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耕耘在春天的沃野
记济南市平阴县龙山小学教师——孔祥慧sO100
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在青春的芳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十年来,她辛勤耕耘在教学这片沃野上,用爱心、耐心,更用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骨干教师、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思品学科带头人、济南市小语会学会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98年在济南市语文、思品课堂教学评比中分获一等奖。有人说她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是微笑着向她走来,而她只坚信一句话——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她就是济南市平阴县龙山小学的优秀教师——孔祥慧。
于无路处闯路
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习生活应该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教育却往往导致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说实话我也厌倦了那种把学生当算盘珠子“我拨你动”、“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所以99年,当学校被省教科所确定为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承担了“小学互动交往创新性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时,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了课题组。“创新”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只不过是脑海中又多了一个新名词而已,更何况要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面对困难和机遇,她没有退缩,她坚信哲人的话:“最感困难的时候,往往正是接近成功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坚持,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了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高质的教育,她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连吃饭时也在苦苦思索,常常端着饭碗呆呆~,忽而又放下饭碗到书桌前写上几段,寻求突破口成为她日思夜想、终日寻觅的目标。“梦里寻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家杂志上刊登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段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人的教育不过是帮助自然本性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我认为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顺其天性去学习,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求知、探索、积极思维和创造的快乐,就是让他们生活更充实,胸怀更宽阔,内心世界多姿多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她再次翻阅《学习的革命》一书时,对“更好的语文教学方法是简单,简单,再简单”这句话的感受与前几次读的时候迥然不同。现在的语文教学是不是人为地复杂化了?可不可以把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来个先学后教只教学生不懂的?她把这个想法连同“基础尝试,确定学标,了解书面知识--自主学习,因势利导,理解书中知识--创造运用,激励评价,活化书背知识”的教学模式框架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并得到了肯定与支持。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四年中,她潜心钻研,精心实践,用创新教育、赏识教育的理论指导我的研究;把宋君老师“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组织教学”引进了自己的课堂,注重了语文课前后知识的联系,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课堂内外的联系;同时把特级教师于永正、支玉恒深入浅出方潇洒自如的风格融入了自己的教学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理论上,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细化了教学模式,优化了作业设计,确定了“教学民主、延缓判断、适时发问、激励进取”四条创新思维培养策略。99年底赴江苏学习后,她又将交往引进了课堂,构建了课堂交往网络,使“互动交往创新教学模式”由原来独自行走的羊肠小道成为老师们纷纷效仿的阳光之路。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也被另一番景象所代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敢问敢说,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最向往的地方。二年级下学期,在一份“你最喜欢哪门学科”的调查问卷中,学生无一例外地写上了“语文”两个字。
迎接学生的挑战
