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申办新专业有关问题的研究[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21:5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高专院校申办新专业有关问题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高专院校申办新专业有关问题的研究》。

第一篇:高职高专院校申办新专业有关问题的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申办新专业有关问题的研究

——以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申办2012年新增专业为例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赵居礼

摘要: 在分析陕西高校2012年度申报增设专业情况的基础上,对陕西高校2012年高职专

业申报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做了初步分析,并就陕西高校申报高职专业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申报;专业设置;新增专业;专业带头人

专业是学校联系社会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专业反映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和就业,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专业建设的数量和水平反映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每个举办高职教育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专业申办工作。陕西高校申报2012年新增专业的院校共计34所(其中两所是公办本科院校,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申报新专业115个,平均每校申报3个。根据申报资料,笔者初步分析认为有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陕西高校申报高职新专业特点

(一)高职高专院校积极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

主动申报新增专业。陕西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39所,80%的院校都申报了新专业。有的专业是为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服务的,如物联网应用技术、风能与动力技术、光伏电技术及其应用等。有的专业是为现代新兴服务产业培养人才的,如,会展策划与管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物业管理、文秘速录、资产评估与管理、行政执行、商务经纪与代理、电子政务、机动车保险实务;有的专业是为改造传统产业服务的,例如,数字矿山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有的是为满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专业,例如,学前教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食品加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由此可见,陕西高职院校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紧贴市场需求,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开办新专业,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二)申报目录外专业院校明显增加

陕西高校申报2012年目录外(即《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的专业17个,是往年申报数的一倍。目录外专业以前大多先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高职院校申报开办,我省高职院校往往紧随其后。今年,有三分之一的院校申报目录外专业,这表明,我省高职院校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进一步增强。面向社会、服务经济、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升。1

(三)个别本科院校继续申报高职专业

本科院校举办高职高专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高职生源逐渐减少,各类高校都应该准确定位、“各行其道”,本科院校应该集中精力办好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教育,本科院校应逐步停止举办专科层次的高职。我国其它许多省份的本科院校都已经停办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我省的政策也不鼓励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个别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申报新增2012年高职专业。

二、陕西高校申办新增高职高专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盲目跟风,一哄而起申报热门专业

新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各个学校申报新专业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但是,陕西有的高校申报新专业盲目跟风。例如,目前陕西高职院校设置“工程造价”专业的院校已经达到11所,但是,又有6所高职院校申报2012年新增“工程造价”专业。申报“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就达7所,有的学校从来没有办过师范教育类专业,也加入申办的行列。申报“会计电算化”的院校有5所,申报医学类专业的院校也有5所,有的学校根本不具备开办这些专业的条件和师资,随意申报、设置。

(二)有的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不顾条件的申报新增专业

例如,有的院校同一年申报的专业有的涉及航空,有的涉及建筑,有的涉及医学,专业跨度很大,看不出这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方向,也体现不出学校的专业特色;有的院校申报专业的论证材料与兄弟院校除师资队伍以外其它内容完全雷同,不知道谁抄袭谁的;有的院校同一年申报两个专业,甚至三个专业,师资队伍是一套人马,看不出专业骨干教师;有的院校申报的新专业专业带头人不具备高级职称或者根本就没有从事申报专业的教学经历和成果;有的院校对于申报的目录外专业没有经过院内学术委员会或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和省级专家论证,就直接上报,不按文件要求和规定程序申报新专业;有的院校申报新专业没有相应的实验和实训条件,没有相应的专业群支撑;有的院校申报的新专业师资队伍条件很差,缺乏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三)有的申报材料粗糙,经不起检查和推敲

例如,有的学校申报一个专业的材料中,专业名称前后有四种叫法,搞不清到底学校想办什么专业,人才规格不清楚,培养目标不明确;有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法混乱,甚至一个申报的新专业培养目标在不同地方有不同提法,与教育部文件要求不一致;有的院校对自

己学院的简介与学校招生简章和学校“状态数据库”不一致,有些数据前后矛盾;还有的学校没有学院盖章,也没有学术委员会主任盖章;有的院校对目前高职教育的新理论、新理念缺乏研究和学习,不能与时俱进,许多提法陈旧甚至已经过时;有的院校申报材料中错别字很多,文字编排字体不一,逻辑次序混乱等低级错误很多。

(四)有的院校需求调研不充分

有的院校根据网上和报刊的间接资料撰写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宏观描述很多,缺乏对本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深入调研,尤其是专业设置,不能体现对接职业岗位,对职业岗位的能力分析欠缺,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体系缺乏内在联系。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没有系统优化。

(五)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

个别院校把人才培养方案等同与传统的教学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和要素理解不全面。有的院校混淆了本科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区别,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假、大、虚、空的描述。

三、高职院校申办新专业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要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要明确学校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特色、服务面向,适应国家特别是我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进行,应符合教育部及其它中央有关部门颁布的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二)高职高专院校开办新专业要遵循规律。

即应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既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而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又要保持教学工作的相对稳定性。专业口径宽窄并存,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学校申报新增专业应把握如下基本条件:

1、符合当地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实际需求。新增设专业要有人才需求的预测报告,调整专业须有近几年需求变化的调查分析;

2、要有按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制定的专业建设规划和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及其他必须的教学文件;

3、配备有能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须的师资队伍和教辅人员;

4、具备该专业必须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实训场地

等基本办学条件;

5、参照《高职专业目录》和以往已经由教育部批准开办的目录外专业,冠以科学规范的专业名称。

6、目录外专业及已经有开办院校的目录外专业,必须经过省级专家论证,省一级专家的论证组不少于七人,至少有两位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省级专家由教育厅行政主管部门选任。

