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范文

时间:2019-05-14 11:1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范文》。

第一篇: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范文

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

【摘要】介绍春早熟保护地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高产栽培就是在温室内育苗、大棚内定植、5~6月供应市场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主要在温室番茄的供应后期,露地番茄大量上市前这一段时间内供应市场。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质优高产的早熟番茄品种,如金粉佳冠、金棚、美迪、华种5号、赛棚4号等。

二、培育适龄壮苗

(一)苗床准备及营养土的配置

按畦面宽1.2~1.5m,走道宽30cm,畦埂高出畦面20cm以上作畦,并按100W/m2的功率铺地热线加温,在电热线上摆营养钵(规格为10cm×10cm)或铺营养土(播种床8~10cm厚,分苗床10~12cm厚)。

营养土按肥沃园土∶腐熟厩肥=2∶1的体积比配制,1m3中加入充分腐熟的鸡粪20~30kg、过磷酸钙1~2kg、苗木灰4~5kg、40%拌种灵200g,充分拌匀。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d,用55℃热水烫种,不断搅拌10min后,移入25~30℃的清水中浸泡6~8h,然后在25~30℃下催芽,待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三)播种

播种前将苗床上的营养钵或育苗畦浇透水,水渗下后,取拌好的药土撒在营养钵或育苗畦上,把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于育苗畦或营养钵(每钵播种2~3粒),用种量750g/hm2。播种后覆1cm左右的药土,加盖地膜,扎扣小拱棚,保持地温25~28℃。

(四)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闭棚保温,保持白天25~30℃,夜间18~20℃;在有70%的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地膜降湿并让幼苗见光以使幼苗粗壮,避免徒长苗;秧苗出齐后4~5d内,保持白天20~25℃,夜间12~15℃,以后白天23~28℃,夜间13~18℃。早揭晚盖并清扫薄膜上的草屑和尘土,以延长光照时间和提高光照强度。若发现覆土过薄出现顶壳或床土过湿,可再覆1层细土;若床土过干,用细孔喷壶适量浇水。

对于利用育苗畦育苗的苗床,当幼苗2叶1心、苗龄30d左右即可进行分苗,按10cm×10cm的株行距移苗或移入10cm×10cm的营养钵中。分苗前分次选晴朗无风的中午进行间苗,第1次在子叶展开时,第2次在破心后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前5~7d低温炼苗,保持白天18~20℃,夜间10~12℃;分苗后7d内应提高床温,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8℃;缓苗后应适当通风降温,保持白天20~25℃,夜间12~15℃,利于花芽分化;定植前的7~10d,对幼苗进行由小到大的通风,保持白天15~20℃,夜间8~12℃,增强幼苗的抵抗能力。小苗期间尽量少浇水或不浇水,分苗后在幼苗4~5片叶前不能缺水,可适当控水,定植前7~10d控水。

三、定植

施足有机肥,施过磷酸钙375kg/hm2,尿素300kg/hm2,硫酸钾225kg/hm2。做小高畦,畦宽1.1~1.2m,高10~15cm。定植前7~10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15~20℃,夜里10~12℃,茎发粗发紫。提前7~10d扣棚,以提高地温,利于缓苗。定植标准为番茄苗7~8片真叶,带大花蕾。于2月上旬至3月20日定植,采用水稳苗法,把定植穴开大些,浇足水。行距50cm,株距30~35cm,栽番茄苗5.25~6.00万株/hm2。先栽苗,后覆膜,采取掏苗法,可提早10~15d上市。

四、田间管理

(一)棚室管理

定植至缓苗,5~10d密闭提温为主,促进缓苗。缓苗至拆膜,逐渐通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0~12℃。拆膜前,低温锻炼,5月上旬撤膜。施足基肥,第1次追肥在番茄坐果后,追施尿素225~300kg/hm2,随水施肥,以后每隔15~20d随水追肥1次。第1次浇水在番茄定植后7d,番茄缓苗后浇1次水;坐果后,追肥浇水相结合。

