、远程教学资源、懂得查阅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开始由教师引着走,以后就放手让中职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十首足矣》的预习中若是计算机专业的中职生,可抓住一些关键词:扫描、编辑、格式、插入、复制、刷新、激活、粘贴等,老师有意引导中职学生寻找这些专业术语进行预习,激发中职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预先提出预习问题,让中职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网络知识,独立完成,逐渐养成中职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培养中职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二)根据专业的特点,开放导入新课,激发中职学生学文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引导得当,即引得有法、引得得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开放导入,可采用情境激发式、引趣式、悬念式,或者教师引导,让中职学生自己引入,或根据某一事件、某一问题、某一画面切入,注重在导入中培养中职学生发散思维。故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去考虑,或多种切入点来选择,充分体现导入的开放性,培养中职学生的开放意识,激发中职学生学文兴趣,学专业的兴趣。例如建筑专业学生学习《城市的文物与文化》可采用图片导入: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属于城市的文物;墙壁、阳台的铁栏、磨圆的石块等属于城市文化,让学生对什 么是城市文物?什么是城市文化有一个大约的了解,让中职学生有一个建筑的空间概念,这对中职学生学习该文和学习专业都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三)选择与专业特点相关联的阅读材料,开放阅读教学,提高阅读速度,快速获取信息。
中职学生阅读应有一定的速度,快速阅读应达到每分钟达700----1000字左右,增加中职学生的课外阅量,培养中职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故此应重视中职学生阅读。顾金云老师《在读中学生阅读速度的调查及思考》中,从阅读方式分为,朗读和默读,从阅读的目的分为,休闲消遣性阅读,浏览感知性阅读,探索研究性阅读,而探索研究性阅读又分为: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这里我认为应把休闲消遣性阅读,修正为愉悦性阅读,把浏览感知性阅读修正为情感熏陶性阅读。其中尤为重视探索研究性阅读,因为生活中的阅读多属于探索研究性阅读。例如《邓稼先》除课文知识外,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查找有关邓稼先的大量信息进行阅读,达到对他的了解。《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从华罗庚坎坷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真谛。这样能开放中职学生视野,形成好的人品。因此,开放阅读教学 “如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佳蜜来”,还中职学生阅读自由,真正让中职学生体会那种“在知识与灵魂中”散步的感觉。阅读不仅要追求阅读速度,追求“浏览”,更注重追求阅读质量,高度重视“精读”。我认为那种只有数量而无质量的阅读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四)开放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地位、熏陶参与意识。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是中职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中职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教材分为3个模块,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淡化“学科本位”,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每个单元增加语文综合实践课,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所以要开发中职学生的语言潜能,关注内心需求,探索适合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尤为重要,这样,就能让每一个中职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
教师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要不断参加进修学习特别加强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学习,要真正的做到内行教内行,教到老学到老,要真正地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中职学生,就是让其中职学生成为学习的实践者,我认为开放语文课堂,把中职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不是老师的讲深讲透,也不是对中职学生练习作过细的指导,而是中职学生内心的需求,引导 中职学生探索研究,让中职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分析。一堂真正好的课,应该体现中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让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应该有一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重视中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尊重中职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不仅让中职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中职学生对专业技术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唯其如此,我们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步入一个新的境界,才能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才能体现中职教师和中职学生的开放意识,真正实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真正体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真正形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五)、延伸拓展、培养中职学生开放思维
为了培养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立足某一知识点发散、延伸。我们认为,可以由语文课堂不断向课外延伸;或引出与之专业相关联的材料,不同阅读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补充一些相关专业的课外阅读篇目,让中职学生欣赏,联系中职学生专业实际发散,如,思考将影视、歌曲、相声小品、广告、新闻、市场人才需求、以及其与专业相关联的知识,能否与课堂知识相联系的延伸,这样避免过去那种单
一、封锁、一讲到底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例如建筑专业学生学习《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走在巴黎的老街老巷中,仿佛在温习一个个久远的历史故事,拾着一颗颗闪光的文化贝壳。每条街道都足以把你从这个世纪带回从前。空气中飘散着文人的絮语,像是陷入了莫泊桑、小仲马的小说里;像是在聆听圣桑、拉威尔的乐章;又像是迷失在了毕加索、马内等画家的梦境里。请你们告诉我:究竟是谁把这大片的老街老屋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了?学生齐答:是巴黎人自己!由此联想到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城市文物,丰富我们的城市文化。故此,教师具有了开放意识,中职学生思维才活跃,才不至是一池死水。
(六)、开放语文综合实践课,加强中职学生知识内化
我认为,培养中职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知识变成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所以,必须为中职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修订说明》,指出了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这为我们开放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就要求我们认真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中职学生加强知识的内化。因此,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开放,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其研究也就势在必行。总之,课堂训练是有限的,中职学生自觉的在生活实际,有效地加强训练,给中职学生提出训练的目标,让中职学生主动地去调查、去收集、去整理、去实践、去感受、去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放语文综合实践课,也只有这样,中职学生才能达到会说、会写、会干,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这又待于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总结。所以我们要突破传统,建立一套开放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还需努力,还奋斗。
