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种用工制度下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
多种用工方式下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
【摘要】 800所由于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诸多现实难题和潜在的法律风险。针对现已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企业特点,分析了企业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缺陷,以及如何来应对用工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企业用工风险控制
引言
作为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航天科技工业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带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当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全力推进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在这一框架下,八院作为集团公司八大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为未来发展拓展了较大空间,我们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作为承担着直接科研生产任务的航天基层企业,为了适应日益剧增的多型号、多状态、多变化的任务发展,在用工模式上也逐步打破了原有的计划模式,采取了多元化用工的管理方式。员工的多元化编制不仅确保了型号责任令任务的圆满完成,也对企业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作为还没有完全走市场化道路的航天军工企业,多元化用工方式具有相对复杂性,并随之产生了一些新的管理问题。如何妥善处理好不同编制、不同身份航天员工之间的管理,保证多元化用工制度的健康发展,成为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航天事业发展、企业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一件大事。
本文以航天八院800所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员工多元编制现状及问题,分析了企业员工多元编制带来的管理问题和法律风险,进而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一、800所基本情况及目前用工现状
800所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主要从事……。多年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和拼搏,目前企业研制能力、规模等方面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任务的剧增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800所为国有事业单位,其编制为中央编制委员会予以确认,额定事业编制为550人。要满足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对人员总量的迫切需求,企业只能采取其他用工方式来解决现有的编制不足与任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为此,从2000年起,800所便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招收一定数量员工,用于一线操作、后勤服务、辅助等岗位。近年来,更是采取了劳务派遣、托管、临时工等多种编外用工方式来满足事业的发展。截止到目前,本所共有从业人员930人,其中事业编制员工550人,占人员总量的60%;编外人员380人,占人员总量的40%。各类人员具体分布情况及管理现状如下:
(一)事业编制员工
事业编制员工共有550人,主要从事管理、科研和重要核心技能岗位,相当一部分为入所20年多年的老员工。从2000年后,进入编制的均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从2009年起,由于编制紧张,只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方可纳入事业编制。
(二)劳务派遣员工
目前本所劳务派遣制员工共有215人,主要从事一线技能操作岗位,本所从2000年由于编制不足,开始招收一定数量的劳务派遣工,其中最长的人员已经在本所工作11年,并且被聘为技师。该批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1岁,很多已经成长为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三)新江公司托管员工
800所与新江公司原为一家单位,1996年由于航天体制改革,新江公司实行厂所分离,军品为800所,民品为新江公司。近年来,新江公司连年亏损,无法正常运转;而800所却因任务的发展而需要大量厂房、人员等资源。因此,为盘活资源,加快军民融合步伐,八院决定新江公司停产,150名员工由800所实行托管。由于该批员工技能水平较低,无法从事较大难度的型号科研生产,目前均从事生产辅助以及后勤保障等工种。
(四)临时工
800所目前有临时工29人,主要为周边社区的社会富余劳动力。本所以钟点工的形式对这部分人员进行管理,给付一定的工资,主要从事食堂杂务等工作。
二、员工多元编制对800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于每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即每个事物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800所为解决企业编制不足而采取的社会化用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所人力资源紧张的状况,但随着企业发展和劳务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一定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务派遣产生的风险。一是《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员工与用工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规范和确认,用工企业与派遣员工之间一旦发生争议时,用工企业再也无法独善其身,将承担连带法律责任;二是逐年增多的劳务派遣制员工所带来的企业管理难度加大,按《劳动合同法》及劳动部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如用工企业未及时督促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制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管理越位会导致其与用工企业的事实劳动关系;三是是劳务派遣工作岗位的范围无明确规定,采取劳务派遣的岗位实施劳务派遣后可能引发劳动纠纷。
2.用工管理流程方面的风险。一是《劳动合同法》更加注重操作流程的规范,如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必须通过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通过;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事先征求员工本人意见;企业在规定的日期后发放工资,员工有权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等;二是要求企业在用工管理工作流程的实践中必须留下证据,以便发生劳动仲裁或劳动诉讼时能够举证。如关系员工切身利
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须向全体员工,包括向以录用人员进行公示的证据;与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须有员工本人意见的证据等。
三、对策分析
1.依法接受劳务派遣,科学设计劳务派遣合同、规范操作流程。
(1)在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时,企业要切实审查劳务派遣公司主体资格,对于劳务派遣人员较多或者资质欠佳的劳务派遣公司,应该提供相应担保,签订担保协议,避免劳务派遣公司主体不合法带来的风险。
(2)及时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派遣合同应对派遣内容、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人员管理、用工关系、社保与法定福利、费用结算时间和方式、赔偿或补偿方式、派遣工作关系的解除和终止、保密条款、规章制度适用等方面进行约定。如劳务派遣人员与派遣公司的劳动合同必须交一份至施工企业存档备查,在使用派遣人员前,必须先确认派遣人员与派遣公司是否签订有劳动合同,避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施工企业规章制度不一致,以施工企业的规章制度为准;支付劳务报酬、在提供劳动场所或安全保护措施时、与劳务派遣公司业务联系等要留有书面资料。(3)尽快梳理和调整劳务派遣岗位,确保劳务派遣员工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如对优秀的劳务派遣员工可以择优逐步转录为正式职工。
2.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各环节的规章制度,防范劳动用工风险。(1)梳理施工相关规章制度:一是确保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合法;二是在制
