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泰利的街角》有感可怜又可悲的边缘人-
可怜又可悲的边缘人
——《泰利的街角——一项街角黑人的研究》的读书笔记
很早以前在看电影《虎胆龙威3》时,有这样的一个桥段叫我印象深刻,恐怖分子要求警察麦卡伦身上挂上写有“我讨厌黑鬼”的牌子站在黑人街区,不带任何防护设备或武器,并且不准有警察保护。他顺利地很快地引起街角站立黑人青年们的注意,他们手持棍棒,刀具就要“杀了他”,街角杂货店的中年黑人老板宙斯救了他。在这个桥段中,展示一段美国黑人社区的街角社会的缩影,在工作日的早上,大家都汇集在街口的杂货店对面聊天,街上几乎看不见女性,孩子,男人们聚集在一起。同时,街区也不是繁华的街面,没有国人印象中的高端大气,而是稍显破败的景象,墙面上都是各种涂鸦。在很多美国电影中都或多或少地展现黑人社区的街角社会的状态,经常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情形,又学习过黑人的历史,对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边缘地位表示同情,让我对这本研究街角黑人的书籍《泰利的街角》产生了兴趣。又再看了看《虎胆龙威3》中的片段,我发现了之前没有注意的一段对话。这发生在杂货店老板宙斯在教育两个黑人男孩时。
宙斯:“现在,你们去哪?”
孩子:“去学校。”
宙斯:“为什么?”
孩子:“去接受教育,然后才可以上大学。”
宙斯:“为什么这很重要?”
孩子:“这样才能得到尊敬。”
宙斯:“谁会帮助你?”
孩子:“没人。”
宙斯:“那么,谁会帮助你?” 孩子:“我们会帮助自己。” 宙斯:“谁不会想要帮助我们?” 孩子:“白人”
在得到这样的回答之后,宙斯对孩子们表示了肯定。对话与书中的对街角社会中的男人的想法的描写有不谋而合。虽然电影展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场景,书中记录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生活,但黑人的社会生活似乎没有在这三十年中得到大的改变。一.相关背景了解
美国黑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美洲沦为欧洲殖民地的时期。16~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主要是西非、刚果和安哥拉)劫运大批黑人奴隶到美洲,其中半数以上运入今美国境内,主要在南部诸州的棉花、甘蔗种植场和矿山当苦工,深受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残酷剥削和虐待。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南方的黑人陆续迁往北方和西北方城市。1861~1865年南北战争后,虽然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黑人仍受种族歧视和压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运动兴起,以马丁•路•德金为领袖的黑人民权运动兴起,争取非裔美国人的公民权利,后期意识到黑人在美国的饱受歧视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经济不平等,因而转为“经济权的斗争”,发起“穷人运动”。
作者艾略特•列堡是加入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赞助的“儿童福利研究项目”后,负责对收集低收入黑人成年男性的的田野资料时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并将此文作为其博士论文。
书中的街角社会是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一个黑人聚居区的新政外卖店的地区。
二.读后感及思考
从本书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研究的对象是黑人男性,我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女生,我对于书中男性的价值观表示不可理解,只可接受。
总体认为这里的街角男人们是可怜又可悲的边缘人,游走在社会底层,为生计奔走,却不曾改变自己的现状。
说他们是边缘人是因为黑人在美国受到种族歧视是公认的事实。在书中描写的那个年代,虽有黑人民权运动,但是黑人都是聚居生活在破败的贫民区这就足以说明问题。1963年30%的贫困人口都是黑人,而黑人有更大的比例是穷人。他们没有办法继续读书,他们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只能从事建筑工人,仓库管理员,送货员等非技术类的无聊的工作,还拿着较低的收入,勉强甚至勉强都算不上的维持着生活。
