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4 10:3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开题报告》。

第一篇: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电子政务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由英文E-government 翻译而来,现已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它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政府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以实现政务工作的高效、公开和准确。通俗地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管理。作为一种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他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处理系统,它主要通过机关内部处理流程模拟、协作、信息发布以及受理各类申请、投诉、建议、要求来实现,既有信息的发布与接收,也有交互式的处理。在我国,电子政务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电子政务建设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基本上都建立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在有了这些基础之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即从基础建设到全面应用的深刻变革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将加强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新的五年规划,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将起到革命性的作用。如何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电子政务的目的、作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和发展这项工作,正成为政府领导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者、IT业界人士乃至社会公众日益关心的问题,它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在我国,大力推进和发展电子政务有其社会和时代背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行政与时俱进。“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和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先决条件。WTO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加入WTO 后最大的冲击不是对产业,而是对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冲击。农村经济时代,政府是“守夜人”;工业经济时代,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建设;今天的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时代,要求我们的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创造环境。电子政务能使现代政府的服务功能以开放式、交互式、“一网式”、“一表式”、自律式的管理加以体现并得以实现。推进电子政务是引导政务电子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

展中蕴含着巨大市场和商机,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二、研究的重点内容

中国电子政务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各级政府普遍实现了政府上网,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启动,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逐步提升,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明确建设原则及策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和法律法规、统一标准、解决行政体制障碍、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等都是我国这些年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上取得的宝贵经验。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在经历了全面“热启动”之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总的来说,重形式轻内容;重内部轻外部;重电子轻政务;重局部轻整体;重资本轻知本。具体来讲: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法律和技术标准、政务信息安全问题突出,安全保障和培训机制不健全;政府网站管理不到位以及电子政务市场操作不规范,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数字鸿沟普遍存在;外部环境欠完善等。而究其原因,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中,最关键的是社会信息化差距、技术瓶颈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的脱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因此,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

三、进度计划

10月20日-10月30日

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知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11月1日-11月16日

划分电子政务研究模块,进行方案论证,编制软件。

11月16日-11月30日

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的评议。

指导教师:

年日

四、指导教师意见月

第二篇: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十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小企业为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十五”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从原有的国有、集体一统天下演化成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快速发展局面。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3%,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以及出口总额的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到2005年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登记企业805.7万户,包括:国有集体等内资企业350万户,外商投资企业26万户,私营企业430万户。此外,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登记个体工商户2463.9万户。个体私营企业在数量上构成了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成倍高于全国经济增速,非公经济投资已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50%。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以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为例。由于统计口径变化1,“十五”期间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概况应分为前两年和后3年。2002年全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中小企业单位数为172805户,与2000年154902户相比增长了11.22%;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59%(详见表1)。

表12002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中小工企业主要指标比“九五”末

增长

资源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增长率据其计算。

“十五”后3年我国中小工业企业继续稳健高速发展。就企业数量而言,呈现出“马鞍型”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3年全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中小企业数量为19.42万户,2004年为27.33万户,2005年为26.38万户。但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多数还是直线上升的,这说明企业平均规模有所扩大,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详见表2)。

表2“十五”后3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有国中小工企业主要指标一览

资源来源:1.2003年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工交司;2.2004年数据转摘自《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中小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信息快报》之八;3.2005年数据摘自《中国中小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快报》,2005年12月,国家统计局工交司。

二、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1.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来看,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着三大矛盾:第一是宏观管理不协调的矛盾;第二是地区之间的“外部性”矛盾;第三是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基础与市场激烈竞争需要提高素质的矛盾。

从第一个方面看,中国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宏观管理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强化的表现就是不同的管理部门的存在和权力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就载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的中小企业进行指导和服务。”3现在的问题是,县以上和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主管中小企业的部门正在逐步统一,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局(厅),而中央单位“多龙治水”的局面依然存在。这种局面不利于统一规划中小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于统筹使用相关资源,促进中小企业更快发展。

就第二方面矛盾而言,所谓“外部性”是指落后国家或地区资源不合理地被发达国家或地区使用所造成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人力资源由落后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所造成的“边缘化”现象。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到东部打工,客观上解决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由此所形成的“外部性”问题也很严重。一方面这些劳动力的成长费用都出自中西部,而东部地区没有负担费用,却能够使用,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也都记在东部的帐上;另一方面这些人即使在东部打工多年也还算外地人,临时的,得不到培训与提高,连子女上学都得不到安排,长此以往遗留问题不能解决,后患无穷。

关于第三方面。中国中小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基础低下,只能以低成本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状况应采取措施尽快扭转,否则企业竞争能力难以很快提高,将弱化发展后劲,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2.加速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为了更快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针对以上3大矛盾,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议成立国务院直属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有的国家国会有中小企业委员会。而像中国这样急需要发展中小企业的国家,却没有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如果及时设立这样一个部门,对中小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将产生有利影响。

