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侨华人》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22:1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外华侨华人》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

第一篇:《海外华侨华人》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

《海外华侨华人》课程作业

《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

正如此片开头所说,东南亚是世界华侨华人最多的地区。自古以来,东南亚就是中国人移民海外的乐土。然而,那里也包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华侨华人的辛酸泪。在近代,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许多中国人背井离乡,定居他乡。《安身立命东南亚》这个纪录片真实地讲述了华侨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

看完《安身立命东南亚》这部片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的感触良多。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这一段历史,我从小到大几乎都没有听过。历史书上从古到今几千年的历史,唯独少了这样一段。看到那些老人流落异乡数十年,心里却还是惦记着祖国,盼望着在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够回到祖国和见到自己的亲人,我感动于他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感叹某些中国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看到那位93师的退伍老兵黄家福,他每天都到将军的墓前打扫,其精忠如此,真让人肃然起敬!而当看到93师的残军为了得到在泰国定居的权利而答应泰国政府去帮助剿灭反政府游击队时,我再一次为这些海外同胞的遭遇感到心痛。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和平的生活环境啊!当看到兴华学校里的那位老师时,他说的那番发自内心的话让我忍不住热泪盈眶。他说:“我们是爱国的,真的,自己是爱国家的,好像看起来是国家不爱我们一样。有一种失落感,是不是我们就这样完了?”看到这里,我也在想:国家为什么不把他们接回来呢?大家都是中国人,他们当初也是为了远征才会流落异乡的啊!我再一次对中国远征军的命运深表同情,同时也折服于他们的坚强勇敢的生存斗志。

在东南亚,每个华侨华人都有自己的一部血汗史,其地区排华事件时有发生。有些人的财产一夜之间被没收,自己奋斗半生得来的一下子化为乌有。华人们在东南亚社会努力打拼,终于占有了华人的一席之地,却又遭到政府的无情打压„如此种种,只是东南亚,甚至是世界各地区华人的一个缩影。

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角落,那里总少不了他们拼搏的背影和道不尽的辛酸„

第二篇:《海外华侨华人》课程论文

对海外华侨华人经济的思考

导言:商业是中国华侨华人的基本经济,在过去的数百年里,他们凭借勤奋和智慧在商海中占据了自己的坚固立身之所,那么当时间推至如今的全球化市场浪潮,聪明的华侨华人们该如何应对

一:华人经济遭遇了什么“瓶颈”?

早年“唐人街”上的华人,靠“三把刀”(剃刀、剪刀和菜刀)来“讨生活”。这种状况既和老一辈华人的文化程度低、缺乏资本积累有关,也与历史上各国的排华政策有关。

即使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人们似乎也缺少一个精确的数字来描述所谓“海外华人”的数量。通常的说法为“几千万”,而对于这一“几千万”的认识,则往往从3000万到8000万不等。

其实,从宋末以来,中国地区向东南亚的人口迁移就一直存在。就这样,经过数百年的奋斗和经营,他们在东南亚立足下来。今天,海外华人中的80%,正是居住在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华人,他们已经形成了颇有实力的“华商族群”。

另外20%的海外华人,足迹遍布全球,从北美、欧洲到澳洲、非洲。他们的祖辈大多是近百年来到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

华人族群最初移民到海外时,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和排斥,不得不聚居在一处,和衷共济,逐渐形成了“唐人街”。

在这种早期“唐人街”的形象中,我们不难发现早期海外华人的生存方式——“三把刀”模式,即靠剃刀、剪刀和菜刀去挣生活的较低级经济活动阶段。这种状况的形成,既和老一辈华人族群的文化程度低、没有资本积累有关系,也和历史上各国形形色色的排华政策有关。

二战之后,欧美各国逐渐放弃了种族歧视政策,东南亚的华人资本家也开始向欧美再次移民,新移民的经济地位和教育背景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当代华人的经济活动内容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旅美多年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即使简单地从“职业”这一角度看,海外的华人经济也已经今非昔比,目前的华人“更多从事高科技、经济师、会计师、律师、医生等专业职业”,“如果说第一代华人是打工仔,那么,第二代已经变成了白领或者金领了”。

