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阅读答案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阅读答案
15、开篇由新闻事件自然引出说明的话题——地震与海啸的关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6、海啸是一种主要由海底地震引发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强大的波浪,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意近即可)(2分)
17、不能删去(1分)。因为“大约”表示约数,说明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引起海啸有100次左右。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确定发生了100次,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意近即可)(1分)
18、举例子、列数字。(1分)运用实例和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强烈的海底地震不一定导致海啸。(1分)
19、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有: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海底地震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2分)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19、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
20、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21、约宇表示估计,数目不确定,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2、举例子;具体说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
23、水龙头旁的宣传用语:请不要让我伤心流泪!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
15.选文说明的对象是哈勃望远镜。(2分)
16.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分类别,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说明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
列数字,通过列举1弧秒,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17.选文第④段引述马斯格雷夫的言论有什么作用?(2分)
体现了材料的权威性使说明更有说服力,突出了哈勃望远镜的意义和价值。18.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以外”能够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不能。“以外”是在....之外的意思。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是不能辨别在140亿光年之外的物体。表明哈勃望远镜观测的距离是不确定的数字,去掉后成为准确数字,句意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请你对本文的题目作出客观的评价。(3分)
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名了说明的对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哈勃望远镜的独特,新颖,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篇:《地震与海啸的关系》阅读题附答案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③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④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⑤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⑥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⑦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1.选方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
2.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海啸”?(1分)
3.选文第⑤段“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句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有什么作用?(2分)
5.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2分)
参考答案:
1、开篇由新闻事件自然引出说明的话题--地震与海啸的关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海啸是一种主要由海底地震引发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强大的波浪,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意近即可)(2分)
3、不能删去(1分)。因为“大约”表示约数,说明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引起海啸有100次左右。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确定发生了100次,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意近即可)(1分)
4、举例子、列数字。(1分)运用实例和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强烈的海底地震不一定导致海啸。(1分)
5、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有: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海底地震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2分)
第三篇: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下的口才启示录(定稿)
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下的口才启示录
赵鹤之(博浪沙首席培训师)
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当这些电影里的场景集中一起出现的时候,不光是日本国民,我们每个人的心头都是不平静的,在一片恐慌噪杂中,不知道大家感悟到了什么?
从口才表达的角度来看,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些口才启示录:
一、沉默是一种力量
当地震海啸的消息和照片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时候,所有人首先是被巨大的灾难震惊,接着就被日本人的沉默震惊了:很少有大叫、呐喊等歇斯底里的表达,更多的是平静地面对。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2期,第37页报道:
一位在现场的中国人描述这种场面:“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次序井然,毫无喧哗。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一个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
姚长盛的微博上写道:
一朋友在日本发的微博: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没有。
相信看到这些场景,读到这些报道的人大部分都会被大多数日本人的沉默所震撼,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啊?面对灾难居然表现的如此平静?
启示录:
在这种巨大的灾难面前,沉默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讲话和交流的场合,我们虽然不可能默然无语地应对,但如果适当运用,沉默也是力量!
如果细心观察,许多领导和管理者在发言之前,通常会适当的沉默一下,略带思考状,目光扫一眼在场的听众,然后缓缓的开口讲话,可是一旦开口就是精 要的语言和独到的想法。比如刚刚过去的两会,无论是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总理、还是答新闻记者问的发言人、或者是接受采访的代表,很少有着急忙慌的就开口讲话的。发言之前适当的沉默几秒,是一种稳重的表现,能给你的表达增添力量。
沉默在发言之中也有运用,那就是“停顿”,凡是有一副好口才的人都会运用停顿,讲到要点的时候、讲一番精彩评析的时候、引起了听众关注的时候,他们都会不说话停一会,静静地看着听众,等大家细细品味了刚刚讲过的内容之后,再继续往下讲。这时,沉默成了一种牵引力,牵引着听众跟着自己思考。
在讲话和交流的场合,适当的沉默是一种力量!
