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47号

时间:2019-05-13 11:5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47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47号》。

第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47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

旧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

(渝府发〔2006〕147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政府同意市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人防办《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同时,终止执行渝府发〔2001〕41号文件。

二○○六年十一月

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意见

(市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人防办)

2001年以来,主城各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1〕41号)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重点解决了城市主干道、窗口地区、危旧住房密集区等危旧住房改造工作。5年来共完成危旧房改造424万余平方米,20余万户居民告别了危旧房住进了新居,居住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解放碑、观音桥、杨家坪、三峡广场、南坪步行街等地区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城市面貌得到较大的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我市主城区范围内还有大量的危旧房屋没有得到改造,危旧房屋改造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繁重。为构建和谐重庆,重点解决老百姓居住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危旧房改造工作力度,市建委会同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市主城九区及经开区、高新区的危旧房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摸底,截至2005年底,我市主城区还有590余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急需进行改造。按照市政府2006年5月24日研究危旧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市建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和市人防办通过认真研究,特提出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实施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居住条件,树立重庆城市形象的民心工程。力争在5年内实现全面改造危房、基本解决改造旧房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

危旧房改造量多面广,在改造工作中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居住的危房;

(二)危旧房密集区;

(三)交通主干道两侧的危旧房;

(四)窗口地区的危旧房;

(五)主城区退二进三的工业企业的危旧房。

三、改造计划

2006-2010年5年内完成危旧房改造590万余平方米,具体安排如下:

危旧房改造五年计划表

万平方米

┌───────┬──────┬──────┬──────┬──────┬──────┐│时 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

─────┤│改造任务│120│120│120│120│120

│├───────┼──────┼──────┼──────┼──────┼─

─────┤│危房│50│50│50│50│50

│├───────┼──────┼──────┼──────┼──────┼─

─────┤│旧房│70│70│70│70│70

│└───────┴──────┴──────┴──────┴──────┴──────┘

四、危旧房改造的对象

(一)危房:经房屋鉴定机构检测鉴定的危险房屋;

(二)旧房:1969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干打垒、捆绑式、砖柱夹壁等不配套房屋;

(三)以上两类房屋均指住宅。

五、危旧房改造政策措施

(一)城市建设配套费

1.拆迁危旧住宅占拆迁房屋总面积70%以上的(含70%),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按拆迁房屋总面积拆一免一点五执行。

2.拆迁危旧住宅占拆迁房屋总面积70%以下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按危旧住宅面积拆一免一点五执行,非危旧住宅按拆一免一执行。

(二)土地出让金

1.项目实行原地还房安置的,还房部分对应的土地予以行政划拨,其余商品房部分对应土地的出让金减免,按拆除危旧房面积的50%计算。

2.项目实行异地还房安置或货币安置的,土地出让金的减免按拆除危旧房面积的1.5倍计算。

(三)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危旧房改造项目的人防工程提倡以建为主,确因地质条件限制不能配套建设的,按建筑面积减半征收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四)危旧房改造项目涉及的规划许可证执照费按新建面积减半征收。

(五)市政府批准本文正式发文之日前,已进行招拍挂供应土地的项目申报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按原工作程序执行;市政府批准本文正式发文之日后进行招拍挂供应土地的危旧房改造项目,按本文件规定程序执行。

(六)危旧房改造中,要加强对历史传统文化街区、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若确需纳入危旧房改造的要进行专题论证和按程序报批。

(七)对个别危旧房改造困难特别大的项目,可专题上报市政府个案解决。

(八)原渝府发〔2001〕41号、渝建发〔2001〕147号、渝建发〔2002〕170号、渝建发〔2005〕19号等文件不再适用于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

六、危旧房改造工作程序

(一)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主城区危旧房改造计划初步方案,与市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房管局共同研究论证后,提出每年的危旧房改造目标任务并纳入年度房屋拆迁计划报市政府批准;

(二)市国土房管局根据目标任务结合每年的供地计划、城市房屋拆迁计划,将危旧房改造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并告知有关部门;市财政局划拨前期工作经费,市国土房管局按项目垫支工作经费进行摸底调查和对房屋进行检测鉴定;

(三)根据土地招拍挂程序,由市国土房管部门向规划部门提出土地公告申请函,规划部门核发土地规划条件公告函,市规划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对申报的危旧房改造项目进行规划论证,给出项目建设规划条件;

