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复习对策与建议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也是新一代国民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近年来,我县与全国一样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减轻初中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做了大量的实质工作,围绕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卓有成效,使多年来统治初中化学课堂的“讲、听、背、练”的局面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转。虽然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有不足之处。在掌握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如下调研分析。
一、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目前,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还习惯于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一言堂”现象较严重,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重视,从3月1日到4月8日这期间,我总共听课29节,其中化学课17节,含明星教师评选课。17节化学课大部分为复习课,这些课共同的特点是教师基本能吃透教材,知识点交待的准确无误,但在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上,能够做到生动直观、强化教材、灵活多样、创新脱俗的很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教学目标的建立,不仅要落实知识目标,而且要落实能力目标,德育、情感目标,特别要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调研中发现,教学中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虽已经在这几方面有所体现,但离要求、真正落实还有差距,不少教师对能力目标、德育情感目标的落实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empirenews.page--]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不从根本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不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就很难确立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权对教学内容质疑,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导演。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是压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稍有与老师不同的思维倾向,老师往往回避,不善于因势利导。造成这种原因主要与现在各校的考核制度及中考现状有直接的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各校对教师考核上,可能将每次学生考试成绩都列入教师考核中,这就造成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就只能用“一言堂”的方法教学,教师就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2、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增加思维力度,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会操作,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实际教学中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学生实验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化学实验的仪器和药品都属于消耗品,据我所知,所有学校平时学生实验基本不做,都到中考实验加试前集中训练,这个问题我看应当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应当引起重视,一些抽象的化学理论,难以理解的宏观现象,一些危险的、药品昂贵的化学实验无法实际操作,用计算机模拟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有没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作为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就我县现有的教学设施、师资状况与市内不可比,我们辽阳市的现状与沈阳、鞍山、大连等大城市无法比。但我认为,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作为一名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当引起重视,应该尽早进行知识储备,一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能马上运用,但应用时应注意,不能用课件代替可做的实验。能做的实验,尽量做,因为实验比多媒体更直观、更真实,给学生的动手、动脑机会多,印象更深刻,而课件毕竟只是教学的的辅助手段。[!--empirenews.page--]
二、解决的对策
1、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师是道德的化身,学高为师,师为正范,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各学科能融汇贯通,并深挖所任学科的思想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渗透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找到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老师必须认真对待继续教育的各项内容,真正将研训工作落实到实处,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教育水平,达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具有一桶水。
2、抓住教材特点,注意教学方法。针对我县化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从实际出发,要求教师备课时必须钻研教学大纲,领会每一节课所教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以便为上课做准备,把它们渗入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使学的知识深入浅出,把生疏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把远离化学知识的情况通过形象比喻,转化为贴近化学教学中的微观概念,使抽象思维明朗化。
3、恰当的组织教学过程。教师讲课要有自己的特色,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深思,“教学有法,同时教学又无法。”教学有法指的是教育的中心目的与知识性不变,教学无法则指教师讲课要具有自己的风格,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的学习,一般应遵循以下四步:(1)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和爱好广泛,对感兴趣的东西有强烈的探求欲望,教师应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都是教师直接给予的,也不单纯是靠教师教会的,主要还是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发展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留给学生创新想象的空间,营造创新的环境。而营造创新文件环境的重点应以提出问题引导解决为主要手段,这些问题既要新鲜别致,又要富于启发性、挑战性、诱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教师要通过这些问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解除传统教学强加给学生的思维羁绊,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他们的心智,使学生享有思想自由。[!--empirenews.page--](2)根据教材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能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意思维训练和方法训练,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概念、定义的提出过程,启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是发挥开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学校做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知识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发现事物的新关系需要相应的环境,只有引导学生发现各种知识的特点及知识间的联系,进而才能发现其规律,如: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学生学习就会由盲目而变为自觉,知识由零散而变为系统。