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张高峰 王 江
〔内容摘要〕 电子政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领域推广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公共行政模式。它可以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起有价值的服务系统。本文通过对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查找症结,提出对策建议,优化政府的行政环境,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信息化;电子政务;推广运用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六盘水市政府电子政务办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和互联网已成为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实施政府信息化的共同选择,同时也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工作平台。为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架构基本完成,业务应用系统得到较大开发和应用,电子政务运行保障体系初步建成,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同时也看到,我市电子政务推进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何进一步搞好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拉动我市信息化建设的火车头,任重道远。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注重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效性,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为重点,以网络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为目的,加快了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网络的广域性和无限性,广泛宣传推介优势,展示凉都新成就、新形象,并广角度、多层次提供便民服务,增强了政务工作的透明度。
1.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夯实
目前建成了以市级电子政务中心为核心,连通市属部、委、办、局,各县(特区、区)及重点企亊业单位的电子政务网,网络节点达120多个,骨干带宽1G,接入带宽100M,提供200M互联网出口,完成总面积250平方米的中心机房(一期)建设,购置包含内外网门户、邮件、数据库服务器等在内共25台PC服务器,并配置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党政机关内部局域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95%以上的部委办局已经建立了内部局域网。
1.2电子政务应用成效显著
我市统一软件平台,建成了“中国凉都·六盘水”政府门户网站群,开发了公文交换系统、信息报送系统、市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多个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其中,“中国凉都·六盘水”门户网站群涵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网站及57个部门子网站,多次获国家、省级表彰;公文交换系统应用成绩显著,基本实现全市200余家单位及县(特区、区)党委政府无纸化传输,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亊效率方面的作用得到了体现;信息报送系统使用部门达200多个,平均日报送信息近50多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报送速度,增强了党委、政府的快速反应能力;市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管理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共计160多项。
1.3软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我市2004年组建了市人民政电子政务办公室,明确为全市电子政务的管理和技术支持部门,同时承担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出台了《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六盘水市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凉都·六盘
水”门户网站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及《六盘水市电子公文交换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管理文件和办法,并将电子政务应用工作纳入市直机关业务目标考核。我市建立了以电子政务办为骨干,各部门信息化队伍为补充的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多种培训,我市干部职工的计算机水平操作快速提高。
2我市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形成的纸质办公习惯,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尽管一些部门已购置了计算机和建成了内部网络,但仍有许多人不愿利用计算机完成文件的形成和实现传达的功能。还是留恋并习惯于传统公文形式。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才最可靠,这种传统政务方式使不少政府官员滋长了程度不一的“衙门作风”,导致推行的力度不够,电子政务的效益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的显示。只注意实现“电子”,却未和“政务”相融
2.1角色难转变
电子政务的推行,打破了原有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传统政府的金字塔式结构将改变成平面化的网络结构,网络没有权威,行政机关原有的领导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同时,在传统的运行体制下,政府机关是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实施后,必须直接面对公众的大量反馈信息,政府的理念也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部分干部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
2.2信息共享难
由于目前在信息采集、信息登记、信息交换、信息发布等政务信息流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条条分割、块块独立,政府业务流程管理,政府信息保密、共享、公开形式等的影响,导致部门和领域信息割据、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低水平重复建设、信息安全隐患等要害问题,如公安户籍信息和计生户口信息无法共享。
2.3技术水平低
当前,我市的人力状况无法满足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够熟练掌握电脑和网络的干部职工数量十分有限。据统计,市直各机关单位还有60%的工作人员不熟练电脑操作,镇和办事处还有80%的工作人员不熟练电脑操作。同时办事人员受到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工作方式的双重压力,在电子政务的建设阶段,不可避免地要求办事人员在承担传统方式的政务工作的同时,又能够适应电子政务的需要。
2.4权责不明晰
目前,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两种推进方式:一种是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如协同办公系统应用;一种则是地区内的横向推动,如“智慧城市”计划。这两种推进过程相互协调度不高。另外,我市电子政务管理部门职责不完善,还是过去的计算机“修理铺”,市直机关内的电脑、网络出现问题就叫是电子政务办的工作人员,还没有从计算机修理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
