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芦坪乡农村经济发展座谈会发言材料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在市**座谈会上的发言
芦坪乡位于怀化市北部,距城区21公里,辖12个行政村,人口1.5万余人,全乡属低山丘陵区,耕地面积1.53万亩,旱地面积0.8万亩,山地资源丰富,群众素有种植、养殖的传统,是鹤城区粮食、油料、蔬菜主产区。
近年来,我乡以农村“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业招商,积极引导土地有效流转,通过引进公司和种养大户发展农业产业基地,除传统水稻种植外,礼品西瓜、时令蔬菜、干红辣椒、中药材种植,牲猪、山羊、家禽养殖等是我乡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特色农副产业,农业产业化特征进一步凸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2010年7月,我乡实现土地集中流转2300余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11.5%,涉及7个村500多户,1830人,人均流转土地3.15亩,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棚菜等,其中种植业流转土地2000亩,养殖业流转土地100亩,棚菜业流转土地200亩。建立上规模无公害蔬菜基地4个,面积1900亩,带动农户订单面积107亩。发展金银花、葛根、雪莲果等特色种植基地5个,面积1820亩。目前,各个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展情况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可观。特别是坪星五丰无公害蔬菜基地是我乡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引进怀化市五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三高”农业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已投资200万元,基地内沟、渠、路和深井灌溉用水等硬件基础设施基本齐备,连片基本农田土壤肥沃,蔬菜产量高,并与香港五丰行蔬菜销售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每日向香港输送新鲜蔬菜近百吨,预计年收益
600万元。现各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有力提升了芦坪乡蔬菜产业发展水平,为做好怀化城区的后勤保障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给农村土地流转服好务,我乡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制定出台了《芦坪乡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积极为群众土地流转作好服务。并进一步加大了对土地流转、发展产业的相关宣传,消除群众顾虑,转变观念。乡土地流转中心及时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法律政策咨询、提供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土地流转档案、调处合同纠纷等服务,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完善、健全乡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着力解决各类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依法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到目前为止,全乡已统计有流转意向土地5500余亩,已建立信息库。下一步,我们将引导各村建立村级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站。同时,我乡鼓励种植大户带动、联合周边农户联合经营,引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建立了芦坪乡礼品西瓜协会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条件的鼓励建立农业公司,走公司化运作道路。挑选、培育一批知识面宽、能力强、基础好、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专业合作组织队伍里,成为产业经济的带路人,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由于我乡土地流转工作和农村经济服务工作还处于起步阶
段,经验不足,加之农民的小农思想、惜土观念还都比较浓厚,针对此情况,我乡将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的办法,在局部实现突破,形成“典型拉着走,政府推着走”的局面,将把流转试点抓出成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我乡土地流转的发展步伐。
第二篇:芦坪乡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模版)
关于芦坪乡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芦坪乡是个边远乡镇,因为缺乏明显的经济优势,以往一直处于‚财政无收入,政府支出靠上拨,公益事业靠统筹‛的状况。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大乡,农民人均收入不及于城镇人均收入的一半,显然增加农民收入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系统论的思想,市场化的观念,开放性的思维,工业化的举措,指导农业与农村工作,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以城带农、以城补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而努力。
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现状
芦坪乡是农业大乡,现辖张家村、芦坪村、尽远村、坪星村、远垄村、江垄湾村、水沙溪村、大门溪村、长潭村、刘家村、壮丁村、楼城坳村,十二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3215户,15000人。现有耕地24328亩;林地10000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为2.1亩。主要农作物有为水稻、蔬菜、辣椒、茄子等,也种植少量的药材。农副产品以西瓜等作物为主,是全区闻名的礼品西瓜之乡。2008年,全乡农村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562.9万元,比2005年增长513.6万元,年均递增21%;其中,牧农业总产值实现442.9万元,比2005年增长18.9%,年均递增6.3%;乡镇企业,二、三产业总产值实现320万元,比2005年增加108万元,增长了1.7倍;全乡从事二、三产业户数达到385户,从业人员达到45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5元,比2005年的1756.89元增加近980.11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截止2008年底,各类牲畜存栏达到8531头(只),适龄母畜比例达到62.5%;牲畜繁殖成活率达到65.3%,出栏率达到26.8%,商品率达到10.7%。舍饲养殖业从无到有,达到136户,修建温棚蔬菜16.8亩10座。初步形成了礼品西瓜种植、舍饲养殖业等支柱产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三年中举办各类培训班43期,培训农民4600人次,牛羊免疫密度达到100%,农村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就拿目前来说,我乡经济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农区小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形势极为严峻,任务相当艰巨,困难大于机遇,问题和挑战并存。目前,影响我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资源贫乏,基础设施弱,物资和资金短缺,水利、电网,路面硬化建设的步伐不快;信息化市场经济闭塞;农产品流通领域狭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不利于农业增效的提高。
