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拆迁难题看和谐社会建设
从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拆迁难题看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经济建设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直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等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工程方兴未艾。城中村和城市周边农村的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其增加态势在近几年逐步达到历史高峰。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拆迁难、暴力拆迁现象时有发生、因拆迁引发的行政案件与日俱增„„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民生问题,给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成为当前政府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那么,我国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拆迁现状,拆迁难题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又有怎样深远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城市居民的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这拆迁问题,内心有什么样的期许,这就是是我们小组将对进行的探讨。
一、拆迁现状
拆迁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在中国,拆迁问题尤为严重。首先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发展还不够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国人自身的问题:
一、官本位,当官的漠视人民群众利益,乱拆引发矛盾,而老百姓又存在畏官心理;
二、人的贪婪本性加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因素影响到百姓、官员甚至政府,他们只相信金钱和利益,对于其他的毫无畏惧。
目前中国的拆迁,就是一个利益矛盾体。其涉及到的群众、政府、开发商,谁都想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也就导致了矛盾的愈演愈烈,综合起来说,就是以下十点:
(一)“拆”与“迁”的脱节。政府只“拆”不“迁”或者说“迁”无保证。虽然政府一再强调会给拆迁户作相应的赔偿,但是后来所实施的却不尽人意。不止赔偿的价格很低,而且给拆迁户提供的新住处也很偏僻,条件又差,有些还是期房,这就严重侵犯了老百姓的利益。
(二)政府对“强拆”的曲解。强拆不是野蛮拆迁和暴力拆迁,强拆不仅要依照法律程序,取得拆迁许可,而且重点是针对那些违章建筑且到了拆除截止期限时还没有自行拆除的房屋,同时,强拆也仅限于非暴力拆迁。
(三)旧拆迁体制的不适应与新拆迁体制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使得集体土地的征收和不动产搬迁问题存在矛盾及补偿标准和救济机制上的困难重重。
(四)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的脱节。在主导拆迁时,地方与中央政府脱节了,没能贯彻重要的“人本”拆迁理念。只是一味的把心思放在城市化建设规划上而忽略了应有的“执政为民”精神。
(五)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因为政府公信力的缺失,百姓才会在拆迁的时候有顾虑:会不会存在政府大赚老百姓的钱的情况?开出的补偿条件或者根本就不可信等。
(六)政府和开发商对百姓的利益“绑架”。由于国家对拆迁所做补偿而产生的利益诱惑,使得各级官员开始为自己谋求私利而伤害了百姓的利益。
(七)部分被拆迁者动了拆迁的歪脑筋。有些人看着国家开出的补偿条件而萌生大赚一笔的念头,借以虚构的房产来骗取拆迁补偿,这就影响到了拆迁的实施。
(八)行政干预与执行的不兼容性。其实从拆迁过程来说,政府只是一个颁
布者,而真正去实行的还是开发商,这样,在一些方面政府很难约束到开发商的行为。
(九)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监管部门的失位。一个完善的拆迁体系离不开严
格的监管体制,在拆迁的法律条例迟迟未出之际,监管部门的监督约束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地方监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更是直接参与到经济利益的争夺中,缺乏了监督作用。
(十)“人本主义”的缺失。暴力拆迁屡禁不止的背后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
政府往往不愿意放下身段去跟百姓耐心协商、平等对话,也没有更好的考虑被拆迁者的切身安危,这样就使得沟通受阻,暴力拆迁等一系列拆迁难题的发生了。
二、对和谐社会的影响
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从许多关于反对暴力拆迁的声音以及老百姓反对拆迁而采取自焚的抵抗行为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着矛盾。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应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民主,但在拆迁过程中,我们发现民主是相当缺乏的。法学专家蔡定剑对《拆迁条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分析,其中谈到《拆迁条例》剥夺了被拆迁人的司法权。
社会要体现民主性,政府在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规划的时候,就要纳入公众
参与,通过民主形式来决定是不是符合公共利益。但是我国政府都是在居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决定了要如何规划城市建设。两三年之前,我们的政府就在土地管理部门的协助下把土地卖给了开发商,并帮助开发商解决了五证问题(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而这个过程是老百姓毫不知情的。而在征收公告前,规划中涉及到对居民住宅区的改变,或者对这个区域功能的改变,以及必须涉及到的房子的征收和拆迁,也都没有公民参与在其中。在强制拆迁过程中,涉及到的关于公共利益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是比较模糊,正因为模糊,才更需要公众参与,使拆迁的矛盾降到最低点。但很多拆迁实行中并没能很明确地区分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很多时候是高举公众利益的幌子,不管不顾公民的合法利益。
《拆迁条例》于2001年制定,但该立法的指导思想与宪法和物权法明显相左。该条例并没有体现2004年修改宪法和2007年物权法的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精神,也没有做及时的修改,例如拆迁条例第一条规定,该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但该条例却没有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意思。具有很明显的违宪违法性,由于该法的实施,制造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地发生暴力拆迁的惨剧,严重损害
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更违背了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政府和拆迁者都是以《城市房屋管理条例》为依据,高高举起那推土机,不可阻挡地横扫一切挡在政府和开发商面前的公民住宅。这个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它所向披靡,征服一切抵抗者,在大讲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极其不符。这个就体现了我国相关的法制不健全,跟不上时代对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可行性建议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拆迁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因此我国拆迁问题亟待解决,以下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妥善协调各方利益。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坚持以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应做到:拆前协商;双方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发布拆迁公告等。
(二)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由于社会组织的不健全,社会功能的不完善,许多公民的各种公共性需求并不能得到全面满足,导致拆迁时矛盾重重,因此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1、政府、民众应挑选一个共同的中立、公正的评估机构,解决拆迁补偿事