2.5标准不一致
目前,电子政务的条块分割是我市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各县(特区、区)、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陆续建成,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冲突已经体现出来,如工商、税务、民政等部门的业务系统和我市的电子监察系统不兼容的情况。
3推进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实施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四化同步”建设的客观要求,如何适应从传统模式到现代管理模式的革命性转变,不仅对政府部门和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根据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推进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3.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中国凉都·六盘水”网除了继续以政府业务为主,以公众需求为中心之外,还要加强对
现有资源进行分类、加工、整合的能力,根据办公自动化,内部交流,公众使用及企业经营等不同需要,不断扩大政务公开途径,密切政府和公众的交流,完善信息化建设咨询机构的管理,开展个各子网站评估,推进网站信息发布和更新工作,加强“政民互动”,“网上办事大厅”等栏目和电子系统终端的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常上网看看”,当好政务建设的“带头雁”,时刻关注和回复群众来信,了解民意,从而对提高公众参政议政水平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在今后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应更多从面向公众的服务性功能来考虑,着眼于利市利民,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及时把市民最需求的信息传递给他们,提高在线办事的质量和提升信息服务的水平。
3.2完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统一有效的用户身份管理机制,防止未授权的用户使用信息网络接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滥用问题;二是建立全面的安全保密系统,确保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信息的保密性,解决信息和数据的存储、使用和传输保密等安全问题;三是养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清楚认识和维护网关防护产品和终端安装防病毒软件,抵御黑客或病毒入侵,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四是要从整体性上考虑网络安全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性。
3.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规范财政资金投入
一方面采取外包方式,在应用服务系统建设中引入社会民间投入,赋予开发企业特许经营权,开发建设应用服务系统。另一方面适当引入企业投资,在运作方式上采取合法招标方式进行,而政府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支持和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六盘水信息港”、“中国六盘水网”等网站,为企业提供在线咨询、洽谈、信息等服务,推动现有企业延长产业链,不断增资扩产。同时要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信用体系的建设,使投入的资金能用到实处,避免出现盲目投资,资源浪费,“豆腐渣工程”等负面现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骗税骗汇、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为开发者,投资者创造一个安全、安心的投资环境。
3.4加强电子政务队伍建设,引入复合型人才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员素质的高低对电子政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专业人才的力度必须加大。一方面吸纳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到政府工作任职,充分挖掘和运用本市的人力资源,为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能力支持;加强电子政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及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是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借调、跟班等方式,从各单位抽调人员到电子政务办公室工作,“以干代训”,为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发现和储备人才。
3.5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
全市各部门之间要从大局出发,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和信息交换标准,建立流程顺畅、工作协同、上下一致、整齐划一的资源数据库。主要是“三个标准一体化”,一是技术标准一体化。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从系统规划、数据指标体系、系统平台设计等方面要遵循全市一致的建设标准规范,在技术架构层面统一规划和设计实现;二是业务服务一体化。对基础数据资源实现“同人同城同库”,通过业务整合,打破条线分割,统一规划建公文传输、协同办公、信息报送系统和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决策支持、注册登记等各类职能的业务系统,实现各业务之间的实时联动;三是管理监督一体化。对服务对象经办的各类业务全程轨迹留痕,统一规划电子监察、绩效考核和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3.6强化业务管理,规范业务行为
一是在政府部门推行信息主管制度。信息主管不是一个主管技术的角色,而是进入管理层和决策层,担当行政业务和信息技术之间总协调的角色。市委办、市政府办和市电子政务办、市政务服务中心要密切配合,同抓共管,当好这个角色。二是对党委和政府业务的信息
处理作出规范要求,对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等全过程,都有固定运作程序和明确要求。三是在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建立透明公开办事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党委和政府的公文传递和业务管理的重组优化,从而实现党委和政府工作信息化。
3.7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形成良性机制
按照国家、省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我市电子政务的整体架构,建立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信任体系,加快全市性的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病毒防范中心、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逐步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处理协调机制和电子政务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电子政务法规和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相关的规章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法规和标准的实施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南方都市报》,2004年版;
2.《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
