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男女平等看和谐社会建设(王竹君)
从我国男女退休年龄差异看平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王竹君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男女平等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男女平等的内涵是男女两性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偏见和歧视,他要求保证男女两性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然而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是绝对的,我们之所以要反复强调男女平等,制定保护妇女的政策法规,说明我们的社会男女还存在许多的不平等。纵观几千年中华古国的文明史不难发现,从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机会的待遇。近几年来反应越来越强烈的男女退休不同龄的问题也仅仅只是男女不平等的内容之一。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妇女权益保护法修订专案组”也对男女同龄退休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虽无任何实质性进展,但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男女同龄退休问题的大讨论。为此,笔者就我国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而导致的男女不平等及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作如下思考。
一、从男女退休年龄差异看平等权利的体现
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1978年6月2 日国发[1978]10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即: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男女退休年龄差别居全世界之首。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立法之初制定的看来是照顾和保护妇女的措施并不领情,这项“保护性措施,”真的保护了妇女的利益了吗?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在2006年的“三八”节前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一份《国发(1978)104号文件中的退休年龄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建议书》,从法理角度对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违反我国最根本大法的《宪
法》进行分析时就明确表示:退休年龄规定实施的客观效果与立法初衷相悖[1]。国发(1978)104号文件中的退休年龄规定实施的客观效果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和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2]。
也就是说,女比男早退休侵犯了女性的宪法权利,那应该就是侵犯了女性的平等权利。应该承认,从人的尊严角度,男女平等。[3] 然而立法时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和抚育子女的需要,不宜长期从事繁重工作而给予女性早退休的特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职业女性的关怀。但是时代的变迁使这项保护性制度演变成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导致女性无法实现在经济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性平等的宪法权利。
因为立法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职业女性多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工人以体力劳动为主。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涌现出大量民营企业,企业有用人自主权,尤其是自1986年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退休年龄制度难以落实;另一方面脑力劳动正在逐渐取代体力劳动,成为职业女性的主要工作方式。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授权单位以岗位决定所聘人员的身份,从而使干部、工人的身份难以区分。如今这项“保护性制度”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主要表现有以下4个方面:
1.男女受教育水平相同,却因退休年龄的不同,人为地造成了职业生涯缩短,女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随之降低,严重地影响了女性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晋升;
2.工龄短,缴费期间也短,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相对较少,使养老金随之减少,造成在经济利益上的男女不平等;
3.在家务负担最轻、工作经验丰富,身体状况稳定时被迫退休,造成对女性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4.早退休必定工龄短,与工龄挂钩的公积金、各类保险等福利待遇也受到影响。
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利益冲突的各方相融,宪法的平等原则得到贯彻,社会成员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得到普遍尊重,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不公正的社会就不会和谐,假如允许这种不和谐的状况继续存在,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酿成社会动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深得民心,而在退休年龄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受到不公正对待,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男女退休也应当逐渐与国际接轨
按照“入世”时的承诺,立法应当逐渐与国际接轨。目前,规定男女相同退休年龄的国家约占60%,规定男女差别退休年龄的国家约占40%。我国男女之间的退休年龄差距堪称世界之最。世界性趋势是逐渐将男女退休年龄拉平,并给当事人选择余地。例如,英国将男65岁、女60岁统一为65岁;澳大利亚将男女分别为65岁、63岁统一为65岁。
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退休高峰期到来,养老基金压力越来越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同。据专家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1995年9月4日,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欢迎仪式上,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8月28日,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8月29日,在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明确把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表明了中国促进性别平等、保障妇女权益的坚定决心。
