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银行便利金融相关服务资料收集训练
商业银行便利金融相关服务资料收集训练
一 转账汇款类
2跨行通存通兑
服务简介:是指个人客户通过我行对客户指定的他行人民币个人存款账户(包括活期
存折、借记卡等)实时办理资金转账、现金存取款和账户信息查询业务。如何办理:办理通存通兑业务时,需要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委托他人代理的,代
理人需要同时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办理跨行通存通兑业务,您需要事先与开户行签订跨行通存通兑业务协议。)
服务渠道:我行指定营业网点
二 代收代缴类
2代发工资 服务简介:是指我行接受代发工资单位委托,代理代发工资单位向其员工(在职或离退休)账户发放工资、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养老金等的业务。如何办理:服务渠道:营业网点、网上银行
(可通过我行企业网上银行自助式办理代发工资业务;也可以选择通过我行柜面渠道以盘片或其他数据传输方式办理代发工资业务。具体办理手续以当地分行有关规定为准。代发工资单位与我行签订《中国工商银行代发工资业务协议书》,请致电95588与我行当地分行联系。)
三 代保管服务
服务简介:保管箱业务是指我行接受客户的委托,按照业务章程和约定的条件,以出租
保管箱的形式代客保管贵重物品、有价证券及文件等财物的服务项目。如何办理:申请办理租用保管箱业务时,应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填写保管箱
租用申请表,经办理行审阅同意后,方可签定租约。租用人委托他人办理时,代理人应携带本人身份证件、租用人身份证件及有效的委托证明。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军官证和护照等。
(开办保管箱业务的指定网点,详情请咨询95588。费用低廉)
第二篇: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
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和各项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不良贷款大幅度降低,资本运作水平和经营利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按一级资本排出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座次排列中,我国已有19家银行上榜,其中6家商业银行名列全球前200名,可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商业银行在规模和综合实力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我国银行市场的全面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创新也进入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阶段,其中,既包括对传统体制的革新,也包括各类新型交易工具和服务产品的推出,甚至还体现在单个金融机构在组织架构、营销渠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上。但目前的金融创新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金融服务创新上相对更为薄弱。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概括地说就是:商业银行适应创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服务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或引进新的制度、服务理念、金融产品、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法等。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一)金融服务创新是扩大市场和增加利润的内在需要。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面对众多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挑战,而且还面临着外国大银行的激烈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通过金融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的需要,从而抢占商机,巩固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寻求新的客户,争取利润最大化,以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保值的需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各主要货币间的汇率变动的情况下,如何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在利率逐步向市场化机制迈进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主动预测利率变动趋势,从而及时调整利率敏感性负债和利率敏感性资产,不因利率变动而增加成本或减少价值,通过金融创新对现有金融产品和组合进行调整,设计、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的组合。通过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对金融工具的深度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它们规避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金融服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的需要。社会投资渠道发生的巨大变化,导致银行经营空间缩小。利率水平的降低使得银行的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银行靠吃利差过日子越来越难。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西方商业银行继续拓展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使其服务费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这种从“吃利差”为主转向“吃服务费”为主的趋势,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是不可逆转的大潮流,这就使服务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四)金融服务创新是顺应客户变化的需要。随着金融深化的不断加剧,银行的客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客户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懂得的金融知识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鉴别评价能力越来越强,银行如果缺乏持久的服务创新,就很难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二是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单纯的考虑融资的收益与成本,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要求,既要价格低,又要收益高,还要节省时间和得到尊重并轻松愉快,银行只有不断地创新服务,才能拥有更多忠实长久的客户;三是客户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大,客户在金融产
品与金融服务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银行若想吸引客户,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服务创新。
此外,商业银行经营特殊性,也决定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商业银行经营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货币商品的同质性。(2)金融工具的相似性。(3)经营范围的一致性。各个商业银行经营的都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货币本身只是一般等价物,不存在功能与质量上的差别,要说银行经营的商品之间存在差别也仅仅是附着于货币这种同质商品之上的服务存在差别,银行竞争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货币本身,而是取决于他们所提供服务的千差万别上。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些基本金融产品是相同的,存款种类和贷款种类在各个商业银行都差不多,要想多吸收存款和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只能在附着于存款和贷款之上的服务方面多动脑筋。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范围上是一致的,金融产品很容易相互模仿或加以改造。因此,一家商业银行要想在银行业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凸显自家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就必须从服务的角度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打造优质的服务品质,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使命和必然的选择。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的增加。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了原有客户的需要,赢得更多的新客户,扩大了市场份额。在国际上较大的世界性商业银行,凭借金融服务创新在经济衰弱时期仍能获得高额利润。
(二)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金融服务创新使金融机构传统分工格局被打破,业务出现全面交叉,商业银行普遍涉足证券业、投资银行业、信托业、租赁业、保险业等多种金融领域。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各种限制被迫放宽,某些不利于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的金融行政管制条例、法律被取消或被修改,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金融服务创新加速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大大加速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进程。各种新的金融工具融资技术和手段的创新,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金融业的普遍运用,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交易网络,使得全球的金融交易成为一个整体。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加速自己的国际化进程。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面临的挑战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给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加大。电子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应用,新金融工具及融资手段的创新,使金融市场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金融交易的品种日益多样化,交易方式日益复杂,加上同业间的过度竞争,对服务的要求更高,由此带来的经营压力加大。