3.《信息资源建设》,主编肖希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主编王长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电子政务》,主编刘文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二篇:我市技术转移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连云港市技术转移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市技术转移的工作重点就是将市外高校院所的最新科技成果与我市企业精准对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各地对如何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等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我市提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发展战略,如何在企业自我创新能力不足,市内科教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借助外脑精准配置各类科教资源向企业集聚,吸引更多成熟科技成果和技术到我市转移转化,成为支撑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连云港市技术转移机构现状
截至日前,我市有技术转移职能的单位和载体共计22个。包括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连云港工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连云港分中心等载体,近年来调研企业500多家,搜集人才、技术项目等需求360余项,为16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检验检测、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服务。2017年,仅上述三家高校研究院就实现非财政营业收入1150万元。
2017年,东海县与上海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共同签署了《共建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东海中心》协议。双方围绕东海县硅材料等特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优势科技资源,全面推进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成为国内知名技术转移平台与县域经济合作的首次尝试。随后南大、南工大、南理工研究院相继在赣榆区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东海农业综合试验站、南京农业大学灌云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中高知识产权、科学家在线等技术转移载体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工作,我市技术转移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我市技术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我市技术转移机构数量少规模小
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5家(基本设置在高校院所,连云港市没有)。我市相关技术转移机构基本都是高校研究院的内设机构,部分市场化专业性技术转移公司刚刚进入连云港,整体运行还处在起步和试点阶段。特别是与苏南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且差距较大。
2、我市高校院所少成果转化率较低
淮海工学院是我市唯一的本科院校,省内高校综合实力排名35名(全省42所本科高校)。近年来,在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基础上,学科建设与我市相关企业契合度不断提升,但整体支撑我市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716所本身承担军口项目任务,科研人员无法分散精力为本地企业开展服务;职大和师专两所院校产学研合作及技术转移工作基本处在起步阶段。
3、专业化挖掘技术需求以及供需不对称情况难以突破 一方面挖掘企业技术需求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化公司或者有资质的专业技术经纪人长期到企业开展对接和挖掘服务。另一方面,挖掘的技术需求要第一时间传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专家手上。目前国内相关公司已经开发相关对接平台,但还处于摸索和试运行阶段。
4、地域距离造成技术转移时间成本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有些市外甚至省外专家到我市开展技术转移相关工作,工作半天需要一天甚至更长时间解决往返交通问题,时间成本较大。甚至有些专家明确表示,由于交通不便,在本地能解决3个企业问题,到我市企业只能解决1家公司技术难题,时间成本是3:1。可以说地域距离及交通状况成为我市技术转移工作开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三、我市技术转移工作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引导,搭建技术转移交流载体和平台 我市应以建设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连云港分中心契机,整合各方面资源,搭建适合我市技术转移工作的交流平台;同时整合省市相关资源,推进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筹划建设江苏(连云港)─ 俄罗斯技术转移中心,吸纳相关国际科教资源与我市企业高校对接。
2、鼓励市场化运作,精准高效打通技术转移合作链条 发挥市场在促进技术转移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上海114产学研服务平台、科易网、科学家在线、南京中知公司等科技服务业机构来我市搭建运行平台,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技术转移过程信息不对称、对接效率低等问题。我市可以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支持措施,吸引更多科技服务机构到我市开展技术转移工作。
3、出台扶持政策,供需方双向支持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企业对高校院所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需要加大投入,同时存在研发风险。应进一步完善我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体系,指导企业到省技术交易市场进行技术合同登记,享受相关税收返还政策。从技术供给方角度,通过市“微博双创”计划、“花果山人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对高校院所到企业进行技术转移转化的人才给予优先扶持。
4、用好现有资源,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服务企业积极性 目前,我市获批科技副总130人,在职科技镇长团52人。应充分发挥和挖掘这些人才个人及所在高校的科技资源,以点带面做好技术及合作项目对接。同时做好“本地人才本地使用,本地成果本地转化”工作,进一步挖掘淮海工学院、康达学院、职大、师专、716所等高校院所服务地方产业的潜力,通过举办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实现地方产业和地方高校紧密合作。