每到语文课,孩子们都兴奋异常,一个个问题也如洪水般势不可挡。一千多年前,韩愈曾告诫人们: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天看来孔祥慧老师比别人更先一步面临着受教育者的挑战。以前学生自学时,总是转转看看,学生在课本上标了哪些不懂的问题,以便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而不知何时起,孩子们竟然悄悄地用手去遮挡自己的课本,还加上一句“老师,上课时再向你挑战怎么样?”孔老师愉快地接受了挑战。从教十年,也算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她从不固步自封,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地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力求常教常新。因为白天忙于上课、批阅作业,还有年级组、教研组的事务,她只能晚上回家深入备课。有时为设计一个教学步骤,拟写一个教案,广泛查阅资料要花费几小时的劳动。家人有时不解地问我:“你都教过一遍了,怎么还老是备不完的课?”而她说:“教学的提高是没有限度的,天天在备课,就要天天有收获,我怎能炒冷饭来打发学生呢?”正是由于孜孜不倦地钻研探索,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每每谈起自己的老师,同学们总会这样说:“有问必答的孔老师……”神情中带着无限的崇拜。在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要想做到有问必答,就要求教师理解教材要深,知识面要广,不仅要懂得语文知识,还要懂得自然科学、现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涉及课文内容的时候。诚如省实中刘敏老师所言: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教师应该尽量少对学生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在付出爱中已获得爱
人曾说,教育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地扫不干净,孔老师一下下扫给他们看;桌旁有几片碎纸,孔老师拾起来丢进垃圾筒;上课有的学生呕吐,孔老师用土盖上,然后扫干净;王岩的鼻子出血了,孔老师马上给她洗好,用卫生纸堵祝孔老师还随身带个削笔刀,哪个学生的笔不好用了,就给他削一削……耳濡目染,孩子们学着做,渐渐学会了友爱、理解、互助。
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只是充满爱意的生活环境,更应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最具魅力的学习环境。她觉得小学生对形、声、色最敏感,形象的比抽象的易于接受
第二篇:耕耘在春天的沃野
耕耘在春天的沃野
记济南市平阴县龙山小学教师——孔祥慧
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在青春的芳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十年来,她辛勤耕耘在教学这片沃野上,用爱心、耐心,更用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骨干教师、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思品学科带头人、济南市小语会学会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98年在济南市语文、思品课堂教学评比中分获一等奖。有人说她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是微笑着向她走来,而她只坚信一句话——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她就是济南市平阴县龙山小学的优秀教师——孔祥慧。
于无路处闯路
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习生活应该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教育却往往导致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说实话我也厌倦了那种把学生当算盘珠子“我拨你动”、“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所以99年,当学校被省教科所确定为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承担了“小学互动交往创新性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时,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了课题组。“创新”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只不过是脑海中又多了一个新名词而已,更何况要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面对困难和机遇,她没有退缩,她坚信哲人的话:“最感困难的时候,往往正是接近成功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坚持,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了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高质的教育,她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连吃饭时也在苦苦思索,常常端着饭碗呆呆发愣,忽而又放下饭碗到书桌前写上几段,寻求突破口成为她日思夜想、终日寻觅的目标。“梦里寻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家杂志上刊登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段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人的教育不过是帮助自然本性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我认为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顺其天性'去学习,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求知、探索、积极思维和创造的快乐,就是让他们生活更充实,胸怀更宽阔,内心世界多姿多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她再次翻阅《学习的革命》一书时,对“更好的语文教学方法是简单,简单,再简单”这句话的感受与前几次读的时候迥然不同。