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减负不减质量学生课外校外活动问题分析及建议
“减负”不减质量
——开展学生课外校外活动研究方案
湛江师范基础教育学院 中文系1236班 张秋珠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阵地。如果能顺利地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有重大作用。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落实中小学“减负”的各项规定,这些年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需求,既重课堂,又重活动,在“课堂抓普及,激发兴趣,发现特长;活动抓提高,强化兴趣,培养特长;参赛促发展,激活兴趣,展示特长”思想的指引下,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使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呈现出了“课内轻松愉快,课外多姿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外文体活动取得更为突出的成效。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育人为宗旨,进一步深入贯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各项规定。课外文体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把积极开展好课外文体活动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结合实际去建设课外文体活动体系。要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以及兴趣、爱好、特长等,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受益。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指的是“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的发展”的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的创造性等基本属性。其中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和目标。通过活动,建立学生的认知体系,求得发展。
2、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注重开发学生德育美劳的教育。开展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的需求而求知的过程,个体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良好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两种方式,强 1
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生来具有学习的潜能;人类的求知欲望源于需求;个体经学习而成长,最终目的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反对传统的无意义学习,倡导有意义学习,也就是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三、研究目的重视校外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
校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开展校外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本学期,我们要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街道、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到大型公共场所进行公共设施的清洗与维护活动。
为了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参与社会的意识,让青少年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接受锻炼,获取新知识,迎接新挑战。我校还要组织“雏鹰小分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校外开展法制教育、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从思想、心理等各个方面受到了锻炼,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以某学校小学生为例
(二)研究目标:了解在减负背景下,我校学生的课外和校外活动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征集建议,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发展个学个性,提高学生素质,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三)研究内容
1.现状调查研究:我校学生安排课外和学生活动的现状;学校在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方面的指导;家长在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方面的指导;学校与学生住址环境现状;
2.原因分析研究:学校“减负”工作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学校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教育;校园周边环境;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3.对策研究
校内活动是课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校要继续开展以兴趣小组为主的校内活动,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兴趣小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重要途径。我校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设立了:
1、学校兴趣小组(共分5大类、30余个兴趣小组)
①科技、科艺活动小组:设有科普知识学习组(溶科普知识、小实验、小制作为一体)、气象组、生物组、植物组、手工组、电脑制作组等(远教组、数理组具体负责)。
②文学兴趣活动小组:设有阅读、小记者、写作、摄影、编辑组等。(政语组负责)
③美术活动小组:设有版画、绘画组(国画、水粉画、蜡笔画)、雕刻、硬笔、软笔书法。(综合组负责)
④文艺活动小组:设有器乐组、合唱队、舞蹈队、演唱队。(综合组负责)⑤体育活动小组:设有篮球队、乒乓球队、健美队、田径队、长跑队。(综合组负责)
2、制度保证:不得提前放学,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条件。在假日、公休日将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向学生开放。
3、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
A向学生、家长咨询建议
B向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建议
C收集国内外成功案例,采用有建设性的方法
D对提出的建议先对部分学生进行试点,观测成效。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开展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2、实践性原则:选择活动场地和项目时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
3、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活动时,要事先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制定活动方案。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探究法:在休闲活动中,开展实验研究,在活动中收集数据,形成不同内容的活动组织模式。
2、调查分析法:对成功的活动进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对策,完善研究方案。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个案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活动经验。
(三)研究步骤
1、早期准备阶段
① 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② 加强活动理念的宣传,提供安全教育理念