第三篇:黄冈市违法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黄冈市个人违法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城区建设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个人违法建设也呈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困扰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个人违法建设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涉及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实施、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市城市规划执法大队的成立,为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有效遏制违法建设提供了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作为城市管理规划执法部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城市管理规划执法工作的新模式,掌握城市违法建设的成因,研究有效治理城市违法建设的对策。为使市领导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目前规划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妥善解决规划执法工作中的存在问题,真正有效遏制违建产生,笔者凭借多年来对城市违法建设管理执法工作的经验,就我市违法建设的成因及对策,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个人违法建设的危害与现状
个人违法建设具有违法性、逐利性、无序性、多样性、腐蚀性等特征,其主要危害主要体现这几个方面。
1、严重侵蚀社会公共资源。违法建设是少数人对公共资源的侵占,是对城镇规划的破坏,同时导致对交通、水电供应、排污等公共资源的浪费。毫无疑问,少数人的违法建设行为,侵害的是绝
/ 12
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
2、严重损害国家法律尊严。违法建设者往往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甚至藐视法律暴力抗法,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
3、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违法建设者通过违法建房牟取暴利,对那些奉公守法之人而言,辛勤劳动一辈子还不及违法抢建一阵子,这显然有失社会公平,也造成少数人心理失衡,降低了群众对“勤劳致富”、“守法诚信”等价值观念的认同。
4、严重制约城市健康发展。违法建设违背城市规划,其高强度开发和低水平无序管理,严重影响城市区域功能设置和风貌控制,增加征地拆难度。违法建设一般都选址随意、布局零乱、结构简单、立面粗糙。从长远看,这些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的违法建设势必给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带来难度,严重扰乱建设管理秩序,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因谋求拆迁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违法建设猛增,引发的社会矛盾愈发尖锐,相关信访案件也日趋增多,有的甚至激化为群体性违法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因违法建设派生的 “烂尾楼”“相邻权”“高利贷”纠纷等也日益增多,不断激化社会矛盾。
6、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个人违法建设往往没有经过科学的选址、正规的设计、严格的质量管理,许多存在质量、消防等方面安全隐患。近年来,全国各地违法建设物坍塌、火灾等事故频发,严
/ 12
重威胁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个人违法建设产生的动力及原因
个人违法建设的产生和存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益驱动。伴随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这种矛盾越来越呈现出尖锐、复杂、激烈、艰巨的特点。在执法管理过程中个人违法建设之因为拆之不绝,制而不止,除了经济利益这个根本动因以外,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内部或外部因素。
1、经济利益驱使。近年来,由于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吸纳了数量众多的外来员工。一些群众为了增加收入来源,利用区域优势和外来人员租房需求量大的特点,纷纷抢占地皮违章搭建、扩建、翻建房屋,以赚取租金并企盼在旧村改造、征地拆迁中得到更多赔偿。
2、村民传统意识影响。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政策多次调整,导致少数群众对土地有“谁承包、谁所有”的错误认识;如农民不愿离开祖传房地,喜欢独门独院、一户一宅而居。对多层公寓和居民式的生活方式难以接受以及受其它传统观念影响,如在自己院内或房屋原址上建房合情合理,政府无权干涉;用自己的钱,盖自己的房,不偷、不抢、不犯法,如受“法不责众”、“你搭我也搭”、“拆我先拆他”等攀比意识的影响等等。这些传统观念和社会意识的相对滞后,在主观上为违法建设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3、违法建设执法环境恶劣。近年来,规划执法人员在日常拆
/ 12
违中,遭到的辱骂、推搡等非暴力攻击现象不计其数。在拆违过程中,暴力抗法,自残、唆使老弱病残冲在一线阻挠执法现象时有发生。战斗在防违、规划执法工作第一线的执法干部、员工,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甚至鲜血和安危。改革开放30年以来,据统计全国死亡和重伤的城管队员共计3700多人。执法机关面对群体性违建者,出于社会稳定风险等多种考虑,往往放不开手脚,或难以执行到位。与此同时,公安部门对妨碍规划执法的人员极个别才进行处理,变相地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另外,目前拆除的违法建设大多属框架结构,拆除难度大、费用高。在拆违过程中,拆违操作安全难保障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高空拆违,拆违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很难保障。执法环境恶劣与拆违难度大,严重地挫伤了管理人员的信心和工作积极性。
4、违法建设管理执法不公。在实践中,政府主要强调通过加强行政手段治理违法建设,对违法建设主要通过集中拆除,而这种集中式拆除往往选择正在建设的,对已建成的往往视而不见,最后往往造成违法建设管理工作中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这不仅无法有效解决违法建设问题,而且容易造成社会不公。
同时少数基层干对对违法建设的社会危害性、经济破坏性认识不足,回避矛盾、放任不管甚至包庇纵容。对社区内出现的乱搭乱占行为任其泛滥,有的有的擅自批条子、做人情,有的甚至参与其中。由于基层监管工作不到位,“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增加了整治难度,在群众中长生了不良的影响。
/ 12
5、规划政策滞后。对规划管理的政策研究不够,控制过于死板,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理想化倾向,偏重于规定城市某一区域的未来状态,而忽视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居民的现实需求。居民想改善生存条件,因受到规划的严格控制而得不到批准。如果规划控制时间很长,有可能居民一生都无希望。这种只堵无疏的政策由于不实事求是,给规划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规划控制区的居民想建房、要建房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正常的解决,个人建房用地审批得到了限制,但与之相应的安置措施却没有及时跟上,便只有寻求非正常的渠道,违法建设被迫而生。城郊结合部违法建设的泛滥,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规划政策未能与时俱进。
6、拆迁政策把握不严。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急速增长,范围不断扩大。一些已被列入或将被列入工程建设及住宅建设征地拆迁范围的村民,在多建房、多装修、多获赔、多得利的事实利欲驱使下,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三令五申于不顾,群起突击抢建,势头迅猛,速度惊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违法建设也进行了补偿,且补偿费往往高于违法建设成本。一些人在多建房、多获赔利欲驱使下突击抢建,形成恶性循环。
三、规划执法工作面临的困境
我市成立规划执法大队已二年多时间,但规划执法工作还没有步入常态化,正规化,规划执法工作正面临诸如执行主体、拆违程序执、法环境等方面新的挑战。
/ 12
