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与男女平等
和谐社会与男女平等
姓名:0.0班级:0.0学号:0.0
关键词:和谐社会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参考文献:《社科纵横》 搜狐新闻京华时报
男女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男女平等意味着两性应相互尊重,优势互补,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提出十年来,妇女平等参与国家事物管理的权利受到了保障,妇女就业规模扩大,职业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这充分显示了基本国策的巨大影响力和生命力,证明了我们党对两性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把握和认知,标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执政能力的增强及进一步科学化。但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及传统文化的制约,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与妇女的期待、与党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男女受教育水平城乡发展不平衡。从国民教育的现状看,学历越高女性越少,男女比例的反差越大。
二是妇女参政比例偏低。女性进入高层领导职位的人数和担任政治、经济、文化主渠道的正职女性领导人很少。
三是妇女就业形势严峻,两性收入差距拉大。收入中的性别差距比较明显,高收入层中女性比较少,低收入层中女性居多。
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十八大代表吕锡文和赵津芳昨天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讲,男女间最重要的还是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写入报告对女性参政议政是一个鼓舞。
我心中的和谐社会是能真正做到男女平等。男女都受到父母的疼爱,都公平地接受教育,共同参政议政,平等地就业。
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出发必然要全面推进男女平等。一是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真正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宣传,作为公民教育的内容,深入到每一个公民的内心和意识,并成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原则;各级领导机关应带头增强国策的法律意识,将男女平等意识纳入制定和实施法律、政策、规划。以保证女性能和男性一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平等参与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是建立健全促进男女平等受教育的社会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提高人口素质,根本在教育。因此,各级政府在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同时,也应深刻认识男女两性平等享受教育权的重要性。
三是要积极发展教育,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占有教育资源的差距,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从而推动女性靠自身的高素质去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各领域内的平等地位。
四是提高女性参政水平,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和谐社会的政治需要女性的有效参与,要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就必须自觉采取措施提高女性参政水平。
五是实施女性素质工程,促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广大妇女要树立起自我意识、成就意识、成才意识、竞争意识,不仅仅把参与社会作为解决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要把参与社会作为人生不断发展,实
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六是多重角色互换,巧奏家庭和谐曲。作为现代女性,那种“成就你,牺牲我” 的做法,不再是“贤妻良母”的必然选择,女性在家庭中也是“半边天”,是丈夫的 知己、情人和伴侣,与丈夫齐头并进。
第二篇:男女平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男女平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赵丽敏
世界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男人和女人共同缔造了世界,然而历史和社会却赋予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命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就象一个偏坠的天平,男人高高在上,女人低低在下,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着所谓应当有的命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妇女地位逐步提高,国际社会不再把男女平等看作是女权问题,而是人权问题、发展问题。中国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妇女成了“半边天”,有了地位和位置,可见男女平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男女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妇女解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男女平等成为国家的宪法原则,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早在1947年,解放区制定的《共同纲领》就提出了男女平等。1950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1951年颁布的《土地改法》《劳动保障条例》,1954年颁布的《选举法》分别对妇女与男性的婚姻和家庭平等地位、土地所有权、劳动保护和政治权利
1等都做出过明确规定,1954年我国制定《宪法》,男女平等作为旗帜写在宪法之中。
进入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都使推动妇女发展进程大大加快。1990年国务院建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同年,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各国达成共识,形成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确定了提高妇女地位的12个重大关切领域。要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对妇女和女童的一切形式歧视,并移除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和赋予妇女权力的一切障碍。”
我们党和政府以促进男女平等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科学把握两发展的实现规律。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江泽民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对“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思想的鲜明回应,表明了中国政府与国际妇女运动发展趋势同步前进的主动愿望和坚定决心,标志着我国妇女平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石。
二、妇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的人力资源
我国有妇女6.3亿人口,占总人口的48%。毛泽东说“妇
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事业需要妇女群众,妇女解放也只有在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过程中逐步实现”。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激发了妇女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拓宽了妇女发展的前景。江泽民号召“全党全社会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胡锦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多年来,伴随国家社会、家庭对女性人力资源投资的加强,妇女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开发,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国家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女生小学、中学、大学生数分别占在校总数的51%、49%、44%。在历届人大代表中,女政协委员,女领导的比例逐年上升,女企业家、女科学家也有相当比例的增长。妇女的就业占总数的48%。同时,妇女的健康状况,也有很大改善,平均寿命73.6岁,高于男性3.8岁。可见,妇女是社会发展重要的人力资源。