理;
2、坚持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严格要求开发商、拆迁单位用于安置的房屋
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并监督征地拆迁单位必须具备足够的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凡不具备条件的,坚决不发拆迁许可证,不办理有关征地手续,切实维护被征地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3、加强对拆迁工地现场监管。建立拆迁工地现场监管制度,实行拆迁管理
人员责任制,管理人员深入拆迁现场,掌握拆迁中的难点和热点,监督拆迁单位
严格执行拆迁政策,现场解决拆迁中的疑难问题,及时纠正拆迁中的违规行为。
4、实行阳光工程,全面推行“阳光拆迁”政策,在安置补偿标准、房屋评估、拆迁裁决等方面,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评估结果透明化。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征地拆迁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坚
持依法、以情征地拆迁,并把征地拆迁工作置于阳光下的结果。做到“以身正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诫人,以绩带人,以廉率人”,最大限度争取被征地拆迁对象的理解和支持,用大耐心切实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存出路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不与宪法相背的条件下相应地完善《拆迁条例》,并在拆迁的现实操作层面上实现其作用。但解决暴力拆迁不能只靠《拆迁条例》,最源头的问题是我国的土地制度,所以要真正解决拆迁问题,还需从这些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上来考虑。只有在强有力的法律制度的支撑下,拆迁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五)坚持民主制度。解决我国的拆迁问题,根本措施是要有公众参与,对
城市规划、社区规划都要做到有真正的公众参与,让公众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做到真正的当家作主,保护人民合法权益。
结语:
拆迁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它的妥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城村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对于在规划区中征用土地、安排拆迁等工作必须协调各方利益,以人为本,对拆迁居民要依法给予合理补偿与安置,避免野蛮拆迁的恶性事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只有人民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国家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第二篇: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改善当前一些社会不和谐现象?如何使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状态?各个学科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简单地说,“社会”就是“人们生活共同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个人依赖社会,社会约束个人。社会约束个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约束个人的意识与行为,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维护社会秩序;二是通过利益调节,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防止社会~。社会约束个人的程度达到适中,社会便均衡和谐。倘若约束力太强,个人的自由度太小,就会觉得压抑而产生不满或怨恨情绪,个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充分发挥;相反,约束力太弱,人的行为和欲望得不到控制,各种非法行为就会增多,利益分配也将得不到调节,从而将造成社会失控或混乱。随着个人私欲的不断增强,摆脱社会约束的欲望也会越大,而社会的约束力也必须相应地增强,才有可能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具有浓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并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兄弟与姐妹,以及亲属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严密的伦理道德规范,以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系。人类为了满足心理、情感和目、耳等器官的需求而创造的文明通常称为“精神文明”,它包括各种信仰、信念和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此类文明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调节人体内各种器官的和谐与平衡,各类文学艺术和娱乐活动具有愉悦心灵、舒缓神经、消除疲劳的功能;二是调节心理平衡,以慰藉因困难、失败或挫折而形成的忧虑、悲伤、惶恐、焦躁、冲动等情感,具有自我心理调适的作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缘”或“缘分”、“命”或“命运”、“运”或“运气”等等信念,虽然有其消极的因素,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具有自我安慰的功能,使人在受到挫折、失败时不致于走上犯罪道路或作出非理性的行为。这种调节心理平衡的机制对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向自然界索取并积极地探索自然,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及人类所使用的各类物质产品,无一不是来自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获取能力、支配能力和使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最佳状态,即人类在获取、支配、使用各类物质、能量、信息时,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或退化;二是保持生态平衡,即防止滥伐滥采各类植物和滥捕各类动物,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能量的效能,以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财富大量积聚的代价是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向自然界的过分掠夺。据研究,人类现在1年所消耗的矿物燃料,相当于在自然历史中要花费100万年所积累的数量。四是有计划地开发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着想。人类为与自然和谐所建立的规范、原则和方式,可称之为生态文明。据上,“和谐社会”内涵丰富,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和谐不能说是和谐社会,而是包括人与社会融洽、人与人和睦、人与自我平衡、人与自然协调等内涵,它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崇尚稳定,追求和谐,祈求平安,强调互助,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均是中华文化“和”的思想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以恢复其活力,提升其质量,使之具有现代性。均衡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也是所有国家和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可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价值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第三篇: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文章标题: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改善当前一些社会不和谐现象?如何使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状态?各个学科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简单地说,“社会”就是“人们生活共同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个人依赖社会,社会约束个人。社会约束个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约束个人的意识与行为,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维护社会秩序;二是通过利益调节,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防止社会分裂。社会约束个人的程度达到适中,社会便均衡和谐。倘若约束力太强,个人的自由度太小,就会觉得压抑而产生不满或怨恨情绪,个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充分发挥;相反,约束力太弱,人的行为和欲望得不到控制,各种非法行为就会增多,利益分配也将得不到调节,从而将造成社会失控或混乱。随着个人私欲的不断增强,摆脱社会约束的欲望也会越大,而社会的约束力也必须相应地增强,才有可能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具有浓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并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