第三篇:《子夜》的创造思维模式新探
初中时代便拜读了茅盾先生的伟大作品《子夜》,在著作中展现的是一个旧上海商业圈的历史宏图,随着作品情节的推进,当时我的思维跟着文字的韵律回旋盘转,也算抓住了故事的大概。只是,当时的看法是片面的,不可经过推敲的,常常为一些零星的言语所迷惑,更是不能很好的把握小说的精髓。
如今,大三又重新执起《子夜》的书页,曾经经历了一番商业圈的**磨练,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一些历史典故、处世之道、经济术语也算小有牛刀。于是,我尝试从这三个方面、以一个大学生的角度去探索《子夜》的奥妙,也从中升华自己的水平,追求更大的进步飞跃。
一、《子夜》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创作背景
《子夜》的时代背景是1930年春末夏初,因为茅盾先生期间因病,因事,因上海战事,期间有了大量时光,便开始了《子夜》的大规模创作。而这个时间内,正是国民党内部争权的大斗争时刻。汪精卫与蒋介石打得不可开交,其规模之大,战事之激烈,历史罕有。军队争权,百姓遭殃,人民生活是民不聊生,工商业也受到了大规模的打击,濒临破产。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肯定不甘于挫败,因此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自救方式,其中包括开除工人,减低工资,增加工作时间,从各方面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工人的猛烈反抗自不待言,譬如吴荪甫与青年职工屠维岳、女工姚金凤、女工薛宝珠之间的斗争,罢工的浪潮是一浪胜一浪。而其时,处于三座大山残酷压迫下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起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子夜》原来的计划是打算通过农村(那里的革命力量正在蓬勃发展)与城市(那里敌人力量比较集中因而也比较强大的)两者之间的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加强作品的革命乐观主义。但由于作者身体条件不能胜任,因而《子夜》变成了一本偏重于都市生活的作品,主要写的是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着及工人群众,对农村革命势力的发展则等于弃之不写。这使得这本作品伟大中带上了缺陷。
二、《子夜》的前沿性及现代化设想发掘
茅盾先生生活在资产阶级圈子里,因此对资产阶级的情况是相当的熟知,作品中频频出现了诸多现代化设想的言语,或者说是当时资产阶级才能有的各种生活享受及接触,因此,本作品的创作在诸多创作的显得别树一格。
我觉得最精妙的还是对金融的分析见解:金融资本支配工业资本。所以,作品中除了工厂以外,公债市场与地产市场是最大的亮点,甚至到最后吴荪甫的工业资本也为赵伯韬的金融资本所吞并。金融收购在如今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当时中国金融业尚未成熟,这便是一种金融业的雄图展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茅盾先生的了不起,在新中国没有成立之前,新中国的建设和未来走向都弄好了,只等着我们的建设者拿来用就行。
期货市场的多头空头也写得活灵活现。“买卖双方都是营业,何得歧视!这是不合法的。”多么经典的一句话,即使在现在社会,很多人也无法理解,“买卖证券是一种赌博”是很多人的想法,他们不会把它当一种投资来看的。在中国股票市场越加成熟,中国期货市场即将推出的大气候下,没想到70年前茅盾先生的的见解比我们现代人更为独到。可以说,茅盾先生不但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中国伟大的金融师。
三、《子夜》的为人处世道理
《子夜》创作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吴荪甫同赵伯韬的矛盾,是贯串全书的中心线索,而其他的关系则有:与杜竹斋的知己情谊,与屠维岳的上下级关系,与林佩瑶的夫妻恩情等等。吴荪甫在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时,他的性格与其他人的性格一目了然。
吴荪甫是三十年代中华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本家,他的性格与做法都是具备两面性的。一方面他抵制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同时他也对政府表示不满:“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当国民党军队对革命人民镇压不力,他更是对其破口大骂。另一方面他残忍地压榨剥削工人,农民和仇视工农革命运动。为了镇压工人罢工运动,他收买了屠维岳拉拢和分化工人队伍,更是勾结反动势力对工人进行血腥的镇压,因此,在这种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状态下,吴荪甫最后的破产在所难免。以上是一条大的线索,其他人物的描写不但能体会到他们的性格,更能衬托出吴荪甫的个性特征。
全小说最大的冲突是吴荪甫同赵伯韬的冲突,吴荪甫同赵伯韬斗争所反映的深层含义是中华民族资本阶级与买办资本阶级的矛盾,而支持着买办资产阶级的是帝国主义,由此看见,这种斗争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工业所作出的奋斗,从这个角度来说,吴荪甫背水一战表现了他的爱国心和民族感。赵伯韬骄横奸诈、凶狠残忍、荒淫腐朽、手段毒辣,加上财力宏厚,吴荪甫惨败是意料中事。但也不能因吴荪甫的惨烈牺牲而看不到他本人的本质:事实上,吴荪甫也是一个投机取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人。
他吃掉了朱吟秋的丝厂和陈君宜的绸厂,也乘人之危一口气吞并了八个日用品中小厂。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与杜竹斋强强联合,贪婪地吞并民族工业;为了付出更少的成本,他指挥屠维岳使用手段收买工人,蒙蔽群众,抵制工人运动,欺诈他们的心血。杜竹斋是吴荪甫的至亲,亲人,知己,但大难临头,杜竹斋狡猾心毒,落井下石,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表面风光,背后阴险的奸人嘴脸,狼狈为奸,最终也不得善终。屠维岳是吴荪甫的下属走狗,他聪明、狡猾、精通人情世故,从他身上处处有吴荪甫的影子,对吴荪甫的性格也起到了极大地衬托作用。
第四篇:葛以军_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模式新探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模式新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02级教育硕士
葛以军 当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观念和方法落后,尚未摆脱固有的、单一的“接受学习”语文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但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一个主导的模式。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也要求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本着力图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宗旨,笔者探索出一套五步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是: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一、自主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读课文,感知教材,是一种学生独立阅读的训练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