③ 创建学校休闲活动环境,完善周边设施
2、实施阶段
① 启动课题研究方案,按步骤计划完成② 规划以学生为主的课外活动
③ 构建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3、总结研究阶段
① 综合总结活动方案并推广
② 邀请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和人员分工(略)
第二篇:公路建设环境问题分析及建议
公路建设环境问题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我县公路建设正高速发展,目前在建的有2条高速公路和1条二级公路。这几条公路施工以来也影响着我县的环境质量和群众的生活质量。自从2018年公路开工建设起我县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6、2017年的100%降到2018年为93.5%,2019年为93.52%。2018年至今收到群众关于公路建设环境污染投诉25起,其中水污染投诉9起,大气污染投诉10起,噪声污染投诉6起。
一、目前高速公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现在的大多数施工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重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轻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控制;重施工各部门的协调,轻与周围居民的协调以及对周围生态的影响;重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轻现场的环境管理的现象。随着大众环境法制意识的增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受到管理部门、施工企业、社会公众等部门的日益关注,在一定情况下环境保护问题成为施工企业与沿途居民之间产生纠纷的突出原因。切实解决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正日显重要性和迫切性。二、主要的污染源:
(一)水污染:如高速公路施工采用较多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产生的清洗废水、不良机械及自设油库的油类泄漏、水中墩台修建时的泥浆水及大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的水污染,井点降水、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建筑材料及砼输送管道的清洗水、砼养护排水、设备水压试验水等。
一些施工工地的临时供水设施跑冒滴漏而无相应管理跟进导致施工现场污水漫流。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水,工地生活污水和工地生产污水,无人节制任意排放,都会造成周边河流或者地下水体的污染,多数化学污染物存留时间还较长。(二)大气污染:主要是扬尘污染。
包括1.施工场地扬尘,公路施工场地开挖的土方少则几十万方,多则几百万方,大量土方开挖和装卸的时候都会产生严重的扬尘,如果不落实湿法施工和洒水喷淋措施就会污染周边环境。2.物料道路运输扬尘,公路工程量大,物料运输密集,若相关人员不加强物料覆盖和进出道路洒水措施将产生很大的扬尘污染。3.物料加工场地生产扬尘,公路建设需要很多临时物料加工场地,这些临时加工场地因为不是长期固定的,旺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往往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导致污染周边环境。(三)噪声污染。
赶工期道路施工时和物料加工场加工生产时只是一味重视工程进度和加工产量,漠视群众的生活环境,不注重对工作时间的控制导致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三、分析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1.参与公路建设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公路施工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不能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
2.缺乏监督机制,工程建设机构内部和外部均重视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缺少对施工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3.缺乏奖惩机制,有完善的奖惩机制才能激发员工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四、对策建议:1.在国家政策法规上制定更细化的针对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者技术规范,公路建设企业单位要组织员工对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者技术规范进行学习与考核;
2.完善监督机制。内部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外部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形成内部有专业管理、外部有专业监督的机制;3.制定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标准和奖惩规则,确保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进度、公路质量在同等重要地位,受到建设单位和人员最大的关注和重视。第三篇:招投标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的高发、易发地,而招投标环节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招投标活动由于其本身的利益博弈性、监管主体的多头性和法律政策规定的滞后性、复杂性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当前招标投标活动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借牌投标较为普遍。现在的大多数政府投资项目往往在招投标前,一些人就去借有资质的企业牌子参加投标,投中后自己做该项目,而给借牌企业交管理费。目前,被借牌的企业范围越来越大,资质越来越高。看起来是外地大企业在做工程,实际上大多还是本地人在做工程,即所谓“大牌子小队伍”的问题。比如,某交通项目 十多个合同段,近70%都是借牌施工。
二、围标串标现象突出。因为借牌投标存在,借牌人为了增大投中率,往往不止借一家,这样就导致了围标的存在。有些借牌人为了中标工程,往往采取买通、威胁和恐吓等各种手段串通投标。
三、代理机构违规操作。一些代理机构与投标企业串通,直接参与提成。为了让其中标,采取报名躲猫猫、故意找岔子等各种手段排斥潜在投标人。
四、勾兑专家比较常见。按照《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使用标准文件进一步要求》,无论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还是采用综合评分法,专家的自由裁量 权都是很大的,由于现代通讯工具发达、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专家库变化较小,特别是边远地区专家抽取后路途时间较长等诸多原因,给投标人勾兑专家提供了时间和 空间,一些专家也乐意被勾兑,甚至被抽到后主动打电话联系“要勾兑”。这样,导致专家评标公正性遭到质疑。
五、举报投诉查处不力。按照招投标法律政策规定,投诉处理机制是一种保证公平、公正的机制,因为专家的评审是一种纸面的评审,是否借牌投标,是否弄虚作假骗取 中标,是否围标串标等,只有通过处理投诉举报案件才能显现,而一些项目业主由于在项目前期工作中未很好计划安排,一遇到举报投诉,便造成时间颇为紧张,监 督部门处理投诉好像成为影响项目实施进度的障碍,有时候迫于方方面面的情况不得不浅尝辄止。加上招标投标的举报投诉直接涉及到当事人的利益,当事人为了捍 卫自己的利益,总会想方设法,拉拢腐蚀相关人员,包括一些监管人员,形成一个利益团体,扰乱、干扰案件的查处,导致案件查处受阻。
六、后期监管较为薄弱。一是对项目管理机构的监管缺乏力度。由于借牌投标等情况的存在,往往造成项目经理、主要技术负责人等项目管理机构人员不能到位。即使到 位,其目的也是为了应付检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是合同的管理还未完成到位。合同的备案审查、合同的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超概的 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单位还表现得较为突出,这往往是恶性竞争造成的结果。
七、越位缺位常常出现。由于招投标与投标人利益直接相关,这就导致了监管部门之间经常出现“好事争着干,得罪人的事无人管”的问题。由于开标评标在省市政务中心常常是县级监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这就导致了监管级别不匹配职责常常不清监管乏力的问题。