(四)规范填写专业申请表

填写专业申请表时,前后重复量化的数据要一致。对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信息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要求填写。对学校简介、办学条件要与学校的“状态数据库”保持一致,经得起检验和检查。

(五)主要专业带头人要具备申报的基本条件

申报新专业主要专业带头人原则上要有正高级职称(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采用外聘方式),也可采用学校和企业双专业带头人;主要专业带头人近三年内要有本专业实际性的工作成果,尤其是第一位专业带头人必须有近三年内较为突出的本专业领域的业绩。除专业带头人以外,最少要有本专业4-6名专业骨干教师(包括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

(六)人才培养方案应明确服务于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考虑社会需求多,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这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人才需求分析。

2、培养目标。

3、招生对象。

4、修业年限。

5、就业面向。

6、人才培养规格。

7、职业能力分析。

8、课程开发基本要求。

9、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10、课程体系基本结构。

11、教学进程表(开设课程、课序、课时)。

12、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标准。

13、学时/学分分配表。

14、实训条件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5、教师任职要求。

16、考核和评价方式。

17、保障和评价机制。

18、附录。

人才培养方案要对申报专业的上述要素有清晰的描述,尤其不能有假、大、空、虚的培养目标和需求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教学课程进度表、课程设置、学时/学分要满足教育部对该专业规定的要求和内容,尤其是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军事理论课等课程的课时要达到规定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2004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2008年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目录外专业概览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1.[3]刘军旭,赵居礼.陕西省高职院校2011年专业设置问题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28(3):168-170.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度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情况调查与研究”。(课题编号:09Z13)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赵居礼(1961-),男,汉族,陕西扶风人,教授,现任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

地址:陕西省 西安市 阎良区 人民西路48号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710089

办公电话:029-86852302

手机:***

E-mail:

QQ: 454891257

传真:029-86852300

第二篇: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报关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报关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报关行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报关专业。然而,由于报关专业的开设时间还比较短,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 报关 专业建设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报关专业日益成为学生乐于报考的热门专业。和传统的国际贸易等专业相比,报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更强,理论方面的内容更少,课程结构也有很大不同。报关专业的建设对教师和教学的要求有其特殊性。目前,不少学校开设报关专业较为仓促,在准备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开展对报关专业教学、教材、教法与实训方面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报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教材选用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报关课程的教材大多数是按照传统教材的编写方式,生硬的将报关业务分成相关性不强的几段,不考虑到报关的流程和海关管理规定的连续性,甚至把很多国贸实务、国际结算的内容包括在内。有些学校还直接使用海关的报关员考试辅导教程。海关的报关员考试辅导教程内容冗长,篇幅过多,且价格不菲。同时,报关专业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不足。很多学校仅仅在国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相应增加一两门报关课、报检课,不利于报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2.教学方式传统

不少教师在讲授报关课程时,仍旧试图按照传统的讲授国际贸易类课程的方法,按部就班地展开理论框架,然后强调重点概念,重点问题,要求学生背诵掌握。但这种讲授方法却不适用于报关类课程。报关是一门与海关、运输公司、港口及进出口商打交道的学问,程序为主、理论为辅。同时,一些老师在讲授课程时,仍然采用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根粉笔的讲授方法。报关业务流程复杂,信息量大,单凭粉笔、黑板难以充分传达信息,且授课不够生动,容易使学生产生索然无味之感。

3.实训开展不足

很多院校仍试图以传统的国际贸易实训的方式开展报关实训。国贸实训可以通过一系列单证(如合同、发票、装箱单、保险单、信用证等)串联起来,在普通教室开展。但是报关实训偏向于各种手续的办理,涉及到的的单据(报关委托合同,报关单等)较少,且不具有连续性。最适合的办法是在多媒体机房通过报关实训软件开展。少部分院校也采取这样的做法,但现在国内市场上的报关实训软件选择面较少,质量也有很多缺陷。另外,很多院校报关实训重校内,轻校外,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www.188i.net。

4.专业教师缺乏

高职院校的报关专业师资普遍存在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以前都是国贸、物流等专业毕业,长期从事此类课程的教学,后来才转为报关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老师之前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报关课程,加之报关课程与传统的国贸课程又有很大不同,讲起课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报关课程与海关的管理政策、报关业务实践密切相关,时效性很强,几乎每年教学内容都要更新。很多老师都缺乏港口、物流、报关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很难跟上这些变化,更不用说给学生讲述清楚。

二、主要的解决方案

1.按新思路编写教材和设置课程

报关教材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适应学院教学的特点,采取“工学结合”的编写方式。首先,在教材体例上,可以根据报关工作的特点,把教材分为四篇。第一篇为背景介绍篇,介绍海关的基本情况和管理职能,以及海关对报关企业、报关员的管理;第二篇为报关程序篇,对各种类型的货物分开论述,从一般进出口货物开始,由简单到特殊,在延伸到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等;第三篇为报关技能篇,讲述报关需要掌握的三个关键技能:商品归类、税费计算、报关单填制;第四篇为报关法规篇,讲解报关过程中常见和重要的海关法规和报关管理的规定。通过这样的体例,将报关专业认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位一体”结合起来。其次,在教材编写中,可以引入报关行、货代公司具有资深经验的员工以及海关的培训老师加入编写,提供素材。最后,结合“中国电子口岸”通关模式,在教材中加入常见报关软件的介绍和操作界面演示说明,做到与时俱进。

