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悲的人
~-7-11 字数:1008
读完《雷雨》,“到底什么才是公正”这个问题在我脑中徘徊了好久。为什么故事的结局那个最该死、最该疯的人安然无恙?为什么那么多无辜的人就死的死
疯的疯呢?
周朴园,故事的源头,作为一个旧社会的资本家,言行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图和阴险狡诈。假如当初他没有抛弃鲁侍萍,那鲁四凤、繁漪就不会出现,那么周萍的两段恋情就不会发生,那么惨剧也不会发生。可这只是个假设,事实上因为他的贪婪,他的无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导致悲剧的发生,但是到了最后,鲁四凤、周冲、周萍死了,鲁侍萍、繁漪疯了,鲁大海不见了,唯独他完整无缺。可我们知道事实上他失去了一切……
那么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从一直随身带着的旧家具一直保留着夏天关窗的习惯,到几十年都一直穿着的旧衬衣,都可以看出,朴园对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实朴园爱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几年前那个美丽温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现在他眼前的这个女人。周朴园所期望的是“最~、最有秩序”的家庭,实际上它是一个丑陋的、混乱的家庭。妻子繁漪与他感情不和,处处与他针锋相对,并且与大儿子周萍有私情。二儿子表面上对他毕恭毕敬,实际又敬又怕,不愿与他多接触,周朴园在这个家里,空有家长的尊严却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间的真情。所以当年那个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托。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填补自己空虚的心,当他思念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慌了阵脚,资本家的势利、狡诈暴露无疑。他认为侍萍会来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旧帐,害怕自己的名誉和财产受到威胁。这样,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便把他的嘴脸暴露了出来,鲜明的性格跃然纸上。
曹禹最喜欢繁漪这个角色,但他没有刻意美化她。她的发疯是她唯一的下场,因为她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一个占有欲如此强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后,她只能疯。我也很可怜她,两个男人都抛弃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为是的爱情中毫无头绪地磕碰,也许她只有这个下场,也是因为作者怜惜她,确实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怜的女人!
矛盾的冲突穿插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每个人也由矛盾的驱使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下场,似乎唯独周朴园的例外,可我还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苟活。试问如果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到底是死的人可怜,还是活着的人可怜呢?他看着身边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最受煎熬的就是他了,可能曹禹先生要的就是这个感觉吧!
第二篇:驴可悲也诗歌
时常梦见你是一匹奔驰的骏马
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奔腾
你说,你可以承担起千里送信的重担
望着你矫健的身躯 我为你鼓掌
真正见到你我却有了一丝丝担忧
梦中的骏马在遇到苦难时总会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
这是不惧挫折奋勇前行的撕裂精神
但你,是沉默的那一天,我发现你走进了驴群
你展示你的身躯,展示你的才能
渐渐的我发现你对石磨产生了深深的兴趣
当你走到石磨前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的时候
我在呼喊,这不是你的工作,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你依然选择套上装备拉起了石磨
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无比失望的口气
一天,两天,半个月,一个月
你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这个不属于你的群体
你是领导者
现在却变成了环境的被动者
庸者,非骏马也
岁月在变,在岁月的洗礼中
你渐渐褪去了我梦中的骏马
原来你真的是一头愚蠢的驴
也许命运就是这样
驴也,没了石磨的转动
却也落了个卸磨杀驴。
驴生,可悲也!
第三篇:可爱又可悲的三毛
可爱又可悲的三毛
——《三毛流浪记》有感 《三毛流浪记》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了,每次读时我的心里都是酸酸的。三毛是一个没有父母,没有家的流浪儿。他看见小羊、小鸡、小狗都有父母的疼爱,泪水不禁哗哗地直往下掉,他多么想有一个家呀。但是他却不能办到,他只能把温暖的太阳当作爸爸,把柔和的月光当作妈妈,以此来抚平自己幼小而脆弱的心灵。
他听说上海有吃有喝有玩,是一个人间天堂,于是,他便来到上海,但是,他却看到上海一片混乱,哪里像是个人间天堂?哪里有饭吃?可怜的三毛啊,在寒冷的冬天只能穿着单薄、破旧的衣裳,冷得瑟瑟发抖,却无人帮助他。富人家里大摆宴席,山珍海味,酒足饭饱,而离那“仙境”只有一墙之隔的三毛,却只能默默躲在墙角,饥寒交迫,无家可归。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每到冬天,我总是被棉衣裹得厚厚的,一点也不冷,可是三毛却„„ 有一次,三毛和小男孩外出捡破烂,路遇一个大伯,送来一堆罐头、礼盒,并叫三毛他们拿着这些食品拍照,照完相,大伯突然露出凶相,一把夺过三毛和小男孩手中的食品,赶他们走。三毛和小男孩的照片被贴到救济社的门口,原来是救济社的社长要为自己歌功颂德,把三毛他们找来作假证,三毛和小男孩气愤极了,拿出笔,把照片上的三毛和小男孩都改成社长的样子,还画了一只手,写上‘都是他’三个字,指向社长的照片。”
可怜的三毛,我原以为他终于遇到好心人了,没想到竟是个“烂好人”!但是,我又想了想,在那样的社会中,三毛能遇到什么好人吗? 三毛虽然身处如此险恶的社会,但值得庆幸的是——生活并没有抹杀掉他的善良、坚强、乐观。虽然没几个人疼爱他,但是有人需要帮助时,他还是会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小明摘桥旁的小花,一不小心掉到河里,一旁的三毛见了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把小明救了上来。一位年轻人把一位长着白胡子的老爷爷推倒了,三毛见了连忙把老人扶起,坐到马路边,把他好不容易得来的烧饼分给了老人一半。三毛才吃了一口,发现老人已经全部吃掉了,三毛想了想,把他仅有的一半烧饼也给了老人,之后三毛却饿着肚皮走了。三毛真是个舍己救人的好孩子。