(二)植株管理

用绳子拴在番茄植株基部,让植株缠绕在绳上,随绳向上生长。番茄留

4穗果,最后一穗花上面留2片小叶,掐去生长点。春早熟番茄采取单干整枝方式,待番茄侧枝长到7~8cm时,留2cm茬,用手掐去即可。把番茄植株下部有1/2黄化的叶片和病叶摘除,以减少叶片的呼吸消耗,增强通风透光。把枝头过高或过低的花疏掉;每穗拣大的、果型好的保留4~5个果实,疏掉小果、病果和畸形果。夜间温度低于15℃容易引起落花,用2,4-D保花保果。2,4-D浓度为10~20mg/kg,并添加赤红作标记。采用浸花法,番茄花全开或半开时使用效果最好。把番茄花在2,4-D溶液中浸沾一下即可。2,4-D切勿沾到番茄嫩头或嫩叶上,否则极易造成药害,形成“烫发头”。用乙烯利稀释成2 000mg/kg的溶液,待番茄个头长足,由青转白时,戴棉线手套沾乙烯利溶液均匀涂抹在番茄果实顶部,可使番茄提早5~6d上市。

五、病虫害管理

(一)、生理病害防治

畸形果,包括桃型果、瘤型果,主要是2,4-D浓度大或重复使用造成的,因此在使用2,4-D时注意使用量和次数。大脐果,也称“菊花顶”,主要是花芽分化光合产物积累太多,造成心室心皮增多。如果昼夜温差大,花芽分化过分强烈则易导致此病,因此防止这种病害应注意夜间温度不能过低,苗床不要过于肥沃。裂果,主要是前期干旱,后期大量供水,或大雨导致裂果出现,故应在大雨之前将已红的番茄果实摘下。空洞果,一是因为授粉受精不良,胎座没有发育起来;二是营养不良,主要指光合产物供应不足,造成内部胎座发育不良,从而和果皮脱离,形成空洞。前期温度低,2,4-D沾花,及时揭草苫,调整植株,增强通风透光,可以减少空洞果。日灼,番茄朝南的果肩部位,表皮灰白色的硬化,稍有凹陷。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番茄叶子遮挡强光。脐腐病,番茄发育后期,下部颜色变黑褐色,软腐,果尖烂掉向里凹陷,凹陷处有黑色霉层,顶部软腐后被其他病原侵染,即果实的缺钙症。缺钙原因:一是土壤本身缺钙;二是土壤不缺钙,果实缺钙,多因偏施氮肥,氨离子浓度过高,与钙离子产生拮抗作用;三是酸性肥太多,特别是施入不合格的过磷酸钙。防治方法为增施过磷酸钙,同时少施氮肥和大粪。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

春早熟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和病毒病,其中

以灰霉病最为严重,前4种病害在发病初期用嘉瑞农800倍液喷雾,每隔5~7d防治1次,连喷2~3次,选择晴天上午喷雾;病毒病用灭菌成800倍液喷雾,外加60倍牛奶或者豆浆(蛋白质有钝化病毒的作用),每隔5~7d防治1次,连喷2~3次。对烟青虫用菊酯2000倍液喷施,对蚜虫和潜叶蝇用10%吡虫啉2 000倍液喷雾。

六、采收

为争取适时上市,在果实进入白熟期时可选用40%乙烯利400倍液,涂抹番茄果,4d后果实可大量变红。番茄达8~9成熟时采摘,采摘时注意把果柄随手掰掉。

第二篇: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俊杰

一、形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浆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草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等。其颜色鲜艳,是良好的配餐食品。

1、形态特性

草莓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生长在30公分以内的土层,主要分布在5-20公分。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 分新茎、根状茎、匐匍茎。新茎是当年生的短缩茎,年生长量仅为0.5-2公分,轮生密集叶。匐匍茎是特殊地上茎,由新茎上的腑芽萌发而形成,是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在偶数节上产生子苗。根状茎为地下短缩多年生茎,为新茎上的叶片脱落后形成的,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因其外形似根而得名。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叶柄10-20公分,基部托叶包在新茎上,柄的中上部有小叶,正常株有叶20-30片叶,寿命130天,新叶长成的40-60天光合力最强。

花多为两性花,能自花结实。也有雌能花。花序:二歧聚伞花序或多歧伞花序中心花先开,3-30朵花,多在20朵之间。

果实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大肉质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成生于花托上。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种子螺旋状排列的雌芯受精后形成(瘦果)。