在报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可以把所有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能力课和专业核心技能课两大类。职业基础能力课可以开设的课程有:国贸实务、进出口商品学、报关英语、海关法律法规等;专业核心技能课可以开设: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商品归类、国际货代实务、关税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揽货管理等。可将课程设置与培养学生的素质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学生的报关报检能力、国际货代能力、货运与保险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讲授报关课程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教学方式。在讲解海关的基础知识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适当给学生观看一些来自海关一线的图片、新闻报道和专题视频,让学生生动了解海关的作用、权利与任务。在讲解报关程序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比较法,以一些企业的真实进出口货物报关流程为例,演示、讲解和比较不同货物的报关程序。例如,在讲解暂准进出口货物时,就可以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引入上海市海关对其关员进行通关培训的相关资料和文件。在讲解商品归类和税费计算时,就采用强化练习法,促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归类技巧和计算公式。在讲解报关法规时,采用引导阅读法,通过前面的铺垫,让学生掌握法规对报关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促使其课后也能积极自学。同时,在授课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注意到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的便利,以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报关行业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

3.开展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相结合实训工作在报关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校内实训可以通过实训软件在多媒体机房开展。对于报关实训软件缺乏的问题,可以尝试采用这样的方式,即学校派遣老师到软件公司,与该公司合作开发实训软件。一方面,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够有效地指导软件公司按照学科的特点、科学的流程开发软件。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本校报关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地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通过这种模式,本校还可以大幅降低使用该软件的成本。其次,校外顶岗实训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开展。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联系报关行和货代公司,推行“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办学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的机会。但是,联系的报关行、货代公司一定要有一定的业务规模,否则吸收的学生有限,使实训难以开展。

4.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报关专业师资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采用“内涵式提升”。大力加强对在校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考取报关员、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寒暑假期间派遣教师下企业锻炼学习,或者派遣教师到上海、广州等报关行业发达地区,参加由当地海关或报关协会、教育机构举办的“双师”业务培训活动;另一方面,采用“外延式引进”。目前,学校可以引进一批报关行业的资深员工(甚至职业经理人),给予较为优厚的待遇,让他们把报关工作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带到课堂上来。这些引进的人才也可以对原有的一线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而且这些人才,本身就有一些相关的社会资源,有利于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开展。

三、结束语

报关专业作为一门较新的专业,建设的历史还很短,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同时,报关专业的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高职院校,只有不停地进行探索和改进,我们才能实行与工作岗位对接的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报关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淑欣,马玲,刘一平.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8,(9).[2]屈建龙.高职报关专业课程建设的滞后现状与革新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9,(3).[3]翟树芹,肖斌.对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19).

第三篇: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剖析的有关问题说明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剖析的有关问题说明

一、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剖析的目标

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学院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促使学院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剖析的内容

专业剖析是专家组进校现场考察评估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现场考察评估过程。专家组将抽取学院2个专业(一般不选试点专业),通过阅读相关文件、材料和试卷、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参观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包括校外)、参加教研活动、随堂听课、技能测试等方法,对专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解剖。专业剖析的基本内容共有:l.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2.课程体系和结构;3.科目课程;4.教学环节;5.职业素质教育;6.教学环境;7.产学研合作;8.教学改革与建设;9.师资队伍;10.学生素质;11.学生就业等11个主项目(含57个分项目)。各系(部)准备材料时要按主项目分项准备。

三、专业剖析的标准和佐证材料

(一)、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含4个分项)评估标准:

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企急需和紧缺人才设置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

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

3、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佐证材料:

1、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

2、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

3、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表(教学设计)。

4、新设置专业申报材料。

5、有关专业建设工作的材料(专业建设课题、专业建设研讨会等)。

(二)、课程体系和结构(含7个分项)评估标准:

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

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

4、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

5、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

6、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

7、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佐证材料:

1、关于制定(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关于制定(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会议记录(系部、教研室讨论情况记录)。

2、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修改前后的计划均应有)。

3、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阶段性的总结。

4、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修改教学计划的申请及审批材料,修改前后的教学计划。

5、学年各学期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课程表。

(三)、科目课程(含4个分项)评估标准:

1、有比较规范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

2、理论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4、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佐证材料:

1、本专业全部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或教学指导书(需列出统计表)。

2、按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各实训教学大纲(需列出统计表)。实施实训教学计划;指导教师名单;检查情况;总结;成绩统计分析等材料。

3、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CAI课件(需分别列出统计表)。

4、教材选用的有关规定。

5、有关教材建设的材料(教材建设规定;教材建设申报材料及审批材料);自编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样本(需列出统计表)。

(四)、教学环节(含4个分项)评估标准:

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

2、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情况,是否开设了综合性实践训练课。

3、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佐证材料:

1、各学期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课程表;有关教学安排、检查及系部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师日志。

2、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工作总结。

3、教师课程教学任务书;授课计划;教案;学生考勤表;学生作业登记表;学生平时成绩登记表;成绩单;实验单独考核的成绩;试卷分析;试卷;作业;实验报告;实训(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成绩及分析,教学总结,教改方案及总结。

(五)、职业素质教育(含5个分项)评估标准:

1、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

2、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体现,是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力度、成效。

4、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

5、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开展情况。佐证材料

1、本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选修课程的安排及实施材料(授课计划;教案;教学总结;学生考勤表;学生平时成绩登记表;学生作业登记表;试卷分析;试卷)。

2、本专业对学生开展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关材料;学生获奖的证书、奖状。

3、有关学生素质教育的材料(本专业学生参加的各类素质教育讲座,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材料,主题班会,班主任工作手册,本专业学生社团及协会组织有关材料)。

4、专业教学计划。

(六)、教学环境(含6个分项)评估标准:

1、该专业必须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

2、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

3、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

4、图书馆生均面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保障情况,电子阅览室建设情况。

5、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

6、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佐证材料:

1、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图书馆,网络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等管理制度。

2、校内、外实训基地统计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的有关材料(管理制度,实训计划,指导教师、实训人员基本信息,成绩统计及分析,总结)。

3、按专业教学计划开出的实践教学项目统计表。

4、实验、实训设备统计表;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统计表。

5、专业教学计划(修改前后的计划均应有)。

(七)产学研合作(含8个分项)评估标准:

1、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

2、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

3、在面向社会、行业进行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

4、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

5、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

6、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合作。

7、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合作。

8、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佐证材料:

1、产学合作协议书、合同书。

2、教师承担科研项目的有关材料;技术报告、成果鉴定报告。

3、科研课题统计(包括课题名称、经费、结题报告、论著、获奖情况)。

4、有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研讨会有关材料。

5、订单式教育的有关材料(协议书,教学计划修改的讨论意见及建议,修改前后的教学计划)。

6、对社会、行业进行技术培训方面的材料(培训计划,培训学员名单,培训总结,培训意见及反馈等)。

7、企业技术人员承担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材料(课表、学时统计表、有关的教学文件)。

8、聘请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基本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单位、教学任务、学时);聘书;有关学历、职称或职务证明的复印件。

(八)、教学改革与创新(含5个分项)评估标准:

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

2、科目课程改革。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4、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

5、产学研合作改革。佐证材料:

1、有关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材料。

2、有关产学研合作的材料。

(九)、师资队伍(含6个分项)评估标准:

1、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梯队结构状态。

2、专业带头人、教研室负责人、教学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情况。

3、专任教师科研及教改开展情况。

4、兼职教师来源、数量、素质、教学效果。

5、师资队伍保障机制。

6、该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一览表。佐证材料:

1、本专业教师基本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职务、教师属性、双师性质、教学任务、周学时、授课类型、论文篇数、科研课题项目数);按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实践课教师顺序列表,并注明专任、双肩挑。

2、本专业教师学历、职称、教师资格证书、双师证明复印件。

3、兼职教师基本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职务、教学任务、学时、授课类型、单位、);聘书;有关学历、职称或职务证明的复印件。

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等材料。

5、教师培训进修和经费投入情况表。

6、专任教师参与科研和教改情况的有关材料及统计表(科研项目、课题、著作、论文)等。

7、本专业学生管理队伍情况一览表;学生管理有关材料。

8、专业带头人基本信息表及相关材料。

(十)、学生素质(含5个分项)评估标准及佐证材料:

1、该专业近三年入学学生成绩统计表、报到率(每年录取新生人数,实际报到人数,报到率,三年平均报到率);近三年入学学生素质调查材料。

2、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有关材料及统计表。

3、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关材料及统计表(计划、总结、获奖证书)。

4、学生计算机、英语水平考试及应用能力,考试通过情况统计表及相关材料;(近三届,每届毕业生人数,考试通过人数;通过率)。

5、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近三届,每届毕业生人数,专业技能考核工种,通过人数,通过率,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十一)、学生就业(含3个分项)评估标准:

1、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保障机制。

2、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3、该专业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情况。佐证材料:

1、关于开展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有关材料。

2、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按届统计)毕业生就业证明材料。

3、近三届毕业生调查材料;优秀毕业生有关材料;毕业生有关创业材料;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材料。

四、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剖析步骤

1.首先确定主体专业、新建专业、强势专业,列出来让专家挑选,专家组要到剖析专业所在系,听取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关于专业剖析汇报;

2.查阅系、专业提供的专业剖析材料,其中包括自评报告、分项自评材料和专业特色材料;查阅专业的教学档案,包括近三年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教材、专业调研原始材料及报告、毕业生跟踪调研原始材料及分析报告、招生与就业原始材料及分析报告、课程设计(论文、调研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实训报告等。

3.问卷调查:对剖析专业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剖析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进行产学研合作问卷调查及专业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4.重点考察剖析专业的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其中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训室的设备清单、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学生的实验实训记录及成果等。

5.就近考察1-2个校外实习基地,同时要查阅学院有关校外实习基地的全部档案材料,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书、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小组组成人员名单、校企合作教育实施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原始记录(学生的实习内容、时间安排、指导教师及技术人员、实习成绩考核及评语)。

6.专业剖析专家,重点听剖析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课。被安排听课的任课教师应带好教学大纲、教材、授课计划、教案和讲稿以及有关教具。实验、实训课教师除带好上述有关教学文件外,还需准备实验、实训任务书、指导书及成绩考核标准。

7.分别召开剖析专业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同时对部分学生、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其目的是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评价,了解学生和教师对专业优势、经验、特色的认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专家在专业剖析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向学生、教师请教,以便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8.对剖析专业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并由测试专家填写职业技能测试情况分析表。

9.剖析专家小组对剖析专业的全部观测点评定等级,并根据专业质量评估标准,确定专业评估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10.剖析专家小组向专家组全体成员汇报专业剖析结果。其中包括对专业的总体评价、专业评估等级、优势、特色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五、专业剖析自评相关材料

专业剖析自评材料包括:专业剖析自评报告、专业剖析分项目自评表和专业特色三个基本自评材料。1.专业剖析自评报告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是在专业分项目自评报告和专业特色材料基础上对剖析专业进行全面的理性分析和系统总结,并充分反映学院的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成果。在自评报告编写体例上,建议按照三个符合度进行编写。

高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给出的11个主项目、57个分项目和一个专业特色按三个符合度分析,可表述如下: 主项目1: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即第一符合度。这是专业剖析中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分析。

要求在充分进行社会和行业高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保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社会需求要求及就业要求。用详实的、动态的调研报告,支持第一符合度的可信性。

主项目2至9:即课程体系和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等。这8个主项目是紧紧围绕实现第一符合度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条件。分析教学条件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是第二符合度。在进行第二符合度分析时,要结合我院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院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风、教风建设,实施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招生、就业良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充分论证我院形成的专业教学条件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主项目10、11:即学生素质、毕业生就业。这2个主项目,主要是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是第三符合度。要用充足的事实和成果,说明学生形成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必备知识与理论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获取率,说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对口率高、工作岗位技术性强及薪酬高)及社会声誉(用人单位评价、新生报到率及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的名次、获奖情况),说明毕业生的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剖析应重在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照分项目评价指标汇报专业建设成果。而是在分项目评价的基础上,从三个符合度的高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所处的状态,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完善优化专业建设方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形成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2.专业剖析分项目自评表

