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模式新探
新课改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模式新探
——“梯度三问”课堂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怎样使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有没有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思路或称课堂模式?在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老师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笔者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摸索出一种有效的课堂模式,最终提出“梯度三问”课堂思路。笔者认为该课堂模式既符合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又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下面详细阐述,供广大同行参考。
那么,何为“梯度三问”课堂模式呢? 可分解回答。先回答“三问”。“三问”就是针对一篇课文问“三个”问题,可以由老师布置,针对课文事先设定三个预习思考题;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课文内容和写法方面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所谓“三问”不一定就要是三个问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只提出两个问题或三个以上的问题,一般不宜超过五个问题。
“三问”到底问什么问题? 不同文体的课文,所问的问题是不同的。但“三问”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可问文章内容,可问文章写法,还可以拓展延伸提出问题,还可针对文章的特色特设一问。总之,在课文教学重点范围内,可以灵活提问。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对高中语文必修二马丁·路德·金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我的梦想?”“马丁·路德·金的演说为什么能够感人?”四个问题涵盖了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的重点,使得教学重点突出。学生通过围绕这四个问题的活动,不仅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了解了演讲的特点,高效实现了语文课堂的“三维目标”。
当然不同文体的文章,“三问”的内容是不同的。如对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中曹操的《短歌行》可以提出这样的“三问”:“《短歌行》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人到底在忧什么?”“诗人为了突出“忧”都用了哪些手法?”
又如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选诗《蜀相》可提出以下几问:“诗中哪几联写景,景有何特点?都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中哪几联写事?事写了什么内容?都抒发了什么感情?”“怎样从《蜀相》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沿着这些问题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特别是最后一问,将《蜀相》的学习拓展延伸开去。重点突出,课堂效率很高,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效率不仅体现在《蜀相》一诗的学习和理解上,还让学生了解了杜甫的诗歌风格,又进而了解了古代诗歌的学习方法。这样当前的教和学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未来学习的能力。这才能叫有效课堂。这是针对诗歌的“三问”。
再举一例谈谈说明文的“三问”。对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选文说明文《作为生物的社会》可提出以下几问:“文中列举的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作者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作比较分析?”“举例说明文章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三问”的内容体现了说明文文体的针对性,意在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方法的使用两个重点。
对同样是本册书中的文艺评论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中西诗有哪些异同?”“找出文中的引文和例证,看看它们各自证明什么观点?”“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联系上下文说说它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里除了针对文艺评论设置问题外,还根据本文多使用巧妙比喻的特色特别设置了一个问题“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联系上下文说说它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三问”因文制宜的巨大灵活性。
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中的选文小说《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可以提出以下“三问”:“给五节选文各加一个小标题”,“婆婆对小团圆媳妇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各有什么依据?”“到底是谁杀死了小团圆媳妇?”其中的第一问是针对小说这种文体特点设置的问题;其中后两问答案不是唯一的,同学们可以根据小说的人物描写和具体情节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就在这些讨论、争辩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会逐渐明确。等到这些结论出来以后,结论本身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同学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已经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课堂应该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高效的课堂。
那么“梯度三问”中的“梯度”指的是什么呢?
“梯度”修饰“三问”,使得“三问”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逆的。“梯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难易、深浅、宽窄、取舍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难易”,要求在针对文本设置几个问题时,必须遵循人们的认识顺序和文体特征要求。如对小说《小团圆媳妇之死》提出的“三问”,“给五节选文各加一个小标题”——是让学生先理解小说的情节;“婆婆对小团圆媳妇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各有什么依据?”——是分析小说主要人物婆婆的性格特点;而“到底是谁杀死了小团圆媳妇?”——则是关乎小说的主题。先理清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后探索主题,“三问”的顺序符合鉴赏小说文体的特别要求。小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是分析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而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命运能够表现主题:所以“三问”又符合人们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三问”是有严格的“梯度”的,是不可逆的。
“深浅”是指“三问”的整体难度,可深可浅,也是有“梯度”的,不可盲目设置,难易深浅失度。
这方面的“梯度”设置依据和针对性主要来自学生的实际水平。如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或普通班的基础较弱的学生,问题就可以设置的相对“浅”一些;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或重点班的学生,问题就可以设置的相对“深”一些。