(四)市建委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危旧房改造项目进行审核和认定;

(五)市国土房管局将会审认定的危旧房改造项目条件纳入土地出让的条件进行公示,公示后对项目地块进行招拍挂,中标单位向国土房管部门缴纳垫支的调查、鉴定等有关前期工作经费并滚动使用,招拍挂完成后,市国土房管局将中标单位告知有关部门;

(六)项目单位通过招拍挂取得项目用地,在按照基本建设工作程序完善项目备案、规划许可、设计审查和环评等手续后,向项目所在地区建委申报办理相关政策减免手续,所在地区建委在审查相关资料后报请市建委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召开评审会议核定危旧房改造的具体数量,由市建委出具享受危旧房改造政策的通知,项目单位凭通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七)直管公房的危旧房改造,由各区县(自治县、市)房管部门编制计划,报市国土房管局按照主城区危旧房改造程序审定后,享受主城区危旧房改造政策;

(八)每季度由市建委牵头组织危旧房改造工作例会,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主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研究解决危旧房改造工作中的问题。

第二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暂行办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南府发

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危旧房改

住房改造暂行办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南府发〔2009〕7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关于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试行)》已经2009年6月26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民政府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八月六日

关于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暂行办法》(桂政发〔2009〕16号)(以下称《暂行办法》),加快推进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根据南宁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暂行办法》,按加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旧城改造规划和计划,加快危旧房改住房的改造,集约利用原有住宅用地,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力争利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我市危旧房改住房的改造任务。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南宁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全面组织协调我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具体成员详见南府发〔2009〕7号)。市房改办牵头具体负责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日常管理工作。

三、改造原则

(一)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并与我市整体旧城改造工作和住房保障体系相结合,作为整体旧城改造和住房保障的一个部分和补充。

(二)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应执行城市总体规划,优先“成片改造,综合开发”。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且满足改造条件的,鼓励土地使用权单位和房屋产权人进行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按照“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市场运作、综合整治、配套建设”的原则实施。

四、改造方式

(一)已列入我市成片旧区改建规划范围和项目计划的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原则上按照我市现有成片旧区改建方式和工作程序实施,具体按《进一步加快南宁市危旧房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南府办〔2008〕11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此类项目的改造管理工作由市建委、市旧改办牵头组织实施。

(二)除前项所述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之一进行改造,项目的改造管理工作由市房改办牵头组织实施。

1.按《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参照经济适用住房方式进行改造。

2.按《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以限价住房方式进行改造。

3.按《暂行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符合国家、自治区集资建房相关政策的,可采取全额集资建房方式进行改造。

五、实施改造过程中的有关实施主体、土地供应等问题的处理意见

凡未列入我市成片旧区改建规划范围或项目计划并符合《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危旧房改住房原则上都可以申请实施改造。

(一)改造实施主体(即建设单位)。为明确危旧房改住房改造的实施主体(即建设单位)的法律地位并由其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我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实施主体(即建设单位)必须是危旧房改住房土地使用权单位或者业主委员会。

建设单位可通过招标投标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企业或建筑施工企业为代建单位。

(二)改造资金来源。我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资金主要是通过市场运作方式解决,即以市场开发为主,单位和个人自筹为辅,多渠道融资,市场化运作。除享受有关规定明确的优惠政策外,不再予以财政资金投入。

(三)土地供应及出让金交纳。以限价住房方式改造涉及改变用地性质的,由建设单位根据《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到市土地部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参照经济适用住房方式进行危旧房改住房改造的,原划拨土地的性质保持不变,待新建住房上市时按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以全额集资建房方式改造的,原划拨土地的性质不改变。

(四)改造补偿安置。

1.我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主要实行住房产权置换,经房改住房产权人同意也可实行货币补偿。由建设单位与被改造房改住房产权人签订改造补偿安置协议。

2.建设单位制订改造补偿安置方案必须充分征求危旧房改住房产权人意见,公正、公平、公开地做好改造补偿安置工作。

3.改造补偿资金和临时过渡安置费必须先期足额到位,临时过渡周转房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要求并及时落实。

4.危旧房改住房的改造补偿安置须按照国家、自治区、南宁市有关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及《暂行办法》执行。