现在的语文教学是不是人为地复杂化了?可不可以把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来个先学后教只教学生不懂的?她把这个想法连同“基础尝试,确定学标,了解书面知识--自主学习,因势利导,理解书中知识--创造运用,激励评价,活化书背知识”的教学模式框架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并得到了肯定与支持。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四年中,她潜心钻研,精心实践,用创新教育、赏识教育的理论指导我的研究;把宋君老师“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组织教学”引进了自己的课堂,注重了语文课前后知识的联系,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课堂内外的联系;同时把特级教师于永正、支玉恒深入浅出方潇洒自如的风格融入了自己的教学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理论上,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细化了教学模式,优化了作业设计,确定了“教学民主、延缓判断、适时发问、激励进取”四条创新思维培养策略。99年底赴江苏学习后,她又将交往引进了课堂,构建了课堂交往网络,使“互动交往创新教学模式”由原来独自行走的羊肠小道成为老师们纷纷效仿的阳光之路。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也被另一番景象所代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敢问敢说,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最向往的地方。二年级下学期,在一份“你最喜欢哪门学科”的调查问卷中,学生无一例外地写上了“语文”两个字。
迎接学生的挑战
每到语文课,孩子们都兴奋异常,一个个问题也如洪水般势不可挡。一千多年前,韩愈曾告诫人们: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天看来孔祥慧老师比别人更先一步面临着受教育者的挑战。以前学生自学时,总是转转看看,学生在课本上标了哪些不懂的问题,以便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而不知何时起,孩子们竟然悄悄地用手去遮挡自己的课本,还加上一句“老师,上课时再向你挑战怎么样?”孔老师愉快地接受了挑战。从教十年,也算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她从不固步自封,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地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力求常教常新。因为白天忙于上课、批阅作业,还有年级组、教研组的事务,她只能晚上回家深入备课。有时为设计一个教学步骤,拟写一个教案,广泛查阅资料要花费几小时的劳动。家人有时不解地问我:“你都教过一遍了,怎么还老是备不完的课?”而她说:“教学的提高是没有限度的,天天在备课,就要天天有收获,我怎能炒冷饭来打发学生呢?”正是由于孜孜不倦地钻研探索,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每每谈起自己的老师,同学们总会这样说:“有问必答的孔老师……”神情中带着无限的崇拜。在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要想做到有问必答,就要求教师理解教材要深,知识面要广,不仅要懂得语文知识,还要懂得自然科学、现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涉及课文内容的时候。诚如省实中刘敏老师所言: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教师应该尽量少对学生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在付出爱中已获得爱
人曾说,教育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地扫不干净,孔老师一下下扫给他们看;桌旁有几片碎纸,孔老师拾起来丢进垃圾筒;上课有的学生呕吐,孔老师用土盖上,然后扫干净;王岩的鼻子出血了,孔老师马上给她洗好,用卫生纸堵住。孔老师还随身带个削笔刀,哪个学生的笔不好用了,就给他削一削 ……耳濡目染,孩子们学着做,渐渐学会了友爱、理解、互助。
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只是充满爱意的生活环境,更应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最具魅力的学习环境。她觉得小学生对形、声、色最敏感,形象的比抽象的易于接受,记得也牢固,孔老师童心未泯,尤善把握这一点。以此作基础,她精心设计着巧妙施教的最佳路子,重实践,多趣味,既求教得扎实,又求教得灵活。一张张自制卡片,一幅幅简笔画,孔老师都视之为助讲的好工具,用得充分又恰当。除此以外再辅以手势或一段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于是乎,书本上原本死板的字母和文字全然活了起来,一个个形象鲜明,仿佛小精灵吸引着孩子们去捕捉,然后牢牢收藏进记忆的仓库里。
是的,孔老师很平凡,但她想在孩子面前不凡,更想使所教的孩子不凡。她固执地认为,语文教育一直以来在应试牵制下挣扎于困境之中不能自拔,走不出一条新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将学生束缚于课本、试卷之中,使他们远离了生活,消逝了激情。时常有家长问起:“昨天学的什么?”“智力大比拼!”“今天呢?”“成语大决战!”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滚雪球”、“一日一谜”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识字量;“百花齐放谈比喻”、“拟人句快乐城”不知不觉中渗透了修辞知识,不但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送垃圾回家”活动中,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感到心疼,那一张张纸屑仿佛一只只蚊子叮咬着大地妈妈的皮肤。”除此以外,还有“一天一背一小记”、“颂春会”、“趣字园”、“新闻发布会”,三八妇女节开展的“我为妈妈策划惊喜”,班内璞玉轩、凌云斋的“诗词碰碰碰”,假日里的“心灵之约”……用崔贺同学的话讲:“上孔老师的课,比看武打片还来劲儿,她似乎老爱带我们做游戏。”没错,只要有一腔师爱,就会有不尽的灵感与动力。实际上,哪项活动里都蕴含着她的良苦用心,便在这般适应儿童特点的趣味活动中,巧手洒甘霖,将许多教育内容悄然传输到了孩子身上。