我们还是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例,来谈谈根据学生不同程度,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体现“深浅”梯度的问题。如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就可问相对“浅”一点的一组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实现我的梦想?”“这些演说都用了哪些手法?”又如对于重点中学学生,水平较高的同学就可设置相对“深”一点的一组问题:“马丁·路德·金的演说为什么能够感人?”“这篇演说的现实意义何在?”前一个问题涵盖了内容和手法两方面的东西,包含了上一组的四个问题;后一个问题是引申和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后一组的两个问题比前一组的四个问题要“深”得多,“深浅”梯度联系了教学对象学生的基础,体现了“梯度三问”课堂模式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体验性”特征,即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宽窄”是“梯度”的另一个方面。这涉及到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内容的处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中有一篇《儒林外史·匡超人》选文,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等相关重点内容之外,再拓展延伸,巧妙把握了“宽窄”的“梯度”。我们不研究《儒林外史》的结构、人物和描写等方面的成就,集中探讨小说最大的艺术成就——讽刺艺术。设置一个问题“举例说明《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使用了哪些手法?”处于同样的考虑,我们对选修课文《家·祖孙之间》设置的问题是“怎样看待巴金和我国的家族制度”;对选修课文《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设置的拓展引申的问题是“从《呼兰河传》并结合鲁迅的作品探讨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对选修课文《夜·吴老太爷进城》设置的问题是“茅盾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心理描写”;对选修课文《骆驼祥子·高妈》设置的问题是“举例说明老舍小说‘京味’语言的特点”等等。“宽窄”“梯度”体现出高中语文选修课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专题课的区别,不贪多求全,不求深刻、繁琐,集中一点,抓住重点,结合实例给同学们获得某个问题的感性认识,积累同学们小说鉴赏的感性经验。
再谈谈“取舍”“梯度”。
当一篇课文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点内容,我们就可以根据高中阶段教学内容统筹安排将几个重点分散到不同的文本中来教学。如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中有两个写法方面的重点内容: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两个“点”在文章中都很突出。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统筹安排,适当“取舍”,体现“梯度”。我们将“细节描写”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而淡化“侧面描写”。把“细节描写”拓展引申作为一个小专题来处理,从理论学习到课内课外“细节描写”举例,不仅让学生获得“细节描写”的感性认识,还要让学生获得“细节描写”的理性认识。这就是“取”。对于“侧面描写”则只就课文中出现的例子谈一谈,不深入,不拓展。这就是“舍”。这又不是真正的舍弃,我们根据高中教材,将“侧面描写”这个重点内容统筹安排到高中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骆驼祥子·高妈》一文教学中,用“《高妈》一文的主角是高妈,还是祥子?”这一问题来讨论研究,加深对“侧面描写”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取舍”既体现了教学的“梯度”,又体现了教师的眼光和教学的艺术。
以上是“梯度三问”课堂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那么“梯度三问”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与当前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观念和现代高中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是否一致呢?
从以上语文课堂“梯度三问”的“三问”的具体内容看,“三问”中有的关乎课文内容,有的关乎课文主题,有的则关乎写作方法。通过“梯度三问”的讨论学习,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梯度三问”中的“梯度”和“三问”要求,有别于传统语文课堂的“满堂问”。“梯度”符合学生的认识顺序和文体特点,“三问”体现文本的学习重点。“梯度三问”符合新课改“重结论更应重过程”的教学观。得出结论的渠道和方法以及结论本身都不是预设的,而是经过学生一系列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多种观点碰撞、争辩和比较后才获得的。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才能够理解和巩固。“梯度三问”还体现了交往和互动的新教学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摈弃了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只有教学形式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梯度三问”还成功解决了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矛盾。“三问”看似是教师预设,体现了教学运行的一定程序,表现出教学的相对封闭性。实际上,在“三问”的设置和“三问”的具体讨论、探索和回答中,都会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水平,特别是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得出各自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这说明“三问”没有阻止课堂生成,而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生成成为可能。
“梯度三问”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随着不同的文体教师引领设置预习思考题,再过渡到学生预习过程中自我设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直到最后学生实现基本甚至完全独立。学生“独立性”学习是新课改努力培养的新的学习方式。
“梯度三问”强调“梯度”,摈弃了过去课堂教学“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考虑到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的不同。
“梯度三问”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形成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
可见“梯度三问”课堂模式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思路,又是完全符合高中新课程教学基本观点和要求的课堂教学形式。
第二篇:高中语文有效课堂设置初探
高中语文有效课堂设置初探
河池市 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说一样充满悬念,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呢?其实不然,从这次听课来看,成功的导语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深入人心:
1、悬念设臵,吸引学生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精彩短小,直切重点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营造氛围,创设气氛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总之,“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程度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即: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设臵