三、浅析男女平等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
男女平等尽管是基本国策,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原因这个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仍不到位,阻力很大,远不如其他国策深入人心,在男女平等上仍存在不少问题。
1、社会性别的不平等。这不仅表现在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家庭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男尊女卑”这种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仍然存在。人们因性别决定社会分工,工资待遇及
行为方式。男性总是比女性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掌握更多的权力。这种性别歧视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制约着女性的发展,比如,妇女参政比例偏低,女领导很少,往往参加各种会议,女性仅有几人。在农村妇女很难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等等。
2、社会评价标准的不平等。对于一个男性来说,把工作干好,家务什么不干也是一个好男人。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仅仅如此还不够,她还必须在家相夫教子,承担大部分家务,才算是一个好女人,使妇女的人生负荷大大超出男性。
3、社会参与上的不平等。从全国来看,妇女参政比率偏低。就农村而言,在村两委班子换届时,没有刚性的性别规定外,妇女基本选不进来。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如何使妇女参政既实现数量保障又逐渐提高参政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4、就业及文化教育的不平等。从就业看,用人单位只招男不招女,或是隐性或是显性,女生就业机会远不如男生,女生失业率也高于男生。而且女生从业多是工资收入低,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等职业。从教育状况看,近几年来女生入学率几乎达到100%,但高等教育女生入学率远远低于男生。农村妇女文化水平低,据统计农村妇女初中以上文化仅为41.2%,不仅低于农村男性2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值也低了9.5个百分点。
在男女平等上存在问题,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要引起注意和必须解决的,两性的和谐是和谐社会之本。
三、浅谈推进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建议
1、要继续更加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人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和文化水平法律知识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的社会背景下,党和政府的决策法规、各种规章制度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2、政府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政府在某些方面应当放宽对女性的选择和任用标准,给更多的妇女提供机会,提高妇女社会参与率,提高女生高等教育入学率。
3、妇女的自身素质要提高。广大妇女要发扬“四自”精神,从自身崛起,只有具备相应的文化素质与能力,才能与男性抗衡,才能胜任和适应社会需要。
4、妇女发展离不开妇联组织。妇联作为党联系广大妇女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妇联组织积极地向广大妇女宣传政策、法规,引导和服务于广大妇女,为妇女提供培训就业的机会,提供精神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向国家各级政府推荐女干部等等,是妇女发展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三篇:坚持男女平等与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男女平等与构建和谐社会
曹范中学 薛廷云
内容摘要:妇女的发展状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男女平等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妇女权益和发展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有可能转化为社会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理应把提升落实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益,促进中国妇女发展和进步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我们要推动性别平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 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仅需要妇女自身的不懈奋斗,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重视和关心妇联的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抵制和消除一切歧视妇女的现象,营造男女平等、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妇女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如何进一步推进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完成妇女全面协调发展,是当前我们必需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理论课题。
我以为,要处理好这一课题,必需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深化思想认识,夯实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社会根底。思想是举动的先导。保守的理论一旦被广大群众和群众群众所掌握,就会成为推进妇女束缚和男女对等的强大思想武器。因而,我们要推进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就必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1、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是我们党的一向主张。我们党历来重视妇女任务,早在反动和闰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反动成功之时”的重要结论。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必需用很大的决心培养和选拔妇女群众,协助和鼓励她们不断行进,由于她们是党的群众最大来源之一”。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明白指出:“把男女对等作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根本国策”。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妇女九大会上请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妇女的重要作用和妇女任务的严重意义,结实建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定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地方指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表现了党和国度对妇女地位的尊重和对妇女任务的重视,也标明了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推进男女对等的坚定决心和决心。我们必需认真进修、深刻领会其精神本质,盲目把思想举动统一到地方的请求安排上来,最大限制地把妇女吸收和凝结到党的巨大事业中来。