可见,我国政府对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决心,消除在退休年龄中的性别歧视势在必行。笔者以为,应该确立弹性退休制度,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为60周岁,允许在特定情形下,经过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提前5年退休,领取非全额养老保险金,个别岗位经过批准适当延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性制度”的真实体现。
三、男女同龄退休的必要性探讨
1978年制定的男高女低的退休政策,显然已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发展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促进女性发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适时制定和实行男女管理人员同龄退休的政策十分必要。
1、有效地运用女性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女性管理人员是企业宝贵的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学历女性专业人才(硕士、博士),国家对她们的培养周期长,人力资本投资高于一般人。对于大多数高学历女性管理、技术人员来说,50岁左右精力旺盛,经验丰富,正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仅仅因为是女性就让她们提前离开工作岗位,不仅有违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也造成了女性人才资源的极
大浪费。不仅如此,早退休还意味着国家要提前支付女管理人员的退休养老金,从而进一步降低女性劳动的投入产出比率。这种并非女性情愿的制度安排,也不利于减缓国家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
2、退休年龄的平等也就是男女两性的事业发展机会的平等。目前的女比男提早退休的政策,意味着女性必须早成才。而事实上,与男性相比,女干部、女专业技术人员在教育培训、职业发展和岗位晋升等方面的机会极少,从而制约了优秀女性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目前女性参与企业改革及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有直接关系。这既不利于调动女性参与企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三个文明程度的提高。
3、退休年龄一致才能达到男女经济利益平等。退休后的待遇与工龄密切相关,女性比男性退休早,意味着工龄短、工资低,退休金也必然比男性少。而根据现行退休政策规定的退休金计发办法,工作满35年的,退休金才能按基本工资的88%计发,与同时毕业参加工作的男性相比,女性实际上很难获得满额退休金。此外,退休年龄差异还会对住房公积金、各类保险等福利待遇的发放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规定男女同龄退休,将有利于从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妇女享有同男性平等的经济权益,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地发展。
4、男女同年龄退休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问题。随着环境和条件的改变,适时进行政策调整,实行男女同龄退休,既是与时俱进实践“三个代表”的体现,也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将有利于优化国家决策和管理人员的人才结构,促进政府及企业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进程。
四、男女同龄退休的可行性分析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工作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大大改变。50年前确定退休年龄男女有别政策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即便是国家干部,劳动条件也比较艰苦,加之传统劳动方式对性别分工的制约,计划生育措施的乏力造成多胎生育,较多地影响了女性的工作和身体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已大大改变,女性与男性接受教育水平相同,科技带来的工作模式的改变,许多领域已不再对男女体力上的要求有明显区分,有些职
业还胜于男性,而其工作职责的履行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与男性拉开差距,生育观念的改变更使女性的精力和身体状况极大提高,这在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别中体现得极为典型。
2、实行男女平等的退休政策符合国际发展趋势。退休政策的性别平等,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世界多数国家十分重视的性别平等问题。在以权利为基础、发展为导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很多国家退休政策趋向性别平等。据美国社会保障署编写的《全球社会保障--1999》资料统计:1999年,全世界165个国家中,男女退休年龄相同的国家(地区)有98国,占60%;不同的67国,占40%的。165个国家平均退休年龄,男性为60.5岁,女性为58.6岁,两性差距不到2岁。我国退休年龄男性为60岁,女性干部为55岁,女性工人为50岁,是世界上两性退休年龄差距最大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从维护女性工作权利和男女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利益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实行男女退休年龄相同的政策,不仅是担心对女性劳动权利的不平等,还担心对男性享有养老金保障的不平等。他们的实践证明,两性同龄退休既有利于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也有利于男女享有平等的养老保障权益,是男女两性都欢迎的事情。
3、推迟女性退休年龄与就业压力无关。劳动力总体上供过于求,是目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但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看,目前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工作人员的女性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很低,仅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1.6%。而且,在这部分人中,还有一些是工勤人员,不属于公务员。因此,推迟女公务员退休年龄,实行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政策不会对国家总体就业形势造成影响。大多数国营企业中工作的女性仅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如果以牺牲女性退休年龄来减少就业压力,不如降低男性退休年龄来缓解来得更为明显。在男性占领导地位的决策层会作如此考虑吗?
