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濒危野生水生动物砗磲及其产业发展建议大全
濒危野生水生动物砗磲贝及其保护与利用
陈慧林鸿民
一、砗磲渐成为新型旅游商品门类
2012年11月,“中国(海口)国际时尚博览会”在海口会展中心举办。在展会入口处一尊高达1米的巨型砗磲雕刻“火凤凰”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纷纷拍照留念。同月第十届中国(海口)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会在琼州文化风情街举行,在会上进行2012年游客最喜爱的海南十大旅游商品评选活动,“黄岩岛砗磲玉”被赫然列入。2012年12月在海口召开“泛珠9+2”会议,会上海南省政府将南海砗磲原贝工艺品作为省政府高级礼品赠送给兄弟省区政府。打开网站链入“砗磲贝”一词,销售砗磲产品信息纷至沓来。由此珍稀海洋生物砗磲贝以频密速度进入视域,引起人们的关注。
砗磲贝过去朝代作为罕见珍贵海洋生物,少人知晓。而近二十多年来,砗磲贝因其能加工成各种工艺品,逐渐成为海南新兴旅游商品门类;发展成为一个新型产业。解放前琼海潭门镇渔民到西南中沙捕捞砗磲贝,只割取贝肉作为干贝海珍品出售,砗磲空壳丢弃在海中。后来发现砗磲壳厚洁白,可加工成白玉饰品,价值提升,便将空壳也运回贩卖给加工厂。砗磲物质成分为碳酸钙,硬度不大,比重中等,抛光性能良好,易于加工造型,进入门槛不高。目前,琼海潭门镇已经有40多家加工厂及店铺,成为我国初具规模砗磲贝生产加工销售中心。海口也有几家砗磲高档礼品加工厂,砗磲贝加工制品种类较多,主要制作礼佛的挂珠、持珠、手串,各种大型佛像、观音像;祈福辟邪镇宅旺财的麒麟、金蟾、狮子等瑞兽;以及印章、镇尺、山子等文房用品,文玩把
件和各种饰品、实用品系列产品。融自然天成的纯白材质和精心巧妙做工于一体,既可观赏使用又有收藏价值,受到国人普遍喜爱。一些砗磲大型雕刻卖价均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一些经打磨抛光的原贝因其造型奇特,自然天成,光润洁白,也身价倍增。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高档旅游商品,砗磲贝及其制品于是受到商家青睐。但是砗磲工艺品产业的可持续利用又受到国际与国内相关环保法规的制约,如何在保护与开发博弈中取得平衡,是一个令人深感隐忧与纠结问题。
二、砗磲贝天然资源几近枯竭
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公斤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砗磲贝属于珊瑚礁盘定搂性生物,生长缓慢,有人测定每年仅生长2-3公分,一些大砗磲贝生长都在百年以上。砗磲贝里曾发现有世界上最大珍珠,重达6350克,价值高达408万美元。历史上中国人偏爱砗磲,《尚书大传》记载了“文王囚于羑里,散宜生得大贝,如车渠以献纣”赎回文王的故事。佛典《金刚经》中将砗磲列为佛教七宝之首(其余为黄金、银子、琉璃、玛瑙、珊瑚、琥珀),是佛门高僧供佛重要的法器。用砗磲制作佛珠代表心地洁净,用以念珠念佛可得数倍功德。在清朝的官帽珠饰中,它是六品官员的顶珠。砗磲并同象牙、红珊瑚、琥珀列为世界四大有机宝石,可见它的价值不凡。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镇心安神,凉血降压,防止老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由于砗磲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元素,被列为宝奉为玉,需求日趋旺盛,价格趋向上升,使它成为渔民争相捕捞对象。经过50多年不间断捕捞,天然砗磲资源几近枯竭。据考察西沙群岛海域大型砗磲贝已不见踪影。各种如拳头大小的小砗磲被捕捞殆
尽,其壳体残骸一座座堆在西沙赵述岛岸边,可见捕捞强度何其大!目前大砗磲贝仅少量见于中沙与南沙群岛海域。由于南沙群岛不少岛礁被周边国家蚕食占领,海域纷争一时不能解决,南海珍贵砗磲贝也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于1983年将砗磲贝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护,其国际贸易加以管制。我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里也将库氏砗磲贝列为一级国家保护海洋生物。南海共有砗磲贝有六类:长砗磲、鳞砗磲、无鳞砗磲、砗蚝等。加工成砗磲玉工艺品后,如何区分原料是库氏砗磲,还是其他品种砗磲?实践中如何区分,如何执法保护?显然难以界定,技术上存在较大困难。因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里,注明了包括“砗磲科所有物种”。这种规定杜绝灰色地带,堵死灵活变通之路。由此可知,“砗磲科所有的物种”都是受到保护,并受到国际贸易管制的海洋生物。我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在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濒危生物方面也应该表现为大国风范。把本应受到保护的砗磲贝加工成制品,列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商品,如同把象牙雕刻品列为中国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商品,把鱼翅佳肴列为中国人最喜爱的菜品一样,这不是在鼓励消费这些保护生物吗?世界环保组织与环保人士对国人这种行为会怎么看?南海周边有关国家,过去屡屡抓扣到中沙、南沙的海南渔船,指责海南渔民违规捕捞海龟、玳瑁、砗磲等珍贵保护动物。南海是海南渔民“祖宗之海”,我们自己要自觉遵守保护珍稀海洋生物法规,更不允许他国肆意掠夺我国南海资源。否则很容易授人以柄,陷入被动局面。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水产资源十分富饶,也是砗磲重要产地,但在其旅游商品市场上却没有砗磲及其他贝类工艺品销售。这不是他们不能加工制作,而是其保护海洋环境政策所不允许。中国一些暴发户大肆食用保护动物行径为世人所诟病
事例不少。世界各国都在瞪大眼睛看着我们如何开发与保护这一片有争议的南海。如今堂而皇之打出“黄岩岛砗磲玉”品牌旅游商品,这种不分是非不顾法规的商业促销行为,较真起来会使一些人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蒙羞,也会令国人面临环保意识的尴尬。
三、砗磲贝加工应予以限制,人工繁育应大力发展
华盛顿公约(CITES)将砗磲贝分为天然与人工养殖两大类;规定禁止天然砗磲贝出口贸易,允许人工繁殖砗磲贝商品贸易。由于资源严重枯竭,为拯救砗磲贝物种,东南亚各国及澳大利亚都积极投入人工繁殖,并明令禁止捕捞天然资源。我国台湾澎湖县政府从2006年6月起禁止采捕贩卖砗磲贝,并由县府水产种苗繁殖场加速复育,投放贝苗移入海底让其自然成长,不必投放饲养。
砗磲贝种群数量是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发育的指标性生物,是进行珊瑚礁盘生态修复的必要物种,由于大气污染,地球变暖,海水升温,珊瑚大量死亡,砗磲贝赖以生存的珊瑚礁日渐减少,加之砗磲生长缓慢以及过量捕捞等原因,资源越来越少。随着近年来收藏热连年升温,人们对砗磲贝的认识加深,市场需求趋向增大。另外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也加速了这一进程,致使砗磲玉价格连年上涨。潭门镇各个砗磲加工厂都有一定空壳储备,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总之总量并不多。按这种加工消耗速度,出不了二十年,便无空壳原料加工,同时我国管辖的三沙海域中天然砗磲贝活体因上述原因,可能濒临灭绝。届时砗磲加工业便难以为继。不能只无度开发利用,而不采取保育护种措施。因此为了砗磲业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建议如下:
1、对目前潭门镇天然砗磲贝的加工应采取限制政策,不能任其无序发展。应按保护动物管理办法采取发放生产许可证制
度,通过提高税收,资源补偿费,提高砗磲加工业准入门槛。