当前海外华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在行业上高度集中,在资金上高度分散。如何改变这一现况,摆脱困境与危机,是今天的华商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以欧洲的情况作为个案考察,华人经济到20世纪末已经开始其多元化经营进程。但是从行业上看,餐饮业、服装业和皮革加工业依然是华人经济的支柱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英国有中餐馆9000家,法国的中餐馆超过了5000家,西班牙中餐馆也达到3000家,其中巴塞罗那就有600多家;华人的皮革加工业在南欧,尤其是在意大利、法国占有重要的位置,意大利普拉托一地就有华人经营的大小制衣厂近千家;法国巴黎的华人制衣厂也有300多家。

在整个华人经济中,对金融、高新技术、律师、会计等行业已经开始触及,却尚未形成规模,主要形式是零散的从业人员,服务的对象也是以华人为主。

这些现实,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正面意义上,海外华人经济确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构成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来看,海外华人经济却又陷入了一种困境之中

二:为什么经济必须转型

有学者预测:到2010年,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这种预测反映出世界范围内产业升级的趋向。与这个世界潮流相适应,中国经济也在加大服务业在业结构中的比重。

正是在这个全球经济产业调整升级的历史关口,华人经济也到达自己的历史转折处。

华人经济结构调整迅速展开,资金、人员转向了更具生命力的高新科技领域。目前,电子高科技产业领域内,华人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移民国家均保有可观的份额。这一被“逼出来”的转型

虽然可能对传统的华人经济形态带有某种怀旧,但更多的人越来越意识到,“行业过于集中,资金过于分散”的传统华人经济业已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候。随着海外华人人数剧增,其资本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和科技人才以及经济、科技社团不断出现,华侨华人的传统产业已经出现危机,这些传统产业里的特征也已经成为今天华人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

出路选择:我们能创造全球“华人品牌”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通道,也是华人企业的表演舞台。如何实现中国经济与华人经济的共同发展,正是华人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契机。

虽然存在种种疑虑、困惑和争论,但是,一切都在表明,海外华人经济已经成长为一支强有力的经济力量。它不仅仅是其所在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在海外的重要延伸,是中国商品对外输出的重要渠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而且特殊的组成部分。

如今,国内资源的短缺,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此,国内企业如何走出国门,从商品输出走向资本输出,从内向型经济走向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这个当口,海外华人企业,恰恰处在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通道之中。

不过,如何把握历史契机,实现转型升级?答案并非不言自明。升级自然是大势所趋,转型却依然需要“寻路”。

创造出永久性的“华人品牌”,的确具有难度,但是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

如果说,“唐人街”曾经代表了一代华人在世界各国生存、打拼与发展的形象。那么,新一代的华人则表现出更多元和更开放的姿态。今天的华人经济已经逐步摆脱“主要在唐人街”的状态,日渐融入到了居住国主流社会经济当中。如王辉耀所说:“在硅谷、在华尔街,在主流社会和跨国公司,可以说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区,处处都有华人的身影。”然而问题是:走出“唐人街”之后,华人经济又将在全球舞台中,演绎出何种动人心弦的形象呢?

对此,一种简明扼要的回答是:立足现有的资金、经验、人才、市场,整合力量,把零售的“连锁”起来,把零散的“规模”起来,把零乱的“标准”起来,最后形成永久性的“华人品牌”——不妨用“品牌战略”来概括这一回答所包含的全部诉求。

为了达致这样的目标,有许多工作就应该摆上案头了。

从整个的产业布局来看,应该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服务业本来就是海外华人经济的优势产业。现在更应以华人经济的转型作为契机,继续强化这一优势地位,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以取得未来竞争中的先手。

