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4 11:3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事迹材料》。

第一篇: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事迹材料

吉林省白山方大商贸有限公司

申报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事迹材料

吉林省白山方大商贸有限公司是2000年8月经资产重组而成的省内较具规模的商贸流通企业,主要经营国名酒、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2006年底,改制为民营企业。多年来,白山方大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以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内涵为目标,把创建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收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良好效果。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六项教育”,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智力支撑

多年来,白山方大党委把讲文明,树新风作为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坚持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来促进带动员工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六个教育”,不断营造忠诚、负责、诚信、务实、奉献的浓厚氛围。

(一)深化科学发展观教育。白山方大党委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工作,指导创建活动,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以身作则的作风明显增强。同时,把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有效载体,号召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服务员工,1服务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强化“三热爱”教育。白山方大党委把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作为员工思想教育的基础内容,运用文体活动、知识竞赛、读书演讲、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教育员工树立民族自豪感;运用白山方大的发展史、创业史、荣誉史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意识。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白山方大党委通过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通过学习先进人物事迹,规范员工的思想行为;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努力培养员工良好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四)加强服务意识教育。白山方大党委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奖惩、经营承包等措施,开展了“敬业从爱岗做起,爱岗从尽职开始”的主题实践活动,诚信服务的宗旨深入人心。

(五)注重名牌发展教育。白山方大党委把树立品牌形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突出服务工作这个主题。通过创名牌、树形象、育文化等一系列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创新。

(六)抓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白山方大党委建立健全了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和员工个人教育档案,大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近5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达36期,员工培训面达97%。

二、坚持围绕中心,突出“四大亮点”,努力提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白山方大党委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突出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在名牌发展战略中深化创建工作。多年来,白山方大党委把创建工作与推进企业名牌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党员教育活动,认真查找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名牌发展战略的优化和升级。2010年1月,“白山方大”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目前唯一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二是在诚信体系建设中深化创建工作。白山方大党委把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作为创建工作的亮点,为党员干部购买了《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任何借口》、《执行》、《舍得》等书籍,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在吉林省人代会上,董事长宁凤莲多次提出设立吉林省企业诚信基金的议案。今年初,宁凤莲已将首批20万元“诚信企业先行赔付保证金”递交给了省消协,在全社会倡导了诚信文明经商的新风尚。

三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中深化创建工作。在2010年白山

市抗洪抢险救灾的伟大实践中,白山方大党委向驻白山军警部队及灾区人民捐赠款物50余万元。每年,白山方大党委都与驻地军警官兵开展共建联谊活动,增进鱼水之情,赠送各种慰问品,累计超过300万元。今年初,董事长、党委书记宁凤莲荣获“白山市首届十大拥军模范”称号。

在抗洪、抗震、抗旱、抗击雨雪冰冻、非典、海啸等每一次爱心援助活动当中,白山方大党委都是在第一时间主动参与,多年来,已捐赠款物150余万元。

四是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深化创建工作。

2007年企业改制后,员工工资以每年20%的比例逐年递增,员工的“五险一金”、福利待遇及女员工的特殊待遇、特殊津贴全部到位。每年春节,白山方大党委都对困难员工及家属进行走访慰问,把党的温暖送到员工心中。近5年来,白山方大党委共召开各种座谈会30余次,为员工办实事60余件。同时,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坚持开展企务公开工作,切实维护员工的民主权利。

三、坚持协调发展,抓好“三个结合”,有力促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白山方大党委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企业年度目标管理之中,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群众为基础,以典型为示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促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把创建工作与开展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多年来,白山方大党委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组织全体奔赴四保临江纪念馆等革命圣地,重温入党誓词,引导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无限忠诚。通过开展岗位竞赛活动,涌现出了 “岗位明星”“销售能手”、“优秀营业员”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二是把创建工作与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结合起来。白山方大党委把培养、选树先进典型作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学习当代先进典型和身边先进典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人生价值,把学习先进典型的优势转化为提升精神状态、推动企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不竭动力。

三是把创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多年来,白山方大党委紧紧围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合力,实现了观念、内容、方式、机制、硬件建设的“五创新”。

今后工作中,白山方大党委还将不断总结经验,形成长效机制,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局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第二篇: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

【人物一】郭明义:把幸福给你:“雷锋传人”郭明义30年的爱心之旅

郭明义是辽宁鞍钢集团有一位普通工人,他只是铁矿管理人员,妻子是医院高级护士,本来家庭生活并不困难,但为了帮助别人,全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他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连上大学放假回家的女儿也只能住在临时搭的床上。他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6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他常对妻子说,同那些特困家庭相比我们还算富裕,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会活得充实而快乐!

