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的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电子公文
电子公文专用章 渝委办发„2006‟7号核收: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关于 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 现将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篇: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的通知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的通知
渝委办发[2008]17号
各区县(自治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
《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8年5月13日
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乡镇锻炼成长、建功立业,优化农村乡镇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农村乡镇人才队伍素质,从2008年起,用5年时间,在全市组织实施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简称“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的“314”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城乡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农村乡镇人才开发力度,着力构建农村乡镇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新机制,不断优化农村乡镇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的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优化乡镇人才队伍结构。
2008年至2012年,选派32511名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到乡镇(全市901个)机关、事业单位及行政村工作,充实农村乡镇人才队伍。
优化乡镇党政人才队伍。每年从本科以上毕业生中为每个乡镇党政机关选派大学生1名,5年共计选派4505人,其中研究生901人。优化乡镇政法人才队伍。每年为每个乡镇政法部门从法学类本科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毕业生中选派大学生1名,5年共计选派4505人。
优化乡镇教师队伍。每年为每个乡镇学校从师范类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中选派大学生1名,5年共计4505人。
优化乡镇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每年为每个乡镇卫生医疗机构从医学类本科或护理专业专科以上毕业生中选派大学生1名,5年共计4505人。
优化乡镇农技服务人才队伍。每年为每个乡镇农技服务机构从农学类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中选派大学生1名,5年共计4505人。
优化村“两委”人才队伍。5年内,为每个行政村(全市9986个)从本科以上毕业生中选派大学生1名,每年选派2000人左右,5年共计选派9986人。每年安排一定指标,从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村干部中招录(聘)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聘)用后派驻村“两委”工作。
力争到2012年,全市乡镇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占比由现在23%提高到35%,村“两委”班子中大学生的占比达到30%以上。
(二)提高乡镇人才队伍素质。
5年内,选送10000名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到高等院校脱产接受学历教育。开展以公共治理、公共服务、依法行政等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公务员轮训。开展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乡镇技术骨干业务培训,培训10000名。开展以解决“三农”工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等为主要内容的村“两委”负责人轮训。
(三)构建以城带乡人才支援新格局。5年内,由各区县(自治县)从乡镇、区县(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组织50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区县(自治县)、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年的顶岗锻炼。从市、区县(自治县)选派10000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农技人员、医生到乡镇支教、支农、支医(简称“三支”)。由“一圈”与“两翼”地区乡镇互派1000名优秀年轻干部进行挂职锻炼。
三、具体措施
(一)积极争取中心和国家机关部委政策支持。
利用重庆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积极争取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农业部、团中心等中心和国家机关部委,在人才项目、资金、名额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乡镇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等方面给予非凡优惠政策;答应乡镇机关与事业单位之间、乡镇与村之间、体制内外之间的人才合理、有序、顺畅流动。
(二)加强对选派大学生的政策支持和项目统筹。
大学生选派工作参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聘)的有关规定,以区县(自治县)为单位面向社会公布需求,定岗报名,全市统考,公平竞争,择优选派。选派到乡镇的研究生可担任乡镇长助理,优秀的可担任乡镇副职。选派到村的大学生关系在乡镇,工作到村,可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经过一定时间锻炼,本人优秀、业绩突出、党员和群众公认,通过有关程序,可担任村“两委”负责人。选派大学生在基层服务期间,区县(自治县)负责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保险费用为每人每年200元。选派大学生在基层服务满两年,经考核合格,到乡镇党政机关、政法部门、行政村的正式录用为公务员,到乡镇学校、卫生、农业部门的正式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选派大学生执行所在区县(自治县)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津补贴标准。选派大学生前两年的工资,主城区(不含渝中区,下同)由区财政承担,“两翼”区县(自治县)由市财政承担,其余区县由市、区县财政各承担50%。津补贴由区县(自治县)财政承担。两年后,由市财政承担的部分工资转由区县(自治县)财政承担。
2008年以前参加“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重庆)”计划的高校毕业生,现仍在我市基层岗位服务的,可参加当年的选派考试。也可在服务期满后,参加全市组织的定向考试考核,择优招录(聘)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原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
将目前的“选调生”、“选派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教师特设岗位”、“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重庆)”等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进行整合,纳入“计划”统筹实施。
(三)为艰苦边远乡镇静向培养紧缺专业人才。
由市教委每年从市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单列300个指标,为艰苦边远乡镇教育、农技、卫生等事业单位定向培养紧缺专业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后到定向单位工作,最低服务年限5年。定向培养指标由区县(自治县)申报、市“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并向社会公布。“定向培养”大学生面向社会公开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按考分从高到低录取。“定向培养”大学生享受市“建设资金”每人每年6000元的资助(国家助学金受助生可以纳入本“计划”,在享受国家每人每年1500元资助的基础上,市里再给予4500元资助)。需要“定向培养”的区县(自治县)、承担“定向培养”任务的学校要与学生签订专业培养、工作安排、服务年限等方面的协议。
(四)加大乡镇在职人员教育培训力度。
加强学历教育。每年选送2000名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高等院校脱产接受学历教育。由市教委从成人高校招生计划中单列指标,统一考试录取。两年学习期内,参学人员的工资和津补贴按政策发放,并给予每人每年3000元资助。资助经费主城区由区承担,“两翼”区县(自治县)由市承担70%、区县(自治县)承担30%,其余区县由市承担30%、区县承担70%,在各级“建设资金”中列支。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参学人员的考核治理,将学历达标情况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重要依据。对脱产学习后未达到学历要求的,给予两年的补习期。补习期间,只发给70%的工资和津补贴,不再给予资助。补习后仍达不到学历要求的,视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予以辞退(聘)处理。
加强专业培训。每年由市教委组织500名乡镇中小学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业务培训。由市民政局组织100名社区治理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业务培训。由市劳动保障局组织300名劳务经济、社会保障治理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业务培训。由市建委组织200名乡镇规划建设治理人员到建筑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业务培训。由市农业局组织400名乡镇农技人员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单位进行业务培训。由市卫生局组织500名乡镇医护人员到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进修。每次培训时间不低于2个月。培训经费由牵头部门负责,市“建设资金”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资助。加强村干部轮训。从高等院校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中抽调人员组成讲师团,在开展实地调研、编写专门培训教材的基础上,赴区县(自治县)开展村“两委”负责人轮训。每年培训4000人左右。讲师团人员的交通、食宿补助等费用由市“建设资金”承担。培训场地、参训人员的交通、食宿补助等费用由区县(自治县)承担。