2、生物学习性

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8℃受冻,-12℃死亡。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叶片较大,因此蒸发量大.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阴。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80%,而秋季九、十月份,土壤持水量达60%即可,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上都能生长。但由于是浅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二、育苗

1、母株管理:

草莓育苗在露地进行,选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培育成新的草莓扩种苗。每亩(667平方米)生产田需备苗圃150平方米左右。在生产田附近选合适地块,施入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做成平畦,于四月初定植母本苗,株行距为80×80公分;缓苗后不久花蕾陆续出现,应及时打掉,以促进匍匐茎的发生;以后追肥2-3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并根据土壤墒情,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利于小苗扎根;整个育苗期间,杂草危害较重,一定要及时除去。至八月份定植时,一般一株

母本苗可繁殖生产用苗30株左右。

2、培育壮苗:

当匍匐茎抽生幼叶时,前端用细土压住,外露生长点,并用“海状元818”生根剂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促进发根。进入八月以后,匍匐茎子苗布满床面时,摘心、去掉多余匍匐茎。一株保留5-6个匍匐茎苗,多余的匍匐茎去掉,九至十月即可培育出壮苗。

壮苗标准为有5-6片发育健全的无病虫害的完整叶,根茎粗l-1.5公分,须根多且色白,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克。

三、定植

1、整地:

栽前一周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撒施腐熟畜肥1500-2000公斤,沟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0-100公斤,“海状元”微生物菌60公斤或“澳洛珈”重茬剂30公斤,沟施深度为10-15公分。施后深翻、耙平、起垄,高垄南北走向,底宽60公分,上宽40公分,垄间间隔 20公分,垄高15-20公分。

2、定植时间:

八月下旬到九月中旬。

3、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垄面中央开一小沟便于灌水,每垄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公分和20公分,株距15公分左右,每亩(667平方米)定植 8000-12000株。

4、移栽:

选阴天或遮荫栽苗。苗木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垄沟方向),将来花序及果实垂落于垄的两侧,便于管理;定植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定植后灌足水,2-3天再灌一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每亩(667平方米)可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促进花芽分化。

5、保温扣棚时间

(1)促成栽培: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时,开始保温。北方10月下旬力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退,植株休眠,全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结果。

(2)半促成栽培:保温应根据品种休眠期长短,当其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休眠后进行。一般在十二月中旬至次年一月上旬。

也可依计划上市期而定,如三月中旬上市的一月底至二月上旬扣棚。

扣棚后覆盖黑色地膜,盖膜时随盖随将苗破膜放出。

四、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

根系追肥:

越冬栽培温室草莓扣棚后,室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而这个时期植株生长旺盛,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需肥水量大。当新叶长到3-4片叶时,花蕾露出,应结合浇水追一次肥,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20公斤。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施肥,容易表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

叶面追肥:

第2片叶展开后至现蕾前用“海状元818”花果丰600-800倍液喷施1-2次,间隔时间为10天,目的是利用外力防止或打破草莓的休眠,促进叶柄和花序的抽生。

座果后用“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3000倍液或“海状元818”果俩好800-1000倍

液喷施,7-10天一次。

浇水:

温室草莓恢复生长至开花前保持上壤湿润即可。开花座果后需水量增加,应及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需适当控制灌水。

2、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植株抽生的匍匐茎,做到随见随除,集中清出室外销毁。生长季节要不断除掉老黄叶、病叶和弱势侧芽,集中营养提供结果。在开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品种保留2级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种保留3级序花蕾。

3、温湿度调控

(1)定植至休眠:

白天温度20-26℃,最高30℃。

(2)恢复生长至开花前:

为打破草莓的休眠,温度可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60-85%。

(3)开花期:

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迸行。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混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全造成授粉不良。

(4)果突膨大和成熟期:

受温度影晌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湿度可控制在60-70%。

4、花期辅助授粉

温室内通风量小,昆虫少,不利草莓授粉和受精。辅助授粉可以采取每亩(667平方米)温室放蜂两箱,或用毛笔人工授粉。

五、病害防治

1、灰霉病。

症状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叶、和果实。在叶上发生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生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

