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1、怎样以身作则
自己能严肃厂纪厂规,带头认真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的利益,绝不做有损于企业的任何一件事,珍惜企业的声誉,不对外泄露企业的机密。
2、如何看待政令
在日常工作中自身行为做到下级服从上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只要是上级下达的任务,能及时领悟、立即落实,抓紧时间不折不扣确保任务按时完成。一句话:绝对服从,认真执行。
3、对上级的工作安排存有不同看法怎么办?
首先作为自己的岗位,工作时间内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并认真落实是自己作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由于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与自己有着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时,首先无条件执行上级下达的指示或任务,下班后主动找上级沟通。合情合理摆明自己的观点,尽可能与上级达到对问题的共识,绝不因存有不同看法在公众场合顶撞上级,或拒不接受上级下达的任务。
4、工作中因工作问题对上级存有意见或不同看法时怎么办?
在日常工作中下级对上级的工作方式方法存有个人意见,并通过沟通还是不能产生共识时,应通过正常途径采用书面形式向企业老总汇报个人的看法或叙述事情的经过。尽量减少直接与老总面谈,避免因个人的问题而影响企业老总的整体工作。总之一句话,凡遇到与上级意见不一致时,绝不先越级向上级反映,而是在通过沟通达不到统一意见时,采用书面形式向上级的上级汇报。
5、怎样看待横向关系
在日常工作中,因工作原因必要与自己的上级.下级及各部门发生接触联系,只要与人接触不可能对任何问题都有一致的共同看法.由于对事物往往出现不同看法时,也就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在出现矛盾时,这就得看个人的素质,只要有以企业的大局为重的观点来对待矛盾,尽量是求大同存小异,将方便让给对方,把困难留给自己,在工作中的一切矛盾也就不难解决了.我们应该注意:遇到矛盾时千万不要按个人性格来对待矛盾,来处理矛盾,这样非但缩小不了矛盾,反而会使矛盾不断升级,这一点应该说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
6、怎样对待团队精神
做为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知道独木不成林的道理,你要想把自己所管理的部门能符合上级的工作要求,离不开本部门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你能充分掌握自己周围各人的特长及不足点,通过合理搭配调整,充分发挥各人的长处,那么你的工作目标也就容易达到.任何一个部门,你要想把自己的部门管理好,应该意识到:解决部门的任何问题,靠自己或少数人来解决问题或达到自己的工作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只有靠大家的力量才是解决问题或达到自己目标的最佳途径。
7、怎样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你能充分掌握自己部门各人的能力,根据上级的任务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好每一个人的日工作量.使自己的员工在八小时内能达到满负荷工作,杜绝出现闲散现象,不应该浪费任何一点劳动力,再则充分降低不合格率,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资,减少报废率。
8、怎样理解管理人性化
员工存在这样与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作为管理人员绝不能按自己的情绪来对待犯错误的员工.今天我心情好,你犯点错,无所谓,今后注意就是了;今天我心情不好,家里面闹矛盾,或上级批评了自己,肚里有气,把员工当自己的出气筒,乱骂一通,随意训人;没有实事求是,没有按制度来引导员工.对于员工犯错误应该按企业的制度,根据员工错误的大小对号入座,耐心细致地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正确开导,使犯错误的员工从内心中自己感觉错误的危害性,使他能心服口服.再则平时应主动关心员工日常生活,用温暖的关爱来感化员工。
①
第二篇: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行政意识——最基本素质
作为学校行管人员要特别关注工作的严密性、严肃性和保密性,做到没有形成决议的事情以及会议的决策过程,不乱讲;做到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决策前可以争论,一旦形成决议,都要和领导保持高度一致,绝对服从;做到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属于本职范围的事情一无反顾地做好,保持领导的权威和学校工作的权威,为学校工作的整体推进,出力献策。
岗位意识——基本要求
对所在岗位的知晓程度和坚持上岗的自觉性,是行管人员基本素质。要求坚守岗位,不随便离岗,做到岗在人在,人不离岗,岗位不能没人。凡涉及学校的事和人,属于职责范围内能立即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耐心说明理由,限期解决,对不属于本职范围的,要引导到相应方面和人员手中,协调解决,并要督办工作效果,树立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角色意识—必备条件对本人在学校的地位、作用、职责有个清醒的认识,特别对自己的特长与缺点有个明确的意识。要干好本职工作,并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工作职责 大局意识——道德准则
以集体利益为中心。办事要以大局为重,先集体后个人。这就要求学校行管人员从学校工作的大局出发,时刻考虑学校发展的大局和教学质量这个中心。要有吃苦精神,有淡薄名利,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优化的原则。
服务意识——根本宗旨
管理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者。要树立大服务观念,要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服务于广大师生的需求。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把管理作为一种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不仅把工作当一种职业和责任,更要当成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来看待,把服务当成一种对人生的享受,追求一种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感,真正做好服务工作。
责任意识——内在条件
行管人员有一种认真负责、并负责到底的觉悟和精神。把工作当成自身的最大事情来做,能够用十分力气做好的事情,决不用七、八分力气地做,而且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要尽职尽责,不能有半点闪失,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差一分一厘,从平时工作的点滴中渗透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做及时的补救工作。质量意识——最终归宿