根据《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剖析分项自评汇总表》,针对分项目进行质量等级评价,确定自评等级(A、B、C、D)。并且填写《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剖析分项目自评表》,在说明自评等级依据时,必须紧紧围绕该项目的等级标准内涵,结合剖析专业实际,充分反映剖析专业在改革、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要求文字精炼、事实清楚、针对性强,充分说明自评等级的合理性和可信性,同时必须列出支持自评等级的有关证据材料目录。3.专业特色材料

特别是学院的主体专业必须认真分析其专业特色。专业特色是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专业特有的优质风貌。专业特色是专业活力、竞争力和质量的象征,需要认真分析、发现和长期培育。--专业特色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专业设置、建设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依据专业社会行业调研成果,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动态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建设理念和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建设,如学分制、弹性学制,学风建设等);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高职人才培养途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体制、机制的建立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招生就业机制的建立等。专业是否具有鲜明特色是优秀专业必备的条件之一。专业特色可以是整体特色也可以是某个项目上的特色。

--专业特色的主要内涵:体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揭示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成长规律,体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独特优质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基本建设方案、人才培养途径、先进优化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职人才特色和学校特色;“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机制、政策、结构优化、效果)等。高水平专业特色反映在与同类院校项目比较上的质的差别,反映在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探求上,反映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机制、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专业特色分析、确认的基本方法:研究、分析专业发展史→总结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经过比较研究、分析,确认专业特色项目→进一步分析专业特色项目内涵→从理论与实践、思路与方案、改革与建设等方面总结并形成结构严谨的、具有先进专业教育理念的专业特色项目。

--专业特色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强调质的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形成有创新的优质精品特色项目;(2)特色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追求,形成高职特色鲜明的项目;(3)特色项目,并非自然成长的,而是要着力培育的,重要的、高质量的特色项目,要由学院、系牵头,组成高水平团队攻关,经过反复探索、长期实践,逐步积淀而成;(4)高职专业“特色项目”,不仅要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人的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且是这些规律的探索、完善和升华;(5)每个特色项目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不要与其它特色项目在内涵上有过多的交叉,能形成一个独立的项目;(6)特色项目,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命周期长,内涵可不断丰富;具有较好的可检验、可操作、可借鉴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专家在判断是否是“特色项目”时,实质上是从特色项目的基本特征入手进行判断的。4.专业剖析自评证据材料

认真做好剖析专业自评证据材料准备工作。必须按照11个主项目,分别准备相应的支撑自评等级结论的证据材料,并分别分装在相应分项目评价盒内,以供剖析专业专家查审。

六、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剖析的依据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七、专业剖析中专家的关注点和重点

有以下几个关注点:专业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与调研、专业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编写、职业关键能力、产学研结合与校企合作、教师结构、“双师”素质培养、教学环境、学生素质、专业特色等。具体如下:

1、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观念是否到位,教育教学研究重视程度等。

2、专业设置调研:特别关注调研报告、跟踪调查报告(专业设置数量、质量要求、跟踪、动态调查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制定调查提纲、调查规划、调查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写出调查分析报告等。

3、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准确表述,不能太高,论证要充分,规格与目标一致,有操作性。

4、教学计划:这是专家最关心的要点之一。是否有行业企业参与?是否体现高职培养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落实到课程上是怎么做的?是否体现了产学研结合?有没有校企合作?计划是否体现了双证书相结合的培养方案?计划的总体结构、理论实践的比例、单独实践的教学环节把握等等。

5、课程体系:主要看课程改革的方案和实施情况。

6、职业的关键能力:主要看学生学习、工作、创新思维的能力、专门技术能力(核心能力),建立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组织学生进行测量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考核)

7、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原始记录,如实习时间、内容、效果、签名、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8、师资队伍:各专业带头人(最好是副教授)、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师生比、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规划,教师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和效果

9、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变成一个体系,具备教书、生产、科研、培训四个功能。看实验室设施是否先进(技术含量)?仿真性能如何?利用率多高?看实训基地的组织机构、责任权利、实施计划、协议、考核等等。

10、学生素质:考试的方式进行检查。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试30人(抽15人,推荐15人)

基础英语考试:三年来学生参加高校考试通过率,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合格率

11、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等;专业资料室、档案室、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的机构、档案、文件、资料齐全

12、社会声誉:三年录取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名单;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省市教育部门对学院的评价。

13、专业特色项目:在特字上做文章

八、专业剖析应注意的问题

1.准备专业剖析材料时切忌就事论事,一定要从长计议。

2.请着重关注下列关键词(句):教学工作的四大管理体系(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工作有多少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如在教学计划管理中,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是什么?岗位群是什么含意,如何确定?如何确定能力结构、关键能力是什么?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是什么?制订教学大纲的依据是什么?教师上课的依据是什么?等等。3.要注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4.要注意历史的原始(有用)的资料的积累。

5.举例:随机抽取某个专业的若干门课程(包括实验、实训)的教学计划、大纲、学期授课计划、教师的教案(讲稿)、试卷、成绩分析、毕业设计、双证书复印件、英语等级考试复印件等进行详细地查阅和分析。并对在查阅中出现的疑点和问题进行提问。

九、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格式 第一项:封面

1.标题为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 2.落款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日期 第二项:正文文字

1.要求统一设置A4页面(页边距上下空2.5cm;左空3cm;右空2cm)。2.大标题统一用三号黑体,正文设置小四号宋体。第三项: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正文的目录 按报告内容定