1.违法建设的管理执法主体单一。应该说,出了违法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负有很重要的责任。但是,违法建设单位个人的建设冲动很强,而一旦得到某一方面明的或暗的支持,特别是基层组织的支持,其造成的反面阻力都是十分巨大的。执法部门面对面广量大的建设情况,在得不到基层及有关方面支持配合的情况下,独木难撑,一边是几个渠道默许、支持、疏导、放水,一边只有少数执法力量封堵,其效力可想而知。管理是执法的基础,执法是管理的后盾。没有基层的管理,就会出现法不责众的局面。试想社会治安若没有全社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作后盾,仅靠公安局抓人、逮人是很难稳定得住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治理违法违规建设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单靠一个或几个职能部门根本无法根治,必须动员和组织各部门的力量,形成集中领导、统一部署、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整体合力,才能有效解决违法违规建设这一城市管理难题。
2、违法建设执法不能到位。根据《城市规划条例》规定,当事人未取得合法手续建房,将被认定为违建,除了可以对违建当事人处以罚款外,违建的拆除费用也应由当事人承担。但实际上,现在很少有违建当事人被处罚,违建拆除费用也大多由拆违部门承担。因当事人对拆除违法建设非常抵触,如果进行罚款或让其承担拆除费用,拆除难度更大,还可能激化矛盾,为了顺利拆除,执法人员普遍抱有“能取得当事人配合、顺利拆除违建就是胜利”的心态,对当事人执法不能到位、彻底。
/ 12
3、执法程序问题。根据现有法律法规,查处违法建设的时效过长、程序繁杂。为了加大拆违力度,尽快拆除新近产生的违法建设,政府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程序简化等问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政行为和行政处罚必须履行告知当事人申辩、陈诉、复议、起诉等权利和程序,这与目前的拆违行为明显冲突,以至潜在程序违法的隐患。如果强制拆违案件都按照法规程序和主体实施,不仅过程漫长,成效甚微,必将回到以前老路,造成违法建设泛滥现象。如果坚持目前模式进行拆违,不仅政府在许多方面涉嫌违法、违规,形成“政府违法拆违,违建当事人依法维权”的被动局面,而且一旦部分违建当事人起诉胜诉,将会出现全市范围内难以掌控的被拆违建当事人群体起诉之风,其后果将严重影响我市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
4、规划执法压力巨大。违法建设现象的蔓延,让规划执法部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很多群众看来,是执法的不力直接导致了这一现象。但是,在长期工作中不难发现,规划执法部门在执法中其实面临着许多困境,有些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力量所无法解决的。执法大队在一线的执法人员只有40多人。这40多人的队伍,不仅要对违法建设方面进行执法,有时还要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理,人手的紧张是可想而知的。不仅如此,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了违法建设执法的顺利开展。
首先是查处难。目前城市规划管理主要依靠规划执法大队,有限的执法人员忙于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而无法完全履行其法定职责。
/ 12
可以说,目前的违法建设规划执法只能是一场场速战速决的阵地战,而不能形成对违法建设的整体联合作战。哪里有情况,执法队员就奔赴哪里,就像消防队一样,造成被动执法,不仅执法人员疲于奔命,而且执法效果不理想,形不成声势,无法在面上遏制违法建设现象的蔓延。
其次是跟踪管理难。由于法律规定对违法建设的查处有一定的周期,这使得对违法建设的跟踪管理很难到位。很多违章户与执法人员玩起了“躲猫猫”,经常上演“人在停建,人走又建”,或者“白天停建,夜晚施工”的局面,最终导致“生米煮成熟饭”的违法事实。这严重影响了规划管理的权威性。
第三是入门难、取证难、送达难、执行难。违法建设拆除一般来说损失都比较大,被执行人抵触情绪强烈,很多违法建设当事人拒不配合执法人员的正常查处,文书很难送达,导致依法行政很难落实,执法周期长。且此类案件一般不只是一户二户,往往是几户几十户,很容易引起暴力抗法事件或集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最后一个困境是执行手段的落后。我市现有的规划执法队伍,大部分队员是半路出家,没有拆违的专业技术。规划执法大队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拆违工具。拆违工具还停留在“榔头式”时代,这些原始工具已无法拆除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根本不适应目前拆除违法建设的新需要,且拆除时间长,极易引发现场矛盾的冲突,也根本不适应目前拆除违法建设的需要。机械拆除违法建设技术薄弱。
/ 12
目前执法大队没有一台拆违的作业机械和技术能手,靠租用的形式来解决。由于行政机关本身在技术和资金上的缺陷,租用方式往往造成一些无法预计的后果:一是行政成本增大;二是拆除违法建设时,操作技术差,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建筑遭到破坏,甚至影响周边房屋的安全,或是拆违不彻底,高危险操作令人担忧。
四、今后规划执法工作的思路、对策及建议
违法建设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持久且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在确定思路、作出对策时,必须遵守统筹兼顾原则,尊重客观实际。同时,还必须坚持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寻求符合杭州实际,具有黄冈特色并行之有效的防违控违规划执法工作新途径。
1、坚持综合治理,提升工作效能。为了及时有效的打击违法建设,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和城市规划、国土房管、建设、工商、公安、水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参加的查处违法建设指导协调机构。城市规划、国土房管、建设、工商、卫生、环保、城市管理、文化广电、公安、水务、监察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搞好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1: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依照规定无需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除外;对被认定为违法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进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2:国土房管部门核发房地产权证时,应当查验
/ 12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没有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的,不得核发房地产权证;3:工商、卫生、文化广电、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核发有关执照、许可证时,应当对注册的住所和经营场所的合法性进行审核把关,查验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或者房地产权证件,没有相关证件的,不得核发有关证照;4:出租屋租赁备案管理机构在对房屋出租进行登记备案时,应当查验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或者房地产权证;5:公安机关依照法定职责协助查处违法建设,及时制止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必要时依法实行交通管制、现场管制,对严重破坏治安秩序的违法行为人依法予以带离现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实施处罚。
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自来水、电力、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电梯等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为没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的建设工程项目提供临时性或者永久性服务;2:建设工程设计单位不得为没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出具正式的设计施工图纸;3:建筑施工单位和个人、工程监理单位不得承建或者监理没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4:出售预拌混凝土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向没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出售预拌混凝土。5:本市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违法建设及其查处情况的舆论监督。