2、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确立的“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方针,大力发展砗磲贝人工繁育,推行增养殖。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在发展人工繁育。海南作为我国海洋大省,国内唯一砗磲贝产区,理所当然应负起保护砗磲贝物种的责任。目前海南尚未开展人工繁育,建议海南省科技厅将人工繁育砗磲贝课题下达水产科研部门,投入资金、人员、设备进行攻关。
3、对南海诸岛砗磲贝分布海区、数量、种群进行资源调查,建立档案,加强保护,明令禁止捞捕。选择在中沙群岛海南省水产研究基地海区底播砗磲贝苗,设立标志,建立砗磲贝国家自然保护区,确实进行有效保护。
4、把砗磲贝工艺品列为海南十大旅游商品与华盛顿公约(CITES)、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水生动物名录是相悖的。建议砗磲加工经营业主实事求是多宣传砗磲贝保护法规,同时也要宣传国际贸易管制,即人工繁育砗磲产品可以上市规定。尽早在南海发展人工繁育恢复砗磲贝在珊瑚礁海域种群,拯救濒危物种,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实现人工繁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化解与环保政策相悖两难困局。
5、通过对加工企业审查核准发放生产销售许可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重点推出高档、优质工艺品;实施行业协会管理,有序控制产量,提升质量,提高价格。不能将珍稀生物资源贱卖,避免砗磲玉价格恶性竞争,从而达到价值极大化,延长存量砗磲贝原料生产年限。
(责任编辑:罗志强)
陈慧 :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秘书长林鸿民 : 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顾问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兰花产业发展建议
关于兰花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思考
农村产业增收组:
兰花是一种名贵花草,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自古以来被视为珍品;同时,兰花又是一种扣人心弦的文化,既具有“天下第一香”和“活的艺术品”的魅力,还被人们意味有君子修道立德的高尚底蕴,因此,历来受到有识之士的推捧。
据文字记载,我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养兰花,公元1233年赵时庚编著的《金漳兰谱》是最早的一部关于养殖兰花的专著。历朝历代,兰事记载和养兰专著层出不穷,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赏兰、养兰经验,也选育出大量的精品兰花,给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儒雅生活和政治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和交友平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兰花已呈不可阻挡的态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价值更加凸显,兰花产业应运而生。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引领下,我国的兰花产业从沿边地区向内陆迅猛发展,兰花资源较好的地区都把兰花当作产业来抓,如湖北的随州、四川的重庆等地都把兰花产业做的很好。同时,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和起步的不同步,也使得一些信息闭塞、缺乏有效保护措施的地区资源大量被破坏,其中,秦岭地区的兰花资源破坏程度最为严重。
秦岭惠兰品种是最古老的赏兰名品之一,她品格稳定、快繁难度极大,极具收藏价值,有“天下兰花在中国,中国兰花在秦岭”的美誉。宁陕地处秦岭南麓,气候温和湿润,属秦岭惠兰的适生区,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在宁陕做好秦岭惠兰的保护工作,以开发促保护,发展兰花产业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进入90年代后期,是秦岭兰花遭受劫难的开始。慕名而来的外地商贩偷偷来到宁陕及周边地区採集、购买、贩运兰草,疯狂地从中获取暴利。据反映,1995年至2005年期间,平均每年有100余名兰草贩子长期活动在宁陕、镇安、柞水一带,他们大多是河南、湖北一带贩子,这些兰花二道贩子将兰花贩给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客商获利。他们一边贩运一边养兰,使兰花可持续盈利,日趋产业化。这也启示宁陕一些贩兰人学习,目前,宁陕手头上养有好品种的有20余人,品种总价值超过500万元。如罗鸿儒多个梅瓣品种、朱宗富几个奇花品种、胡耀鹏的斑草、邓乐兵的边草都是单株几千元以上的精品,省内外知名。其中,陕西第二届兰花展的特别金奖就被罗鸿儒的一束梅瓣捧回。
从目前来看,宁陕野生兰花资源很少了,但是,当地养兰人还留有好品种,统筹规划,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当务之急,实践证明:资源的有序开发才是资源保护最有效的途径。为此,特提几点建议:一是力争2011年陕西第四届兰花展能在宁陕召开,宁陕的几个全国知名品种是有力的保证,只要当地政府力争,可以把陕西第四届兰花展与宁陕第一届兰花展放在宁陕同步开展;二是依托政府部门尽快成立宁陕兰花协会,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兰花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三是在宁陕县城境内建一个高标准的兰苑,把散户手中的好品种集中培养,以共养、寄养、奉养等多种出资形式,把兰 花产业做起来,把兰花的经济效益、宣传效益、文化效益发挥出来。四是大面积发展种植普通兰草,把下山兰草种熟后出售,让兰草步入普通百姓家庭,扩大销售量。五是适度引进其它兰花品种和洋兰,展现兰花的多样性,丰富兰苑。
以上建议的具体落实是:
一、由当地政府出面与省林业厅、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省兰花协会取得联系,力争将陕西第四届兰花展放在宁陕召开;
二、迅速成立宁陕兰花协会,制订《宁陕兰花协会章程》,组织搞好兰花的培养、选种、命名和宣传工作;
三、依托宁陕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场地优势,政府出面协调50万贴息贷款,新建一个500平方米以上的规范化兰苑,并委托宁陕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做好日常管理;
四、政府引导县城附近村民学习种植兰花,并适时外出寻找普通兰草的批量销售销路,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培育出稳定的消费市场;
五、在标准化兰苑建成后,适量引进当地没有野生资源的建兰、墨兰、寒兰、四季兰、大花蕙兰、卡特兰、蝴蝶兰、君子兰等品种,丰富兰苑品种,引导村民学会种植各种兰花,让兰花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中职学生实习搭建平台;
以上想法仅属个人浅见,不妥之处还望有关领导批评指正。本人唯独希望能把宁陕的兰花产业做起来。此致
敬礼
熊早杨
2010年5月26日
