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中镇为返乡流动党员搭建服务平台
金中镇为返乡流动党员搭建服务平台
为更好的发挥流动党员的“双向带动” 作用,金中镇在春节期间结合“四帮四促”活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返乡流动党员服务。
一是做好培训工作,送政策送技术。利用流动党员返乡,春节的时机,通过发放学习资料、开展专题讨论、收看远程教育专题片等形式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引导和帮助流动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各种技术技能。
二是做好思想教育,确保安心放心。为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先进性意识,该镇及时向他们通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商家乡建设良策和发展大计,畅谈新时期如何增强流动党员主体意识和体现党员先进性,让流动党员感受家乡变化,激发外出创业的激情,使他们在家安心,在外放心。
三是做好走访工作,确保难有所帮。组织全镇各单位、各部门进村入户,深入到老百姓家里进行走访慰问,把党的关怀和节日的问候送到流动党员家中。将老、弱、病、伤、残以及无经济来源的流动党员确定为重点慰问对象。
吴永星
第二篇:搭建西城职介流动党员服务平台
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搭建西城职介流动党员服务平台 流动党员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员队伍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年龄大、文化水平偏低、工作流动性大、所以造成就业难、管理教育难。如何管理教育好这些流动党员,是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西城职介中心党工委自2002年12月成立以来,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搭建西城职介流动党员服务平台。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和为特困流动党员服务,通过服务凝聚了党员,凝聚了人心。在1200多名流动党员的眼中,西城职介党工委成了他们的下岗失业后的第二个“家”,成了他们有困难愿意说、有苦愿意诉的“娘家人”。
一、搭建流动党员网络、电话联系管理平台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针对流动党员多、流动性大平时联系困难这一特点,2003年党工委就建立一个流动党员信息管理数据库。信息管理数据库建立以后,对每一名转入和转出的流动党员进行详细的登记,提高管理效率,加大管理力度,改善流动党员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现在党员信息库中存储了1200余名党员信息。有了这些详实的信息,使得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更加有序、服务更加全面、关怀更加入微。
二是开通一部党员专线电话。为了方便流动党员及时和党组织取得联系,西城职介中心党工委专门开通了一部党员联系公开专线电 1
话。使在外省、市、区工作的流动党员通过电话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
作。例如:一位在河北工作的流动党员在电话中说:“自己虽然组织
关系在西城职介党工委,但是在河北工作多年,一直没有机会过组织
生活,现在有了电话专线可以随时向组织汇报思想,感觉就像漂流在外的风筝,找到了和组织连接的线。”
三是构筑一个流动党员网络群发平台,开辟一处网上交流园地。
党工委充分考虑广大流动党员驻地分散的特点,利用西城区政府办公
网和职业介绍网络建立流动党员先进性教育网络平台,设立“党建知
识”、“专题学习”、“最新动态”、“党员交流”等栏目,另外通过网络
群发系统给广大党员发送会议通知、慰问信和相关的劳动保障政策,使流动党员在最快的时间内听道最新的党的精神和劳动保障政策,即
节省了召集开会的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广大党员,受
到了广大流动党员的热烈欢迎。
二、搭建流动党员就业服务平台,全方位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就业信息库,对有求职愿望的流动党员进行分
类登记,填写《求职就业登记表》,根据他们的年龄、技能、工作经
历、特长和求职倾向,工作人员将他们的信息录入信息库。同时利用
职介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对流动党员的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政
策咨询、专场招聘洽谈会和招聘用工信息等一系列的服务。
二是组织专场流动党员招聘洽谈会。几年来,西城职介党工委以
“会员式助理服务”为龙头,为下岗失业流动党员举办6场招聘会;
先后组织了56家企业提供168个岗位,共帮助52名大龄特困党员走
上就业岗位。例如:流动党员张淑萍,44岁,中专学历,有会计证、统计证,根据她的情况,决定对她“量体裁衣”,推荐她到希威尔商
贸公司工作。张淑萍激动地说:“以前自己找工作每次都抱着很大希
望,却总是空手而回,这次党工委的同志陪我去面试心里觉得特别踏
实。让我感受到党的温暖,感谢党、感谢党工委,我一定好好工作不
辜负你们的希望。”
三、搭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建立完善党员受教育机制
一是党工委从加强制度化建设入手,工委每年初对全年的活动作
出计划。坚持每月一次的党委会学习制度;坚持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
制度;坚持主题教育和党史教育活动。结合流动党员的特点,采取
“一自学”、“二结合”、“三培训”、“四参观”的四种措施和途
径进行长期性教育。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流动党员自觉地学、使理论知识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另一方面把学习融入到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党组织活动中。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举行新党员入党宣
誓;党的知识竞赛会;开展“重走红军路、沐浴党恩情”走访延安、狼牙山、井冈山等革命圣地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利
