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区简介
兴国乡和顺生态区简介
和顺生态区位于兴国乡东部,地处兴国乡、上升乡和三道镇三乡交界,地势漫川漫岗,多侵蚀沟。流域幅员面积1.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8千亩。2000年我们按照坡、水、林、田、路的模式对和顺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修梯田4200亩,治沟70条,修跌水3800延长米,栽水保林1100亩,修塘坝一处,保存湿地200亩。治理后和顺流域山青水绿,沟壑植被葱郁,雨后流水溪流清澈,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年保水40万立方米左右,保土3万方,森林覆盖率达到31%,年可增收120万元。
现在的和顺生态区北连老道山生态区,南接松林生态区。
兴国乡松林生态区简介
松林生态区位于兴国乡东南部,东面、南面与三道镇接壤,地势漫川漫岗,水土流失严重。流域覆盖面积14000亩,水土流失面积6000亩。2011年秋季对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修梯田3300亩,改垅5000亩,栽水保林300亩,加上前期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彻底根治。治理后的松林流域,有林场、有水库、有湿地,呈现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和顺生态区、徐家沟生态区形成了兴国乡生态环境涵养大功能区,即调节气候、降低风速,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了农业增收,更为可贵的是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兴国乡徐家沟生态区简介
徐家沟生态区,是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兴国乡自立村,流域幅员面积21.3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0.54平方公里。2003年我们按照拜泉县生态经济建设六大模式之一“坡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模式,对流域进行治理,以治沟治坡为主攻方向,采取生物、工程、农艺相结合的办法,设立三道防线,层层拦蓄控制坡水下山。第一道防线:坡面工程,即山顶栽松,林缘与耕地接壤处挖截留沟,控制坡水下山。第二道防线:田间工程,等距离造农防林,改垄修梯田,蓄水保墒,就地渗透。第三道防线:沟道工程,沟头修迭水,沟底修谷坊,沟侧削坡插柳,育林封沟,顺水保土,做到高水高蓄、坡水分蓄、沟底之水节节拦蓄。使水可流、土不动,土不动、肥不跑,使原来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变成现在的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多余的水进入水库和塘坝。在徐家沟有三种水库,一个是工程水库、一个是土壤水库、还有一个是多林种、多树种、网片带、乔灌草相结合的生物水库,涵养大量水份,对调节气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了碳汇,减少了碳足迹。治理后的徐家沟年保水31万立方米,保土3.2万吨,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25%,年可增收100多万元。
兴国乡牛尾巴岗生态区简介
牛尾巴岗生态区位于兴国乡自立村境内,流域幅员面积5300亩,水土流失面积4000亩。2003年我们对牛尾巴岗流域进行了综
合治理。修梯田1300亩,改垅2000亩,栽水保林340亩,修水库一座,流域以牛尾巴岗水库为中心,连接徐家沟生态区和五指山生态区,形成了兴国乡野生动物游走廊道,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兴国乡五指山生态区简介
五指山生态区,是2008年开始治理,流域幅员面积4.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7万亩,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得到中科院蔡强国教授和他所带的博士生的指导,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沟道治理与坡面治理相结合、人工治理与机械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到2010年完全治理任务,三年间我们共动用人工10万人次,打一场生态治理的人民战争,生态区内修梯田3200亩,改垄2600亩,修迭水6900延长米,栽杨树12万株,樟子松大苗3万株,沙棘6万株,水土流失得到根治,基本农田得到保护,生态效益日益彰显。五指山生态区北接徐家沟生态区,南连新生乡通双生态区,是拜泉县生态区建设的典型。
兴国乡李家沟生态区简介
李家沟生态区位于兴国乡自立村西部,是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流域幅员面积8500亩,水土流失面积4100亩。2001年我们按照“坡、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式对李家沟流域进行了治理,我们在流域内修梯田1500亩,改垅2100
亩,栽水保林400亩,治沟21条,同时修塘坝一处,完善林场建设两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1%提高到23%,整个流域形成多林种、多树种,网片带、乔冠草相结合的生物体系,生态植被得到了很好恢复,是野生动物生活的乐园。
双 仁 流 域 简 介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兴国乡检查黑土保育工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双仁流域,它位于兴国乡双仁村境内,幅员面积9900亩,水土流失面积4700亩,占幅员面积47%。从1998年开始,我们本着沟坡兼治、旱涝兼治、上下兼治、集体与个人共治的原则,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我们先治理了流域上游的鸡爪沟,修梯田1560亩,改垄2140亩,种地埂生物带90条,退耕还林120亩,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对黑土进行了保育。接着我们又对流域中游进行治理,在水库四周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林450亩,大家看东山,我们在垄沟里修水平阶,控制坡水下山,使水库使用面积寿命延长50年。我们又对流域下游进行了治理,双仁村农民承包荒沟见缝插绿,栽植杨树2万棵,使整个流域得到了全方面治理和保育。
双仁流域无论是治理时间、治理空间、参与治理的个体都说明了拜泉县委、县政府几届班子一张蓝图,对生态建设紧抓不放,拜泉人民发扬愚公移山、契而不舍的精神,建设自己的生态家园。治理后的双仁流域能抗旱,能排涝,坝里养鱼,坝外种稻,农区绿海,粮丰林茂,天然氧吧,人工制造,我们站在小兴安岭余脉,欣赏的是大兴安岭的风貌,让看了双仁流域的人感到,拜泉人民善待土地、善待青山绿水、善待大自然、善待本不是唯一属于人类的地球。
五指山流域简介