第三篇: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市全面实施“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化战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番茄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之一。2008年,番茄播种面积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6.56万亩,比上年增长13.5%,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基本现状
截止目前,全市现有番茄制品生产企业3家,分别为: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
制品分公司、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域鸿兴果蔬实业有限公司。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5.66万吨,其中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原生产能力4万吨;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能力0.66万吨;**西域鸿兴果蔬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1万吨。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成立于1995年,在市石化工业园区建厂。1995年引进意大利日处理番茄500吨生产线。2000年技改扩建,新增意大利日处理番茄2000吨生产线。目前是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重点扶持企业,产品销往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罗马尼亚、美国等地。2007年,收购番茄原料14.68万吨,支付原料款4300万元。生产番茄酱2.03万吨,产品合格率100%。实现销售2.2万吨,产值8125万元,经营利润1156万元,改变了多年负债经营的局面。今年投资5000万元,扩建引进意大利日处理1500吨番茄生产线。此生产线5月开始项目建设,7月底投入生产。截止10月底,收购番茄原料19.04万吨,支付原料款约8000万元。生产番茄酱2.92万吨,产值1.98亿元。
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招商引资企业,注册成立于2006年底,在市西大沟镇建厂。2007年开工建设并生产,收购番茄原料3.7万吨,支付原料款1073万元。生产番茄酱0.5万吨,产品合格率100%,实现销售0.5万吨,产值2444万元,经营利润420万元,成为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截止10月底,收购番茄原料4万吨,支付原料款1680万元。生产番茄酱0.47万吨,产值2820万元。
**西域鸿兴果蔬实业有限公司公司是招商引资企业,注册成立于2008年,在市哈图布呼镇建厂。当年引进中科院最新加工工艺技术的浓缩番茄酱生产线,产品定位为国际市场。投资3000万元,一期建设日处理1000吨番茄生产线。今年7月底,番茄制品生产线建设完工投产运营,开始收购番茄加工。截止10月底,收购番茄原料3.8万吨,支付原料款1554万元。生产番茄酱0.41万吨,产值2460万元。
二、发展预测
近年来,**市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
1、现状分析
番茄产业按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5.66万吨计算,全年需番茄原料34万吨,需番茄种植面积7.5万亩。其中中粮屯河**番茄制品分公司需番茄原料24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5.3万亩;天然番茄制品有限公司需番茄原料4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0.9万亩;**西域鸿兴果蔬实业有限公司需番茄原料6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1.3万亩。
2、新增预测
今年9月后,我市审核备案番茄制品投资企业2家。分别是金实果蔬有限公司和田源果酱制品有限公司。金实果蔬有限公司将投资1000万元,在四棵树镇建设番茄制品生产线,新增1万吨生产能力。田源果酱制品有限公司将投资3000万元,在石桥乡建设番茄制品生产线,新增1.5万吨生产能力。
新增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合计2.5万吨,全年需新增番茄原料15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3.3万亩。
全市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将达到8.16万吨,从生产与加工平衡衔接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全市需番茄原料49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10.8万亩。考虑到自然灾害等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产量,今后番茄种植面积应计划在10万亩左右。
三、成本分析
由于市场的变化,根据**市目前的种植情况,我们通过抽样调查,进行了棉花、玉米和番茄等农作物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棉花:棉花籽棉亩产量295公斤,按收购价每公斤5.2元,亩收入1534元。棉花良种补贴每亩15元,亩毛收入1549元。亩成本1066元,其中今年棉花收获费上涨,每公斤1.3元,收获费达383元;化肥主要用尿素和二胺205元;农药叶面肥90元;种子30元;机械作业和运输费143元;农膜45元;人工日常管理费100元;水费70元。亩毛收入减去成本,纯收入为483元。
玉米:玉米亩产量910公斤,按收购价每公斤1.35元,亩毛收入1228.5元。亩成本542元,其中收获使用机械,费用60元;化肥主要用尿素和二胺155元;农药叶面肥40元;种子28元;机械作业和运输费109元;人工日常管理费80元;水费70元
。亩毛收入减去成本,纯收入为686.5元。
番茄:番茄平均亩产量5600公斤,按收购价每公斤0.38元,亩毛收入2128元。亩成本1225元,其中收获费400元;化肥主要用尿素、二胺和复合肥210元;农药叶面肥50元;种子30元;机械作业和运输费330元;农膜45元;人工日常管理费80元;水费80元。亩毛收入减去成本,纯收入为903元。
通过比较分析,棉花受市场收购价格的影响较大,而且田间种植劳务繁重,但易存储。玉米种植省工省力,采摘容易。番茄产量高,作物成熟比较集中,但不易存储,如果不能及时的收购,容易造成损失。番茄如果运用滴灌技术,产量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进行棉花、玉米和番茄的种植,番茄亩纯收入高出棉花420元,高出玉米216.5元。