1.课堂提问艺术和激励艺术。
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方法。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设计的问题既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还要激发学生思考;二是问题要大小适宜,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三是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方式;四是设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辨析;五是解说学生答问后语言要适中委婉,既要考虑答问本身的正确性,又要顾及学生的心理影响,特别要以激励为主,迂回圆说,做到正确答案与学生自尊两全其美。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不应面面俱到,而是要精讲精练,重点突出,形成系列。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根据预设的教学设计,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临时应变与调控。课堂上,教师要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2)依照内容灵活变通。课堂上,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实际和学习能力实际,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却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比如,可以是前后的变通,也可以是主次的变通,还可以是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的变通。
(3)去糟粕取精华。要有所取舍,就是要“忍痛割爱”,把那些不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甚至是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舍去,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或内容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3.从老师自身出发,开创个性化的教法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和个人经历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高中语文课是既是讲授课,也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再三,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多种要素,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才能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永远要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慈爱和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最后,要注意把课本与生活巧妙讲说,融通感性与理性知识的教学。教坛上流行这样说法:三流老师在讲台上演绎他的教本;二流老师在讲台上演绎他的教案;一流老师在讲台上演绎他的人生。这一方面,其实就强调了我们老师在讲课中要注重生活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学生最喜欢的是活生生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讲说,才是最有效果的教学。二方面,就是强调个性化教学,风格化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十个语文老师的讲课中领导到十种人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四)课堂拓展的设臵
在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拓展设计中,要求教师要做到多元设计,精心安排。1.是要考虑拓展方式多元性。对于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学生认为的疑难性“问题”和可拓展性“问题”等,教师要选择多种途径和手段,给学生提供宽阔的拓展平台;
2.是考虑通过拓展 使学生进一步实现转变学习方式。从学习方式上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指课前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变,应该包括课后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课后拓展,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具体的拓展设计时,主要是选择与教学适应的拓展模式,如果选择问题思考模式,那么,重点涉及在课后问题思考方面应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如果选择问题作业模式,那么,重点设计在作业设计与安排方面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如选择问题展示模式,那么问题展示的设计与安排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如果选择问题探究模式,那么,问题探究活动设计与安排应采用哪些方式与方法。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拓展模式,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需要来创新性的选择和确定。
(五)结堂总述的设臵
一堂精彩高效的课堂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
1.突出知识重点。
一堂课总有重点讲说的内容,也是学生必要记住的知识点,老师在总结时要特别点明,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或记忆上加深印象,使本堂课的重点知识得到掌握。
2.真情实感,富有诗意。
老师也是从学生中走过来的,也经历过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或是感人的,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多或少的感动着你,不妨就讲出来给自己的学生听听。在一堂课快结束的时候,教师以自己经历过的一段往事为话题,引出对今天的总结。同时,你运用的语言可以富有诗意,是同学们更真实,跟生动的感受那份感情,这样的结束语不仅可以得到感情的升华,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举例。激起他们的兴趣,抓住他们的心。
3.语言生动,富有张力。
我们从情感上赢得掌声的同时,语言很是重要。在结束语中运用对偶来总结、排比来评价、引用来阐述、比较求不同等等方法是很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涉及到我们老师方方面面的自身积累和素质底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付出努力。当然,课堂的精华各有各法,但是
我们强调的共同目标是其有效性,本文在这只作一些较浅的探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还有待语文界的同仁们不断探索,以便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8 [2]林祟德《教育的智慧》 开明出版社
1999.12
第三篇:法律运行模式新探
Script>成天柱
〔广西工学院管理系,柳州,545006〕
摘要: 法律运行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成文法、观念法和现实法的动态变化构成法律运行的整体过程,其中观念法发挥着重要作用。观念法是立法的思想来源,是现实法存在的基础。本着三者的逻辑关系,本文构筑了新型的法律运行模式,并按照新的模式分析法律运行的理想状态和法律无法理想运行的原因。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控制和改善法律运行的简单思路。
关键词:法律运行 观念法 模式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法律失去运动,社会将会怎样?
