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教学目标
勐板小学翁培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亲身经历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与过程,体会数学的有效性,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对学生渗透口腔卫生的教育。
制定教学目标依据:
内容分析: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或小数来进行,而求百 分率时,又需要把算出的结果改写成百分数,因此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进一 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实际: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 的基础上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篇: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教学设计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87页例
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90页练习十四第16~20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较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
百分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板书课题: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百分数化分数
1.创设学生体检的情境,出示例题,理解题目意思。2.提出问题:你会用百分数表示出上面的分数吗?
3.你能把分数改用百分数表示吗?先独立思考,自己试一试。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5=0.6=60% =2÷7≈0.286=28.6% 指出: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一般应保留三位小数,并要注意正确使用“≈”。讨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还有什么方法? 5.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试一试”: 分数化百分数
1.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分数。23% 75% 12.5% 2.想一想: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要注意什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呢?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6题,填后交流。
提问;结合图形想一想,是怎样得到每个部分占方格总数百分之几的?
指出:从这里可以看出,可以先写出每个部分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改写成百分数。2.完成练习十四第19题,填后校对。
指出;这里可以先写出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再改写百分数。3.做练习十四第20题。
提示: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并正确使用约等号。
四、作业
练习十四第17、18题。板书设计: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教学设计
《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互化。2.在学习互化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3.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教学难点
1、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解决措施:举例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互化的方法。教法:引导法、归纳法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投影出示)
(1)读出下列的百分数。16% 72.5% 180% 49.072%(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2.5 5 0.48 1.25 10.3(3)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0.45 1.2 0.367(4)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3/25 63/100 13/8
2、揭示课题:同学们,你能直接判断出57/100、57.1%和5.7的大小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探究新知 1.小数化成百分数 出示:把0.
25、1.4.0.123化成百分数。
(1)提示思路:刚才我们复习了将分母是100的分数化成百分数。只要先将例1中的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了。
(2)提问:0.25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多少?将0.25 改写成百分数是多少? 教师板书:0.25=25/100=25%(3)让学生依照上面的方法试着将1.
4、0.123化成百分数。教师板书:(4)做一做
投影出示:把0.
38、1.05、0.055、3化成百分数。提问:整数3如何化成300%的?(5)师生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提问:同学们比较0.25→25% 14→140% 0.123→12.3%,你发现小数化成百分数有什么规律?怎样能很快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小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6)反馈练习: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0.35 0.07 1.3 2.百分数化成小数。
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那么,反过来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出示:把2.7% 124% 0.4%化成小数。
(1)提示思路:请学生反向观察例1中的三个例子,想一想,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应怎样做?得出:可以先将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
(2)学生试做,老师巡视指导。(3)共同订正:
(4)做一做:把15% 80% 3.5%化成小数(5)总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问:你发现什么规律,怎样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反馈练习: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分数:
(7)以上我们学习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请看书128页,读一读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3.分数化成百分数
出示:把 3/8、3/20、5/6 化成百分数(1)思考回答:
①3/8、3/20、5/6 能直接化成百分数吗?(不能,因为分母不是100%)②把百分数变成什么样的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把分数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2)学生试做并订正。
教师提示: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时,通常商算到小数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三位小数。同时要注意等号和约等号的使用。
强调:因为0.883是近似值,所以应该用约等号,而88.3%是从0.883改写成的,没有再取近似值,所以应该用等号。如果把 5/6 直接写成百分数,就要写成约等号。
(3)做一做:把下面数化成百分数。自主练习第二题。4.百分数化成分数。
出示:把17%、40%、12.5%化成分数。
(1)提示思路:根据百分数和分数的关系,同学们自己试着把这三个百分数化成分数。
(2)学生试做并订正
(3)做一做: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分数。14% 2.5% 120%(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5)反馈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四、作业: 自主练习5、6题。
五、板书设计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悟”。也就是说对于策略的教学更强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充分地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本课,我带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到归纳总结,较充分地经历了体...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悟”。也就是说对于策略的教学更强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充分地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本课,我带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到归纳总结,较充分地经历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1.重视提前渗透。
假设策略的本质是对于一个新问题通过对其答案进行假设,然后通过调整逐步逼近正确答案,最后把答案给“找”出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它体现了一种逐步逼近的思想。也就是对于假设的策略来说,假设只是一个引子,其根本应该是调整,是通过调整来“找”出答案。因此,对于假设策略的体验与感悟应该以调整为重点。而对于调整,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与生活接触较少,没有什么感性经验,如果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尝试解决,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课对于调整,设置了比较多的渗透,以帮助学生体验调整的策略。
2.强调过程体验。
对策略的体验要经历过程,只有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丰富深刻。本课,在提出问题后,先是让学生自主解决,然后重点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考过程。或是从都是大船想起,或是从都是小船想起,或是从一部是大船一部分是小船想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想起,都让学生充分展示调整的过程。重点让学生结合直观图感受为什么要把大船换成小船,为什么要把小船换成大船,以及因为“换”带来的人数的变化等。充分展开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到调整的目标,调整的方向,调整的意义,进而形成策略。
3.及时归纳提炼。
虽然策略的学习关键在悟,要多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但这并不因此就否定或削弱总结与概括的作用。事实上,必要的总结、归纳与提炼对于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清晰的认识,建立策略模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当学生经历了铺垫渗透,探索感悟两个环节后,对假设的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就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提炼。重点让学生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假设策略的基本结构,就是假设→调整→检验;二是运用假设策略的注意事项,就是无论是假设、调整还是检验,都要符合题目中的条件。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提炼,学生对假设的策略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实际正确地运用假设的策略。
虽然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假设策略的运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但这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学生都真正掌握了假设策略的精髓。假设策略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不仅仅是“鸡兔同笼”类的问题,而教材中提供的练习几乎都是同一类型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类似的问题,学生就算不甚理解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如果实际问题存在的情境稍微复杂一些,学生是否还能够选择假设的策略并正确运用?学生是否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正确运用假设的策略?学生是否能主动地自觉地使用假设的策略?这些,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总之,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是更重要的.我想这也许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的所在吧。
第五篇:六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定位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下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谈谈教学后的感想。
首先,生活情景引入,体现数学的价值。
环节:小芳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1.15倍;小明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6/5;小丽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110%。问:谁跳的次数最多?
我原设计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跳绳数据改编成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要想比较3人跳绳次数的多少,就必须进行相互的转换,从而感受互化的必要性。但是这个情景并没有达到最大的利用效果,并且只有提出没有解决,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其次,合作交流,确保人人有收获。
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因此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仿写类似的例子。上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举的例子,同桌合作交流,说一说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通过仿写、交流等活动使得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但是如果在后面的练习中能设计一些同桌互相出题、互相批改的环节,或许对本知识的学习更扎实。
最后,探索发现,使得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百分数化小数的合作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两种方法,方法1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化成小数,80%的学生都用这个方法;方法2是把分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这个方法只有少部分学生知道,而且他们只是停留在知道的份上,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方法为什么行得通,我通过设计了一个探索发现的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是由于我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两种方法的比较,而是直接说方法2是简便快捷的方法,感觉有点硬塞给学生了。其实可以出一些位数较多的小数,让学生用两种方法来做,从而对比得出方法2是快速简便的方法。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过程算是比较顺畅的,但是存在较大的困惑。就是像这
xiaoxue.xuekeedu.com
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基本弄懂的一节课,我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该怎么拓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