二、坦诚能够化解危机
当地震、海啸、核爆炸一股脑全来的时候,如果你是日本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么办?或者,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其他的国家,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怎么面对?你会怎么向国民号召?用权力?用权威?用权术?还是用事实、用坦诚?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9期,第43页报道:
首相菅直人11日深夜在官邸面对在野党党首,深深地低下头,“希望大家指导、配合,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和财产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这是救国的需要。”
54页,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写到:
震后第二天(12日),日本首相官邸召开了一个“经济形势检讨会”。与会的与谢野馨经济财政担当相预测:此番巨震,“受害状况将超过阪神大地震。”但他同时指出,因“产业活动的中枢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打击”,对日本经济总体的影响是有限的。
《南方周末》3月17日日本大震灾特刊,第10页提到:
上周日(13日),日本首相官邸里异常繁忙„„首相正在对日本民众发表讲话:“日本赈灾遭遇二战以来的最艰难时刻,虽然我们还在哭泣,但我们必须携起手来,振奋精神,建设一个全新而美好的日本。”
地震深夜向政治对手的低头,聚合了共同的力量;对灾难情况的毫不掩饰,让听众明白真相;所以,最后的鼓励也就能更加深入国民心中,赢得国民信任、建立国民信心。所以才有《三联生活周刊》12期第40页所提到的:
地震后不少商店歇业,人们排队到小超市买食品饮料。饮料瓶在地震中滚了一地,人们只是默默地帮忙捡起来,放回货架,再排两三个小时的队伍。张宁看 到,收银机因为停电没法用,售货员用手在那儿算账,大家也耐心等待。人们只买两三天的食物和水,“大家都知道政府很快就会发应急物资,非常安心。”
与之相反的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的处理,直到瑞典的科研人员发现了核辐射粒子并向苏联发去询问信息时,苏联当局才简单的发表了一个声明,而且还宣布:“破坏远远没有西方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严重。”最终生态灾难持续影响至今,有评论家说这也许是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不管怎样,这件事都是苏联的一个擦不去的污点。
启示录:
坦诚能够化解危机,不仅在国家的层面是这样,而且在企业的层面也是这样,更进一步在个人的层面也是这样。
企业发展的快速和竞争的激烈,使得危机也随时萦绕在企业周围,最近几年流行的“危机公关”就是指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处理方式,其中就包括了企业在危机中对外的的语言表达。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最近几年的企业危机:三鹿事件、蒙牛事件、农夫果园事件、霸王洗发水事件等等,再回顾一下他们的解决方式,问一下自己:“我接受它的解释吗?”你会发现:只有坦诚才能赢得谅解,否则再多的辩解、再长的公开信、再悔恨的眼泪也都没有用,谁都不是小孩子,你骗我一次我上当,你骗我两次也许我还上当,第三次的时候你演技再高也没用。
个人的层面也是这样,你不可能不犯错,不可能不疏忽,也不可能每次都完美达成任务、更不可能总让身边的人满意,在这种时候,许多人都会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解释,想想看他们需要的是解释吗?大部分时候一句话就能得到谅解:“我在某某方面做的不好,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希望您也能多指导我!”可是有几个人好意思说呢?久而久之,造成了同事领导对自己的失望和不信任,这又能怪谁呢?
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危机,相比于其他方法,有时候坦诚更能帮我们化解危机!
三、权威有巨大的影响力
日本的这次灾难也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京华时报》3月16日,有这样一篇文章:
“BBC核谣言”四处流传终被证伪,专家称不必恐慌。昨天下午开始,一条据传来自BBC的关于日本核事故“扩大化”的消息,开始在微博和短信中蔓延,引起不少民众转发。
该消息自称出自BBC(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台),以十分确定的语气表示“日本政府已经确认严重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刻采取必要措施”,消息中还提醒市民“一旦出现阴雨天气,应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并在第一24小时滞留室内,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有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危险”。更危言耸听的是,消息中还透露,“首批污染物质下午4点就会到达菲律宾”
昨日下午2点,记者查看了BBC的官方网站,并未发现有此条消息,随后又致电BBC驻华机构,其工作人员表示,此消息应该并不准确。“我们也正在追查该消息的来源”,该名工作人员表示,BBC应该是只报道了日本核电站的最新情况,并没有谈论其对邻国甚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影响。