从徐家沟一路走来,我们欣赏着拜泉县百万亩人工林的勃勃生机,欣赏着樟子松接班林四季长青象征着生态文明的绿色,这绿色是我们经济腾飞的风帆,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五指山流域,该流域2008年开始治理,流域幅员面积4.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7万亩,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得到中科院蔡强国教授和他所带的博士生的指导,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沟道治理与坡面治理相结合、人工治理与机械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到2010年完全治理任务,两年间我们共动用人工10万人次,打一场生态治理的人民战争,是千军万马治理千沟万壑,千家万户振兴绿色产业,流域内修梯田3200亩,改垄2600亩,修迭水6900延长米,栽杨树12万株,樟子松大苗3万株,沙棘6万株,水土流失得到根治,基本农田得到保护,生态效益日益彰显,再过几年五指山流域的植被全方位覆盖,就象南山一样,绿龙舞群山,似水再流如绵,春风不惊砂不见,山青水又秀一片好河山。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纵观我们的生态建设是三十年辛苦不寻常,杰作写在大地上,我们的生态建设是上善若水之举,厚德载物之功。古人对拜泉县生态建设给了很好的总结,古人说: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事者谋之。
徐家沟流域简介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车行徐家沟,人在画中游,绿眼山川满目春,曲径在通幽。植被上层楼,水土不再流,杨柳沟壑松满坡,生态是一流。我们现在看的是徐家沟流域,是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兴国乡自立村,流域幅员面积21.3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0.54平方公里。2003年我们按照拜泉县生态经济建设六大模式之一“坡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模式,对流域进行治理,以治沟治坡为主攻方向,采取生物、工程、农艺相结合的办法,设立三道防线,层层拦蓄控制坡水下山。第一道防线:坡面工程,即山顶栽松,林缘与耕地接壤处挖截留沟,控制坡水下山。第二道防线:田间工程,等距离造农防林,改垄修梯田,蓄水保墒,就地渗透。第三道防线:沟道工程,沟头修迭水,沟底修谷坊,沟侧削坡插柳,育林封沟,顺水保土,做到高水高蓄、坡水分蓄、沟底之水节节拦蓄。使水可流、土不动,土不动、肥不跑,使原来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变成现在的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多余的水进入水库和塘坝。在徐家沟有三种水库,一个是工程水库、一个是土壤水库、还有一个是我们置身其中的多林种、多树种、网片带、乔灌草相结合的生物水库,涵养大量水份,对调节气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了碳汇,减少了碳足迹。治理后的徐家沟年保水31万立方米,保土3.2万吨,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25%,年可增收100多万元。
去年,联合国工发组织到此参观,留下这样的评价:若能在此常漫步,胜似他乡做神仙;另一位说: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求拜泉看一番。说的就是徐家沟的生态景观。
第二篇:生态区工作总结
××区××街道办事处东接××区,南临××,北靠××国道,幅员2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万亩,常住人口1.4万人,是××市首批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XX年,办事处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368万元,可用财力2239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5150元。XX年预计实现全口径财政收
入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可达0.3亿元,农业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5500元。
今年以来,办事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方案》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区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街以“四季吉祥”景区范围内的××、××、××三个大队为试点,按照“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建设目标,进行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目前三个大队创建“生态文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现就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村民自治,夯实三个基础
一是夯实领导基础。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东办文XX95号文}下发以后,××街工委、办事处对此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迅速筹备成立了××街道办事处创建文明生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街工委书记担任组长,办事处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及试点大队负责人组成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创建思路,制定下发了《××街道办事处创建生态文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方案》,先后召开了创建动员大会、创建工作会和创建推进会等多个专题性会议,对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总体布局和具体部署,明确了创建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建设标准、方法步骤。同时,办事处根据分工不同,印发了《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专班职责分工》的通知,将机关工作人员分成六个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试点工作,为生态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是夯实组织基础。按照“民主推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社区居民自治原则,自XX年8月下旬起,办事处在以××、××、××三个大队按照《××街道办事处农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的指导意见》,通过选举准备、推荐社区筹建工作小组、选民登记和社区成员代表推选、候选人产生与竞选以及投票选举五个阶段的筹备,于9月28日由社区成员代表投票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成员。基本形成党支部、大队、居委会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居委会成员和大队班子交叉任职的组成模式。