(五)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支教、支农、支医。
采取按需选派、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方式,组织市、区县(自治县)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农技人员、医生到乡镇开展为期半年的支教、支农、支医服务。市里5年选派2500人,其中教师1000人,农技人员500人(农业150人、林业100人、水利150人、农机50人、畜牧50人),医生1000人。区县5年选派7500人,其中教师3000人,农技人员1500人,医生3000人。市、区县(自治县)教育、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卫生等部门,分别负责相关人员的选派及治理。选派人员的具体数量和专业,根据乡镇实际需要确定。“三支”人员在基层服务期间,原单位所有待遇不变,并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资助。资助经费按选派渠道,分别由市、区县(自治县)“建设资金”承担。
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明确“三支”人员的职责任务,加强考核治理,使人员下得去、有事干、出成效。对选派后不到岗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追缴资助经费,当年考核定为不称职。
(六)引导人才积极投身基层。
加大从乡镇基层选拔领导干部力度。对选派到乡镇、村任职的优秀大学生,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先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或交流任职。区县(自治县)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或确定后备干部人选时,要向乡镇基层一线干部倾斜。新提拔的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原则上要有基层锻炼经历。
逐步实行从基层选拔市、区县(自治县)机关公务员制度。从2008年起,市、区县(自治县)机关补充公务员,主要应从具有两年以上乡镇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择优选调。市、区县(自治县)公开招录公务员时,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大学生中招录的比例不得低于60%,以后每年提高10%,2010年以后达到不低于80%。
逐步实行从基层遴选市、区县(自治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从2008年起,市、区县(自治县)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除非凡单位、非凡岗位外,一般应从具有两年以上乡镇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择优选调。市、区县(自治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时,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大学生中招聘的比例不得低于40%,以后每年提高10%,2010年以后达到不低于60%。
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事业单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应向乡镇适度倾斜。坚持把农村基层工作经历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今后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务时,在同等条件下,有农村基层工作经历者优先。
(七)强化资金保障。
市财政6年投入5亿元用于本“计划”实施,其中4亿元用于选派大学生前两年的工资,1亿元(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建立“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简称“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大学生定向培养、在职人员教育培训、“三支”人员资助、计划治理等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应建立相应的“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资金”,其中主城各区每年不低于200万元,“两翼”区县(自治县)每年不低于50万元,其余区县每年不低于100万元。市、区县(自治县)“建设资金”分别由市、区县(自治县)“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治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结余结转,资金运行情况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接受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并向社会公布。
四、组织实施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计划”在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实施。成立市“计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综合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组织、政法、编制、教育、民政、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建设、农业、卫生、共青团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由市人事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区县(自治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工作机制。市、区县(自治县)“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落实专职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加强工作治理,提高工作实效。
(二)制定方案,稳步推进。
各区县(自治县)和市级相关部门在每年2月底前,根据本地区、本系统乡镇人才的需求情况,编制“计划”实施方案,报市“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市“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牵头拟订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起草配套政策,经市“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市“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年底要对各区县(自治县)、市级相关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情况汇总上报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市委、市政府。
(三)严厉政策,严明纪律。
各区县(自治县)、市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计划”的相关政策,对执行中的问题要及时请示汇报,严禁自作主张。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要加强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计划”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区县(自治县)、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政策,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四)落实责任,加强督导。
各区县(自治县)党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计划”实施工作的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市“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领导不重视、“计划”实施不力、政策不落实等情况,严格追究责任。对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研究解决,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第三篇:9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10-30 来源: 广州日报
(2012年9月19日)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现就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推进全省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到2015年将广州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园区和科研机构集聚区,建成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打造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进一批国际级研发中心。
——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壮大。大中型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35%,全市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12%。培育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2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0家以上科技企业上市、60家创新型企业、3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年产值超过10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
——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培养一批优秀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吸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的创业领军人才;建设一批科学家工作室;75%以上科技人员落户企业。
——科技创新投入大幅提升。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重逐步增加。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争取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广州实现产业化项目30项以上,每百万人口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350件,50%以上的专利由企业申请,形成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
——科技创新成果更加惠及民生。创新成果更广泛应用于生命健康、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领域,数字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社保等进一步普及。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8%。