定、修订流程方面,要确保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并通过公示等形式告知公司每一名员工。(2)建立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根据岗位、工种以及员工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劳动合同文本,条款内容应严谨严密,以避免在劳动纠纷中因约定不明而陷入被动的境地。(3)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业务水平:一是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素质;二是梳理人力资源工作流程,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4)提升证据意识,健全各项台帐资料,保全证据。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企业劳动用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法规的日趋完善,有效地应对劳动用工风险的问题,无论对社会、企业,还是劳动者自身,都将变得日益重要。综观全局,施工企业在合法用工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致力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篇:浅谈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浅谈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内容摘要: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劳动争议案件屡见不鲜。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法律风险增多。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是预防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
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法》自施行以来,劳动争议案件屡见不鲜。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强势主体--企业常常以败诉收场。劳动争议案件的频发增加了企业用工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企业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如何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成了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也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诸多企业通过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制定了多种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办法。《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用工存在哪些方面的法律风险,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详见下表:
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
类别 风险项目 风险环节
入职审查
招聘制度 告知义务
违法要求担保和押金
人事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奖惩员工法律依据失效
培训制度试用期内提供有偿的培训
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一级 一级 一级 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不订立书面合同
试用期约定不当
合同必备条款约定不当
劳动合同签订
服务期约定不当
劳动合同无效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履行
续签劳动合同不当
劳动者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解
非过失性解除合同
除
后合同义务
支付经济补偿金
商业秘
其 他 密竞业禁
止 竞业禁止 商业秘密 变更劳动合同不当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三级 四级 一级 三级 三级
鉴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多样化,本文仅就企业如何通过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有效防范用工法律风险进行简要分析,期望能够对企业有所裨益。
一、招聘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招聘是企业用工过程中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首要环节,招聘制度的完善是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第一道关。通过完善招聘的流程、修订招聘系列表格可以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管理、使企业规避由招聘带来的法律风险。
(一)入职审查
招聘过程中的入职审查是对入职者的身份、履历进行核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求应聘者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履历证明,其中履历证明是证明求职者的学习、工作经历,防止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或者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人员进入本企业。《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审查过程中应当要求有工作履历的应聘者提供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
在入职审查过程中,身份证明的审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安部有专门的查验公民身份证真实性的平台,企业应当积极运用这一平台查验新入职员工的身份情况。实践中,存在劳动者身份证丢失、正在办理中的情况,如何弥补这一漏洞?要求新入职的员工提供“无违法犯罪行为证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此证明是居民户籍地派出所在核实其真实身份、家庭住所等情况后,出具的证实此人户籍、身份、住址及无违法犯罪行为记录的证明,并加盖有当地派出所的公章。此证明能给企业在用工上加上一道防火墙。
(二)告知义务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负有的告知义务也是不能小觑的。《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如何履行告知义务?这要求在涉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上要有合法的公示告知程序。在实践中,法院审查这一点主要是看是否通过了公示程序。法院认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部网站公告、电子邮件传送、宣传栏公示公告、员工手册发放、规章制度培训考试等等。鉴于网站公告、电子邮件传送、宣传栏公告这三种公示方式都不易于举证。所以企业在公示时尽量采取书面形式。
(三)就职担保
流动就业是当今的一个趋势,身处异乡的求职者常常是只身一人在外,对于企业来讲聘用外地的劳动者,会给企业带来无法预测的风险,尤其是某些特殊行业如会计,所以企业用工大多选择人员本地化。当然也有企业为了避免风险,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押金或者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学历证等证件。但《劳动合同法》对于这些企业以上的做法是明令禁止的。《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
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一边是劳动者的求职心切一边是企业的用工风险,劳动者和企业两难。如果在招聘制度的表格设计中添加一栏“紧急联系人”。要求入职者提供1-2名亲属的联系电话和住址,然后进行审查核实。既能解决外地劳动者就业和又能防范企业用工风险。
二、绩效考核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绩效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员工的效率。有效的绩效考核,还能帮助企业确定每位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或不足,更可为员工职位的晋升、降级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使企业在管理过程奖惩员工有合法合理的依据。
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行结合企业特色制定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以及完成企业工作任务及奖惩办法都直接体现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就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的两周也就是2008年1月15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了。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再依据此条例制定相关奖惩办法。企业无权对员工进行奖惩,因为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平等的。企业如何对员工行使管理权?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诸如降薪、调岗等,而这方面的制度往往体现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是关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这一法律规定正是企业制定具体考核奖惩办法掌握主动权的源泉。正是因为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就给企业留下了自行制定相应奖惩标准的空间。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根据企业规模、盈利状况和员工数量自行制定多层次、多档位的考核奖惩办法。例如:奖,员工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当月予以1-10分奖励;员工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当月予以11-20分奖励等。惩,月汇总某部门员工绩效考核不合格率达30%,该部主任当月岗位工资按照85%领取;月汇总某部门员工绩效考核不合格低于50%,该部主任当月岗位工资不得领取等。