(五)房屋供应。涉及非还建房屋供应的,按照《暂行办法》规定的顺序供应,由房改部门负责。

(六)权属办证及上市交易。我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具备办理房屋产权证条件后,对于还建住房,由房产部门依照《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为被改造房屋产权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对于非还建住房,则可以建设单位作为产权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证》,非还建住房向符合《暂行办法》规定的对象供应时,由建设单位向房改部门提出申请。以限价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方式改造的,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可按《暂行办法》及相关政策上市交易。

(七)新建住房面积。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后新建的住房应符合普通住房的要求。以限价住房方式改造的,新建住房套型建筑面积不能超过144平方米;以经济适用住房方式改造的,还建住房可按原房改住房面积建设,也可以适当扩大建筑面积,但面积扩大后不得超过144平方米。非还建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90平方米左右;以全额集资建房方式改造的,套型建筑面积按原房改住房面积或本人应享受的住房面积标准执行。

六、工作程序

按本《实施意见》第四条第(二)项规定的改造方式实行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的工作程序如下:

(一)由建设单位负责征求住户改造意见,理清原有房屋及土地权属关系,编制改造工作方案并向房改部门提出改造申请。

(二)房改部门对建设单位提交的危旧房改住房改造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按规定程序核发批准文件,并核准套型面积标准及改造方式。房改部门在核准改造方式前应征询规划、建设部门意见,以保证成片旧区改建规划和项目计划的实施。

(三)发展改革部门收到房改部门同意危旧房改住房改造的批准文件后,对项目予以立项。

(四)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

(五)房改部门会同建设部门指导建设单位开展项目的改造补偿安置工作。城区政府予以协助配合。

(六)对项目建设保证金的使用进行监管。项目建设保证金按《暂行办法》规定存入专户管理,使用时由房改部门按改造项目进度审核回拨。

(七)建设部门按规定予以办理工程报建、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备案、交付使用等手续。

(八)房改部门负责非还建住房部分房屋供应管理工作。

(九)房产部门和土地部门分别负责办理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新建房屋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确权办证手续。

七、措施政策

(一)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可优先列入城建计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二)凡属我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按《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对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危旧房改住房户,予以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危旧房改住房户,允许支取个人住房公积金。

(四)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可将规划研究、总平方案和单体建筑方案一并报规划部门审查、审批,减少审批环节,为项目建设提供“绿色通道”。

(五)城区政府参与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配合组织项目前期调查等工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帮助协调解决。

(六)为确保我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应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出台相关工作措施,简化办事程序。

八、其它要求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相关单位和市民准确理解政策和操作程序。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和动员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明确责任,做好协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推进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对编制规划、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等各环节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紧紧围绕危旧房改住房改造的目标任务,认真制订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重点、攻难点,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三)强化监督,确保落实。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工作的监察力度,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办事程序、服务水平等进行全程监督和定期检查,依法保障建设单位、居民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物价部门要对危旧房改住房改造中各环节的收费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全面清理不合理收费行为,为我市危旧房改住房改造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第三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的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电子公文

电子公文专用章 渝委办发„2006‟7号核收: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关于 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 现将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第四篇:渝府发[2010]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工作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

工作的实施意见

渝府发[2010]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按照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一年强化、二年突破、三年攻坚、四年巩固”有关要 求,2010年是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现就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 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关于坚持安全发展加强安全工作的决议》和市 委、市政府《关于平安重庆建设的决定》(渝委发〔2009〕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防治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的决定》(渝委发 〔2009〕14号)等重大决策部署,以建设平安重庆和安全保障型城市为目标,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工作为主线,在提升政府安全监管能力、落 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全民安全意识等方面进一步落实、深化、创新,实施重点突破,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市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09年下降2.5%;一次死亡3人以 上较大事故控制在50次以内;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控制在2次以内。

――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切实强化。规范乡镇(街道)安监办职能;100%的工业园区(开发区)设立安全 监管机构;100%的乡镇(街道)安监办、工业园区(开发区)安全监管机构配齐必需的监管装备;鼓励探索村(居)设置安全(稳定)专职干部。

――安全监察执法效能显著提升。强化预防为主的执法理念,事前预防性安全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安全生产 事前经济处罚金额不低于总处罚金额的40%;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执法行业全面规范,安全监察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

――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增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班组建设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纵深推 进,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率在80%以上;1000家高危行业生产小企业关闭任务全面完成。