从内部的管理来看,当务之急是改善家族经营模式,注入先进管理方法,使企业向国际化、现代化方向转化。

从外部的营销环境来看,华商网络的构建和发展,应该成为一个共同目标。

从品牌的社会形象来看,增强社会责任也是当前的华人企业应该致力以求的。目前的中国企业,有多少能够真正参与世界事务,参与世界性的话题?这种影响世界、影响价值判断的介入能力,并不是一种务虚的能力,恰恰是在创造华人品牌过程中最大的务实能力。

最终,华人经济的转型升级之路要通向的正是让人感到激动的“华人品牌”。它不但创造出经济上的互利共赢,还传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认同。其集中表现就是和谐共赢的“和”文化,就是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全球经济呈现出来的大方向,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智慧恰好不谋而合

寥寥数语,作为对华人华侨经济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对海外华人华侨经济与中国关系的重新思考》 参考网站:广东侨网

http://

第三篇:《海外华侨华人》课程论文

各阶段各地区华人移民19世纪50年代、近20年以来;四邑地区、温州地区、福州地区

中国人最早移民加拿大是在19世纪50年代。那时,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弗雷塞地区发现金矿,立即吸引了世界各地渴望发财致富的的人们前来淘金,希望能从此改变自己贫穷的经济状况。中国人也不例外,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淘金的中国人自不必说,远在中国本土的人民也跃跃欲试,纷纷前往,华侨在加拿大的生活就此开始。

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历史,是近代史上中国人向世界各地移民历史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当时世界移民大潮的波涛中出现的。在通常情况下,国际间移民现象的出现,都是由移民者所在的家乡国的“推力”和他们所向往的接受国的“拉力”这两种因素的混合而决定的。这两种力推动了人类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移民热潮①。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模式也是如此。不过,除了上述的“推力”和“拉力”这两种主要作用力之外,汽船代替木帆船在大海航行,中国政府放松、乃至解除对中国人移民海外的限制,中外交流渠道的畅通等,对中国人移民加拿大无疑也起了很大作用。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移民活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其主流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华人移民活动是这个主流的组成部分。七十年代中期以来, 大陆移民在华人国际移民潮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新时期以来,海外华人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关系越来越密切,移民活动与海外华族的存在与发 展密切相关。因此,正确认识华人国际移民现象,正确对待国内居民向国外移居,是我国政府制定稳定、有效对海外华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人移民目的地:战后的华人移民趋向与世界移民趋势一致,即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移民。各国移民的政策与法律相差甚多,接受华人移民的数量也大不相同。大体上北美是华人移民的最佳去处,其次为澳大利亚与西欧,再次为东南亚国家。南美、南太平洋国家也成为部分华人移民的去处,但这些地方多作为向发达国家再移民的中转站。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是华人新移民的首选地区, 也是容纳华人新移民最多的国家。通过这些数据的现实,华人移民的原因也是出于经济方面为前提,出国寻求更多的发展。

在中国这么多省市中,福州的规模比较宏大,但福州地区的国际移民网络几乎是 20世纪 70年代后才建立的。近30年来,福州人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移民目的地,并在短短数十年间建立起了移民美国、日本、欧洲乃至南美洲的网络。1978年至 2003年,中国大陆向海外移民约 250万—280万人,其中福州籍移民约 70万—80万人左右,且高度集中在美国,美国的福州籍移民约有 60万人。福州并非传统的移民输出地,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输出了远

超过其他传统移民输出地区输出的人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移民网络。同时,福州偷渡客也让发达国家防不胜防。1979年中、美建交后,开始了福州人直接以家庭团聚为由申请移民的初潮。20世纪 90年代初期以后,美国的福州籍移民人数激增,亲缘关系的连锁移民效应大规模显现,以家庭团聚为由从福州直接合法移居美国成为福州人移民美国的主要方式。根据 2002年 10月底在福州地区所做的侨乡入户调查,有一个人带动了 200多人移民美国。