4点左右,BBC在其电视直播中进行了澄清,确定此前消息为谣传,也并非出自BBC。
那天,我也收到了短信,晚上的课上我调查了一下所有参与课程的朋友,一半以上收到了同样的短信或者网上互相转发的消息。我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相信吗?”90%的人选择相信,还发现,之前没有得到信息的朋友大多想立即通知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为什么会这样?仅仅只是一个转发的短信而已,真假还没有弄清楚,就选择相信了?而且还要赶紧通知身边的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三个英文字母:BBC。这条短信借用了BBC三个英文字母,把人们对BBC的信任转化为对这条短信的信任,在整体心理恐慌的大背景下使人们产生了盲目相信,至少“哪怕是假的,多注意点总是好的”。
这告诉我们:权威有巨大的影响力!关于这一点,有两本书做了精辟的阐述和分析,一本是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另一本是罗伯特.B.西奥迪尼的《影响力》。前一本书详细论述了社会群体行为的盲从性,后一本深入揭示了权威给人的日常行为带来的影响。为什么全国的老板们都要上清华北大的总裁班呢?即使他们明明知道那就是挂个名的。
权威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一点《京华时报》在辟谣中也进行了使用,文章最后一段: 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陈建新表示,日本此次核事故等级目前定为4级,严重程度远不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范围是200-300公里直径范围。相比之下,东京离福岛是240公里,中国东海离日本有1000多公里。并且,日本现在是氢气爆炸,不是核燃料爆炸,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同,所以影响不会那么大,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为什么要陈建新来说呢?为什么要突出他的身份呢?这段内容由其他人来说可不可以呢?比方说由我来说,然后登到报纸上:
口才培训师赵鹤之表示,日本此次核事故等级目前定为4级,严重程度远不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范围是200-300公里直径范围。相比之下,东京离福岛是240公里,中国东海离日本有1000多公里。并且,日本现在是氢气爆炸,不是核燃料爆炸,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同,所以影响不会那么大,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你看了之后的感觉如何呢?告诉你,我都不会相信!陈建新以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德的身份来说这段话,就是在发挥权威的影响力。
启示录:
权威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样内容由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有职场经验的朋友在见老客户的时候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张总让我带问您好!”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就是利用公司内部权威的认同来拉近客户关系。
演讲家张嘴就是鲁迅、莎士比亚;国学大师开口就是孔孟老庄;激励大师满嘴都是“世界第一名”;企业培训师总在说韦尔奇、柳传志;这都是在利用权威的影响力。
记得在一次采访中马云说过这样一段话:“那时候我还没有名气,马云说什么没有人相信,可是比尔·盖茨说什么大家相信,所以我们就宣传:比尔·盖茨说„„其实比尔盖茨当时根本没这么说。”虽然马云的这个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但这件事体现出权威的影响力!而且你看,这段内容我不是也在借用马云的影响力吗?
权威有巨大的影响力,在日常的沟通场合,适当的引用一些权威的故事和话语,可以增强你讲话的信服力。
第四篇:看日本地震海啸视频场面之感想
看日本地震海啸视频场面之感想
2011年3月14日晚上,我被孩子的家庭作业搞的晕头转向,在休息的时候打开电视看看日本3。11的地震海啸情况,在中央四台和凤凰卫视看到日本地震海啸震撼的场面,人在大自然面前竟是如此渺小,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2011年伊始,新西兰和我国的云南也发生了地震,是否正如预言家所预测的2012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还是大自然对人类贪婪无止境的惩罚。
3月15日早上回单位上班,由于自己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打开电脑自然就关注日本地震海啸最新的报道,在我所观看到的相关视频中,给我的感觉是日本人很自觉,没有人在哄抢商品,在避难所里,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好像灯光是摄影师打的光,没有电源,都靠蜡烛在照明。人与人见面都还是那么有礼貌。没有看到有人在奔跑,除了那些船、车辆被海水冲的到处跑外。我还真的奇怪了,日本人转移的速度真是惊人,很多画面都是在高处的人群,看着下面的海水吞没了自己的家园。日本地震海啸造成的天灾很重,但人祸很小,在这么强的地震中没有多少房屋倒塌(特别是中小学校),日本灾区的大部分房屋是被海啸时的洪水巨浪卷走的。海啸到来之前,灾区各地的广播能及时发出预警,使很多人有了逃生的机会。我就想了,如果中国发生了海啸,我们就算得到了预警,受灾民众该往哪里跑?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毕竟我们中国对国民的应急演练及自救逃生教育还是很欠缺的,另外我们中国的应急广播网络是否建立并能达到及时疏散民众的效果。