说他们可怜是因为社会对他们的成见,以及他们难以在各个方面得到自信的境地。祖祖辈辈都是类似的家庭状况,在资本主义社会,清洁工是几乎没有可能坐在他自己打扫的办公室里的,而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他们的下一辈很容易就还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社会不给于黑人帮助,他们自身是没有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进而迈过面前的鸿沟的,所以他们在社会中总是没有学识,容易冲动,有很多不了习惯的不能胜任好的工作的黑人们的形象。好一点的工作总是要求有经验有技术的人,他们只能从事底层工作,雇主还不愿支付全额工资,以“工资-偷盗系统”支付一般的工资,这是对他们的蔑视与打击。家庭的责任都在男人的肩上,他们在没有生活的希望的时候还得去干没有任何前途的工作,只是为了养家。处处找不到真正的自信的源泉,只能为活着而活着。
说他们可悲是他们自己总是害怕担大的责任,总是逃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面对工作,即使被给与更高的工资,他也不会继续干下去,他觉得自己自己不能胜任;面对孩子,他们不去真正照顾孩子,为了减少自己在公众眼中尊严的破坏,他推开孩子,以为拒绝做父亲就能不为不完成任务而免受谴责;面对情人,有时候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剥夺者,从女人那里获取物质,得到照顾,同时还能与多个女人保持同样的关系互不干扰并以此为骄傲;面对妻子,结婚的原因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通过婚姻变成男人或是有了孩子,而不是想要给妻子什么;面对朋友,这似乎只是一种陪伴,是自信的来源而不是交心的坚固的友谊。就是这样,在生活之中,他们从这里逃往那里,只是为了忘记之前的悲哀,寻找新的自信点。没有人试图去改变现状,积极努力的工作,不断的提高自己好能够胜任更好的工作。就这样,继承了父辈的失败,再传递给子辈,不试图打破常规,活的更好。或许努力过,但是被现实打败了,但是坚持的心也随之消亡了。
三.印象深刻的事件及思考
书中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客观地记叙了部分发生在街角的黑人男性的故事,很有代入感,有以下三个个给我较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是第一章中提及的“工资-偷盗系统”的存在。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存在,雇主竟然以自己并监督的估量范围的偷盗额度来支付部分工资。偷盗不应是鼓励的行为,而在这里这是诱导偷盗,雇主还可以在任意时候发现后将雇员送进牢狱中。工资是衡量一份工作的价值上所在,是对雇员劳动价值的肯定,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雇员的社会价值,给与雇员相应的自我认同。而这样一种只支付应有工资一半,默许偷盗另一半工资的系统是对雇员赤裸裸的蔑视。这一方面是社会的原因,存在对黑人形象的误解,他们总会偷盗,他们不诚实,雇主不得不计算隐性成本。可是这就是黑人自身固有的习性吗?是雇主在一开始怀有对此类工作的瞧不起和对黑人雇员的固有歧视而开低工资,雇员需要养家而被迫开始偷盗,还是黑人雇员的偷盗使得雇主降低了原本会支付百分百工资的决定?我想工资一直是这样,只是原本是过低工资。这不是说我认为偷盗的行为可以原谅,而是隐形的社会压迫行为,导致黑人形象的误读。也是这样的行为打击着黑人可以通过努力获取更高工资的信心,便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没有信心可以做好拿到自己满意的工资,而现有工资不足以维生就继续偷盗,而持续的偷盗影响了雇主及其他人眼中黑人雇员的形象,便不会以正常的方式发放工资,而是持续这种奇诡的的工资发放系统。在这里,雇主是不可能 率先打破它的,只有雇员自己站起来改变自己的形象才能打破。可是,社会和他自己给予街角男人的信心少得可怜,只能自甘堕落。
第二个是第二章中父亲可以带着不同住的孩子散步聊天,但是回家后对于同住的孩子表现得很冷漠。在街角男人的价值体系中,孩子没有与女人的关系重要,也没有自尊心重要,孩子的照顾者是谁决定着他对孩子的态度。可怜的父亲总是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存在着深深的挫败感和罪恶感,孩子加重了他的失败,也见证了他的失败,他的自尊心无处安放只能选择逃避。个人认为这是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影响的结果。就是在年迈以后他们也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愿意去麻烦子女,美国的养老模式是社区养老,即住在养老中心,医疗中心,或是社区服务上门等等模式。而中国不同,中国人讲究“孝顺”,孩子有给父母养老送终的义务,而且比较注重晚年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家长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也有一定是“养儿防老”意识,将来孩子好了,自己才有美好的晚年生活。但是这也不能完全解释街角男人的行为,还是有自私的成分在其中吧。孩子打破他原本可以维持的生活,孩子就像是一笔债务,他不得不去还,可他又是那样的不成功,便对这样的“债务”没有深厚的感情。而街角男人从自己的父亲那里也没有学到善待孩子,就这样一代代的下去,自己从下生活中的父亲角色的“缺位”导致他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没有极大的热情去完满的塑造一个父亲的角色。
