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事行政执法风险浅探(写写帮整理)
海事行政执法风险浅探
彭职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赋予海事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海(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海洋(水域)监督的职权,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在社会公众和涉水从业人员眼中,海事行政执法是一种强势性、主导型行为,海事行政执法人员依托行政执法主体代表海事管理机构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是强势群体。随着依法治国的进程,行政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规范不断完善,行风廉政的约束机制不断健全,尤其在长江三峡河段这一区域特别敏感、社会特别关注、责任特别重大的水域从事海事管理,海事行政执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所触及的社会既得利益群体越来越多,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常年奔波于执法一线,长期面对复杂的社会人群,一直承受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忍受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潜在的人身威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上,不仅要更加重视海事管理对社会的公益服务和对船方的权益维护,也需要高度重视海事行政执法的风险防控和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的身心保障。
一、海事行政执法风险的基本体现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人、物、环境、管理等因素构成的客观存在的潜在危险性,以及由上述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后果,包括发生伤害、毁损、损失的可能性。
在水运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海事行政执法工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复杂,海事行政执法人员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具体,并且无论是公平正义还是徇私枉法,都将直面风险。初步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人身伤害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利害关系伤害风险。海事行政执法直接关系到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切身利益,保障安全必然触及违法者的利益。针对违法当事人时,因海事行政执法目标的不利指向和执法结果的不利预期,引发违法当事人对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的故意人身伤害可能性,或直接伤害或间接雇凶伤害,危害后果严重。二是公务意外伤害。海事行政执法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长期水上作业不安全因素多,尤其在三峡库区成库后风、浪、雾恶劣气况明显增多、等级明显上升的环境下,意外或不可抗力造成的人身伤害的可能性和威胁时刻存在。
2.精神损害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因海事行政执法目标的不利指向和执法结果的不利预期,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可能实施人身安全威胁、精神恐吓、人格侮辱、名誉诋毁等手段,影响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的精神和意志,对海事行政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极为不利。二是来自各个层面,包括上级、同事、亲友等对执法过程或执法结果的不正确干预、威逼和诱导,可能导致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受到精神压迫,影响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的情绪和心态,引发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对客观公正原则和职业谨慎原则的背弃和对职业道德的背离,从而构成精神伤害。三是长期超负荷超强度工作和因知识更新、社会期望、竞争、得罪人等因素所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出现心理失衡,可能造成海事行政执法人员
职业病和心理疾病等伤害身心健康。
3.政治责任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海事行政执法涉及水上交通运输和经营的方方面面,并触及当地利益,无论是正常的执法,还是违法或不当的行政,都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反应,包括一定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引发社会不稳定。二是因执法过错、管理缺位或不作为,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都将会责任追究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理,所属单位也会因此在文明创建、目标考核中受到较大影响,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4.经济损害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因执法过错、管理缺位或不作为,受到相应党纪、政纪或者岗位考核扣分处理,直接使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经济收入受损或失去岗位。二是海事行政执法行为因过错的存在,按照《国家赔偿法》规定,给行政相对人造成了经济损失的,都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二、海事行政执法风险的成因分析
海事行政执法风险产生原因复杂,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身原因,又有外部环境影响的外界原因。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1.当前对海事行政执法风险的防控和海事行政人员的职业风险防护缺乏系统认识和应对思考,没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普遍缺乏对海事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风险的预警、防范和反应机制,包括对海事行政执法人员遭遇外来的报复陷害、意外人身伤害、精神损害等风险处置预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风险预警和疏导等。
2.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在海事行政执法过程中常见的违法当事人所实施的威胁、恐吓、侮辱、诋毁等精神损害或潜在危害行为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措施,无法进行调整和约束,往往报警或相关机构人员抵达现场也无济于事,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制止。
3.当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过程受到不正确干预、威逼和诱导时,执法风险发生后,执法人员往往缺乏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有力证据,也难以言表。
4.海事行政执法的手段和技术、规定往往在面对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违法行为面前有一定的缺乏、滞后或良好的运用,导致风险几率的增大。
5.行政管理相对人为逃避法律,拒绝、阻碍海事行政执法,甚至不惜以身试法暴力对抗,对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或者不属于海事管理范畴的其他原因,但以海事管理机构和海事行政执法人员作为发泄、报复对象进行威胁或伤害。
6.海事行政执法水上作业的职业特点和恶劣气况的自然灾害影响,让海事行政执法人员随时处于风险危害之中。
7.海事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政策法规理解不透、制度措施执行不力、技术手段不熟练、突发风险临机处置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违反职业道德和违法行政,导致执法风险。
三、海事行政执法风险的防控对策
海事行政执法因其属性决定风险然难以避免,但只要因势利导,很多风险能够被控制、被规避、被化解,可以降到最低和可以接受的程度,使海事管理机构和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免受其害。
1.高度重视海事行政执法风险及其防控,建立海事行政执法风险预警、反应和保障机制,包括风险保险、风险补贴、风险保障等,让海事行政执法活动、过程、结果和人员处于风险保护状态,提高组织和人员的风险抵御能力与信心。