孔老师认为,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关爱,它至少要具备三个要义:一是同情,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二是宽容,对幼稚的原谅,对错误的包容,对冒犯的宽恕;三是赞赏,由衷地赞赏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鼓励他们一次次微小的进步。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从一年级刚入学她就借鉴《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婷婷妈妈的做法,让学生播报每日新闻,从每天“上学--放学--做作业--睡觉”的单调生活中捕捉有趣的事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一学期后开始布置写日记,一开始偷偷放在办公桌上的只有十几本日记,但没有灰心,而是“拿着放大镜”去发现每本日记中的闪光点,并在妙语处划上一道波浪线,写上几句赞美、鼓励的话。终于,每次发下日记本后,这些孩子首先便是去看老师给自己的评语,看得了几颗星,画了几处波浪线,一旦发现了波浪线,灿烂的笑脸便如花一样可爱……渐渐地,桌上的日记本由一摞变成了三摞,日记本上鲜红的波浪线也越来越多,一个月下来,大部分同学已会用日记记录生活,但也并非每个学生都是这般聪颖出色。班里有个叫孙凯的同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比较差,孔老师并没因此丢下他,只是在一天放学后专门开小灶给他辅导,一起边说边笑,一起回忆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又拿出其他同学的日记看他们是怎样记下这一共同经历的,他若有所悟。当晚,这孩子的日记竟真写出来了,而且记的就是这件事。其中这样写到:“……今天要下雨,孔老师让我回家再好好写,老师真疼我,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说出了他的真实感受。读罢,孔老师马上鼓励了他,又以此启发其他孩子,告诉大家日记如何才能写得好。结果,不仅促使孙凯进步了,也使全班同学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人要有情,文贵写情。
爱,岂止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而且,亦是启迪孩子智慧的金钥匙啊!孔老师从大处着想,而把心血实实在在地洒在基础工作中,良苦的用心换来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主动的学习习惯,也正因如此,她带的学生在朗读、书写、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上,与同年龄段的孩子比,总是技高一筹;知识面也广得很,仅就造句一项说,全班几十人一起写,从内容到形式,雷同的现象几乎没有……
有首歌里唱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于我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芸芸众生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把平凡的爱给平凡的你、我、他。冬天,教室里暖气不热,孔老师的手通常都是冰凉冰凉的走进教室,“老师,我来给你搓搓!”“老师,把手放我袖筒里吧!”多么暖人的话语!多么可爱的童心!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热爱学生的教师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爱。”这平凡的爱不需要特别去做什么,他就存在于我们朴素的情感中,表现在我们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中……
第三篇:耕耘在春天的沃野
耕耘在春天的沃野
我1994年分配到大洼县大洼镇第三小学任教,现任小学高级教师。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就在青春的芳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要做一名助学生好学、乐学、使他们身心健康的优秀教师。十七年来,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这片沃野上,用爱心、耐心,更用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用爱的甘露洗涤幼小的心灵
高尔基曾说过:“单单爱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是教育他们。”对贫困生的教育更是爱的艺术;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思想意识也在改变。金钱和地位成了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家长有钱或当官,他们的孩子也自觉高人一等。这无疑给贫困生带来了压力和自卑心理。我班的张美玲是一个心事很重的小姑娘,因为妈妈是卖馒头的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让妈妈到学校来接她。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及时找她谈话,原来她怕同学笑话她。我告诉她:靠自己的劳动挣钱是最光荣的,妈妈这样做既给家里增添了收入,又给社会减轻了负担。老师很佩服她,因为她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老师希望你也要像妈妈那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战胜困难、努力学习。事后我在班级里开了“劳动最光荣”主题队会。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更加纯净,还为她申请了“寒窗基金”。从那以后,张美玲树立了自信心,消除了自卑感,她的学习更加努力了。耳濡目染,孩子们学着做,渐渐学会了友爱、理解、互助。2006年3月由于她家出现了一些变故,她转学了。一周后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了她的电话:“老师,我想你了,才说几句话就泣不成声,她妈妈接过电话也哭着说,潘老师,我想把孩子再转回三校,我宁可卖房子也认了,因为孩子天天哭„„” 1