只有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管理,把好规划“龙头”,变“部门管”
/ 12
为“共同管”,变“独奏”为“交响乐”,才能确保执法成效,维护法律尊严。
2、坚持分类处置,突出整治重点。违法建设不管是建成的,还是在建的,全部通过扎实细致的调查摸底。充分掌握违法建设是属于需求型还是投资型,是控规之前还是之后,是普通还是性质恶劣,是普通群众还是党员干部的等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情况,按照先易后难、先官后民、先街后村、先单位后个人的方式分类处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体量大、严重影响安全和规划,已列入强拆对象的要依法坚决拆除,绝不姑息;对有黑恶势力参与的要坚决打击,绝不手软;对隐藏在违法建设背后的国家公职人员,要深挖严惩,决不迁就;对以开发牟利为目的的要严惩重罚,让其无利可图。对已形成的违法建设要明确限定时间、区别对待、分类处理,该拆即拆、该罚即罚,该补办即补办、该没收即没收,坚决杜绝“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软不拆硬、拆新不拆旧”等现象发生。
3、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疏堵结合。疏堵结合是政府行政的一贯方针,要十分注重正面疏导。通过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和农民新村规划编制进度,提高通用图集使用效率,让群众明白哪些情况和区域可以建,哪些则必须控制一律停建,引导群众合理规划建房。同时,政府应及时出台配套政策,认真解决控制地域群众的实际问题,给确需建房、租房的对象明确出路,有效缓解群众建房心切的矛盾心理,在政策到位和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
/ 12
4、坚持责任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应严厉打击党员干部参与或包庇违法建设行为,从重从快处理,严肃追究责任,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尤其是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并建立长效机制,力求巡紧查密、查早控牢,第一时间发现和制止违法建设行为,杜绝推诿、放任等不良现象。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和纪律追究力度,对因管理失职造成新违建扩散蔓延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及时作出党纪和政纪处理。同时,建议将打击违法建设工作纳入对区政绩考核内容,严格进行考核奖惩。
/ 12
第四篇:电子政务背景分析和网络建设现状
一、电子政务背景分析
1.1 电子政务的含义
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从最初的办公自动化开始,逐步实现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各行政单位之间的电子化、网络化和集中化,通过不断的发展,确定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政府信息化工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实现各部门和协作单位的信息互通,为社会提供信息化的服务手段,最终以实现信息化设备为目标。
电子政务:用信息化手段履行政务,用信息化手段依法行政。
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设备与技术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它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
1.2 电子政务主要功能
1.监督电子化:通过政府公务的电子化,将政府办公事务流程向社会公开,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2.资料电子化:服务于政府部门和科研教育部门的各种资料、档案、数据库也应上网。政府部门的许多资料档案对公众是很有用处的,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为社会服务。公开政府部门的各项活动,可以使政府受到公众的监督,这对于发扬民主,搞好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有很大意义。
3.沟通电子化: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并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公众可直接从网上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权利。
4.办公电子化:网上办公是政府上网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办公电子化,不仅极大的方便了公众同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且对于塑造政府形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5.市场规范电子化:政府上网,除了其相关职能和内容上网以外,应建立起各个部门相应的专业交易市场,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个体企业的资金、技术有限,需要政府为其建立起面向供需双方的专业化网上市场,这对于搞活经济,繁荣市场非常重要。
1.3 电子政务服务对象
政府的服务型职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府对公众的服务职能、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职能、政府对政府的服务职能、政府对公务员的服务职能。
图1 电子政务服务对象、内容
政府对公众的服务职能
中国政府是中国人民的政府,体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对公众的服务,包括通过门户网站进行办事指南查询、新闻快报的收看、法律法规的查询、相关表格的下载等,使公众通过网络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需要的信息和相关资料,还可以在网上进行缴纳保险金、补办身份证等业务,大大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缩小公众办事的周期,广大公众能够切实的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职能
企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提高对企业的办事效率,缩减中间环节,减少认为因素的干扰,是政府对企业服务的根本出发点。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包括通知发布、网上缴税纳税、审核、联合审批等,通过这些业务的开展,可以优化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办事流程,实现政府对企业的统一窗口形象,提高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政府的服务职能
政府各部门之间是互相协调的关系,增强相互之间的服务意识与职能对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有关键作用。例如,各部门之间的公文发布、视频会议、IP电话、数据共享等均能起到增强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提高政府整体对外服务能力的作用。政府对公务员的服务职能
电子政务网络的建立也要考虑到对公务员的服务,为广大公务员提供便利的资料查询、邮件服务、网上会议学习、远程培训等业务,使他们通过电子政务网络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对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有重大推动作用。
1.4 电子政务建设目标