――安全社区创建全面扎实推进。新启动250个乡镇(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评定认证50个市级安 全社区。

三、工作重点

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重点抓好监管执法、安全标准化、安全社区、专项整治、宣传教育、安全投入、安全科 技、应急救援等八项工作,提升政府安全监管能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全民安全意识。

(一)深化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安全违法行为。――强化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安监办设置和人员配备,全面开展乡镇(街道)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安监、综治、信访、公安、司法、人武“六位一体”监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资源的整合效能作用;加强各类工 业园区(开发区)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足额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深化村(居)安监、综治、信访、警务、调解、治保、民兵“七位一体”工作机制,鼓励 探索在村(居)设置安全(稳定)专职干部。2010年,全市所有工业园区(开发区)单独设立安全监管机构,所有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开发区)配齐必需 的安全监管装备。

――完善安全监察执法体制机制。研究制定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职 业安全健康监管等法规规章。强化市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总队的安全监察执法职能,市级行业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安全监察执法力量;鼓励区县(自治县)在安全监 管任务重的乡镇(街道)探索派驻执法中队。建立集各级安监、监察、公安、工商、税务、质监、行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大力实施联合执法; 完善工商、金融、保险以及有关资质管理部门对“黑名单”企业的惩戒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审制度,规范乡镇(街道)委托执法工作,加强业务指导 和培训,全面推进乡镇(街道)行政执法。2010年,全市100%安全监察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强化安全生产事前预防性处罚。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要编制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的执法计划,强化事前处罚,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加大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力度,对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单位和当事人给予严厉的法律、行 政和经济制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观念,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实施“隐患问责”,严格打“三非”、反“三违”、治“三超”,严肃查处事故迟报、谎 报、漏报和瞒报行为。建立行政执法跟踪检查督查制度,对执法力度不够、工作不到位、避重就轻甚至包庇纵容等行为依法实施责任追究;2010年,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 事前预防性处罚金额不低于总处罚金额的40%。

(二)深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 有关政策规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规范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人、财、物等保障措施,自主组织实施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事故抢 险等安全防范工作。深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专项行动,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探索实施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管 理,以及中小企业和事故多发企业安全管理、技术服务“托管”模式。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强化班组安全责任,切实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工会、职 代会、职工代表、职工的作用,开展“安康杯”竞赛、“零事故”等安全文化活动,新启动200个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评定认证41个市级安全文化企 业。

――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强化安全标准化在市场准入中的规范作用,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和新装备使用,淘汰落后和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将安全标准化与风险抵押金、保险费率、名优品牌、评先评优等挂钩,健全企业安全标准化激励机 制。建立安全标准化备案、统一公告、信息发布制度。依托社会团体、科研院校、中介组织、专家等,建立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机构,严格评审认证。大力实施“样 板工厂”、“样板矿井”、“样板岗位”等示范工程。2010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率达 80%以上,发电、港口、燃气、乳制品、烟草、商贸企业等13个非高危行业试行安全标准化。

――健全安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企业安全诚信机制,建立企业安全承诺制度,健全安全诚信与法 律法规结合的惩戒机制。建立企业负责人年薪和员工工资与安全绩效挂钩制度,建立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卡制度,加强个人安全信息监管。严格高危行业安全资质 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健全高危行业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三)深化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构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明确安全社区建设目标。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及评定认证 标准,全面开展以乡镇(街道)、大中型企业为单位的城市安全社区、农村安全社区和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的创建活动。2010年,全市新启动250个乡镇(街 道)创建安全社区,评定认证50个市级安全社区。

――完善安全社区创建机制。各区县(自治县)要成立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委员会,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职 责明确、高效协调、共同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安全社区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管理办法;完善考核机制,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注重过 程监督,强化绩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对经评审认证获得市级、国家级、国际级“安全社区” 称号的,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从安全专项资金中以奖代补。

――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社区创建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领 导,加快推进。各创建单位要掌握本单位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等信息,组织策划和实施安全促进项目,评估安全绩效并持续改进;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增强 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安全社区创建档案,为评定认证和持续创建夯实基础。2010年,在安全社区创建单位确立1500个安全促进项目,建立250个 社区伤害监测网络,成立250个安全社区自愿者队伍。制定安全社区考评认证办法,由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考评认证。