四、措施建议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培育规范番茄加工企业,继续完善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全面提高番茄产业化经营水平。目前番茄制品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出口前景广阔,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争相引进国际先进的加工技术及设备,投资新建番茄制品生产线,进行番茄深加工。但企业向高利润行业集中发展的惊人速度仍然让人感到担忧,番茄产业危机依然存在。如果出现每年番茄制品生产旺季,各企业抢购原料,势必会造成无序竞争的局面。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根据《**市番茄产业发展规划》,全市已经基本完成了新建企业的布局,结构趋于合理,番茄原料处于饱和状态,不宜再新建番茄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必须积极引导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使**市番茄产业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一是要做好种植面积规划,加紧培育番茄原料基地,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解决企业之间的原料问题;二是要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单产,解决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太集中的问题,提前化解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矛盾;三是要合理调节价格,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建立工农协作和稳定的价格关系,确立原料保障、奖励、风险共担机制;四是合理安排好摘收期和运输,避免番茄在成熟高峰期积压,减少霉烂损失。因此**番茄产业发展应通过壮大现有龙头企业,采取“以资本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统一管理,协调运营,树立品牌,走向国际”的基本思路,以“原料基地化、加工群体化、生产规模化、市场网络化、科研系统化”的模式发展,最终彻底根除原料供应中存在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
**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番茄产业已初见成效。我们相信,通过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加强宏观调控,必将提高番茄加工企业的经营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第三代水果(野生水果)八月瓜产业发展报告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第三代水果(野生水果)八月瓜产业发展报告
雅安蜀丰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贺龙辉一、八月瓜概述
八月瓜(别名八月炸、牛腰子果、“野香蕉”),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果实,野生果品。因每年农历八月份果熟开裂而得名。果形似香蕉,成熟果实柔软多汁。果味香甜可口,风味独特,果肉内含多种营养成份,富含可溶性多糖(L-阿拉伯糖)、多种维生素、粗纤维、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目前研究表明,八月瓜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占鲜重的1.35%,远高于苹果、梨、猕猴桃等(0.4%),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3%。每100g果肉中钙、铁、锌的含量分别为75.5mg、2.26mg、0.21mg,是一种含矿质元素丰富的野生水果。八月瓜种籽中粗脂肪含量高达31.7%,八月瓜籽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以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为主, 含量分别为44.39%、25.79%、26.43%;亚麻酸含量为0.40%。八月瓜籽油脂属于高档食用油,具有降脂降压、防止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的形成的作用。八月瓜果皮中富含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两者都是主要的药效成分。此外果皮中的果胶及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单宁类、酚酸类等)含量也很丰富,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炎、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八月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物质,其功效有:抑菌消炎,护肝排毒,健脾养胃,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抗癌防病,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提高记忆、降脂减肥,滋阴益肾,促进发育、降压降血糖。还可消除皮肤皱纹及色斑色素,使人面色红润生辉,胸腹气息调畅通达,起到养颜美容,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八月瓜既可用作水果鲜食,也可用作药材,同时也是很好的绿化先锋植物,并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其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食疗、防病抗癌作用。“八月瓜,九月奓(音zhà,意为张开),十月掏来mang(诳)(音,意为喂食)娃娃;娃娃哭,要吃瓜,娃娃吃了笑哈哈”这种耳熟能详的民谣在西南地区广泛流传,可见,八月瓜作为一种野生水果食用是有历史佐证的。八月瓜成熟以后,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八月瓜果茶、果汁、果酒、果冻以及美容产品,也可作为药用原料,具有镇静、利尿、护肝、养胃、清肠排毒等作用,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二、八月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八月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生态、扦插栽培、药用成分和指纹图谱研究等方面。王晔等首次从八月瓜的藤茎中分离得到10个糖苷类化合物,其中3种首次在木通属中发现;武曙红等测定了八月瓜中木通皂甙等化学成分及含量;成晓霞等测定了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曹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江西野生三叶木通和栽培三叶木通药材中微量元素的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组成及含量;梁永红、刘卫国等都对三叶木通进行了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2015年四川农业大学罗培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小麦抗病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流动岗位科学家,九三学社社员,2015年初被选派到石棉县挂职科技副县长)课题组对八月瓜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在崇州建立四川农业大学石棉八月瓜研究中心,同年提出八月瓜仿野生种植模式(八月瓜仿野生标准化种植和八月瓜林下仿野生种植),种植上旨在杜绝农药残留,杜绝水体污染,杜绝植被破坏,追求生态有机、安全健康、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2016年申报了“一种中高山地区三叶木通仿野生栽培中清林的方法[P].中国:201610947519.X, 2016.11.03”和“一种三叶木通仿野生栽培中后续管理的方法[P].中国: 201610947536.3, 2016.11.03”两个专利; 2016年对八月瓜做了染色体检测与分析;至2017年,罗培高教授课题组已测定了八月瓜的营养成分与次生代谢物和种类及其含量,明确了八月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组成,集成了八月瓜仿野生栽培模式的技术体系,建立了八月瓜苗木繁育的技术规程,启动了八月瓜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分子育种工作,为八月瓜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月瓜原产于中国和日本。