“法律贵在运行,否则不如无法,这是法制的一条公理。法律无法运行那么即使它自身具有信用性,是善良的法律,在实践中也只能获得无信的名声。” 法律的目的不是存在,而是发挥作用,法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就是法律的运行过程,或者说是法律运动的过程。法律的运动过程一般是:社会生活的发展促使国家的管理者来制订相关的法律;国家机关通过立法程序直接制定或认可习惯规范而形成法律;经国家的权威颁布后,社会公民就按照法律的规定做事;国家管理者运用制裁方式来维护法律的权威以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这样,法律就按照立法者的意图运行。在我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法律运行实际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国家按照“社会需求”“生产”法律,第二个过程是法律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人参与社会实际的活动中构成实际的法律秩序。在我们描述的法律运行过程中,如果国家颁布的所有法律均合乎善(good)的原则,同时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遵守的话,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完全的法治社会。满足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遵从,而公民所遵从的法律又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虽然理想的法律运行状态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通过研究法律运行的规律,寻求适当的方式来改善、控制法律运行,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却是有可能的。此种研究中我们根据法律运行中基本要素的逻辑关系构筑法律运行的框架结构,运用此种基本框架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基本概念界定。
在讨论法律运行时,首先界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法律运行。关于法律运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把它理解为法律实施 ;二是把法律运行理解为包含法律实施和立法。我们认为就语言的角度考虑第一种用法就是不科学的。运行一般指事物的一种不断往复的运动过程,在这种运动中,事物不断发展。而法律实施仅仅指的是法律从颁布到实施的过程,包含执法和法律的适用以及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法律实施不能反映法律运行的全部。法律运行不但包括法律的实施,而且包括法律的制定过程。因为只有法律从制定到实施,从实施到制定,两个方面都包含,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只有法律往复的循环运动才可以说是法律的运行。
第二个问题是法律运行讨论中用到的特定用语。这些词语涉及到,我对法律运行状态的基本认识,所以这里先做一个交代。首先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法律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第二个,法律的制定是不是由立法者主观决定的,有没有其他的动力在主导立法者的意识。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明确回答不能。原因在于,任何社会,法律实际都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它必须借助于人。法律要得到人的遵守,必须有人的主观意识的间接作用,法律的作用才可能发挥。那么促使人去做合乎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什么呢?是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我把它叫做观念法。这种观念法不同于法律观念,它除去无法律行为人以外任何人都有的一种指导人为法律行为(合法)的观念。这种观念必须是表现为主体认为是法律规则的东西。对第二个问题我们也很清楚,立法者仅仅是表述法律,法律绝不是由立法人员主观决定的。主导他们立法意图的是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直接地说是社会的人对法律的设立和变革的要求。我把这种社会上人对法律设立和变革要求也作为观念法的组成部分。这种观念法主要是由于人们根据自己的第一种观念法指导实际的行为在社会中为法律行为而形成的。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为行为时,自然就会从各自的不同的认识感觉到法律的不足之处、法律的优越之处,形成对法律的评价。评价继续升华就自然形成了对法律设立和变革的要求,这就是第二种观念法的形成。为了便于详细的区分,可以把第二种观念法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对法律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况的评价,诸如法律何处不合理,何处优越。第二种就是立法要求。这样完整的观念法就清晰了。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对法律的理解,一是对法律的评价,一是立法要求。
相对于观念法还有两个概念,成文法和实际法。所谓的成文法是指一切国家认为是法律的法律,包含制定法和国家认可为法律的习惯以及其他国家认可的学理等等。而实际法是指成文法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法律秩序。我们可以参照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关于“书本上的法律”(law in book)和“行动中的法律”(law in action)来理解成文法和实际法的概念。而对观念法,我们可以把它称为 law in mind。
二、法律运行的新模式
法律运行的整体过程就是成文法、观念法和实际法的法律形态转变过程。图解如下:
公布 认识理解
成文法 社会人 观念法1(对法律的理解)
(1)
(5)
(2)
实际法 观念法2(对法律的评价)
(3)
观念法3(立法的要求)
立法者(4)
上图所表示的就是我对法律运行过程的勾画的基本图。图主要反映了法律从成文法的颁布到社会人根据法律而具体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把文字变为活生生的法律实际的过程。图中的(1)表示社会人实际参与社会生活,这种参与是根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而去参与的,即根据观念法1。(2)表示在实际参与法律的过程中,主体的人对法律在实际社会所起的作用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