这样的发现,不仅对知识本身理解深刻,记得牢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善于点拨不同类型的学生。学生的智能、注意力千差万别,学生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平等,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别,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分层次,练习题、作业题要有梯度,练习题的数量及难易程度要切合实际,不仅要将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全部做完,而且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师自己设计题组,达到熟练运用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一堂课的练习一般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题组一般是选择题,练习比较容易的习题,第二个层次的题组是课后练习中较难一点的题及教师自己设计的带有综合性、技巧性的习题,教师从旁点拨,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不要怕学生没听懂也不要怕学生出差错,显其错,才能正其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少吃多餐,不把知识一下子托出,不重述学生自己能弄懂的东西,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对学生积极思考而得出的正确答案给予充分肯定,给他们情绪上的鼓励。(4)养成课后反思,注重小结。有些学生只顾做题,追求数量,不求质量,因而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每一道题从分析到解答都蕴含着许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题技巧,不做题后反思等于只耕耘不收获,教师应重视解题后的反思习惯,从而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对每一节课的小结,让学生回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这不仅能使学生加深记忆,还能增加其推理能力,使学生在回顾、反思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个有纲有目,以物质结构为主线的知识网络。[!--empirenews.page--]
4、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学科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做到以下三点。(1)在实验教学中,要狠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它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功。中学的化学实验一般都是验证性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技能,探索实验技巧,要使实验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使实验现象明显,验证科学,结论正确。作为教师应在实验过程教给学生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准确表述实验现象、全面分析实验的能力。(2)在实验教学中,还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创造条件,增设并改进实验,把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变为分组实验,布置家庭小实验等。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源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有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是不够的,如果能改革教法,辅之以生动的实验,创造直观的教学情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实验教学中,还要注意纠正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比如:把实验方法、操作步骤设计得十分详细、周密,学生实验时可以基本上不动脑筋,只要照老师给他们的设计方案“照方抓药”就行了,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总之,素质教育是化学教学的立足点,我们教师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去完成教学,而学生则应该在不断增强自身素质的情况下学会学习,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来实践的。
三、怎样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一)基本体系和框架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总体目标与体系[!--empirenews.page--]
1、优化备课信息①准确掌握大纲(做到五弄清)。②明确教学任务(体系、要求、重点、难点、疑点等)。③利用教学资料(厚积薄发、激活内容)。④摸清学生情况(态度、基础、差异、特长等)。
2、优化教学目标编制①目标明确,有操作性。②知识、能力、思想整合有全面性。③难易适度,有适度性。④因材施教,有差异性。
3、优化教学内容设计①增删取舍,突出重点。②以简驾繁,化难为易。
4、优化课堂结构设计①结构严谨,过渡自然。②层次清楚,及时反馈。③教学同步,讲练结合。④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5、优化教学方法①讲疑解难,举一反三。②指导方法,揭示规律。③生动直观,强化教材。④灵活多样,创新脱俗。
6、优化课堂管理①师生关系合谐融洽。②课堂管理民主,宽严相济,学生主动发展。
(二)优化教学设计要转变六个观念
1、教学目标上—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发展为中心转变。
2、信息交流上—由单项信息交流向多项信息交流转变。
3、教与学关系上—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①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②要让学生主动去探寻知识规律,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4)认识活动上—由重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师生关系上—由居高临下互不信任向平等融洽和谐转变。(6)教学效率上—由高耗费低效率向高效率低耗费转变。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低效率高耗费现象,仅从课堂教学设计上看:①教学内容要求上的面面俱到。[!--empirenews.page--]②教学环节安排上的松松垮垮。③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单一枯燥。④练习设计上的重复性劳动。⑤教学用具使用上的“多”而“乱”。⑥教学语言运用上的啰啰嗦嗦。⑦教学板书设计的“多”而“杂”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在保证完成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①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②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精力”。③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经费”。
(三)优化教学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当前,作业如山,题海茫茫,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种“应试教育”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危害,给师生带来沉重的负担。那么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质量,出路在哪里呢?加强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是重要措施之一。“备课—上课—批改—测试—辅导”这是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而要上好课,关键是首先备好课。良性循环如图:(教学活动良性循环)可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教师的工作重心本末倒置。他们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认真备课。而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做批改、课外辅导和应付频繁的考试上。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见图示:因为教师备课时间少就可能备不好课,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而课堂教学效率一低,会造成课堂上的损失,为了挽救损失,教师就要多留作业,频繁考试和课外辅导去弥补。这样学生由课堂欠下的“债”要到课外去补还。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教师也陷入出题、阅卷、辅导的泥坑,难以自拨。由于教师又不能腾出时间更好地备课,这又会造成下一次课的如此结果的重复。这样师生负担的“旧债”未清、又添“新债”。如此往复,就是恶性循环。[!--empirenews.page--]由此看来,磨刀不误砍柴工。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着眼点就应放在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上。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本”。不管东西南北,一本教案十年经,不管人家怎么改,我行我素自我中。当前我们课堂教学整体水平不高,这与备课质量差,不能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只有认真地备课,使教学活动形成了良性循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最优化教学才可能实现。