第二,要在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促进中西部经济更快发展的同时,安排好长期在东部打工者群体。特别是长期在东部务工经商的群体,要安排好对他们的培训,以提高文化知识技术水平。要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有突出贡献的要在职称评定、受奖等方面一视同仁。同时要解决好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要使他们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

第三,国家应采取经济政策手段促进企业微观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譬如,建立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基金,实行税前还贷,资助引进先进设备等。为了快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可以鼓励企业开展经营管理战略咨询,凡这样做了的各级政府机构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还可以组织退休工程师、老教授等担任志愿者,无偿地为中小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服务等。

第四,从实际出发,对东中西部实行分类指导。根据中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应针对各自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促进发展措施。总的来说,东部的重点措施应放在结构调整上,中西部应优化环境。东部结构调整重点应包括:一是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市场结构调整,重点开发国际市场;三是组织结构调整,要在继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大力开展专业化协作;四是技术结构调整,改造生产技术设备,采用新工艺,创造专利知识产权;五是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产品,创造知名品牌;六是资本结构调整,改革家族和国有独资企业资本结构,发展股份制企业。中西部优化环境的重点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要杜绝乱收费;二是降低进入门槛,使千家万户都有条件创办企业,特别要鼓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季节性的生产、传统手工制作型生产等都可以开展,形成铺天盖地、遍地开花的局面,不设任何限制,能办什么企业就办什么企业,微型企业可以不登记,也可以不收税费,待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办理。

第五,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各级政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都应当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应实事求是,科学可行。特别是规划中的措施,要从实际出发,能办

什么事就规划什么事,规划了的事就一定去做;规划措施要具体可行,避免一般性号召。在这方面要利用社会服务系统,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措施,都可以委托咨询机构做。

第六,大力培养人才。人才缺乏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要下大力气培养人才。就人才成长而言,实践的锻炼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根据国际上中小企业比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要将从事中小企业创业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纳入到普通教育,开办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日本、德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还专门设立中小企业学院;大量开办中等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学校,培养高级技术操作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与此同时十分重视业余培训,很多国家和地区成立中央一级的政府辅导委员会,由财政出资开展中小企业各种人才的业余培训。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但力度不大,蜻蜓点水对更快地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作用不大。人才资源丰富是中国的最大财富,有了好的经济体制,加之大力开展教育和培训,丰富的人才资源就可以如原子核似地裂变,发出更大的能量,这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来源:《中国科技成果》2006年第22期)

第三篇: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起步晚、发展快、问题多。本文在概述了电子政务及其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四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政务地区差距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了信息化进程。我国政府将1999年确定为“政府上网年”,正式把政府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列为政府现代化的主要建设目标之一。

一、电子政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电子政务(E—goverment),通俗的讲,就是政府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它是以计算机技术、INTER-NET技术和系统化办公软件为基础的,通过建立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将大量繁杂的行政管理事务按照拟订好的程序在互联网和局域网上实施的一种高效率的政府工作方式。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相比,电子政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利用互联网和局域网对传统政府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进行纵向压缩和横向拉深,实现政务管理的扁平化,横向拓宽政府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品质。通过建立政府间、部门间、区域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式网络关系,打破传统的层级屏障和制度壁垒,实现政务管理的网络化、整合化和并行化。