员工奖惩体现在考核制度中,要做到合法又合理,最重要的是要有公示程序。一套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从制定到实施经过与员工面谈、审查制定、公示征询意见、考评、考评意见反馈、考评结果的应用等若干环节,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其中,每一级主管都层层考评,其公告公示的过程是具体的、明确的甚至是书面的。考核制度的多层次、多档位能使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三、培训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培训,能使员工迅速成长、能使企业永葆生机。企业内的培训多种多样,从一个员工的角度看分为入职培训、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管理技巧提升培训等。培训能够使一个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掌握本企业某项专门的技能,从而提升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对劳动者提供培训,是员工的一种福利,所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培训做出了保护性的规定,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是仍有缺憾。企业往往在招聘员工后第一时间进行上岗培训,为了使员工尽快上岗,往往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但是在试用期内的培训却不受上述条款的保护。《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想走就走,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即使企业在此期间对其进行了有偿的培训。这种情形下,企业是人财两空。
企业如何规避这种风险,首先在试用期的约定上,并不是越长越好,《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期限有严格的限制,所以,约定合理的试用期,是防范风险的办法之一。其次,对在试用期内的员工进行培训,可以选择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基础培训。尽量避免有偿的、专项技能的培训。如遇特殊原因必须提供专项培训的,可提前终止试用期。最后培训制度的规范化、系统化也非常重要。制定合理的培训、各种专项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中规避有偿的专项技能培训,从源头上杜绝试用期内的有偿培训。
四、档案管理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对本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资料。档案管理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材料,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档案管理制度还有其特殊的价值。就拿人事档案来讲,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可为企业提供员工个人经历、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工作变动等情况,便于企业知人善任。其法律意义也尤为重要,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因不能举证导致的败诉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
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6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也就是说企业在做出上述决定时一定要经过合法的程序,且保留书面的证据。没有合法的程序,企业管理将会陷于困境,档案管理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在做出涉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无职工代表大会的由全体职工讨论),提出具体方案和意见,然后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最后将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并保留劳动者的签字回执。有了合法的程序基础,再通过档案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就成了企业维权的法宝了。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而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是依据《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调整与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内部“法律”,合法合理的制度能够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更可防范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用工法律风险愈加明显,企业应对风险的观念应当与时俱进。防患于未然,完善企业人事制度刻不容缓
第三篇:多种用工形式存在问题的探讨
多种用工形式存在问题的探讨
2007-09-1
4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满足电力企业建设的快速发展而急需的用工需要,一种新型的多种用工形式在电力企业应运而生,且日趋向多元化发展。这种新型的多种用工形式,虽然有效地缓解了企业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企业发展建设需要大量用工的矛盾,但亦因多种用工形式的平行并存,暴露出许多矛盾和弊端。如何处理好多种不同的用工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
多种不同用工形式的由来
在电力企业中大体有全民、集体、代理制等几种用工形式。
全民制职工是指在电力部门工作,和电力企业签订合同的职工。素质高、文化程度好、职工待遇佳是全民制职工的特点。为了控制劳动成本,电力企业严格控制全民制职工的人员编制。
集体制职工是不在电力部门工作,工作于电力的“三产”企业,和三产企业签订合同的职工。人员素质和收入福利接近全民制职工,但取决于所属企业的效益,人员编制控制也相当严格。
代理制的用工形式是早已在银行、电信、石油其他企业采用的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近来才被电力系统引入且广泛使用。代理制职工是和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再由派遣公司将职工派遣到电力企业用工。代理制用工又可细分成两种,一种是在农电体制改革中,针对乡镇供电营业所的电管员和专职农村电工实行的代理用工;另一种是在日常的企业发展建设中,由于人员紧缺,为补充一线用工而实行的代理用工。代理制职工的收入基本与社会平均收入相符,人员编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多种用工形式的现状与缺陷
目前,本单位全民制职工有341人,占全体职工的25.56%;集体制职工有149人,占全体职工的11.17%;代理制职工有620人,占全体职工的46.48%;聘用制职工224人,占全体职工的16.79%。由数据可见,代理制职工的比例已经不是少数,在全体职工的比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由于代理制职工明显存在的素质能力、组织管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这种用工形式的缺陷显而易见。
一、多种用工形式造成员工素质良莠不齐。近年来,电力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设备换代,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职工的文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全民制职工的录用中本科生是主要需求,并且在某些岗位的需求中出现了硕士生,而在代理制职工队伍中呈现出的却是另一番态势,尤其在庞大的农电工队伍中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很是突出,然而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熟悉当地乡镇情况等优势,还是在企业日常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要想让企业的文化理念、服务质量和技能水平提升档次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由于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支撑,员工素质的“短板”效应显露无疑,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企业想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显得格外吃力。