存 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监管合力强度不够”。当前,招投标工作在现象上表现为“只管了形式未管到本质,只管了部分未管到全部”,究其实质是未形成真 正的强大的监管合力或者说合力尚小。招标投标监管是“九龙治水”,部门利益和监管人员的法律政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监管部门的协调难度较大。加之,招标投标涉及到利益相争,本身就有成本,如果有投标人违规操作,其投入的费用就更多,因此,一些投标人为了争到中标人资格,不惜采取一切办法拉拢监管人 员,有些人甚至达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这样就更增加了监管部门协调的难度。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应采取“八强化监督法”,即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程监督的基础上抓住八个关键环节加强监督。
一、强化核准监督。应要求项目业主在项目可研批复后3日内必须把批复情况报县招监办,县级批复文件必须同时抄送县招监办。县招监办和有关行政部门建立项目台账进行项目全程跟踪监督,做到项目实施到哪里监督管理就跟踪到哪里。
二、强化备案监督。有关行政部门在对招标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后,应要求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当日将招标文件备案情况报县招监办备查,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参与会审。要防止量身定做、乱设门槛和在生僻媒介发布招标公告等问题。
三、强化报名监督。必须监督有关部门把好报名监督关,投标报名必须在政务中心进行,代理机构派往的人员必须有执业资格,报名必须按照要求上下班,所留电话必须保持畅通。政务中心必须在醒目位置公示监管部门电话、电子邮箱。
四、强化评标监督。现有模式下的评标监督是一个重要环节,要对每一个细微环节要监管到位,只可强化不可懈怠,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创新。去年,我县探 索的“面审评价摇号法”(《“面审评价摇号”评标方法探究》一文在四川省《招标与投标》杂志2009年第10期发表)已在我省新的代理机构比选办法和德阳 市的做法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可以继续探索。目前,绵阳市在考察全国其他地方的基础上推行的“工程计算机自动评标系统”很有价值,可以从技术层面解决存在的 一些重要问题,值得考察、完善、推广。
五、强化人员监督。一是强化对公职人员的 监督。项目业主和有关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权责分明的岗位职责等制度,以保证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台帐跟踪监管和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公示制度。项目业主要严格执行压证施工制度,对所压证件要采取措施辨别真伪,对弄虚作假的要严格依法处理。项目业主要加强资料的监管,资料要齐全、完整、准确,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对监理的监督。要检查督促项目业主加大对监理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监理人履行合同承诺,严格要求监理人依法把 好施工单位合同履约关,在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队伍履约能力、技术装备等达不到合同规定要求的,要迅速要求承包人改正或及时报告项目业主要求其改正,对拒 不改正的,要迅速报请有关行政部门予以查处,该清退的要予以清退。监理人员要严把签字关。对监理人将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 格签字的,严格依法处理。对不履行职责的监理单位要报告发证机关,建议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对不履行监理职责的监理人员取消其执业资格。三是 加强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严格要求项目业主对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负责人按照投标文件进行比对,对不到位的要采取向中标企业发律师函、约谈公司法定代 表人、停工、视同转包等有效方式处理,对缺勤的要按照约定足额收取违约金,对特殊情况实在不能到位的要严格按照程序按照不低于原有人员资格等条件依法进行 变更。否则,严格执行违约处理条款,以防借牌投标逐步规范公司投标行为。
六、强 化资金监督。要检查督促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台账随时监督项目资金情况,逗硬落实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的以下几点:一是用现金形式缴纳的最大限度提高标准的投标 保证金数额;二是用现金形式缴纳的达合同价款10%的基本履约保证金数额和达5倍以上的差额履约保证金数额;三是足额缴纳的民工工资保证金;四是工程预付 款的支付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并在工程实施后,以抵充工程价款的方式陆续扣回;五是质量保证金的扣留要达到合同价款的5%;六是必须严格执行合同中确 认的工程款的最终结算要以审计确认金额为准,并且在审计之前,必须预留20%以上的工程款;七是工程款拨付按进度通过留有项目经理印鉴的公司账户按“一单 六签”的程序进行,每次拨付额不超过本次付款期内已完工程量的80%;八是必须明确违约处理条款,对违反规定和约定的,该没收保证金的必须没收,该赔偿的 必须赔偿。
七、强化变更监督。监督检查有关单位落实工程量变更的规定:对工程量 的增加不超过总投资额10%的按“一单八签”的现场签证程序办理;超过10%未达到20%的,按“一单八签”县政府审批的程序依法办理;超过20%的且达 到公开招标规模标准的,应另行招标。增加工程量要在县政务中心等地方公示,必要时可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监督。
八、强化案件查处。通过案件的查处,对违纪违法违规行为惩处、打击、震慑,可以使违纪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得逞,逐渐没有市场,进而退出市场,可见,这是一种非常 好的招投标的监督方式,这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对招投标进行监督的优势,也是其他部门不说三道四的方式。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举报投诉案件 的监督。对举报投诉要做到有诉必应,有诉必查,件件有结果。这是省招监委的明确要求。因为只有通过举报投诉的处理,才能使遵纪守法的投标人得到公正,才能 给违纪违法犯罪者以震慑,才能使违纪违法者没有市场,才能使招投标活动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查处过程中,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可实 行主办人员负责制,可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对有争议的地方予以妥善处理,可通过上下左右联动等方式解决有关难题。要严格执行投诉处理规定,搞好案件移送,从严 追究失职、渎职责任。二是加强对实施过程中发现案件的监督。项目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监理人、承包人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责令改正不能迅速落实的,应及 时报请有关行政部门予以查处。查处要深入、高效、处理到位,该罚款的必须罚款,该取消资格的必须取消资格,该上黑名单的必须上黑名单,决不姑息迁就。建设 等有关部门要实行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建立台账实行记录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对失职、渎职的,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三是对重大案件的监督。对发现的重 大案件,要一查到底,必要时可组织协调公安、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协助调查,加大对围标串标、勾兑评标专家等商业贿赂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 度。不能因所谓影响项目进展而牺牲公平正义,当然也要综合衡量,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四是加强对案件的后期监督。对查处的招投标案件要求查处单位及时剖析案 件,找出监管漏洞,提出对策建议,不断完善招投标监管机制。
第四篇:学生“家长群”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学生“家长群”问题原因分析及