(二)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监管更加困难。金融服务创新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的界限,商业银行更多地卷入了投资银行的活动领域。商业银行为逃避金融管制,增强竞争力,使表外业务的规模不断增大,使投资者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及风险状况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管也由于金融交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变得日益困难。
(三)模仿和借鉴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我国的金融服务创新,目前主要是吸收、模仿和借鉴国外管理模式。这种创新唯一能够确定的好处是速度快,而且能够部分地起到诱发创新作用。但国外的创新移植到中国市场,是对中国原有市场的一种冲击,利益格局重构必然耗费很多成本。
(四)金融服务创新靠外力推动,内部驱动力不足。市场化的金融服务创新强调市场的内在激励。但在计划体制占绝对优势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内在约束软化,创新第一推动力受到削弱,以自上而下的强制式推动为主。
(五)我国面临金融服务创新人才的挑战。人才是金融服务创新的主体,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成果的模仿和普及的基础。可是由于我们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现有的格局一时难以改变,金融服务创新也难以快速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一)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服务创新的核心。商业银行研究开发人员应当不断地研究客户的需求结构与具体内容,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从第一线捕捉客户需求的各种信息,掌握各类客户的需求变化和动态,并从中发现新的服务内容和方式,结合国家政策,拓宽思路,把金融服务活动扩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探索满足客户需求的新的金融服务运作方式,并设计和开发相应的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新的金融工具。
(二)创新经营理念。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同业竞争的加剧和商业银行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经营效益是面对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首要问题。要适应国际竞争环境,跟上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从观念上扭转原来“等客上门”的经营思想,只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障,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并把这一经营理念贯穿到银行业务与管理的方方面面,研究客户的需求,以传统业务为依托,加快业务创新,加强市场拓展,优化经营结构,努力实现品种系列化、营销服务一体化、网点功能综合化和内控管理规范化,建立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格局,才能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开拓新的业务,迈出新的步伐。
(三)运用新技术成果。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大大地加快了对人类生产方式的改进,金融服务方式也不例外。当今许多金融新产品都是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通过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更新金融服务方式而产生的,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更是革命性的,信用卡的推广、结算与各种业务往来的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职能化、网络化和高效化,极大地改变着金融服务。适应这种变化的形势,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对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金融新产品开发必须注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动态,以向各类客户提供新的高效快捷、方便、经济的金融服务。
(四)创新营销服务。营销服务是银行赢得信誉,赢得客户,赢得存款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二八理论”正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重视。一家银行如能正确地对其客户进行细分,将对这家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的增长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把握好市场定位,培养优质客户群体,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经营管理,是办好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获取客户信息,要遴选优质客户,实行分层次服务差别服务。注意密切
与客户的关系,围绕客户体系构建服务体系,围绕客户需求开发和设计金融产品,根据市场特点制定营销策略。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优质客户,因而正确的客户战略对于业务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至关重要。选准了客户群,就意味着选准了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要在遴选优质客户和对客户分层次服务上下工夫,建立对现有客户及潜在客户的分析评价机制。要学习和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做法和经验,依据客户的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存款流量和对银行的贡献程度,进行客户细分,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从而达到创新服务、扩大营销的目的,使各项业务持续增长。
第三篇:浅谈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
浅谈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
○褚子麟 赵 娜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对各营业网点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产品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同业竞争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金融格局深刻变化、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其金融创新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差距”逐步凸显,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就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实现经营效益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进程中,如果不加强创新工作,那么就会在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农村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必然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革新或改造,以适应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满足客户需求的客观要求。客户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帝”和“衣食父母”。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只有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3.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农村商业银行主要为“三农”服务,以前在农村竞争的对手几乎没有,而邮储银行的成立以及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诞生,也对农村商业银行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如果农村商业银行不转变观念,墨守成规,躺在原有存、贷业务上高枕无忧,必然会在未来激烈的金融竞争中被淘汰。
4.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目的就是要强化法人治理,明晰产权关系,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就客观上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加快经营理念、金融科技、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达到改革试点的初衷。
二、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各类金融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在农村,肩负农民致富大任的农村商业银行,因受自身发展水平和系统性制约,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金融创新观念缺乏。目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树立起金融服务的观念,依然存在安于现状、保守求稳的心态。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其经营核算意识不强,工作开拓性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金融创新的切入点,而是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应付上级的考核,缺乏金融创新观念。
2.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当前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信贷品种较少,金融创新主要是模仿、借鉴国有商业银行的做法,以吸纳性创新为主,有特色和原创性创新很少,创新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金融创新工具只是极少数,同时创新层次低,创新主要表现为简单的数量扩张。