同时,通过推选等形式产生居民小组长、居委会协商议事委员会,设立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委员会、社区治安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医疗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文化教育和体育委员会、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共建和协调发展委员会等6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各社区严格按要求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明确居委会及6个专门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分工,建立起一套党支部领导下社区依法民主自治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是夯实群众基础。三个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大力推行队务公开、创新民主管理模式,按照全市统一标准安装了队务公开栏,每季度向社区居民公开开支情况,新农村建设资金流向以及重大决策等。办事处还引导××、××、××等试点社区的农户自发成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现有蔬菜种植协会、蔬菜运销协会、厨嫂协会、休闲游协会等18个群众性经济合作组织。群众可通过协会组织实现对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和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和效益,从而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投入,统一规划,完善三项建设
一是完善村庄外观建设。自XX年开始,在市区两级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办事处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黄金期,把群众“住得好”和“富起来”两大工程综合考虑,以“搭建一个市民休闲旅游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为目的,在××、××、××三个大队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思路,打造以“春桃、夏榴、秋桂、冬梅”四季花卉为主题的“四季吉祥”的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和休闲旅游观光带。按照“高起点策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对“四季吉祥”景区××、××和××大队的4个试点村进行统一改造。村庄的民居外观分别取长江上、中、下游的“××、××、××”古民居为特点,在原址原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体现古朴与自然交融的建筑风格,房屋外观改造总投资2675.62万元。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市“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要求,投资2302.61万元同步提升三个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四通四改一化”和“一场一室”,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网络通;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建设多用途活动场,建设集大队“两委会”工作室、大队卫生
室、居民活动室等于一体的大队多用途活动室”。全面完成了“十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建设“一个卫生室、一个便民服务站、一个图书室、一个治安警务室、一个便民超市、一个文化娱乐室、一个休闲健身室、一个运动场、一个党员综合活动室、一个信息俱乐部”。极大的满足了农村社区居民娱乐、购物、学习等需要,实现村湾布局优化,水电道路通达,信息传递通畅,村容村貌整洁的生态文明农村社区新格局
三是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三个试点社区的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共投资690万元,其中绿化景观投资379.87万元,特色景观投资310.16万元,在绿化上体现“春桃、夏榴、秋桂、冬梅”四季植物的主题,各村穿插种植橘树、琵琶、柿树、银杏等树种,共栽植各类树木64809株,沿堤有绿化带,村湾内有经济果林,主要道路两侧有绿化景观,三个试点社区的绿化覆盖率达60%,基本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彩、四季有果、景因花果美的宜居生态环。村湾内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设了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家家户户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三)因势利导,体现特色,打造三种经济
古朴祥和的村容,生态怡人的环境,吸引了络绎不决的参观团前来休闲旅游,办事处因势利导,引导农民围绕“乡村游”的六要素,大力发展假日经济、生态经济和商贸经济,增强了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自身造血功能。
一是打造假日经济。XX年以来,××街在三个生态文明农村社区试点大队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游,打造×ד生态牌”、绿色食品a级蔬菜基地“安全”牌和新农村建设“文化”牌,先后成功举办“××市第二届蔬菜节”、“XX年××区中秋文艺晚会”、“十月婚典”、“××省新农村建设摄影展”等大型活动,提升了“四季吉祥”的品牌知名度,吸引市民前来吃农家饭、住农家房、体验农事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旅游消费,XX年十一黄金周至今,三个试点社区已接待游客31万人,获得旅游收入近400万元。
二是打造生态经济。以万亩绿色蔬菜基地、沿江绿化带和村湾内的大量经济果林为平台,引导社区居民大力发展庭院生态经济,着力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和观光蔬菜瓜果、花卉盆景为特色的绿色产业,目前已建设了一批以蔬菜为主体的蔬菜观光园、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和蔬菜科技园等,重点培育生态农业、体验农业和认养采摘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三是打造商贸经济。引导社区居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小商品、土特产等,同时进行深加工和外包装,全方位提高农产品和土特产的附加值。目前以××石榴红村为试点,已引导居民开发出“××牌”蔬菜、土鸡鸭、土鸡蛋、干菜、泡菜、腌制食品等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游产品,其中:“××牌”绿色蔬菜、干菜及××鱼等在市民中小有名气。
(四)服务群众、平安共创、构建三大网络