二、多种用工形式为进人大开“方便”之门。不可否认,电力一线建设是一项吃苦受累的工作,工作强度高,工作难度高,大量招入代理制的青年职工,虽然解决了企业对年轻劳动力的需求,但由于短时间内大量的人员扩充,其间免不了有人情和关系户在,他们占据了名额,造成企业急需的、符合专业的人才的择才数量受到限制,原本可以解决某些岗位上的人员紧缺问题,往往事与愿违,产生招足了人数、没招足必需的生产力的状况。在企业快速发展、亟需人才的状况下,人员的不断扩充,人力资源的结构问题很难显现出来,然而一旦经济发展速度滞缓,对人员的需求就会急速下降,造成人力资源闲置,编制臃肿,结构失调,百害而无一利。
三、多种用工形式的运作本身就存在缺陷。代理制职工的招聘组织、劳动工资发放、社会保险缴纳、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及日常管理都是由供电企业具体操作,派遣公司毫不过问。用人单位通过派遣公司派遣劳动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和减少社会责任;派遣公司和用人单
位达成这种派遣用人形式的意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取派遣工人的派遣劳务费用。在整个过程中,派遣公司对劳动者“聘而不用”,实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用而不聘”。在这种用工关系下,代理制职工在工作生活间会觉得在企业中缺少话语权、归属感,觉得自己被忽略、被边缘化,对今后个人的发展看不到希望,感到没前途,如果让这种情绪滋长下去,会严重挫伤了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四、多种用工形式下职工待遇仍然是个问题。每种不同的用工形式有其各自不同的收入。全民制与集体制职工的收入较高,福利也好,虽然薪酬方式经过不断的改革,但还是起不到该有的激励机制,或者说收效甚微,“大锅饭”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工作懈怠、人浮于事在这两种用工形式中还是偶有存在。代理制形式的职工收入供电企业出于控制成本,与全民制及集体制职工收入存在着差距,大致相当于社会平均收入。想要靠如此低廉的价格留住人才,难度可想而知,往往年轻的职工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培训后,成为一位合格的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时,供电企业看到是一封封辞职信,而不是他们为企业的奉献,培养一个人才的成本白白流失,为他人单位做了嫁衣裳。
更因在某些岗位并存着不同形式的用工现象,同工不同酬使代理制职工心存不平等感,收入的差距难以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如果处理不当,一旦矛盾积聚甚或激化,将企业推到风口浪尖,在如今众多媒体“长枪短炮”的注视下,企业将只能疲于应付,后果将难以想象。
在多种用工形式状况下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素质和能力。教育培训工作在企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注重人才强企战略,注重人才发展。在企业快速发展时期,让员工的头脑武装的速度跟上企业的发展速度,特别要加强对代理制职工的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力度,只有将这块“短板”弥补上,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能力登上下一个新的台阶。
二、严格把关企业进人的尺度,用长远的眼光量度企业人力需求,合理配置人力结构,使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恰如其分的配比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充分利用及开发当前的人力资源,量才录用,吸收急需人才,做到宁缺勿滥,保持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健康持续的发展,不在未来的某个时期给企业造成过度的人力成本负担。
三、努力组织派遣公司建立起党组织和工会,使代理制职工融入组织,找到归属感,并有一个吐露心声、畅所欲言的地方,让他们对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充满希望。并在平时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中,让代理制职工也参与进来,展露他们的才华,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空白,能够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建设中去。
四、面对代理制职工的不满,我们要及时安抚代理制职工的情绪,并逐步提高代理制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保持一份忧患意识,凡事多想一点,凡事多做一点,在用工形式无法得到改变的情况下,极力避免问题的激化。
虽然多种不同形式的用工解决了企业许多用人问题,但创建和谐企业的道路还是任重道远,我们仍应以用清醒的头脑和辩证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物,分析利弊,把握好尺度,以求企业和谐的发展。
第四篇:金融危机下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下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下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1-1-13
金融危机下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 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旭东
作者简介:王旭东律师,广西大学毕业,2002年考取法律资格,2003年从事律师工作至今。现任广西远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西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律师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论文摘要
本文重点介绍因企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和形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促使企业重视和完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规章制度
法律风险
应对措施
和谐劳动关系
目录
引言………………………………………………………………………(3)
一、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涵义…………………………………………(3)
二、新旧法对规章制度的规定的对比分析……………………………(3)
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5)
四、企业规章制度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6)
五、企业规章制度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7)金融危机下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 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企业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的“法律”,在调整和规范企业内部行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用工过程,是企业行使管理权、合同解除权的重要法律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对企业规章制度以大篇幅进行规定,对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趋严格,企业潜在的用工风险也越来越多。实践中,部分企业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内容不合法、制订程序有瑕疵,往往被仲裁或法院认定为无效而不被采纳,其结果就意味着一场诉讼的败诉,还可能引发无穷的后续影响,使企业处于非常被动和尴尬的地位。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为广大企业介绍规章制度、特别是员工管理制度制订过程中的具体法律要求,重点分析企业已有的规章制度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形成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何在,应如何规避或防范这些风险,促进企业建立合法规范、程序正当的规章制度,防范和化解相关法律风险,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制度规范下良性、有序运作。
一、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涵义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自身情况依法制定的组织生产和进行经营管理的规则,俗称“厂规厂纪”。有的国家称之为雇佣规则、工作规则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为企业,只在企业内部适用,一般表现为公开和正式的单位行政文件。企业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等。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部“法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用工过程,是企业行使管理权、合同解除权的重要依据。同时,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于提高劳动效率、保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制定规章制度既是用人单位的法定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使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行为规范化,不合理的违法的规章制度则会大面积侵犯职工权益,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企业。规章制度赋予职工在特定的职位上以权利和义务,职工可以预测自己的行为对企业产生的后果,从而产生激励。