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正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孢子在空气传播,蔓延。栽植过密、氮肥多、植株通风透光不良或湿度过大时病重。特别是在促成和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子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发病重。

防治方法(1)控制施肥是、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选用美国3号、红衣等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2)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敌菌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0天1次,直至大批果实采收结束。也可喷50%速克灵800倍液等,或花前喷5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薰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2、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又称草莓角斑病,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片,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发病规律 该病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的。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或叶缘处水孔侵入致病并传播蔓延。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或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通过检疫,防止病害传播蔓延。(2)清除枯枝病叶。(3)减少人为伤口,及时防治虫害。(4)定植前每公顷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11.25千克,对水150千克,拌入150千克细土后穴施处理土壤进行消毒。(5)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瑞毒铝铜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白粉病

症状 叶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蕾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草莓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而气候则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

防治方法(1)选用新明星、宝交早生、因都卡等抗病品种。(2)冬春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枝叶,生长季及时摘除病残老叶,栽植不宜过密,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通风透光,生长健壮。(3)生物防治:喷洒2%农抗120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隔6-7天再防1次。(4)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6天1次,连喷3-4次。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灭螨猛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或多氧霉素(AL)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5%腈菌唑浮油1000-2000倍液喷雾。这些药剂都是隔7-10天1次,喷药时要使叶的背面和芽的空隙间都均匀着药。(5)保护地栽培可采用45%百菌清烟熏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一般用药物防治要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第三篇: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海大生物科技

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张俊杰

一、黄瓜生理与环境条件的要求

黄瓜为一年生草本蔓性攀缘葫芦科甜瓜属作物。原产于热带森林地区。黄瓜为浅根系植物,根群大多分布在7-27公分的表土层。在茎的基部近地面处,能长出气生根伸入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黄瓜茎为蔓生、中空、略呈四角形,表面有细刺毛,从茎节叶腋中可抽生侧枝,节间有卷须,借以攀缘在其它支持物上,茎可根据栽培条件无限生长,在保护地冬春茬栽培的黄瓜,茎长可超过6米。叶片互生在节上,呈五角形或心形,叶片与叶柄有中空无色的刺毛。花单性、同株异花,雄花数目多、雌花数目少。雌花在冠下部有长形的子房,有时也会产生少量全雄株或全雌株,或两性完全花,果实为假果,由子房和花托合并发育。黄瓜在8-36℃的范围内均能生长。黄瓜种子最低发芽温度为12℃,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最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5-29℃。黄瓜喜温不耐低温,但又需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以白天25-30℃,夜间13-15℃,昼夜温差10-17℃为宜,最理想的昼夜温差在10℃左右。

黄瓜虽喜温,但对高温的忍耐能力较差,温度到达32℃以上,黄瓜呼吸量增加,而净同化率下降,35℃以上生长不良,超过40℃就会引起落花、化瓜、光合作用急剧减弱,代谢机能受阻,45℃高温3小时,叶色变淡,雄花落蕾或不能开花,花粉发芽力下降,导致畸形瓜产生。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是10-12℃。黄瓜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常因降温的缓急和低温锻炼程度而大又相同,未经低温锻炼的植株或徒长的秧苗,5-8℃就会受冻害,3-4℃就会冻死,经过低温锻炼的植株或秧苗,尤其是黄瓜嫁接苗,不但能忍耐3℃的低温,甚至遇到短期-2-0℃低温也不会冻死。

黄瓜根系对地温要求比较严格,黄瓜根的伸长最低温度为8℃,最适宜25-30℃,最高为38℃。生育期间黄瓜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

黄瓜喜光又耐弱光。因此,很适合冬春茬保护地栽培。但光照的长短会影响到花的性器官分化与形成,亦就是决定雌花的多或少。一般光照时间在8.5-11小时对黄瓜分花最好有利。如若在黄瓜果实膨大期遇连阴天,一方面由于光照度减弱,光合作用同化物减少,植株本身贮藏的养分不足,造成因分配给果实的养分城少而出现果实发育不良或比瓜现象,一般在阴天后的10天左右黄瓜产量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因阴天时叶面蒸腾作用弱,致使根系吸水受阻,一旦天气转晴,叶面蒸腾迅速旺盛,根系吸水能力则跟不上叶面蒸腾的需求,造成叶内水分不足光合作用下降,甚至中午时叶片萎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早晨应适当早揭苫,下午在确保夜温的情况下,相应晚盖苫。遭遇连阴或雨后晴天的早晨,应给使用“海状元818”叶面肥800-100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500-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喷至欲滴状最佳。