第三个是第六章中泰利和理查德关系。两个人要好的时候甚至可以做连襟,但是后来可以因为理查德的酒后撒泼就不相往来,这样的友谊似乎没有看起来那么稳固。甚至在最后还在计较谁欠了谁一美元,这更像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小气的的争吵,而不是两个已经有孩子的成年男性间的的争吵。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男人们间的友谊都是被他们自己幻化过的,没有那么坚实,稍微一点利益上的冲突,友谊便无法守住昔日表面的美好。在吵架时,理查德说自己“生命中从来从来都没有朋友。一直以来,理查德是唯一真正关心理查德的人。过去如此,将来也是这样。这与电影中宙斯对孩子们的教育一样,能帮助自己的人只有自己。长时间面对面的交往或是某个特殊的事件使得某些人成为好友,但是每个人心里都不曾真正的相信自己可以有朋友,又总是顾忌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很多事情上便不曾交心,友谊通常是脆弱的。街角的男人在学识,工作,家庭等方面都是失败者的角色,只有同样是失败者的街角其他男性才能理解他,才能不像妻子似的寄予期望,不像雇主似的蔑视他,才能安稳的陪伴他,一起用阿q似的“影子价值系统”安慰他们自己,所以男人们需要朋友并不同于一般的意义,他是在找自尊,找安全感,找做人的信心。
四.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引申思考
黑人其实就是美国境内数量最大的少数民族,占有人口总数的一大部分,他们的生活,文化,状态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美国白人,例如黑人的音乐和涂鸦文化。这就像我国状况,共有56个民族,但是除汉族外的其他民族在人口上只占有一小部分。从各种资料,经验,数据上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处于社会所谓的上流阶层,富有阶层中少数民族占有极小的比例。少数民族甚至常常被作为研究贫困问题的主要对象,这样一个群体也需要被关注。
我在第三部分中提到的第一个事件实际上让我有点想到新疆维吾尔族的状况。在新疆以外的其他地方的街上,人多的地方看到维族,甚至维族小孩时,人们总是避开他们或者说是逃离他们,因为总认为他们是小偷,会偷东西。这也是最多的误读。新疆进入内地通常需要很久,作为穆斯林的维族人民进入内地饮食上存在诸多不便,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偷东西?作为有强烈宗教信仰的民族,从教义上也是不允许偷盗行为的存在。那是什么原因?其实,用心关注就会发现总是看的到这样新闻,还不会说汉语的少数民族小朋友失踪了。其实他们就是这样被利益熏心的坏人拐走,带入内地,教会汉语,严刑训练成专业的小偷,危害一方,也毁坏了民族形象。
整本书给我最大感受就是贫困是导致街角男人的所有问题的根源。如果能够有足够的收入满足生活所需且有富余,那么他们和妻子,孩子,朋友的关系都会较好,自己也会容易找到自信,也能更好地工作。回看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都是经济发展不够迅速的地方,所以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总是给人贫困的印象。贫困也总是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落后思想,较低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等等。这有地域的原因,也有自身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束缚。但是,如果这样不能简简单单的发展经济,给他们减贫来解决问题。我认为少数民族的独特就在于它的自身的文化,如果被迫和所有人一样没有区别的一起进入现代化的世界,他们就会被“汉化”,也许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却不能在传承老一辈的传统了,渐渐的都是经济发展地区了,少数民族也有经济资本了,却只是挂着虚名了。政策的制定者不能只寄希望于学者的田野调查,而是应该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学者,自己进行民族研究,承担少数民族与政府的桥梁。同时少数民族自己的学者也能更真实的记录所有的故事,也能将已逝的或是将要消失的自己的文化好好地重新传承下去。
第二篇:读《又见小可怜》有感
读《又见小可怜》有感