【人物二】王文珍:没有硝烟战场上的“提灯女神” 废墟中救出“芭蕾女孩” 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文珍入伍33年来,一直奋战在一线临床护理岗位,始终用亲情温暖病人,用真情服务病人,用博爱帮助病人,被患者誉为“和谐天使”。她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受到各级表彰嘉奖23次,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9年荣获第42届国际南丁格尔奖。

【人物三】阿尼帕:一口“团圆锅”4个民族19个娃

一位维吾尔族母亲,除了自己亲生的9个儿女,还含辛茹苦地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个孤儿。她就是72岁的青河县青河镇居民阿尼帕·阿力马洪。为给一家20多口人做饭,她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铁锅,被称作“团圆锅”。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阿尼帕夫妇用破棉絮搓成条,做成小油灯,19个孩子们就在这一盏盏跳动的灯光下读书学习,上完了小学、中学。孩子们没有一个因为家里贫穷而辍学。在阿尼帕妈妈的眼中,这些孩子从来没有民族之分,“他们都是我的孩子,都是我的血脉,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人物四】毛陈冰:“80后”女孩千里走单骑 救人不留名

在一次献血时,毛陈冰得知自己是AB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万分之三,因稀有被称作“熊猫血”。从此,她格外注意这方面的信息,还加入了名为“一家人A群”的稀有血型QQ群。2007年9月14日,毛陈冰从QQ群中看到一则求救信息:贵州省黎平县29岁的农村孕妇杨昌花,因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而她的ABRH阴性血型非常稀有,整个贵州省的血库里都没有,急需帮助。为了远方那个危在旦夕的生命,毛陈冰决定立刻去献血救人。【人物五】刘丽:“最美”洗脚妹10年间资助百余贫困生

刘丽出生于安徽颍上县农村一个贫困家庭,只念了5年书便因贫辍学,但她用在福建厦门做洗脚妹攒下的辛苦钱捐资助学,延续了几十个穷孩子的读书梦,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了她的爱心团队。她曾当选“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洗脚妹”。

【人物六】许月华:从无腿少女到“板凳妈妈”—苦难里的向日葵

她没有腿,只能依靠两个小板凳艰难行走;她是一名孤儿,又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在湖南湘潭市福利院,身高不足一米、靠两个小板凳“走路”的许月华,37年来用自己感恩、坚强、甘于奉献的心,给予福利院的孩子们完整的母爱。人们尊称她为“板凳妈妈”。

【人物七】厉莉:三年两捐干细胞的“最美女法官”

2007年和2009年,厉莉先后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次数之多,捐献间隔之短,在医学史上都称得上是罕见。厉莉用不计后果、毫无保留的付出,延续了小颖三年的生命。大爱无言,大爱无形,大爱无疆,厉莉用爱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

【人物八】:王文忠:亿万富翁“跳槽”当上村支书

2007年9月21日,享誉北京雅宝路的皮草商人王文忠独自一人从北京回到芍药村,挑起了村支部书记这副沉重的担子。

在王文忠的带领下,芍药村从过去当地有名的穷村、乱村、落后村,成为河北省的文明村,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500元增加到5000多元,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王文忠还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20多年来,王文忠为社会捐助的资金超过千万元。他说,“自己有经济条件了,就应该为社会尽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人物九】“交警爸爸”王振治:给4个残障儿童撑起完整的家

王振治,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城大队安监中队民警。家庭并不富裕的他,3年来与妻子一起收养了4个非亲非故的孤残智障儿童,被同事和身边群众亲切地称为“交警爸爸”。

【人物十】董明:用双腿举起奥运火炬——打动总理的残疾女孩

武汉女孩董明,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残奥会形象大使,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她用残疾的身体追逐着一个个完整的梦想。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了她,温家宝总理为她题词:身残志坚。

第三篇:文明单位事迹

河北馨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创建文明单位先进事迹材料

我公司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加大三个文明建设的力度,提高了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取得了新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检验和提高创建工作的效果,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建设和品牌建设,我公司严格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行风建设的文件精神,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行风建设,大力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流程与服务用语,建立了客户满意度的调查反馈机制。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广大员工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充分发挥民主机制,大力开展民主建设,依法保障职工群众参与公司决策和监督的权利。