用节假日慰问特困党员,确保了落实先进性长效机制。探索了一条新
时期、新形势下党的管理教育实现队伍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
型”转变,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的一条新路。
二是制作流动党员服务手册,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效果。本
着以民为本、贴近党员、贴近实际的精神,党工委编制了一本《流动
党员服务手册》。该手册不仅汇集了党员的入党誓词、八荣八耻、党
员的转借党组织关系须知,同时还包括了流动党员最关心、最需要的一系列劳动保险政策,如:下岗后如何求职找工作、如何办理失业保
险、如何办理自谋职业手续、如何办理退休手续以及如何参加医疗保
险等相关政策等政策,《手册》问世后深受广大流动党员的欢迎,一
方面使流动党员在学习中受到了教育,另一方面又使流动党员得到了
相关劳动保险政策知识,流动党员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
组织的关怀。
三是创建“流动党员讲坛”,搭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平台,使流动党员下岗不离“家”。利用“流动党员讲坛”,采取面对
面的交流形式,使流动党员与各种专家进行在场互动,提建议、反映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劳动就业、咨询有关政策法规、求助组织解决实
际困难等。通过讲坛平台,创新了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克服了单调的读报学习模式,使广大流动党员对党组织活动产生兴趣。现在“流
动党员讲坛”已举办了5期,已有近千人参加,对广大流动党员的吸
引力越来越大,广大党员在这里有一种“家”的感觉,实现了流动党
员离岗不离“家”。
四、取得成效
几年来,西城职介党工委通过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主要取得
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使广大流动党员有了“家”,感到了党的温暖,广大流动党
员下岗失业后,向断了线的“风筝”,四处飘泊。流动党员刘建军说:
“下岗失业后,像‘孩’没了‘娘’认为没人管了。来到西城职介党
工委后,不仅接上了组织关系,还能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真真切
切地感到了党的关怀,“家”的温暖。”王某常年在上海工作,一直没
有机会过组织生活,但有了电话专线后可以随时向组织汇报思想,感
觉就像漂流在外的风筝,找到了和组织连接的线。
二是夯实基础,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从2003年底开始,我们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全面建立党员信息库。对流动党员信息建库
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共有1200个流动党员的信息。
三是发挥效应,建立网上“流动党员之家”加强了与流动党员的沟通协调,从而增进了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互信。流动党员就像一盘
散沙,通过“流动党员讲坛”这个平台,使得他们一方面有了交流的阵地,能够经常性的开展组织活动,同时更有了一种“家”的感觉有
了依靠。通县支部书记王庆国深有感受:“‘流动党员讲坛’既方便我们开展组织生活,还能面对面地交流;倾诉心中的郁闷,同时更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性,我们的党性在无形中得到了
加强。”
四是切实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了党内和谐。
每一位从西城职介党工委走出去的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
络和县委组织部取得联系,有什么疑难困惑、有什么需要帮助,并尽
力帮助他们想方设法进行处理或解决。使流动党员有“家”可入、有
“家”可依,为“家”奉献。
写作分析:
几年来,西城职介中心党工委不断地加强和规范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把为流动党员服务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为流动党员搭建“三大平台”,努力创建 “流动党员之家”的品牌,为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篇:xx镇返乡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XX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XX镇大力利用春节期间流动党员返镇过节的有利时机,采用有效措施,加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让流动党员实在感到组织温暖。现将春节期间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流动党员信息
搞好党员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党委一班人分工负责到各党支部、党小组、采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建立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表,建全流动党员各种台帐,联系电话、外出地点、工作生活情况和交纳党费情况。通过了解摸底,掌握流动党员的各种情况,做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人数清楚、工作地点清楚、居住地清楚、联系方式清楚,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基础。
二、为流动党员确定一个联系人
各党支部对工作开展好的流动党员及联系人进行表彰;对专项联系工作没有达到要求的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对不适合再联系的联系人进行了调整;对没有联系人的流动党员明确了联系人,确保了每名流动党员都有一名党支部成员专人联系。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流动党员联系人的工作职责,联系人负责为流动党员介绍党组织开展的工作、邮寄学习资料,了解外出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参加组织生活和缴纳党费等日常管理工作。