(四)加强安全专项整治,提升高危行业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作 用,建立隐患拉网排查、挂牌整改、档案管理、追踪督办常态机制。按照行业类别、企业规模、管理水平、事故情况等确定重点排查对象,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常态 化。重大隐患由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政府三级挂牌限期督办,实行整治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到80% 以上。机场、学校、工业园区、工矿企业的建设工程按规定实施报批备案;凡有权批准建设项目开工的部门,将批准开工的文件抄告项目所在区县(自治县)建设等有关行业监管部门,督促建设单位依法报批备 案。

――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加快构建道路交通“四大体系”,建设客运驾驶人安全生产信息监管平台,完 成县乡公路安装1000公里护栏,完成40座危桥改造,加快推进渡改桥项目和客渡船标准化改造,推进嘉陵江河口68公里段航道整治工程。加强农村摩托车安 全管理,探索国有大型运输企业安全绩效评估抄告制度,完善水陆交通安全电子监控系统,推进动态监控。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全市高瓦 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全部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所有产煤区县(自治县)煤矿瓦斯实现集中联网监控;强力推广矿井人员定位跟踪系统;严格行政许可,提 高煤矿准入门槛,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严格建筑施工安全许可,健全重大建设项目安全挂牌跟踪督办制度,推广实施建筑工地现场电子监控,继续推进建筑施工 领域安全生产“三落实”专项整治。狠抓非煤矿山矿业秩序整顿,强制推行分台阶分层开采。继续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认真落实《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方案》。开 展石油天然气企业防井喷失控、防硫化氢中毒、防天然气管道占压破坏。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储存、废弃处置等全过程监管,安全间距不足的 加油(气)站、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强制安装阻隔防爆设施。依法整治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秩序。加强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 种设备安全监管。集中开展高层建筑、公众聚集场所、危旧房片区消防安全整治。全面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培育监管执法、职业健康监督员“两支队伍”; 建立职业危害申报、作业场所监督检查、职业卫生安全许可“三项制度”;构筑法律法规标准、技术服务支撑、宣传教育、信息与装备“四大体系”,改善作业环 境,减少职业危害。切实抓好铁路、民航、电力、冶金、有色、机械、建材、轻工、水利、农机、民防、中小学校等安全专项整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扎实抓好高危行业生产小企业关闭工作。2010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300个小煤矿、638个小 非煤矿山、50家小危化生产企业、12家小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关闭任务。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完善政策,规范关 闭标准和程序,加强检查、审核、验收。强化关闭工作督查,严防弄虚作假。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困难职工救济救助以及土地复耕、环境治理、煤矿周边 农民的水、电和道路等问题,确保社会安全稳定。进一步强化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的“打非”责任,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等生产经营活动,严防关闭企业死灰复 燃。

(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社会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以宣传“平安重庆”、“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为主线,打造以市安监局公众 信息网、《中外安全生产》、《中国安全生产报》等“一网、一刊、一报”为核心的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大措施及先进典型和经 验,曝光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和重大事故典型案例,促进企业零事故、社区零伤害、乡镇零死亡活动。健全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宣传网络,开展 树先进典型、“安全生产月”、“安康杯”、“送安全文化下基层”、安全保障示范创建等系列宣传活动。完善道路交通、消防、公共场所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大力开展专版、专栏等特色宣传 活动,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大培训。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统一编制交通安全、防火防爆、防触电、防中 毒和各类事故、自然灾害自救基本知识教材,在中小学校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鼓励支持高校及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开设安全工程类专业。推进安全技术集约化培 训,加大考试考核力度,建设市安全技术考试考核基地,促进高危行业“变招工为招生”,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开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实施全市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2010年,完成对全市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负责人、安监办负责人以及安 全监管人员“大培训、大练兵”轮训活动。

(六)构建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要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安全费用政策,加强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 保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共安全项目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全专项资金同比增长10%以上。全市各级行业主 管部门要强化安全专项经费投入,保证建设目标如期实现。推进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责任保险,安全风险抵押金由市级统一集中存储。从责任保险保费、工伤保险 保费、风险抵押金理财收益中提取一定费用,统筹用于安全生产预防性投入。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实施安全保障投入资金市场化运作,搭建安全 生产投融资平台,筹集资金超前投入重点工程。