四、复习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1、回归教材,强化复习的基础性。如今,不少学校搞“题海战术”,不断地进行着机械的解题训练。结果呢?很多同学是“广种薄收”,而且产生着“思维定势”。还有的学校,盲目加大复习的难度,使得很多同学忧心忡忡,丧失信心。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全卷赋分值的70%左右,且在考点和题型上是相当稳定的。这里的“考点”就是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然而,不少学生在中考前曾做过那么多的题目,包括大量的难题,但在中考时,面对大量的基础题,却常常 是眼高手低,平地失足。中考中的不少经久不衰的“热点题”,其实也蕴含着明显的基础性。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解所谓的“能力题”时,各种错误自然也多了起来。真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些同学做的难题很多,反而对教材中最基础的内容疏生起来。所以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开始阶段,有必要认真回归教材。熟悉教材要做到细,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要做到懂、清(需认真思维),掌握教材要做到准、活(需有效训练)。复习教材内容时,可先逐章疏理,后全面归纳提炼。
2、严格训练,强化解题的功底性在复习过程中,要铭记“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落实”。要切实、有效地训练“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环节的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化学中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自我严格要求,做到凡自己懂的题目,务必使答题做到“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使解题具有“准确、熟练、规范”的功底。[!--empirenews.page--]
3、优化思维、强化解题的规律性。复习不是“炒冷饭”,即不是把做过的淡忘了的题目重做一遍。自然,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与以前做过的相类似的题目,但必须力求思维方法明快优化,解题规律清晰揭示,机械重复的思维和再现式的解题方法,不会对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意义。反而会形成“刻舟求剑”式的思维定势,要经常想一下,这类题的解法能否改进一下,思维方法再明快一些。对解题规律的认识可否再清晰一点。
4、认清特点,强化学科的实验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今的中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且实验题是“以方案设计和过程分析为主”(新调整的教学大纲)。其中包括对实验设计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其可靠性与简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学生们要有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的创新自信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是创新没有止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时,要敢于走出趋同,跳出定势,超越常规,发散求异。
5、找准“支点”,强化实际应用性。联系实际是学以致用的“支点”,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全过程中,要力求使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与各种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用以解决不太复杂的实际问题。具体说,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关注环境、能源问题;跟踪最新科技、最新材料信息等。化学中考试卷中有关“化学与STS”的试题逐年增多。中考前的化学总复习,要适应中考这种要求和动态。希望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化学在人类进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要多关心 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要求,从中体会或感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
6、拓展视野,适度强化思维的开放性。进行初中化学的迎考复习,要适当拓展视野。不仅要“着重看好自家的门”(化学),还要“适当走出自家的门”(社会),再“留神一下邻居的门”(与相邻的学科融合)。在思考与初中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时,要努力开放思维(包括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果或答案开放等)。开放性试题在中考中有逐年增加之势,初中化学总复习,不仅要“因地制宜”,也要“与时俱进”。[!--empirenews.page--]
(二)提高化学成绩的注意事项
1、要有自信心。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之外,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失掉自信。”中考时,同学们要坚信自己能成功。这样在遇到难题,感到解题不顺手时,就能做到“我难人难,我不怕难”。在这样良好的心态下,常会在“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
2、要倍加细心。中考时,读题要小心,析题要谨慎,答题要留神。包括遇到大量的基础题时,要做到“我易,人易,我不大意”。请切记:高分永远与粗心无缘。粗心大意与无知无识具有同等的“遗憾度”。有些同学的粗心已成了不良习惯,那怎么办呢?中考时,可加一道“防线”:复查。但要注意,复查首先应是对题意和答案的要求的复查。若离开这点,复查易变成无效的浪费时间的“自我欣赏”。
3、要扬长避短,具有答题理智。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扬长补短”比“扬长避短”好。但是中考时,“补短”常是来不及的。不妨采用“避短”的方法较为理智。比如,解答选择题时,对某个或某些选项弄不懂,常用排除法得到答案。若看出某个选项是答案,则其他看不懂的选项就不是答案。若看到三个选项不是答案,则看不懂的那个选项便是答案。在解推断题时,把条件最充分、最明显,能先定下的答案先答出来。然后据此推出其他答案,若递推不出来,可大胆假定答案,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或验证一下。若不行,再换一种假定,这样也常能在不懂的情况下都会答对了。上述教学现状分析及复习建议都是一些不太成熟、较粗浅的认识,望各位同行们能献计献策,提出宝贵的建议。我想,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定会使我县的化学研训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关于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关于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云阳县向阳初级中学 杨洪 论文类别:中学化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化学知识、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地区学校由于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的不足,缺乏专门的实验员和化学老师缺乏实践操作等因素,导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空白。随着我市均衡教育发展,特别强调每个学校六大功能室的健全,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化学实验室功能的运用,重视实验教学的课程。怎样使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怎样上好化学实验课,是每位化学老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整改措施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其核心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从而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意识。化学实验教学也是新课改中的一个点。然而,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一个薄弱环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化学实验室缺乏专业的实验员和实验器材不足,加上化学老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意识,导致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参加化学实验的操作,大部分仍然是“重传授,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课流于形式,无法将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效果。