黄瓜根系浅,叶片大,地上部消耗水分多。对空气及土壤的湿度要求都比较高。喜欢湿润、不耐旱、不耐涝。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为80-90%最适合生育生长。而且黄瓜对空气中湿度的适应力较强,夜间空气湿度高达90-100%亦能忍受。但当空气湿度超过80-90%时,会造成蒸腾作用受阻,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受到影响,导致光合作用减弱,长势衰退。如若湿、冷同时过度发生,很容易造成沤根或寒根。高湿的环境同时亦为病菌的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病害的发生。

由于黄瓜根系浅、根群弱、需氧性较强,吸收水肥能力差,应选择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好,保水保肥、疏松透气的腐林质壤土进行种植为宜。黄瓜在粘性土壤中生育迟,但生1

海大生物科技

育期长、产量较高;而在砂土或砂质壤土种植,则生育早、但容易老化。黄瓜在微酸性至弱碱性的土壤中均能种植,一般适应PH5.5-7.6,最适宜PH6.5,若在PH4.5以下的土壤种植黄瓜便会枯死。

黄瓜对养分的吸收量与品种、栽培条件及栽培方式均有密切的关系。与黄瓜生长发育关系较大的营养元素为氮、磷、钾、钙、镁等,吸收量以钾最多,其次氮、钙、磷、镁依次,其中钾的摄入量集中于生长中后期,氮则集中于生长前期,而磷在播种后20-40天需求量增大,钙和镁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另外,生长期长的春早熟黄瓜要比生育短的秋延后栽培的黄瓜养分需求要高。还有,张延后栽培的黄瓜前期产量高,因此养分的吸收主要在前期,所以,施足底肥是关键。

每生产1000公斤黄瓜大约要吸收氮(N)2.8-3.2公斤,磷(P2O5)0.9-1.3公斤,钾(KO2)

3.5-4公斤,钙(Ca)2.1-2.5公斤,镁(Mg)0.4-0.5公斤。

培育壮苗

育苗设置及营养土配制

黄瓜根系的维管束鞘易老化,除幼嫩根外,断根后难发新根。因此,为了保全一个较完

整的根系,保护地栽培一般均采用营养杯护根育苗,以防止定植时对根系的损伤。营养土是黄瓜培育壮苗的基础,主要以土壤与肥料人工配制,要求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营养成分完全,能改善土壤的吸肥、保水和透气性,呈微酸性或中性,并具有一定的粘性,以利幼苗根系的吸收活动。土壤采用近3年内未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园土,最好是采用葱蒜地或麦田里的表土。肥料主要以生物有机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具体配比:田园土6份、“海状元818”粉状海藻肥或优质腐熟厩粪肥4份、将土粉碎并过筛与肥混合均匀,按每100公斤加入3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充分混合便可使用。

种子处理

为了有效地预防黄瓜苗期的立枯、猝倒以及根腐、枯萎、蔓枯等种传、土传病害,进行

一系列的种子处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种子处理后,还可打破种子休眠,提早出苗,根好苗壮,提高黄瓜幼苗质量。

先将55-58℃的温水(水量约为种子体积的5-6倍)装入干净的小盆或大碗中,然后将种子倒入,立即顺一个方向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并随时补充温水保持55℃水温,经10分钟当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让种子继续浸泡4-6小时,将种子捞出淘洗干净,去水甩干,用布包好,便可进行催芽。催芽的温度控制:先25℃,后30℃,当胚根将出(露白)再降至25-20℃,一般催芽一天左右便可出齐芽。出芽后(或露白),使用“海状元818”拌种剂5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00倍液进行拌种处理,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苗齐、苗壮,提高秧苗质量。如若是嫁接砧木南瓜种播种前也要进行拌种处理。