(2)、产业结构单一,由于陈旧观念和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贫乏,全乡农户种植仍为水稻主,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少,农业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的步伐缓慢,压粮、扩经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幅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缺乏大的突破,仍在低水平上徘徊,在实践中探索。农业结构调整中数量多,规模小,已调整的结构有西瓜、辣椒、梨、葛根、几项品种,但从规模效益上来看,缺少连片的调整规模,缺乏主打品种,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大路货多,珍、稀、特、新品种少,缺乏市场竞争力。无工业经济,地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支柱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后劲严重不足,发展滞后,没有竞争优势,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出现了粮食投入高,产出低,农民增收缓慢的局面。而且从产品层次上多数农民生产的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低劣产品多、优质产品少、粮食作物多、特色产品少,使农作物的商品加工转化率低,附加值低,不利于农民增收的提高。
(3)、财政困难,村经济积累薄弱。缺乏持久有力的税源支撑,财源结构不够合理,保运转,保发展压力较大。
(4)、村民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不够解放,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尤其是农民宁愿进行传统的种植,也不愿冒风险种植高新品种,使我乡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民经济收入。
三、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乡要与全国、全市、全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要加快经济发展,只有以项目带动经济作为发展的核心,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关键,把科教兴乡作为发展的条件,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动力,才能促进全乡经济发展。
(一)、坚持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思路,促进经济发展。
发展质量与效益型农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一场重大变革,充分认识到进一步转变的观念,在实现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在思想理念上,摆脱‚以粮为主‛的传统思想的束溥,树立现代市场经济、市场农业、大农业的思想;在发展思路上,要从数量扩张型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现代化农业转变;在增长方式上,要注重科技进步与提高生产率,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战略规划上,要求注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从忽视生态环境破坏经营向生态效益平衡与经济效益提高方面转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通机制,发展多
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民经济的发展。
(二)、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
树立正确的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把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放在首位。切实加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力度,认真解决好投入的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稳定快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只有下狠心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个关键,以芦坪乡现有的西瓜、辣椒、葛根等特色产品为主线,按市场规律,合理调整,把它调新、调优、调特,使其由农产品生产转向农产品深加工,达到有市场、有效益,实现布局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在现有的水平上实现经济发展。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重之中,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品种、品质结构,着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引导广大农民突出求‚效‛上下功夫,以‚三品一效‛和‚两高一优‛为目标,加快调整,对那些投入大、产量低、品质差,费工费时的种植品种逐年淘汰,把品质优、价格好、效益高的品种放在首位。
(三)、全力推进牧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现有市场,预测未来市场,针对我乡目前的农业现状,必须发挥地理优势。以西瓜种植、辣椒种植、葛根种植等特色产业为重点,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的种植、加工、转化增值的路子,加大投入力度,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建立淀粉、粉丝粉条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小作坊、小禽场、小果园、小菜园的庭院经济,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力争使我乡蔬菜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同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富民强县工程,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目前情况下,既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因
此,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形成规模,以推动我乡经济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脱离贫困,向小康迈进。
(四)、坚持以项目强镇为核心,促进经济发展。
实现我乡经济发展,就必须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坚持项目强乡战略。也就是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农业政策对西部倾斜的机遇,发挥我乡的各种优势,切实提高投资效益,使项目建设成为我乡经济增长的亮点。立足乡情,突出前瞻性、多渠道、多论证,储备一批对我乡经济发展带动力大,优势突出,前景广阔,效益显著的项目;加大争取项目的力度,在短期内争取村级公路改造、舍饲养殖建设、乡镇文化设施建设、政权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的实施;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不断完善硬环境的基础上,着力改变软环境,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在促进我镇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着‚先发展,后完善,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使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出去‛就是我们要走出去宣传党城,把我们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优质西瓜、优质辣椒、优质葛根等),宣传出去,把我们创办区位优势绿色无公害产品优势和政治优势宣传出去,通过这些优势的宣传变为我们的经济优势。‚请进来‛就是采取各种渠道,把外县、市企业请到我乡安家落户,或企业合作,或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发挥他们的资金优势,加快我乡经济发展。
(五)、坚持以科教兴镇战略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科教兴乡战略,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展科技,核心问题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全民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因此,我们要把科教兴乡作为一项
长期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增加投入,完善措施,力求创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充分发挥我乡各站所的工作职能,加强职业教育,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努力提高全乡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六)、重视抗灾保畜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促进经济发展