八月瓜野生资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近年来在湖南、湖北、四川、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江西、贵州等地均有人工种植。以四川石棉县为例,八月瓜具有抗逆性强,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要求不严等优势,一年四季皆可进行栽植,易栽易活。2015年,石棉县紧抓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机遇,委托四川省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院对野生八月瓜资源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县16个乡镇65个村,在海拔900—2000米之间的林地范围内,均有野生八月瓜资源分布,分布面积达178712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4%。
为进一步挖掘野生植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充分利用石棉县山地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石棉县建立了八月瓜示范基地,引导群众种植八月瓜,发挥八月瓜在带动地区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从 2015年5月至今,石棉县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于采购八月瓜实生苗和扦插苗,在中高山荒山、荒坡和闲置的林地进行仿野生试点栽植,共计6800余亩,其中石棉县汇同农业公司种植面积就达900余亩(标准化仿野生种植达300余亩、林下仿野生种植达600余亩)。
2016年4月,在石棉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组建了一家专门从事八月瓜系列新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的企业---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签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书》,挂牌为四川农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八月瓜学、产、研的校企深度合作,共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八月瓜产业发展。同年,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石棉县汇同农业公司、石棉县金园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棉县食之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石棉县东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石棉县红灵山种养殖专业合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作社、石棉县小浦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雅安市洪举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达成了战略合作,共谋八月瓜产业的发展。2016年9月,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公司合作,成功地研发了八月瓜果露酒。八月瓜果露酒的成功研发,将更加快速推进八月瓜产业的发展。
罗培高教授课题组已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四川省食品药品检测院以及五粮液集团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罗培高教授的指导关心支持下,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专门从事八月瓜产业研究的科研团队,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硕士学位的3人。2016年10月,罗培高副县长倡导申报石棉八月瓜地方标准,经过多方努力,于2017年7月,通过了四川省卫计委审核,并上报国家卫计委备案。
自八月瓜产业创始已来,受到了省内外各级政府领导、科技同行及其老百姓的高度关注,2016年9月CCTV-4《走遍中国》栏目为八月瓜产业的发展录制并播出了题为《农大教授的大山梦》的专题报道,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也多次对该产业发展进行了报道。当前已辐射带动了雅安、成都、广元、宜宾、绵阳、南充、巴中、凉山等市州的近30余家业主进行种植,八月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三、八月瓜产业前景
八月瓜为木通科木通属三叶木通的果实,其维生素、矿物质、胶原蛋白的含量很高,特别是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远远高于普通水果。此外,八月瓜也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物如皂苷、黄酮、单宁等,是一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水果。八月瓜还具有抗逆性高、适生性广、易栽易活、栽培管理简单、不占用耕地等优点,适宜我省中高山的气候、土壤以及群众的耕作习惯。因此,该产业在中高山地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进一步推动八月瓜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扩大八月瓜产业惠农助农扶贫的盈利面板,缩短“野生果”到“惠农果”的周期,创造中高山农户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一条适宜中高山地区产业扶贫与科技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形成长效的扶贫与脱贫机制,力争将八月瓜产业打造成老百姓认同度高、产业盈利空间大、消费者认同感强的新型的水果产业链和油料产业链,同时为我省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努力。以四川石棉县为例,2016年8月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八月瓜果茶加工厂试生产投产后,就收购了野生八月瓜12万斤,为老百姓创收约30万元,生产八月瓜果茶1.2万斤,产值达200万元。今年已开始全覆盖收购全县乃至周边县区的野生八月瓜,计划收购八月瓜鲜果50万斤,生产八月果茶4万斤,并与五粮液集团联合计划生产八月瓜果露酒2吨(4000瓶),作为八月瓜果酒的市场培育。2018年,五粮液集团将对八月瓜果露酒进行批量生产,会需要收购大量八月瓜鲜果,估计年收购量达3000万斤。