六、对企业男女管理人员同龄退休的政策建议
男女退休年龄问题既是“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也是“劳动力市场性别制度”问题。男女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公正性,取决于男女退休年龄是否真实体现了男女两性的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体现男女两性的劳动效率和经济利益。笔者以为以下两个建议并不过份:
第一,将男女平等实行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一条基本原则。为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鉴于
女管理、技术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和身体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男女同龄退休,将女性公务员及企业管理岗位女员工的退休年龄推迟到60岁,并无需区分职务。使所有女性员工都享有这个应有的权利,从而为女管理人员的发展开辟更加畅通的渠道,促进女性人才的健康成长。
第二,为尊重个人选择,可允许男女员工按一定条件提前退休,标准和养老金待遇坚持男女平等。为尊重劳动者的意愿和选择权利,男女管理人员都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工作状况选择是否提前退休。《国家公务员法》可规定以工龄和年龄同时作为计发退休金的标准,对达到一定年龄和工作年限的男女公务员,允许其提前退休。但无论是退休标准和退休金待遇都应以男女平等为原则,以维护男女管理、技术人员经济利益的平等。
总之,男女两性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只有实现男女平等,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男女平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动员,提高各级决策者和领导干部对男女平等、两性和谐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引导各类经济组织承担起实现性别公正与平等的社会责任,把性别平等和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追求,在经济组织内营造平等、和谐、有序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的贯彻落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
[1]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对国发[1978]104号文件中的退休年龄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建议书》。
[2]《中华人民共和中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3]我国立法中反复强调男女平等暗示着这样一个现实:男女在获得机会和财富方面是不平等的。正因为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才会不断地强调男女应该平等。而产法的目的是矫正事实上存在的男女不平等。
第二篇: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改善当前一些社会不和谐现象?如何使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状态?各个学科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简单地说,“社会”就是“人们生活共同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个人依赖社会,社会约束个人。社会约束个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约束个人的意识与行为,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维护社会秩序;二是通过利益调节,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防止社会~。社会约束个人的程度达到适中,社会便均衡和谐。倘若约束力太强,个人的自由度太小,就会觉得压抑而产生不满或怨恨情绪,个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充分发挥;相反,约束力太弱,人的行为和欲望得不到控制,各种非法行为就会增多,利益分配也将得不到调节,从而将造成社会失控或混乱。随着个人私欲的不断增强,摆脱社会约束的欲望也会越大,而社会的约束力也必须相应地增强,才有可能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具有浓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并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兄弟与姐妹,以及亲属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严密的伦理道德规范,以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系。人类为了满足心理、情感和目、耳等器官的需求而创造的文明通常称为“精神文明”,它包括各种信仰、信念和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此类文明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调节人体内各种器官的和谐与平衡,各类文学艺术和娱乐活动具有愉悦心灵、舒缓神经、消除疲劳的功能;二是调节心理平衡,以慰藉因困难、失败或挫折而形成的忧虑、悲伤、惶恐、焦躁、冲动等情感,具有自我心理调适的作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缘”或“缘分”、“命”或“命运”、“运”或“运气”等等信念,虽然有其消极的因素,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具有自我安慰的功能,使人在受到挫折、失败时不致于走上犯罪道路或作出非理性的行为。这种调节心理平衡的机制对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向自然界索取并积极地探索自然,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及人类所使用的各类物质产品,无一不是来自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获取能力、支配能力和使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最佳状态,即人类在获取、支配、使用各类物质、能量、信息时,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或退化;二是保持生态平衡,即防止滥伐滥采各类植物和滥捕各类动物,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能量的效能,以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财富大量积聚的代价是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向自然界的过分掠夺。据研究,人类现在1年所消耗的矿物燃料,相当于在自然历史中要花费100万年所积累的数量。四是有计划地开发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着想。人类为与自然和谐所建立的规范、原则和方式,可称之为生态文明。据上,“和谐社会”内涵丰富,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和谐不能说是和谐社会,而是包括人与社会融洽、人与人和睦、人与自我平衡、人与自然协调等内涵,它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崇尚稳定,追求和谐,祈求平安,强调互助,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均是中华文化“和”的思想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以恢复其活力,提升其质量,使之具有现代性。均衡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也是所有国家和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可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价值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第三篇: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文章标题: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改善当前一些社会不和谐现象?如何使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状态?各个学科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简单地说,“社会”就是“人们生活共同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个人依赖社会,社会约束个人。社会约束个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约束个人的意识与行为,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维护社会秩序;二是通过利益调节,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防止社会分裂。社会约束个人的程度达到适中,社会便均衡和谐。倘若约束力太强,个人的自由度太小,就会觉得压抑而产生不满或怨恨情绪,个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充分发挥;相反,约束力太弱,人的行为和欲望得不到控制,各种非法行为就会增多,利益分配也将得不到调节,从而将造成社会失控或混乱。随着个人私欲的不断增强,摆脱社会约束的欲望也会越大,而社会的约束力也必须相应地增强,才有可能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具有浓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并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