第四项:专业部析自评报告正文框架 第一部分

专业基本情况

一、专业概况

(一)专业沿革

(二)专业背景

(三)人才培养情况

二、专业现状

(一)师资队伍

(二)实践教学条件

(三)在校学生情况

三、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剖析主项目1)

(一)专业定位

(二)毕业生职业面向

(三)培养目标

(四)培养规格

第二部分

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

(一)师资队伍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8--师资队伍内容)

(二)教学环境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6内容)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2、3,以及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内容)

(五)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4-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建设的内容)

(六)素质教育与学风建设(含专业剖析主项目5----职业关键能力与素质教育等内容)七)产学研合作(含专业剖析主项目7内容)

二、专业教学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含专业剖析主项目9---学生素质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必备知识、基本素质等)

(二)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专业剖析主项目10----毕业生就业等内容)第三部分

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说明 专业特色与创新的内容

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思路 第五项:专业剖析主体内容说明 第六项:各专业分项自评依据

一、专业剖析分项评估汇总表

按11个主项标准内涵给各分项目自评等级,专业剖析分项评估汇总表(另附)

二、专业剖析分项目自评依据(按每项撰写)专业剖析分项目自评依据(另附)第七项:支撑材料(证据材料)

一、支撑材料目录(证据目录)

二、支撑材料汇总(分盒)

第八项:专业基本情况表、专业带头人情况表 两表格式附后 第八项:专业特色报告

正文格式要求:1.统一设置A4页面(页边距上下空2.5cm;左空3cm;右空2cm)。2.大标题统一用三号黑体,正文设置小四号宋体。

第四篇: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研究http://qkzz.net/magazine/0578-073X/2007/16/1583173.htm

谢 曼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多数新出现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投资主体、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方面不甚理想。许多院校的图书馆有着先天不足、后天难调的尴尬。如何适应高职高专院校要求、围绕办学目标建设和管理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本文尝试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现状、读者特点、用户需求等方面谈一点看法。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现状

2005年10月,教育部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04《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的统计数据,由全国119所高职高专院校参与的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高专图书馆不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而据可靠估计,未参与调查的高职高专图书馆,绝大部分情况更糟。[1]根据笔者的观察,高职高专图书馆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勾勒:

(1)数量大,增长快。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后,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遇。在这一扩招浪潮中,出现了许多新成立的、或由中专学校升格的高职高专院校。1998年全国共有386所高职高专院校,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已达1091所,占全国高校的60.9%;而高职高专在校生数量为713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47%[2]。高职高专院校在数量上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普通高校。新增学校的图书馆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生力军。

(2)基础薄弱。新出现的高职高专图书馆,大都面临着藏书量少、设备落后、人员紧缺、馆舍紧张、经费困难的问题。而扩招前即已存在的高职高专学校图书馆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这些学校也在扩大招生规模后,往往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图书馆建设落后于扩招步伐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

(3)人才紧缺,观念落后。高职高专图书馆不仅人员紧缺,更突出的是缺乏专业人才。由于许多新成立的学校是民办高校(有的名义上为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其实质是私人老板投资经营的),图书馆条件差,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在学校办学思路上,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一个新建的高职高专学校,也许可以高薪聘请从某重点大学图书馆退休的高级人才做图书馆馆长,但却在普通人员编制、专业人才引进、图书馆经费方面处处给以严格限制。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决定了二者的办馆理念应该有所不同,但事实上许多高职高专图书馆还在走以前普通高校馆的老路,重藏轻用、追求大而全等思想还比较重。而在评估指标的指挥棒下,单纯重视图书数量的观念相当严重,而对于藏书结构、图书质量较少考虑,成为新时期的认识偏差。

(4)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科研、教学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在普通高校中地位非常重要,已越来越成为共识。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那些各项教学硬件还不完备的学校,这种认识被无奈地暂时搁置。在学校领导的考虑次序里,图书馆一般要排在校园面积、教室、学生宿舍的后面。许多图书馆在学校应付评估时,购书经费会不成比例地骤增,但即便此时,特价书仍是学校领导特别嘱咐的任务。这种情况和评估指标过高是有一定关系,但却与平时投入太少也密不可分。此外,安排各种关系户进入图书馆、人员缺员、压缩设备投入等等现象也经常出现。学生读者的特点

相对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高专学生读者有其特殊性。大致为:

(1)入学成绩普遍较扩招前大幅降低。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属于专科教育,面向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技校、中专招生,有的学校还有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大专班,在高考录取中属于最后一个批次。

(2)悲观情绪弥漫,学习主动性低。高职高专学生大多数认同自己的大学生身份,积极参与学校有关活动,渴望社会认同。但他们也从就业市场的现实看到了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由于种种原因,研究生本科化、本科生专科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上,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与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同台竞争的局面。导致高职高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社会舆论的因素。根据调查,存在“三个看不起”的现象:企业看不起(因个别不良高职高专学生而否定整体)、学生家长看不起(认为读本科才是读大学)、自己看不

[3]起(认为读高职高专是被本科淘汰的结果,是低能的表现)。就业过程中的种种社会不公,导致他们认为学习成绩是次要的,能毕业就行,关键要有关系。悲观情绪在一部分学生中弥漫,这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人生目标模糊。

(3)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普遍。沉迷于网络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严重问题,高职高专院校有过之而无不及。1994年互联网方走入中国,至2006年12月31日,内地网民总数已达1.37亿,而其中学生网民占32.3%。[4]由于中小学管理较严,大学生应是学生网民中的大多数。根据一份大学生休闲活动调查结果,高职高专大学生休闲时间中的25.3%用于上网,高居首位;而看书读报仅为10.4%,居第5位。[5]在这些学生的上网时间内,大部分时间用于聊天、游戏,甚至有学生经常在校外网吧夜不归宿。这种以纯粹消磨时间为目的,甚至因色情、网恋而上瘾的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毫无帮助,甚至危害至大。遗憾的是,这种现象短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改变。