2、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必定请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群众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斗争目标,也必定是当代我国妇女活动发展的主题。”这就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女性作用、推进经济社会同步行进的时期请求。但是,我们必需清醒地看到,由于受消费力发展程度的限制和封建保守观念的影响,妇女发展仍面临许多成绩和挑战,藐视、蔑视妇女的景象仍然具有。妇女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巨大理论的参与者和受害者。要完
成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需紧紧依托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各方面的力气。假如没有妇女的积极主动参与,妇女中储藏的巨大人力资源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在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需愈加重视贯彻施行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积极鼓励和支撑妇女发挥聪明才智,与男性对等地合作,单独创始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新
场面。
3、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是保持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妇女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保持以人为本,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建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际发展和对外关闭,必定请求把男女对等归入统筹发展的全进程。这是由于人类由男女两性单独组成,两性关系是社会中影响最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之一,它渗透了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宗教的人群的发展进程之中,影响着工农、城乡、地域之间的发展进程,限制着社会完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XX而言,当前正处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仍然具有着发展不协调的冲突。这些冲突都包含了男女两性发展的不协调。假如不能有效地减少两性发展的差距,必定障碍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而,我们在推进社会协调发展进程中,必需把保持科学的发展观与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分离起来,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到妇女任务的各项具体举动中,努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完成妇女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实在措施,处理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现实成绩。全面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是一项临时的带战略性的任务。在新的情势下,需求我们以愈加有力的措施、愈加行之有效的手段加以
处理。
1、进一步加大妇女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妇女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气,她们中包含着极大的创造力。XX是一个人口资源大县。据统计材料显现,全县总人口99.1万人,其中女性人口47万,占总人口的48%。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缘由,她们的全体素质仍然普遍偏低,相当部分的妇女不同程度地在思想观念、身心素质、科技文明程度、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男性比较,处于明显的劣势。因而,我们必需把大力开发妇女人力资源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施行人才强县战略、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坚定废除职业准入限制,为妇女发挥才气提供舞台,努力把巨大的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才资源。同时,要协助广大妇女结实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主见识、合作认识和创新认识,进步进修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妇女人才干力和作用。要经过加强者才资源能力建立,推进人才构造调整,努力培养和建立一支富饶时期精神、符合时期请求的妇女人才大军。
2、积极为妇女对等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创造优良条件。
支撑妇女广泛深化地参与经济社会建立,是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具体表现和处理妇女成绩的根本道路。只有把妇女的发展成绩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考虑,才干从根本上保证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全面贯彻施行。因而,我们在全面进步妇女分析素质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在支撑她们参与经济社会生活上。在精神文明建立方面,要重视妇女的优势和作用,坚定防止就业上的性别蔑视,协助她们找到适合发挥本人聪明才智的岗位,依托自暴自弃的精神和勤奋努力的任务,不断进步经济收入程度;在政治文明方面,认真落实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群众的各项权益,调动她们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立的积极性,同时大力推进妇女参政任务,进步她们的参政程度;在精神文明建立方面,经过研究制定政策和组织展开活动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在品德建立中的带头和推进作用,发扬保守性别文明,倡导科学民主精神。
3、实在保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妇女权益,推进妇女发展是贯彻落实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次要目标。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证体系尚不健全,保证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尚不完美,现行的法律法规落实尚不到位,女职工特别是非正轨就业和活动就业的妇女权益受损害尤为突出。如有的企业恣意辞退女工、超时劳动、从事有毒作业、甚至人身伤害的景象时有发作。因而,我们在建立社会保证体系中,要特别关心对妇女权益的保护。要进一步完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政策措施,扩展养老、生育、医疗保证的社会统筹覆盖面。要把妇女的生活、保护和发展归入党委、政府“想成
绩、作决策、办事情”的全进程,在制定政策时,重视听取妇联和妇女群众的看法,充分考虑妇女群众的特别利益。要重视处理新情势妇女就业再就业、劳动保护、社会保证等突出成绩,保证妇女对等分享变革关闭和社会主义古代化建立的成果。同时,要分析使用经济、法律、行政、宣扬等各种手段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坚定反对蔑视妇女的各种陈旧观念和落先行为,坚定清扫损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社会美好景象,坚定打击损害妇女权益的严重犯罪行为,确保广大妇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地位。
三、保持齐抓共管,推进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协调推进。妇女成绩是社会成绩,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是一项社会零碎工程,需求全社会的单独努力,齐抓落实。重点要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1、各级党委、政府必需高度重视。