一是构建服务网络。围绕群众的生活、生产需求,办事处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三个社区相应成立的便民服务站正在建设中,以后将逐步形成了信息发布、医疗保健、就业培训、水电维修等多个上门服务项目,可以全方位、全天候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方便。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办事处在三个社区还分别建设了农民信息俱乐部、便民超市和社区医疗站,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服务引进门”生活目标。
二是构建社会治安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三个社区普建了社区警务站,建立了由社区民警、居民群众、社区干部“三位一体"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体系,各社区组建了小喇叭巡逻队,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治安双向承诺”、家庭自防、十户联防、社区群防等活动,编织了一张群防群控的安全网。全面实施了社区自治制度,通过法治的刚性约束与德治的自律意识有机结合,营造了安全、稳定、温馨的社区环境。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网络。继续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参保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参保率均达95%以上,办事处XX年养老保险金征缴达到631.8万元,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同时,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困难户做到“应保尽保”,为三个社区的110多户低保家庭发放低保资金12万元。办事处领导非常注重在社区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和救灾救济工作,近年为96名残疾人发放救济定补金8.5万元。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在三个社区基本构建起以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
(五)长效管理、文明共建、培育三种意识
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建设成果投资不菲、来之不易,要实现长效管理更加不易,我们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同步提升居民素质,调动居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培育居民的三种意识,起到了良好效果。
一是培育居民的致富意识。引导居民打破死守菜地“铁饭碗”的传统就业思路,树立起他们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的致富意识,通过“农家乐”专业培训为他们找寻“金饭碗”。近2年,办事处聘请国家二级厨师,大学旅游专业教授,为居民广泛开展餐饮、客房、旅游等知识培训。XX年,××街工委在××大队组织了4批次140多人次的培训活动;XX年,在××、××、××三个试点社区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达360多人次。帮助三个社区的居民熟悉“农家乐”的经营操作流程,提高他们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居民原本单一的增收渠道演变成为住宿接待、餐饮接待、认养菜地、采摘蔬果、售卖土特产、短工劳务及蔬菜种植等7种致富渠道。
二是培育居民的服务意识。为提高居民的服务意识,办事处近年还邀请请酒店管理人员,商校礼仪老师和学校教师对居民开展礼仪知识培训、文明用语培训;开展普通话下乡活动,全市“推广普通话下乡启动仪式”在办事处成功举办;同时,对从事农家乐的经营户统一规范经营行为,严格按规定办理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严格按物价局核定的标准制定菜价、房价,防止欺客、宰客等现象发生,共同维护社区的对外形象,迎得了市民好评。
三是培育居民的文明意识。3个试点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科技示范户”“五好家庭”等创评活动,引导居民形成“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理念。目前,各社区还通过“巾帼保洁队”“小喇叭宣传队”等群众性组织,引导居民摈弃以往“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牲畜乱跑”的陋习,养成了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共同维护社区的生态文明。在节假日、农闲季节,各社区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利用信息俱乐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居民活动室、电教室等场所,组织开展电影放映、文艺表演、文体赛事及学习培训等文体娱乐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在区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街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生态文明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街虽然在前期投入上下了大功夫,但是由于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后期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困难。
(二)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长效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形成之后,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管理,研究管理的长效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群众参与意识还不够强。建设中仅仅依靠各级组织的力量是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三、下一步工作
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们要与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创建工作一体推进,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坚持社区服务为主题,推动社区建设全面发展,通过社区创建推动新农村建设,力争将“四季吉祥”范围内的三个试点社区建设成为全市样板、全国一流、五年不落后的“生态文明农村社区”,让我们的新农村更美、更富、更和谐。
第三篇:生态区创建工作汇报
关于生态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