对策建议思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改革,“家长群”作为新时代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辅导、管理学生的“同心圆”,营造了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形成了学校、家庭、学生“三点一面”监督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高标准教学、学生高要求学习注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但家长群因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权责不明确已开始变味,成为了“杂货铺”和“压力包”。如何让“家长群”回归“家校共育”的本源,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携手同行。
一、“家长群”变味的现状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最近,一位爸爸对家长群抱怨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获得家长们的共鸣,说出了许多家长心里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心里话,道出了家长们在群里的辛酸,折射了家长群变味的现状。
(一)“家长群”成为“杂货铺”。
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辅导、管理孩子的家长群,在老师们和家长们参差不齐的目的、意识、素质影响下,“家长群”变味成为了“杂货铺”。成为老师布置任务的“工具群”,老师利用家长群将学生当天应该完成的作业、家长必须辅导的功课和批改的作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家长的配合程度、哪家书店哪家出版社教辅资料好、哪家补习班成效突出补习质量高等信息,在群里定期或不定期公布,并要求家长收到信息请回复,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成为老师和家长推卸责任的“甩锅群”,如果学生成绩不好,老师就会在群里点名批评家长不负责任、功课辅导不到位、作业批改不到位、教辅资料购买不到位、补习班报名不到位等,家长迫于尊师重教敢怒不敢言,但他们心里有一团火,家长承担了老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孩子成绩不好却是家长的责任,老师的职责、责任、担当去哪里了?正如一位家长所说“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和辅导功课,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成为家长晒娃炫富的“攀比群”,部分家长特别是孩子成绩优秀的家长,把家长群当作晒娃的基地,常在群里晒出自己孩子获得的各类奖项,夸赞自己的孩子多优秀多听话多智商、自己教育孩子多能耐多有方多质量;部分家长特别是家境富有的家长,把家长群当作炫富的平台,常在群里炫出自己孩子运动鞋明星品牌、运动服世界品牌、运动器材顶级品牌等抖音,炫出家长带孩子到美洲生活体验、欧洲自然体验、大洋洲海上体验等小视频,正如一位家长所说“你优秀你任性,你富有你高傲”。成为老师家长们互相刷票的“刷票群”,学校参加比赛、评比、排名,学校会把投票任务分派到各个班级,班主任在家长群要求家长并发动亲朋好友们点赞、投票、刷票,还要求上传刷票截图;老师和家长的孩子或者亲戚朋友的孩子参加某项竞赛,需要刷票点赞排名,大家也利用家长群发动家长及其亲朋好友刷票,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家长群累,刷票更累”。(二)“家长群”成为“压力包”。
变味的家长群对于老师、家长、学生来说,都成了每天的“压力包”,是大家每天必须定时面对、限时完成、按时上报的必修课,失去了老师与家长和谐沟通、愉快交流、家校共育的本意。成为老师的“压力包”,目前,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差距,老师负责的班级多学生多,学生个体差异和家庭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在老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家长通过家长群对学生教育教育工作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但家长群成员多构成复杂,老师在群里发布作业和具体要求时,有的家长视而不见、有的家长置之不理、有的家长频繁发问、有的家长故意取宠、有的家长偏离主题,加之其他杂货信息众多,老师要逐一回复家长们的提问实在太难,许多家长的询问和要求,老师未能及时回答,导致家长对老师的无端指责和埋怨,老师压力太大。成为家长的“压力包”,家长们特别是外来务工的家长们平时工作节奏快、任务重、压力大,每到晚上已是疲惫不堪,却又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精力盯着家长群,害怕漏看一条信息、漏跟一条回复、漏报一条点评被老师点名批评,既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老师的评价,又损害自己在群中的形象,成为不负责任家长的典型;变味的“家长群”每天的信息量很大,老师一条重要信息刚发出,就被其他信息淹没,家长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找回信息,及时回应;部分家长知识水平有限,辅导孩子功课、批改孩子作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撑起自己在群中那片天,常常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待孩子完成后,再分享给自己身边知识水平较高的亲朋好友帮助批改,再在群中上报,经过来回折腾,每次完成群中的任务常花费家长们很多休息时间,家长压力太大。成为学生的“压力包”,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和周末,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家长群”里老师发布的任务和要求,在每天成百上千条信息中,从头到尾查找老师重点信息,按照任务和要求,逐条落实落细,再等待家长批改上报情况,孩子本应安心休息、快乐游戏、健康运动的课外时间,大部分被查找、落实、等待占用;学生成为老师和家长的“出气筒”,如果老师在群中受了某位学生家长的气,老师就会在学校的课堂上点名批评某位学生,将家长气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家长在群中受了老师的气,学生回到家里就会被家长谩骂甚至挨打,将老师气发泄在学生身上,学生整天提心吊胆,害怕群中发生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学生的压力太大。二、“家长群”变味的原因
方便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家长群”,乱象丛生彻底变味,究其原因主要是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权责不明确。
(一)使用不规范。
在家长群使用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没有注重家长群的主题、目标、意义,更没有注意家长群面对的群体、发布的内容、解决的问题,将其与同学群、朋友群、社交群等同对待,忽略家长群是一个为孩子教育而建的工作群,孩子也常常参与其中,关注、关心、浏览其中的信息,导致家长群使用极不规范。老师使用不规范,把家长群当作光荣榜,老师常违背教育部的严禁要求,在群里公开发布学生的隐私,将学生学习成绩、劳动成绩、体育成绩等各种成绩逐一排名公布,并要求家长点评,无形增加了孩子和家长的压力;把家长群当作发泄点,当学生出现错误和过失时,老师本应在私下与家长和学生沟通,大家共同配合指出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但老师批评学生的过激话语却出现在家长群里,老师本应尊重每一位家长,对家长不当的言论需要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婉转提出建议,但老师却在家长群对家长的批评劈头盖脸、严厉指责、暴跳训斥;把家长群当作直播间,老师本应注重师德、师风、师纪,以传道授业为己任,但部分老师在家长群变相推销教辅资料、补习班、兴趣班,从中获取中间费用。家长使用不规范,把家长群当作为献媚池,为了让自己孩子得到老师刮目相看,家长常在群内对老师进行漫无天际的夸张、赞美、追捧,围着讨好老师的目的,矫揉造作抒发长篇献媚感激之言,结果是拍马屁找错地方,导致老师和家长反感;把家长群当作撒野场,部分家长将群内看不惯的人和事,用过激的言论、不堪的词语、低俗的语言在群内相互指责、争论、野骂,把家长群当作撒野的菜市场;把家长群当作显摆台,部分家长利用家长群显摆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本领,在群内高谈阔论国内国际天天谈和不切实际的道听途说,以偏离政治的言谈误导家长、以杜撰编造的新闻点播家长、以剽窃组合的头条引导家长,其目的就是哗众取宠。(二)管理不到位。