抗灾保畜工作范围广,任务重,难度大,坚持‚抗灾、减灾、增收‛的指导思想,以‚四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抗灾保畜的工作,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和措施,向上争取资金,与有关部门联合做好。加强牲畜疫病防治工作,对邻县地区的疫情威胁不可忽视,加强对牲畜多发病、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适时驱治牲畜内我寄生虫,牧农中心加大各种防病疫苗的购买、投放、和注射工作。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在做‚两防‛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宣传力度,对每年全乡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一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大病虫害的预防。
第三篇:芦坪乡2010工作总结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促进芦坪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芦坪乡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芦坪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落脚点,以加强基地建设为抓手,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0年芦坪乡乡内生产总值达到 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同比增长,招商引资达 元,同比增长。
一、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农村发展日新月异
今年,我乡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围绕新目标,共谋大发展‛发展战略,适时确立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建基地、创品牌‛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现化农业经营方式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全乡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一)抓基地建设,促结构调整。以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坚持‚公司+农户+基地+协会‛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基地产业,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为农村土地集中流转服好务。成立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制定出台《芦坪乡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积极为群众土地流转作好服务。并做好土地流转、发展产业的相关宣传,消除群众顾虑,转变观念。到目前为止,实现土地集中流转2300余亩。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外地老板和鼓励本地种植大户建立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农业。目前分别建立了坪星五丰8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坪星四十湾600亩高山蔬菜基地、楼城坳500亩辣椒种植基地、壮丁200亩高梁种植基地、芦坪、江垄湾村200亩红秀长线辣椒基地、楼成坳、远垅120亩雪莲果基地、坪星1000亩、张家村500亩金银花基地等。目前各个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展情况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可观,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人。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林牧业发展较快。全面完成了工业原料林抚育、油茶造林、公益林管理及‚三边‛绿化等工作。全年完成工业原料林规划、设计、施工 亩;油茶造林 亩,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兑付省级公益林 亩;‚三边‛绿化 亩。动物防疫有突破。扎实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确保我乡畜牧业健康发展。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不漏‛,全年免疫注射猪口蹄疫苗 万头份,牛羊口啼疫苗 头份,禽流感疫苗 万习羽份,注射猪瘟疫苗 份,猪蓝耳病疫苗 份,密度达存栏数的 %以上。全年共检疫猪 头、牛 头,没有发现重大传染病。重点抓好上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的扶持引导。目前,坪星村四十湾养殖场、水沙溪村等两家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全福牧业年内可达到3000头的养殖规模。全乡现有100头以上山羊养殖户8户,1000羽以上家禽养殖户11户,蛇、白面狸、黄鳝等特种养殖户5户。
(二)抓基础设施,促项目建设。一年来,我乡紧抓农田水利建设、新能源推广、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工作,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公路建设方面,我乡完成了两个村6.9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和4条组级公路硬化。至此,全乡12个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11条组级公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四十湾北干渠6公里及9公里田间渠水泥硬化扫尾及后期养护,对辖区内四座上型型水库、5座骨干山塘进行了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23处。新型能源建设方面,宣传推广‚金太阳‛工程,新建成沼气池70余口。小城镇建设方面,投入资金14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乡卫生院改扩建工程,乡文化综合楼、干部职工宿舍、集镇垃圾处理站等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集镇面貌和人居环境。
(三)抓惠农政策,促农民致富。2010年,我乡严格按照广泛宣传、认真调查、群众同意、公榜公示、财政审核的程序,坚持政策透明,补贴公开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惠农补贴工作,全年累计发放各种补贴资金 万元,其中:粮食补贴 万元,家电补贴 万元,汽车摩托车补贴 万元。这些惠民政策的落实,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计生工作
今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力度,年初,乡政府同各个村签订了计生工作责任状,严格实行奖惩措施。并召开了各部门协调会,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积极开展‚春、夏、科、秋、冬‛集中服务活动突击月;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一盘棋‛的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对两女结扎户、独生子女户、放弃再生育家庭户、享受‚两扶一免‛四类家庭户购买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发放‚生育关怀‛资金 元,提高计生困难群众抗灾化险能力。对计生家庭户在沼气建设、农村小额贷款、子女上学、拆迁安臵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一年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计生效果显著。全年全乡共出生人口 人,其中计划内 人,计划外 人,计生率为 %,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为 %,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率为 %,独生子女保健费、农村奖励扶助对象及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对象的奖扶金额发放率达 %。