组成观念法2,即对法律实际效果的正面和负面的评价。(3)表示在实际参与法律实践的过程中,主体把对法律的负面的评价,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作出的理论上升,即产生立法的要求——观念法3;(4)表示实际的社会法律参与者,把观念法2和3反映到立法者那里,(包含立法者主动的了解);(5)表示立法者把观念法2和3经过法律技术处理后,通过重新制定和修改法律,使法律更合乎实际的需要。
理解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对三种观念法的理解。观念法1——人们对法律的理解――是一个很复杂的形成过程。首先,理解是和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密切联系的,没有认识,自然就没有理解,认识的水平同时决定着理解的水平。在此我把人的认识水平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文字根本没有认识能力,自然无法理解成文的法律;二是对文字有认识能力,但是理解能力只能是普通的理解,无法从法律精神的角度来理解法律;三是对文字和法律都有很好的了解,所以能够全面的理解法律。对第一个层次,我们说他对成文法没有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二种,是对成文法有相对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第三个层次对法律有完全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对第一个层次的人参与法律实践,主要不是依据成文法律,而是道德伦理规则以及经过别人思想加工的法律;对第二层次的人,他们参与实际主要是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第三层次的人,则是完全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来参与社会生活的。
对观念法2,我们也需详细分析。对第一层次的人而言,他们的评价是直观的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使用标准评价,很难比较理智化的分析。譬如,一个完全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人,自己希望把家里的菜带到城市去卖,当到城市的时候,有人问他收各种费,他可能就会埋怨“国家怎么这样对待农民呢,要是什么费也不收多好啊”。这就是一种对法律的负面评价。对第二层次的人而言他们对法律会有比较理智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也受到了伦理道德的限制,很多是从实用和社会的角度考虑,同样是上边提到的卖菜的事,他可能就能够理解收受各种税费的合理性,但是当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有不合乎法律规定的情况,他可能就会说“法律对我们老百姓有用,对执法者却是要求不够,法律要是能够严格规定执法的程序就好了”。对第三层次的人,他们可能对法律的评价就是更深层次的了。同样说上边我们谈到的事,如果是一个法律专门人才,他可能就说“法律应该追求实效,应该注意对执法的监督和控制,不过再好的法律也是需要人执行的,这种情况只可能改善不可能完全杜绝的”。
对观念法3,他们同样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类似对法律的评价的不同。即,第一到第三层次的立法要求,和他的法律评价是相联系的,体现了不同的对法律的理解层次。认识了三个层次的观念法,也就基本了解了法律从书面到人再到社会的运行过程了。
社会中的法律如果按照上述描述的方式在运行,那就是我所设想的法律的完美运行状态。这种完美的运行方式,甚至可以解释法律的产生以及他的消亡。法律的产生按照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描述,是经济运行的要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是比较深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是较间接地来理解法律的产生。如果把这种分析直接化,我们可以说,法律的产生是社会人对社会的要求。而法律的灭亡也是社会人对社会的要求。虽然实际当中的法律有时是不合乎大部分社会人的要求的,特别是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其主要原因是法律是“恶法”,即从观念法2和3上升到立法者意志的时候,决定如何改变是立法者的权力,立法者不是根据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是根据少数享有实际权力的人的意志。不过这种恶法在当今已经变的越来越少,多数的国家政府都在考虑法律如何体现正义,如何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关于法律运行过程,最后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从观念法2和3上升到立法者意志,直到法律的产生的时间大概有多长。我们认为这种上升的过程决定于观念法表现出的立法要求的强度。如果立法要求很强,表示社会人对法律的实际运行效果很不满意,立法的紧迫性就较强,立法速度就会慢;相反,立法的速度就会慢。当然,从法律的特性分析,任何法律都存在一个立法要求强度的不断加大过程,最后导致法律的修改——没有永恒不变的法律。同样,无论这种立法要求有多强,法律的稳定性又要求,法律的制定必须维持自己适当的效力时间。
三、法律运行的合理控制。
理论是为实际服务的,没有实用性的理论是没有价值的理论,我们设计法律的运行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认识法律的运行过程和运行不能完美化的原因来控制法律。下面我们就从三个环节来分析:
第一个环节是从成文的法到观念法1。在这个环节的正确转化是法律正确运行的基本前提。如何正确转化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是社会人对法律的信仰问题。对认识和理解问题,我们在文第二部分已经说明了,这里我们主要要说的是法律信仰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法律如果给人的信任度高的话,人们才愿意去了解法律。人们能“理解”法律的“苦口婆心”,才能正确的去认识法律,也才会根据法律来行为。而这种法律的信仰又是建立在法律按照社会人的要求,能够适时的立、改、废的基础上。所以,控制好成文法到观念法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力进行一般文化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在立法、司法中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增强法律的合理性,严格执法,使人民信任社会会按照成文的法律运转,而不是让人民认为:立法的好坏和实际是没有关系的,再好的法律也没有用,因为执法不是按照法律而为的。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司法改革、提高执法水平的原因所在。