2.积极依靠地方人民政府的力量,加强与公安、渔政、水利等涉水职能管理部门的联合,采取宣传、警示、劝告、制止、强制等手段多管齐下,共同应对、抵御风险,尤其是公安机关的现场处置力度与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3.不断健全、完善行风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和措施,约束各个层面及海事行政执法的行为和活动,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海事行政执法的主动性、积极性、规范性。
4.加大海事行政执法的现代化进程,大力投入科技手段,尽力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度,释放海事行政执法人员现场管理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
5.进一步增强海事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加大执法结果公告和违法行为通报(包括公安机关进行制止、强制的结果),警示和教育当事人,提高海事行政执法的威慑力,增强海事行政执法人员人员的职业自信。
6.加强海事行政执法人员服务理念的更新、服务方式的优化、职业道德的教育、业务素质的培养、技术手段的应用、执法规范的养成、心理健康的疏导,防止行风行为和执法过错,并关心执法人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做好减压。
7.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和柔性执法,以宣传教育服务为导向,找准问题和原因,主动、及时化解管理相对人的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消化风险因素,避免暴力对抗和群体事件。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三峡通航管区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
2010年5月8日
第二篇:海事行政执法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通过一个半月60多个学时的自学,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交通行政执法规范》、《交通行政执法禁令》和《交通行政执法忌语》等法律、法规。使我充分认识到进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是海事执法工作的准绳,也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例如在执法过程中至少要有两位执法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执法证件、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而不能行为野蛮、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乱罚款、以罚代管,甚至搞所谓的“以邪治邪”,不能只教育不处罚,以教代管,该纠正的不纠正,该罚的不罚,对违法者听之任之,这也是执法不严、玩忽职守的表现。严格执法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执法责任制,强化落实各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执法队伍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形象。加强执法规范建设,让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成为制度。
情,工作做到家,违法行为是会纠正的。因此,文明执法是行政执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树立海事行政执法队伍新形象的根本保证。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六十条和六十二条中的法律责任规定,行政执法人员违犯法律规定,徇私舞弊,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这些都是对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具体要求。
在实践体现文明执法上,还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法律意识。文明执法必须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和对执法工作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在行使他们的权力的同时普遍并愿意承担法定义务。要加大普法教育,单位负责宣传的部门要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而且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而使人民群众了解海事、理解海事、支持海事,明确不接受处罚或粗暴依法执法是违法行为,在外部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成熟的情况下,文明执法才能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学习我的自身素质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一定会克服自身的不足,在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立足本职、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争取多到执法现场学习,取得业务和思想上的双提高。还有要不断提高工作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
第三篇:关于行政问责制相关问题浅探
关于行政问责制相关问题浅探
孟凡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行政问责制的相关问题,文章从“我国实行政府问责制的现实困境”、“造成政府问责制在我国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行政问责制的完善途径建议”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一番粗浅的探讨,提出了“问责制需要建立良好的行政架构”、“问责体系需要健全”、“问责主体需要改善”、“问责客体需要明确”、“问责范围需要界定”、“问责结果需要多且有效”、“问责救济需要健全”、“问责制实施需要充足的保障”、“问责制与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紧密结合”、“重视问责文化建设”的十个方面的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的相关建议,指出行政问责制对于加强我国政权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困境:成冈:完善途径
目录
1、内容摘要
2、关键词
3、正文
4、参考文献
关于行政问责制相关问题浅探
起源于英国的责任政府观念标志着现代政府理念的诞生。所谓责任政府,起初是强调政府应对议会负责,后来发展成政府要对选民负责的相关制度,其实质是强调政府的权力应受到限制。因此,责任政府是在政府权力有限的前提下才得以成立的观念。从20世纪80年代近期开始,责任政府利问责制问题日益受到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原因在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运行方式的弊端日益彰显出来,人们开始思考政府改革和政府运作方式的发展走向等问题。
自2003年“非典”时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有将近2001位官员因重大责任事故、恶性违法事件而“下课”或遭严厉处分。如此大规模的免职、引咎辞职浪潮被人们称为“问责风暴”。随着问责制在一些地方的推行,要求建构责任政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责任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治概念开始步入我国政治生活。要实现责任政府关键在于建构一套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度。但目前,政府问责制作为新事物尚处于启动阶段,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笔者试就这一问题发表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我国实行政府问责制的现实困境
虽然“问责”已经成为人们所熟悉的字眼,但是,政府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政府问责制的法律不完善
目前,我国尚无全国统一的关于政府问责制的法律,各地标准不一,甚至无法可依。关于问责制的法规、条例多散见于一些政策、文件中。这些规定在问责的范围、惩处的尺度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中央已出台的几部关于约束党政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但其对问责制的指向尚不明显,有的虽已规定了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但如何追究,由谁来追究等问题尚无章可循。另外,在问责实践中,尚有违背宪法及其他法律程序的情况存在。如2005年,我桃江县一县属高级中学学生在放假后搭乘无照超载机帆船回家,机帆船因撞上河中挖砂船挖砂后堆积的石堆,造成发生船只倾翻,8名学生落水,其中死亡三人的恶性事故。事后,该县属高级中学校长被撤销职务,予以行政记大过处分。但该校长对处分结果不同意,认为自己处分过重。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申诉,但后来还是作出了维持原处理意见的结论。