第二,数字化模块管理。传统的政府管理是建立在行政区划和部门分工基础上的一种物理模块管理。而电子政务则是通过建立GtoG(政府对政府)、GtoB(政府对企业)、GtoC(政府对公民)、GtoE(政府对公务员)四个数字化政务管理模块,明确划分管理对象,合理安排工作流程,科学制定决策方案。因此,电子政务是一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第三,无缝隙、整合化的社会服务理念。电子政务采取的是7x24(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无缝隙政务管理方式。同时,电子政务的实施还将为公众提供跨地域、跨时空、跨部门、全方位的便捷、高效、优质的整合化服务。第四,政务公开,便于接受社会监督。政府网站的建立使得政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能够直观的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使公众知晓政府究竟在做些什么,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增加政府的亲和力。同时,电子政务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平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发展电子政务看成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政府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服务品质,进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晚,但总体发展速度惊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政府办公自动化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重点是计算机在政府管理中的普及应用。由于当时计算机单机价格过高,政府机关很难实现批量购买和装备,所以只是在个别部门中进行了办公自动化的尝试。此外,当时市场推出的各类办公软件在学习和使用上难度都很大,这也造成了大量政府工作人员难以快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这一时期,政府办公自动化的进程缓慢。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三金工程'的实施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先后推出了“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的实施,加速了中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为全面启动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电子政务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将1999年确定为“政府上网年”,标志着“中国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这也使得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家各部、委、办、局以及地市级以上的地方政府都已建起了自己的网站。特别是一些经济中心城市的政府网站,不仅内容齐全、服务全面周到而且信息发布和更新快捷高效。综上所述,中国电子政务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我们用了10余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近40年的电子政务基础建设任务。然而,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加以分析。从宏观上看:首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技术标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势头强劲,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相继建立了4929个政府门户网站。在多数政府网站建设过程中,都各自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使得建立起来的政府网站往往只能适用于本系统和本行政辖区内的各项管理事务,而普遍忽视了与相关政府和部门的数据接口问题,从而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系统不支持、软件不兼容、数据无法正常传输等技术性问题。这不仅极大的限制了政府网站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将为日后统一规划、技术接轨设臵障碍。因此,及早制定电子政务整体发展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次,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距问题。近年来,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同中西部欠发达省区之间的差距。东部地区无论就注册域名的数量上还是网站建设的规模以及网站服务种类和信息更新等方面都明显的优于中西部省区;二是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网站建设比较成功的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大连、福州、兰州等省会中心城市。相比较而言,中小城市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有限,因此网站建设在质上和量上都同中心城市有着明显差距;三是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发展迟缓。目前,我国尚有相当数量的基层政府没有实现“上网”,甚至部分偏远地区的基层政府尚未实现办公自动化。这种发展差距不仅制约着基层政府的政务管理活动,同时也影响整个政府管理网络和电子政务体系的建设。

第三,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我国目前拥有540万政府公务员和270万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公务员(含党群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总数的10%,专科以上学历也只占到公务员总数的50%。此外,中央直属机关公务员队伍的学历层次明显高于地方政府,东部发达省市的公务员队伍的学历层次明显高于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公务员队伍的素质问题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质量。

第四,重技术改造,轻体制改革。实施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在于政务而非电子,即改善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管理绩效,提升政府服务品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价值目标。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都是服务于这一价值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各级政府在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从而把发展电子政务单纯理解为对传统政府体制的技术化改造。仅仅靠高科技来武装政府,将无助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改善。

从微观层次上看:其一,多数政府网站发布信息迟缓、信息更新不及时。各级政府在站点建设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也正是中国政府网站建设快速高效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站点的建成,站点管理和日常维护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具体表现在:信息发布不及时,信息更新频率慢。其二,不少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过于单一,缺乏实质性内容,无法体现政府网站的服务性和公共性。有些政府和部门更是把政务网站办成了新闻联播和会议纪要,缺乏真正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和网上办公一体化服务。其

三、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之风。有相当一部分政府机关仅仅把发展电子政务、建设政府网站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把网站的建成视为个人的政治业绩,从而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大搞形式主义。在相当一部分政府主页中,看似内容丰富,实际却包含了许多无法打开的空页。即便是打开了也只有简短的文字说明,而缺乏实际意义。

三、关于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制定一个规范统一、稳步发展、以点带面、合理布局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中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只有中央统一规划,特别是由中央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包括统一的操作平台、统一的电子办公系统软件、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以及政务网站的基本模式和主题框架等)。此外,我们还必须坚持稳步发展的战略,反对急进、冒进,反对一哄而上。中央应在充分考虑到地区发展差距的同时合理选择试点单位,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其次,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办公软件使用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把培训作为公务员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二是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除对备考人员的学历资格严格审查外,还应全面考察备考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考试内容上,可以适当增加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的考核。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市在公务员招考中增加了计算机考试。

第三,加强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法律和法规是确保电子政务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便是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来规范电子政务(包括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信息发布、电子证件、电子公文等),并维护电子政务的法律效力。目前,我国比较系统、详实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电子政务法规尚未出台。电子政务的法律效力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是导致人们难以严肃对待电子政务的主要原因,这也极大的制约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四,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政府体制改革。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政务管理的目标模式。发展电子政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府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改造,同时也包含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具体的说,就是要构建扁平化的矩阵式、网络式政府组织结构;建立以信息流、工作流为基础的数字化运行机制;塑造参与式管理理念和动态的政府职能调节机制等内容。只有坚持“两手抓",才能把政府体制改革同电子政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政府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姚国章编著.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2]焦宝文主编.电子政府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05.[3]张春江、倪健民主编.国家信息安全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05.[4]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07.