二、新旧法对规章制度的规定对比分析
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来自于法律的授权。为了规范企业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行为,我国在不同时期分别制定发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一)、1982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1986年10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
在当时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这两个关于劳动纪律的法规出台,对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用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或与国有企业相关的其他行业。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国营企业”的正式职工。改革开放后,我国实现市场经济以来,这两个法规的的部分内容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两个条例的废止对我国今天的市场用工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条例的废止,国家规定的处罚员工的方式与情形已经失去了其法律支持,因此需要企业依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根据企业的需要制订合适的奖惩办法。
(二)、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三条规定明确了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对企业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劳动者违反内部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违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1997年原劳动部颁发《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7]338号文件)
通知第二条规定,新开办用人单位应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规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它劳动管理共计七项内容。并在正式开业后半年内将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对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不按规定期限报送备案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新开办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备案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是:
1、劳动规章制度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2、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经审查,发现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内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要求劳动行政部门应同时从内容和程序两方面进行审查,只有都符合规定的才予以备案。
这些规定使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向具体化迈进了一步,虽然这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本身的效力有限。
(四)、2001年3月22日公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这里提到了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应当经过民主程序和向劳动者公示。还有就是企业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才具有法律效力。
(五)、2006年7月10日发布实行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6〕6号)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就依法赋予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优先效力。
(六)、2006年1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新公司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这里规定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程序合法。程序不合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七)、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这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制定程序,赋予了劳动者在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过程中的话语权,加强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劳动合同法》对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具体的制定程序要求包括以下两个:
一、经过平等协商程序制定;
二、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律师观点:通过对上述法律条文的比照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形式和程序上对用人单位要求愈加严格。从用人单位“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到“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认为只要“实体合法”即可。原来在我国实践中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单方决定的权利,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都是企业自己制定并公布给员工,员工只有接受、遵守的义务,没有参与的权利,而《劳动合同法》关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的程序最后定格在“平等协商”上,这就意味着企业规章制度制定权由原来的企业“单决权”变为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决权”。《劳动合同法》对规章制度具体的制定程序要求包括以下两个:
一、经过平等协商程序制定;
二、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第二,增加了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如果企业制定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不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
虽然新《劳动合同法》赋予了企业有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权利,但如果企业不依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存在严重的法律风险,企业也将为此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法律责任。
(一)、规章制度或某些条款因无法律效力而失去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据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只有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且不与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相冲突,才可以在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中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否则,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将会不予适用。
(二)、企业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新《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企业可能承担行政责任
新《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四)、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新《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五)、企业失去了抵御劳动争议风险强有力的手段。作为调解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的企业规章制度,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制定的规章制度无效,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将陷于被动局面,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也失去了企业抵御劳动争议风险强有力的手段。