播种

根据黄瓜对水分的要求特点,播种时不宜水分太大,预防造成烂芽。一般从播种到苗齐,白天气温保持25-30℃,最高不超过35℃,夜间12-14℃。幼苗约3天左右出土。

嫁接苗砧木南瓜种应比黄瓜种早播3天。如果是采用靠接的方法(此方法较易成活),在播种时黄瓜种与南瓜种可同杯播种,相距1.5公分左右为宜。

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黄瓜育苗期的温度管理原则“高温催芽,低温蹲苗;高温缓苗,低温炼苗”。也就是说,当黄瓜幼苗出齐苗后,应将温度下调到白天20-25℃,夜温10-12℃进行蹲苗;分苗后,温度调为白天30-35℃,夜温15℃左右进行缓苗;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再将温度调到白天

海大生物科技

26℃左右,夜温12℃左右;定植前10-15天,进行低温炼苗,一般白天可在20℃左右,夜温10℃左右。

(2)水分管理

一般黄瓜的苗期浇水原则是“阴天不浇,睛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浇水后第二日无露水时覆土厚约1公分,通常苗期约浇水3次左右。

另外,营养土育苗主要是控温而不强调控水,水分不足容易造成土块坚硬,根系发育不良,幼苗易老化,给以后的生育生长带来不良的影响。但也不可湿度过大,预防幼苗徒长及病害的发生。

(3)养分管理

黄瓜苗期如果施足苗床肥或营养土育苗,一般不进行根部追肥。若幼苗出现有缺肥的现象,可按每15公斤水使用“海状元818”广谱叶面肥20克、“海状元818”植物卫士25克、“海状元818”绿的快25克(或尿素5克、硫酸钾13克、磷酸二氢钾6克、钙肥14克、铁肥0.3克,或尿素15克、磷酸二氢钾20克、铁肥0.5克)混合进行叶面喷施。

嫁接苗管理

(1)保温保湿

嫁接后,保持温度,白天26-30℃,夜温18-20℃,地温23℃左右,接口愈合最快,成 活率最高。在保温的同时还应保证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在90-95%,但土壤的湿度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烂秧。在嫁接后马上用益微菌液喷施接口(20克菌剂兑水15公斤),不仅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而且还可以防止病杂菌对接口的感染造成病害,加速切口的愈合。嫁接后7-10天,嫁接苗基本成活,温度可逐渐降至20-25℃,空气湿度在85%。到定植前10天左右,要适当控温控水蹲苗,以促其根系发达,空气相对湿度再降到75%左右。

(2)遮光通风

一般嫁接3天内全天遮光,3天后到一星期内,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遮光,但应注意根据季节气温适当调整遮光时间。同时,嫁接后的3天内密闭棚室,3-5天后逐渐通风,通风口应由小到大,通风时间逐步延长。9-10天后则可通大风。注意:若幼苗出现萎蔫,还应及时遮荫喷水,并关闭风口。

(3)抹侧芽

砧木生长点去除后,会促使侧芽萌发,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接穗成活。因此,应及时去掉侧芽,一般2-3天去一次。

(4)接穗断根

嫁接后7-10天,嫁接苗己愈合,及时去除嫁接夹,并切断接穗根系,防止病菌侵染。

6、喷施乙烯利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

当黄瓜秧苗(包括嫁接苗)长出1-3片真叶时,使用100-150ppm的乙烯利溶液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混合叶面喷施1-2次,若喷施二次应相隔7天。喷施后,可诱导植株雌花分化,提早结果,能有效地增加黄瓜早期产量及总产量。但应注意必须同时加强水肥管理等工作。

定植

重施基肥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普施与集中施相结合,亦就是在整地前将60%基肥撒入耕地,然后 翻入土内搂匀,40%基肥在移栽定植时作为沟肥或穴肥集中施入。每亩(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海状元”或“澳洛珈”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4-

8、8-7-10

含量)100-12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40-60公斤。若重茬严重的田块,在定植时移栽前使用“澳洛珈”重茬剂进行沟施或穴施,每亩(667平方米)20-30公斤,效果显著。