3.金融技术创新滞后。国有商业银行老牌资深、实力雄厚,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业务网络,电子化程度较高,资金调拨灵活,在“硬件”上比农村商业银行先进的多。同时它们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金融创新成果,再加上服务意识强,在“软件”上也比农村商业银行先进。农村商业银行由于科技人才的缺乏,观念落后,不舍得在电子化建设上投入,导致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金融创新处于初级阶段。
4.金融人才严重缺乏。金融创新对金融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现代金融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没有新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强、具有丰富金融知识和直接操作经验、精通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地处广阔的农村,对计算机、国际金融、企业管理、投资、保险等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开展。
三、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为其精工细纺好“嫁衣”,才好风风光光地把它推介给消费者,使其从外到内发生质的变化,让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真正走进新时代。
1.创新经营理念。首先,坚持“三个取向”。一是要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真正把农村商业银行办成“农民的银行”,切实提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要坚持市场化取向,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坚持“双赢”取向,在帮助县域经济实现腾飞、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管控好信贷风险,实现农村商业银行自身效益。其次,实现“三个转变”。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方向要从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大农业”转变,努力去发现、培育、开创新的支农平台;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不断更新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再次,突出“三化建设”。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以“三化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支农工作。
2.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应该围绕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适时创新适合“三农”需要的金融服务品种,为农户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一是要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为一般农户架起致富的金桥。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大户、产业化组织、个私经济组织,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资金支持。二是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和品种,如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实行更多的融资方式,对普通小企业贷款可以实行公开评级授信,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放款效率。同时,积极拓展中间业务,不断增加其业务比重。三是探索完善联保担保贷款机制,积极开发适合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产品,满足农村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金融服务,针对农户进城经商开展农村工商户小额信用贷款,帮助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创业拓展。
3.创新信贷营销。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脉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信贷营销活动不断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实现银行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首先,要细分目标客户,进行产品定位。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推行不同品种的贷款,有针对性地选择产品市场有前景、资信良好、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企业作为自己的客户群,为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是要加强金融产品营销。好的金融产品能否让我们的农户了解、认知关键在于营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充实信贷营销人员,建立一支精锐的信贷员队伍,不断改进金融产品和完善营销服务。鼓励员工从围绕发展本地区特色经济入手,研究和熟悉各类信贷营销业务的运作。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积极防范新业务发展中的各类风险。
4.创新服务方式。要建立重点客户和VIP客户档案,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差别服务、个性服务、增值服务,努力做到为客户提供最高效、最周到、最适用的服务。建立以流程为主线、以客户为核心、以IT技术为支撑、以组织创新和流程优化再造为基础、以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为目的的现代银行管理模式。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度;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优化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功能,研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掌上银行。要开发新的代理业务,如代理融资、资金管理,代理会计事务,代理个人外汇买卖、投资理财等;创新个人理财业务,可依靠电子化手段,由理财专业人员将存贷款、代理、结算和信息咨询等业务品种进行系列组合,并根据客户的理财要求为其订做综合性、高效性的业务品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农村商业银行)
★ 责任编辑:戎天
第四篇: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 银监会近日正式出台《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促进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补充通知》在前期出台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银十条”)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更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
——进一步明确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目标。要求银行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并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进一步细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要求在综合评估银行风险管控水平基础上,对小微企业客户比例和最近6个月月末平均授信余额比例达到一定标准的银行,允许其批量筹建同城支行,两次批量申请时间间隔不少于6个月。鼓励和支持银行创新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探索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支行。
——进一步明确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条件。除需满足金融债发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慎性监管要求外,对
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达到相关目标的银行,可申请发行专项金融债。
——明确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的计算原则。根据相关规定,在权重法下适用75%的优惠风险权重,在内部评级法下比照零售贷款适用优惠的资本监管要求。
——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执行差异化考核标准。根据各行实际平均不良率,适当放宽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规范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收费问题。除银团贷款外,银行不得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对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
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表示,《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重点支持对象,通过更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支持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将有助于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0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3%,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8.4%。小企业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5.1%,比全部贷款平均增
速高8.7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17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量多237亿元,连续3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同时,以微型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为服务对象的个人经营性贷款稳步增长。截至8月末,全国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4.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1.2%。个人经营性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去年末的7.8%升至今年8月末的8.8%。