四、企业规章制度法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法律限制更趋严格。那么,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潜在着哪些风险?笔者认为,其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制定主体不适格
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主体应是用人单位,并以用人单位名义颁布实施。用人单位其他管理机构,不具有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资格,只能参与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活动。如劳动规章制度由企业某个部门制定并以部门名义发布,则存在因制定主体不适格,导致劳动规章制度不具有法律效力,对员工不具有约束力。
(二)、内容不合法、不合理
1.企业规章制度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明确规定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实践中,一些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不同程度存在着违法内容,如有的在工时、休假、加班等方面违反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有的规定员工在上下班时要搜身检查,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的规定员工入职要交一笔保证金;有的随意延长员工工作时间而不发加班工资等等,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不合法的。
2.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不合理
对法律没有详细规定的内容,需要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具体规定。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何谓“严重违章”、“严重失职”、“重大损害”,法律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企业应根据所处的行业、员工从事的岗位、担任的职务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员工行为严重与否,把握员工违章和损失的“度”。一般来说,企业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正常的常规判断标准,应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如果这个规章制度被一个企业的大多数职工认同了,那么就是合理的,如果大多数人认为不合理,那么这个规定就有问题,也就失去了“合理性”。
(三)、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相冲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解决了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与企业规章制度法律优先权问题。实践中,企业总是通过单方面制定规章制度,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设定,以增加劳动者的义务。由于劳动合同的效力高于规章制度,即使规章制度由职代会通过,如果与劳动合同冲突或者不一致,除非劳动者认可,否则无效。
(四)、企业的规章制度违反公序良俗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新《劳动合同法》也贯穿着“公序良俗”这一民法基本原则。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决定了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员工,应当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领导。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某些基本权利,如会客权、出入权等,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但是,用人单位不应以此为由无限扩大自身对劳动者的组织权,从而使企业规章制度侵害劳动者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如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劳动者在劳动期间不得结婚生育,上下班要搜身检查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界定在为工作性质和实现工作目标所证明是的必要的和必需的范围,而且必须是适当的。如果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公序良俗,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主张该规章制度无效。
(五)、程序不合法
新《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该条款较《劳动法》第四条,最大的发展就在于加强了法律对制定、修改或者决定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规定。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要件。只有经过平等协商、公示或告知劳动者法定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否则,企业规章制度会因制定程序缺失而无效。
五、企业规章制度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防止不合法的规章制度给企业带来的用工风险,企业在制定、修改规章制度时可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一)、制定的内容要合法有效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须做到制定主体适格、内容合法、合理且程序完善,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不得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相冲突。
(二)、制定过程要符合法定程序
《劳动合同法》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即平等协商 +公告(告知)程序。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
第一、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要履行民主程序,并保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协商的书面证据,履行公示程序。
第二、依法进行公示方法。
《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4款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也明确规定只有向劳动者公示的规章制度才能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公示可采用的方式有:①企业网站公布法;②电子邮件通知法;③公告栏张贴法;④员工手册发放法(保留签收记录);⑤规章制度培训法(保留培训签到记录);⑥规章制度考试法(保留试卷)。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将企业规章制度写入企业的员工手册内,并让员工签收;或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培训,并签收阅读等。
当然,并非所有的企业规章制度都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需经职工等讨论通过是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如薪酬福利制度、违纪处罚制度等。对于那些非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目前法律并未规定具体程序,应当理解为非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事项的制定程序由用人单位自行规定。
(三)、规章制度内容要量化、程式化、系统化
这是用人单位最容易忽视而恰恰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地量化具体的要求或者适用的情形。如对经常旷工的人员辞退问题,不要使用含糊的“经常”这两个字,而是要确定的文字表述,应当尽量避免此类语言的歧义。如可表述为旷工三次以上,企业可以辞退。等等
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要求和适用情形,则可以选择程式化的方式。一些轻微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因为尚不构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难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屡屡违反,用人单位觉得不知如何处理。比如劳动者在上班期间从事一些与工作无关事务,打私人电话、上网娱乐、看小说等等,这些行为在规章制度中难以穷尽,且情节一般比较轻微,但对于劳动者屡屡触犯的情况,则可以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用人单位一经查实,给予书面警告,三次书面警告以上的视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这种程式化的设定,使得规章制度全面而具有操作性,便于用人单位在行使劳动管理时,真正地有“章” 可依。
规章制度的系统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规章制度规定“劳动者不符合工作要求,或考核不达标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在具体的规章制度中又没有规定劳动者的工作要求或者岗位职责的内容,因此,此种情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只是一纸空文。