家长群的群主大多数是班主任老师,学校有权利和义务将本校所有家长群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范畴,管好各班级家长群群主,群主既要管好自己和群内的任课老师,还要管理好群内所有家长,确保所有家长群有序持续健康运行,但在家长群实际运行过程中,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十分突出。学校对家长群的管理不到位,学校将家长群作为家校联系家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大力鼓励各个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建立家长群,但学校在其运行管理上缺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基本是管理盲区的无序状态,各个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根据自己临时需要可以随便建群,一个班级一个家长多达十多个群,导致家长群泛滥成灾。老师对家长群管理不到位,老师为方便自己教育教学工作,随心所欲随意创建一个群,将所有学生的家长都拉入群内,但没有具体明确该群的主题和发布群消息的具体要求,在运行过程中对家长们在群内发布与主题无关的信息不能及时提醒和有效制止,导致群中乱七八糟的信息满天飞,家长群刚运行就变味,不但损害了老师在群中形象和威信,还损伤了部分家长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三)权责不明确。
家长群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校之间权责界限不清,老师和家长对家长群的主题未达成共识,对彼此在群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没有明确,同时忽略了学生在群中的“中心”地位。老师权责不明确,学生教育学校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主战场,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培养素质、完善人格,老师至关重要,因此老师精心备课、精彩教学、批改作业,确实是老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责,不应该通过家长群把自己分内的职责转嫁给家长,让家长成为“编外老师”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老师负担确实较重,除备课教学外,还有政治学习、教学研究、能力培训、批改作业、上派工作等任务,但老师亲自批改作业不只是职责问题,更重要的是批改作业的过程是全面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过程,通过作业批改知道当天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不足方面,为弥补不足重新讲解提供依据。家长权责不明确,学生教育家庭是基础,是影响学生性格、品格、做人的重要地,是对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因此家长正确教育、引导、培养孩子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自己的基本职责,但部分家长认为自己花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可以甩手不管,家长群可有可无。学生权责不明确,建立家长群的主要目的就是家校共同教育培养学生,学生是家长群的中心,但在家长群中评定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时,要么是老师的责任,要么是家长的责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重要责任,对学生应尽的学习责任、劳动责任、担当责任等不明确。三、如何让“家长群”回归本源
任何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任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培养学生上目标一致,因此彼此应该充分尊重与信任,共同努力建好、管好、用好家长群,充分发挥家长群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连接纽带作用,让家长群回归家校共育本源。
(一)制定规则。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公众级的家长群必须有群规,只有制定群规,才能规范老师和家长在群中的言行,才能更好发挥老师与家长快捷交流沟通的作用。学校制定家长群规则,学校作为管理部门,有权利和义务管理好各个班级老师和学生,在推行家长群的同时,必须结合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家长群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一个班级只能创建一个家长群,班主任担任群主全权负责家长群的管理,各任课老师只能为家长群成员不能单独建家长群,同时各成员务必服从学校和群主的管理,严禁任何老师在群内发布家庭作业、成绩排名、学生评价、批评学生以及其他与教育教学无关等信息。班主任制定家长群规则,班主任作为家长群的群主,要管好群中的老师和家长就必须敢担责、能担责、愿担责,在学校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家长群具体实施细则,明确群中交流务必坚持讲政治、讲规矩、讲和谐原则,务必遵守网络文明守则,用语文明、语气平和、相互尊重,务必围绕关心、关怀、关爱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主题展开相互之间的交流;明确每天交流的时间段和交流的具体内容,并确定几位有威望的家长在群中担任监督员,配合群主及时阻止群中老师和家长的违规语言和行为,严禁老师和家长将家长工作群当作一般社交群使用。(二)强化管理。
规则的制定为家长群的管理奠定了基础,但只有将规则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上,才能达到管理和监督的最终目的,才能产生管理的实际效果,确保家长群行稳致远。强化学校对家长群的管理,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家长群管理领导小组,将学校相关领导和各班主任老师列入小组成员,日常负责管理和监督学校家长群实施细则落实情况、各班级老师执行情况、各个家长群运行情况,采取周通报月考核的方式,及时处理制止群内各种违规行为,并将涉及典型事件的班级和老师,在全校周会上公开曝光,让全体班级和老师引以为戒;学校应设立家长群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引导学生、家长、老师及时发现和举报家长群中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涉及老师的违规行为,学校要按照相关规定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在群中公布,给老师一个深刻的教训,给家长一个圆满的交代,涉及家长的违规行为,学校应要求班主任及时按照相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必要时学校领导可以与家长沟通交流,防止事态恶化造成不良影响。强化老师对家长群的管理,班级家长群内应成立以班主任任组长的家长群管理领导小组,将其他任课老师和德高望重的家长列为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管理群内老师和家长语言和行为,及时处理老师和家长在群内的违规行为,涉及老师的违规行为,在善意提醒和沟通无果后可以提交学校处理,涉及家长的违规行为,在多次提示和交流无果后,可以邀请学生一并与家长交流,共同维护家长群的群风。(三)明确职责。
学生教育工作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合力完成的工作,不存在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角色,学校需要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获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理解、认同;家长需要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孩子在学校教育的状态,获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指点、协助,更好地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因此只有厘清家长和老师在家长群中任务分工、职责边界,才能各司其职、同向而行,保障和规范家长群正常运行。老师在家长群的职责,主要通过家长群告知家长本学期各学科教育教学任务,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监督、协助、支持学生很好地完成;告知家长学校近期将开展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堂或者课外活动,需要家长对活动的开展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增加活动的适应性、成效性、社会性;解答家长们请教的学科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孩子成长知识等。