杨红樱老师写的书,就像我的一位好朋友,它会让我哈哈大笑,也会让我伤心的流泪。她的书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帮助。以前写作文,我都不知道怎么下笔。但是读了她的书后,我才知道要有真情实意,才能写出好作文。
文中最有趣的情节是这样的,一个正是春天踏青的最佳时节,虎皮猫说,她今天特别想去她以前敲钟的那个村子看看。笑猫和虎皮猫出了城,沿着一条河逆流而上。刚过了一座红色的木桥,前方一座白色的桥已呈现在我们眼前了。虎皮猫向笑猫讲道,“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座桥,是用汉白玉造的,它的名字叫遇仙桥”。笑猫问虎皮猫:“问什么叫遇仙桥?” 虎皮猫在向笑猫讲遇仙桥时,我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有着美丽传说的汉白玉桥。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笑猫的视野里,一闪即逝。”
他们到仙桃村时,夕阳已经西下。春天的黄昏,美在天边的落日,有一抹一抹胭脂红的晚霞衬托。笑猫对虎皮猫说时间已经不早了,他们还没去钟楼呢!因为那时的村子里,现在正是敲响晚钟的时候。虎皮猫上了钟楼,笑猫跑到正对着钟楼的鱼塘边的果树林里,等待虎皮猫。第二天刚进村,几位在树下聊天的老婆婆就看见了他们。老婆婆们围住了虎皮猫说“谢谢她为我们敲响祈福的钟声,她是给我们带来福气的猫猫!”最后,在老婆婆的目送中,笑猫和虎皮猫来到了桃树林。
当!当!当......随着一声声钟声,那个金色的影子一上一下在空中画出一道熟悉的金色弧线。虎皮猫不顾一切地往钟楼上冲,笑猫紧跟在她的身后。但是钟楼里没有敲钟的猫。虎皮猫又冲下钟楼,几乎找遍了村子里的每个角落,也不见小可怜的踪影。原来,虎皮猫和钟声有与她妈妈有关的不解之缘!她妈妈是听见了村子里的钟声才来到村子里生下虎皮猫的。让虎皮猫爬上翠湖公园的白玉塔,也是她妈妈生前最大的愿望。
几天后他们归来,钟楼周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钟楼被铁栅栏围起来,在入口处还修了一座小房子,很多人在小房子前排队。而且排队的都不像是仙桃村的村民,像城里人。哪天天黑之后,笑猫和虎皮猫没有回翠湖公园,因为他们要继续寻找小可怜。他们刚从藏身的桃树林走出来,便被拿棍子的人发现了: “抓住她,敲钟的猫!” 人们对他们围追堵截,幸亏虎皮猫在这里生活过,熟悉地形。她带着笑猫跑进村子,爬上一棵大树,又从大树上跳进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这一家三代人正在院子里吃西瓜纳凉。看见笑猫和虎皮猫,老奶奶盯着虎皮猫看了又看,认出来了:“啊,敲钟的猫!” 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老奶奶把他们带到屋子里后又回到院中,笑猫通过窗户看见院子里冲进来几个手拿棍子的男人,看见敲钟的猫没有?老奶奶镇定自若“我们一直在院子里吃西瓜,没有看见什么猫。” 那几个男人才离开。那些人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老奶奶的孙女推开了门:“出来吧,敲钟的猫,他们都走了!”
一天,小可怜出现在钟楼里,她拉着钟绳有节奏地荡着,碰的一声枪响,钟声立刻停止!小可怜的身体从钟楼的窗口弹出来,落在了地上。只有一摊血,但不见尸体,有人挑起了话头:‘‘难道猫真有九条命?”第二天下着大雨,到敲钟的时候雨停了,小可怜出现了,她头顶上架着一条彩虹。恶人们赶紧跪下求饶。
那些恶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让小可怜敲钟,太可恶了。
第三篇:又读《赤壁赋》有感
又读《赤壁赋》有感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可谓才气非凡,成就甚高。而在经历了金榜题名、功成身就、满怀抱负、被诬入狱、党派争端、王朝衰败、贬官边疆、看清现实、归园田居,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也造就了他豪放旷达的心境和婉约的词风。在苏轼数量庞大的作品中,最能扣动我心弦的莫过于《赤壁赋》了。
壬戌年秋,正值卷入新旧党争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时,在此期间,苏轼曾两度游赤壁。遭境遇之变,被贬遭遇生计困难,苏轼也开始躬亲劳作。深入寻常百姓中,也开始对世间百态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南方的七月,秋高气爽,清风徐徐,水波盈盈。驾一叶扁舟,与友人把酒言欢、吟诗作对,好不自在。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水波映着月光,雾气泛起江上,置身这样一番景致中,会是何等的清幽舒畅。小小的扁舟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漂浮,不问世事,不惧前方,任凭清风将其吹向何处。世间的纷扰与忐忑仿佛能被这无边的江水,这样的心境或许正是在经历了仕途的颠沛流离后的又一次开眼看世界才有的豁达吧。