二、主要任务
2.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推进广州高新区各园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科技园区建设。着力构建中国软件名城。推广土地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专业镇发展壮大。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前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15家以上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6000家以上。依托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发展生物健康、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加快建设光电子与纳米材料、发光材料与器件、机器人、呼吸疾病等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优化提升移动通讯、基因工程药物、数字家庭等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规划局、市知识产权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3.推进协同创新。深化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发挥广州中心城市龙头带动、集聚辐射作用,在重大技术攻关、科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服务体系等领域,开拓合作渠道,建立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建立地方、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联盟。积极拓展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合作方式与渠道,在科技园区布局设立一批科技合作基地,引进高端资源。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设立校企联合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区域创新联盟、科技园区联盟、创业投资联盟等一批协同创新合作平台。支持和鼓励各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知识产权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4.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引导中小型企业联合设立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联盟,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转化能力。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制订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针对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予以政策支持。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按企业研发投入额度由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资助。实行“一对一”特别帮扶措施,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对成长扩张期科技企业,积极引导其利用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对改制上市的予以奖励和成本补助。(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各区、县级市政府)
5.支持申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企业申报或者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获得支持的,组织单位有明确配套要求和配套比例的,市财政按项目要求的比例予以配套;组织单位有明确配套要求,但没有明确配套比例的,市财政视财力情况予以配套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区、县级市政府)
6.培育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建设“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实施“红棉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珠江科技新星培育计划,引进和培养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创新“3+N”主题办会模式,不断提升广州留交会人才聚集效应。扶持科学家工作室开展创新活动。实施科技人员创业工程,支持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学院、技师学院,有针对性地选拔资助优秀学生赴海外留学深造,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建设国家级区域性人才信息资源中心和服务中心,形成珠三角高端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地。(牵头单位:市人才办,配合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7.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国有控股的院所转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企业股权激励以及分红激励试点,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股权奖励、股份期权、分红权、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激励。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人才双向交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优秀领军人才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评聘职称、兼职、授课、培养研究生,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服务并取得收入。(牵头单位:市人才办,配合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市国资委)
8.推进创新资源共享。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实行公共创新平台开放共享补助政策,推动创新平台和科研仪器设备向企业、社会开放。建立财政性资金购买科研仪器设备审查制度和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制度,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教育局)
9.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赋予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有更大自主权。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运用贷款贴息、股权投资、无偿资助等方式支持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建立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机制。探索政府以股权投资方式参与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国家专利技术广州展示交易中心、广州技术产权交易所建设,加大市专利发展专项扶持力度,推进知识产权交易,促进企业重点专利技术产品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的作用,支持非公开上市科技企业进行产权交易。(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办、市国资委、市知识产权局)
10.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支持产业上下游技术协同创新,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软件、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高端电子、数字家庭等新兴产业,催生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围绕建设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国际健康医疗中心、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实施一批生物技术重大项目,打造生物与健康产业创新集群。以广州科学城、番禺节能科技园等为载体,加快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与高端制造等产业技术创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经贸委、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越秀区政府、白云区政府、番禺区政府)
11.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标准推进广州国际创新城建设,加快广州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中乌联合研究院和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伯明翰大学广州中心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国际科技孵化基地,增强国际创新资源集聚的能力。引进高端创新资源,支持境外研发机构和跨国企业来穗开展技术研发、转移和成果转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外经贸局、番禺区政府、白云区政府、天河区政府)
12.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财政性资金或国有资本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编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并经科技主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重点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对引进境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协调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对同步设立核心技术研发机构的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根据其对地方经济社会贡献,按比例给予一定补贴,用于技术研究开发。对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果,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或专利的,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参与政府采购。(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外经贸局、市经贸委)