家长在家长群的职责,主要是配合老师完成学期教育教学任务,在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配合老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积极为活动的开展献计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充实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提升活动成效;多与孩子交心谈心,全面了解孩子在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方面情况,及时把握孩子思想、情绪、精神等动向,属于共性问题可以利用家长群向老师请教,与其他家长共商,属于个性问题可以给老师电话单独请教,多听老师的意见,共同疏通孩子存在的问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群”变味似乎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其实背后体现的是家长和老师的焦虑,老师承担了很多非教学任务,却不敢违抗学校,老师将自己应该承担的本质工作转嫁到家长身上,家长又不敢违抗老师,导致了家长和老师职责上的错位、思想上的混乱、矛盾上的激化,最终的影响被家长群无限放大。因此,只有坚持家长群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不共鸣的堵点,让老师做好老师该做的事,家长做好家长该做的事,才能有效约束老师在家长群里过大的权力,才能充分调动家长在家长群里参与孩子教学成长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第五篇:公司员工流失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公司员工流失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所谓员工流失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自愿流出。这种流出方式对企业来讲是被动的,组织不希望出现的员工流出往往给企业带来特殊的损失。员工辞职是员工的权利,但由于对企业有害,企业一般要设法控制和挽留,至少要避免这种现象经常发生。按照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隶属关系来划分,一种流失是员工与企业彻底脱离工资关系或者说员工与企业脱离任何法律承认的契约关系的过程,如辞职、自动离职;另一种流失是指员工虽然未与企业结束契约关系,但客观上已经构成离开企业的事实的行为过程,如主动型在职失业。其中前两种在翔宇公司存在相对普遍,这种流失状态既增加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度,也加大了生产部门的管理难度,不利于公司进行有效的品质管控,不利于生产技术熟练积累,进而影响公司生产效能。员工流失从各个方面危害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来讲员工流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即群体性、时段性和趋利性。
1.群体性 员工流失往往发生在以下这些人员群体:新兴行业需求量大的,思维活跃的,专业不对口的,对企业不满的,业务管理精英,对未来职业生涯不明晰的,认为受到不公平待遇和人际关系不好的。而部分员工对于现状的不满以及对于找到下家的毫无顾虑更加剧了员工的主动性流失。
2.时段性 员工流失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一般说来,薪水结算及奖金分配后,春节过后,学历层次提高后,职称提高或者个人流动资本进一步提高后,最容易发生员工流失。临近年关甚是如此。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这一理念应该落到实处,空喊口号没有实际意义。可以考虑结存部分奖金用于开年上班发放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3.趋利性 员工流失总是趋向于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这些员工可分为追求物质型、追求环境型和追求稳定型。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目标比较明确,追求物质利益表现明显,而这一批人也能吃苦耐劳,自愿加班,便于管理。这类人群只要提供相对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就能留住。而对于有一定学历或者专业技能的员工来说,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工作氛围和可预期的职业前景都是重要的个人目标。这类员工往往思维活跃,敢于创新,虽然在务实肯干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只要能统一于被认可的有强大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就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员工流失的原因,未将最适合的人才聘用或是被选用的人才职业道德(或品德)不佳,这也是导致员工日后离开企业的原因之一。公司现在尚未成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暂时是由行政部兼管。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人力需求的增多,尤其是合适的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多,一个专业的选材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的选材部门除可以为公司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资源,还可以在一开始就将不适合公司企业文化的应聘者拒之门外,从而规避用人风险和减少员工流失。4.不注重员工的发展与培训。一个有上进心的员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常常会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发展前景,如果企业不能够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员工就会考虑作出新的选择。很多企业创业之初,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都比不上对手企业,但他能够吸引和留住一批忠实员工,靠的就是掌门人给广大员工勾画出来的美好蓝图。华为在08交换机研发成功之前,曾一度徘徊在破产边缘。创业时期的华为人下至卫生保洁员,上至总裁任正非同吃同住同劳动。正是任正非这种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精神使得最初的华为人愿意相信那个所谓的明天。企业培训是提高企业战斗力的又一把利刃,世界500强企业每年投入到员工培训的费用无一例外的占到公司收入的很大比重。现在商业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优秀人才的竞争,一个关键人才的得失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的兴衰。对于企业员工的持续培训必然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企业培训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员工流失的成本
一、员工流失的直接成本:
1.员工招聘成本主要包括:招聘准备工作,筛选简历,面试成本,录用准备成本,办理录用手续等成本。
2.培训成本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准备,培训资料,培训管理成本等。
3.内部员工填补空缺成本主要包括:内部员工填补空缺成本,需要额外加班的成本,主管人员协调完成空缺岗位工作的成本等。
4.新员工适应工作岗位期间所付出的成本。员工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要有一个适应期,而在这个期间,公司仍需支付工资,这无疑增大了公司成本。
二、员工流失的间接成本:
1.人员流失使团队士气涣散的成本
员工离职会引起的其他员工多米诺骨牌式离职,因为员工离职之前会有一个考虑和斟酌的过程,在此期间,员工不可避免地要找同事进行商量,从而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心理。据有关机构估算,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企业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10%×3=30%的企业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20%×3=60%的企业员工正在找工作。试想企业员工整天都在忙于找工作并处于观望迷惘状态,那么这种现象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成本将会有多大? 2.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后备力量不足的成本