妇女任务是党的群众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以高度的义务感和任务感,把加强和改善妇女任务摆在重要地位,使一批优良女群众走上了指导岗位。目前,女群众占全县在职群众总数的36.5%,各乡镇、县直机关各部门指导班子根本上配备了女群众。贯彻落实男女对等的根本国策,是新时期党的妇女任务的核心任务。因而,我们必需把男女对等根本国策贯彻到党委、政府的决策之中。比方,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需将妇女事业和妇女任务归入其中;在党委作出任务安排时,必需对妇女任务和妇女发展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同时,要协调相关部门从本身的职能出发,在各方面为妇女事业的发展提
供有效的协助。
2、各级妇联组织必需发挥党和政府联络妇女的桥梁纽带作用。妇女组织是妇女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保护者,是妇女活动的组织者和推进者。贯彻男女对等根本国策,关键是发挥妇女组织作用。近年来,XX各级妇联组织认真履行职责,保持效劳大局、效劳妇女,组织发动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在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推进三大文明建立、推进妇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情势下,各级妇联组织要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妇联组织作为妇女利益的代言人,要保持把效劳大局和效劳妇女群众分离起来,把承继优良保守和积极开辟创新分离起来,把发挥本身作用和发动社会力气分离起来,不断进步任务程度,推进男女对等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妇联组织要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强化“四自”教育,并经过深化展开“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立三大主体活动和大力施行“科技致富”、“社区效劳”、“家庭文明”、“女性素质”、“依法维权”五项工程,组织指导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变革关闭和社会主义古代化建立的理论,为放慢小康社会建立进程、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建功立业,做出奉献。
3、广大妇女必需保持不懈地努力。妇女本身的努力和斗争是完成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重要条件。
广大妇女要成为有幻想、有品德、有文明、有纪律和自尊、自傲、自立、自强的新时期女性,真正改变本身的不对等地位,与男女不相上下。首先,要努力实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吃苦进修古代科学文明学问和劳动技艺,用崇高的思想鼓励本人,用高昂的斗志鼓励本人,用崇高的情操陶冶本人,用丰厚的学问充实本人,以本人的素质和实力来争取真正的男女对等。其次,要发扬自暴自弃、艰苦斗争和开辟创新的精神,广泛深化地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和管理,在理论中创造新岗位、新功绩、重生活,以簇新的精神面貌和优异的成绩建立社会新风气,展示本人的价值,博得社会的尊重。要经过广大妇女的不懈努力,放慢推进男女对等根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创始妇女任务的新场面。
第四篇:促进妇女发展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促进妇女发展 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8日 15:36 作者:黄晴宜
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男女平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年是我国政府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10周年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10周年。值此重要时刻,回顾10年来我国男女平等的发展进程,思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于促进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男女平等的内涵是男女两性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偏见和歧视。因此,男女平等必然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保证男女两性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就是要促进男女两性平等相待、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共享成果。
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妇女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首先,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并结合国情制定和实施了全面推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妇女发展纲要。这一切都为推进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其次,广大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男女两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地位越平等、关系越协调,共同发展的空间就越广阔,也就越有利于充分发挥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具体体现。男女平等的程度和妇女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0年前,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提高妇女地位、促进性别平等确定了目标。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只有促进性别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10年来,作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主办国,我国政府真诚恪守《北京行动纲领》的宗旨和精神,高度重视妇女发展,以行动履行承诺,为推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展示了我国政府良好的国际形象。当前,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妇女的发展。如何进一步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促进两性的平等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促进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党和政府历来把妇女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正如刚刚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所反映的,我国妇女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国家机制进一步健全。10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精神转化为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和完善促进妇女发展、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工作业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国家各种单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规章在内的一整套保护妇女权益与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构筑了以各级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为主体、以党领导下的妇联组织为骨干、以各类民间妇女组织为补充的社会化组织机构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制定、实施、监测评估妇女发展纲要为核心的工作业务体系。不断加大对妇女事业的投入,优化妇女发展的资源配置,为推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机制保障。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优化。10年来,党和政府采取措施,切实把妇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199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四次召开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取切实措施贯彻落实;各省、市、自治区和有关部委的主要领导专门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表署名文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日益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实践并纳入行动议程,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初步形成了尊重和保护妇女、关心和支持妇女工作的良好局面。
