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华经典之诗文 育求学做人之品德

时间:2019-05-13 22:4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中华经典之诗文 育求学做人之品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中华经典之诗文 育求学做人之品德》。

第一篇:学中华经典之诗文 育求学做人之品德

学中华经典之诗文 育求学做人之品德

近日,走进四小的校园,很快就注意到各教学楼的活动场所与往日有所不同,两个活动室的廊柱和横梁上都贴满了以励志、求学、做人、做事等为主题的字画。字画主题突出,画面优美,文字易懂。身处活动室中,四周被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感染着,仿佛穿越至古代学堂。

德育经验丰富、基础雄厚

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县四小自2004年被评为“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以来,学校始终把道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极其重视未成年人在做人、做事等方面的道德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2008年学校实验的省级德育课题《传统美德与现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开拓了学校思想育人的新思路,于2010年通过省专家组的评估验收,顺利结题,并将研究成果积极运用到实践之中。

合理安排内容,量身定制教材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华和中华民族美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学校决定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活动中励志成才。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对知识需求的不同,编写了四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中华经典诗文》系列校本教材,从三年级至六年级依次为《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千字文》。如《弟子规》中的文章列出了学生在家、外出、接人待物、自我管理、求学交友等各个方面应有的礼仪规范和道德要求,对学生的行为举止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且文章短小,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四句一行,似儿歌,易学易记,很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而《孝经》中的文章则具有一定的篇幅,且词语含义深刻,文章意义深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活动育人,组织形式多样化

为提高学生对学习《中华经典诗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校运用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方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据了解,每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定为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老师们通过运用感知、认知、深化、运用的教学规律,帮助孩子们学习、理解、记忆中华经典诗文。每星期都开展一次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生才艺展示”活动,各个年级轮流上阵,规定必须有“中华经典诗文” 诵读项目,旨在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到各种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做事中明理,在生活中运用。9月底,举办的“庆祖国华诞、诵中华经典”活动中,各班结合校本教材的内容,把适合小学生吟诵的篇章编排城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古诗文节目,用各种方式进行诵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广播站还开设了“中华经典故事”专栏,定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小故事,让小孩子们随时学习中国经典文化。

此外,学校还投入两万多元营造校园经典文化氛围,在多个活动场所张贴字画,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思想道德。

第二篇:中华品德故事——东坡之俭

东坡之俭

1.北宋时,有一位大诗人叫苏东坡,他虽然很有名气,但一生都过得很节俭。

2.苏东坡做官时,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有一年,苏东坡遭人陷害,被贬到一个叫黄州的贫穷地方。由于苏东坡没有积攒钱财,被贬了官职以后,生活变得十分困难。

3.于是,苏东坡把钱分成12份,每个月用一份;然后又把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其中一小份。

4.苏东坡把每小份的钱挂在家里的屋梁上,每天早上只拿一包,绝不多拿,然后把剩下的钱装进竹筒里,以备不时之需。

5.苏东坡一直保持着节俭的习惯。每顿只吃一饭一菜,有客人来也只是多加两个菜,如果饭菜做得太丰富,他就放下了筷子。就这样,苏东坡想出的办法帮他度过了很多困难的时期。

6.后来,苏东坡几次升官,又几次被贬职,但他一直都保持着节俭的习惯,家风朴素。

给家长的话:

《履园丛话·俭》 曰:“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意思是说不论什么人,如果有俭仆的习惯,那么,生活上就容易满足。这样,就于人无争、于人无求。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勤俭节约似乎离孩子越来越遥远,更多的则是浪费现象。作为父母,不能再一味的宠惯孩子,要让孩子懂得“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给孩子的话:

小朋友,你知道吗?我们平时喝的水、用的纸、呼吸的空气等等,这些都是哪来的呢?这些呀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但是,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去保护大自然,那么地球就会不见了,爸爸妈妈不见了,老师不见了,小朋友也不见了,那我们怎么去保护大自然呢?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都将是对地球最好的保护哦。赶紧行动吧!

第三篇:沐经典诗文之雨露

沐经典诗文之雨露

——论经典诗文课在小学阶段开设的重要性

张家口市怀安县西沙城中心学校王晶

【摘要】经典诗文诵读课的开设,就像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在诵读感悟中,它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在经典诗歌诵读课的俩年教学中,我同孩子们共同感受了祖国古典文化的瑰丽,其中也学到了不少人文知识。同时我也了解了几点经典诗文课在小学阶段开设的重要性。

一、日积月累,充实学生孩童时代的记忆。

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三、学习经典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了解祖国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关键词】经典诗文记忆素养表达能力 爱国

【正文】

在中国悠悠五千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民族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底蕴。在这灿若星河的古典文化中经典诗文则是其精髓。“经典诗文”的“经典”是指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具有典范意义的意思。这里“诗文”的诗主要是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文”主要是指“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以及《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典籍贤文。在这其中凝练了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先哲的大彻大悟,给人启迪,让人深思。这就要求我们的炎黄子孙去拜