“十一五”时期,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要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按照对《2006-2020国家信息发展战略》理解,我国“十一五”至2020年信息化战略大体将实现三大阶段跨越式发展。
第一阶段(2005——2020年),信息化夯实基础。到2020年,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主要领域的应用水平与国外中等发展国家的差距从目前十几年缩短到6至7年;国家信息能力总水平(信息化指数)排序从目前50至60名进入全球30名、亚州前5名;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进入初级信息化社会。
第二阶段(2020——2035年),信息化全面推进。到2035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跨越式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与国外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缩短到2至3年;国家信息能力总水平排序进入全球前20名、亚州前3名;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接近和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我国开始全面进入初级信息化社会。
第三阶段(2035——2050年),信息化高度发展。到2050年,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总体水平赶上和超过国外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家信息能力总体水平排序进入全球前10名;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接近和赶上国外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开始进入中高级信息化社会。
二、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情况
2.1 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1、从横向、纵向角度来看:
横向角度:分为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基层单位5个层面的网络;
纵向角度:由1级网、2级网、3级网、4级网连接横向网络。
所以,横向网络用来连接本地资源,纵向网络用来连接横向网络,形成全面的网络连接,达到各级资源共享。
2、政务信息网在结构上来看:可以分为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政务公众网。核心内网主要运行副省级以上党委、政府、机要等各类涉密办公业务;政务外网主要运行政务各部门非涉密的内部办公业务;政务公众网面向企业和公众服务。
3、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通过物理隔离器实现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政务公众网之间通过防火墙逻辑隔离。如下图所示:
图2 电子政务逻辑结构
2.2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现状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分为三种,即:
1、国家电子政务专网(原机要网),由中央办公厅负责建设,从中央到省止,不向下延伸;
2、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电子政务内网与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物理隔离,传输政府办公业务中不能在外网和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
3、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所属的国家信息中心负责建设。电子政务外网与电子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电子政务外网是连接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网络,主要运行政府部门不需在内网上传输的业务和面向社会服务的业务。
图3 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建设架构
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针对当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17号文件)中提出建设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为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对于副省级以上单位,18号文明确指出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建国家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中央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统筹规划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域名,组织研究起草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等。
2007年9月30日,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正式开通,由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构成。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介绍:
国家政务外网承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务部门业务协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应急联动等面向社会服务的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满足中央和各级地方对口政务部门之间信息纵向传输、汇聚及各级政务部门之间、政务部门与公众、企业之间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需求,与互联网安全连接,支持各级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门户网站。
图4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拓扑图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作为电子政务外网国干,负责连接各省电子政务外网,整网包括中央城域网、广域骨干网、互联网出口、中央网络管理中心、省市接入网、中央部委局署接入网等几个重要部分。
其中,中央城域网的规划:核心以路由器组网为主,传输带宽采用2.5G,为加快核心层数据转发和保护关键数据,大都采用环网技术,即租用电信运营商的SDH设备和传输线路,将核心设备进行环形连接;也可以只租用裸光纤线路,采用环网技术进行环形组网。
2.3 电子政务网络需求分析
结合这几年国家颁发的标准和规范,未来几年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主要会集中几点展开:
1、安全性。各政府部门均有保密信息,网络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严格保证各部门的安全隔离,同时具有对内部安全的保护措施;其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和颁布,也对各政府部门必须建设合规性的安全网络提出了要求。
2、“三网合一”的承载能力。网络要有足够的链路带宽、数据处理能力和相关机制来保证数据、视频、话音的有效承载,并能提高电子政务网络的运行效率。
3、全程的QoS保障。对话音、视频等重要业务进行有效的服务质量保护;
4、完善的管理。能够对全网设备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保证网络投入运行后的稳定运行。
第五篇: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分析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从现实状况出发,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正确认识