(四)、规章制度中不能规定本应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 虽然新《劳动合同法》从程序上加大了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限制,但企业仍然享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而劳动合同中的事项却是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事项。因此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中,仲裁机构和法院在衡量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时,往往会认为,凡是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的事项,如果没有经过协商而由单位单方面在规章制度中进行规定时,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
(五)、明确规章制度的效力范围
规章制度制定时应明确其效力范围,即对哪些人有效,在哪些场合有效,适用于哪些事情,什么时候生效,有无溯及力等。
(六)、清理现有规章制度,及时修改、重建与新《劳动合同法》不一致的内容,完善法定程序 主要包括:
1.企业要随时关注现行法律的修改及新法律的出台,修改不合法的内容;
2.企业要尊重法律赋予工会或职工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建议修改权,协商修改相应内容;
3.企业要依据自身发展及内外环境的变化,依法修改、补充不适合的相关内容; 4.依法对现有规章制度重新修改后,采取适合的方式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完善法定程序。
(七)、注重保全证据
企业在制定和依据规章制度行使工作管理权时必须具备证据意识,以防发生纠纷时企业举证不能的风险发生。在规章制度制定方面,需要保留已经履行好法定程序的证据,如会议记录、讨论的经过等等。在履行告知程序方面,需要保留已告知的证据,如上墙张贴公告、用工录用表确认、员工手册签收等等。在依据规章制度处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方面,需要保留违规调查方面的证据。
综上,目前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且着手完善和加强单位的制度建设,但由于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来自于法律的授权,且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不断变化,因此,规章制度的制定具有很强的法律专业性和技术性,故律师建议企业应当借助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引,结合产业行业特征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使得规章制度行之有效,真正发挥作用。
第五篇: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管理7-24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管理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迄今为止已经9年。该部法律是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出台的。国家明确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宗旨。因此,在相关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必然要贯彻这一宗旨。《劳动合同法》与《合同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合同法》更多的是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而《劳动合同法》则着重体现了国家干预。
基于此,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受到了颠覆性的冲击,实践中劳动合同纠纷频发,企业往往败诉。这就需要用人单位认真掌握《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用工法治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遵守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2.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
3.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协商订立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
4.用人单位不宜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对职工的处罚条款,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来实现对职工的奖罚比较科学。5.工作内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工作岗位仅是通俗的说法,用人单位将员工调动岗位但未改变工作内容,不能视为违约。但改变工作内容应当双方协商一致。
6.用人单位应结合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对“劳动合同范本”进行必要的补充,为可能出现的变动留有余地。从某种意义讲,签订劳动合同时,对于如何确定劳动合同的内容,企业具有相对的优势;而变更劳动合同时,职工占有一定的优势。
约定试用期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试用期条款是约定条款,非法定必备条款,在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3.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5.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亦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6.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7.除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规范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竞业限制条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因此,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时应把握好下列几点。
1.竞业限制的主体只能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3.竞业限制的期限不能超过2年。
4.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对劳动者予以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中包含上述款项。
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若上述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规章制度的建立应当规范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6条: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依法建立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规章制度的订立,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职工的管理权力,即用人单位的经营权和用工自主权必然包含劳动规章的制定 权;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即用人单位以制定劳动规则作为其行使经营权和用人权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依法,是指劳动规章的制定应当符合下列3个要件。
1.内容必须合法。劳动规章的内容不仅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而且不得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
2.程序必须合法。没有程序的保障很难实现实体与结果公正,程序上的瑕疵直接影响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对于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包括薪酬体系、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等以及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审 议。3.向劳动者公示。所谓的公示,即将劳动规章的内容以一定的方式告知劳动者。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公示的方式,可以是张榜公布,也可以是发放工作手册等其他形式。关键是强调公示效果,必须使劳动者能够知悉该劳动规章。