通过上述工作,公司社会形象有了新的提高,广大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呈现出乐观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极大地促进了经营工作的开展。

馨帛集团公司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高效、负责的集体。班子成员立足团结稳定和公司实际情况,统一思想认识,深入调查研究,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正确性。

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以“推动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提高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目的,认真开展了“以案说纪”警示教育活动,切实使党员干

部的思想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进一步巩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馨帛集团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坚持“依法经营、文明服务”,不断开拓进取,开创了经营工作的新局面,工作成绩和主要经济指标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2009年10月份,我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立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企业理念和质量方针,管理与服务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质量管理逐步融入公司日常管理的主要方面。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2004年~2010年,公司相继出台了一大批规章制度,企业规范化管理取得新的成绩。

经营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各项主要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新业务开发取得突出成绩,2010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380万元,馨帛公司积极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三德三做”活动,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员工培训教育工作。我们立足公司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对员工能力、素质的需要,积极编制和落实培训计划,着力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倡自学成才,鼓励在职深造。2008~2010年,我们先后举行了质量管理、技术业务、汽车安全驾驶、消防知识等内部培训,参加了绩效考核、统计技术应用、安全生产、养老保险、党务宣传等外部培训,对提高员工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公司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使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机制得到有效实施。2010年上半年,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民主表决的形式对职工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改选,并讨论通过了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在内的四项规章制度。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种形式,不仅有效保障了职工群众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而且大大提高了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意识。

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具体,几年来公司未出现任何责任事故;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公司职工无违法乱纪现象。

今后,河北馨帛纺织集团公司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企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工作,使三个文明建设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更加紧密的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公司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推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2011-12-9

第四篇:全国第三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简介

全国第三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简介

(一)北京大学教授

潘文石同志事迹简介

潘文石,男,67岁,民盟盟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1990年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潘教授身体力行,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并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是他的座右铭,他对科学研究始终抱着严肃、严格的态度。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生物学领域,特别关注濒危哺乳动物的保护。在科研中,他虽然在某些领域已经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在没有确切的把握之前,从不轻易发表论著或宣布什么最新发现。他常说:“我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发表一篇论文或写一本书。论文虽然有用,也能换来个人的名利,但是很可能无法解决关键的问题。我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是,只有迎接挑战,不断努力,探索求新,把科学作为争取人类幸福的手段,我们才能接触到科学研究的本质。”

潘教授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纯理论的研究,还紧密地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1984年底,他率领一支年轻教师和研究生队伍,在秦岭对野生大熊猫生存适应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学发现,澄清了许多大熊猫科学研究上的疑团。面对秦岭南坡存在的过度采伐现象和大熊猫面临的危机,他致信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建议在秦岭大熊猫的密集分布区内停止砍伐森林,成立新的自然保护区。这一建议被立即采纳,1995年,秦岭大熊猫最重要的分布区内全部停止了砍伐,成立了新的自然保护区。

1985年3月,潘文石教授带着两位研究生和一位本科生背着沉重的登山包进入秦岭南坡。由于经费紧张,他们必须时时精打细算。从北京至研究地区,先坐35小时的硬座火车,后坐8小时的长途汽车,再等待林区过往运输原木的汽车,才能辗转到达野外工作站。大熊猫生活的高海拔山区冬季严寒逼人,林业工人都下山过冬去了,潘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为了追踪大熊猫,却一直坚守在这深山老林中。他们为了节约时间和木炭,经常把很多土豆和大米熬成一大锅,一连吃几天,直到转移到新的工作点。野外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最困难的是长期缺乏油水,有时连主食都不够吃,总感到饥饿。这种状况持续了8年之久。在这8年中,寒冷的冬夜,他们住在四面透风的破旧工棚里,不敢生火,只好把身子钻进鸭绒睡袋里,一只手拿着蜡烛照明,一只手写研究日记。1989年8月,第一只佩带无线电跟踪颈圈的大熊猫“娇娇”产下他的第一个幼仔。为研究这个大熊猫母幼家庭的活动和移动方式,他们背着帐篷、仪器和小型发电机等跟随大熊猫在深山峡谷之中跋涉。1996年,他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上。探索一种在贫困地区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的途径。自1996年11月始,他带领研究小组在广西崇左建立了野外研究基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对白头叶猴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他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白头叶猴及其栖息地的科学资料,他还热心参加当地的社区建设,帮助白头叶猴分布区四周的农民改善饮水条件和发展沼气。