第二个环节是从观念法1到实际法的过程。好的法律有好的遵守,才能合乎法治社会的要求。控制好从观念法1到实际法是法律运行控制的关键。假设我们社会的人对法律都有很好的理解和高的法律信仰的话,我们控制这个环节的关键就只有两个:一是行为的偶然性问题,二是执法和司法问题。对第一个问题我们是讨论是比较多的,特别在刑法中关于犯罪的偶然性问题,我们这里只是照搬偶然性理论——人在好多的时候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可是实际的结果却和自己的本意相反。譬如过失杀
人问题,行为是违背人的本意的。即使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在犯罪时和犯罪后其认识的不同也体现了偶然性,如一时冲动去杀人,如果我们去探求其内心,也会发现犯罪人即使在犯罪的当时也是一种矛盾的心理,而情感战胜了理智,导致自己本来不愿意的结果。这样的例子是比较多的,这里就不一一详述。当然偶然性问题属于不可控制的因素,我们认识到了,却无法控制,我们主要要控制的是第二个因素——执法和司法。法律的不合法执行和司法的不公正会导致人的行为变形。譬如,有人开车过收费站,本来此人按照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他会按照规定交纳100元的费,向执法人员要发票。可是如果他人不要发票只要交50的话,此人对法律的理解就会改变,他也会象别人一样不要发票而交50元。这样就会改变他对法律的信仰,在为其他行为的时候一样不按照法律本身的规定,在实际参与法律时,把法律变形。由此而产生的对法律的评价和立法的要求都变形,甚至在认识法律的时候即使自己有认识法律理解法律的相对能力,也不去主动认识理解,而是用伦理和自己的“社会经验”参与实际的法律实践。
第三个环节是从观念法2和3经过立法者的技术处理,变为成文法,完成法律运行的整个过程。显然这个过程和第二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观念法2和3是行为人按照法律规定实际参与社会生活,执法者也严格执法的情况下而得到的,立法者要做的仅仅是把这种不同的意见分类处理,加以技术化就可以转化 为成文法的。但是由于实际的情况不是如此,这样就对立法者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实际参与社会了解民意的能力,二是鉴别意见的能力,三是按照合理的立法程序立法。当不同的立法要求到了立法者的时候,立法者不是简单的去分类处理,而是到实际中去调查各种意见的形成原因,和实际反映的是法律本身的问题还是执法和司法的问题。进而鉴别各种意见,经过合法的程序来制定成文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合理控制法律运行归根结底是要控制执法者和守法者的观念。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无论设计如何合理,其最终的执行效果都取决于为有没有高素质人的执行。所以,改善法律运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加强文化教育和普法力度。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文字法律在法律渊源中是主流。成文法有明确的优点,却因为文字以及文字表述本身而变得难于为社会大多数人理解。在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国家已经采取了各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普法方面也力度很大。但是由于在普法的方式主要采取发放法律读本、广播宣读法律条文的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对公民的法律教育如同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一样,一味灌输是没有作用的。法律教育中必须采取适应需求的、能够调动被教育者兴趣的方式,譬如针对地方或者全国影响大的公民比较关心实际案件宣讲法律,通过电视等媒体宣传法律。其次,正确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评价,多渠道接收立法建议。任何评价主体都基于自身的价值观而评价,引导公民对法律的评价实际就是改变公民的价值观。当前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际就是对公民价值观的一种改变,相信此类举措一定会起到改变公民法律价值观变化的结果;立法意见的收集应该是多渠道、常时期、系统化的。当前,对法律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法学家,来自普通公民的比较少,收集公民对执法者批评意见的途径多,收集对法律本身批评意见的途径则很少。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生活中,公民不是批评脱离实际的法律而是批评执法者和守法者。执法者为了减少自身的压力变相执行法律,守法者变相守法,执法者养成了“违法执法”的习性,守法者习惯了“违法守法”的方式。在收集立法意见的时间上,一般在法律制订前收集意见,立法完成后就万事大吉。立法机关对国家主要的法律没有一个系统的跟踪、反馈过程,仅在法律修改时将意见云集一起,对原有法律“大动干戈”,以此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存在,但是没有及时感触立法要求,等到法律不得不改时才改动,而不是在“不得不改”之前改动法律,使得法律权威性 降低,公民的法律信仰度下降。当然,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最难控制的,改变观念法是一项规模宏大、时间绵长的任务,其变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长时间努力才可以完成。但是,可以肯定关注人的观念、通过改变观念法来改善法律运行要比纯粹就制度改善制度更能促进法律的良势运行。
四、正确认识法律运行模式
我们在设计这种新的模式来分析法律的运行过程时,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基础理论仍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运行导致了法律的运动。只不过,我们是从更直接的层次来认识这种法律的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法律的运动,更好的服务社会。这种模式的提出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运动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其的深化和进一步的肯定。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控制观念法的三个层次是理论的核心,但是归根结底这种控制需要的是我们的法律教育和执法、司法的加强。
〔参考文献〕:
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们出版社1997年版,页84。