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兄弟与姐妹,以及亲属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严密的伦理道德规范,以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系。人类为了满足心理、情感和目、耳等器官的需求而创造的文明通常称为“精神文明”,它包括各种信仰、信念和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此类文明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调节人体内各种器官的和谐与平衡,各类文学艺术和娱乐活动具有愉悦心灵、舒缓神经、消除疲劳的功能;二是调节心理平衡,以慰藉因困难、失败或挫折而形成的忧虑、悲伤、惶恐、焦躁、冲动等情感,具有自我心理调适的作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缘”或“缘分”、“命”或“命运”、“运”或“运气”等等信念,虽然有其消极的因素,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具有自我安慰的功能,使人在受到挫折、失败时不致于走上犯罪道路或作出非理性的行为。这种调节心理平衡的机制对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向自然界索取并积极地探索自然,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及人类所使用的各类物质产品,无一不是来自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获取能力、支配能力和使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最佳状态,即人类在获取、支配、使用各类物质、能量、信息时,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或退化;二是保持生态平衡,即防止滥伐滥采各类植物和滥捕各类动物,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能量的效能,以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财富大量积聚的代价是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向自然界的过分掠夺。据研究,人类现在1年所消耗的矿物燃料,相当于在自然历史中要花费100万年所积累的数量。四是有计划地开发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着想。人类为与自然和谐所建立的规范、原则和方式,可称之为生态文明。
据上,“和谐社会”内涵丰富,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和谐不能说是和谐社会,而是包括人与社会融洽、人与人和睦、人与自我平衡、人与自然协调等内涵,它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崇尚稳定,追求和谐,祈求平安,强调互助,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均是中华文化“和”的思想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以恢复其活力,提升其质量,使之具有现代性。均衡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也是所有国家和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可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价值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从人类学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篇:新华社: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
新华社: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
2006-10-1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1日下午在北京闭幕。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为期4天的这次全会,也将因此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9个方面、6项原则
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多项措施力促和谐
群众利益成为重要着力点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针对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会强调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
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会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6大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六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1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繁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全会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和谐,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全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的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表明将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并对加强社会管理作出了具体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社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减灾能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在决策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协调机制。
全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现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
全会把“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等,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团结和睦
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全会公报中的这段话,令人倍感振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
全会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要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团结和睦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全会强调,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对统一战线、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和外交工作提出了指导方针,勾勒了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蓝图。
第五篇: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难题