潘文石教授重视教书育人,他在给历届大学生和研究生上第一堂课时,总要讲到,“我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和人间社会的种种阻遏面前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潘文石教授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真正做学问的年轻队伍。他带的研究生,在就读和毕业后取得了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成为治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成了治学做人的典范。

天津市新华中学教师

朱兆林同志事迹简介

朱兆林,女,39岁,中共党员,天津市新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共十六大代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两届)、天津市优秀党员、津门女将、市十佳青年教师、市“三育人”标兵、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是市级学科带头人。

她注重理想教育,心理教育。她给学生们讲一代伟人周恩来、风华绝代钱钟书、具有海拔高度的居里夫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她让“2004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感动着她的学生,激励他们成长上进。在她的培养教育下,学生们提高了对党的认识,仅一个班就递交了16份入党申请书,6名学生升入高三后就光荣地入了党。

她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有位学生没有完成语文作业,却交上一篇颇具《诗经》味道的“检查”。她就用这份“检查”做教材,让学生们知道什么叫做有文采,应当怎样学好语文。这位同学酷爱军事,她就鼓励他,好好学习,实现理想。最后这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解放军电子工程科技大学。朱老师说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她要独具慧眼去发现学生身上潜藏的特长。班上有个特别自卑的女孩儿,朱老师在日记中发现了她的文学天赋,就专门为她写了篇文章《来点傲慢与自信》,又选了该生的一篇文章,送到天津日报社,结果两篇文章发表于同一天的《天津日报》“教育天地”版。此事对学生影响极大,高考填报志愿时,这位学生说:“老师,我也学你。”于是郑重地填上了师范大学中文系。

她尝试成功教育,让成功、快乐、和谐、希望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在学生中树立“人人能成才,天天有进步”的观念。她常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她让学生演课本剧,班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编剧、小导演和小演员,学生们从成功的快乐中获得了学习上的收获。她在课堂开设五分钟演讲,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在兴奋、快乐、充实与期待中渐渐提高了语文能力,悟出了成功的奥秘。

朱老师用爱心赢得学生的进步和健康成长。每年元旦,她送给每个同学一份礼物。第一年元旦,她的眼睛刚做完大手术,虽然一只眼睛缠着厚厚的纱布,但她仰着头倚在墙上给120个学生每人写一张贺年卡。第二年元旦,她用劳模奖金1500元和200元工资,给每一位学生买了一本《在北大等你》。第三年,她从每位学生写的诗中精选1至2首,用自己的劳模奖金出了一本精美诗集《小荷才露尖尖角》作为毕业纪念。18年来,她坚持每天晚上备课、查资料。她还告诉学生:“别管多晚,你们随时可以拨打我的电话解惑答疑。”她还从工资中拿出600元,资助困难学生,为晚上补课的学生买饼干、面包。为了给学生补课,她经常放弃午休。

她带的三届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她教的2004届特长班有10名学生被保送上重点大学,其中3个清华大学、2个北京大学、3个复旦大学(1个直读博士)、2个北京航空大学。她参加全市七学科多媒体创优课大赛,获一等奖。在学校四次由学生进行的教学评估中均获高分。应《天津日报》“名师家教”的邀请,她为天津市高三考生举办讲座,获学生投票评选的“最最最喜爱的老师”。她完成了两项科研课题,论文获全国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还承担着国家级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与导读研究”的研究任务。她以惊人的毅力,在完成一线教学任务的同时,有5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一等奖,发表70余篇有关教育教学的文章,独立完成或主编了15部书籍。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李保国同志事迹简介

李保国,男,46岁,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李保国深知,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河北省的一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并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邢台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在内丘县富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苹果生产中,生产出的优质苹果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创出了国内著名的“富岗”苹果品牌,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大量的实践,使学生看到了学农也会大有作为;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可喜变化,巩固了专业思想,坚定了“学农爱农”的决心和信心。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自己调整教学内容的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先后主讲了《高级经济林栽培专题》等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主持完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二项。他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学生。他教的毕业班,25%的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他带的硕士研究生,70%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李保国讲:“我自己就是农民出身,农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他自己出钱为贫困学生交学费。他主动和学习后进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努力上进,完成学业。别人不愿意上的课他去上,别人不愿意管的班他去管,别人认为是“刺儿头”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和他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些毕业十几年的学生,有了困难他仍然一如既往给予帮助。