(二)政府责任的划分、运用及评估标准不明确
在行政权责的划分方面,我国既面临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权范围交义、权责界线模糊的问题,也面临着各级政府部门内部权责划分不清、争夺权力、推卸责任等问题,在对责任进行追究时,就会出现被迫究部门责任缺位。在政府权责运用方面,目前仍存在独立性权力与共享性权力范围的模糊性及权责运用失衡之间的矛盾。
(三)同体问责力度弱,作用不明显
在行政实践中,政府内部的下级在执行上级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出现擅自更改政策、随意变通政策以谋取部门或私人利益,遇事互相推诿,“踢皮球”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对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政府内部的上级部门应该追究下级部门的责任,进行同体问责。但事实上,同体问责的力度非常弱,效果也不明显。如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了一场有史以来从未遇到的罕见的冰雪灾害。在抗击雪灾的过程中,我县有些单位部门及领导对执行县委、县政府的指令不果断,办事拖拉,造成了灾害程度加重,损失加大的严重后果。事后,县纪委、监察部门依法处理了渎职干部8人,其中3人受到开除党籍、行政降职的处分,一名擅离职守的交警受到了开除公职的处分。
(四)异体问责发展缓慢
异体问责主要是发挥人大的作用。人大的问责主要是指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的责任监督与追究。虽然宪法及地方组织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权力,但在实际的异体问责中,人大监督权的发挥是不充分的。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人大不具备监督及问责政府的权力,而在于人大的这部分权力要么被政府或党的权力所覆盖出现倒置;要么是人大在此方面认识不到位,工作力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大缺少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化与程序化的规定。
二、造成政府问责制在我国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造成政府问责制在我国发展中出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原因,也有政治体系发展不健全、配套制度与改革相对落后的原冈。
(一)责任型政府建设不完善
政府问责制是保障实现责任政府目标的重要制度,是实现责任政府的途径和手段。责任政府是政府问责制发展的目的和最终归宿,只有在责任政府的框架下,政府问责制才有意义和生命力的。从这个角度说,目前,政府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困境也是与责任政府建设不完善有关的。责任政府建设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政府本位”、全能政府的痕迹仍然存在。第二,责任观念淡薄。第二,责任控制机制不完善。
(二)政府问责的政务公开尚未规范化
政务公开,即将行政程序、行政职权等除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外向公民公开,公民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了解政府的行政信息。目前,在我国所公开的政务信息中,尚缺乏对问责情况的规范化公开。在已发生的几起问责事件中,只是将问责结果告知公众而缺乏对具体问责程序的公开,暗箱操作仍是处理问责事件的常用方法。
(三)公民参与问责的热情不高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虽有觉醒,但公民参与问责的热情还不高,并且受客观条件不足的制约。首先,公民对参与问责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其次,高昂的问责成本抑制了公民参与问责的热情。最后,公民参与政府问责的渠道过于狭窄,信息不畅通。
三、行政问责制的完善途径建议
毋庸置疑,从政治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等角度加以衡量,行政问责制仍有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的空间。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也可为国家出台问责制度提供建议。
(一)问责制需要建立良好的行政架构
问责制是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相对于集体负责制而言,问责制就是一种首长负责制。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这是实行问责制的法律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在行政机构内部,如果仅仅有行政首长负责制,而没有明确的、具体的内部职能分工,那么,问责制有可能成为权责不明的制度。所以,问责制的稳健推行需要完善政府行政结构,进一步细分各级政府的职责。
(二)问责体系需要健全
完善问责制是一种含义广泛的制度。它不仅仅是指行政机构内部上级对下级的问责,是一种建立在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制度。从内部来看,问责制首先是一种首长负责制的具体化,是对行政首长违反行政义务,乱用行政权力的一种处分。在行政机构内部,上下级之间,问责制是一种层层承担责任的制度设计。从外部来看,问责制的内容更加广泛,它首先表现为公众对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的问责,同时还表现为人大机关、政协、各民主党派对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问责,从更深层次来看,问责制还包括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的问责。
(三)问责主体需要改善
当前问责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在问责的启动上,目前还仅限于党政机关,这实质上是一种“越俎代庖“,而少有由人大或公众等其他主体来启动。二是在问责客体的汇报上,责任人究竟应该向领导个人报告,还是应面对更多的上级领导班子或是应在更大范围内公开报告,还有待于明确。三是在调查核实上,目前主要是由纪检、监察、审计机关来完成的,而人大并没有发挥显著作用。实际上,这些失职官员是人大任命的,人大有权组织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和处理。鉴于当前人大和公民两个主要问责主体缺位比较严重,因此,改善当前问责主体的重点应该是:一是完善人大问责。把宪法赋予人大问责政府官员的形式——询问、质询、罢免、特定问题调查、弹劾权,通过规范程序加以保证,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完善公民问责,包括如何启动公民问责程序,要求问责的公民达到多少数量和比例时就可以问责等等。
(四)问责客体需要明确
问责客体不清,根源于责任主体的职责不清。拥有清晰的权、责、利是问责的前提。由于我国目前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造成官员的责任归属难以认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问责制的实施。
在党政之间、不同层级之间、正副职之间的责任划分上有时并不明确,一些部门“齐抓共管”、“集体决策”的事情,个人责任的判定就相当棘手,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比如,一个地方出了该问责的事,要承担责任的到底是党委还是政府?如果需要政府承担,需要几级政府承担?具体又是政府中哪个部门来承担?哪些领导要负责任主管领导还是分管领导?责任主体不清,导致的后果相当严重。当出现问题,需要问责,但追究起来往往无从下手。有时仅为“以平民愤”而去问责,这样的问责,可能出现“替罪羊”,可能该受问责的人没有被问责,其结果难以令官、令民心悦诚服。
(五)问责范围需要界定
问责范围应该如何恰当界定值得探讨。政府机关行政人员的何种行为应该被问责?何种行为可以通过别的途径给予约束?一个有效的问责,其范围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狭窄。
行政问责与规范行政行为的其他法律法规之间关系如何协调统一,以达到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值得研究。如行政问责办法与《行政许可法》之间关系如何来处理?我们不能把所有规范行政行为的希望都寄予行政问责之上。而要明确行政问责更多的只是党纪政纪监督的一种补充、一种完善。
(六)问责结果需要多且有效
问责制度是法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行政官员的选任,到行政官员的监督,再到行政官员的问责,最后还需要行政官员向受害人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所以,行政官员失职是原因,而问责是必然结果。行政官员在承担了行政处分责任之后,如果法律有规定的,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避免被问责官员“保留原级别,由组织上重新安排工作”或“一地失职,异地为官”等现象发生。只有这样,问责制度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七)问责救济需要健全