故事的结局让我又爱又恨。我爱:三毛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我恨:为什么三毛要历尽诸多磨难?结局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是这样的:三毛从贼窝逃出来后,没有了住的地方,又成了流浪儿。这天,他来到一个乱哄哄的十字街头,睁大一双眼睛,东张西望,他看呆了。他看到的是一个多么混乱的世界啊!这边是大资本家、大商人在大摆酒席,大吃大喝。他们喝足了吃饱了,就去跳舞、赌钱、叉麻将。而那边却躺着几具死尸,没人管没人理,不知是冻死饿死的穷人,还是被警察打死的好人。马路上大汽车、小汽车一辆挨着一辆,汽车顶上装着好些大大小小的木箱、皮箱、大提包、小提包。他们都是当官的,要乘飞机逃跑了。因为上海要解放了,天要亮了。这些三毛当然还不知道。但是,三毛想起了监狱里张叔叔说的话,他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光明世界呢?”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不要等到灾难降临时,才后悔莫及。我们也应该像三毛一样,在灾难降临时无所畏惧,就像一个故事所说的那样:杯子里面有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只有半杯水。
第四篇: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要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都带来磨难。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碾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平常他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
第五篇:我们可悲的大学(演讲稿)
我们可悲的大学
——读《北大批判》有感
从读书起,作为学生,特别感叹:读书到底是干什么。保家卫国?说大了。充实人生?不沾边。成家立业?现实点。有些读书人奋斗一辈子也没能达到当初所期待的目标,而有些书没读又调皮的人却走向国内顶尖人群„„不由感叹,读书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现在的大学享受着和国足同样的待遇:人人都可以骂上两句。其实,看看今天的大学生便知骂的理所当然。当今的大学教育虽非一无是处,大学生中虽不乏优秀者,但就整体而言,现在的大学生像一个病人:知识和能力上最能拿得出手的是如何使用手机和用电脑打游戏看视频;精神文化上如同一片荒漠,几乎没有什么追求,只关心自己的那一点小利益;体质上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爬上几层楼便气喘吁吁。反思自己,深感自身诸多不足,“修学储能,改造社会”之路,也只是半条腿在路上,半条腿在嘴上。往大里说,中华民族是中兴还是中衰就在这几代人的身上;往小里说,四年大学后你能成长多少,能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有所斩获?面对这些我们怎能不好好反思,如何能不有所行动?
近些天,一直在看薛涌写的《北大批判》。书很长,我并未读完所有章节,所以仅从我读过的部分来跟大家分享我的读后感。
薛涌的书读起来总是会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仇富》如此,《北大批判》更是如此。
标题很吓人——北大批判,更有一个副标“中国高等教育有病”,为什么会用这样一个振聋发聩的题目呢?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批判选择从北大开刀,是有深刻用意的,北大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所以把北大看成中国的大学之首,对它的批判也就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批判。
书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大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曾经的北大学生,他更是指明“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学府之一,应该培养社会精英,能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为北大的管理学院能够吸收全国近五分之一的“状元考生”感到悲哀——“这是北大的悲哀,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这更是这些学生的悲哀”。
诚然,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完全是发自于个人的爱好,我们没有权利妄加指责。但是如果从大学本身,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他口中的“悲哀”完全是有道理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什么专业到底如何,但是社会,大学是绝对有责任为其做好指引工作的。倘若社会处在一个浮躁、急功近利的氛围之中,相关的专业怎么可能就不会火爆?
若干年前,当中关村年轻的IT一代挖出了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桶金,计算机专业一夜之间就火爆异常,试问现在全国哪一所大学没有计算机专业呢?当然,在人们趋之若鹜的涌入这一领域之后,却发现到了本世纪初,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原因?人才过度集中,职位过度饱和,虽然现在任何一家就业中心,任何一本就业指南仍然不遗余力的宣传“计算机行业人才
仍是未来热门专业”,但是究竟热门与否,恐怕只有那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才知道。
同样,管理学,金融学,MBA在计算机之后火了起来,很多一流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个别院校的专业竟会成为录取分数线最高的,这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待遇。但是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出现这种现象,学生的盲目自不必说,学校亦有责任,但是我觉得更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社会。人存在于社会中,就难免受到舆论导向的左右,社会是什么样的风气,人就会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还记得上学期咱们院很多同学转专业,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因为在大家眼中,学外语没“钱”途!什么专业能挣钱,什么专业就是最热门,这很现实。
这或许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这更是中国社会的悲哀,或者往大了说点,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因为我们对于金钱近乎疯狂般的执着。
再说说写作吧。“写作”对于一个大学生的重要性,无论是举例还是论述,都相当有分量。可惜这些东西并不能被我们所了解,不管是经管,还是理工,甚至很多人文学科的学生自己,对于“写作”都是不屑一顾的,和那些能够带来实实在在金钱的专业,课程相比,这写作算得了什么?的确,从小就被这么教育,到了大学,自然就写不出一张完整的假条,借条,通知等文书,甚至连基本的哲学常识,逻辑推理都不会。试问这样的“人才”,又怎么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可悲的是中国的学生不知道这些,中国的大学不提倡这些,中国的社会不认可这些。
有一位学者曾说:看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只需要看这个国家的教育。我想,是的。GDP无法预示一个国家的未来,金融危机可以让华尔街毁于日月之间。而,教育,是亘古不变的精神传承。
后面的部分还未看,也不敢妄加感想。但是,作为正在求学的大学生,看看这本书,或许会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执教三尺讲台的老师们,看看这本书,或许会启迪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幕后的教学管理者与服务者,看看这本书,或许对于今后的工作会有不同的思路。看一看,大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归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