一、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师个人素质,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在农村初中很多学校里,由于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员,上课中面临的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需要自己准备,特别是每一次分组实验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再到上实验课课时长,最后实验结束整理归类器材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很多化学老师由于工作量过大负担较重,就不愿意开展实验教学,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者是直接由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再加上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化学老师,就请其他科老师兼化学老师,他们缺乏实验操作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部分化学老师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懂得怎样使用多媒体教学或是缺乏相关的培训。
(二)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度不高
在部分农村地区初中学校,他们的化学实验室陈旧,实验室里面器材和药品不齐全,或是有些药品的年代已久出现变质,但是从来都没有打开使用过,实验药品没有进行归类整理,杂乱无章,一些器材损坏后也没有及时的得到更新和补充。甚至有些器材放置了几年都没有打开过,导致器材资源的浪费和老化不能使用。同时实验室里没有专职的实验员,实验室里面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欠缺,考核机制不健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等。这些原因严重影响到 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导致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三)缺乏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运用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农村大部分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往往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学校在计算教师实验教学工作量时,由于这方面的考核机制和评估标准等制度不健全,影响到老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的实验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农村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
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每年毕业都有一部分尖子生流入到城里中学,留下来的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更有甚者是不愿读书的学生。再加上农村地区基础条件差,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设备还是师资力量与城里的学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长期以来,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填鸭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只是盲目的做笔记,不思考。即使是去实验室上课,有的学生不遵守实验室里的规章制度,导致实验器材损坏或是药品使用不当的浪费。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对策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想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应该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以消除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实验教学发展。(1)时时给教师“充电”,提高教师素质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学习专业知识,才能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素质。比如实验课堂上,教师对实验器材使用规则的掌握,实验操作、应急处理的熟练程度,对实验的认真态度,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示范作用。无论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其中既是主导者又是参与者和示范者,所以要求教师本身要掌握各种仪器的用途、性能、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维修、故障排除等知识,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实验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当前,教师除了掌握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必须掌握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平常的实验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通过视频、图片进行讲解,学生容易理解和提高兴趣。有些实验本身存在危险的如爆炸性实验、有毒的实验、反应过快不易观察实验等,这些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也应为教师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例如,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有关的学术报告、培训班;加强 校区强强联合,区域化校际间的交流沟通,资源共享。(2)学校要提高认识、重视实验教学、保障供给
学校领导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担当着直接、具体的领导作用。要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学校必须设有实验教学的管理机构,明确目标责任。随着我市均衡教育的推广,要求各个学校六大功能室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就包括了化学实验室。均衡教育的提出和发展,有助于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硬件设备得到进一步补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使之城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因此,学校应设置专职的实验员,实验器材和药品都要齐全,缺乏功能室的学校应抓紧时间修建,实验室里面相关的规章制度也要齐全。另外,学校也要加强教师专业的培训,如定期开展学术讲座,教师培训班等,规定明确的教师实验室工作量和相关的量化考核细则,制定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每年要加大财力的投入,解决教学中急需的物品,注意保证仪器、药品能够保质保量供给,从而保证实验教学课能正常开展。(3)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要提前去精心准备。尤其是分组实验时,尽量到实验室上课。实验课上教师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科学示范讲解,巧妙设计问题,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习乐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探究式学习。课堂上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实验器材和药品,学生在下面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运用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弥补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由于我县各农村中学都配有班班通,所以有些实验如:①耗时长,成功率低,污染严重,对师生健康产生危害的难以演示的实验;②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如:演示将水加入浓硫酸时造成液滴四处飞溅等不便操作的实验;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印象深刻,克服了传统教法由教师讲解其错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而不能为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的缺陷。