第四篇: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全球性的信息化建设浪潮使许多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为社会、企业、公众创造全新的沟通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同时也为各国政府提高其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尽管各国政府为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近年来各国政府信息化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不但存在着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差异,甚至在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没有同政府机构改革很好的配合、各自为政而引起重复建设等问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信息化投入和应用程度差异所产生的严重的数字鸿沟使得强势人群更强、弱势人群更弱,强化了社会的不均衡。这说明政府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单向的技术、投入和管理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重视政府信息化的社会责任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网络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和正在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速度仍然遵循甚至超过摩尔定律的更新换代步伐,虽然我们无法预见未来的最终成效,但其对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却是人所共知。世界各国电子政府的实践表明,网络化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政府行政体系的改革、行政过程效率的提高、服务观念的变革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着政府向更快捷地服务于社会公众方向发展,各国正在努力将政府改革同政府信息化应用相结合。因此,在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无法为电子政府设定最终的目标,更不能简单地规定具体的电子政府终极功能和技术应用体系,而应当以超越技术与管理,在更高的层面上立足于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基点,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政府信息化过程以及相应的政府改革。否则,不可避免地还要出现本文开篇所述的资源浪费、政府网站使用效率低、数字鸿沟引发的社会发展不均等问题。政府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力、人力、信息等资源,又通过依法行政过程将这些资源有效地集成,为社会和公众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资源采集者、发布者和产品与服务的采购者,将不

单单引导社会对政府信息化的认识和消费,其政策及行政的杠杆作用还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产业结构、社会资源配置等。政府信息化的各种应用系统功能的发挥,也能够大大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的公众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众服务水平、强化公众的参政、议政程度等,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随着政府信息化在政府对内、对外电子行政和服务高效作用的发挥,其正反馈和锁定作用将可能使政府的公共行政和服务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效用,也将促使社会和公众更愿意接受和使用电子政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带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政府在信息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二、研究的重点内容

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改善行政方式、提升行政效能的重大变革,是促进市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构建安定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如果各部门、各单位能够认真对待,精心研究,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我相信息政府信息化建设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制度创新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动力的角度分析,实现强制性制度创新与诱致性制度创新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兼顾,实质上就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有机联系。随着强制性制度创新与诱致性制度创新在全国乃至各地区逐步深入展开,电子政务发展的制度空间将在更深层次上得到扩充,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及政府改革将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可以预计,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将为电子政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制度资源和更广阔、更科学的研究视角。

三、进度计划

10月20日-10月30日

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知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11月1日-11月16日

划分电子政务研究模块,进行方案论证,编制软件。

11月16日-11月30日

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的评议。

四、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第五篇:电子政务发展与现状

电子政务未来发展方向

2009-07-20 来源:教育网

电子政务未来发展方向 推行电子政务,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如何更深入领会“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电子政务建设原则?如何更准确科学地理解电子政务本质?如何更理性务实地发展电子政务?2月26日,来自各地的电子政务实践专家、应用推进机构负责人和IT企业政府业务高层主管,在“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电子政务建设机制保证主题研讨会”上,就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结合各自的实践,就实施统一规划的机制要求与多部门多机构多平台并行现状、“一把手工程”集体决策原则与电子政务项目责任主体缺失、事业机构的服务特性及权限制约与电子政务的政务本质和管理职能要求、效能目标监理与低成本实现、电子政务“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与复合型人才成长与激频娜狈Α⑼獍竦男б娉杀居胄畔踩频恼铰孕б妗⑹缘愎こ叹橥乒阌胝晒涸蚨越印T供应商的品牌影响与品质保障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报今天摘登部分代表的发言,欢迎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陈拂晓电子政务建设是面向全社会的一项宏大的建设工程,政府通过IT技术来全面履行职能的时代已经到来。

电子政务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温家宝总理去年年末在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电子政务研讨班上的讲话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全面履行政府在这四个方面的职能,“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工作、方便人民群众。”我认为这个要求一方面包含了电子政务的建设目的,另外一方面也包含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则和出发点。

党和国家把电子政务建设战略决策摆到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是意义深远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电子政务建设对我们国家来讲还是个新生事物。尽管中国的信息化建设由来已久,严格地说从启动到现在已接近20年,但是在绝大多数的部门和地方,正像17号文件中所讲,还属于初级阶段或者是初步阶段,这就需要各方面来关注这项面向全社会的工程。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陈新忠

陈新忠目前国内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存在四种形式:一是成立各种形式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临时机构);二是成立专职机构,如信息办、信息产业厅(局)、省市信息中心;三是落实到一个政府部门机构来负责,如科技局、计委;四是由各级办公厅(室)处室管理。这些管理机构的设置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但这并不完全适应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因为不同形式的机构在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进程时很容易步调不一致。临时机构规格很高,但主管日常工作的可能就是一个处级机构,临时机构又不是正式行政机构,政府目标考核也不明确,这导致实际协调、推进的效果很不理想。新设立的很多专职机构由于起步规格不高,实际上都是挂在一个政府部门,对现阶段电子政务全局性工作往往作用不能到位。办公厅(室)系统的机构往往行政职能不到位,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电子政务管理体制问题到了急需解决的地步,建议以现行中国政府的管理体制为前提,适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国管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政府采购处处长——高志刚