第五篇: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研究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业务范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也迎来了挑战。针对当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本文从构建小微企业放贷机制、服务方式专业化、进行小微企业贷后服务监管以及加快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等内容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创造条件。
关键字: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
引言
在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机制尚未成熟,配套机制还未到位,与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帮扶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其必须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小微企业的基本理论概述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式作坊的统称。根据统计,当前我国已经有超过4200万户的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为国家和社会解决了超过85%以上的城市人口就业问题,贡献了国家财政收入的50%。其中,小型企?I和微型企业的数量约占我国中小型企业总数的97%,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组织形式多样化
当前我国对小微企业的投资主体没有特别的准入要求与身份限制。此外,投资人在创建小微企业时既可以选择申办个体户、独资企业,也可以申请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二)融资渠道形式广泛
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托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在金融机构中的融资比例尚不超过20%。此外,小微企业的融资主要是为满足日常经营支出,而投资支出较少。同时,小微企业对经营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等要求程度较低。
(三)小微企业组织形式简单,规模较小
当前我国的小微企业组织形式相对简单,经营管理决策层次少且效率快速。此外,在生产销售中更多采用直销方式且主要服务当地市场需求。我国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的技术能力要求不高,创新程度较低。
(四)小微企业经营管理灵活多变
目前我国的小微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员工更多的是家庭成员,财务制度和薪酬制度等相对不健全。另外,小微企业存在着抗风险能力弱、融资贷款额度小等困难,导致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
二、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小微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自身特点等,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与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其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对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不仅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小企业存在差异,同时与个体户的小额信贷融资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特点比较明显,具有“急、短、频”的特点,虽然融资贷款业务量较大,但是每笔业务金额相对较小。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规模以及数量不断壮大,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态势,对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金融服务产品日益多元化,由单一的金融服务需求向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融资需求发展。
(二)商业银行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
(1)商业银行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动力不足
小微企业由于更多采用家族式经营模式,导致其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透明度较低,抗风险能力薄弱,以追求高风险高收益为经营理念。小微企业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难以满足我国商业银行对投资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基本标准。此外,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需求配置时更多投放到安全性高的投资领域,容易放弃风险系数高的小微企业。随着小微企业的逐步发展成熟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商业银行日益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形成的固有顾虑以及外部金融市场环境的影响,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然处于商业银行中的边缘业务,与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成比例关系。
(2)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相对保守,考核机制尚需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将资产主要投放于低风险低收益的领域,风险管理理念相对保守,此外贷款风险管控模式还有待成熟。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以担保和抵押的方式发放贷款,没有制定与小微企业相适应的金融定价机制,更多的是采用基准利率上浮等传统服务企业的报价方式确定价格成本。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考核奖惩机制仍然与传统业务相同,一线业务人员遵循着“终身责任制”原则,并没有制定独立完整的考核制度,严重影响了一线业务人员拓展小微企业市场的动力和士气。
(3)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模式尚需专业化发展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均推行统一管理模式,没有针对小微企业建立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策略,导致商业银行关于小微企业的业务不能发挥专业化的效率优势,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各种风险,不利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国关于小微企业的贷后服务机制仍然没有建立,需要加强资产管理手段和方式。
三、提高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策略研究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客户群,而且是一种营销模式的创新。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优化和完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机制,满足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管控小微企业的风险,增强和提升其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
(一)构建小微企业放贷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对小微企业实行独立的资金规模、用途管控机制,保证其贷款优先投放、足额投放。此外,商业银行应该简化小微企业的贷款授信和审批流程,压缩贷款的投放周期,提高小微企业的放贷风险评估机制。
(二)商业银行精确定位小微企业,将金融服务业务专业化
我国商业银行要精确定位小微企业,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建立一套详细的组织体系。此外,商业银行应该将负责小微企业的一线业务人员按照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训和管理,明确和清晰个人权责。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先选择优势行业进行深度挖掘。
(三)商业银行应该完善小微企业贷后监管制度
基于小微企业的成本较高,导致其单笔业务风险很大。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综合考虑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行业需求、经济周期等因素,在基准利率上附加其他风险补偿因素,在保证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基础上降低风险可能性。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定价主导权,建立差异化的风险定价体系。
(四)商业银行应该完善金融服务产品配套制度创新
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小微企业的多样化特点,设计开发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和定量分析提高小微企业的授信业务和贷款业务风险识别和计量能力。此外,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力度建设小微企业金融贷后服务机构,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按照类别不同管理不同的原则开展贷后业务管理,建立新型的金融服务产品配套机制。
(五)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担保扶持力度
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担保扶持力度,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完善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制度,给予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降低其经营成本。同时,小微企业也应该补强自身实力,积极配合商业银行做好信用评级工作,树立起合法经营、业务强大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张?F中.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02):162-163.[2]胡援成,吴江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3(0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