13.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创新链条的有机融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推进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工作。设立政策性的天使基金。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运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对新设立、注册和纳税在我市并符合规定的股权投资机构给予落户奖励。争取在广州高新区设立科技发展银行,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服务,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法。扩大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专项资金的规模,创新政策性担保资金运作模式,为获得各级科技计划支持、具有专利的产业化项目提供担保。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补偿机制。开展科技保险补贴和专利保险补贴。积极争取广州高新区纳入新三板扩大试点。(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经贸委、市知识产权局、广州开发区管委会)
14.支持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创造。科技计划项目对具有或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项目予以优先立项,应用性研究开发项目以获得知识产权作为项目验收的主要指标。强化市专利申请资助力度,适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对申请、代理专利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给予定额资助;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申请发明专利的,其代理服务费给予定额资助;申请《专利合作条约PCT》缔约国发明专利保护和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药临床,给予申请费用定额资助。对企事业单位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大户,给予奖励或补贴。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的,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15.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科技咨询、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一批多专业的综合技术服务联盟,加快“广东现代服务超市”和科技服务研究院建设,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技术服务外包、检测认证服务、科技咨询和创新创业等科技服务业,探索科技服务模式创新,构建和完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市质监局、各园区)
16.运用科技成果利民惠民。实施重大民生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工程,推进民生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及推广应用,增加民生科技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医疗卫生健康、人口、体育、食品安全、能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人口计生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经贸委、市农业局、市公安局、市体育局、市环保局)
17.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市科技和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高新园区协调机制,强化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实行统一发展政策。统筹全市财政科技经费,集中资源办大事。完善科技计划体系和财政科技经费使用办法,建立绩效、效益导向机制,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益,建立科技计划实施的绩效、项目立项公开制度,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绩效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对企业研发项目的后补助或奖励制度。提高科技计划项目人员经费和间接费用比例。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在发表论文前应申请专利。(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编办、市财政局、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天河区政府、白云区政府、越秀区政府、南沙区政府)
18.营造保护和促进创新的法治和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完善保护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优化维护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和保护创新的市场环境,使各类创新主体公平竞争获得创新资源。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加快制订《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各科技园区要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商标海外注册、商标质押给予资金扶持,严厉打击侵权、制售假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鼓励和保护创新。(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市法制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金融办、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政务办、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各园区)
19.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意识,提倡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营造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举办科技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活跃广州创新创业氛围。建立科学研究与公众沟通的体制和机制,向公众传播前沿科技研究成果。增加科普经费投入,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创新科普传播手段,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市民信息能力提升行动”等专项活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定期向公众开放,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科协)
三、保障措施
20.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领导和统筹,充分发挥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强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统筹协调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重大事项,督促各部门实施、落实各项工作分工。建立创新型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相关支撑研究机构。各责任部门根据本《实施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并切实落实。(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21.建立省市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广州自主创新的政策、资源指导和支持,创建全省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建立省市有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搭建省市联合创新政策资源平台。认真落实《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制定突破性政策措施,建立跨层级联合审批机制。整合和激活广州地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园区、投融资机构等优势创新资源,促进省市创新资源的综合集成和高效配置,释放创新潜能,提高创新效率。(牵头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办、市教育局、市经贸委)2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市财政预算中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重点投向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发和创新平台建设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园区载体建设。建立并完善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的社会监督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第四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
意见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省政府决定在2009-2012年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即主攻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办好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江西崛起新跨越战略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着力培育发展我省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10个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要求和当代新产业发展趋势的龙头主导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要以主攻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任务,以创新型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主要抓手,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优势创新团队为重要支撑,从而大力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中部崛起步伐,实现富民兴赣目标。