频繁的人员流动,使企业今后在选拔中层管理人员时面临后继缺人的困境,进而使企业如果从中层中选拔高级人才,会出现无法从内部填充中层岗位空缺,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影响到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3.人员流失造成企业核心机密泄露的成本 这些核心机密泄露包括技术的泄密、客户资源的流失、经营管理思想的再利用等等。如果这些离职员工带走的资料和信息流入到竞争对手,后果将更加严重,可能直接威胁到公司的生存。比如,一个关键技术职位上人员流失的同时也带走了关键技术,这个关键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很可能会使企业一蹶不振。
4.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声誉被破坏的成本
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流动频繁,一方面,离开企业的员工,自然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些自我的评价,并且大多数是对企业负面的评价;另一方面,企业内外人员会对企业的这种现象有些猜忌和传言。这些评价、猜忌和传言会逐渐破坏企业名声。人们在选择加入企业时,总能会打听到关于企业的一些情况,这使企业面临着很难再次招聘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如此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各种人员流失成本,或许真的有很多企业领导者还未意识到人员流失成本这个问题,或许有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人员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但苦不堪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关心的问题。
减少员工流失的对策 企业的发展要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员工的流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措施,稳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具体来说,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建立良好的选人和用人制度 企业需要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就注意选择道德素养比较高的员工,对于那些一年换一个公司甚至几个公司的员工,务必要谨慎录用。同时,企业应选择那些潜力、价值观与公司制度和文化相一致,能够维护公司声誉并完善公司品格的人。每个公司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人,就像埃德华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所说:“我们要有个性的人,和我们同心同德,与公司文化协调一致,我们要的是白头偕老,像一桩美满的婚姻一样。”
二、创新薪酬的分配模式 在任何企业,薪酬都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薪酬不仅是雇员获取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还能满足人们自我肯定的需要。因此,制定有效的报酬系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招聘时的吸引力。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员工,国内外已有了一些较成熟的薪酬发放理论及实践,如期权、红利、股权发放、员工持股等方法。应该看到,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贯彻这样的一个原则:为公司作出的贡献越大,其得到的实际报酬就要越高,又想马儿跑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依据这样的原则,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改善自己薪酬的分配模式。超产奖这一方式的运用也是一个较好的尝试,在获得成功检验之后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确定下来。前面提到的年终分红或者叫做新春红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减员工流失的状况。管理人员按比例投入购买公司设备既可以减轻公司资金压力,提高管理人员收益性分配,也可以增强管理人员的主人翁心态,强化管理人员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甚至可以运用期权分配,股权发放和员工持股的激励方法。这些方法已经在无数大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得到证明。
三、构建公平公正的企业内部环境 公平是每个员工都希望企业具备的基本特点之一,公平可以使员工踏实工作,相信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相信自身价值在企业能有公正的评价,相信所有员工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企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公平:
1.报酬系统的公平。要制定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大多数人积极性的政策,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突出投入产出的效率原则。同时,正激励手段的使用应多于作为负激励手段的惩罚,奖罚分明以及重奖有突出贡献者。
2.绩效考核的公平。要运用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定期考评。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定性考核和定量测定,并做到真实具体。对每个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建立各种监督机制,以保证考核工作的公正和公开。通过深入各个部门的学习调研,深刻地感觉到公司现在的各项考核基本流于形式,未能起到导向、约束和促进作用。可以责成人力资源部门(行政部暂代)制定可行方案,切实推进。
3.选拔机会的公平。为了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在员工的选拔任用上,应做到文凭和水平兼顾、专业和专长兼顾、现有能力与潜在能力兼顾。把员工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去考核,为各类人员提供公平的竞争舞台。
当然,公平还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企业管理若能在各方面都做到公平与公正,将大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从而为企业不遗余力地奉献才智。
四、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必须确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整个企业高层必须有一种意识,即人是最重要的资产,员工们是值得信任的,需要被尊重和参与工作决策。当人得到充分信任时,往往能较高水平地发挥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如果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到每一个员工都树立了一个共同的愿景,形成了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外在表现形式,那么这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
五、拓展员工的职业生涯,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方向 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致于为自己目前所处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从而有助于降低员工的流失率。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还要在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愿望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科学、动态的员工生涯规划,有效地为员工提供多个发展渠道和学习深造的机会,设置多条平等竞争的升迁阶梯,使员工切实感到自己在企业有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希望。例如,惠普公司在因特网上为员工提供技能和需要自评工具,帮助员工制定详细的职业发展计划,这是该公司员工流失率远远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减少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危害