八月瓜不仅可鲜食、制成保健养生果茶及果酒,还可加工生产果汁、果冻、以及美容产品,果籽也可提取加工成高级食用油,使八月瓜加工产品多元化。2017年8月22日,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限公司唐莉等一行人,到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八月瓜产业发展,对八月瓜果茶的生产、加工及产品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了解。随后雅安蜀丰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贺龙辉向唐莉等人讲解了八月瓜的野生资源分布、八月瓜仿野生种植等情况。三九药业考察代表对八月瓜产业的发展前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坚定了和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意向。
2017年9月6日,雅安蜀丰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罗培高教授、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富红等一行人,前往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有限公司调研凉茶生产。调研组参观了凉茶的加工厂房,了解了凉茶的生产过程,随后在办公室进行座谈会,会上双方就将八月瓜代用茶开发成为新型的凉茶作了较为全面的剖析,认定八月瓜代用茶有成为新型凉茶的潜力,并愿意将八月瓜代用茶的相关资料与产品上报王老吉总部进行分析,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雅安蜀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强力推进八月瓜林下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按照“共同建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努力实现公司与合作社、农户的“三赢”局面。公司计划五年内推广八月瓜林下仿野生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八月瓜果实产量达6000万斤,并与八月瓜专业种植合作社(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仅八月瓜鲜果就给山区农民增加收入达1.2亿元。蜀丰公司现已开发了八月瓜代泡(用)茶、八月瓜籽油以及与五粮液集团联合开发了八月瓜酒等系列产品,也正在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与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发展八月瓜果酱、果汁及其美容化妆等产品。当前也形成了种植、加工和市场于一体的八月瓜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八月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业在我国的整个经济链条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新兴产业新技术、规范、标准等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八月瓜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到各地经过调研发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基地标准化程度低,规模化有待提高:一是基地建设布局分散、规模小,主导的产业不突出;二是基础设施不配套,基地缺乏必要的水利、交通、用电等基础条件;三是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多数基地育苗、种植、推广不够科学,管理不够规范,育苗、卖苗者为了多卖些苗赚点钱就忽悠种植户,给种植户讲每亩应定植八月瓜苗330株/亩(株距1.1m*行距2m),多年生藤本植物需要这么密的密度?这是害种植户害农民;四是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少,集约化程度不高。多数的地方吹嘘八月瓜种植面积达到几百亩上千亩、育苗有几十亩,而我们去调研看到的只有几十亩,甚至没有育一棵八月瓜苗的大有人在。
(二)经营一体化程度底,产业链条不长。传统分散的小农经营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流。八月瓜产业产目前属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少数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地区的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是条块分割、联结松散各自而为,没有技术规程,没有行业标准,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做八月瓜的公司、合作社、种植户规模总体偏小,加工层次低,研发能力弱;市场和流通仍然是制约八月瓜产业加快发展的瓶颈。由于资金短缺等因素,对八月瓜产品未能精心打造、包装和宣传。八月瓜产品精加工或系列产品开发未形成,八月瓜产业基本停留在卖原料和初级加工状态,八月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政策扶持力度小,服务水平不高。尽管我国对发展特色农业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而且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相对于新兴八月瓜产业发展需求而言,仍显得支撑力度不大。一是扶持的范围不广、内容不多、扶持额度小。再加上信贷争取难,由于目前从事八月瓜生产的企业中,以小规模为主,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金融部门出于自身利益和资金安全因素,对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授信额度往往达不到企业、种植大户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使企业在生产关键时期普遍感到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八月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创新水平低,支撑能力不强。八月瓜产业经过近年的发展,虽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八月瓜产业综合配套技术,但受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育苗、种植、产品加工等综合高效配套技术不到位,标准化技术、环境调控技术、防止病虫害技术、防疫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还相对低,导致八月瓜优势特色产业产量、质量、效益不高。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对策及建议
1、狠抓产业基地建设,制定技术规范。一方面要出台八月瓜育种育苗、种植管理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进行推广培训。落实抓紧八月瓜育苗、种植基地建设,坚持以适应的中高山八月瓜林下仿野生种植为重点、以规模开发为目标的原则,注重中高山地区规模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途径,在不违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能多途径合理流转,集中土地资源,投资兴建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扩大规模生产,推进市场培育。