他曾荣获“全国振华扶贫奖”,“全国科技兴村先进个人”;先后6次被授予“河北省山区开发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还荣获河北省“特等劳模”,保定市“劳动模范”,“保定市教育系统红旗手”,“保定市生产建设红旗手”,和“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先进个人”等荣誉和称号。

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学校教师

康毅同志事迹简介

康毅,男,37岁,中共党员,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校长。曾获山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章;1998年获地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工作者。

康毅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十六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家乡恶劣的自然条件铸就了他坚毅、豁达的个人品格。在前元庄村老支书、被誉为当代“吕梁英雄”的老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使他从小立志建设家乡,造福家乡。作为一名山村教师,他潜心执教、呕心沥血、吃苦耐劳、认真钻研教学业务,苦练教学基本功,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成绩连年名列全县前茅,是柳林屈指可数的山村县级教学能手。

1998年康毅同志出任前元庄实验学校校长,以其卓越胆识,继续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村校一体”、“三教统筹”、“教科劳兼顾”的办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了前元庄实验学校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辉煌。

199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亲临前元庄指导工作;2003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前元庄实验学校亲笔批示“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坚持‘农教结合’的办学方向,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教学、科技和生产相结合。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教育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值得重视。”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曾做过“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改经验符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办教育的实际和方向”的亲笔批示。2003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以《学习化的村庄》为题,详细介绍了办好前元庄实验学校,致富前元庄山村的成功经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等多家报刊和《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站都登载介绍过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改经验。

教育的力量、科技的威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实验学校“科教兴村”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前元庄普及了三年学前教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青壮年农民中有27人获得山西省农民技术员职称,有14人获得省成人中专学校毕业证书。农民人均收入增至2000元,是1987年实验之初的650%。村里普及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71%的人口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前元庄村风村貌明显改善,在这里无打架、无赌博、无盗窃、无上访、无封建迷信和邪教邪说,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五无村”。

多年来村校共获得各级各类荣誉80余项,学校先后获“吕梁名校”、省、地、县“文明学校”,山西省教育“红旗单位”等称号。目前,康毅同志正在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的改革洪流,开创更加辉煌的业绩。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额尔敦扎布同志事迹简介

额尔敦扎布,男,56岁,中共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在从教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额尔敦扎布教授教书与育人并重,不仅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理论知识,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求学、治学的态度和做人的道理。他常说:“先要学会做人,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好学者。”他的学生多年以后还经常谈论先生的学识,更谈论先生那使他们受益无穷的师德风范。额尔敦扎布教授在科研方面始终强调并坚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坚决反对学术腐败,反对做毫无意义的表面文章。他的治学态度一直感染着他的几千位学子,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个人。

额尔敦扎布教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科研第一线。从教以来,进行蒙汉双语教学,先后培养专科、本科各族学生数千名。1986年开始培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第一导师、导师组负责人,先后招收全日制研究生60余名,其中4名研究生晋升为教授,十余人考取博士,多数已晋升副教授,还有数人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自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他主持工作的研究所招收同等学历硕士学位研究生班以来,已招生5届,学员人数已达400余名。在教育教学中,他率先提出并实践“飞鸟型模式”,即:以科学献身精神为鸟首,“一机三论”加外语为两翼,坚实的专业知识为鸟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为学生开设专业日语课程和用日语讲授现代经济学等课程,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学专业日语授课的空白。1986年以来,他翻译和编写了8部专著,撰写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多部,其中一部获得教育部一等奖,填补了蒙古文教材空白。

额尔敦扎布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课题三项:联合国教科文组《中亚游牧文明变迁》、剑桥大学《内亚文化与环境》、日本东北亚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开发与中小企业改革》;自治区规划课题一项: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之经济学研究;普通高校重点领域项目两项:晚年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鄂尔多斯模式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剑桥大学内亚中心和日本《经济论集》、《开发编集》等刊物发表,在国内蒙汉文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这些论著成为本科生、研究生的读本。2003年2月26日,中央电视台12台以“鄂尔多斯之路,访额尔敦扎布经济学教授”为题报道了他对鄂尔多斯模式的概括、意义及其与温州模式区别的研究成果。他在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深得兄弟院校的推崇,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多所区内高校聘他为客座教授或学术顾问。他还在西方经济学说研究会等5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在内蒙古经济学会等7个自治区学术团体担任副理事长职务。