都是地球人,生到哪个地方,都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为日本祈福,只是为人类祈福,为那些与中日之间的是是非非无关的老百姓祈福。正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只有自己及家人身在其中才能深刻体会那一种悲哀和痛苦,那真的是神马都是浮云,向此次地震海啸灾难中死去的日本人哀悼!但我会一如既往地痛恨日本的军国主义者。
西铁一中m2-10班高一:胡玥
第五篇:发现和探索雾霾天气与地震关系
发现和探索雾霾与地震的关系
2007-10-10 21:18 星期三
摘 要:通过观测,发现大雾的时间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震的时间吻合现象。利用长期积累的浓雾资料和能够找到的7级以上的地震资料进行逐一验证,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规律性关系。这里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一规律深入细致地研究下去,将使地震的判断和预报,变得简单方便。我们可以大胆地沿着这个思路,挖掘出一套新的地震预报程序,以期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甚至地点,从而有效提高人们防震抗震能力。
关键词:浓雾预示地震 远距离前兆
引言
雾、较浓的轻雾,还包括霾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观测中,主要根据它们的能见度和湿度的大小,粗略地加以区分。很多时候,浓雾天气来历不明,我们也缺乏研究浓雾形成机理的机构和人员。比如,在相同的湿度和天气条件下,有时有雾,有时无雾,套用“蒸发雾”、“辐射雾、“平流雾”等相关知识,无法对浓雾的形成机理给予圆满的解释,所以建议,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成立雾霾研究机构。
我们到底能不能给连续的浓雾天气找到其形成、存在和消散的真正原因?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天气实况和查阅网络上公布的地震信息,逐步得到相应结论,对隐藏在雾霾背后的形成机理做了另一种解释,并大胆地推断:严重的雾霾天气是重大地质事件的前兆。
1.浓雾是预示地震的一个重要征兆,其浓度大小和持续的天数与地震的发生存在着正比关系。
根据雾出现的实况和本站的观测资料,查阅并得到雾(霾)天气维持的时间越长,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震的几率就越大。
1.1.两次大地震前,能见度状况
2006年12月22日到26日,本站连续五天的大雾或浓霾天气,五天的平均能见度在2.5千米以内。又有资料表明,同一时期内我国大面积地区都出现了大雾天气,对这场不同寻常的大尺度浓雾,新闻部门做了相关报道。结果,2006年12月26日台湾省高雄东南海域发生7.1地震,海底网络电缆深遭重创。无独有偶,在2004年12月11日到26日,连续16天,本站一直处在大雾和浓霾的笼罩下,能见度始终维持在0.1-6.0千米范围内,结果,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30万人死亡„„
1.2 一个重要推论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证,都能够说明:大雾天气存在的时间与大地震呈现的正比关系。一般表现为,大地震发生前3-8天内,本站被浓雾和阴霾天气所笼罩。若本站有长达72小时以上的大雾天气,某地就会发生严重的地震。这是一个随时都能用到的推论,应该多予以关注。
1.3 小地震与轻雾(霾)存在的对应关系
就拿我国最新发生的两次小地震来说,10月6日,黑龙江东宁县和四川长宁县分别发生了震级为4.6级和3.8级的地震,而雾、轻雾和霾天气相继笼罩本站是从10月2号开始的,虽然雾霾的浓度不大,能见度也不算太差,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地震有关。
在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的地震发生前,中国大范围内的能见度都很低。
还可以利用现有气象资料对比发生过的所有地震,会发现雾的日期和地震的日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着不谋而合的对应关系。
1.4 对通常雾霾的质疑
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等人类活动是导致城市灰霾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这没有错。但是,全国范围内广袤的大地处处被雾霾覆盖时,就应该停止抱怨。试想,工厂排放、汽车尾气随时都有,为什么偏偏这时候出现,其它时候就没有呢?为什么浓雾出现后地震接踵而至?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如果雾霾是地震前兆,人类的活动对雾霾影响相应地降低,甚至可被忽略不计。真正需要我们探究的是:地震前地壳会发热吗?如果会发热,雾霾天气容易解释。可以解释为地震不是瞬间爆发出来的,而是一个地球内部持续向地壳和大气释放热的过程中,地温逐步升高,地表的水汽和大量的(超)细颗粒均通过地面土壤、植被、水面等蒸发而形成大规模的浓霾天气。如果借助于检测仪器,会发现两种情况下的霾,其组成成份和颗粒大小均截然不同。打个比方:地震对于地震来说,就象人是有病一样,人得病前,有许多前兆,发热是前兆之一,地球也是这样,雾霾天气是地震前地壳发热的一种现象之一。
2.雾霾和地震之间的必然联系