几天后她又快乐的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校园,纯真的笑容每天在她的脸上绽放。
同窗携手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有人曾说过:众人拾柴火焰高。十七个春秋的教育生涯,桃李众多,扶贫帮困只靠教师一人之力也是杯水车薪。我在班里开展了“同窗助学“活动。号召每人献出一点爱,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
一个夜晚,我刚刚批改完学生的作业。手机就响了起来,当我拿起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响在我的耳边:“老师,我想你了„„”
这是一个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名字叫张振烁。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命运多磨难,他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家里还欠很多外债。她的母亲在县城里一人无力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只好带着他回到了丹东宽甸他的姥姥家。失去父亲的痛苦和离开班集体的失落,使他的情绪一度很消沉,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为了使他重新振作起来,我多次给他和他的母亲打电话。让他觉得他人虽然离开了班集体,可是老师和他的同学们依然关心着他,在鼓励着他。同时她还号召全班的学生为张振烁同学捐款。我自己也拿出二百多元一起汇给了他。有限的资金并不一定能解决生活的窘境。但真心的关爱却能鼓起生活的信心。现在张振烁已经从失去父亲的阴影中走出,在他那里当上了班长,并被评为了区“三好学生”。此刻我更加体会至深的是作为一名教师的爱心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从这以后,我每学期初都要给他寄去一些钱,并写信或打电话鼓励他生活中的磨难都是为锤炼勇士而存在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勇往直前,取得好成绩的„„每次听到他进步的消息,就会为自己的生命又多了一份价值而感到无比的幸福。
求助社会援助莘莘学子
这样的事例在我的教育生涯里不只一次两次,每次校内外的捐助活动只要我知道一定会献上一份爱心,并将这份爱像链条一样传递给朋友、同事、学生家长及我的亲人。2006年9月我迎来了55名刚刚入学的孩子,在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紧紧的牵住了我的心,他就是我班的赵炳瑞。他患有先天性脑瘫,为给他治病,家中已一贫如洗,几年前,爸爸弃他们母子而去,靠妈妈卖馒头维持母子俩的生活。每天看着他蹒跚的走进校园,写字时因浑身使劲而汗流浃背的样子,我在心中告诉自己:我要用爱为他撑起一片天空。刚入学时他因上厕所走路吃力,有时把大、小便便在裤子里,我就为他擦换。小炳瑞懂事的说:“老师,等我长大了也帮你。”从此,他早、午不敢吃饱饭,在校不敢喝水。为的是怕给老师添麻烦。我便召开了“伸出援助之手”主题班会,班会上我提出倡议: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赵炳瑞,不但要自己有爱心,更要时刻向社会宣传,让自己的家长和亲属人人献出一点爱,关心因家境贫寒而上不起学的孩子,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会后同学们自愿组成二人一组,每天扶他上厕所,送他出校园,还主动为他捐款、捐物。每当孩子有了困难我都会来到他的身边,给他以关心和支持。我们也建立了超越师生关系的深厚情感。三年里,小炳瑞先后得到来自有关部门、我的同事、学生家长、社会慈善人士和我的经济资助近五千元。我对学生给予了慈母般的爱,我相信这份爱能包容整个世界。
十七年的教坛耕耘,精心播撒下爱的种子,让我收获了一缕缕浓浓的爱意,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同时先后被授予辽宁省自然学科、语文学科优质课奖、辽宁省创新教育实验教师、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县优秀班主任、盘锦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让我们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人吧,因为爱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金钥匙啊!是她让人与人的差距等于零,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只要心中充满阳光,就会繁花似锦。
第四篇:耕耘在春天读后感
耕耘在春天读后感
在希望的春天里真抓实干
晋西集团董事 江阳公司总经理 赵国寿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品读了兵器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尹家绪撰写的《耕耘在春天》一文,文章从发展全局的高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的五大显著特征,客观分析了面临的发展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法和重点措施,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就江阳公司而言,实现“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弹药企业”目标,就是要始终坚持“生产、科研、项目建设”三条主线,努力开拓军民品市场,加强科研积累实力,强化管理深挖潜力,不断提升公司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强化科研能力 为公司发展提供“主动力”