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心支配,整个世界似乎也随之明朗起来,摒弃尘世的烦扰,飘飘荡荡,仿佛遨游在浩瀚的宇宙中,就要羽化成仙。似乎苏轼也为自己这份“开窍”而惊喜,兴之所至,喝开了,信口唱了起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似乎是回应了《诗经·月出》的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将明月比喻成体态较好的美人,描绘着她对游人的依恋和含情脉脉。有美景,有良友,有美酒,有“美人”,将整个人融入其中,好像世界也随之舞动起来。然而,乐极生悲,跳着跳着,渴望的美人却只是在天一方,可望不可即,内心还是忍不住一丝苍凉倾泻而出。此时,明月指代的以不仅仅是美人,而是一切他盼望着却难以取得的美好事物。友人似乎也感受到了苏轼的这份凄切,不禁附和着奏出那似欣羡似啜泣似怨怼似低诉的洞箫之声。是啊!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半生戎马,睥睨天下,当时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战舰延绵千里,旌旗蔽空,在江边持酒畅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最后却被囚禁于此。而今他又在哪呢?所以,相比看来,这样怀才不遇,被贬荒野,整日只能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麋鹿为伴的苏轼更显平庸;驾着这一叶扁舟,徜徉与这等山河之间,如同沧海一粟,更显着渺小;与这奔腾不绝的长江相比,我们的一生也只是短暂的片刻;想要与神仙同游、与明月共存,是多么不切实际的幻想。这虽然是客人说出来的,但也不无是苏轼假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中一部分消极的人生观。
然而苏轼有对这种人生无常的感慨有另一番自己的见解,失去的东西就像流水,虽不停奔走,却终未消减;月亮也是时圆时缺,终究又何尝盈亏。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世间万物瞬息万变;从事物不变的角度看,万事万物与自己的生命一样无穷无尽。而且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所以,何必去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里表现的是苏轼的另一种人生观和宇宙观:从多方面的看问题,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豁达乐观、超脱随缘的心境,要从怅惘无常的迷茫中解脱出来,理性的直面生活。那么现在我们有什么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取之无尽,天地无私,邀你我共赏,大家都能尽情的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这既是苏轼宽解对方,也是疏导自身。
这或许是历代世人应该把握却又时常忘却的最大财富。你可以放弃追求成功,但决不能放弃追寻快乐。学会乐观的看世界,多角度地看事情,直面挫折,留心身旁,知足常乐。与其感叹不切实际的未来,不如把握现在。这样,你拥有的将会是另一个世界。
第四篇:又读《春江花月夜》有感
又读《春江花月夜》有感
砖头哥
《春江花月夜》在中国诗歌史上出现,可能是一种偶然。倘若没有明代的胡应麟拭去历史的尘埃,慧眼识诗,将其从不计其数的古代诗作中挑出来选进《诗薮》,或许《春江花月夜》至今也掩埋在腐朽了无生机的一堆陈纸当中。幸得有胡应麟这位“伯乐”,“千里马”张若虚及其作品才能在文学殿堂绽放异彩。有时候,瞬间的绽放,也需要永恒的等待,张若虚一等,就是上千年。
《春江花月夜》在中国诗歌史上出现,也绝非仅仅是一种偶然。偶然的背后,往往是不可抵挡的必然。《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主要是其艺术成就。清王尧衢,王闿运,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等等,对《春江花月夜》赞誉有加。《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旧题多为宫体之作,张若虚将本为五言的旧题上升为七言,将格调靡靡的宫体视野转向更为高远的哲学方向,突破了宫体诗作的束缚,转向更为高雅的艺术创作。虽然《春江花月夜》有乐府旧题宫体的痕迹,但在当时诗歌创作上艺术的突破是毋庸置疑的。之于《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前人多有论述,此处亦不复赘言。
之前讲授《春江花月夜》,思维仍然脱离不了“春、江、花、月、夜”五字的拘囿,笼统讲授此文写了五种景象。今日再观之,蓦然惊觉自身受限于固有思维。虽说比诗内容写及“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实则是要突出“月”这一意象重心。换句话说,《春江花月夜》一诗,是以“月”为核心的。读此诗,重心应该关注在“月”上。
为何此诗解读的重心在“月”上?