3读者需求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为了

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读者,我们需要对读者需求进行分析。笔者所在的南华工商学院是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既有文科专业,又有理工科专业,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下文将以南华工商学院图书馆为例,根据图书外借统计数据,发现有四个特点:

(1)专业图书需求中以应用性图书为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在以应用性、实操性课程为主。相应地,学生在学习参考书方面的需求必然倾向于这一类型的图书。理工科方面,侧重于制图、组网、网站设计、维护、装配等工程技术一线的内容,人文社科方面主要集中在营销、会话能力、跟单、报关等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外借的专业图书中,居于首位的即为实操性图书,约占38.1%。

(2)休闲读物需求较大。这里所指的休闲读物是以消遣、兴趣为目的,供闲暇时间消磨时光、放松精神的读物。休闲读物能愉悦读者,给人以阅读的乐趣。我校图书馆的流通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馆非专业类图书外借比率为60.73%,大多以休闲为目的,而文学类图书的外借百分比便已达到36%以上。

(3)同龄作家的作品受学生欢迎。2006我馆外借图书排行榜前三位分别是《爱上你坏小子》(柳维熙著)、《爱你爱到女娲纪》(鬼鬼著)、《别走,我爱你》(董晓磊著)。排行榜前20位的作者还有:郭敬明、妮子、棉花糖、木卯、(韩)徐亨周、郑媛、猎瑾、董晓磊、解嬿嬿、布丁、逆时针走的钟、(韩)姜佳英。这些作者中大部分对于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非常陌生,“八〇后”、“新锐”、“网络写手”等经常是他们中常见的标签。网络给了人们发表作品的空间,也在以应接不暇的速度推出新人,而与他们同时代、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大学生们,是他们最广大的读者。

(4)思想性读物、科普类读物需求减少。与前述热读的休闲型读物相对应,需要动脑思考的哲学、科普读物则备受冷落。根据我馆2006流通纪录,哲学类图书流通数所占

比例仅为4.1%,而自然科学、科普读物仅占0.61%。数据表明,在学生中存在功利性阅读的倾向。

4几点建议

(1)突出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指导藏书建设。高等职业

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这就是说,高职院校可以有自己的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因而,高职高专应理解为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其培养目标为有确定职业岗位群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这一定位,高职高专图书馆应该为职业教育服务,应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围绕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制定合理藏书规划。藏书结构应该突出高职高专办学特色。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调整频率较快,并不断有新专业出现,故而图书馆还应在执行购书计划时进行灵活调整,不断监控馆藏结构。

(2)根据高职高专学生需求开展图书采访工作,提高图书采访质量。采访人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和读者需求,在专业图书方面以应用性、实操性图书为主。休闲读物方面,采访人员应多读大学生同龄作家作品,关注网络文学,以提高图书格调,保证内容质量。

学生喜欢阅读贴近校园生活、引起思想、感情共鸣的作品,这无可厚非。一方面要保障大学生的思想自由、阅读自由,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图书馆的经费有限,我们不得不有所取舍。而这种取舍,正是我们可以利用来引导读者阅读的机会。

采购图书的过程就好像在为读者点菜,责任重大而任务艰巨。除了引进高质量的专业图书,还要选择高水准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创造条件。因此,保证图书采访人员的高素质也非常重要。

(3)引导阅读,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高职高专学生接触的学科范围较窄,也比较接近技术层面。因此,扩大读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潜在竞争力,是图书馆应当担当的责任。在这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式发挥作用。采取诸如文献检索课教学、新生入学教育、建立读者协会、加强新书通报和好书推荐、开展图书馆宣传月活动、开展读书征文和读书讨论活动、利用电子阅览室引导上网行为,都是有效的手段。此外,应特别引导读者阅读思想性读物,培养学生“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4)配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挥文献保障作用。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其实缺乏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明确方向。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明确方向,完善自我,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成功、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就业心态,也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6]在这一活动中,图书馆的积极参与,当有助于学生朝着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南华工商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顾健.中美高职高专图书馆的比较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2] 郝文婷.高职高专院校占全国高校六成[N].中国教育报,2006-8-4,(1).[3] 温贻芳.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C].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19次),2007.1.[5] 宁晓菊等.大学生休闲生活调查研究——以南华工商学院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4).[6]邢娣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4).

第五篇: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建设探索

张丽香 王海

摘要:由于网络动漫的影响.动漫产业现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动漫专业人才却相当的短缺。如何实现高技能型动漫人才的培养完成从传统动漫到计算机动漫的平稳转变, 以及动漫专业建设的新目标都成为新一代动漫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本文从动漫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出发,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其专业建设的建议。关键词:高职高专;动漫专业建设;动漫产业