沈宗灵:《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页340。
李龙:《法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89。
成天柱:《观念法论》,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第2期,页38~40。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309——328。
由于分类本身是无法穷尽的的特性,相对实际而言我们在此做的这种分类很粗略,无法精确反映人的认识水平。
刘作翔先生在论述法律文化的深层结构包含的三个层次时将三个层次划分为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我们这里的分类类似于刘先生的论述。详细可以参阅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谢晖先生有关法律信仰问题有专门的论述,详细可参阅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和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any Law(or any legal system)is based on the operation of
l
aw.The whole legal process is formed through the movement and interaction among the three key elements: law in book, law in mind and law in action.And among which, the law in mi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t is the ideological source for any legislation and the cause for law in action.Through 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elements,this thesis(essay)will set out to:
-construct a new legal operational framework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for smooth legal operations and reasons for legal
breakdowns
-explore bette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s.〔Key words〕:The operation of law Law in mind Control
法律运行模式新探(第4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摘要】有效教学,指课堂学习中,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方法技能的行为或策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主动求学并自主建构是其行为特征。针对自主建构,引导感知发现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设计变式训练是有效教学的突破点,而指导课题小结才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关键词】有效教学 感知发现 变式训练 课题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4-01
有效教学,指课堂学习中,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方法技能的行为或策略。[1]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主动求学并自主建构是其行为特征。从学生的学习效益而言,夯实双基与掌握学习是其目标特征。从教学过程实施而论,环节合理与操作性强是其过程特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就课堂有效教学在行为、目标与过程这三方面的特征,论述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引导感知发现
发现问题,它既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始,又是学生主动求学的诱因,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
学生获取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感性认识的深刻程度取决于对有关具体问题的感知与发现。创设情境,它指教师设计相关的具体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感知与发现。如促进学生对“等差数列”问题的感知与发现,教学中就可以设计如下系列问题:
问题1:刘明同学现掌握英语单词量为600个,他决定从明天开始,每天增加掌握单词量16个,请写出刘明同学自今天起以后每天掌握的单词数量。
答案:600,616,632,648,664,680……
问题2:我国银行对存款支付利息按下列公式计算: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若按活期存入10000元,年利率为0.72%,那么5年内每年的本利和分别为多少?
答案: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问题3:动车以5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进站过程则作减速运动,每秒减速5m/s,从开始减速计时,那么以后每一秒末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50m/s,45m/s,40m/s,35m/s,30m/s……
问题4:如图1为某月的日历图片,不论从左到右,还是从上到下,或沿对角线看,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5:虚线方框内有9个数字,其中13具有什么特征?(中间数或平均数)若要计算虚线方框内9个数字之和,简捷的算法是什么?(13×9=117)
对前面4个问题,学生能发现各数列中相邻两数之差相等的规律,同时感知这样数列源于生活或与生活密切相关。在问题5中,中间数的特征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尤其是“13×9=117”的简捷算法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诱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对于相邻两数之差相等的数列,中间数是否等于数列的平均数?这样的数列之和是否等于平均数乘以数列个数?