读去传承,去领略我们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风光。经典诗歌诵读课的开设,就像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在诵读中感悟,它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在经典诗歌诵读课的俩年教学中,我同孩子们共同感受了祖国文化的瑰丽,其中也学到了不少人文知识。同时这些美妙的文字又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有诗意,他们在不自觉中就会随口吟诵出一首经典诗词来,或是几句有名的古语,这些经典文化与孩子们的生活,成长悄然相伴。有了“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效果。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几点经典诗文课开设的重要性。

一、日积月累,充实学生孩童时代的记忆 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说的是这样的道理。

儿童时期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十三岁时达到最高峰。所以,我们要利用记忆力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多背诵经典诗文,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将其作为一种可供终生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储备。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同志曾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小时候读书、背书,犹如在天空布云彩,云彩积厚了,自然就会落雨。”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求孩子不求甚解,多读多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根据我对学生的观察,他们喜欢读这些经典的诗歌,因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课下也会时不时的背上几句。这样让他们在儿童时期就积累下许多经典的词句,这样便充实了学生孩童时代的记忆,为学生记忆的宝库奠基。

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分析经典诗文诵读课程,我们的教育便会指向人的终极关怀:披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的方法,感悟人生,实现自我。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致发现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以下影响:

(一)学习经典诗歌让学生的心灵更加善良。

经典诗歌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美德。对经典诗歌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容。同时把这些美德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如:《弟子规》中的“百善孝为先”。《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他们知道了孝敬父母。现代诗中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会孩子们要关爱残疾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懂得了尊敬老师、尊敬长辈、爱护弱小。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能力的时候,就把

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而我认为经典诗文的学习将在他们的心田播下一颗颗美好的种子并慢慢生根发芽。

(二)学习经典让学生行为更加温文尔雅。

经典诗文的诵读过程中,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让学生学着多吟多诵,体验其中的情感美。《弟子规》中写到“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经典诗文从小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言语谈吐、行为习惯,学习文明礼仪。根据我的观察,在学习了这些经典诗文后,我们学校的孩子们明显比以前懂礼貌了。见了老师会主动打招呼,当你走进教师上课时孩子们总会彬彬有礼的为你鞠躬。同学之间也不再打骂了。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彬彬有礼,原本纯真的孩子扬溢着文明的诗书气。

三、学习经典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经典诗文中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加强经典诗文的诵读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述能力。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虽然在经典诗文中大都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但古诗文中激扬的文字、形象的用词,都能让学生学到好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学大

师他们青少年学习的也是文言文,为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的建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学生在诵读和积累一定的经典诗文后,有可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便不用在为其写作发愁。如《三字经》中出现很多人物和典故,这些人物都有生动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指导读《三字经》时,如果讲讲里面的故事,学生很感兴趣。导读课中,读到“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时要讲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读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字,名俱扬”介绍“窦燕山教子”的故事,读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应该讲讲“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有古人读书时“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都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让学生在听经典故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这些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来收集来讲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肯定会有一定提高。正所谓“多读胸藏万汇,勤写笔下生花”。

四、了解祖国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在经典诗文中,被诗化的历史让孩子们在朗读中畅游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走廊中。让学生从小就熟悉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让学生去体会先人的伟大,体会我们民族的伟大。了

解我们民族是怎样忍辱负重、步履蹒跚到今日的辉煌的。让学生更加热爱他所生长的这片土地,为自己是华夏子孙而感到骄傲!

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强调了用诗来感化人们的心灵,端正人们的品行。由此可见我们呢诗歌诵读课的重要性。从小对诗歌的学习,可以把我们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植入我们少儿心灵深处,渗入他们的生命。

今后,我依然愿同我的学生们领路经典诗文中的瑰丽风光,同他们共同学习其中的人文。就让他们沐浴在这经典诗文的雨露里,让传统文化和身边事物与孩子的生命编织在一起,融为一体,经典诗词就能沉淀在孩子们心里,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春雨”。为他们的人生添上几笔经典文化的底色。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谈读诗与趣味》

[3]《浅谈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及其影响》 [4]《浅谈培养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意义》

第四篇:中华之柱

中华之柱

数千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光彩夺目,普照人间。

诸如:天下为公的尚公精神,发奋忘食,乐以忘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自强精神;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朵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和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崇尚仁义,厚德载物的雍容大度,包容万物的宽容精神;头悬梁、锥刺骨的勤学精神。“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一个人是不能没有精神的,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蕴涵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一场企图灭亡中国的战争,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要自由还是当奴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面临的严峻问题。“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躇,冷气侵入夜难免,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将士们精神奋斗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灭,团结起来,赴亡难,夺回我山河。”这不只是抗战将士的豪迈誓言,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伟大的抗战精神蕴涵着中华儿女的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这是历史地经验,“人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国必自亡而后人亡之”这是历史的警训。