自主学习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把自学引入教学中,不但是新教学方法的一种特色,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学习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他强调说“如果我们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他提出,要在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架设一座“知识桥梁”,并把它称为“先行组织者”。皮亚杰认为,当一个人对新学习有准备时,那是因为他的能力和兴趣已发展到把新的学习成为他前进的下一步骤。这样的学习具有积极 的意义。根据这两种理论和我们的实践经验,自主学习阶段包括:把与新课相干的旧知识进行回忆和接触,发现和强化。对必备的旧知识缺陷进行补救,以架起“认知的桥梁”。对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理解,以便从中提取信息和发现问题,实现“常识反馈”。具体是指:学生通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理出课文结构,编写结构提纲;结合课后思考题中的提示以及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大意,作者情感;记下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准备提出讨论。进而通过长期的训练,培养主动搜集和选择阅读材料,写阅读札记和笔记的能力,特别是思考、推理、联想、想象、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课堂自主学习不同与一般的课前预习。预习是让学生初步熟悉一下课文,为教师讲读课文做准备,而且都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不在为教师讲课做准备,而在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大致读懂课文,以待质疑讨论阶段的进一步深究。自主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的第一步,体现出超前性原则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而新课改则提倡“边学边教,学在教前”,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相对于教师的教是超前的,这种超前学习使学与教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二、创设情境: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共鸣。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产物,情感的结晶。因此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获得知识,教师就必须根据文本特点,创设一种体验的情境,营造一种鉴赏的氛围,从而引领学生进入“状态”,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作品,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憎同怒,激活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之自觉地、忘我地投身于探究和创造,与作者和教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建构主义也强调情境的作用,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或巧妙幽默的导语,或图文兼美的投影,或绘声绘色的演绎故事,或声情并茂的赋诗歌咏,或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或借用多媒体等,融形、声、情、理与一炉,营造一种人人跃跃欲试、个个奋勇争先的语文实践氛围。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思想大碰撞,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充分体现出情境性特征。
三、质疑讨论:这是一堂语文课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和辩论。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其深度如何,都应该特别予以鼓励和提倡。
对于学生(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进行适时的讨论,讨论首先要营造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自由走动,甚至可以大声向其他同学质询,使全体学生都乐于合作,勇于发言。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积极思考,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智慧。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量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在讨论中学生还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讨论还能使学生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获得及时信息反馈,就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活动激烈,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情绪和形式都十分活跃。
讨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允许有一个或多个结论甚至没有结论。质疑讨论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有创见的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哪怕略显稚嫩,也要给予鼓励。质疑讨论体现出互动性特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模式。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质疑讨论不能只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也采取“课堂讨论法”,认为有此就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这种讨论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有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教师确定。有些教师虽然设计了一些较开放的讨论题,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是在学生兴致正浓时突然刹车。有些教师精心设计了每一个问题,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这种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的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最后,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说到底,还是一个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
四、总结感悟: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索新的问题的教学环节,这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布鲁纳认为,学科基础结构是前人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成果,是认知发展规律的结晶。因此课堂讨论结束时应适时地进行即席归纳,可以由师生双方合作完成。联系实际,对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总结回顾,延伸拓展,以利于理解、记忆、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迁移。通过总结,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改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拓宽知识面,获得更新更深的知识,使学生从被动吸收发展成为主动探究。学生不再死记硬背,表现出能动性特征。
五、练习巩固: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练习是学生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实践的训练,不仅要起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要知识迁移,用知识去说明或解决新的问题。因此,一节新课上完了,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靠船下篙,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亲身实践,收获在每一节课,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其实教无定法,更无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简单地用一种模式或某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大可根据自身优势,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依照不同课型的特点,探讨出更多的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新模式。
第五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己成为学科教改研究的总课题。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欣赏·评述”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由于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美术课堂教学有多种类型。不同的学习领域有不同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就有所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就以上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应用,做如下探讨。