一个企业的科研能力代表着生存发展能力。科研能力强则产品精、产品精则企业强。因此,必须以科研能力为先导,不断提升产品研发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主动力”.一是加快现有科研项目的实施进度,实现科研转生产。科研产品的设计定型直接影响军品订货量,只有不断推进科研项目的实施进度,实现科研转生产,实现产品订货,才能为公司持续获得军品订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撑。二是充分利用常规高能毁伤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加快推进高能炸药的工程化应用,实现“新产品应用、新领域拓展、老产品换代升级”的目标。三是加强横向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特别是要利用“国防科技工业弹药自动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和兵器集团“先进战斗部研发中心”平台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横向合作,合力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公司发展“软实力”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畅通人才发展通道,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人才培养重点,强化教育培训措施,在人才培养方面“提速”;加大重点领域或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量”;以装药、战斗部、单兵及小型武器等领域为重点,逐步培养并形成专业的、梯次合理的技术团队,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质”;加大对外合作范围和力度,通过合作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加大针对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更多“一岗多能”、“一人多岗”的技术复合型、综合型技能人才。二是培养实干型干部队伍。加强实干型干部队伍的培养,是提升公司发展“软实力”的关键,要着力培养干部以“想抓落实的自觉、敢抓落实的担当、会抓落实”的能力,以“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劲头,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加强核心能力建设 提高公司发展“硬实力”
随着“构建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公司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发展“硬实力”提供了机遇。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某重点专项条件保障建设项目的机遇。既要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科研试验线,还要打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技能队伍,提升公司适应市场的能力。同时,在该项目的二期申请与建设中,公司要根据一期建设情况,提前筹划,做好二期申请准备工作,把握二期建设机遇,提升公司核心能力。二是加大项目建设的争取。按照国防科工局提出的国防系统的“十三五”能力建设指南,抓住机遇,适时提出项目建设申请,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一到两条智能化生产线或一到两个智能化车间建设。
加强市场开拓 提升公司发展“牵引力”
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市场意识,()用产品满足市场、用产品引领市场,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牵引力”.一是加强市场开拓,满足市场需求。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产品结构,不断巩固和拓展军品市场,同时要积极开拓军贸市场,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民品坚持“三特一销”的发展思路,重点依托装药工艺技术优势,进行特种(火炸药)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开拓火炸药专用设备及生产线市场;依托废旧退役弹药拆分销毁技术优势,借助公司的市场影响力,继续开拓多兵种领域的退役弹药拆分销毁市场,并做好特种能源加工、特种工艺加工业务。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用“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引领市场。要生产出设计更精、性能更优、质量更稳、价格更低的高“性价比”产品,才能引领市场,满足客户需求。
加强基础管理 提升公司发展“源动力”
当前,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因此,精益管理工作就是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一是抓好精益科研、精益设计,确保科研阶段的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二是抓好精益生产,加强投入产出管理、批次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严格工艺纪律执行,提高产品实物质量;三是抓好精益能源,加强供能管理,合理调节能源使用,对蒸汽供应方式进行试点改造,不断减少能源浪费;四是抓好精益人力,培养“一岗多能”、“工匠型”人才,提高人员利用率;五是抓好精益安全,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做到事前预防、超前控制。
在这个春天,在充满希望的兵器田野上,让我们以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抓实干的行动,耕耘好江阳这片“责任田”,为实现兵器梦、晋西梦贡献力量!