这样既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解决了农村初中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仪器不配套和不足的困难,同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较好地提高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应该表彰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线教师和实验员、学校。表彰学校,以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实验教学 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实力;表彰实验管理人员,以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水平;表彰化学教师,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激励他们进行实验改革和创新的热情。总之,要切实抓好实验教学工作,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抓好实验室的管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逐渐改变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李玉山,全方位搞好中学实验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
[2]王献红,浅谈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
[3]徐秋云;吴梅;张芙蓉.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2)[4]刘知新,中学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三版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一门基础课程。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觉地理不好学。通过我校对各年级的学情调查,更进一步反映出高中生地理学习现状。可以概括为“深感困难”。
一、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困难”分析 1,对地理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
首先是由于中考地理所占比重较小,老师,家长,学生长期把地理划分到“豆芽科”,正是这种尴尬的学科地位,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初中地理,到高中仍然认为是副科,思想上不重视,而高中地理难度较大些,所以学生感觉困难。其次,地理是一们边缘学科,文理知识交叉,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本身学习也确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畏惧心理。
2、缺乏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因此地理学习不是单纯的记忆。事实上,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常常认为背一背就可以,有的还只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形成了重记忆,轻理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感觉能看懂地理教材,知识点也能记住,听课也能听懂,但做题就很困难,因此很茫然,困惑。感到付出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厌倦学习地理。
3、学科思维能力差,举一反三能力,思维变通性差。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包罗万象,客观上要求思考问题要全面,有逻辑性。学生作业和试卷反映出其思维不全面,深度不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分析“三大火炉”的成因,只答出自然的原因(副高控制和河谷地形),而如工业的发展大量废气的排放等人为的因素就很少涉及,思考问题不全面。
4、不勤于,善于运用地图。
前苏联地理学家,乌中斯基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可见地图在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离开地图谈不上地理学习。由于初中地理教学薄弱,导致学生地图基础知识不牢,读图识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较差。再加之学生知识面狭窄,其他相关学科(立体几何,理化生)知识欠缺等原因,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
5、对教师有过度的依赖心理
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普遍对教师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精神.上课时,许多学生的学习只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被动的学习,没有计划性,惯性运转,老师讲什么,自己就学习什么,完全不能围绕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要点没听到或没听全,不是想办法加以补救,而是得过且过,结果是笔记记了一大堆,问题也一大堆;还有一部分学生晚上加班加点地学习,白天上课没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做作业时乱套题型,总希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进而一步一步地生搬硬套.平时不善于归纳总结,期望教师替自己把地理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6学习意志力薄弱
地理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 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它正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好它需要 中学生有不怕吃苦、多学多练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发育期,也是智、情、意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情感容易波动,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毅力.因此,尽管许多中学生知道地理学习应当勤奋,但往往知而不行或不能持之以恒.即使下了决心,也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一旦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与打击,便会轻易地放弃.7、学生地理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我国一般多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中,不但强调师生互动,更主张生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中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背景的差异,缺乏相互倾听的意识及分享与交流的习惯,合作探究学习常常流于形式化.表现为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同学则坐在座位上发呆,小组汇报时,发言的也仍旧是那一两个学生.此外,性格差异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也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地理合作探究意识。
二、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对学生来说,对学科的兴趣首先来自对老师的认同。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地理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关心学生。同时,还应具备精湛的教学技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单纯讲念,学生被动地听,然后让学生去背,去记,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会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课的方法有所不同,不断变换方式刺激学生,使其有新鲜感。在讲课时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加插一些地理小故事。同时,教师再配以幽默的语言,会使课堂更加妙趣横生。