根据调查的初步结果,福建省新移民估计有 90万—100万人,约占中国大陆新移民数量的 35%以上。福建省新移民输出地高度集中在福州地区,数量达 75万—80万人,其中约 60万人移民美国。福建省新移民中通过非正式渠道出国的占 40%—50%。20世纪 90年代以前,在移民美国的福州人中非法移民所占比重较大;90年代以后,在美国的福州籍移民中,合法移民逐渐增加,约占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大一部分非法居留美国的福州人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又申请其亲属合法赴美,因此,福州人移民美国的规模不断扩大。移民美国的福建人主要源自闽江口地区,其中长乐市人 18万—20万人,连江县人 8万—10万人,福州市人(不含所辖县、市)约 15万—16万人(主要来自郊区的亭江、马尾、琅岐)。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现在已经是各国文化都在交流、融合着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华人移民,并取得了当地的国籍,不过华人们依然心系祖国,从这几年在国外发生的一些华人为祖国抱不平,游街等等,都看出虽然现在华人移民是种大趋势,也不管是否已经拥有别的国家的国籍,华人终究是炎黄子孙。在这个大前提不变之下,促进各国的交流也是无可厚非,不过中国的人口基数还是大,尽管现在很多人移民,也不会对人口造成多大影响。

参考资料:

1、庄国土:《对近20 年来华人国际移民活动的几点思考》 1997年,第二期

2、庄国土:《近30年来的中国海外移民 :以福州移民为例》 《世界民族》 2006年第 3期

第四篇: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读后感

The Chinese Overseas From Earthbound China to the Quest

for Autonomy

——东南亚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读书笔记

Chapter 1 p1-p20

Seaward Sweep: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China

Sweeping south and pulling back

作者简介:王赓武,CBE(1930年-)为研究现代中国史、国族主义、海外华人、华人移民的权威历史学家及教育家。做为海外华人研究的主要奠基开拓者,王赓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具有影响力。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王赓武认为中国天下观念更有包容性,中国版图的问题、主权的问题非常复杂,为避免狭隘民族的概念及政策的问题,主张古代中国向来有的天下观,与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矛盾的,但可以和理想的国家之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秩序结合。王赓武祖籍河北正定,其祖父为官而南迁江苏泰州,后迁上海,其父则到南洋教中文。1930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旋即随双亲迁居马来西亚。1955年获硕士学位。195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起先后任马来亚大学历史系讲师、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68年任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历史系主任与太平洋研究院院长。曾任澳洲人文科学院院长、亚洲历史学家国际协会主席、澳中理事会主席、香港演艺发展局主席等职。并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南洋学报》主编多年。王赓武在1986年至1995年期间担任香港大学校长。其前任者为黄丽松教授,继任者为郑耀宗教授。1994年荣获日本国福冈亚洲文化奖。目前台湾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特级教授。于2007年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史以来第三位任命为大学教授的学者。

在本书的一开始,作者罗列了一些史实证明中国与东南亚在很久以前便有了经贸往来联系,比如三国时期与东南亚的吴王朝的初期交往,唐代时期与南洋诸国的外交联系增强,宋朝时期向东南亚移民人数增多„„与此产生对比的是:在近代时期以及现代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国家的往来并没有曾经那样密切,甚至有的国家一度与中国保持一种敌对的状态。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之下,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不利用早期和东南亚诸国较好的关系发展下去,导致了近现代时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在作者看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海外的中国人最终定居于东南亚的原因。

作者用了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中国人不同于欧洲人“靠海生活”的生活方式,——“Earthbound”,即“安土重迁”。“安土重迁”是一种情结,表达的是习惯于深居内陆而不愿靠近海边的生活方式。这与西方早期“依海而生”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在西方人看

来,“大海”是生活和发展的必然途径,基于此,争夺大海才是主要任务。那么,要想探究海外的中国人最终定居于东南亚的原因,那么必须明白从“安土重迁”到“定居海外”这一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

首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安土重迁”情节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其本身造成的影响:

(一)“mind-set”即“大陆心态”的形成。中国早期的移民迁徙使得黄河成为整个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中心效应”有两个效果:吸引和扩散。北方的游牧民族受到吸引,开始向南部,也就是中原地区迁徙;而另一方面,以黄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也开始向南方扩散,到达中国的东南和西南地区。

(二)由黄河地区向东南扩展的一支止于海洋,迁徙过来的人们定居下来,经过漫长的岁月,民族间相互融合交流,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百越族”。百越族活跃于主要的内河,入海口,从事捕鱼,航运等海洋事业,从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人“靠海发展”的大门。

(三)接着从向东南亚延伸的这一支来说。就在“靠海发展”刚刚起步的时候,阻碍就来了。下一批继续向东南扩展的北方人带来了北方的文化,“新来的”北方人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早期迁徙于此的中国人开展的“海洋事业”毫无必要,“大陆心态”才能满足历代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需求,海外的冒险是毫无必要的。正如本书原文这样写道“There was no need;the other shore was never where the enemy was”,换句话说,“东南亚并不是中国需要涉足的地方”。

(四)工具技术方面欠缺。即使发展起步早,早期中国人除了捕鱼用的小帆船和舢板以外,连一支像样的舰队都没有。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忽视,另一方面是统治者的干涉和遏制。

(五)除了中国本身的“安土重迁”情节和“大陆心态”之外,东南亚诸国起步晚,发展慢,社会形态原始,太过分散而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力量或是强有力的统治机构(small polities,port cities)的种种。,基于此,中国忽视了东南亚各国的发展。由于上述的情况,中国与东南亚的发展只停留在表面的出访往来,甚至有时候这种表面的交流都是中断的。唐朝时双方的经贸往来达到高潮,香料,药品的输出促进了马来群岛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往来的更多的是被利润和宗教吸引,并不是为了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技术的发展,没有考虑到未来长远的进步。

接下来我们要看一看“安土重迁”发生转变的曲折过程了。如果说唐代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交流的高速发展时期的话,那么从唐灭后的五代十国一直到元代则是跌宕起伏,充满曲折的时期。在这段长达六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历代统治者迫于各种原因,或是炫耀武力,或是传播思想,开始渐渐向东南亚派遣人员或机构;而个人方面,前往东南亚的人数也在增多,虽然更多的只是出于纯粹的经济原因。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各个地方政权不断新建重组,中央权力受到严重削弱,地方的自主性得到加强。有赖于此,沿海地区的割据政权在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下,全神贯注于对海洋的探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在众多的割据政权中拔得头筹。这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南洋诸国之间的联系的发展,其中最远的一个割据政权到南宋时期已经直接脱离了中国的控制,成为了独立的政治个体——越南。在作者看,这种变化是完全不同于

之前所说的“大陆心态”的,应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北宋时期的中央集权的重新整合和北部辽、金等游牧政权的侵扰使得统治者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了北方的交往与联系当中,与东南亚交流不得不再次放缓,错过了本应该长足进步的“黄金时期”。正如同北宋政权面临的威胁一样,南宋同样面对着游牧民族的侵扰,这是基于“大陆心态”和“大陆权力地缘政治”得到的结果。但是,有进步意义的一方面是,南宋政权迁都杭州,成为第一个把都城置于一个直接面向海洋的位置的政权。在此期间的经济发展为摆脱“安土重迁”的情节又一次提供了推动力,最终带动了中国同东南亚诸国的交流。自此之后,双方的联系和往来虽然有过停滞,但是并没有倒退,一直延续了下来。蒙古时期,官方的中-东联系再次陷入低谷,不过这一次,个人方面的联系并却没有倒退,甚至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正如原文中作者写的“The Mongol Yuan was both a continental and a maritime power”,甚至有人称这一时期为“Pax Mongolica”(蒙古统治下的盛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海外的中国人自身的进步,也有同当地原住民的融入,不断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人社区”,这种转变对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往来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方法:

(1)王赓武从文化的角度对于“为什么中国人不利用亚洲贸易港口的早期联系进行移民呢?”这一问题进行回答,认为是中国传统的“陆地中国”观念阻碍了中国向海外的大规模移民。

(2)为解决东南亚华人具有的多重认同概念的问题,王赓武通过规范的概念加以研究。

(3)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海外华人,特别是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投资。

(4)在历史学和社会学之间研究问题,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问题。

学术价值:

对于海外华人移居海外的论证具有科学性;对于中国人由北向南迁徙的阐释具有理论性;论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具有创造性;文章的结构,格式,逻辑思路具有规范性。

第五篇:《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2

《海外华侨华人》课程作业

《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

一般而言,移民的动机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社会**、政治原因、战争,乃至阴差阳错的个人际遇都可能导致移民的结果。金三角地区举世闻名是因为它的毒品贸易,但是在这个地方生活着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华人,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他们从来没有被关注过,这些人的来源竟然是赫赫有名的中国缅甸远征军和国民党的93师。

看完这个回顾片,心情很是沉痛,原来,在今天美好生活的背后,还有一群曾经为这个国家流血,如今却还饱受乡愁之苦和不公平待遇的华人,“对在海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华人来说,祖籍国永远是他们心底遥远的家”,说的如此的无奈。还记得那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却眼神坚定的说,“我从来都是中国人,不管怎样我还是中国人!如果中国有心要我回去,我马上就回去!” 听着他说的话,不禁一阵心痛,远在异乡的他们已经在当地饱受偏见,唯一坚实的依靠祖籍国却为何也要把他们抛弃?是因为那段尘封的历史吗?

对于历史,没有经历过的我无权评价;对于历史,亦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只是感叹那些无奈的命运。

在那个异乡的中国人的墓地,乡愁因为时间而褪成了底色,抹不掉的是人类相残的悲哀和命运的无奈。

在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我想看到他们在异乡也能过得快乐,过得好。因为只有这样,心才不会那么的痛。听着他们讲述以前战争的故事,很遥远,却任然能刺痛人的心。他们要的并不多,或许是我们的关注,或许只是我们的认同。他们确实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前辈,每一位为中国解放而努力过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无论他们如今是在大陆还是在异乡,无论他们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

炮声已消逝,硝烟也已散尽,从青春年少走到人近黄昏,回乡的路依然没有尽头,异域这长长的一站把一切化解得都不再那么显赫,唯一可以倾听的只剩下那激荡着青春的战歌„

下载《海外华侨华人》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外华侨华人》安身立命东南亚观后感(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发展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发展 导言:在中国的历史上,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史上,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经历了从一个封建王朝到21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在此......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130602班组织了全体同学一起参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这一次,我收获到很多东西,让我在字里行间带大家感受一下当年华侨华人漂洋过海,艰辛创业,情系......

    海外华侨华人资本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海外华侨华人资本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以马来西亚华资为例 摘要:华人资本与马来西亚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19世纪初,中国东南沿海的大批民众纷纷下南洋谋生。许多中......

    期末论文潮汕华侨华人与海外华文教育

    潮汕华侨华人与海外华文教育 导言 自从上了海外华侨华人这门课程,我对华侨华人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对在海外各地区的华侨华人现状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引起了我对潮籍海外华......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这周的星期六早上,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全班一起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从学校北门出发,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不多时,我们便来到了五邑华......

    战后东南亚诸国的华侨华人政策在移民入境政策上

    东南亚国家对待华人华侨态度的变化战后东南亚诸国的华侨华人政策在移民入境政策上,作为战前华侨移民最多的东南亚国家,战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都毫无例外地限制、禁......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国际形象的维护(国际关系研究)

    嬗变与启示: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国际形象的维护 夏雪 内容摘要:国际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方法,努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海外华侨华人是维护......

    关于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作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提案

    关于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作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14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