三、组织各党支部召开座谈会
春节期间外出党员返乡的各党支部都召开一次外出党员交心谈心座谈会,党组织通报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会上向回家的流
动党员宣传了党的富民政策,介绍XX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引导流动党员关心家乡建设,广泛听取他们对建设家乡的意见和建议,各支部座谈会收集建议20条。
四、开展思想汇报
流动党员向所在党组织和联系人进行一次思想汇报,把一年来在外地的思想、工作情况及见闻感受,鼓励流动党员积极为建设XX献计献策,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出一份力,齐心协力搞建设。所在党组织及联系人根据流动党员的汇报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对流动党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流动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参加组织生活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五、抓好返乡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组织返镇流动党员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党章》等详细知识,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同时,加大党性教育,向流动党员介绍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党章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规定。
加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镇在春节期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对上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以后工作中要逐渐改动和进步,把我镇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张家湾镇为党员创业致富搭建平台
张家湾镇为党员创业致富搭建平台
张家湾镇针对农民党员“创业无项目、就业无门路、发展无资金、经营无经验”等问题,在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作中,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大力引进农村致富项目,有力推进了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增收的进程。
搭建培训推动平台。积极整合党建资源,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拓宽教育培训渠道,推行“远程教育+基地+党员+农户”、“富裕户+党员户+贫困户”等多种模式的学用实践活动,形成链条模式,最终实现“党员联两户,一链富三户”的脱贫致富目的,广大党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就业技能和致富技术。张家湾镇群联村农民党员姜伦伟的林下养鸡场,共投资6万余元,散养本地鸡1200余只,年营利2万余元,他通过本村远程教育平台学习掌握了养殖技术。在他的带动下,附近农户也开始进行小规模养殖,并逐年扩大规模,得到了实惠。花鱼洞村刘家组的杨从禄,借助当地的地理优势,在山坡上散养四川白鹅1100多只,利用本村远教平台,自己学习了养鹅技术,年营利3万余元,带动了周围的邻居也跟着他一起加入了养鹅的行业。
搭建资金扶持平台。缺少资金是困扰党员创业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镇党委积极到各村进行调研,为有一技之长、有致富项目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党员协调贷款,提供资金支持。
搭建信息拉动平台。大力宣传农村致富典型,及时发布致富信息,大力推广实用技术,鼓励农民党员发展创业项目。针对部分党员文化程度较低、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发展门路的实际,组织村干部通过本村远程教育站点平台,为他们提供政策信息、就业信息和农产品销售信息,搭起了销售渠道。
第五篇:中册镇春节期间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创业平台
中册镇春节期间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创业
平台
一是积极利用阳光工程、科技培训等活动,将党员教育、村干部学习与返乡农民工培训有机结合,聘请县农业局、畜牧局、职业技校等部门,开展实用科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4期,免费培训返乡农民工、党员干部500人次。二是以各村农家书屋、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为载体,重点开展信息咨询、政策解答、致富经验介绍等内容的创业辅导。三是通过干群交流座谈会,让有带富能力的党员群众谈创业经历和本村产业优势,让返乡农民工讲在外面的见闻感受和学到的技能,互相启发、“一对一”结对帮扶、“抱团”创业。从共同兴趣、技能联系、产业链上下延伸、用工需求等方面入手,寻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前,全镇已有120余名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人与返乡农民工、贫困户结对,互助发展创业。四是以鼎祥神起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临泗三村“绿色”韭菜、中册三村黑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为主导,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在外打工积累的资金和政策帮扶,积极发展本村优势产业。目前,该镇已对80余名有创业欲望的返乡农民工在争取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创业补贴等方面提供了服务。(中册镇 徐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