2003年是采购中心开始运作的第一年,我们先后为铁道部、金审工程、金财工程、金税工程等采购IT硬件大约3~4亿元,而2004年实行集中采购的商品和服务目录范围将逐步扩大,采购的产品将不仅仅涉及到各部委本身的需求,也包括了一级和二级单位的需求,如系统的联网等。

在围绕电子政务服务的实践过程当中,我们感受很深,也遇到一些尚未找出统一解决办法的具体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老系统所采用的平台,在新一轮的采购中能否从品牌的角度进行更新。如果不能够调整平台,采购中的很多项目只能采用单一来源的方式,缺乏足够的竞争。第二个问题是目前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我们总体感觉缺乏一套可以防止盲目追求设备高档化现象的可参照的执行标准。如果能有专门的部门或者机构来进行建设标准的审核,纳税人的钱将更能花在刀刃上。

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助理巡视员—— 刘彦凯

我们历来主张一线的电子政务系统一定要考虑用最成熟的设备,而不一定用最先进的,我们不仅要考虑现有的应用水平,还要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如果我们在采购时能把技术指标和效益评议结合在一起,就好把握了。

关于效能目标监理与低成本实现的问题,我一直认为信息化监理是比较好的方式,通过监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但现在监理最大的问题在于同体监理。有的监理单位本身又做系统集成,他们又和别的监理单位、集成商进行交叉监理。所以在对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时,一定要把握监理的独立性并杜绝同体监理的问题发生。另外我认为试点工程的好处在于花少量的钱可以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但我认为试点工程的目的不应该是推广产品,最重要的是通过试点找出规律,并据此制定标准和规划。

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处长——俞建玉

我认为一定要以信息化手段来支撑我们整个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一定要以信息管理现代化来推动政府管理现代化。首先,我们必须拥有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向全社会、所有媒体、所有纳税人公布整个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工程和服务、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等等,要得到全社会的监督。其次,政府采购部门本身也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既提高部门内部的办事效率,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现在各个单位的采购计划要汇总到我们这里,你来我往的跑来跑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我认为采购计划应该在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同时还透明公开。

辽宁省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兰春岭

首先,我想谈一谈电子政务人才的培养。目前很多电子政务一线建设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这项工作往往是默默无闻,无法直接创造效益,又要花很多钱投入,因此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很难得到更多的培养,很难得到更多的提职机会,正因如此,辽宁省信息办计划拿出专门的资金,为省里各个部门专门培养信息中心主任,并为他们的进一步科研创造条件。另外,目前辽宁省将电子政务纳入省一级机关的年终目标考核制度当中,一票否决,如果谁不及格,这个机关就没有完成省政府规定的指标任务。由于将电子政务纳入考核当中,各个部门的领导势必要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否则这将影响全单位的达标任务,信息中心也顺理成章地得到了领导的重视。

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主任——刘惠军

解决机制问题首先要看领导。由于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政府运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而这方面的改革创新是政府领导的主要职责之一,所以我们认为“一把手工程”的内涵并不是让一把手来重视工程建设和技术问题,而应该是由领导深思熟虑从政府运行管理改革创新的角度去组织实施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建设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机构,青岛市委市政府比较早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从1995年就酝酿要统一机构,其实质就是明确一个责任主体。所以在1996年初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要成立市委市政府统一的计算机中心,把机构首先统一下来,然后再要求网络统一、规划统一、软件统一,强制执行。青岛当时的市委书记提议要成立正局级规格的独立的计算机中心,主要是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这种做法不仅在当时,即使到现在也是超前的,这也是“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体现。

吉林省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肖军

我认为现在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首先,当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约了电子政务正常和有序的发展,体制不顺、运转机制不灵活,造成目前各个系统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建设,产生信息孤岛。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的客观规律,这么一个庞大的系统建设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来做保障。电子政务建设是与当前政府的体制创新和制度改革紧密相关的,可能还涉及到各部门的利益再分配。其次,我认为当前面临着电子政务效益的问题,实际效益应该是衡量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效益主要是指社会效益。第三,我认为当前还面临着电子政务投资机制的问题,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如果电子政务建设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有可能在建设进度上受到很大影响。我认为可以走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信息技术处处长——胡兆东

我想谈一个沟通的问题:我们从省到县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需要配一些包括数码相机在内的设备。采购办提供的一些产品,目录拿出来以后很多都是过时的或者已经属于淘汰的产品。所以我们感到如果政府采购部门能够及时地得到新的产品信息,就能够修改我们的产品目录。其次,我认为电子政务的建设机制保障十分重要,建设本身的问题和困惑可以通过各单位的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和在建设中摸索来解决,但是根源的机制保障问题是影响整体的关键。