由于社会对动漫产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国外动漫产品的大规模进人.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本土化。而数字时代的到来.也给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又给我国动漫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机遇。我国动漫专业的教育在本世纪初开始快速发展.日前已粗具规模.既有面向研究开发型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又有面向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中专和各类培训班的教育.并逐步显现出体系化的雏形。开办动漫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已经由最初的几十所发展到现在的400多所.在未来的几年里.还将有更多的院校开办动漫专业.而且专业方向将越来越细化。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如何针对社会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出符合动漫产业需要的动漫人才.已是各大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动漫产业对动漫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动漫人才相当缺乏,总需求量大约为25万人。而各高校每年能提供的毕业生大概在5000人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动漫产业对人才的渴求。在动漫产业中.人才的需求旱现“金字塔”型:最底层为运营、支持、服务等“边缘”人才;“中段”是动漫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创作师、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等人才。而现在需求最多的是“中段”人才,“中段”人才以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I田j游戏营销人才为主。然而.我国目前培养的人才却是以低端运营、服务人员为主。而“塔尖”人才并非经过j五年的学校学习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但是“中段”人才则是可以通过在校学习培养的:,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动漫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动漫是个发展较快的产业,传统的动漫工艺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动漫产业的要求,计算机元素的大量引入.使得动漫变得更为牛动、逼真,流通得更为迅速。种种电脑特技让大众对动漫发展瞠目结舌之时.也给整个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对动漫专业人才的要求.动漫的创作早已不是传统陈旧的纸卜绘制和印刷。计算机元素的加入、越来越细的设计分工.也给动漫专业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动漫不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学科.它要求动漫T作者是兼具刨作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七.在专业课程的设置L,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对他们创作能力的培养。创作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增加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对文学、艺术和影视创作有一定的研究与修养,只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培养现状

我同动漫专业是1953年开始设立的.但是在2000年以前,动漫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例如.作为我国动画人才培养的龙头,也是全国最早创建动嘶学院的北京电影学院.在2000年以前共有动漫专业毕业生50人,平均一年只培养一个毕业生,而且这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转了行.2000年以后,动漫产业的广阔市场受到社会的追捧,社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猛增,许多院校开始纷纷设立动漫专业,有些大学甚至设立动漫学院.到2006年,我国已有447所高校开办动漫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动漫人才近5000人。社会上还有不少的培训机构开办各类动漫培训.使得动漫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定的规模。

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多半设立在艺术类或计算机类院系中.由于设置的院系不同.对动漫专业的学习侧重点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艺术类院系开办的动漫专业较为侧重原画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类院系开办的动漫专业一般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动漫设计或游戏的相关软件的应用上。现在,很多院校设立了动漫学院或动嘶学院.将动漫争业细化为各个方向.例如原画方向、游戏方向等.面向社会的具体需要。制定了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动漫专业是个较新的专业.对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往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在相当多的专业院校晕.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动漫专业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定位.许多人认为动漫专业的教育就是美术教育和计算机教育的结合.有的人则偏重技术层面或艺术层面。对其教育本质理解的狭隘.导致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并不完善。事实上.动漫专业教育即使是细化了专业方向。也仍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理论与技能结合、创作与经营结合等内涵形成的综合性教育体系。所以需要不断的探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动漫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现在的教师大部分是由原来从事美术或计算机教育的教师担任.或者是从公司里聘请有项目经验的动漫人才来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或进行专题讲座。公司的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技术和项目开发经验.但是缺乏教师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并不了解.其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不够系统:学校的教师虽然具有良好的动漫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动漫项目的开发经验.所以,师资力量是目前动漫专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硬件设备落后

动漫专业涉及的相关教学设施分为基础实验摩和专业实验室.具体分为标准动嘶实验室、音视频实验室、非编实验室等,主要设备是计算机和各类动漫游戏制作软件。由于这些设备相当昂贵.现在只有一小部分有经济实力的院校能提供优秀的设备资源。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动漫专业就拥有价值一千多万元的动漫教学仪器设备.拥有国内最先进和最完善的影视动画教学实习设施.该校引进厂国际尖端品牌全套IBM双屏工作站.Edit实时编剪系统、Sony数字,模拟录影设备以及国际先进的专用三维动画捕捉系统,但是并非每个院校都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大部分院校的动漫专业仅仅拥有普通计算机实验摩、画室等基本教学设备。由于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使得教师只能将部分教学内容“纸上谈兵”或放弃不讲.这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从事相应的岗位,还需要由企业负责相关的培养学习.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发展对策

动漫专业是目前市场看好的朝阳产业,随着网络的发展,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高职高专院校要将动漫专业建设得更合理,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准确定位,确定特色教学

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就是注重以市场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国内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素质实施准确定位。不能盲目的跟从其他院校.要从自己院校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计划,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结构。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

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人才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动漫专业师资队伍的建没卜,除了学历、职称结构要合理外.应当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产学研”结合的方法。提供良好的师资队伍培养方式.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重视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特色.动漫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除了学校提供的实验设备外.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可作为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各院校必须加强与动漫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手培养人才或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探讨多种可行性。现在主要有两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一种是企业提供项目,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参与项目开发;另一种是学校开设实训课程,企业提供培训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式。目标均是通过利用双方的资源,达到共同培养动漫人才的目的。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以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适时地调整与优化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参考文献:

[1]傅立新,顾亿天,徐大鹏,史光辉.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漫人才——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性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2]赖晶亮.高职高专动漫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3). [3]张刚.动漫产业现状与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0). 作者简介:张丽香(1978—),女,广东潮阳人,私立华联学院软件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王海(1975—),男,江苏邳州人,私立华联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据仓库。

下载高职高专院校申办新专业有关问题的研究[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高专院校申办新专业有关问题的研究[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申办新专业的报告(推荐)

    关于申办新专业的报告 教务处: 根据《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最新版)》,针对凤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特申办该目录中的如下专业(申报表随后补报): 一、基本专业: 《广播电视......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党建工作不容忽视,特别对于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党建工作也具有特......

    高职高专院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大全)

    摘要:本文过通揭示武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论述高职高专武术课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提出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对策及......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pood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张德昕 吴昕慧 摘要: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与机遇,为保证教育质量,高职教育应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专业如何开展校企合作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专业如何开展校企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与社会脱节,影响未来就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实践教学将理论......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类专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类专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类专业制度建设是抓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因此专业制度建设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工作。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着重分析了高职生源生源质量现状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关键词】高职教育;生源质量;现状;管理对策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

    高职高专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本科大学创业教育正火热开展,已经形成了三种典型模式。但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相对落后,甚至尚处于起步阶段。构建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