2、文、教、卫工作
积极配合区文化局、怀化阳戏剧团,在农村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扎实落实好‚农家书屋‛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满足农民文化需要。为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乡党委、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展以水稻、果蔬、养殖等技术为主要培训内容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拓宽群众致富门路。进一步加强了妇幼保健、疾病防控和传染病的预防等工作,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有效解决了农村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加大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今年,我乡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撤销了部分村小,实现了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普九‛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乡小学入学率达 %,初中生入学率 %。同时加大对学校、幼儿园的安保防控措施,配备专职保安和巡逻队伍保证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3、社会保障工作
加大扶贫帮困工作力度。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救助、优抚、救灾、助残等工作,2010年,全乡共有城乡低保户 户 人,其中农村低保 户 人;全年救助因灾困难户 余户 万余元;医疗救助 人次发放大病救助款 万余元;发放优抚各类抚恤金 万余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2011年新型农村医疗保险、2010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力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2011年新农合参合率达难 %,新农保60岁以上老人登记率达100%。
三、综治维稳和谐安定
1、信访维稳工作
以加强法制宣传为抓手,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及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及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建立健全信访机制,加强信访渠道畅通,养成群众来访必接必答的工作作风,全乡社情稳定。清明、国庆、春节等特防期,乡党委、政府组织地毯式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采取乡、村、组、家属‚四位一体‛帮教措施,做好刑释解教和对安臵帮工作。今年来,全乡共排查出矛盾纠纷 起,成功调处 起,端掉吸毒窝点 处,打击赌博场所 处,预防制止群体性上访 起,没有发生一起‚法轮功‛事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
2、安全生产工作
以宣传、检查、整治为重点开展了安全生产工作。年初,与各级、各有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将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各生产经营单位。不定期组织综治办、安监站、企业办、农机站、国土所、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对辖区内道路、企业、学校、市区重点工程等场所进行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查遗补漏,对各类事故隐患逐一进行排查。实行有奖举报,每有举报一例,乡奖励500元。切实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印发宣传单、悬挂横幅、下发整改通知书。多次组织乡安监、农机、企业等部门配合区直执法单位在杨村市场对无牌无照二轮摩托车、农用车、中巴车等车辆进行整治,共取缔非法车辆 台,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起,确保了全乡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3、认真开展‚大走访‛及‚千名干部下基层‘问民意、帮发展、促和谐’‛活动
围绕‚听民声、访民意、排民忧、解民难‛的主题,精心组织策划、周密部署,在全乡人民群众中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走访‛和‚千名干部下基层‛爱民实践活动。建立完善了调处责任制,做到每起纠纷有专人负责,对于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实行责任领导包案制,做到重大问题主要领导亲自参与,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杜绝矛盾进一步激化,确保无重大群体事件发生。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1、加强干部队伍管理
进一步加强乡、村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改进和完善领导村级班子结构。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乡干部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和法律政策水平,增强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能力。加大干部人才监督工作,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加大对干部人才的监管力度,认真落实领导班子任后监督评价办法及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乡村后备干部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大对后备干部以及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关心关怀选调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最佳的环境。
2、狠抓落实,提升服务水平
以推进效能建设为抓手,狠抓工作落实,做到‚三个明确‛即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到领导、明确到岗位、明确到具体工作人员,实现‚四个明显提高‛即狠抓落实的执行力明显提高、服务发展的保障力明显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明显提高、以人为本的亲和力明显提高。坚持个人工作情况与年终考核、奖评挂钩,形成‚人人有其责、人人负其责、人人尽其责‛的工作格局。
3、加强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
坚持从严治党、依法行政的方针,扎实有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规范财务制度管理,明确财务审批权限,为断源除根,着力治本,源头治腐;进一步推行政务、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全面实行‚村帐乡管‛工作,坚持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狠抓党风党纪教育,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运用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观看反腐教育影片等方式,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提高全乡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