妇联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妇联组织在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妇联在与政府部门密切联系的同时,加强与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在城镇深入开展“巾帼建功”和“巾帼文明岗”创建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妇女的创业和再就业;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和“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在全国城乡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建立平等、文明、和睦和稳定的家庭关系,努力营造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家庭环境;积极拓展“母亲水窖”、“春蕾计划”、“安康行动”、“母亲健康快车”等社会公益事业,开展以妇女为对象的“巾帼扫盲行动”等,有力地促进了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
妇女的基本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和实现。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领域中的各项权益得到进一步落实。
——妇女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得到保障。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政府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帮助妇女实现就业和再就业。2004年底,全国城乡女性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4.8%;全国城镇单位女性就业者占城镇单位就业者总数的38.1%。近年来,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女性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妇女也成为计算机、通讯、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妇女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政府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切实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增加女性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重点扫除青壮年女性文盲,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和平均受教育年限。2004年,男女童入学率基本持平,普通初中、高中和高等院校在校女生的比例分别达到47.4%、45.8%和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2%和31.4%。中国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0年,比1990年增加1.5年。
——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进一步增强。我国重视发挥妇女在参政议政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培养和选拔女干部的目标与比例,加强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女代表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以上。省(部)级以上女干部占同级干部总数的9.9%。同时,国家重视在新形势下促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和社区管理,基层妇女的参政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女性居委会委员和村委会委员比例分别为55.8%和15.1%。
——妇女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明显改善。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妇幼保健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妇女保健服务网络。到2004年底,已建成覆盖城乡的2997个妇幼保健机构。2000—2005年国家先后投资6亿元,在贫困县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孕产妇死亡率由61.9/10万降至48.3/10万。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权利和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开展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流动妇女的卫生保健服务得到加强,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老年妇女健康状况进一步得到重视。
——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进一步受到法律的保护。婚姻法和相关法律坚持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强调夫妻地位平等和婚姻家庭权利、义务平等;注重保护女孩和老年妇女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我国注重保护和改善妇女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与人居环境,积极创造有利于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消除社会对妇女的偏见、歧视及贬抑。
促进妇女发展,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是一个造福于人类、造福于亿万妇女的伟大事业,也是一个充满艰辛探索和顽强奋斗的历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传统文化中残存的男女不平等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男女两性和不同女性群体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并未完全消除,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歧视妇女、针对妇女的暴力、贬损妇女形象等侵犯妇女权益的现象。这表明,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发展还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依然任重道远。
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全面推进男女平等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国人民展示了光明幸福的美好前景,也为实现男女平等指明了方向。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政府的支持。党的坚强领导、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促进妇女发展、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妇女事业的发展。在日前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作为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务,要把妇女儿童事业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把妇女儿童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事业的高度重视及管理好、发展好妇女事业的战略思维与世界眼光。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使妇女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工作;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计划和项目制定、执行和监测评估的全过程,保证男女两性能平等参与和分享资源。