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兄弟与姐妹,以及亲属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严密的伦理道德规范,以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系。人类为了满足心理、情感和目、耳等器官的需求而创造的文明通常称为“精神文明”,它包括各种信仰、信念和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此类文明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调节人体内各种器官的和谐与平衡,各类文学艺术和娱乐活动具有愉悦心灵、舒缓神经、消除疲劳的功能;二是调节心理平衡,以慰藉因困难、失败或挫折而形成的忧虑、悲伤、惶恐、焦躁、冲动等情感,具有自我心理调适的作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缘”或“缘分”、“命”或“命运”、“运”或“运气”等等信念,虽然有其消极的因素,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具有自我安慰的功能,使人在受到挫折、失败时不致于走上犯罪道路或作出非理性的行为。这种调节心理平衡的机制对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向自然界索取并积极地探索自然,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及人类所使用的各类物质产品,无一不是来自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获取能力、支配能力和使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最佳状态,即人类在获取、支配、使用各类物质、能量、信息时,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或退化;二是保持生态平衡,即防止滥伐滥采各类植物和滥捕各类动物,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能量的效能,以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财富大量积聚的代价是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向自然界的过分掠夺。据研究,人类现在1年所消耗的矿物燃料,相当于在自然历史中要花费100万年所积累的数量。四是有计划地开发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着想。人类为与自然和谐所建立的规范、原则和方式,可称之为生态文明。
据上,“和谐社会”内涵丰富,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和谐不能说是和谐社会,而是包括人与社会融洽、人与人和睦、人与自我平衡、人与自然协调等内涵,它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崇尚稳定,追求和谐,祈求平安,强调互助,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均是中华文化“和”的思想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以恢复其活力,提升其质量,使之具有现代性。均衡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也是所有国家和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可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价值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篇:新华社: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
新华社: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
2006-10-1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1日下午在北京闭幕。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为期4天的这次全会,也将因此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9个方面、6项原则
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多项措施力促和谐
群众利益成为重要着力点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针对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会强调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
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会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6大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六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1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繁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全会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和谐,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全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的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表明将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并对加强社会管理作出了具体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社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减灾能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在决策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协调机制。
全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现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
全会把“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等,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团结和睦
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全会公报中的这段话,令人倍感振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
全会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要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团结和睦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全会强调,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对统一战线、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和外交工作提出了指导方针,勾勒了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蓝图。
第五篇: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
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为期4天的这次全会,也将因此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9个方面、6项原则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多项措施力促和谐群众利益成为重要着力点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针对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会强调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
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会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6大制度建设 保障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六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繁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全会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和谐,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全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的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表明将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并对加强社会管理作出了具体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社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减灾能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在决策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协调机制。
全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
管理格局,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现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
全会把“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等,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团结和睦
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全会公报中的这段话,令人倍感振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
全会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要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团结和睦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全会强调,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对统一战线、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和外交工作提出了指导方针,勾勒了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