如果法律或制度赋予了个人一项权利,但是当这种权利受到侵害之后没有任何行政和司法保障,那么这种权利就是无效的。对被问责官员,我们还要注重保护他们的权利,赋予其充分、平等的陈述申辩机会,为他们提供充分、多样的权利救济途径。近年来的问责之所以被称作“风暴”,除喻其严厉、果断之外,恐怕还在一个侧面说明,问责程序设计上尚缺乏理性上的规范,现行行政救济法规中对受到处分的官员的救济办法尚处于薄弱甚至真空状态。强调对行政责任的救济主要源于两种思考:一是当前行政问责在我国尚未形成一整套成熟健全的制度,在问责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和失误。二是行政问责的对象与现存的行政救济法规的对象存在着较大错位,在对被问责官员的权益保护上还不充分。既要避免被问责官员“一地失职,异地为官”,也要注意到被问责官员不一定是画上了政治生命的句号。
(八)问责制实施需要充足的保障·
问责制是政府制度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有机配合,问责制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充足的保障。这里只是对信息保障和制度保障作一说明。首先,问责制度必须建立在信息充分基础之上,必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一种制度化、法律化的行为,让政府时刻处于公众的视线之内,政府官员的一举一动都能受到公众的制约。其次,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具体是两个方向:一是通过制度健全,实现问责制的刚性化、硬化,产生真正的约束力;二是通过制度的健全,实现问责制的细化、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当前亟待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有《行政程序法》、《信息公开法》和《国家监督法》等。此外,还要健全决策听证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经济处罚问责制、一事一议问责制、公民知情权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引咎辞职制度、责令辞职制度和向公民法人道歉制度等。
(九)问责制与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紧密结合一方面,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是行政问责的基础和前提,行政问责要以绩效评估指标作为依据。目前,由于政府绩效评估还不到位,因而行政问责也受到影响。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紧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把问效与问责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行政问责,有利于整肃吏治,优化公务员队伍,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行政人才。行政问责程序化后,可以从源头上对政府及其行政官员的权力、职责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定,防止和阻止其滥用、误用、不用公共权力的失职行为,将压力与动力、权力与责任、能力与效力有机地统一起来,任其职,就要负其责、尽其力、操其心。这样,势必能够促进行政官员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责任政府的绩效。
(十)重视问责文化建设
问责文化是问责制的灵魂,问责的落实有赖于在政府官员乃至整个社会中形成一种问责文化氛围。问责文化的形成和逐步强化是问责制能否继续完善发展的基础。只有将问责文化内化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才能使问责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使官员更能积极面对社会的诉求和迅速回应公民的需要。在具体的措施上,首先可以加强对新入职和在职官员的问责教育,提高官员问责的意识,使得行政首长和公务员牢记肩负的责任,明确怎样履行职责,知道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后果。其次,考虑到问责文化的建设具有长期性且需要一定社会文化基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长期的问责文化发展战略并通过各种有效的的宣传教育来达到加强问责文化建设的目的。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不仅着眼于现任行政官员,而且要从更高更厂的角度着眼于从整体上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为问责制的推行提供广泛而深厚的问责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张创新、赵蕾《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毛政相《问责制必须走向制度化》,《理论探讨》,2005年第1期。
3、王成栋《政府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4、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责任与信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
第四篇: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浅探
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浅探
文望平
内容摘要 行政执法程序是实现执法效果的程序保障,对制约行政权力、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完善的相关方面的问题。文章从我国行政执法程序存在的不足、完善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主要对策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文章指出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加快相关的行政执法程序的立法进程,加大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力度,健全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机制等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的相关措施,对于促进我国社会民主的发展和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行政执法 程序 不足 完善 对策
目 录
1、内容摘要………………………………………………………………………………1
2、关键词…………………………………………………………………………………1
3、正文……………………………………………………………………………………3
4、参考文献………………………………………………………………………………7
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浅探
行政执法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是行政主体(有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规章适用于特定对象,并影响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程序是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履行的,是行政主体按特定过程、步骤、顺序和方式执行国家法律的制度。
我国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行政体制不健全,行政机构臃肿,导致我国行政权力有过度扩展趋势。我国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执法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执法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这就需要找出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建立规范、合理、科学的行政执法程序。这些举措,对控制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推进我国法制建设、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完善的问题发表几点意见。
一、我国行政执法程序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行政执法程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比较落后,还存在包括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的不足。
(一)行政执法程序在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1、缺少对行政执法程序的统一立法,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不分。行政执法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这不仅是对行政执法者的最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实现行政执法的最基本的保证。但是目前有关行政执法程序的统一法律、法规在我国仍然不健全,缺少对行政执法总的程序等进行统一立法。对行政执法程序的规定只是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中,如在行政法中有关于行政处罚程序的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的规定;同时各种法律、法规只是规定了具体的行政执法程序,如:对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对行政强制程序的规定、对行政复议程序的规定,这些都属于行政执法程序的范围,缺少统一的法律来对其规范。