2012年8月16日,我区召开全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为抓好落实,尽早明确生态创建的目标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对生态创建工作制订了实施意见和推动生态乡镇(村)的创建计划,并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生态建设情况
我区在生态创建方面主要是实施了“从点到面”的创建方式,截至现在,全区共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家,国家级生态村一家,省级生态村1个,市级生态村4个。另外,已经组织完成一个省级生态村,二个市级生态村的创建材料申报工作。
二、我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存在的问题
目前创建的难点在“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因为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必须要有80%的乡镇建成国家生态乡镇。国家生态乡镇验收有“六个不验收”:一是污水处理厂未建成运行不验收。二是乡镇环境卫生较差整改不到位不验收。三是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不到位不验收。四是医院医疗废物收集不到位不验收。五是没有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不到位不验收。六是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件,环境信访处理不到
位不验收。目前我区的乡镇与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要求差距较大,我们宿城区12个乡镇必须要有10个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目前,全区还是空白;建成国家生态乡镇要有80%的村建成生态村,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要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按照我区现状,生态创建条件差距很大,在硬件设施上,12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和乡镇垃圾收集、中转的设施、设备投入,仅此两项所需资金就很大。乡镇无财力实施,区财政也很困难。创建工作难度较大,需加大资金投入来保证创建工作完成。
三、我区生态创建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部门、各乡镇把创建工作作为实施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不同形式,采取不同方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县建设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尽快启动实施《宿城区创建国家生态区实施方案》。启动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区乡镇的实际情况,拿出每年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具体计划。按排出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的具体进度。对照方案要求和创建目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各部门、创建工作责任和任务。再按照方案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生态与建设同步、环保与发展同行,真正把宿城建
设成生态环境新高地。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附创建名单:已创成省级生态乡镇的是洋河镇;已创成市级生态乡镇的是洋河镇、龙河镇、洋北镇、南蔡乡;已创成省级生态村的是洋北镇张庄村、南蔡乡果元村、龙河镇双蔡村;已创成市级生态村的是南蔡乡新蔡村、果元村、龙河镇大罗村、洋河镇南街村、埠子镇肖桥村。
第四篇:生态区创建工作汇报
关于生态区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
在6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生态立市暨第五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后,我区召开了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环保工作会议,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为抓好落实,尽早明确生态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对生态区创建工作制订了实施意见和推动生态乡镇(村)的创建计划,并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生态建设情况
我区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方面主要是实施了“生态细胞”工程创建,截至现在,共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家,市级生态乡镇4家,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村5个。另外,已经组织完成两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村,36个市级生态村的创建材料申报工作。目前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成立宿城区创建国家生态区领导小组的通知》,正在研究制定《宿城区创建国家生态区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通知》,讨论稿已撰写完成,拟近期组织讨论修改后,正式下文执行。
二、我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存在的问题
目前创建的难点在“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因为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必须要有80%的乡镇建成国家生态乡镇。国家生态乡镇验收有“六个不验收”:一是污水处理厂未建成运行不验收。二是乡镇环境卫生较差整改不到位不验收。三是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不到位不验收。四是医院医疗废物收集不到位不验收。五是没有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不到位不验收。六是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件,环境信访处理不到位不验收。目前我区的乡镇与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要求差距较大,我们宿城区12个乡镇必须要有10个乡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目前,全区还是空白;建成国家生态乡镇要有80%的村建成生态村,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要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按照我区现状,生态创建条件差距很大,在硬件设施上,12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和乡镇垃圾收集、中转的设施、设备投入,仅此两项所需资金就很大。乡镇无财力实施,区财政也很困难。创建工作难度较大,需加大资金投入来保证创建工作完成。