二、具体目标
(一)主攻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1.光伏材料; 2.风能与核能; 3.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 4.航空制造; 5.半导体照明; 6.金属新材料; 7.非金属新材料; 8.生物和新医药;
2009年6月30日
9.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 10.文化及创意。
围绕以上1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攻关,加快引进科技成果,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一批产业产值达到千亿元以上。
(二)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
按照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标准和条件,围绕10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培育一批、引进一批的办法,抓好100个左右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含农业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培育发展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同时,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抓手,通过3年努力,使100个试点企业成为省级创新型企业,力争10个以上省级创新型企业进入国家级行列。
(三)实施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按照向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的要求和“整合资金、捏紧拳头、有限目标、重点扶持”的原则,以创新型企业为实施主体,每年选择30项左右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产出见效快、发展后劲大并符合节能、降耗、环保、安全要求的科技成果项目,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引导性、开发性、基础性支持,尽快实现产业化,3年达到100项左右,为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建设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在继续抓好现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固体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和食品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在太阳能发电、LED芯片、风力发电设备、红壤、脐橙、种猪遗传改良和低碳与生态经济等领域,建设10个左右具有江西特色、在国内有竞争优势并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强对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始创新、应用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五)办好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
围绕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在继续抓好省部共建景德镇陶瓷科技城、南昌高新区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的基础上,争取使新余新能源科技城、共青数字生态城和1-2个省级高新区进入国家级行列。同时,在铜、稀土稀有金属、钽铌、中药、绿色食品、低碳与生态经济等领域,培育10余个具有江西优势和特色、能够带动和支撑江西未来发展的产业集群。
(六)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实施“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科技经营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等,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此基础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优秀科技人才为主体,组建100个具有江西优势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其中,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50个,企业组建50个,实行竞争淘汰机制,滚动扶持。
三、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尤其是要从未来需求着手,将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新兴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导向组织和推进工程实施;必须着眼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资金利润率和资源能源利用率,切实把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变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企业主体原则。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和优势高新技术企业上,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技术研发的主体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引导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提高核心竞争力,切实做到以企业的大发展带动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
(三)项目带动原则。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必须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聚集科技人才,以项目检验工作实效。围绕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一批具有创新点、增长点、制高点的重大项目,研究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扶持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配套技术攻关项目,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四)重点突破原则。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必须围绕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明确阶段目标,率先在我省有资源、技术和人才等比较优势的领域取得重点突破。要立足实际,选准目标,做好规划,聚集资源,发挥优势,力争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三年突破。
(五)系统推进原则。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必须围绕培育和发展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顶层设计,将优势产业、拳头产品、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创新平台、特色基地、创新人才等进行统筹考虑和整体布局,整合地方、部门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系统工程的方式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建设。
四、主要措施
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事关全省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它既是科技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省各行各业的任务;既是科技工程,更是经济工程;既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更是面向未来抢占先机的重大举措。要推动资源集聚,落实政策保障,创新推进方式,努力形成项目向10个产业集中,资源向10个产业整合,资金向10个产业流动,政策向10个产业倾斜,服务向10个产业跟进的发展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机构。省政府成立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部署、指导、协调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2.加强进展调度。在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六个一”工程涉及的不同领域,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专项调度会或现场办公会,及时交流、分析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落实目标分工责任。由省发改委牵头,会同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国防科工办、省卫生厅、省文化厅等部门,负责制定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由省科技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信委、省国资委等部门,负责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由省工信委牵头,会同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局等部门,按照“十百千亿”工程的推进机制,负责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和创新型企业的建设。由省发改委牵头,会同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制定重大高新技术投资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负责制定和细化相关配套政策。
4.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要根据“六个一”工程总体部署,提出组织实施的具体项目,并分解到设区市、行业和有关单位。领导小组对各地各部门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和考核,考核目标纳入各设区市六项考核指标体系。
(二)完善创新机制。