广东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卢荣春

广东省金财工程从2002年8月财政部召开全国财政系统金财工程座谈会议之后正式提上议程。该工程一共包括15个模块,总共投资3亿多元,用5年时间建成。这15个系统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平台、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政府采购的“五个统一”来进行,进行得比较顺利。

结合我们省金财工程建设现状,我认为有三点需要引起重视。首先是信息安全问题,希望电子政务建设和国家有关保密技术标准能够有机结合,以使安全问题得到加强。其次就是统一标准的问题,以前各个处室也在做,各个地市级财政部也在做,结果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极大浪费。最后,还有一个如何找到电子和政务最佳结合点的问题,我认为电子政务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涉及到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诸多问题,只有很好地结合,才能使得电子政务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江苏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姚雪峰

姚雪峰谈到电子政务的建设,我想打个比方,把电子政务建设看作是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修多宽需要我们去考虑,上边跑的车时速是多少、路修好以后路上面允许跑什么车、车里面能够装什么东西,这些规则都要政府统一制定,这就是我们政府的职责。

那么这条路由谁去修建呢?肯定会有很多公司去竞争,怎么样竞争呢?可以通过政府采购这种途径去竞争,当然前提是要保质保量,达到要求。另外,这条路修好以后由谁去维护它呢?这些都需要有统一考虑,都需要政府成立一个专门的事业单位或者行政单位,去承担这些任务,这也就是所谓的信息中心、信息办。

南京市地税局信息处处长——杨旭

业务部门、管理部门要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厂商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开发软件、做实施,那么电子政务办公室或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需求分析和规划设计,甚至就是给领导提建议,参与电子政府的管理或者流程的再造和优化。管理者对信息化也有不同层次的理解,重视程度肯定会有所不同,如果说现在很多部门里,信息中心或电子政务办公室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那就需要我们更主动地多做一些工作以赢得重视。

另外,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方式差异较大,有些部委或委办局的垂直管理力度大一些,有些外围的部委办局却有自身的应用特点,如果完全靠电子政务办来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可能造成实施周期长。如果各单位或部门愿意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自有资金,我觉得首先应该鼓励,当然可能引起平台、应用的不一致,引发后面的整合问题,但是前期这种工作是必要的,我认为不影响后期的整合。实施统一规划和现在的多平台或多单位运行也并不矛盾,后面肯定有个逐步升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

河北省政府采购办公室副主任——韩孟玉

在河北省,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重复建设,河北各个部门都在进行网络建设,都在进行网上办公或者网上信息发布,并且都做得比较大,像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他们的系统建设到了乡一级,要从乡或者村提供信息,这样一来,各个部门都在购置服务器、建网络,每一个系统的投资都在几千万元以上,而且以后的运营费用每年也要几百万元。再比如,很多用户在购买设备时片面强调设备的先进性,造成的结果就是高配置低运营,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上边跑不了什么应用,这将造成极大的浪费。还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哪些网络设备已经在哪些地方中标,中多少标,这些信息最好能够彼此有个沟通,能把最好的设备排在前面。

新疆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齐新梅

我认为专家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是招标成败的一个很关键因素。因为我们新疆处于边远地区,我们现有的专家库也有局限性。我们的很多项目除聘请新疆具有权威性的专家以外,还请了国家信息产业部以及部委的专家来给我们把关。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网络工程监理的问题。现在新疆有一家监理公司,从他们去年成立到现在做的项目来看,我们感觉到这个监理公司在保证政府采购项目效果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第三方做监理比较公正,他要保证这个项目能够自始至终在他的监理之下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他既要维护采购单位的利益,同时还要维护供应商的利益,他在这当中应该代表一种公正性。我认为,电子政务工程也应该像传统工程一样,必须采用监理,否则不予批准。

辽宁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康健

在我看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在电子政务信息的披露方面,应该说是走在前面,因为各个政府网站在为市民服务方面进步很大。但是我们目前最薄弱的,是政府的管理和运行方面相当滞后,仅仅满足了信息披露和部分服务的需要,在管理上还没有做到像企业服务和管理那样深入。所以,我认为政府应该作为推动电子政务的第一动力。现在从政府的运行方面而言,认识问题还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保障机制、资金投入等等问题的根源是要看各地政府包括主要领导人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电子政务到底要起什么作用?我认为一方面是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是规范管理;另外一个是降低成本。但我认为,最直接目的应该是降低成本,这是电子化之所以能推行的最根本动力。