2、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现实意义,才能产生学好地 理的强烈欲望,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比如:我们在讲气象灾害时,可以联系去年重庆的伏旱天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暖冬天气,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有那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什么?这样让学生感到地理的确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很多问题和现象,这样在他们心里会产生一股要学好地理的强大动力,从而提高了地理学习效率。
3、精心设问,循序诱思,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由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面对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要强,要利于思考和便于讨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量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结合某节课教学目的的要求,设计出为课堂教学服务,且能使这些感性和零散的知识提高到理性知识的提问。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样层层深入,步步诱导,不但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设计得当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自身的情感渗透,使提问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进提问目的的实现,从而获得理想的效果。
4、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况且从心理学讲图形又比文字好记,可以说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学习方法。教学可从地图入手,把地理事物、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因此,平常记忆时要做好图文转换,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学会图文转换。例如一幅等高线图,能从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等。
做题时要学会看图,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先看图名,若是区域图,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可知道其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观察图例或注记;最后观察图像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或图中信息,解决问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会透过现象(图的形态特点事事物的分布等)看本质(提示这一现象的原因或内在规律)。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习效益。
地理有许多相当难理解的图表、地理成因、地理运动过程、复杂的地理方位,如果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讲授,不但学生感到很难理解,而且时间长了,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讨厌学习地理。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象,文字于一体,直观,容易接受。比如:在讲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可以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就很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落实常规,收获细微,做好学法指导。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落实就是能力,实干就是水平。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地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地理,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笔记,完成练习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应试技巧,心理调节等方面,都应该做好指导工作。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更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工作者应该不断地研究地理学科知识,挖掘地理素材,探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使其能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第四篇:郴州市统计执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郴州市统计执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近年来,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统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统计执法作为推进“三个提高”的有力抓手和法制保障,在改善统计工作环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树立统计权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统计执法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统计执法环境受到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计执法效能的提高。因此,如何更有成效地开展统计执法工作,是值得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认真思考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统计执法实践,就当前我市统计执法工作情况作粗浅分析,并提出建议,供参考。
一、统计执法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的高度重视、全市统计执法人员共同努力及有关各方的协同配合下,我市统计执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维护了法律权威。近年来,全市每年统计执法检查单位保持在300家左右,统计执法工作已步入正常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据统计,自2010年来,全市共对936家统计调查对象开展了统计执法,查处各类统计违法案件328起。其中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217起,占总案件数的66.1%;拒报统计资料或屡次迟报(经催报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31起,占9.5%;未按规定设置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台账30起,占9.4%。受到警告并处以罚款的46起,警告并通报批评53起。通过统计执法,震慑了统计违法行为,扩大了统计执法的社会影响,推动了《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贯彻实施,对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扩大查处影响,我局建立了三项执法检查工作制度。一是建立统计违法案件曝光制度。自2006年起,我局建立了统计违法案件曝光制度,采取新闻发布会、记者约见会、公告等形式,公开曝光典型统计违法案件。二是建立统计数据质量信不过通报制度。通过统计执法检查,对统计基础工作差、数据质量问题严重的单位建立数据质量信不过单位通报制度,并在政府绩效考核时酌情扣分。三是建立统计违法典型案件“一票否决”制度。为促进全市各县市区统计执法工作的平衡发展,我局规定每个县市区统计局每年至少查处1例典型统计违法案件,并公开曝光,否则实行一票否决,取消统计工作考核评先评优资格。