三、我区生态创建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部门、各乡镇把创建工作作为实施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不同形式,采取不同方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县建设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尽快启动实施《宿城区创建国家生态区实施方案》。启动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区乡镇的实际情况,拿出每年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具体计划。按排出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的具体进度。对照方案要求和创建目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各部门、创建工作责任和任务。再按照方案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生态与建设同步、环保与发展同行,真正把宿城建设成生态环境新高地。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附创建名单:已创成省级生态乡镇的是洋河镇;已创成市级生态乡镇的是洋河镇、龙河镇、洋北镇、南蔡乡;已创成省级生态村的是洋北镇张庄村、南蔡乡果元村、龙河镇双蔡村;已创成市级生态村的是南蔡乡新蔡村、果元村、龙河镇大罗村、洋河镇南街村、埠子镇肖桥村。
第五篇:创建生态区动员会市长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除陋习、树新风”专项工作会暨创建“省级生态区”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再掀城乡环境治理热潮,扎实开展我区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刚才,相关领导作了具体工作部署,通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大家要认真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除陋习、树新风”行动暨创建“省级生态区”的重大意义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除陋习、树新风”行动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当前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良好的城乡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期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区今年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中心工作,对我区建设“现代物流商贸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城”具有深远意义。各单位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的高度,把“除陋习、树新风”行动作为促进我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件大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实。
建设生态区,必将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升级、大力推进“环境立区”战略进程、大力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生态区,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利于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永久活力。区作为全市的城乡统筹试点区,我们既要为今天的发展努力,也要为明天的发展负责,把思想认识切实统一到建设生态区工作上来,加快转变发展理念,齐心协力推进生态区建设,使我区率先走出一条“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二、深刻剖析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暨创建“省级生态区”的主要问题和难题
从全市每月测评、每月公布、每月站队排位的督查考核通报和平时的调查了解来看,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还存在四方面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深。部分干部没有从常态化、制度化去思考、研究和解决城乡环境治理问题,认为环境治理是“一阵风”、“搞形式”,存在被动接受、完成任务的心态,激情不高、“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工作进度不快。6月底前,全区预计完成老“五线”沿线乡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但目前看来,多数乡镇离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是治理效果不佳。一些小区、院落、场镇村社、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差,“五乱”现象有所反弹。四是发动群众不够。很多地方没有把农村、街道、社区的群众真正发动起来,没有把学校的师生和机关的职工发动起来,“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方面,存在主要困难有:一是生态系统脆弱。我区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洪涝季节经常发生各类地质灾害,对维护生态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二是基础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建设“省级生态区”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四是主要指标特别是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公共面积与考核要求还有差距。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找准原因,落实人员、落实措施,下大功夫认真解决。
三、全力推进城乡环境治理暨创建“省级生态区”各项重点工作