作者:刘玉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10期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机构编制部门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机构编制管理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走出“被动”困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的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从实际情况来看,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的任务既包括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还包括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许多试点工作,有些综合性很强、推进难度大的改革项目也落到编办肩上,造成了各项改革任务交织叠合,战线拉的过长、耗费精力过大。目前机构编制部门力量尚显薄弱,对有些专业性很强的改革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
二是机构编制部门履行职能还不够到位。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展部门“三定”规定执行评估,解决部门履职“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机构编制部门的“规划、评估、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水平,特别是开展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绩效考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等创新性的工作,还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三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还比较弱。在思想认识方面,机构编制部门重审批、轻监督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制度建设方面,虽然制定了一些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但因为可操作性不强或具有部门色彩而难以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工作机制方面,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大督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没有很好地发挥职能部门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难以形成部门合力。
四是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决策水平有待提高。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机构编制管理人治的痕迹依然较重,许多工作更多地是体现领导的意志和强势部门的意愿,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导致编制配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强;在管理方式方面,许多工作缺乏前瞻性研究,主动参谋意识不强,仍沿袭过去那种“下报上批”、“一事一议”和“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管理方式,导致机构编制管理难以取得新的突破。
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站位,以更新的思维,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谋划好、实施好新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努力实现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的先导。一般来说,机构编制干部熟悉政策,原则性强,但是也容易产生惰性和思维定势,工作中会出现因循守旧、习惯于用老眼光看问题、凭老经验办事情的弊端。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满足于完成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务性工作,转变到重视前瞻性政策研究和创新体制机制上来;从习惯于具体的微观管理,转变到做好宏观指导和科学决策上来;从单一的审核审批报告,转变到深入调研和强化督查上来。
二、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当前,实现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权威性和有效性,应当抓紧健全完善“四项机制”:一是建立宏观管理机制。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控制编制总量、调整人员结构的新思路新办法,探索建立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机制,逐步建立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决策机制、综合协调机制、与财政预算管理相配套的约束机制。二是建立事业发展评估机制。根据“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任务,采取跟踪督导、职能审核、民意测评等方式,掌握部门或单位履行职责情况、事业发展情况等,通过评估事业发展,确定机构的撤销、整合及编制的增减,实现动态管理,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建立机构编制公开机制。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逐步将机构编制整体状况、变化动态,以及各部门或单位的机构、编制、职能、人员等内容向社会公开,从源头上解决财政供养人员盲目增长及吃空饷、违规进人等问题。四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责任追究机制。按照“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将机构编制管理列入对主要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进行机构编制管理任期责任审计制度,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坚持把加强工作合力作为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的基础。机构编制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机构编制部门自身主体单一,力量单薄,资源有限,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关心,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应健全完善机构编制重大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决策的请示报告制定,当好党委、政府和编委的参谋助手。加强与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主动加强沟通联系,争取部门的配合,善于借助“外力”破解工作难题,同时主动参与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形成工作互动之势。做到合心合力合拍,还必须整合机构编制系统自身资源,更好地发挥机构编制部门整体优势。
四、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保障。加强自身建设是固本强基的需要,更是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一是提升效能。不断强化效率意识、超前意识,实现思维方式从“领导交办”向“怎样去办、怎样办好”的转变,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不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强化实践锻炼,提高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二是转变作风。坚持把求真务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扑下身子抓工作、干事情。围绕工作重点难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调查研究,实打实地摸清情况,为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打好基础。三是善抓机遇。当前应紧紧抓住“蓝黄”两区建设这一重要契机,先行先试,力求突破一些平常想突破而不能突破的政策“瓶颈”,树立应该建立而没有建立起的工作理念,解决好平常想解决而没有解决氛围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在创立更加先进高效、更加有利于“两区”建设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四是营造氛围。把创新作为机构编制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活动,坚持把工作放到全国全省中来比较和定位。全面提高工作标准,努力打造工作亮点和品牌,以工作实绩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