4、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首先,创新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配优配强村级班子。在选择村级组织带头人方面,注意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用人观念,广开进贤之路。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有才能的人回家乡创业,并加强教育培养,纳入选拔视野,条件成熟时发展入党,选拔进班子。其次,注意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针对农村党员外出务工的人较多,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乡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体系,成立流动党员活动小组,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第三,创新村级组织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规范村级干部的行为。建立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使村级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增强。通过这些措施,村级组织得到了不断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新推进。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加快发展上步子还不够快,措施还不够得力。二是促进农民增收渠道不广、思路不够新。三是乡、村干部中还存在着作风不实、制度约束力不强的不良风气。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全乡上下要坚持‚项目强乡,农业稳乡,产业兴乡‛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特色农业,开拓创新,续推进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更上新的台阶。
鹤城区芦坪乡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
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也是希望之年、奋斗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芦坪乡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芦坪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报告
芦坪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芦坪乡狠抓小城镇建设、发展劳务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了礼品西瓜、瘦肉型生猪、优质水稻三大骨干产业,促进了我乡农村经济持续快续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在家务农的劳动力越来越少,留守的以老人、妇女为主的劳动力无力耕种所有土地,造成土地弃耕抛荒现象日益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况,芦坪乡党委、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加强土地流转工作,转变种植模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同时促进破解耕地抛荒问题,现将我乡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芦坪乡位于怀化市北部,距市区21公里,海拔位于200—1280米之间,与中方县泸阳镇、聂家村乡、辰溪县大水田乡接壤,幅员面积81.13平方公里,辖张家、芦坪、尽远、坪星、楼城坳、壮丁、远垅、长潭、刘家、江垅湾、水沙溪、大门溪12个行政村,1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5人,林地面积85000亩。耕地面积近20000亩,其中水田15000亩,旱地5000亩,人均1.2亩。农业以水稻为主,是鹤城区粮食生产、油料生产主产区。
一、我乡土地流转的现况和特点
(1)现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500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5.5%,涉及6个村308户,630人,人均流转土地3.15亩。
(2)全乡从事土地承包经营的有31个,分种植业、养殖业、棚菜等。种植业流转土地1200亩,养殖业流转土地100亩,棚菜业流转土地200亩,各占流转面积的68.75%、11.25%、20%。
(3)流转土地的主要用途有种植业、养殖业、棚菜等,土地流转价格约为300-600元/亩,其中水田约为500-600元/亩,旱田约为300-500元/亩。
(4)土地流转的年限一般为10年,最长的达40年,土地流转年限20年以上的约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0%(5)流转土地形式为转包、出租、互转。涉及农户308户,630人,土地面积1500亩。
(6)我乡现在可流转的土地面积在5000亩左右。
二、土地流转形式日趋多样化
经过几年的发展,全乡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等3种形式,从统计结果看,流转的土地中转包722亩,出租600亩,互换178亩。
1、农户内部之间流转依然是主要流转方式。
目前,在1500亩流转的土地面积中,除坪星村五丰农业基地和楼城坳蔬菜基地以外,其它几乎全是农户内部之间的流转。
2、土地流转的动机发生了变化。
未取消农业税前,一些农户为了完成税费或避免土地撂荒受罚,把土地无偿甚至“倒补偿”转包给别人,土地经营权不仅没有效益,反而成为一种负担。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实行种粮补贴,土地产业效益明显提高,不论是村社集体组织规模流转,还是农户自主进行流转,其动机都是为了增加收入。可以说,二者的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农户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很高。
三、芦坪乡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1、转包:转包虽局限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但对土地流转仍起到了很好的极积作用。
2、出租:出租是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货币化,对出租方(即承包方)和承租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比较清楚,属于目前比较规范、也为各方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符合市场化规律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它一方面有利于将农民从农村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各种非农资金、科技和信息向农业农村流动,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发展,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和农业比较收益。如:我乡坪星村南屋院组,按农民自愿,互惠互利、双盈原则,通过一事一议,按照十年一租的形式,将170户村民的500亩耕地集中起来,承包给五丰农业公司统一经营。承包期限自2009年-2019年,合计10年。
3、互换: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其他各自需要,自愿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全乡土地流转中,互换面积达178亩。互换形式的土地流转意义不大,只是方便了互换双方的生产,一般期限较长,流转面积较小,手续简单,往往只是口头协议,相互之间容易产生土地纠纷。
四、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随着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镇集中和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农民工的农村承包土地问题。
(2)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增强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芦坪乡农业基础设施近年来有很大有改善,但田间渠、机耕道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干旱缺水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土地比较零散,不规则,大型机器不便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无形中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与龙头企业、经营大户等土地流转主体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3)农产品价格变动和农业比较效益
农村土地流转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驱动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源泉和动力,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利益驱动障碍。根据调查,2009年我乡水稻、礼品西瓜等农作物的每亩净利润分别为162 元和128 元,即使是种植油菜,其每亩净利润也只有的 187 元,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比较收益不高可见一斑。过低的农业比较收益和农业本身固有报酬递减规律,以及农业投资存在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使得各种资本缺乏对经营农村土地的利益驱动,造成土地流转市场需求不足。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单位土地的净收益要高一些,但却需要相对较高投入,但受农村土地及其附着物不能担保和抵押贷款等政策限制,以及农村金融的缺失又限制了农民和业主发展类似的高投入产业。