为了表彰额尔敦扎布教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工会、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部门和单位多次予以表彰。并一次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三次获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次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学科特等奖,被评为自治区“三育人”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回国留学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

张先治同志事迹简介

张先治,男,47岁,中共党员,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会计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首届杨纪琬奖学金“指导教师奖”获得者(全国四人),辽宁省自强模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三育人”标兵。他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铭言,在教学第一线润花著果、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他自幼身患残疾,但身残志坚,46岁时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十名代表之一受到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对学生、对教育事业负责是他从教二十年来不变的信念。无论科研与行政工作多么繁忙,他始终坚持承担着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各层次的繁重授课任务。他讲授八门课程,其中六门是新开课。他在本科教学中大胆尝试案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推出项目教学法,在博士生教学中开设研究室和研究论坛,进行大量从无到有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经常工作到深夜,据学生透露,打开电子邮箱,经常会在凌晨的某一时刻收到张老师修改的论文!他从不在学生的论文上署名,却常常把自己研究中的新发现、新思想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完成新的研究。他把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培养学生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视为己任。他为学生上第一堂课时总是把“做一个诚实、正直、品德高尚且有益于社会的人”作为重要主题。

他秉信爱生如子的师德风范能收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抗击“非典”时期,他不辞辛劳,放下教授和院长的架子,担当起班主任的职责,他不顾自己身有残疾,身先士卒,亲自到每个寝室检查卫生并作思想工作,鼓励学生取得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他自己花钱为其购买资料、支付返家路费等。学生生病,他无论是否出差在外,总是如慈父般的嘘寒问暖。学生遇到挫折,他也不惜宝贵的时间来开导劝慰,及时把他们引导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方向上。“张老师是我们做人的表率”是学生对他最中恳的评价。

他在学术领域不息探索、大胆创新,先后发表了二百余篇论文,出版了6部专著,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3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奖;他还关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地方经济建言献策、为企业经营出谋划策,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殚精竭虑,成功策划、举办了东北地区高校教师研讨会,倡导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贡献的高校学术研讨氛围,被评为大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9年张先治教授在美国学术访问期满,尽管已经接到了另一所高校的正式访问邀请,他却义无反顾地如期归国。在创业艰难时期,曾有多家企业重金相聘,他却始终不肯离开三尺讲台。在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他却无怨无悔的致力于国家重点学科的审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开展、会计学院整体科研实力的谋划,以及对青年教师手把手的辅导,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无私地奉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果树新村小学教师

马宪华同志事迹简介

马宪华,女,41岁,中共党员,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果树新村小学教师。1996年,她服从组织安排,只身一人从条件较好的学校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果树新村创办小学。

马宪华到果树小学报到的时候,在20多平方米土坯仓房教室里能看到的,除教育局带来的20套桌椅和一些课本、文具外,再就是十几个来上学的孩子。望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从马宪华家到学校,单程34华里,途中要翻4座山,过5条河,骑自行车要走两个小时,遇到雨雪天气得走三个多小时。她每天天不亮就出发,晚上顶着星星才到家,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雨天一身泥,春秋要趟带冰茬的水过河。1999年夏的一个雨后,她强行过河时被山洪卷下水,多亏对岸的几个村民把她救了上来。

虽然工作环境艰苦、教学条件太差,但马宪华想:既然担起了这份责任,就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她要让孩子们接受正规教育。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除了英语其它的课程都开了,每门课她都认真对待。每周她要上35节课,还要为插班生补课。每逢期末考试,她都到市第一小学取回密封的试卷,请村长拆开并监考,考完后再将试卷封好送回一小判卷。学生的各科成绩都很好,跳级和插班生也在80分以上。所以,当这里的三批31名学生读完三四年级后转往市内小学时,各校都乐于接收。老师们反映,马宪华的学生成绩好、品行端。现在她仍每天往返于这段崎岖的山路上,教着24名六个年龄段的孩子,这是全村所有学龄儿童。村民们深情地说:马老师是用做人的良心和标准在教我们的孩子。