2、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重实体法而轻程序法。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但同时又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之一是维护等级特权,强调命令服从,专制思想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普遍存在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观念。即使在今天,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程序性法律规范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行政程序法,至今尚未出台,已有的程序法律规范,在内容上也有需要进行修改完善的地方,如行政诉讼法中的听证程序、咨询程序等。在国家行政法律制度中,只包括了行政行为法,行政组织法,行政监督法的三个框架,而没有关于行政执法程序的法律。目前我国存在的各种行政执法程序都只存在于实体法中,与行政实体法混为一体,如在《行政诉讼法》中既有对行政诉讼权力的规定,又有对行政诉讼程序的规定。
3、缺少对公民在行政执法程序中的权利保障。我国历史上行政权强大,加之在现代化进程中采用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利用行政执法程序来保护公民的权利就被忽视了。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许可等的行使,与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联系尢为密切,程序执行不当、不合法,或是不完整必然会损害到公民的合法利益。同时,相当一部分程序法律规范缺少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民主公正的制度,缺乏公开性和参与性。比如没有辨论程序,没有听证程序,甚至行政相对人没有申诉权,这都需以程序的形式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因此可以说,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还缺少对公民在行政执法程序中的权利保障。
4、缺少对违反行政执法程序责任的明确。一方面我国行政区域广,行政体制尚不完善,行政机构宠大,存在行政交叉现象。从对行政权力的限制方面来看,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法治,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实施的步骤,方式,时间和顺序现在还没有相应的行政执法程序法律作为其保障。有些程序法律规范只规定了行政机关怎么做,而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在程序上违法的责任,行政程序法的法律效力不明确。另一方面,行政主体违反法定程序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应该是一种成文的明确责任,而不应该是模糊的、形式性的,难以追究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尚处在行政法治的初级阶段,缺少对追究违反行政程序法律责任的可操作性和明确性。
5、行政程序法原则遵循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法典形式的行政程序法。但从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在不少法律中规定了行政程序规范。这些规定首先体现在宪法上,如,宪法第2条第3款、第27条第1、2款、宪法第41条等为行政程序法律参与原则、效率原则、听证制度等提供了依据。根据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世界各国行政程序法律有关基本原则的表述,对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应该明确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条: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复审原则、效率原则、参与原则、诚实信用,信赖保护原则。在实践中我国的行政机关大多只执行了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其它原则只是流于形式,如公开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应当向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其行政行为的原则。很多情况下行政机关是没有遵循这个原则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开其行政行为的,特别是公开行政执法的程序。
(二)行政执法程序在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
行政执法程序的实现是由行政执法主体和公民共同来完成的,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思想、态度和公民的程序意识,信息的公开性,都对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存在重要影响。我国行政执法程序在执行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公民和行政执法人员缺少程序意识。一方面,普法教育重视对公民的实体法教育,忽略了对公民进行程序法教育,导致了公民对行政执法程序知识的缺损,法律意识不强。一些不懂法的公民认为只要有靠山、保护伞就能在违法时或违法后逃脱法律的制裁,从而用金钱、美色等各种方法来讨好执法人员得到特殊保护。行政执法队伍中程序意识淡薄、意志不够坚定的执法人员经不住金钱、美色等的诱惑,就会成为犯罪分子的犯罪工具,甚至与这些犯罪分子同流合污。在他们违法时,这些执法人员就利用其职权为犯罪分子开后门、开小灶,甚至是违反执法程序,违反法律,为犯罪分子开脱罪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蛀虫。另一方面,行政执行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业务能力比较低,对行政执法行为不能理解或错误理解,甚至还有的行政执法人员不懂法,在执法过程中循私枉情,不按法定的程序执法,故意或无意省略一些手续,超越法定的权限范围,甚至有的执法人员还存在严重的渎职、越权等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行为。如:2007年12月,我县城关镇的城管中队的有关人员,存在着特权观念,对几个违观占道贩卖小菜水果的人员采取又扯又压又推又打的措施,引起旁观者公愤,后来导致相关人员打110电话来平息事态,事后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应有的组织处分。这件事,对桃江县的行政执法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行政执法人员程序意识不强,履行义务态度消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不履行、延迟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而造成的公共利益的受损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交警看到违章车辆视而不见,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行政机关内部,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为了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方便”,也想尽办法来讨好上级,只要是上级要办的事,不管违不违反执法程序都全部揽下,想尽办法,一一照办。因此执法人员之间存在私情的,在违反规定、程序处理问题时,双方可能会为了以后自己的方便,就彼此默许、包容、采取放任的态度。
2、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行政执法程序的法定程序是法律预先设定的,要求执法人员按照所设定的步聚、方法、顺序来执行,不能随意的增减。主要表现有:步聚上的违反、顺序上的违反、时限上的违反、形式的违反等。我国行政执法程序混乱、到底执行执法程序是不是一个必经环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对其规定,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也处于困惑中,如果执政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不高,执法态度消极,那么在执法时,他就可能就不会按照行政执法程序执行,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执行行政执法程序,也许会因为执法人员的心情不好而不执行行政执法程序。
3、行政执法程序相关信息不对称。在当今社会透明度已经上升为世界各国达成共识的经济、政治生活原则,而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相关信息现仍然存在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首先,公民对行政执法程序的不了解,如听证程序、咨询程序等;其次,对自己在行政执法程序中的权利不了解,比如公民有要求复议的权利、要求说明原由的权利等;最后,对行政主体的权利不了解,比如行政机关有没有限制公民人生自由的权利等。