方案,明确查纠的具体措施、处罚的具体标准,迅速组织实施,务求推进实效。(二)关于“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我区的创建目标是:在年力争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区,到2014年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目前创建工作已经箭在弦上,务必出重拳、抢先机,突出抓好以下五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循环生态经济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要做好节能减排这项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工业“三废”创造财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降低能耗、物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低消耗、无污染或少污染、高产出、循环型为特征的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的综合治理。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节水措施,鼓励发展节水型产业,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三是加快建设优美舒适的生态人居环境。要统筹城区的点、带、网状绿化规划,坚持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配置的原则,开展河道旁立体绿化,形成简洁自然的水景格局,拓展主干道路绿化,构建景观风景线,加大街区和休闲区绿化,提升城市绿化品位。要进一步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提高环卫养护水平,整顿道路交通秩序,规范工商营业秩序,着力在繁华区域和重点路段塑造规范、整齐、靓丽的街景,着力创造美化、净化、静化、有序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着力营造城市个性风格。四是加快构建文明先进的生态文化。大力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符合生态导向要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全面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和整体素质,逐步在全区形成具有生态特征的人文精神。要加强国民生态教育,开展生动活泼的生态教育宣传和“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环境公益活动,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发展民间环保组织,推行环保问题听证会制度,拓宽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渠道。要广泛推行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五是加快提升全面高效的生态能力。围绕生态区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加快生态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形成决策科学正确、调控到位有效、统筹全面兼顾、监管严格有力的格局。通过增强五个能力:即增强决策能力、增强科技能力、增强监测能力、增强监察能力、增强应急能力构筑生态区高效的能力支撑体系。
四、健全完善推进城乡环境治理暨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保障机制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生态区,两项工作都是长期任务,关键在于常抓不懈。各责任单位务必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充分激发整合各方面力量,凝聚全党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一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这两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大事来抓,作为要事来办,“一把手”要带头抓、作示范,主动研究,解决问题,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要健全宣传发动机制。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人人支持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人人知晓环境保护法规,把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三要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省级生态区”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到责任不留空挡、任务不留死角,把工作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四要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把城乡环境治理、生态区建设工作与当前我区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城市创建、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等工作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全面突破。五要健全投入保障机制。要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将环境治理、生态区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一方面该向上级争取资金的必须大力争取,该向社会筹集的必须想办法筹集,确保资金投入有保障。六要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纳入各单位各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区城工局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牵头责任部门,区区环保局作为创“省级生态区”工作的牵头责任部门,要主动与区委督察室、区目标办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督察督办,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对各单位好做法、好措施、好成效,要及时通报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要本着及时纠正的原则,第一时间通知责任单位,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对连续督察考核排位靠后,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严格追究责任。
同志们: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创建“省级生态区”是一场攻坚战。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创业精神,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扎实工作、克难攻坚,为推进“三个加快”、实现“三个率先”作出更大贡献!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