(4)农民收入水平及构成变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加之国家实施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来自土地的收入,使一些外出务工者又回乡务农,更多的农民打消了务工的想法,打算通过种地增加收入。加之外出务工受技术和文化层次等因素的限制,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与种地相比,其收益不相上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
五、正确引导土地流转的具体措施和经验
(一)保护农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收益权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农民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流转和收益等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
2、农民依法自主决定其承包土地是否流转、流转形式和对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民依法流转其承包地。
3、保护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收益权。除支付必要的流转中介费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全部归农民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扣缴。
(二)拓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范围
1、拓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范围。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既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其他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同时,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应当具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不得撂荒其流转所得土地。
2、鼓励各种金融资本、城市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等资本依法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单独兴办或与农民联合兴办农业企业。
(三)鼓励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形式
1、各村结合自己的实际,既可以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和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也可以采取其它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形式进行流转。
2、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进行农业合作生产,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民以土地入股单独兴办或与企业联办股份制有限农业企业试点工作;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租赁和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建立生产基地。
(四)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
1、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期限和具体条件,由流转双方平等协商确定,农村土地流转意向达成后,应按照统一的流转合同规范文本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报大坡乡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实行统一档案管理。
2、农村土地承包农户既可以自己直接进行土地流转,也可以委托所在集体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其他第三方进行流转。对于委托流转的,承包方必须出具书面委托书,并明确委托的事项、期限和权限等。
3、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
4、从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的中介组织在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的同时,还应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和指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提供流转中介服务。
5、在集中连片流转过程中,对于个别不愿流转的农户,应由集体经济组织出面,在尊重农民意愿和不影响农户经营收益基础上通过调整和互换等多种形式来解决。
6、在土地流转登记过程中,要及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的约定和行为。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管理,防止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发生。
7、农村土地流转发生争议或纠纷,流转双方既可以自行依法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调解。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既可以申请当地流转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五)适当放宽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范围
1、在不损害土地耕作条件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下,农作物种植(包括果树、多年生经济作物、苗木、大棚和设施农业等)、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农业科学试验等应视为农业用途。
2、允许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依托其流入土地和经营主业,开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农业观光旅游等经营活动,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3、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在其获得经营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所占土地不占其临时建设用地指标,并免收各种手续费。
六、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对耕地的依赖性极强。农民视土地为生存根本的观念还未转变,加上近年来承载于土地上的各种负担已消除,因此大多数农民不愿意将其承包的耕地进行流转。
2、土地流转操作程序不规范。农户之间的转包、租赁采用“口头协议”的方式大有存在,私下进行自发性流转,不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纠纷隐患较多。
3、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我乡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农民自行流转多,报批准备案的少;口头协议多,书面协议少;双方约定不明的多,约定明确的少;书面协议内容不规范的多,内容规范的少等。
4、流转机制不完善,因土地出现的一些历吏遗留问题难于得到有效解决。
由于我乡农村土地流转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尚未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土地流转合同缺少统一的标准尺度,流转的程序不规范、不固定,流转的市场运行、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对流转双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流转纠纷的调解仲裁机制等一系列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完善。