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妇女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是促进妇女发展、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努力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协调、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推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类经济组织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承担起实现性别公正与平等的社会责任,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妇女发展的平等、和谐、有序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必须坚持男女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男性与女性一道,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推进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在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男女两性的共同主体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促进妇女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其目标是要实现男女共同发展,社会和谐进步。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僵化的、不平等的性别角色分工对男女两性的束缚和制约,创造和谐、互动、协商、平等的两性关系,并在构建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进程中密切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必须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承担着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妇联组织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时代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妇女群众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本领,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化、群众性、开放式的工作格局,确保妇联工作体现时代要求、反映妇女意愿、符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
(作者: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第五篇:男女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文章标题:男女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性别平等主要是指男女两性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性别平等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和谐要求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
协调、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女性人口又占总人口一半的国家,看社会是否和谐,就要看男女社会成员是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只有男女社会成员在整个社会和家庭生活中都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履行完全平等的义务,这个社会才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性别平等决定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决定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多年来,党和政府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限制,我国在促进性别平等、两性和谐发展方面仍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人类稳定社会生态的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高于103-107的正常值范围,目前已超过119,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这种失衡会成为影响人口安全的潜伏矛盾和隐患。再如:资源分享的性别不平等。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非正规就业领域,众多妇女从事不稳定、缺保障、不安全的工作,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贬低女性人力资源价值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是对女性人权的一种损害,还会扩大社会矛盾,危及社会安定。再比如: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的程度不高。人大女代表、女党员、女干部的比例相对较低,女性决策者比较多的处在副职岗位与非经济部门,处于权力的边缘,女性的利益难以在决策层有效地表达。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和谐社会建设。
要推动性别平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到:
1.完善维护女性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涉及保障女性生存、发展和权益的法规、规章有百余件,加强女性权益保障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刚性,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完备女性法规的重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抓紧围绕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大力完备涉及女性权益的法规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使法律体系的发展与性别平等、两性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
2.着力治理经济领域的性别不平等。一是建立健全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监督相关法律的实施情况,消除劳动力市场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现象。二是公共部门率先实施性别平等的人力资源政策,正确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女性人力资源的价值,明确企业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三是尽快完善包括社会统筹的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使非正规部门的妇女群体能享受到各种服务和社会保障。四是制定和实施社会平等的社会政策,修订不平等的退休政策,消除妇女在就业和职业生涯方面的制度不平等。
3.切实提高女性参政的程度。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制定更为积极的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妇女参政比例目标,改变以男性为主导的政治文化和领导干部选拔机制;制定积极的促进妇女参政的政策,矫正目前存在的政治和决策领域男女参与机会不平等的局面。要清理大众传媒中对女干部的负面描写和性别歧视,消除那些强化角色定型的宣传报道,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4.建设平等、和谐、文明的先进性别文化。要提高大众传媒的管理者、制作者和传播者的性别意识,增强其推动先进性别文化构建的社会责任感。应制定和实施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法律和政策,规范大众传媒的内容和传播方式,防止产生不利于平等和谐的性别关系的社会影响。通过现代的、易于为大众接受的方式对社会公众进行性别平等的宣传和倡导,使性别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
《男女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男女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