(三)行政执法程序在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
十九世纪末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迅速发展,行政权力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张。到目前为止,行政权利已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却没能够跟上行政权力的发展。我国的行政执法程序在监督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缺少对程序执行的监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监督机制运行存在失灵现象,各项制度尚未完善。由于我国历史以来就只注重对实体法执行监督的检查,对程序执行监督的检查,只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所以,我国行政机关内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程序执行监督的报告、检查、控制机制,行政机关 内部控制程序执行监督的检查难度加大。这也是导致对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程序执行监督的检查“走过场”、“走形式”、“护短”等难以实现有效检查的原因。
2、惩罚力度不够。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对违反程序的惩罚力度很轻,甚至没有对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惩罚,行政执法人员就可能只注重行政执法效果,而忽略了行政执法程序。这不仅影响了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还影响了我国对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
3、人大的监督作用被忽视。一方面,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存在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人大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还处于弱势,再加上体制不顺的制约,人大对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就更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大干部对做好人大工作的信心不够,干劲不足,总认为搞人大工作没有前途,这又从某种程序上减弱了人大的监督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行政执法程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一系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国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利益,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实现。所以,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以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的健康发展,从而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的主要对策
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完善我国行政执法程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加快行政执法程序立法的进程
要使行政执法行为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必须加强行政立法,为行政执法活动提供民主、科学、高效的行政执法程序。我国的行政执法程序立法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和标准:
1、`统一立法。我国已经通过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而依法治国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依法行政。我国对行政执法程序的规定只存于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中,没有统一的法典来对行政执法程序进行规范,要实现这个目标,行政执行程序的统一立法势必行。
2、打破传统思想,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借鉴国外程序法的经验,纠正我国行政实践活动中行政程序在思想上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这不仅有利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程序意识。
3、着力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行政执法程序立法在保障行政执法效果,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的同时,不能够忽略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的保障。要保障公民在行政执法程序中的知情权、听证权、申辩权等相关权利的实现。行政执法的效果不仅会影响行政机关的公众形象,最主要的是对行政相对人利益的影响。行政执法程序作为公民合法利益的保障之一,势必会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实现,所以在对行政执法程序立法时,要努力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4、明确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责任。只有明确了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责任,才能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有效的防止违反行政执法程序行为的发生,行政执法过程序中的走后门、送红包现象才会明显减少,这还有利于加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5、遵循民主原则和效率原则。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我国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次数越来越多,如行政自由裁量权,在我国行政执法过程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权力。公民是行政执法相对人,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行政执法程序立法遵循民主原则有利于对行政权力的限制,保障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有利于公民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所以公民也要参与到立法中来。
行政执法程序立法遵循效率原则,有利于保障行政主体按照法定的程序,在各自的权力范围之内行使职权,保障执法内容的合法性,还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二)加大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力度
加大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力度,可以通过严格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强化公民和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以及公开行政执法信息等方法来实现。
1、严格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主要依靠行政主体来实现,公民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是行政执法的相对人,也有权要求行政执法主体按行政执法程序来执法,如在行政处罚执法过程中,可以先要求行政执法主体表明身份,这也是行政处罚的程序之一。如果执法主体不表明身份,那么公民就有权不配合。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法律手段来严格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确保行政执法人员在执 法过程中执行行政执法程序的每一个环节。