质量意识,包括两层,一层是对自身工作质量要求的认识,另一层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认识。要求在平时工作中加强调查,侧重研究,反复思考工作的策略,仔仔细细地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为校长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以自己一流的服务,来推动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创新意识——努力方向
行管人员是学校的决策者、执行者,在工作中对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顺应时代发展。在工作中多思考、多比较,找出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案。
第三篇:酒店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浅谈
酒店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浅谈
酒店是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的特殊性服务行业,其经营宗旨较其它行业的目标要求也更高。随着酒店业的蓬勃发展,酒店经营管理的内涵被更多的管理者重视起来。酒店在建立和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和各种操作规范的同时,对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及其管理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要求也越来越凸显。培养使用优秀管理人才对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和产品质量标准实施全面管理,是酒店最终实现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酒店管理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铺就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轨道,从而使酒店稳步可持续的发展呢?笔者认为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一名酒店管理人员要忠诚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本职工作充满激情, 充满信心,要身先士卒,严以律己。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职业作风;较好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模范的品德行为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下属,使其对你产生信赖.遵从。有位伟人说过: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凡是要求别人做好的,自身首先要做到、做好,才能成为下属效仿的榜样。
第二,管理人员要有先进的管理意识;科学的激励理念和公正廉明、赏罚分明的管理手段;荣辱不惊、不恕自威、言而有信的为人风 1
格。管理就是“管人理事”;管理就是由少数人协调、指挥多数人的活动,以达到任何一个人单独行为而无法达到的目标。管理不但要“管对”、“理好”,而且还需要“有理”,所谓“有理”就是要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标准、依据;要公平、公正。酒店为满足宾客需求所制定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就是“理”,对事待人都要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来管理。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执行制度必须严肃、严明;要有魄力;要赏罚分明;及时兑现;公平对待,并且持之以恒。
第三,动之以情、患难与共、理解下属,积极融洽与下属的关系,与之交朋友、做知己,是酒店日常管理工作中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称之为“感情管理”。管理者对下属要严格要求,但不能高高在上、高人一等,更不能以势压人。在任何时候, 上司与下属的人格始终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在处理问题时,换位思考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改善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下属才会真正意义上的配合管理、服从管理。
然而,酒店是以宾客为中心的服务行业,满足宾客的一般需要,是酒店管理的基本要求。开展“超常服务”、“超前服务”和“超值服务”,满足宾客的特殊要求,是现代酒店提升服务挡次和品牌形象,达到务实利益的最终目标。管理人员不但是优秀的管理者,还应该是服务标兵.操作能手和营销模范。
由此可见,管理人员队伍在酒店经营管理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强管理人员自我完善意识,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是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和酒店全面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这样,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政策才能落到实处,酒店的管理工作才能有实质性的提高,否则将只是一个形式、一句空话。
“ 没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就没有优秀的员工队伍”!
第四篇:企业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企业管理人员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前言
知识智慧能力
名词解释
企业--事宜追求财富最大化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
企业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负责发展规划、建章立制、上传下达、对一线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管理协调和跟踪服务的部门职能人员的统称。
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文化知识方面
政治理论
专业知识
管理知识
实践知识
二、工作能力方面
表达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信息运用能力
三、思想意识方面
创新意识
合作意识
服务意识
责任意识
如何提高管理能力
一、企业组织角度
1、明确一个目标的两个方面
2、建立定期的沟通和疏导机制
劫后余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3、分工明确,协作良好
4、共建约束机制
二、个人角度
1、学习综合经营知识,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是指拥有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并对企业成员进行激励,以实现其他任务和目标一系列工作的综合能力的总称。
2、学习最佳的管理方法
3、领队的胸襟
要掌握好度
要善于调查研究
取长补短、求同存异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工作热情
明代学者陈继儒提出对官员的衡量标准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谢谢!