员工的正常流动无疑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增加企业活力、激励人才竞争、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就企业来说,人才的流失、员工忠诚的下降,又会给经营发展战略、企业形象造成重大的损失,有时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一般来说,员工的流动率应该控制在5%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员工的流动对公司的负面影响不大,但是超过5%就意味着公司在某个方面存在问题,就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障碍。员工的流失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已经要发生的员工离职,企业所能做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员工离职给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离职并不意味着背叛。企业对于员工的离职,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目前很多企业认为员工离职就是一种背叛,基于这种观点,企业对于离职的员工常常采取一种敌对的态度,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极为错误的,它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危害:
1.不利于离职员工和继任员工之间的工作交接。任何一个员工,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对于其所从事的工作总是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而这些东西对于继任者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如果出现敌对的情绪的话,必然带来员工的不满情绪,于是在交接工作时,离职的员工就会采取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态度,仅仅进行一些表面上的交接工作,这显然不利于继任者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
2.加大员工离职后对企业的负面评价。对于已经对公司不满的离职员工来说,这种敌对的情绪会进一步加大其不满,对于一些修养较高的员工来说,在以后提及该企业的时候可能不会说什么有损企业声誉的话,但是对于很多员工来说,会说些什么就是可想而知了。长此以往,企业的社会声誉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3.如果矛盾激化的话,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诉讼。目前的很多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都存在着违法的地方,如果激化矛盾,离职的员工就可能一气之下,将企业告上法庭,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减少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危害,企业管理者需要端正态度,正确面对员工离职。企业管理者要有大的气度,不要把离职的员工作为敌人对待,只有具备这个态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基于这种处理的原则,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和离职员工进行一次诚恳地对话,了解一下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并真诚的请员工给公司提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有效地削弱员工对公司的不满情绪,还可以从离职的员工那里得到一些平时得不到的信息,发现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一个即将离职的员工来说,他可以比较大胆的说出平时不愿意说的事情,这些东西往往直接的击中企业管理的弊端,对于完善管理不无裨益。至于由谁来进行这次对话,建议由企业的管理者直接进行最好。
2.请员工妥善处理好工作交接事宜。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敌对情绪或者敌对情绪被淡化以后,绝大多数员工能够认真地交接好工作,甚至“扶上马,送一程”,这显然对于工作的正常延续具有极大的帮助。
3.为离职的员工组织一次欢送活动或赠送一件小礼物,这个仪式可大可小,规格可高可低,礼物可轻可重,但是其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中国有句古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对于一个重情重义的企业,既是在以前的工作中存在着不满情绪,也会在这样的一个仪式中化解掉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将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而且可以给其他员工展现公司温情、大度、以人为本的形象,对于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大有好处。
以上所述,试图从什么是员工流失,为什么会有员工流失,为什么要控制员工流失,怎么样控制员工流失,怎么样减少不可控的员工流失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这五个方面对公司员工流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企业对于员工的流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绝大多数人是不喜欢变化的,所以绝大多数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一般不会考虑更换工作,所以员工流失总是有原因的,虽然员工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当前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也有员工的个人道德素质的因素,但是作为企业这个主体,对员工的流失有着更多的责任。
1.薪酬分配模式落后。应该说,这是人员流失的很重要的原因。显然,薪酬待遇问题是员工决定是否离职时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薪酬待遇高,可以抵消其它很多方面的不足。
2.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及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可以给员工提供一个比较愉快、舒心的工作环境,可以构建一个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会让员工对这个环境产生留恋心理,反之,如果一个公司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公司整体缺乏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也会影响到员工的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进而产生离职的念头。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的受众多为有一定学历的或者有一定职业理想的员工,在一般加工工厂员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企业文化管理确实很难落到实处。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公司掌门人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任用公司内部合适人选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内部选人熟悉情况,便于结合公司实际,且具有操作上的可持续性)。切实让企业文化这一管理利器更好地为公司发展服务。
3.选用人才不当。一是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这是民营企业最为常见的现象。民营企业往往是家族企业,他们常常将重要的职位交给自己的家族成员,而这样出于亲属关系的选择,往往意味着效率低下和冗员,而低下的效率和冗员又会使有才能的人对企业产生失望,从而选择离开。二是选用人才的失误。在聘用和甄选人才上发生了误差。在这里都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