2、大力培育八月瓜产业龙头企业。对发展较早较快有规模的,并有明显技术优势、管理完善、强烈的产业链意识及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集中精力将其培育成为省级、市级龙头企业,使之发挥更大的带动力,推动八月瓜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帮助企业着力提高八月瓜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发展水平和带动作用。着力引进各种资本投入八月瓜产业开发,帮助引进有资金实力、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创新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
3、积极进行市场培育,构建销售市场。根据八月瓜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八月瓜产品特点,悉心研究市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规范运作的原则,着力深化市场培育,进而形成完整、健全的销售体系。在全省、以至于全国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设立销售窗口,举行展销展示,以建立购销合作和农超对接、互联网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等方式方法,巩固和拓展八月瓜产品在外地市场的营销,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评奖、评优,提高八月瓜产品知名度。
4、着力强化政策扶持。一是加大对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政策对八月瓜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的引领、统筹协调、督促考核;大力发展八月瓜专业种植合作社,在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提高中高山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用足用活各项支农政策和资金,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发展项目,整合各类惠农支农资金,集中打捆使用,加大对八月瓜产业基地建设和八月瓜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投入。三是调整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向,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八月瓜龙头企业发展、产品安全检测和名牌产品打造上。四是协调金融部门和财政担保中心、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加大对八月瓜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八月瓜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5、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通过自主研发,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二是要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体制和机制,对八月瓜产业发展选派科技特派员,带动建设示范基地,进行技术与信息、生产与市场全程化服务。三是要研究培育符合本地实际的八月瓜优质丰产良种及配套技术措施,在关键技术方面要取得重点突破。四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在生产核心环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制定出强制性标准,提高标准化生产的覆盖面。五是要建设一支能深入生产第一线,能针对问题做好技术服务的科技队伍,对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进行重点研发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和配套,提高八月瓜产业发展水平。
6、成立八月瓜行业协会,搭建产业联盟平台。行业协会要贯彻经济民主、落实八月瓜产业宏观调控;行业协会一定要代表八月瓜产业利益,反映企业诉求;行业协会更是八月瓜产业互益联盟平台,为企业开展合作交流提供全方位服务;行业协会——八月瓜产业联盟平台一定要有承担治理市场秩序、保障公众权益的责任,加强行业管理,促进八月瓜产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八月瓜行业协会要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维护民族利益的主体。
五、社会经济环保效益
推进八月瓜产业链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八月瓜林下仿野生种植因地而宜,尽量在不破坏植被的情况下,进行零散布式挖穴种植,即:在中高山小灌木丛林中、荒坡地间进行“补天窗”式的栽培,只要有空地就挖一个栽植洞穴,培土后都可以种植。通过八月瓜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的配套与完善,可显著增强植被多样性及覆盖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有机绿色加工产品质量。
推进石棉八月瓜产业链,可辐射带动四川省中高山地区的经济
雅 安 蜀 丰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研 究 院
与就业。将八月瓜产业做大做强,可带动山区农户致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大学生创业、社会就业创造机会。
2017/9/16
第五篇: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靖安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靖安县现有茶叶面积2.7万亩,其中绿茶1.4万亩,采摘面积1.2万亩;莓茶1.3万亩,野生面积8000亩、人工栽培5000亩,茶叶面积位居全州第二。2006年全县茶叶产量210吨,产值560万元,其中绿茶110吨,产值260万元;莓茶100吨,产值300万元。产地集中分布在砂坝、塔卧、毛坝、润雅、首车、大坝等10多个乡镇,茶农3万余人,茶叶是靖安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靖安县发展茶叶产业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靖安县地处武陵山中部,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境内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绿茶鲜叶持嫩性强,营养物质丰富,制成的茶叶味醇香浓,有地方特色,自古以来就是出好茶的地方。莓茶更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其黄铜含量之高为全国同类产品之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2、产品品牌优势。靖安县已通过了1.5万亩无公害绿茶产地认定,莓茶已着手有机茶叶的申报。多年的研制和开发,“永农翠”、“猛洞毛尖”分别获第六届、第七届“湘茶杯”金奖,“溪洲莓茶”已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全州莓茶唯一获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品牌。