2011-07-29
第五篇:中层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职业要求
中层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职业要求
397
5郭强 原创 | 2011-05-31 11:41 | 收藏
| 投票
关键字:中层管理 素质要求
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有公司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一批具有改革才能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才。
可见,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不同于一般员工,他们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般员工的职业行为。甚至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因此对中层管理者的素质,要有更高层次的特殊的要求。
虽然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层管理者所需要的的素质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些素质是每一位中层管理者所必须的:如主动性、执行力、过程控制、影响力、培训力、领导力以及专业技能等。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惜投入较多的精力,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机会,提前预计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有计划地采取行动提高工作绩效、避免问题的发生、或创造新的机遇。
不能积极主动地前进,不敢为人先,集体的成绩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中层管理者不能对企业的总体绩效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是在为自己的事业自掘坟墓。衡量中层管理者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其个人主动发起的行动数量。在这一点上,中层管理者与冲浪运动员颇为相似。冲浪者只有赶在浪潮前面,才
能够精彩地冲向岸边。而如果每次都慢半拍,就只能在海里起起落落,等待下一波浪涛的到来。走在时代前列需要真正的努力与积极性。
李明是一家中型家用电器公司新上任客服经理,他们的产品虽然是家庭必需品,但销售量不瘟不火,增长迟缓。除了促销、降价和折扣,公司对如何刺激销售几乎无计可施。
李明不安于现状,他仔细调研企业内部的问题并不断考察和分析竞争者的现状,认定如果改善员工在服务质量上、专卖店在销售业绩上的差距,找一种方法使两方面的强项相结合,就有可能增加销售量。
他把一流的客服代表集合在一起进行产品和物流方面的培训,然后建立了一个电话营销中心,来为他们的专卖店服务。顶级的专卖店超过销售指标26%,每年比没有加入专卖店电话计划的一般专卖店多销售100万元的产品。
二、执行力
现任北京亚都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李丽认为:“执行力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也是中层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能力,高层很多时候考核他们的时候都是衡量自己的决策能否被中层管理者很好地贯彻到基层”。
从《执行力》一书卖的火暴异常的情况来,很多的企业都面临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好的产品要好的策划,好的策划要好的执行,好的执行要好的团队,好的团队要好的中层管理者。执行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层管理者胜出的一个要素。个人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基础,而基础的关键是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中层管理者作为地方区域的决策者、领导者,承上启下,非常的重要。作为总部、你的上级,他们的决策、行销推广方案下来了,都希望得到100%的执行,如果你及你的团队在执行的过程中,常是打折,他们是怎样想的?还会提拔重用你吗?怕更多的是怀疑你的能力,索性还是换掉你吧!
北京某影视发展文化传播公司的中层经理刘先生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段时间,公司的大型项目比较集中,为数不多的制片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刘经理启用了后备人员担任制片的角色,但因为后备人员没有经验,导致很多环节都出了纰漏,而且由于年纪轻,他也未能重视和导演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在此情况下,刘经理开始进行类似于信息管理的工作,将大型项目制片的工作流程、职责以及与相关人员必要的协调工作整理下来,固化成表格;同时安排“老”制片对新人传、帮、带,以使其尽快领会制片工作的要义。最后,项目圆满完成。
刘经理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使责权清晰,明确每个人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作用。实际上,领导的执行力就在于使员工们做得更出色。
三、过程控制
任何事情从量变到质变都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如果中层管理者没有持之以恒的“举轻若重”,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务实精神,就达不到“举重若轻”的境界。
有一家著名出版社的中层主管,希望该出版社在出版界的某一特定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经过上级领导的同意,他决定以相当可观的价格购买一家比较小的出版社。该主管急于推行这一购买活动以确保出版社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给手下施加压力,让他们在没有做好细致的准备之前就仓促上阵,他说道:“我们以后能清除那些细节。”
然而,他手下的快速行动忽略了一个不能被忽略的细节。数以千计的顾客订购了这家出版社的产品,出版社订单在握,这很好;帐单及时开出,这也很好。
但是只有20%的客户支付了货款,不知是什么原因,有人忘记了检查货款回收率。这件事情不是被有意隐瞒的,而是被淹没在其它大量琐碎的财务细节中,这样,非但不能使整个战略产生预期效果,而且其造成的损失妨碍了出版社几年内的其它投资。
如果管理者认为宏图大略才是当务之急,那么此想法将会诱使他相信所有的细节不值得关注。但与此同时,也将有一大堆“小事”带来一连串麻烦,导致他的重大机会被破坏,直至化成泡影。
因此,过程控制细节点的有效把握和关注,对于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目标的圆满达成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影响力