在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的杀戮面前,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无所畏惧,挺身而出,他们以气吞山河的气概,沧海同深的志量,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谱写了辉煌璀璨的一页,或洒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裂身银汉,或毁家纾难,或宁死不屈,死事的惨烈,摄匪寇而泣鬼神,人格的崇高,动苍穹而震寰宇,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永放光芒。

今天我们纪念抗战,就是要加倍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就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使之转化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篇:做学问之前先做人

做学问之前先做人 ——家长学校 教案《道德、礼貌》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基本待客礼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又迎来了一个和家长沟通的日子,和你们交流沟通使我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你们是我工作的后备军,是我工作的支持者,在几年的接触中,家长们对待孩子们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二)今天我就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1、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2、家长要特别注重在孩子健康心理上的培养,;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志罡老师浅谈: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的三点看法。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二、重视文明礼仪教育

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化妆,不配戴成人的道饰。

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号“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

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

三、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智力开发早、社会影响复杂的情况下,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以下两点: 将来的生存带来很多忧患。因为。这样的人,经受的困难和挫折的 磨练较少,心理娇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将来生活中一遇挫折,心 理上便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 活。因此,要舍得让孩子承受挫折,以提高其挫折的承受能力,他 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困难。

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情景很多,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人生的道路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遇到坎坷,遭受挫折。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当今孩子而言,可能会在学习、爱好的选择、自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遭受挫折。如: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没能上理想的学校;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在自尊方面,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经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委屈,没有被评上“三好生”,没有被选上班干部;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等。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入挫折不能自拔,就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丧失自信心,焦虑、自卑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孩子寻求适宜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主动了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

在学习上,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同时还应帮助受到挫折的孩子正视困难,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消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学习策略方法,争取下次考好。

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你可以对你的行为负责,但你无权对你孩子的一生负责,尽管他是你生的养的,但他最终属于社会。

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志罡老师就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谈了三点看法。

①父亲平常要多亲近孩子,尽量坚持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养分。

②父亲要尽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互动氛围。如在孩子面前夸奖、赞扬孩子的母亲,或对妻子微笑等。夫妻间在孩子面前的爱慕行为,是确保给孩子爱的一种有效方式。

③父亲要多方面关心孩子的思想与学业。做父亲的应经常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谈话,通过谈话使自己了解孩子,让孩子了解父亲,同时也使孩子通过父亲了解外面的世界,多方面去教育孩子,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五小结:

今天的课是针对目前家长们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展开来的,我作为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角色深深的体会到家长们的不易与困惑,我力求通过这个家长学校的渠道和你们沟通交流,和你们共同进步,让我们携手把我们的孩子

下载学中华经典之诗文 育求学做人之品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中华经典之诗文 育求学做人之品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之育》读后感范文合集

    《心之育》读后感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在闲暇中逛书店时看到了一本书《心之育》,当时,一看到这本书名,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心之育》,对心灵的培育,一个多么耐人寻味的标题呀!以一......

    《心之育》有感

    《心之育》有感 寒假期间,我认真地拜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师的《心之育》一书,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透过《心之育》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仿......

    心之育读后感

    长久以来,一直把目光关注在国内外知名的教育理论家或是实干家的身上,涉猎的也是闻名于世教育理论书籍和刊物。不曾想到,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默默奉献,甘做孺子牛的辛勤地耕......

    《滑稽诗文》之滑稽文章(二)★

    《滑稽诗文》之滑稽文章(二) 《滑稽诗文》之滑稽文章(二) 风俗粲徐树丕 昔李义山、王君玉、苏子瞻各有此戏作,但时地相违,搜颇未尽。此更引彼古情,广以今事。涕岂附于长沙,谑或......

    中华美德之花

    中华美德之花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和谐校园》读书征文 厦门市同安区美星小学三年级张佳雍指导教师:陈小莺春天到了,白云映着蓝天,红花映着绿叶,天气多么晴朗,阳光多么明媚......

    触摸中华之魂

    触摸中华之魂 中华民族何以以铮铮铁骨骄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不倒,中国何以在当近以火焰般的赤诚演绎大国崛起的神话,展露千锤百炼的壮志雄心?不只是因为我们拥有着占全......

    中华之《叶问》[精选]

    《叶问》影评 看了电影《叶问》,不由自觉地让人把他和中国近代的武功英雄霍元甲和黄飞鸿这两位中国人人皆知的民族英雄联系在一起。这也让人觉得叶问真是一个奇人,真是一个中......

    中华之春风―中国共产党

    中华之春风―中国共产党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中心会议的精髓就是让每个人民都过上幸福安定的好日子,而带领人民走向光明前途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