第五篇:耕耘在春天的沃野(小学教师事迹)记济南市平阴县龙山小学教师——xxx
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她就在青春的芳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十年来,她辛勤耕耘在教学这片沃野上,用爱心、耐心,更用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骨干教师、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思品学科带头人、济南市小语会学会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98年在济南市语文、思品课堂教学评比中分获一等奖。有人说她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是微笑着向她走来,而她只坚信一句话——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她就是济南市平阴县龙山小学的优秀教师——孔祥慧。
于无路处闯路
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习生活应该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教育却往往导致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说实话我也厌倦了那种把学生当算盘珠子“我拨你动”、“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所以99年,当学校被省教科所确定为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承担了“小学互动交往创新性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时,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了课题组。“创新”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只不过是脑海中又多了一个新名词而已,更何况要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面对困难和机遇,她没有退缩,她坚信哲人的话:“最感困难的时候,往往正是接近成功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坚持,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了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高质的教育,她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连吃饭时也在苦苦思索,常常端着饭碗呆呆发愣,忽而又放下饭碗到书桌前写上几段,寻求突破口成为她日思夜想、终日寻觅的目标。“梦里寻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家杂志上刊登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段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人的教育不过是帮助自然本性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我认为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顺其天性'去学习,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求知、探索、积极思维和创造的快乐,就是让他们生活更充实,胸怀更宽阔,内心世界多姿多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她再次翻阅《学习的革命》一书时,对“更好的语文教学方法是简单,简单,再简单”这句话的感受与前几次读的时候迥然不同。现在的语文教学是不是人为地复杂化了?可不可以把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来个先学后教只教学生不懂的?她把这个想法连同“基础尝试,确定学标,了解书面知识--自主学习,因势利导,理解书中知识--创造运用,激励评价,活化书背知识”的教学模式框架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并得到了肯定与支持。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四年中,她潜心钻研,精心实践,用创新教育、赏识教育的理论指导我的研究;把宋君老师“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组织教学”引进了自己的课堂,注重了语文课前后知识的联系,语文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课堂内外的联系;同时把特级教师于永正、支玉恒深入浅出方潇洒自如的风格融入了自己的教学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理论上,验证了模式的可行性,细化了教学模式,优化了作业设计,确定了“教学民主、延缓判断、适时发问、激励进取”四条创新思维培养策略。99年底赴江苏学习后,她又将交往引进了课堂,构建了课堂交往网络,使“互动交往创新教学模式”由原来独自行走的羊肠小道成为老师们纷纷效仿的阳光之路。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也被另一番景象所代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敢问敢说,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最向往的地方。二年级下学期,在一份“你最喜欢哪门学科”的调查问卷中,学生无一例外地写上了“语文”两个字。
迎接学生的挑战
每到语文课,孩子们都兴奋异常,一个个问题也如洪水般势不可挡。一千多年前,韩愈曾告诫人们: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天看来孔祥慧老师比别人更先一步面临着受教育者的挑战。以前学生自学时,总是转转看看,学生在课本上标了哪些不懂的问题,以便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而不知何时起,孩子们竟然悄悄地用手去遮挡自己的课本,还加上一句“老师,上课时再向你挑战怎么样?”孔老师愉快地接受了挑战。从教十年,也算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她从不固步自封,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地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力求常教常新。因为白天忙于上课、批阅作业,还有年级组、教研组的事务,她只能晚上回家深入备课。有时为设计一个教学步骤,拟写一个教案,广泛查阅资料要花费几小时的劳动。家人有时不解地问我:“你都教过一遍了,怎么还老是备不完的课?”而她说:“教学的提高是没有限度的,天天在备课,就要天天有收获,我怎能炒冷饭来打发学生呢?”正是由于孜孜不倦地钻研探索,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每每谈起自己的老师,同学们总会这样说:“有问必答的孔老师……”神情中带着无限的崇拜。在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要想做到有问必答,就要求教师理解教材要深,知识面要广,不仅要懂得语文知识,还要懂得自然科学、现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涉及课文内容的时候。诚如省实中刘敏老师所言: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教师应该尽量少对学生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在付出爱中已获得爱