湖南省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胡晓宏

我想借此次会议呼吁电子政务建设的规范和标准的问题,让我们在工作中有标准可依。目前信息不畅通给工作带来不便,甚至造成经济损失。例如,关于内网、外网的建设标准问题,如果没有可参照的产品目录,政府采购部门就很难选择。另外,我们用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服务,我们还要考虑怎样通过技术支持,使电子政务建设能够真正做到高产出、低投入。我还想谈谈扶植民族产业的问题。政府采购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应该扶植民族产业。但是民族产业如何界定?大家都认为国外的IT产品好,到底好在哪里?哪些建设必须用最好的产品,哪些建设可以用我们自己的产品?这些都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比较明确的标准和规定。

IBM政府与公众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 ——刘焕时

我们常常问一个问题:中国的信息化应用与国外到底存在哪些差距?我们大部分单位所使用的计算机产品都是与美国同步的,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公布的任合一款新产品,12个小时后一定会在中国市场公布。我相信如果讲与国外的差异,绝不是在使用设备的先进性上、成本上存在差异,关键因素是我们的经验积累、应用开发和业务整合上的差距。很多美国用户应用的产品也不是最先进的,他们尽量把购买产品的生命周期拉长。他们买的产品未必是最便宜的,但得到的回报一定是最大的。他们的采购完全是以商业或者经济效益驱动。IBM负责香港政府公众事业部的同事告诉我,香港政府在信息化采购上,没有硬件、软件的纵向采购,全部都是按照集成化项目采购,政府明确自己建设的目标,厂商根据政府的需要和现有环境、设备等资源写标书,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采购只是标书中的一部分。整个项目是交钥匙工程,厂商花费大量时间与最终用户一起调研,明确建设目的,做业务流程整合,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大量的应用开发工作。一套信息系统推出来,政府部门相应的流程、相应的规章制度、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全部配套出台,政府的应用机制也配套而来。

怎样解决横向协调的整合问题?怎样解决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过去确实解决起来很难,现在的新技术发展完全可以满足,例如网格计算。网格计算是目前欧美国家正在发展的新技术,它的目的是把一个区域的计算力资源统一起来。我们并不是实际拥有一个计算机,我们可能摸不到自己的计算机,我们的数据也不在自己的硬盘上,但是我们能调用这些数据和资源。据调查显示,全世界个人电脑的平均使用率不到5%,其余的计算力都被浪费了。网格计算能帮助你在一个网络里,利用其他人或者其他机构的冗余计算力完成你要做的工作。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单位开始做网格计算的应用和规划,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能给我们各地方带来新的机会和变革。

福建省政府采购办公室副主任——肖宝铭

我认为,政府采购本身就需要电子化的支持,它需要建立政府采购平台,这样才能实现高效、快速的目标。我们目前政府采购手续比较繁杂,而且各地采购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些问题通过电子化手段都是可以解决的。

另外,我一直在想,政府采购如何为电子政务服务?首先我认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建立一个低投入、高起点、高目标的统一平台,因为政府部门的资金的确有限。另外,要确保招标的公正性,我建议建立招标推荐机制,将质优的产品和服务向我们推荐,我们要实行企业和政府的双赢方针。

西安交大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台元

电子政务在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市场的作用,也要重视政府的监控;既要重视安全建设,也要重视信息公开;既要重视政府办公电子化,也要重视为社会提供高效服务;既要重视网络建设,也要重视应用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建设。但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抓住“应用”。在分析清楚需求的情况下,总体规划网络建设、覆盖范围、节点分布、数据库和应用系统。

在信息安全建设中,系统软、硬件虽然是最直接的,但实际上只占了安全体系的一部分。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安全服务、安全培训,必不可少。交大博通为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行,积极关注和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以专业化的安全服务体系,及时响应用户安全体系的动态变化。

珠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易卫华

要规范又要高效,在政府采购制度历史悠久的西方国家,这是一个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课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个矛盾提供了可能性。有别于目前一些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实践仅限于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发布信息的状况,珠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在电子政务的实践中,以“网络平台、透明运作、数字管理”的理念,推行网上采购和采购卡刷卡结算。使得在政府财政支出的采购过程中,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得以通过网站实现互动。作为政府,节约了采购资金,通过制度建设和技术手段保证了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对企业来说,在减少运作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和收益。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健航

PC类产品作为电子政务基础应用平台的一部分,将成为政府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信息工具。随着电子政务建设脚步的加快,国家《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政府不仅确立了严格的公共资金管理使用制度,有效地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其公正、公开、公平的“三公原则”也为所有的IT厂商提供了一个公平竞技的舞台。民族厂商面临着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内进军电子政务领域的主力厂商之一,清华同方电脑已经具备了为中国电子政务提供优秀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能力,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加速而共同努力。