七、对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健全土地流转市场的意见和建议
1、经费保障,成立机构,制定规划
为加强领导,确保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相应工作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成立领导小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乡农村土地流转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工作,各村委会应落实了专人负责对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信息发布等工作,保证和促进土地流转顺利进行。乡流转办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有目的地筛选适宜本地生产经营项目,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规模连片经营。
2、深入基层,调查摸底
乡里没有固定模式的情况下,深入基层,开展农村土地调研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和农民保障机制。拟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土地资源、土地流转现状、流转方式、规模经营业主和大户土地流转情况等作详细调查摸底,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3、狠抓典型,确定示范
乡流转办在深入调研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二、三产业较发达、劳动力转移多、土地闲置量大的大户、基地等进行示范,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抓好典型,树立榜样,搞好示范引路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引导业主和种养大户创办基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增强农民的信心,促其放心流转,让更多农户认识到土地流转给自身带来的好处,从而主动、自觉、自愿地加入到土地流转中来。如水沙溪村全福牧业、坪星村蔬菜基地等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
4、探索创新,建立平台
在建立土地流转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市场中介组织,建立信息平台,强化中介组织服务功能,为土地流转提供土地政策、流转方式、信息传递、法律咨询和土地价格评估等项目服务,制定规范合同文本、监督指导流转合同的签订和备案、开展流转主体资质审查、及时调处土地流转纠纷、查处土地流转中的坑农行为。
5、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通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使土地流转由自发转向自觉。
6、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允许农村土地在一定范围内流转,并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土地转让价格;二是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中介组织要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法律政策咨询、调解合同纠纷、建立流转档案等工作,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并可以适当收取中介服务费;三是建立合理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运用土地评等定级成果,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市场信息和价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确定土地价格标准,引导土地成片流转,引入竞价承包、招标租赁等交易方式,加速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效益。
7、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允许农户把土地作为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先组合,保障农民权益。一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流转必须签定规范的流转合同,实行登记制度,签定统一的流转协议,由村委会备案,乡经管站登记;二是强化管理服务,乡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完善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三是土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防止以流转土地为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中共芦坪乡人民政府 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日
第五篇:芦坪乡农村金融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芦坪乡农村金融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芦坪乡坚持以农村“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发展理念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依托水稻、蔬菜、牲猪等主导产业,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使全乡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输血机”的农村金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据统计我乡2009年1月份至今现已发放财政各种支农贷款628.7万元,涉及农户201户,其中养殖业38户,贷款额为116.8万元;种植业163户,提供贷款511.9万元;扶持专业合作社1户,贷款额为30万元。如芦坪乡的‘礼品西瓜协会’、芦坪乡‘全福牧业’等,通过信贷支持给有能力、会经营的种养殖户、专业合作组织获得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周转资金,缓解了“三农”融资难问题现。将我乡金融服务中心工作汇报如下: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乡专门召开农村金融服务中心体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乡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
讲话,各村书记、主任、及种养大户和农业合作社组织代表参加。会后,各村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户主大会,重点介绍小额农贷方便快捷的特点和农村信用户应遵循的章程规则,以及信用户享受评级授信贷款的条件,并向农户印发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并通过上门走访的形式,听取农户对金融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掌握农户创业项目和贷款需求,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对现阶段我乡农户金融贷款的情况做到底子清,账目明。
二是组织机构到位。乡党委、政府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为副组长及信用社、乡属各办站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金融服务“三农”的有关问题。乡政府在农村便民服务中心开设农户信贷服务岗位,落实两个乡干部作为信贷咨询服务员,专门负责农户信贷服务相关工作。在乡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金融服务中心的运转。各村成立由村书记、主任、副主任、信贷员及本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同志组成的资信评定小组。
三是服务开展到位。各村资信评定小组负责对农户资信情况集体审议,评选出文明信用户并张榜公示;乡信贷咨询服务员负责沟通农户与信用社的联系,开展有关信贷政策咨询,并会同信用社工作人员、村干部、资信评定小组人员,对全乡农户进行调查摸底、造册登记,建立准确可靠的农户家庭财产、收入、信誉状况经济档案;信用社负责对各村上报的评定文明信用户发放贷款证。持证农户随时可以到信用社申请贷款。由
于各方职责明确、协调配合,减少了工作环节,节省了工作时间,方便了广大贷款农户,增强了信贷保障和安全。真正做到贷得出、收到回,有力支持和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