1.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科技创新机制。一是制订和完善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持股等方式,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制订和完善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社会化科技投入机制。一是积极引入风险投资。通过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及其它社会资金,加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规模。积极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成立省级科技担保公司。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列为省政银企联席会议的支持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对国家级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融资需要予以优先支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企业合作,充分运用债务融资工具满足科技型企业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在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的1200亿元授信额度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四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创新型企业成长。按照国家关于创业板的要求,积极鼓励创新型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融资。3.完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规定。两年内,确保省级财政科技拨款占省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设区市、县(市、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力争达到2%。二是整合资源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持。省政府每年整合不少于2亿元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无息借款、种子基金、补助(引导)资金、创业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扶持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三是加大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根据《江西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每年启动2-3个重大科技专项。各设区市安排专项资金,每年实施1-2个重点科技项目。四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进一步增加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各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也要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五是加大财政对专利专项资金的投入。各设区市设立专利资助资金,鼓励单位和个人申请专利。
(三)落实激励政策。
1.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制度和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组织实施用户示范工程等方式,鼓励使用自主研发的首台(套)装备。使用财政资金的重大建设项目及重大装备和产品采购项目,应首先采用省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涉及民生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在落实扩大内需的措施中优先安排。
2.落实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税收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发投入,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费用,按照有关税收法律和政策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企业按照《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实施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条件的,按相关规定享受进口税收优惠。
第五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_重庆市人民政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
渝府办发〔2016〕239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部委《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16〕26号)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切实解决我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下简称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现就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
到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档案建档全覆盖,贫困区县(自治县)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到2020年,贫困区县(自治县)卫生资源、居民健康、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二级甲等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全覆盖、村卫生室标准化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医疗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二、重点任务
(一)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
1.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区县级医院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自付费用在起付标准至10万元内的报销比例提高10%,达到50%。(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重庆保监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降低医保起付线。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区县级医院居民医保住院报销起付线降低50%;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重庆保监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3.扩大医保报销范围。按照规定逐步将部分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纳入特殊疾病范围,享受特殊疾病报销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残联负责)
4.扩大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覆盖面。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突发重大疾病暂时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大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对农村贫困人口重病患者按照医疗救助政策,实施普通疾病救助和特大疾病救助。资助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按贫困程度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负责)
5.完善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以扶贫资金为基础,多方筹资,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重点解决政策范围内无法报销的大额自费和医保目录外自付医药费。清理整合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和资金,进一步提高参保标准,降低赔付起付门槛,提高赔付比例,扩大覆盖面。(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重庆保监局负责)
6.实行疾病应急救助。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县域内住院治疗,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扶助后,对其自付费用再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按规定给予部分补助。(市红十字会、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7.设立区县(自治县)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在继续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政策的基础上,设立区县(自治县)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对农村贫困人口发生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单次超过3000元的,在不超过总费用的30%以内实施分段分档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扶贫济困医疗基金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市级财政统筹有关资金予以补助。(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负责)
(二)优化医疗服务,提高健康扶贫的精准度。
8.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建立区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即时结算。(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扶贫办、重庆保监局、市红十字会负责)
9.因病分类救治。以区县(自治县)为单位,依靠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核实准确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数量及患病人员情况,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救治。一次性能治愈的,多方筹集资金,组织专家集中力量进行治疗;
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