2、强化公民和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我国一直以来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普法教育和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大多只局限于实体法,而忽略了程序法,因此要深化对公民和执法人员的程序教育,培养公民的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公民在程序上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还有利于执法人员准确、合法的执行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主体是行政执法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行政执法程序能否得到很好的执行也直接取决于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主体的素质关系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目前,有的执法人员还存在“官老爷”的思想,认为执不执行行政执法程序,是他自己说了算,没有程序意识。如,2008年1月20日在冰雪灾害中,我县城管队的某些个别同志,存在着一种特权思想,对在街上占道贩卖蔬菜水果的有关人员又扯又拉,甚至动人打人,引起围观群众不满。后来还是路过的一位县政府领导出面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我们要通过思想作风教育、党风整顿等来纠正这些不良思想,同时在选用执法人员时,不仅要考察其业务能力,还要考察其思想素质。2007年桃江县城管队就清退了不合格人员3人,此事反映较大。过去由于我国法制不健全,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曾出现过不按法定的程序执行,独断专行,任意损害公民利益的现象,也出现过“红包”事件、“关系户”等,这些陈旧的思想遗留在公民的思想中,缺少对执法程序的认识。因此,要打破以往的陈旧思想,培养公民的程序意识。
3、公开行政执法相关信息。公开信息可以将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同时这也是公民权利体现。一方面,公民有知情权。公民有权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也应当告诉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告诉公民有配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的义务和对行政处罚结果不满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等,公民还有权知道行政执法的法定程序、过程、方法、内容等。另一方面,信息公开是现代行政的重要制度。现代行政还强调“服务意识”,那么行政执法相对人就是行政执法的“服务对象”,应该知道“服务的内容”,如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力和义务、行政执法的程序是什么等,这些都要求行政机关公开行政执法程序的相关信息。
(三)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机制
当代世界各国的行政权,在权力结构中不断的扩张,中国也不例外。权力不受监督和控制,就会被滥用,这就提醒人们,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是国家权力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对行政权力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对行政执法程序执行的有效监督,有利于防止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行为发生;有利于保障行政执法程序的有效执行,有利于对不恰当的行政执法程序的修改。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机制。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加大对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处罚力度。对于在执法过程中严重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首先要宣告行政行为无效,赔偿当事人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同时还要依法追究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对于违反行政执法程序情节不严重的,不宣告行政行为无效,但要进行内部处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行政程序违法行为,使那些对违反行政执法程序的处罚不屑一顾的人望而生畏。
2、将群众监督与新闻监督联合起来。我国很早就存在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但是他们都是各自孤军奋战,没有站到同一条作战线上。有时群众发现了问题,想通过新闻记者曝光,却苦于无门;有时新闻记者要想了解群众发现的问题,群众却迫于压力,不敢说。所以,可以开辟新闻专栏为群众说话,加大两者信息的沟通和提高彼此的信任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联合的作用。如2007年桃江县人民政府在桃江电视台开辟了群众举报行政执法违法的专题栏目,这一举措对完善、规范我县行政执法起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3、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建立人大督察制度。目前,我国人大的监督一直以来都是表现的很苍白无力,给人们的印象好像人大的监督主要是为投投票、象征性的检查,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去监督,人大代表的素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提高人大的素质,培养人大代表刚正不阿、勇于牺牲的精神。同时人大代表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单靠人大代表个人之力是很难改变人大监督无力的现状的,还应建立人大督察制度,赋予人大督察人员广泛的调查权,利用人大督察人员对行政执法程序进行监督,加大人大对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力度。
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工程。此外,还要建立以内部监督为基础、以人大监督为主体、以舆论监督为辅助的监督体系,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使行政执法程序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行政执法过程的相关问题。
因此,行政执法程序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使公民可以平等切实参与国家管理,行使民主权利。而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的标准之一,我国已经通过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找出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对策,不仅有利于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培养公民的程序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而且还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对推进我国行政执法程序法治化的进程,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鹤皋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3版;
3、魏定仁主编《宪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2版;
4、郑志龙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5、《湖南省“五五”普法读本》,海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第五篇:工商机关执法办案技巧浅探
工商机关执法办案技巧浅探
近年来,温县工商局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监管执法的要求,以提高拓展案源的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办案技巧的运用为关键,以提高案件执行的效率为目标,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办案效能,在执法办案技巧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提高拓展案源的能力
针对以往案源拓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被动等待,案源排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墨守成规,对新时期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性研究不足;手段单一,案源排查效益不足等问题,我们要求执法人员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保持一份“非常之心”,一种“警觉之念”,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拓展案源:
一是积极延伸传统途径。首先,围绕行政执法的中心工作查找案源。利用一个时期的行政执法工作重点,针对重点行业,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其次,是从举报、投诉中获取案源。充分利用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去发现案源,是工商部门最常用的方法。我们一方面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对查实案件线索的,及时兑现举报奖,并为举报人保密;另一方面针对办案重点,积极在社会群众和各种行业的经营者中发展一些有正义感、有责任心的群众作为案件信息员或线人,或巧妙利用不法经营户的内部矛盾,采取心理战术,使部分轻微违法经营户成为案件信息员,以随时掌握更多、更全面、更有价值的线索。特别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容易出现违法经营的监管盲点,更是充分发挥线人的特点优势,安排线人进行摸底渗透工作,积极开拓案源。据统计,我们所查处的案件中,60%以上来自于信息员提供的线索。再次,是在日常巡查监管中发现案源。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工商执法网络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推行巡查制度,重点关注屡教不改、易发生违法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变等待观望为主动发掘,以求迅速、及时地发现线索。最后,是深究“案中案”。任何案件都不是孤立的,比如说有零售假货的,就必然有批发、造假的,有制造假冒商标标识的。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求执法人员举一反三,从过去已查的案件中,仔细分析,重新研究案情,核查有关细节上的问题,寻找遗漏的线索;或者将已查处的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情况公开,接受群众再举报,发现新的违法线索;在此基础上,再完成资料的整理、归档,并对案件总结归纳,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发掘案源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是大力开拓新途径。首先是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等载体发现案源。即通过日常阅读报刊、查阅政府文件、上网浏览等方法,及时了解各地案件查处情况,并结合本地实际,去寻找案源。其次是在学习交流中获取案源。一些先进兄弟单位通过探索、实践、摸爬滚打,查处了大批新类型案件,拓宽了新的监管领域。事实上,这些案件在一定的区域内,在一定的行业内,均具有类似性和关联性。通过考察学习,听介绍,查阅案件卷宗,进行面对面交流,经过消化、吸收,再结合本地实际拟定步骤计划,便不难发现案源。再次是请厂家与代理商找案源。谁家的孩子谁熟悉,市场上有哪些假冒、仿冒产品,以及地点、数量、规模等,厂家、代理商最清楚。因此,我们经常保持与厂家、代理商以及一些中介代理机构的联系,必要时邀请他们协助检查,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标准,大大提高了发掘案源的敏感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去年集中查处的一批“泸州”等商标侵权案中,我们就邀请泸州公司专业人员协助进行市场检查和鉴定,查获假冒泸州公司产品价值1万余元,处罚违法经营户5户,罚没款金额2万余元。这一做法,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净化了市场环境,保护了商家权益,真可谓一举三得。最后是通过各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挖掘案源。公安、税务、技监、卫生、文化、检察等部门与工商部门在工作上联系密切,他们在日常监管中,往往会发现很多案件线索。这些线索对他们而言,有些不属于其管辖范围,有些达不到处罚或相对没有查处价值,但对我们工商部门则很可能具有价值。为此,我们积极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彼此之间建立信息互通、案件线索及时转办、联合执法的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向他们了解、获取信息或根据管辖权通过移交、联手的方式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二、讲究办案技巧的运用
(一)事前抓策划。在实施执法检查之前,总是尽量收集情况,做好案情分析。根据具体案件的难易程度,预测、设定工作方案,明确现场指挥员,出发前,让参加检查人员熟悉案情,明确本次检查的预期目标,以及每一位参检人员进入现场后的具体位置、任务。对于何时,哪条道路,哪道门进入现场,谁做检查笔录,谁控制谁做检查笔录,谁控制重要现场、财物,谁负责对当事人进行教育谈话等等,均作出精心安排。同时,制订几套方案对付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规模大、情况复杂的现场或夜间行动,我局尽量请公安机关派警力协助。实践证明,只有事前搞好策划,才能临阵不乱,取得预期效果。
(二)临场抓配合。执法人员按预定方案进入现场后,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同心协力地在现场指挥员的组织下,围绕总目标,集中精力,抓紧时间,首先控制现场的人、财、物不走失,然后分头定位检查取证。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指挥人员时刻处于核心机动位置,充分掌握现场情况,灵活调动人员,控制工作进度,尽力以速战速结的方式达到预期目标。现场的协调配合和果断处置是圆满完成任务的关键。
(三)重点抓证据。由于现场检查中所取得的证据可信程度高,因此我们要求执法人员在检查中特别注重抓好证据收集。检查时,通过询问、查看、清理,细心收集和控制住现场证据,并不断地运用已发现的证据,再发掘新证据及涉案财物。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等固定违法事实。例如2007年我局在查处**农资公司不正当竞争案时,在现场发现该公司销售的复合肥未标注真实的厂名厂址,在现场询问负责人时,不经意说出了是其不让厂家注标的,我局执法人员隧在现场笔录上予以记录。在以后的调查中取得主动。总之,现场检查是收集证据的重要措施,办案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总是抓住机会把该取的证据尽量取到手,为办案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打好基础。
(四)同时做工作。执法人员一旦进入检查现场接触当事人,就由专人负责,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尽量消除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尤其避免其别有用心地煽动不明真像的人围攻检查人员。针对现场事实,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指出其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促其知错改过,配合检查,提供情况和证据。如2003年我局查处**销售侵犯天脊商标专用权案,由于当事人拒不提供经营数量,我局执法人员在询问当事人的同时,提取了非典期间当事人路过的各卡点记录的证据,证实了经营数量,当事人在证据面前,承认了经营数量。通过对办案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我局的结案率从以往的80%提高到了现在的9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解决案件执行的难点
案件调查完毕,下达了处罚决定书,并不等于工商行政执法的结束,还必须强化处罚决定的执行,才能真正维护工商执法权威。现阶段,行政处罚案件执行难度明显增大,主要表现为:被处罚对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差,个别单位和个人对工商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采用软磨硬抗,编造客观原因,故意设置障碍。对此,我们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文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化解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对抗和积怨;二是坚持公正执法。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严格按照责罚相当的原则,对类似的违法保持同样的处罚幅度,不办人情案,不办报复案,公平公正的处罚,有效避免当事人产生不平心理和抵抗情绪,为案件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倡导服务理念。深入了解违法行为的成因,帮助当事人解决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以情感人,促进案件的执行。如在办理一起涉农案件时,因当事人没有能力及时赔偿农民的损失,执法人员就主动与当事人上级主管部门协商,由该部门先行赔偿农民的损失,赔付的款项今后从当事人的收入中扣除,事后,还对当事人积极进行了回访,为其合法经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不仅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还让该当事人认为工商执法至情至理,后来在支农护
农上非常积极。这种方式,不仅很好地缓解了当事人对工商人员的对立情绪,提高了工商执法在群众中的威望,也很好地解决了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四是加强协同合作。对拒不接受处罚的,坚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高行政处罚的执行力,震慑不法分子。
在工作实践中,通过提高广大执法人员拓展案源的能力和办案技巧的提高,近年来,全市系统在执法办案方面,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办案领域拓展上有突破。从以往只对企业外在经营行为进行监管,逐步深入到对企业内部管理活动进行监管,所办案件也从以无照经营、逾期年检等违法事实较为简单的案件为主到现在以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虚假出资等定性取证相对困难的大要案件为主。二是行政执法效能上有突破。随着执法工作的深入,大要案件数量明显增多,行政处罚执行率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