(二)有力促进了科学发展。统计执法是抓好“双基”工作的有力保障。我局始终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大统计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行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推进统计科学发展。一是借力执法。这几年市、县统计局注重借助人大财经委、监察局、司法局的力量,联合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借力执法,使基层(企业)重视程度更高,整改力度更大,执法效果更好。二是监督执法。我局已多年聘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担任依法治统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通报统计执法有关情况,并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便更好地监督我们的执法。三是配合执法。局内各专业科室积极配合法规科开展统计巡查和检查,共同会诊,严格把关,确保执法落到实处。四是考核执法。局党组作出决定,规定每个县市区局每年至少查处1例典型统计违法案件,并公开曝光,否则实行一票否决,对推进依法统计不力的实行严格问责。通过加强统计执法,有效解决了基层(企业)统计工作“无人统”、“无力统”、“无据统”和“无序统”等突出问题,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了“领导重视统计、部门支持统计、基层配合统计、社会关注统计、统计人员热爱统计”的良好氛围,为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规范了工作行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对各类统计调查对象和政府统计部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有利于切实规范自身工作行为,做到依法依规办事。一是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围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学习、统计台帐建立、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等基本情况的监督检查,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统计执法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明显减少。我局始终坚持以执法带普法、以执法促工作,不断增强全社会统计法律法规意识。目前全市已有一半以上县级政府统计机构为统计法制机构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便携式彩色打印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办案设施,并优先保障统计法制工作交通工具。二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市、县政府统计机构均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统计执法人员,今年全市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和政府法制部门举办各类统计执法培训16期,参训人数达到400多人次。三是办案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局每年开展统计行政处罚案卷交叉评查,每次参评案卷20个以上。通过统计行政处罚案卷交叉评查,案卷质量逐步提升,统计执法水平日益提高。迄今为止,全市没有发生一起统计行政争议、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案件。全市统计执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连续六年被郴州市政府法制办评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统计执法工作在2010年和2011年全省统计执法专业评比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一等奖。
二、当前统计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基础力量不强。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统计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尤其是县级统计执法力量相当薄弱,普遍存在任务重、装备差、人员少,且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11个县市区统计局的执法人员平均不到2人,其中还有1个县统计局尚未设立统计执法机构,统计执法人员不足与统计任务繁重矛盾异常突出。同其他执法部门相比,人力、财力明显不足。统计执法人员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影响统计执法社会形象和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市、县没有专门的执法车辆保障,执法人员东奔西跑,工作绩效不高;执法人员业务技能不够全面,在全员执法的情况下难以确保统计执法人员既懂得各专业知识、又掌握执法工作技巧,有的执法人员由于自身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程序、方法、规定掌握不够,怕处理不当自己要承担责任,吃官司,因而不敢动真,不敢碰硬,存在着畏难情绪,出现有案不办、压案不查、查而不处等现象。统计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中仍有部分案卷存在处罚依据不充分、程序不合法、法律文书填写不规范等问题。
(二)内外环境欠优。有的单位领导法制观念不强,以含蓄的方式干扰统计数据,有的甚至给统计执法人员施压,阻碍正常的执法工作;有的统计调查对象依法统计意识不强,不知道提供不真实的统计数据等违法行为将会受到《统计法》的处罚,在统计执法被处罚时存在抵触情绪;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贯彻落实还有待深入,对统计执法人员的约束力还不够强,对少数地方存在的违反法定程序、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等行为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还有待完善。
(三)执法水平不高。目前,统计执法存在着重检查、轻处罚的现象。一是避重就轻。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相当部分是易于调查取证、定性处罚和执行的企事业单位的违法案件,而要立案查处难于调查取证、定性处罚或执行的是国家机关、党政干部的违法案件则较少。查处的企业相当部分为规模以下企业或本地影响力很小的企业,而较少查处规模较大企业。还有就是上级没有直接要求的不想查,看得见但管不了的不想查,群众没有举报的不想查。二是处罚不力。对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不够大,大多限于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对于违法行为人来说,这种处罚无异于“隔靴挠痒”,根本起不到震慑力作用。三是探讨不够。对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随着联网直报的实施,统计执法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目前统计执法人员由于疲于应付日常繁琐的事务,没有精力对新出现的问题深入研讨,寻求新形势下创新统计执法方式和推进统计执法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
三、加强统计执法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宣教抓认识。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统计社会环境,是保证统计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一是切实加强宣传。各级统计机构要把统计法制教育培训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防止学法走过场的现象发生。通过强化培训,使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制意识同步提高,依法统计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同时,要以大力开展“六五”普法为契机,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单位负责人统计普法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科学统计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统计执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着力拓宽渠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公共媒体和设立宣传站、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现代网络平台,广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社会公众依法统计意识,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和配合。特别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使其明确自身在统计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增强统计法制观念和履行统计义务的自觉性,支持和配合政府统计工作。
(二)强化重点抓查处。要从指导思想上明确重点,从工作的对象和内容上突出重点,从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围绕重点,以增强统计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统计执法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统计执法工作。一是明确检查对象。围绕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和重要统计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特别要从统计的薄弱环节、社会各界质疑较多和反响强烈的领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二是开展重点调研。在统计执法前,要围绕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和棘手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三是扩大执法效果。加大执法力度,是统计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建设的要求。增强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落实错案追究制度。对于典型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统计部门更要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必要时借助新闻媒介给予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以案释法,以法育人,扩大查案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确立统计执法的权威。