(一)“欣赏·评述”课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美术课上适当运用背景音乐烘托气氛、设置情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情境陶冶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快而扎实地掌握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这种模式能够拓展和深化教学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欣赏课包括美术欣赏、美术常识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同时,在欣赏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能力确切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课上不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敢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能从多角度学习欣赏一件作品,使自己和学生们更灵活、更富有创造性。
(二)“设计·应用”课
工艺设计课,内容繁多,形式多样,操作性很强。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有关门类的基本原理、法则、基本构成方式和制作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授课时,教师应运用精练的语言,结合欣赏来讲述概念、原理、法则,直观演示方法,引导设计思维,指导操作。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是形成行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的方法。其基本程序是: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示范模仿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的知识。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手脑并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注意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相互帮助、遵守纪律、加强自主性等品质和观念。实现学生的兴趣向其他教学活动迁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造型·表现”课(技法知识综合课、练习课)
技能训练课,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主要是在教师讲完新教材后,为巩固知识、技能、技巧所安排的用整节课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应用。此类课,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作业练习来获得技能、技巧。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造型艺术的形式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表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结构、比例、明暗、色彩、立体、空间等。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多种能力的过程。既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技巧的训练,一节课中需完成多种任务。此类课,教师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运用引导分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认识和表现物象的能力。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研究──讲解示范点拨──自方练习辅导——评讲小结拓展。创作课,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反映自己的感受或间接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某种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进行艺术创造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鼓舞学生的信心,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造。
(四)“综合·探索”课
在美术课堂“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应用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第二,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研讨和探索。由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适用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探新求知、概括归纳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获得新知,学会学习,积极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等思维过程,并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其他学科中有益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网络、音乐、语文诗词等,加强学习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因素之一是课堂教学结构。本人把这一堂美术创作课设计成“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研究;讲解示范点拨;自主练习辅导;评讲小结拓展”五步进行,自认为在本课中是比较理想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观察欣赏激趣。上课开始用2--3分钟引导学生审美技巧,唤起创造美的欲望。教师先出示范画来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从整幅中找感觉,找出画了些什么,表达什么意思等。于是再进一步观察,学生从范画中逐步发现了构图的方法、绘画的技巧等,逐步体会到这大一点、小一点;上一点、下一点;这繁一点、简一点;长一点,短一点的体现,无一不凝聚着作画者的思想、阅历的精华。通过这一步步地观察,学生们接受了美的熏陶,体会到画的笔墨情趣,也从中找到了一些作画的步骤、构图的方法、笔墨的技巧等。就会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美的欲望。
第二步发现探索研究。找到创造美的途径。教师不妨用1--8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掌握正确的创造美的方法和技巧,教材中的重点部分教师一定要精讲。让学生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绘画技巧。
第三步讲解示范点拨。1--4分钟时间,教师根据学生观察的情况,再进行一步步的示范讲解。示范和讲解可同时进行。例如在本课的风景画示范讲解时,教者从构图开始,逐步示范讲解,让学生看得明白,学得真实,能较快地掌握技法。同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能有充分的信心完成创造美的活动。与此同时,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讲讲自己的发现,或让学生讲讲自已的构思,让他们充分显示一下自己的创造才能。第四步自主练习辅导。用15--20分钟,让学生体会美的真谛,进行创造美的实践,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学生经过前三个步骤结构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表现画的技巧和方法,已经跃跃欲试,想要用自己从观察、学习中发现的方法去实践。这时可布置学生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进行巡回辅导,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美的理解,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每个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第五步评讲小结拓展。在本课结束前用1--5分钟展评学生的作业,总结本课所学,鼓励学生在创造美的活动中继续探索,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认识美,创造美。这个过程时间虽短,但是教师画龙点睛式的小结,可使学生对本课时所学知识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