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清醒意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将会带给世界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因而便开始在一些政府部门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实施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比如,管理档案、处理公文等活动。这便是所谓的OA(办公自动化)工程。
然而,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电子政务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现代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它的建设是一个分步骤、分层次发展的系统工程,从建设基础网站、创办通讯窗口到开放性信息服务和大网络政府。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与科层制时代的传统政务相比较,具有如下独特之处:首先,电子政务意味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而网络技术的可复制性、高速运算、全球接入和智能化特征,不仅使得政府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得与社会控制能力,拓展了政府的职能范围,而且随着信息获得与控制垄断优势被打破,政府面临社会各个层面的竞争和压力,导致某些职能发生转变,从而给政府管理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其次,电子政务给政府注入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当前,国家信息化的热点是政务信息化,各级政府已把电子政务提上信息化建设的议事日程。政府信息的披露与共享走向电子化、网络化、实时化,正是以当代科技手段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国电子政务的普遍推行,对政府、企业、社区、个人都充满机遇和挑战。
电子政务的顺利推进与持续发展,需要包括政府、IT企业、社会大众在内的多种声音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由此逐渐培育出基于沟通和互动基础上的良好生态。
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程度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还显得不够完善,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自2002年中办17号文发布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中办18号文发布以后,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深化和整体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经开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也投入运行,可承载中央和地方部门的部分政务业务,为进一步整合内、外网及专项网资源,实现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和政务业务系统的协同互动奠定了基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为党和政府有效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建立了新的桥梁和纽带。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海关、农业、银行、公安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
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技术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
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偏低。
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10年的业务增长需求。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目前,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虽呈轰轰烈烈之势,但其中许多已建成的政府网站表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极易导致短期效应的弊端。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赶时、出政绩,仓促地建立网站、注册域名、买进硬件设备、配备相关软件,但热闹过一阵子之后,许多事便无人问津。这不仅有悖于国家建立电子政务的初衷,而且容易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网站的建设不是要给上级领导和普通百姓“作秀”,而是要在网络上真正建设一个信息丰富、内容实用、服务快捷、互动性强的电子政府。这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2.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 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建立电子政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笔钱对发达地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而落后地区多为吃饭财政,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常常是捉襟见肘。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落后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和上网率低得令人惊奇,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再者是行政基础薄弱:建立电子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否则,没有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操作,政府e化就是在沙滩上盖高楼。
3.部门协作能力不强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中央部委90多个专网的业务,目前仅有3个部门的6项应用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规范和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互连互通和整体发展。
4.电子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满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样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
五、总结
电子政务的核心和灵魂体现在它的应用上,应用得好,确实能给老百姓、给社会带来方便、带来好处。我国应该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合理安排软硬件资源的投入与使用,平衡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强部门电子政务协作能力,及时更新电子政务信息,使电子政务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国家公职人员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能,在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维护社会良好的秩序,维护公民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公职人员更应该掌握好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和应用,了解中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努力提升自己,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