3、产业基础优势。靖安县农民制茶历史悠久,县茶叶研究所是湘西州唯一茶叶研究所,有制茶专业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5人,技术实力雄厚。过来,在名优茶研制和开发上,靖安县一手抓良种基地建设,一手抓名优绿茶研制,先后引进白毫早、碧香早、福鼎大毫、槠叶齐、福云6号等无性系良种茶苗,在砂坝镇西洋坪村、大坝乡双凤村分别建成了50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和600亩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在毛坝乡建成了“千亩莓茶基地”。市场开发上,通过溪洲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土家人公司等企业包装上市,产品远销上海、北京、长沙等地,走出了茶叶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的新路子。
4、文化及旅游资源优势。靖安县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千年土司故都--老司城,原始次生林--小溪,国家级文物--溪洲铜柱,天下第一漂--猛洞河漂流,全国红色旅游胜地--塔卧,国家森林公园--不二门,文化及旅游资源为靖安县茶叶闯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靖安县茶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靖安县在发展茶叶产业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茶叶产业规模不大、茶叶品牌不精、市场化程度不高、扶持资金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总面积不大。靖安县茶叶总面积只有2.7万亩。二是茶叶品牌不精。茶叶生产企业不过十家,茶叶品牌却多达二十多个,形成了一个企业多个品牌、一个产品几个品牌的格局,茶名多、品牌乱、企业各打各的品牌,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外宣传和销售不利。三是市场化程度不高。早在上世纪80年代,茶叶曾是该县一大主导产业,但当时只重生产、不重市场,茶叶市场化程度低。近年虽有几家企业进行茶叶市场运作,但都因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加之茶叶产品标识、执行标准不全,产品难以进入各地市场销售,茶叶市场占有率很低。四是扶持资金不多。由于靖安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少,2007年财政总收入只有8361万元,对茶叶产业扶持有限,茶叶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三、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加大政策扶持,增强茶叶产业发展后劲。一是领导重视。靖安县是国家扶持贫困县之一,要摆脱贫困,就应发展特色产业。应从茶叶生长环境特殊、茶叶品质好、莓茶野生资源多、茶叶效率高、投资风险小等实际出发,成立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政策激励。政府出台发展茶叶产业的相关政策。在营销管理上,实行“走出去”的政策,派遣人员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企业管理技术。在营销队伍上,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在大中专院校、经销商中吸收一部分人员,壮大茶叶营销队伍,提高茶叶营销专业水平,增加茶叶经济效益。三是加大扶持。靖安县稀有的野生莓茶已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国家级保护的品牌,县财政、县扶贫开发办等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将这一品牌做大做强。四是信贷支持。茶叶产业是一项投资稳、风险小、回报快、效率高的好项目,应加大信贷支持,促进茶叶基地开发、名优茶加工厂建设、新品种引进等,壮大茶叶产业发展后劲。
2、发展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随着市场化建设的深入,茶叶在管理水平、技术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都需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靖安县茶叶至今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模式,没有一个有实力、有规模的龙头企业。要做强茶叶产业,应立足茶叶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广大农户制茶的优良传统,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重点培育一个茶叶龙头企业,政府采取贴息贷款、财政扶持、销售网点建设补助、品牌宣传倾斜等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租赁和建立基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走出一条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新路子,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
3、整合品牌资源,做大茶叶产业市场。目前,靖安县茶叶品牌较多,绿茶有“永农翠”、“猛洞毛尖”、“猛洞春”、“久香毛尖”、“猛洞春毫”等,莓茶有“溪洲莓茶”、“金顺莓茶”、“山珍莓茶”等,品牌多,厂家多,同一级别的茶叶品名有几个,企业间各自为阵,茶叶市场混乱。因此,发展茶叶产业,应走“一茶一品”的发展路子,统一使用品牌(绿茶一个、莓茶一个),整合资源,努力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
4、强化生产标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档次。一是加快茶叶质量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茶叶产品质量标准,科学设置产地环境、茶叶加工、贮运、包装等各个环节的系列质量标准。二是加强技术服务。通过课堂讲座、基地培训等形式,让茶叶种植户掌握茶叶
无公害生产、茶园改造、茶业修剪与采摘、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等技术,提高茶农自身素质,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三是完善茶叶市场准入制度。搞好茶叶QS执行标准、条码等标识标签的申报,获取茶叶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四是加强基地建设。建立茶叶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基地标准化生产,引导茶农按标准生产。
5、挖掘“茶文化”,提升茶叶产业发展层次。近年来,茶叶企业都十分注重茶文化的推广宣传,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提高茶叶知名度,尤其是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其产品形象设计、包装、命名、广告宣传等都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地域色彩。靖安县名优绿茶产自“中国土家第一村”大坝乡双凤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莓茶产自“红军大战十万坪”的万坪镇,具有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还有芙蓉镇、天下第一漂、溪洲铜柱等旅游资源为茶叶的发展注入了神秘的文化基因,这是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要加以挖掘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