(三)强化人才抓培育。一是选调充实。将综合素质高的统计专业人员充实统计法制队伍,壮大执法力量;关心和支持统计执法人员依法开展工作,当统计执法人员遇到阻力时,要及时排忧解难。二是培训培养。统计法的可操作性首先取决于执法者,统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统计法能否得到正确执行。只有既精通法律又精通业务的统计执法人员,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统计执法工作者,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善于执法。因此,要加强统计执法业务培训,让统计执法人员不仅学习掌握统计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与之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增强对统计法律的信仰和忠诚,增强运用法律思维、法律手段解决统计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的意识。尤其要加快对既懂法律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通过专业人才的带动来激发大家学法用法的热情,通过专业人才的示范和帮助来助推执法水平的较大提高。
(四)强化基础抓规范。建立健全统计综合执法长效机制是确保统计执法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是搞好统计执法协调联动。要加强“横向”联系,主动与纪委、监察局、法制办、法院、司法局等机关联合开展工作,以增强执法的力度和效果。要加强“纵向”联系,在加强与上级统计部门联系的同时,切实加强对下级执法指导监督,完善统计执法考评制度和统计处罚案卷评查制度;要理顺与部门统计关系,建立统计综合执法的长效机制。要树立大统计、大服务理念,加强对部门、行业统计业务的管理、协调和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统计管理制度,帮助部门统计提高业务水平,共同维护统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加强统计规范化建设。要始终坚持将依法统计意识融入日常统计工作之中。通过努力逐步实现统计人员专业化、工作流程化、资料管理规范化、现代信息技术化,将依法统计的理念深入每个统计工作人员心中,为开展统计执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执笔:雷银菊 旷晓耘
第五篇: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难得一次的“下馆子”已经逐渐成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我们的餐饮业随着经济前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餐饮企业,国内其他行业巨头正在进入国内餐饮市场,许多本地的餐饮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众多的餐饮企业中,高级餐饮企业和连锁化的企业往往有着自身的标准,来为消费者提高高质量的餐饮服务。然而更多的餐饮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它们更好的发展。综合国内研究,以及笔者的经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卫生状况不佳。无论是在家就餐还是在外就餐,就餐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就餐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餐环境不仅仅体现在具有高档的装饰,也体现在大厅一块地砖是否发亮,餐盘角落是否有无污点。“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中小规模的餐饮企业往往能够做好大的就餐环境,却容易让消费者在就餐时发现筷架上有小黑点,餐巾布上有酱油渍,让消费者就餐心情全无。
二是服务意识欠缺。餐饮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从业人员数量大,但对质量要求不高,这造成了餐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许多中小餐饮企业因为财力有限,基本不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没有培养主动服务的意识,因此中小餐饮企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服务水平较低,往往是“被动地服务”。
三是饭菜质量方面。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地沟油、剩菜重上等。这不仅在短期内影响了餐饮业的经营,而且从长期会让消费者对餐饮的食品安全存在不信任感。除饭菜的质量安全外,许多餐饮企业对饭菜的口味等方面也有较大的不足。许多餐饮企业的饭菜毫无特色,口味毫无特点,在饭菜质量上没有核心竞争力。不少餐饮企业往往忽略了调味料、米饭质量的把关,与一般的小餐厅相差无几。
四是价格公平合理不足。尽管目前对餐饮企业的价格管理越来越严,但仍有不少的企业在价格设置上违规操作,如设置价格陷阱、价格透明度不高等。如此一来,让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会有不安的情绪,影响就餐心情。
那么在下次选择就餐地点时,就不会做回头客再来企业就餐了。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分析国内外优秀的餐饮企业,特别是最近比较有名的“海底捞”餐饮企业成功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做有效的改进。
一、准确定位,全方位开发
随着国家对公款吃喝的控制,餐饮消费将逐步呈现“个人消费增加、公款消费减少、平均消费水平下降”的局面。餐饮市场形成了“大众化为主,高中低兼顾,多方位开发”的格局。这对餐饮企业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餐饮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周围同业布点和经营情况,以及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条件,选择自己的经营服务对象,作出正确的市场定位,然后根据市场定位确定企业的产品结构。比如高档的餐饮企业可以开出区域来面向普通消费者,实行大众化经营,或者经营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如面、汤包等,来创建独特的饮食氛围。
二、以人为本,改善用人机制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餐饮业,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大到主管人员,小到厨师门童,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本。用人力资源管理课本的话说:企业的问题根源都是人的问题。如何选好人,用好人,关心人,留住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人的培养和使用,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餐饮企业在管理员工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双向选择,能进能出,自由流动;二是能者上,庸者下;三是有职有权,责权分明;四是建立奖励机制,报酬与职务与业绩挂钩,有条件的可推行年薪制、股权制;五是强化监督机制,约束不轨行为。
三、创新思维,建立发扬特色
社会在前进,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餐饮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没有特色的餐馆,生意是红火不起来的;老是学着别人的样子走路,必定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在保持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推出创新菜,才能战胜对手,持续发展。
那什么算是“创新菜”呢?笔者认为主要菜肴具备了“新原料、新调味、新技法、新配制、新款式”五条当中的一条边可认定为“创新菜”,具备条件
越多,其创新含量就越大。当然创新菜必须要符合消费者的口味。没有消费者肯定的“创新菜”不能称为“创新菜”。对于那些没有实力来创造新菜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经常推出一些过去没有生产和供应的新菜,这些新菜不一定要具备上述创新条件,只要消费者喜欢就应该大力开发。
四、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以前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在如今的社会中,企业的宣传已经成为其成功因素之一。高档大型的餐饮企业可以根据资金在常见的平面媒体中进行宣传,如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或者举行主题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中小规模的餐饮企业可以积极利用当今比较热门的SNS媒体,如微博、人人网、团购网等,加强与目标消费者的一对一宣传沟通,以便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了解程度,提升其忠诚度。同时还可以利用消费者的SNS媒体来形成“口碑”效应,让消费者来为其做宣传,打广告,扩大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