如果说传统意义的领导主要依靠权力,那么现代观点的领导则更多是靠其内在的影响力。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是指身居何等高位,而是指能够凭借自身的威望、才智,把其他成员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取得别人的信任,引导和影响别人来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并且使组织群体取得了良好绩效。领导者的影响力日渐成为衡量成功领导的重要标识。
一个拥有充分的影响力的中层领导者,可以在领导岗位上指挥自如、得心应手,带领队伍取得良好的成绩;相反,一个影响力很弱的领导者,过多地依靠命令和权力的领导者,是不可能在分队中树立真正的威信和取得满意的领导效能的。
张瑞敏曾被入选大陆唯一的“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他的影响在于让员工形成不断变革的意识。海尔集团的员工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刚跑完 100 米,一口气没歇又要继续往前跑,永远不会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感觉。
五、培训力
美国GE公司总裁韦尔奇认为,企业领导必须“忙碌”一些有意义的工作。韦尔奇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小时以上。我对他说:‘你完全错了!请写下20件每周让你忙碌90小时的工作,进行仔细的审视。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或可以请人代劳的’。开诚布公地说,我就特别反感形式主义。有的企业领导赞美‘勤奋’而漠视‘效率’、追求‘数量’而不问‘收益’。‘勤奋’对于成功是必要的,但它只有在‘做正确的事’与‘必须亲自操作’时才有正面意义。我们不妨在‘勤奋’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吗?是必须由我来做的吗?”韦尔奇认为,企业的领导应当抽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寻找合适的经理人员并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他强调,有想法的人就是英雄。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去发掘出一些“很棒的想法”,然后“完善它们”,并且“以光速将它们扩展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他坚信,自己的工作就是:一手拿着水罐,一手拿着化学肥料,让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枝繁叶茂。
优秀的中层管理者更多的关注员工的潜能的开发,鼓励和帮助下属取得成功。安排各种经历以提高他的能力,帮助他成长。
松下公司的领导者认为,如果指示太过详尽,就可能使部属养成不动脑筋的依赖心理。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地机械工作,不但谈不上提升效率,更谈不上培养人才。在训练人才方面,最重要的是引导被训练者反复思考、亲自制定计划策略并付诸实行。只有独立自主,才能独当一面。对中层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启发部属的自主能力,使每一个人都能独立作业,而不是成为惟命是从的傀儡。
某公司的中层经理说:“我经常将一些非常重要的会议交给我的高级助理去主持,这样在我到会或者不到会的时候,会议都可以正常地进行,其他部门地经理都能将他们地问题反映给我地助理,他也能够基本按照我地意思现场处理某些急需决策地事务,我认为这对于我地助理来说就是最好地培训。
六、领导力
管理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富有发展潜质的中层管理者表现出团队取向的工作风格,他们乐于协同作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他们是“领头雁”,是足球场上的“灵魂人物”;他们善于营造一种团队协作、平等沟通的文化氛围;他们坚信1+l不等于2,善于运用头脑风暴放大集体的智慧;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欢迎批评、面对冲突,从来不放弃寻找最好的问题解决办法;他们彼此欣赏,鼓舞士气,关注团队成员的共同发展。
团队合作对中层管理者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管理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层管理者和同事、下级处不好关系。
某公司有两位刚从技术工作提升到技术管理职位的年轻管理者:A经理和B经理。
A经理觉得责任重大,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部门中又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很有紧迫感,每天刻苦学习相关知识,钻研技术文件,加班加点解决技术问题。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向下属证明自己在技术方面是如何的出色。
B经理也认识技术的重要性和自己部门的不足,因此他花很多的时间向下属介绍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当他们遇到问题,他也帮忙一起解决,并积极地和相关部门联系和协调。
三个月后,A经理和B经理都非常好地解决了部门的技术问题,而且A经理似乎更突出。但半年后,A经理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忙,但下属似乎并不满意,觉得很委屈。B经理却得到了下属的拥戴,部门士气高昂,以前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搞了一些新的发明。
对管理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脱离团队,去追求个人的成功,这样的成功即使得到了,往往也是变味的和苦涩的,长期是对公司有害的。因此,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决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深入,而是带领下属共同前进。
七、专业技能
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其实最基础的是每个中层管理者必须拥有的从业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当然每个企业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从事管理类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发挥管理者的素质作用的基础,包括在对未来的发现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有效地培养人才;在下属和团队中树立影响与权威等。每个中层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自身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包括财务知识、行业知识;专业知识、产品知识、商务经营管理知识和一些行业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规则方面的知识。
还在企业基层打拼的TZM,有职业抱负的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