由于她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教学工作中,因而很少顾及自己的家。除了节假日,家里的事她一点也帮不上忙,家里有多少鸡鸭她都不知道。丈夫干着繁重的农活,还要做家务、照顾孩子。到果树小学去的时候,七岁的儿子刚上小学,学校离家有两公里的山路,遇上放学没有同伴时,吓得不敢走,经常含着眼泪进家门。她为此愧疚,但看到学生们在一天天进步,她感到了慰藉。当耳闻马宪华的感人经历,又目睹了她的艰苦环境后,东北师大一位教授感慨地说:“她,是真正的人民教师”。

她的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她的事迹在全国多家媒体上播发,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看了她的事迹后批示:要宣传好马宪华精神。市、州授予她“师德标兵”、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她“山区人民的好教师”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向他学习。去年3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她出席了表彰大会并在京作了事迹报告。9月10日她参加了全国优秀农村教师座谈会。两次进京,她分别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的亲切接见。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宋文同志事迹简介

宋文,男,40岁,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劳动模范,省第九届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运筹学会理事,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宋文同志曾留学波兰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获得博士学位。在波兰留学和工作期间,他多次放弃了波兰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等国家重点单位的高薪聘请及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于1999年1月回到哈师大数学系工作。回国后又多次被邀请到国外和境外的多所高校访问和讲学,同时也有多所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均以高薪、住房等优厚条件聘请。但为了黑龙江的教育事业,他谢绝所有诚聘,甘心留在哈师大工作。他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累累硕果。他完成的科研项目曾获2001、200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于2003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宋文教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教书育人。宋文同志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刚参加工作,便担任89级2班的班主任。他每天都深入到班级和学生一起上晚自习,给学生辅导专业课,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1999年回国以来,已指导毕业2届6名硕士研究生,均获得硕士学位、其中3名硕士考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指导1名博士研究生和7名硕士研究生。宋文同志多次获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奖,“教书育人”先进青年教师称号。宋文教授热爱科教事业,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近十年来孜孜不倦地钻研非线性分析与最优化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非线性分析、微分包含以及向量优化、向量变分不等式等方向做出大量出色的工作。如在国际知名的J.Math.Anal.Appl.,J.Optim.Theory.Appl.,Studia.Math.,NonlinearAnalysis,Math.Meth.Oper.Res.等刊物和系统科学与数学等国家级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国际上有极大影响的16篇论文被收入科学引文索引(SCI)。1998年在波兰科学院出版了一本专著《DualityinSet-ValuedOptimization》(英文、波兰科学院出版)。在集值分析、向量优化的对偶理论、有效点集的拓扑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深受国内外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许多专家同行多次来函索要单行本,并主动提出合作研究其重要结果。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并为国际核心刊物审稿。宋文教授作为科学研究主要完成者,参加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省教委科研项目三项。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厅骨干教师基金、省人事厅博士后科研启动资金各一项。现主持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参加并完成的科研项目“非线性分析、算子广义逆及其应用”,“巴拿赫空间结构理论与集值优化”分别获2001和200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且三次获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五篇:120806-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

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主要事迹

第一篇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人物一】郭明义:把幸福给你:“雷锋传人”郭明义30年的爱心之旅

【人物二】王文珍:没有硝烟战场上的“提灯女神” 废墟中救出“芭蕾女孩” 【人物三】阿尼帕:阿尼帕妈妈的幸福生活:一口“团圆锅”4个民族19个娃

【人物四】毛陈冰:“80后”女孩千里走单骑 救人不留名

【人物五】刘 丽:“最美”洗脚妹10年间资助百余贫困生 饱受非议从未放弃

【人物六】许月华:从无腿少女到“板凳妈妈”—苦难里的向日葵

【人物七】厉 莉:三年两捐干细胞的“最美女法官”

【人物八】王文忠:亿万富翁“跳槽”当上村支书

【人物九】“交警爸爸”王振治:给4个残障儿童撑起完整的家

【人物十】董 明:用双腿举起奥运火炬——打动总理的残疾女孩

【人物十一】阿里木江・哈力克—肉串慈善家:烤卖30万串羊肉串 攒10余万助贫困生

第二篇 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人物一】英雄战士邰忠利:最后一跃铸就了壮美的永恒