清朝王尧衢概括总结此诗的一个特点是:“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从王尧衢的点评中,直接指出“月”这个意象在诗中所占的分量。当然,王尧衢指出字面上与“月”有关的共十五处。这似乎从数字上说明了与“月”有关的内容在直观数字上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除了字面上直接体现写月的内容外,还有好些文句是侧面来写月亮的。
例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两句,按一般生活常识,“流霜”“白沙”应该会反射月光,而此处有“流霜”而“不觉飞”,有“白沙”而看不见,是侧面写月光。月光实在是太亮了,以致眼中所见只有月光。又如“江天一色无纤尘”句,江天如何才能成“一色”,如何才能有如此空灵洁净的视觉效果?只能在皎洁的月光之下,万事万物笼罩在月色之下,才能表现出这样充满美与想象的视觉效果。(网)因此,这句诗歌还是在暗示写月亮。诸如此类的诗句,诗歌中还有不少。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这首《春江花月夜》的核心内容在于“月”,解读这首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月”.既然这首诗歌的核心是“月”,那么“春、江、花、夜”的出现又有何作用?我们可以把其余四个意象作为“月”的陪衬。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水的出现就是为了引出“共潮生”的月亮。换个角度出发,“春、江、花、夜”都是月亮出现的背景,都是为彰显“月”服务的。
张若虚集中笔力突出“月”的地位,到底为何?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作用。
一是“借月说理”,把“江月”的丰富内涵上升到哲学高度。最能体现其朴素的哲学思想的诗句莫过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从人类的变与江月的不变形成对比,思考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仅是打破了乐府旧题宫体诗的内容限制,也极大提升了古人思考的维度,从简单的即景抒情转向思考天人关系的哲学高度。
二是“借月抒情”,以月亮为载体,表达相思之情。借月抒情,难脱“借景抒情”的窠臼,但是张若虚的借月抒情,却也有其独特之处。以“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等句为分析范式,会发现张若虚的”借月抒情“,写月总有独特之处。月亮本有引起他人相思之意,而且此时月亮照在”离人“的”妆镜台“上,犹如人于伤心时又闻伤心曲一般让人情难自禁,肝肠寸断。月光于”帘中卷不去“,将月光视为有形之物,也算是化无形为有型之技巧。”捣衣“容易引发人的联想,李白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一词,往往容易引发人的相思之情。而”拂还来“,更言寄予思念之月光挥之不去。挥之不去的,是月光,更是无尽的思念之情。
较之”借月抒情“,”借月说理"的艺术高度似乎更高一些。毕竟,写作的视野及技巧已经开始剥离了乐府旧题宫体的桎梏,开始走向有深读的抒情与反思。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唐诗里没有说理之类,而是强调张若虚勇于打破写作模式的束缚,进而开始进行革新与突破,这一点似乎比诗歌内容本身更为重要。
第五篇:读张斌利报告有感
读《论语》打造精神特区
寨头堡闫芙蓉小学 张丹
读了张斌利校长的《读论语打造精神特区》演讲稿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张校长的许多话,萦绕我的耳边挥之不去:“我们的教育是改变当地的民风……,有一天我们离开学校,当地学校留下什么……,观察不到学生的细节,学校教育是失败的……”。如此等等,我深以为然。
张老师引用了《论语》的一段话:“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然后学文”阐述了教育的顺序与本质:“我们的教育首先不是给北大清华送去多少学生,而是要改变当地的民风”。于是在岔河中学的文化墙上,充满了“仁、智、礼、义、信”的许多内容,学生们也是八年课桌凳无损坏,墙壁无污点,四千人的餐厅无喧哗,水池无米粒……,令人震撼。张校长提到了一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义务用电烙铁,雕刻木板子装饰学校文化墙的故事。老教师为什么这么做?累而亦苦,然无怨无悔,乐此不疲,是因为她想为学校留下一点东西:一个精神,一个念想。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才能无悔青春,无悔人生。如何激励老师们爱岗敬业,消除职业倦怠,张斌利老师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张斌利老师还讲了给学生的试卷建立档案的事,讲了举行学生离校仪式的事,讲了桌凳交接仪式的事,张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送学生离校的话语,那一瞬间,我的眼泪湿润了,一个关注学生细节的学校无疑是成功的。我感到做得还不够,今后当鼓励更多的老师关注孩子们的细节,肯定他们的进步,有朝一日,必有意外收获。张校长告诉我们从2004年开始研读《论语》以来,他就迷于其中,吸收其间的智慧,并运用于学校的管理之中,正是由于坚持读书,坚持写作,他的内心才一天天强大。校长的职责是什么?“就是传道士,要有传道士的执着,向大家传递一种理念与信心,而这些,必须多读书,天天读书,不读书的校长学校是难以发展……”听此,我亦决心每天都抽挤时间去读书,去充实自己。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