规章制度与《公司法》进行有机的衔接: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制定和修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才具有法律效力。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多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定规章制度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换言之,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既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亦要符合《公司法》的规定。2.劳动合同的订立及变更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平等协商。但实践中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方面用人单位具有优势,企业可以用行政权力强势推行,职工处于弱势。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6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该条司法解释有两层含义:(1)劳动合同与规章制度都是有效的;(2)当二者不一致时,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劳动合同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注意与劳动合同的衔接,尤其是劳动合同约定了劳动报酬具体数额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以修改薪酬体系的方式改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薪酬体系的改变涉及劳动者的切身重大利益,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平等协商。否则一旦发生诉讼,用人单位的上述做法难以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3.规章制度往往是劳动合同相关条款的细化,尤其是用人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管理(办法),这里予以重点强调。绩效考核体系是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用人单位激励职工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实践中,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也是劳动合同纠纷的“出血点”。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应当注意与劳动合同相关条款的衔接,考核的主体、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时间、考核的方法等要与劳动合同的相关约定相一致,不能脱离劳动合同另起“炉 灶”。
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应当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意识。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立法活动,劳动规章制度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时应当力求条款清晰、概念准确,不能有歧义且具备可操作性。规定不明确,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就会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去解释,实践中这往往也是企业败诉的重要原因之 一。
例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何谓“严重”?何谓“重大损害”?标准是什么?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用人单位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劳动规章制度中予以明确。
严格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合同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通过解除行为使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失去效力。劳动合同的解除事关劳动者的切身重大利益,《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第43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对此做出了规定。实践中,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往往是引发劳动纠纷的“导火索”,因此,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对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要承担举证责任,这就要求用人单位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来评价劳动者的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
2.对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注意三个层次的问题: ⑴用人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规章制度,且该规章制度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⑵ 劳动者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⑶ 是否严重,一般以劳动法规所规定的限度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具体界限为准。但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具体界限时应当注意其合法性、合理性。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何谓“重大损害”由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来界定。
4.对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对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又不能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则需要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实践中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其工作岗位都会涉及薪酬的调整。调整何种岗位以及薪酬多少,法律、法规没有具体规定,要由用人单位酌情掌握,但调整后的薪酬不能低于法定的最低标准。
⑵ 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方能解除劳动合同。
⑶ 对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举证责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5.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这是法律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程序上的要求。
6.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要注意法律规定的禁止性条件,即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⑴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⑵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⑶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⑷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⑸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其他注意事项:
首先,要加强企业劳动人事档案的管理。劳动人事档案不仅限于职工履历等重要事项的材料,还包括与劳动合同有关的一切文字记载。劳动人事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发生劳动争议时,企业承担的举证责任要大于劳动者。实践中企业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举证不能。法律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做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劳动人事档案管理重在平时,关键在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有这个意识。
其次,做好以人为本的有效沟通。以人为本的有效沟通是化解劳动合同纠纷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涉及工作内容、薪酬分配制度等敏感问题要与职工充分沟通、听取意见。即使是因职工过错而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考虑让职工体面离职。总之,以人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职工关系管理是企业必须提升的能力,亦是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的基础性工作。
再次,提升企业领导干部及全体职工的法治意识。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用人单位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是贯穿系统工程的主线,只有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强化劳动用工依法管理的理念,企业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防范。同时,企业亦要加强对职工劳动规章制度的培训,使其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与企业共同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