(七)构建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增强本质安全保障能力。编制和实施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安全生产项目储备,建立项目库。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 位、中介组织、协会学会和安全专家智力支持作用,推进安全科技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快重点实验室和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建设,构建安全科研协 作体系。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安全技术改造,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安全科技成果,建设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全面实施“金安”工程建设,建立 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信息网络平台、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综合指挥平台,实现实时监控。组建市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开通“12350”举报投诉电话,畅通举报、投诉、咨询渠道。

(八)构建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提升事故灾难应对水平。进一步推进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继续推进“186”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健全应急资源数据库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应急装备设施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市、区县(自治县)两级政府应急机制和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健全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运行协调机制,建立应急救援区域联动机制。强化应急职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

四、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紧密围绕“基 层基础突破年”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维护好安全生产秩序。严格落实《重庆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2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决定》(渝府发〔2009〕80号)等各项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中央在渝及市属重点企业安全监管,切实增强执行力,强化工作落实。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失职、渎职以及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对较大以上安 全事故,严格行政问责,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进一步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实行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逐级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任务。健全完善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强化过程考核,做到月通报、季发布、年考核,发挥好安全生产考核激励和约束作用。探索建立安全监管激励机制,对安全生产贡献大、取 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将安监岗位作为后备干部锻炼岗位,对优秀安全监管干部给予重用,鼓励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安全监管人员实行特 殊岗位补贴,“从严治安”与“从优待安”并重,切实稳定安监队伍。

(三)进一步健全协同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安委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健全重点行业领域安 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分析相关行业领域安全形势及重点工作,对工作不力、事故多发、执法难等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企业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督查督 办,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和无缝衔接。切实抓好重点时段、重要阶段、重点部位的安全事故防范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回头看”专项行动,组织 安全专项检查督查行动,实施重点帮扶和严防死盯,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控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一○年一月五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安全 基层基础△ 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 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 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年1月7日印 发

第五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2]1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巩固年工作的实施意见

渝府发〔2012〕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按照《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基本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现就实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年”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23号)、国发〔2011〕40号文件和市委三届十次全委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年”、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年”工作为主线,以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实施科技兴安和人才强安为支撑,深化基层基础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巩固事故防控成效、推动安全文化繁荣,基本建成安全保障型城市,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创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事故防控成效明显。全市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1年下降2.5%,较大事故控制在45次以内,重特大事故控制在2次以内,重大未遂事故起数同比下降5%。

――安全监管合力全面增强。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监管网络延伸到村居,配备安全专(兼)职干部;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全面开展,安全监管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试点探索取得明显进展。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动纵深推进,A、B级企业达到85%以上;激励约束机制和“黑名单”惩戒机制全面建立;班组安全建设切实加强,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有效规范,企业全面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

――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全面完成煤矿“六大系统”建设;新安装道路防护栏1000公里,完成200艘短途客船改造;更新改造老旧电梯100台。

――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实施文化强安战略,提升全民安全意识;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评审认证市级安全社区100个,创建国家安全社区5个。

三、工作重点

按照“巩固、落实、深化、提升”的工作方针,围绕实施《重庆市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切实抓好巩固和深化基层基础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事故防控水平、建设安全文化等重点工作,有效提升全市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一)加强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强化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按照“充实市级、巩固区县、强化乡镇、延伸村居”的要求,强化市级安全综合监管部门监察执法、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宣传教育等机构、队伍的建设;全面完善市和区县(自治县)重点行业监管部门机构、队伍、装备的配备;建立健全区县(自治县)安全综合监管部门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安全监管体系建设,2012年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进一步规范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配备与监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加强村居(社区)安全监管网络建设,配备安全专(兼)职干部和适应工作需求的装备设施,健全管理制度和台账,接受乡镇(街道)安监办的指导。切实加强国家和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提升安全监管队伍素质。实施各级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健全集约化培训、专业化培训和定期轮训机制。2012年,全市各级政府分管负责人、综合监管部门班子成员、行业监管部门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覆盖面要达到100%。建立安全监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推进岗位认证和专业化、职业化改革试点。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规范安全监管人员选拔、培养和考核激励等制度。坚持“从严治安”与“从优待安”并重,全面落实安全监管岗位补贴,建立安全监管人员意外伤害救助金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依法履行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技术咨询等职能的管理,严格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严格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充分发挥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联席会议作用,强化安全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的联合执法,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有计划的执法检查,加强执法案卷评审和执法统计分析。全面规范委托乡镇(街道)执法工作,强化委托机关的监督、指导、培训职责。认真落实事故查处分级挂牌整改、跟踪督办、警示通报、诫勉约谈和现场分析制度。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调查处理结案由全市各级政府按照有关权限批复,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综合采取行政、刑事措施,依法严惩非法违法行为。