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确定区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定期治疗和康复管理。实施光明工程,为农村贫困人口白内障患者提供救治。加强市级和区县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有效衔接、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为贫困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市卫生计生委、市残联负责)
10.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50个常见病、慢性病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试点。制定常见病、慢性病在不同等级医院转诊指标、规范和流程。为每位农村贫困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为每个贫困户确定1名签约家庭医生。农村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费由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承担,涉及医保的服务项目按医保基金规定支付。(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负责)
11.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健全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控制及考核机制,突出针对贫困区县(自治县)和农村贫困人口,对医保目录外的检查和药品使用情况实施重点监控,严查“大处方、大检查”等行为,力争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县域内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住院医保目录范围内费用达到医疗总费用的70%以上。(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负责)
(三)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
12.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强化和落实重点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防治措施。加强肿瘤随访登记及死因监测,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艾滋病、结核病等疾病筛查登记、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艾滋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特殊困难人群药物免费供给等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儿童口腔疾病干预。(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负责)
13.加强妇幼健康工作。在贫困区县(自治县)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完善残疾儿童筛查制度,对0―6岁儿童残疾初筛给予免费,建立贫困疑似残疾儿童诊断补贴制度,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贫困区县(自治县)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安全。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落实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政策。(市卫生计生委、市残联、市财政局负责)
1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整合资源,重点强化对贫困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的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着力改善贫困区县(自治县)人居环境。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素养,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力争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市卫生计生委、市城乡建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市政委负责)
(四)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5.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贫困区县(自治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每个贫困区县(自治县)至少建成1所二级甲等公立医院,每个乡镇(街道)建成1所标准化乡镇(街道)卫生院,每个村(社区)有1个标准化卫生室。实现贫困区县(自治县)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卫生院、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社区)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支持贫困区县(自治县)区县级医疗机构建设特色专科、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重点专科,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负责)
16.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综合采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等方式,支持贫困区县(自治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培养。启动实施重庆市基层事业单位紧缺实用人才招聘计划,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一批包括全科医生和特设岗位专科医生在内的紧缺实用人才,加强贫困区县(自治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项目安排、人员培训、职称晋升、人才引进等方面向贫困区县(自治县)倾斜。通过支持和引导在岗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妥善处理年满60周岁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负责)
17.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贫困区县(自治县)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尽快完成贫困区县(自治县)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互联互通。加大人口健康信息惠民工程在贫困区县(自治县)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加快贫困区县(自治县)居民健康卡发放及有效应用。完善卫生计生、人力社保、民政、扶贫等部门和单位参与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负责)
18.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区县(自治县)区县级医院、二级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乡镇(街道)卫生院工作,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定期派出医疗队,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集中诊疗服务。帮扶双方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服务。(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按照中央统筹、市级负总责、区县(自治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承担主体责任,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统筹做好资金安排、政策衔接、项目落地、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进度和推进措施,确定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做到定责定时定人。将健康扶贫工程纳入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和政府目标考核管理,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细化职责分工,明确任务要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考核。
(二)加强协作配合,明确部门职责。市级各牵头单位要主动抓好工作推进和政策衔接落实,及时制定有关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保障政策落地。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健康扶贫工作合力;
建立健康扶贫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实现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医保信息、救助信息、就医信息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健康扶贫各项任务统筹推进,精准有效。
(三)加强资金监管,落实投入保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统筹资金安排,落实资金保障。市、区县两级财政安排健康扶贫资金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要通过统筹整合使用有关财政资金,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加强健康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和审计,确保健康扶贫资金科学使用、安全有效。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完善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健康扶贫工程的宣传措施,积极引导慈善机构等深入贫困区县(自治县)开展慈善救助。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全面正确把握政策,科学就医,理性就医。做好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及时宣传健康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和实际成效,宣传健康扶贫工程中深入贫困区县(自治县)为群众解除病痛的生动事迹,在全社会营造理解支持健康扶贫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1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本文转载于重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