以上所列举的例证,是不是大自然的偶然巧合现象呢?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臣伯阳甫曾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这句话说明中国古代已经注意到雾与地震的关系。通过对比天气实况和得到的地震信息,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地震,在发生前几天,都存在着距离震区很远的地方,能见度显著降低的现象,这说明雾和地震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2.1 雾霾是地震的“远距离前兆”
有资料表明,5-6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前,从距离地面几十到数百公里的震源中心,以扇形向外释放热能,地面在3-9天左右,都表现为大面积增温,增温直径可达10万公里。在这样的广大范围内,地表对近地层的热辐射增加,土壤、植被等细微颗粒大量漂浮和存在于对流层中。当细微颗粒粘附水汽以后,就形成了我们肉眼看到的雾和霾。
任何一次地震,都有一个雾霾形成和消散过程。在这一阶段内,距离震中很远的地方,常常出现大尺度的雾霾现象。这是由异常的大规模地面长波辐射造成的,也是地面辐射出的暖气与空气的冷气混合而成的。
雾霾天气是地震前的热效应演变的必然结果,是地震前的“远距离热征兆”。一般说来,雾霾的浓度越大和持续的天数越多,发生大地震的机率就越高。
2.2 雾霾随地震结束而消失
当某地有“地震雾霾”产生时,近地层的大气环流便受其阻挡,气压层变成了地面辐散、高空辐合的高压,雾霾经久不散,天空就象一口倒扣下来的大锅,迫使近地面到高空的大气形势发生变化。就象风要经过充满雾霾的城市,不得不变弱或绕道前行,以便来适应和配合灰霾天气持续存在。
“地震雾霾”的消失,是伴随着地震活动的结束而荡然无存的。验证这一说法的正误,只需要用气象资料查阅一下震后的能见就可以了,一般都表现为:“忽然变好”。
2.3 本站位于河南中部,通过对比分析,东边和东南出现地震前,本站出现雾霾。西边出现地震前,本站无雾。
3.用雾霾预报地震的几条思路
由于雾霾形成机理较为复杂,而这种方法处于刚起步阶段,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目前,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尽管可以把较大地震发生的大致时间预测出来,但是,无法判断地震发生的准确地点。如何才能完善这种方法,使人类能够准确预测地震将要发生的地点那?现提出以下三条思路:
3.1 建立浓雾数据库
由于“地震雾”是个大尺度系统,绵绵万里,每个地方的地表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是水面,有的是土壤,有的是岩石,所以,各地产生的雾霾天气也有轻有重。试想,如果某地发生大地震时,把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雾霾状况,专门建立一个数据库,以表明该地发生地震时的雾霾特点,等到该地或附近地区再次出现地震时,利用现存的雾霾数据,就可以准确提示该地某时将有地震发生。这样,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准确预报灾害性地震将在何时何处发生,将不再是当今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难题。
例如:在台湾省高雄东南海域发生7.1地震时,把我国当时的大部分站点的浓雾状况,建立一个数据库,那么,用这些数据和其分布特征,将为准确预报该地区或附近地区的地震,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3.2 建立完善的雾霾观测体系
目前,几乎全部气象台站所测定的雾霾天气,都有点“屈才”,大家都认为它们仅仅是一种无大危害的天气现象而已,其真正对重大事件的预示作用没有被挖掘出来。
我们知道,广大的气象台站取得的能见度数据,仅仅依靠观测人员的目测,这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不能反映当地当时能见度的实际情况。所以,要想把雾霾与地震之间紧密的联系充分揭示出来,必须尽快利用气象台站网点密集、范围广大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雾霾监测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雾霾对地震的指示作用。
3.3 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
为了全面地掌握和研究地震和雾霾的联系,建议尽快地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以便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报着严谨、求实、进取的精神不断探索向前,会解决许多疑难问题,比如:详尽地建立震级不同的地震分别对应的雾霾范围、浓度和天数;如何准确测定地震雾霾的含量;地震与地温、气温所呈现的远场、近场差异有多大?„„
也许我们从此会走出雾霾带来的困惑,不但能够把地震发生的时间预报出来,而且具体震点和震级都可以预报出来。或许我们气象部门用云图预报天气,用雾图预报地震的时代,不久将会到来。
本文参考文献:
1.<<电波科学学报 >>2006年05期,丁鉴海 , 申旭辉 , 潘威炎 , 张晶 , 余素荣 , 李纲 , 关华平
2.《雾和霾的区分》,吴兑,广东气象2004年04期
3.<<地震 >>2004年04期,蒋海昆 , 侯海峰 , 周焕鹏 , 冯志军
4.《地震有“热征兆”》,1999年地震学报第21卷第6期。刘德富 彭克银 刘维贺 黎令仪 侯建盛
5.《寻找控制污染的利器 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科技日报》汪安璞 2002年6月24日
6.http://218.86.121.20/czpd/jxzy/04-05shang/dl/1/05/kebiao/1/kzzl.htm《扩展资料》作者:苍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