xx曾说,教育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地扫不干净,孔老师一下下扫给他们看;桌旁有几片碎纸,孔老师拾起来丢进垃圾筒;上课有的学生呕吐,孔老师用土盖上,然后扫干净;王岩的鼻子出血了,孔老师马上给她洗好,用卫生纸堵住。孔老师还随身带个削笔刀,哪个学生的笔不好用了,就给他削一削 ……耳濡目染,孩子们学着做,渐渐学会了友爱、理解、互助。
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只是充满爱意的生活环境,更应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最具魅力的学习环境。她觉得小学生对形、声、色最敏感,形象的比抽象的易于接受,记得也牢固,孔老师童心未泯,尤善把握这一点。以此作基础,她精心设计着巧妙施教的最佳路子,重实践,多趣味,既求教得扎实,又求教得灵活。一张张自制卡片,一幅幅简笔画,孔老师都视之为助讲的好工具,用得充分又恰当。除此以外再辅以手势或一段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于是乎,书本上原本死板的字母和文字全然活了起来,一个个形象鲜明,仿佛小精灵吸引着孩子们去捕捉,然后牢牢收藏进记忆的仓库里。
是的,孔老师很平凡,但她想在孩子面前不凡,更想使所教的孩子不凡。她固执地认为,语文教育一直以来在应试牵制下挣扎于困境之中不能自拔,走不出一条新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将学生束缚于课本、试卷之中,使他们远离了生活,消逝了激情。时常有家长问起:“昨天学的什么?”“智力大比拼!”“今天呢?”“成语大决战!”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滚雪球”、“一日一谜”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识字量;“百花齐放谈比喻”、“拟人句快乐城”不知不觉中渗透了修辞知识,不但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送垃圾回家”活动中,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感到心疼,那一张张纸屑仿佛一只只蚊子叮咬着大地妈妈的皮肤。”除此以外,还有“一天一背一小记”、“颂春会”、“趣字园”、“新闻发布会”,三八妇女节开展的“我为妈妈策划惊喜”,班内璞玉轩、凌云斋的“诗词碰碰碰”,假日里的“心灵之约”……用崔贺同学的话讲:“上孔老师的课,比看武打片还来劲儿,她似乎老爱带我们做游戏。”没错,只要有一腔师爱,就会有不尽的灵感与动力。实际上,哪项活动里都蕴含着她的良苦用心,便在这般适应儿童特点的趣味活动中,巧手洒甘霖,将许多教育内容悄然传输到了孩子身上。
孔老师认为,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关爱,它至少要具备三个要义:一是同情,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二是宽容,对幼稚的原谅,对错误的包容,对冒犯的宽恕;三是赞赏,由衷地赞赏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鼓励他们一次次微小的进步。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从一年级刚入学她就借鉴《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婷婷妈妈的做法,让学生播报每日新闻,从每天“上学--放学--做作业--睡觉”的单调生活中捕捉有趣的事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一学期后开始布置写日记,一开始偷偷放在办公桌上的只有十几本日记,但没有灰心,而是“拿着放大镜”去发现每本日记中的闪光点,并在妙语处划上一道波浪线,写上几句赞美、鼓励的话。终于,每次发下日记本后,这些孩子首先便是去看老师给自己的评语,看得了几颗星,画了几处波浪线,一旦发现了波浪线,灿烂的笑脸便如花一样可爱……渐渐地,桌上的日记本由一摞变成了三摞,日记本上鲜红的波浪线也越来越多,一个月下来,大部分同学已会用日记记录生活,但也并非每个学生都是这般聪颖出色。班里有个叫孙凯的同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比较差,孔老师并没因此丢下他,只是在一天放学后专门开小灶给他辅导,一起边说边笑,一起回忆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又拿出其他同学的日记看他们是怎样记下这一共同经历的,他若有所悟。当晚,这孩子的日记竟真写出来了,而且记的就是这件事。其中这样写到:“……今天要下雨,孔老师让我回家再好好写,老师真疼我,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说出了他的真实感受。读罢,孔老师马上鼓励了他,又以此启发其他孩子,告诉大家日记如何才能写得好。结果,不仅促使孙凯进步了,也使全班同学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人要有情,文贵写情。
爱,岂止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而且,亦是启迪孩子智慧的金钥匙啊!孔老师从大处着想,而把心血实实在在地洒在基础工作中,良苦的用心换来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主动的学习习惯,也正因如此,她带的学生在朗读、书写、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上,与同年龄段的孩子比,总是技高一筹;知识面也广得很,仅就造句一项说,全班几十人一起写,从内容到形式,雷同的现象几乎没有……
有首歌里唱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于我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芸芸众生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把平凡的爱给平凡的你、我、他。冬天,教室里暖气不热,孔老师的手通常都是冰凉冰凉的走进教室。“老师,我来给你搓搓!”“老师,把手放我袖筒里吧!”多么暖人的话语!多么可爱的童心!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热爱学生的教师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爱。”这平凡的爱不需要特别去做什么,他就存在于我们朴素的情感中,表现在我们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