【人物二】王茂华、谭良才:“英雄翁婿”火海中勇救六名儿童

【人物三】甘占恩:见义勇为少年郎

【人物四】冯思广:80后飞哥生死五秒惊天一坠

【人物五】丹增尼玛和仁青达瓦:“90后”大英雄

【人物六】胡文传:从“大义父亲”到“光明使者”

【人物七】刘 薇 曾庆香:瞬间诠释生命的永恒

【人物八】纪长秋:为护公家17万元 以残疾身躯勇闯“枪林弹雨” 【人物九】刘兴元、刘贺龙:父子联手救人感动三省

【人物十】吴菊萍:最是那一接的爱与美

第三篇 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人物一】刘延宝:一家四代守烈士墓【人物二】王文彬:【人物三】孙东林、孙水林:信义好兄弟【人物四】孙 影:中国最美“包工头”扎根山区撵也撵不走【人物五】唐中和:【人物八】马国林:好男儿变卖家产【人物七】丁新民:敢为人先的筑路硬汉【人物八】李郁林:普通教师替妻还债

63年

85岁老汉63年守护烈士墓

48年的孤独坚守!“麻风村”的守护者!

3年替兄还债60万 亏厂转盈后归让寡嫂

第四篇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人物一】杨善洲: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 一座不朽丰碑

【人物二】何祥美:中国枪王,三栖精兵

【人物三】沈 浩:永远留在小岗的“第一书记”

【人物四】马军武、张正梅:国境线上的守边夫妻:巡边29万公里【人物五】庄仕华:丹心映边陲 大爱动天山

【人物六】孔祥瑞:时代蓝领

【人物七】李文祥:“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人物八】王争艳:80元“小处方”医生

【人物九】“唯民书记”文建明

【人物十】张雅琴:10个男书记管不好的村子 她管好了

【人物十一】“溜索医生”邓前堆:溜索行医28年

【人物十二】邵春亮:600位少数民族学生爱上76岁邵“老爹”

【人物十三】常德盛:蒋巷好支书45年“让财”上亿,村官楷模

【人物十四】李 影:80后女孩管公厕:施“魔法”成文明窗口

年 23

第五篇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人物一】孟佩杰:8岁起侍奉养母12年 90后少女背瘫母上大学

【人物二】王冬梅:重恩情 尽孝道 这就是爱的脊梁

【人物三】张 蕾:80后女大学生带盲父求学

【人物四】王 欣、顾金钟:坚强妻子坚守18年 残疾丈夫成警界“保尔”

【人物五】曹阳飞宇:爸爸 让我为你扛起一片天

【人物六】陈 九:最坚强母亲:90岁老太成3个男人顶梁柱

【人物七】杨德碧:19年如一日孝顺前夫的岳父母

【人物八】李建珍:用大爱维系3个幸福家庭

【人物九】王现伟:一名普通军人与死神抢妻的争夺战

【人物十】陈礼国:“两半生命”:一半守导弹 一半守爱情

【人物十一】朱清章:孝心奇迹 59岁老人唤醒沉睡31年的养母

下载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奖人物事迹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1名) 郭明义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王文珍(女) 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 阿尼帕·阿力马洪(女,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及颁奖词(精选5篇)

    德耀中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及颁奖词 【颁奖词】善行无疆!你们用滚烫的心,热情的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你们崇高的利他精神,是流淌在中国人身上的血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标......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中学生 2. 学科:语文 3. 课时:一课时 4. 课前准备:学生搜索苏中园......

    文明单位事迹材

    文明单位事迹材料----唐山丰南冷轧镀锌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唐山丰南沿海工业区,该区属于渤海经济圈腹地,南临渤海,西接京津,丰南沿海工业区北距北京约200km,南距天津约100km,东距曹......

    文明单位标兵事迹范文合集

    一年来,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团结实干,扎实工作,医院就医条件不断完善,医疗质量显著提高......

    文明单位先进个人事迹

    我进入商专工作已经快十年了,这10年来我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点滴做起,对工作脚踏实地;富有爱心,对学生真情实感。正是拥有这个信念,我从未放弃对工作的热爱,尽职尽责,勇于创新。尤其......

    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事迹简介(五篇)

    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事迹简介李影,女,汉族,1981年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厕管理员。 一位80后年轻姑娘,不嫌活脏,不怕事......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安徽候选人事迹介绍

    古饶中学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投票的通知 全体教师、同学: 今年三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部署启动了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