通过对上面五个问题的感知或发现学习,学生不仅能认识等差数列中“相邻两数之差相等”这个特征,而且还能初步领悟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或思路。显然,这两方面的收获既是等差数列概念形成的感知基础,也是概念知识运用的思维基础。
二、尝试运用――设计变式训练
所谓设计变式训练,它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据概念的内涵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来设计相似或相关问题。如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尝试运用,教学中就可以设计如下变式训练问题:
(1)下面数列是等差数列吗?4■,2,-■,-3■,-6.5
(2)下列表格两行中的数据构成等差数列,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
(3)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公差为d,等差数列{bn}的首项为b,公差为e,如果cn=an+bn,(n?R1)且c1=4,c2=8,求数列{cn}的通项公式。
在上面变式训练中,问题(1)是等差数列在形式上变化,数列由整数、小数、分数和带分数组成,学生难以迅速判定,只有依据概念验算a5-a4=a4-a3=a3-a2=a2-a1是否成立便知,而验算等式a5-a3=a3-a1=a4-a2则是体现学生对等差数列特征有着本质性的认识。问题(2)是等差数列概念的具体化。对表格第一行数列,如果学生能依据“等差中项”特点来确定a2、a4、a5,显然是前面“引导感知发现”教学环节中学生在问题5中感知或发现的收获。对表格第二行数列,它要求学生令a1=3和a4=-13而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公差d.而后分别其它数据。问题3是在等差数列的内涵方面进行扩展,数列{cn}由两个数列的数据之和cn=an+bn所组成,在训练学生演绎求算通项公式的同时,暗示“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所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从上可见,上面的变式训练有助于促进学对等差数列概念知识把握的深刻化并完善化。顺便指出,变式训练设计的优劣,决定着课程学习中知识与技能的夯实程度。
三、掌握学习――指导课题小结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科学完整地概括了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循环往复,它是针对人的终生发展,作为课题学习中的认识,它主要指完成第一个循环。感知发现、概念形成、尝试运用属于认识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过程,所谓再认识,除了丰富或完善原有认识外,还须使已有的认识条理化与系统化,因为只有条理化与系统化的认识才是便于记忆并能迅速提取运用的巩固性认识,这就是课程学习中常说的掌握学习。
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其有效方式是指导学生开展课题小结。开展课题小结,就是要求学生对课题知识与方法的内涵、内在联系、相关内容等进行要点式的归纳或梳理,形成条理化与系统化的知识建构。
如《等差数列》课题,它就可以小结为以下形式:
数列特征:任意相邻两数之差都相等,an-an-1= d
通项公式:an=a1+(n-1)d
内涵要点:①等差中项(平均数)an=■,适用于数列中的连续三个数据。
②数列特征an-am=an-p-am-p(n>m,m>p),相关内容:an-n图像类同一次函数图像,d>0,斜率为正值,若d<0,斜率为负值。
显然,如果学生能通过“平均数”内涵归纳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即Sn=■n(a1+an),那么就意味着课程教学的高效益,这也正是有效教学的功效所在。
顺便指出,对于单元最后课题,不仅要指导学生开展课题小结,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单元小结。关于小结形式,可以是“方框箭头式”,也可以是“表格要点式”,又可以是“符文说明式”(如上面课题小结),还可以是其它形式,全凭学生喜好。
上面三环节教学模式中,它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既突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自主建构,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落实。针对自主建构,引导感知发现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设计变式训练是有效教学的突破点;而指导课题小结才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崔允?t 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第五篇: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摘 要: 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且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开展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有效的课后延伸教学。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开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提高高中语文兴趣教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 兴趣激发
语文是一门具有情感和审美的学科,每个人天生都具有情感,而语文科目的学习是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并不重视情感的教育和兴趣的培养。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应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主动参与教学中活动,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观念的形成。
一、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导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等,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把握教学的情况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还可以从网上找一些与文本有关的图片、音乐等,为文本内容营造良好的背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如在讲解《自信未来》时,教师可以在安排学生朗读文章时配上音乐《怒放的生命》,歌曲雄浑的节奏正好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与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并且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安排的方式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导入的内容可以是即兴演讲、美文朗读等各种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多重感官更好地感受文本的内容。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配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更好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开展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保持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并且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活跃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和教师的思维保持一致,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曹禺的《雷雨)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解文章的内容,还要通过分析文章的特点安排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如《雷雨》本身是一出话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在熟悉角色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教学内容的内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学会将自己设想成文章中的人物,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更多的情感经验,促进学生思维和精神方面的发展。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刘兰芝,面对当时的重重困境就会怎样选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引起情感共鸣,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内涵。
三、开展有效的课后延伸教学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来源于教材,内容有限。并且很多文章本身意境深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解完就结束,这种学习方式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课后研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高中语文课本上编排的文章很多都需要学生深入思索和探究,以充分感受到其中的内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鲁迅的《祝福》时,文中主要讲述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但文中的主旨却是借此表述千万个中国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充分地向读者展示那个年代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揭示当时社会的不幸。文章中祥林嫂最后成了乞丐,在新年的祝福声中死去,更是将文章悲凉的气氛烘托到极致。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先通过对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文章有总体的认识和理解。讲解完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讨论的活动,彼此交流想法,分享心得体会,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想法,为这篇文章写一个后续,让学生在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后,加深对文章的体会,明白文章的真正意义,并且通过课后研讨,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文章的领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应用巧妙的课堂导入方式,开展良好的课堂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谢静贝.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J].语文天地,2012,(1).[2]孙丽平.浅议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J].学周刊,2011,(3).[3]赵苏英.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5).[4]姜清平.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教师,2009,(18).[5]黄鸣.探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构建策略[J].读与写,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