华为3Com技术有限公司政府网络部总监——刘志凌

我想借此次机会谈一谈IT行业企业自律问题。说到自律,我们首先自身要自律,自律自己的员工和企业行为。首先,在网络建设中,有些厂商并没有根据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去配合用户规划网络,而是以我为主的规划,这样很可能会造成用户投资的浪费或者缺乏后续发展空间。以用户及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应该是所有IT厂商的共识。再有,厂商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任。现在的评标,厂商都把标书制作得非常精美,都承诺了很多能够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功能。如果按照印刷的标书来评选,用户肯定非常满意。但是实际上在标书中厂商的很多承诺是不负责任的。我建议厂商在承诺自己的产品功能时,一定要附上权威机构的相应评测和检验报告来佐证。另外,厂家尤其要遵守自己对用户,尤其是政府用户在服务方面的承诺。

每周电脑报社常务总编辑——王学武

对电子政务,我个人的简单理解是“电子务的政和务政的电子”,应有三层含义——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但无论几层含义,政务都是本质。电子务什么样的政,电子怎么样务政,用什么样的电子务政,谁来用电子务政,务政务的怎么样,是建设者、管理者和服务者都会面临的课。

中国惠普企业系统集团市场拓展经理——贾滨

用户在采购IT产品时应该注意什么?用专家的话说:就是要算大帐、算明帐、算长帐。我们经常提到一个名词:TCO,即总体拥有成本,也就是不能单纯考虑价格的高低,要在保证服务和质量的前提下考虑价格。这是每一个采购者应该认真考虑的。惠普公司今天推出动成长的企业概念,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随时调整目标来适应竞争需要。惠普公司还在根据国内的情况,不断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今后我们一定会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TCL电脑公司副总经理——赵为

今天非常受感动,甚至可以用震撼来形容。第一个感触是各位代表在很困难的环境下,表现出的责任感。第二点是各位专家在实施政府信息化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尤其是这些经验中有很多创新。第三点是陈拂晓先生提出的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差别,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让我很受触动。纲举目张,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更不是投资主体的问题,这个纲是什么?是指建设电子政府的目的,即降低行政成本。这个目是什么?是方便群众。只要从这个宗旨出发考虑政府信息化的建设,就一定能够很快推进。技术和制度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对制度的变迁、对政府职能的转变起推动作用。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翟芳

2003年以来,电子政务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政府信息化建设对服务器系统的定制化、个性化和无限扩展的需求日益增加,数据整合和数据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我们提出了弹性部署的服务器理念,并且率先实现了高性能服务器由完全封闭向完全开放的体系架构转移,也促进了高性能的计算模式。弹性部署的推广使得电子政务系统的搭建能够随时根据应用的需求对信息系统的高速互连单元、计算单元等进行方便的调整以及扩充,最后发挥出系统的最佳性能。弹性部署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中端,在高端突破方面同样也取得了很大成功。2003年4月在我们推出弹性部署理念的同时,也推出了高性能商用服务器系统,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在连云港市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山东省地税征管系统,长沙工商信息化系统,柳州财政局的核心业务系统等多个项目中应用。

思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政府及大企业事业部市场经理——刘敏

我代表思科中国副总裁张思华先生,感谢中国电子学会、《每周电脑报》能够提供这个研讨机会。有专家提到电子政务的实施和建设与公众服务和应用分不开,思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电子政务一定与公众服务连接,一定要关注社会的焦点,这样才能达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的最终目的。思科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帮助政府透过网络建立了超级部委,即通过网络把各个部委互联互通,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在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例如北京国税的网上报税,安徽省公安局的网上抓逃、网上打拐,还有昆明社保等等,思科都在其中做了很多事情。

下载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厦门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厦门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全市政务信息化工作者紧紧抓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全面推进政府业务管理信息化,电子公文、电子邮件、电子采购、网上审批、公共服......

    中国便利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便利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便利店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零售业态,1927年由美国南方公司首创,其后,发源于美国的便利店在移植到日本后得到飞速发展,又在台湾和泰国被加以推广,其特......

    中国农产品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农产品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1.概述1.1农产品物流定义与主要环节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同的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借鉴2001年8......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展望

    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 姜晓萍 [摘要]政府流程再造,是当代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阐释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与特性,分析政府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为......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现状与预测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现状与预测(2005-05-31 10:12:44)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信息管理中心 刘颖在我国,电子政务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电子政务建设到今......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目前我国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 虽然现在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

    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我国零售业在加入WTO以后,通过连锁经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WTO保护期的结束,我国零售业又受到新一轮的考验,连锁经营迈上新的台......

    浅谈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大全五篇)

    浅谈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服务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无论是从内部结构的均衡还是国际比较来看都存在许多问题。20世纪 70年代开始, 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