(二)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强化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的责任,强化人、财、物等保障措施,逐级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健全并执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落实其对企业安全状况的评估和整改建议权。继续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制定完善行业量化评估标准,逐步将行动范围拓宽到所有工矿商贸企业。坚持分类指导,督促企业持续整改升级,全面建章立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2012年年底前,重点行业(领域)A、B级企业达到85%以上。

――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发〔2011〕4号)要求,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达标创建工作,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认证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建立样板工厂、样板矿井、样板班组(站段)和样板岗位,实现持续达标、动态达标和本质达标。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进行评价验收。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逾期未达标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依法关闭。要将职业危害防治纳入达标创建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到2012年年底,全市创建220个职业健康规范化管理企业。

――全面建立企业安全诚信机制。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依法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完善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严格技术和安全质量标准,严把安全准入关。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督促检查、行政问责等制度,对企业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建立激励约束和“黑名单”制度,将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评定级别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和能源供应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和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激励约束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强化政府投资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全市各级政府要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制度,并将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做到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主要用于监管能力建设、安全隐患整治、宣传教育培训等。督促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全面实施工伤保险、责任保险和风险抵押金制度。高危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含加油站、加气站、液化气充装站等)要依法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依法实施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制度,研究拓展救助范围。探索建立保险机构参与事故风险控制和管理办法。继续执行小煤矿、小非煤矿山、小危化企业主动关闭“以奖代补”政策。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装备。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研究、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统计信息、考试考核、危化品登记、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测等信息和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广泛采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对不按标准配备使用相关技术和设备的,要依法依规予以处罚。要建立道路交通客运驾驶人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和强制退出机制;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道路运输专用车辆和9座以上客运车辆要全部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监控平台;长途客车推广安装具有3G功能的车载远程摄像监控系统;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服务系统。2012年,全市新安装道路防护栏1000公里以上、新建高速公路固定测速系统60套、改造危桥50座、渡改桥10座。水上交通要继续推广船舶防撞自动识别系统(AIS)和船载GPS终端安装,完成200艘短途客船改造,推进“放心船、平安渡”建设。煤矿要全面完成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和紧急避险等六大系统建设,推动小煤矿机械化改造。要强制推行危险化学品集散控制、紧急停车、安全连锁系统。城区加油站必须采取阻隔防爆、油气回收技术,大型汽车站场、新建加油站推广普及撬装式加油装置。建立危化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危化品生产经营场所现场电子监测监控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烟花爆竹安全技术改造,建立“重庆民爆物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快实施建筑施工现场适时电子监控,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评价体系。要建成消防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应急通信网;新增必需的消防车、登高车等装备配置。建设特种设备“物联网”体系,推广应用电梯、气瓶和大型起重机械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和“政企结合、条块结合”原则,全面建成国家(重庆)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应急逃生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必需的装备,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统一指挥、优势互补、训练有素、协调联动、反应灵敏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制机制。小型企业要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与有资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实行应急救援有偿服务。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及时有力有序处置各类安全事故。

(四)深化安全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继续深化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坚持企业自查、乡镇普查、区县复查、专家协查、市级部门抽查、市政府督查并举,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手段,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健全安全隐患全员排查、登记报告、分级治理、动态评价、整改销号制度,定期分析、评估隐患治理情况。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引导、鼓励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实施登记管理,做到整改方案、责任人员、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全市各级政府安委会要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监控、整改、防范等措施到位。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实施全程动态监控。将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治理。

――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围绕“四大体系”、“七大要素”建设,深化客运车辆、高速公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专项整治,巩固摩托车整治成果,严厉整治超速、超载、超限、酒后驾驶、高速公路违规停车和占道行驶等违法行为;完善农村客运车型标准、通行条件、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实行道路客运企业安全告知制度;统一校车标识,强化校车安全监管。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专项整治,全面落实铁路护路联防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库区及支流水域安全监管和通航保障,严禁“四客一危”船舶超载和冒雾航行,开展非法餐饮娱乐船、砂石运输船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渔业船舶非法载客载货。深入推进煤矿瓦斯防治和整合技改,建立完善煤矿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对不具备防治能力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按规定停产整改、重组和依法关闭;强化顶板、水害的防治,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监管;开展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整顿规范矿山开采秩序。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环节安全监管,严密排查治理起重机、吊罐、脚手架等设备设施安全隐患。严厉打击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转包等非法行为。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联动管理。实施非煤地下矿山采空区监测监控、尾矿库在线监测等科技示范工程,切实抓好非煤矿山、尾矿库、排土场等安全监管;加强石油天然气及其输送管网的隐患整治,重点防范井喷失控、硫化氢中毒等事故。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普查评估,组织开展地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设施安全整治,继续推进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改造;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及废弃物处置全过程动态管控。开展烟花爆竹“三超一改”(超范围、超定员、超药量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和礼花弹等高危产品专项治理。开展以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整治,集中清查治理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违章行为;大力实施社会消防“防火墙”工程。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大型集会活动等安全责任制,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同时,要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市政桥梁等结构设施隐患排查治理;严格锅炉、压力管道(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抓好熔融金属吊运作业、煤气区域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检维修作业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等安全管理;完成434座老旧水电站改造和450座小

(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深入开展民航、铁路、机械、有色、农机、渔船、电力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的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重点打击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生产、已关闭小矿小厂死灰复燃、拒不执行监察执法指令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做到“四个一律”:对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依法关闭取缔并严防死灰复燃;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严格依法予以处罚;对触犯法律的,一律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政府责任,对责任不落实、打击不力、安全法治秩序混乱的地方,要严厉追究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继续利用网络、举报电话等途径,鼓励媒体和群众举报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五)实施文化强安战略,构建安全发展社会环境。――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订单式培养等办学机制。在中小学开设安全基础教育课程并开展防灾避险演练。提升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办学水平,加快建设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和考试考核基地,支持高等院校、高职、中职学校设置安全工程类专业,实行“教考分离”。大型企业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继续实施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工程,企业“三项人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安全培训、严格考核后持证上岗,其他职工必须全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对不具备安全资质或安全管理能力低下的企业负责人,要坚决采取离岗培训、组织调整等措施。企业用工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农民工厂级、车间、班组“三级培训”,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开展“民生导向、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唱读讲传”活动,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打造安全文化精品。利用“安全与法”、“渝州安全”、《中国安全生产报》等宣传平台,以电视台、电台、报纸、户外公益广告牌、电子显示屏为载体,大力开展新闻宣传和公益宣传。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活动,推进安全知识进学校、进社区(乡村)、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进工地、进景区。大力弘扬与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文化,营造讲安全、懂安全、人人共创安全的道德风尚。扩大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健全行政许可网上申请、受理、审批制度。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建成“12350”投诉举报平台,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促进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

――大力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全面开展以乡镇(街道)、主导型企业、工业园区为单位的安全社区创建。大力倡导“安全社区我创建,我们社区最安全”理念,开展宣传动员与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筹措安全社区专项资金,对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评价,实施多种形式的安全促进项目,对安全风险进行预防、控制和消除,持续改进社区安全状况。2012年,评审认证市级安全社区100个,创建国家安全社区5个。

四、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常抓不懈。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重庆市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安全政绩观,树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观念,坚持把安全生产纳入社会管理创新,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和监督,做到事有人做,责有人负,不安全不生产。要加强重大节日、重要时段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把事故防控作为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强化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要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责,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包括中央、市属企业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健全完善重大安全隐患通报机制。要健全安全事故控制指标下达、调度统计、通报考核、述职等制度,对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地方政府及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对目标考核不合格或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三)健全机制,凝聚合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理念,自觉调整和改革创新与经济运行、社会管理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之中。加快建立以各级政府安委会为决策机构,以安全综合监管部门为中枢,以各行业安全监管部门为重要支撑,以重点行业(领域)联席会议为纽带的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层次分明、事权一致的工作合力,切实增强执行力,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一二年一月一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安全

基层基础△

意见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高法院,市检察院,重庆警备区。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1月1日印发

【重庆市政府网】

引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明确标注“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下载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47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实施2006-2010年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6〕147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