合理密植

栽培多采用南北向起垄双行覆膜种植。一般双垄扣膜应用100-120公分宽的地膜,单垄 或高畦则用60-80公分地膜。每亩(667平方米)定植株数3500-4000株左右为宜。

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沾根或灌根,移载前,如露根移栽的秧苗应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500-600倍液进行沾根;如是营养杯育苗或带坨移栽的秧苗,应在移栽前3-4天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600-800倍液进行灌根。促进新根发生,缩短缓苗期,提高抗逆性。

另外,若是根结线虫较严重的棚室,在使用“海状元818”生根剂沾根或灌根时,可同时加入“海状元818”植物卫士800-1000倍液、2.0%阿维菌素混合使用,每15公斤水加入15毫升。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定植方法

黄瓜属浅根作物,定植时不宜栽太深。定植应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栽植方法一般

分为明水栽和暗水栽两种。明水栽即在畦面按株距挖穴,然后将苗栽入后浇水;暗水栽也称坐水栽、水稳苗。即在定植前先开沟晒土,然后顺沟条施入沟肥,将肥与土混合均匀后放大水灌沟,待水渗到一定程度时,再把秧苗土坨(根部)大部分坐入泥水内,待水完全渗下后,覆盖一层干土埋垄。这样既可保持地温,又可防止表土板结,起到了透气、保墒、促进缓苗发根的作用。

田间管理

变温管理

黄瓜定植后应闭棚高温高湿促缓苗。缓苗后采用变温管理的方法来调控温度,一般是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内温度迅速升至33℃,然后放顶风,使棚温降至25℃左右,中午加大放风量,使下午温度保持25-20℃,当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减缓夜温下降,夜间棚温应保持在15-17℃。阴天在确保棚温的基础上亦适当打开通风口换气。采用变温管理,可以加速棚顶露水雾化,较常规管理(25℃放风,降至17-18℃关风,阴天不通风)棚内升温快,相对湿度低,31℃以上的高温可减少病杂茵孢子的萌生,对病害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上午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下午低温有利于光合同化物质的运转,减大黄瓜自身呼吸消耗,促使瓜条迅速膨大。

水肥管理

保护地黄瓜栽培,可按整个生育期浇水多少分四个时期:第一,定植初期约10天左右,要求土壤湿度高,土壤绝对含水量要求达25%以上,保兼顾到需保持地温,在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后,不旱不浇,以利缓苗。第二,缓苗后至采收初期,40-50天内,促根控秧,可不浇水,保持土壤绝对含水量20%左右(用手拈取地表5公分以下的根部土壤,不成团而散开时,含水量约为14-15%,即为缺水,成团表示不缺)。第三,采收初期至结果盛期,约70-80天左右,含水量应在23%以上,平均10-15天浇一次。第四,植株衰弱期,为防早衰,应将土壤含水量升到25%以上,即7-10天浇水一次。

由此可见,黄瓜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浇水量应有所不同。如果说初花期的浇水管理主要在于“控”,那么结果期的浇水特点在于“促”。还有,浇水应以早上浇、膜下浇为宜。因为早上可以配合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膜下浇减少空气的相对湿度。

黄瓜追肥,从定植到采收结束,约需追肥8-10次,一般从定植后结合浇缓苗水开始,每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公斤进行冲施,进入结果初期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每次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公斤或“海状元818”粉状肥10公斤、与“澳洛珈”微生物菌肥20-30公斤随水追施;到了

采摘盛期,应适当增加施肥量,每次亩(667平方米)使用“海状元818”膏状冲施肥10-20公斤或“海状元818”粉状肥20公斤、与“海状元”或“澳洛珈”海藻复混肥(16-9-20含量)15-20公斤或磷酸二氢钾8-10公斤、“澳洛珈”微生物菌肥20-30公斤混合随水追施。

为了延长黄瓜的采收期,在根部追肥的同时,还应进行叶面追肥,从黄瓜开始采摘起进行,每隔10天左右一次。使用“澳洛珈”海藻精1500-3000倍液或“海状元818”果俩好1000-1200倍液或“海状元818”广谱叶面肥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如遇光照不足、冻害、激素中毒、化瓜等生理障碍,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叶面喷施进行防治。出现缺钙症状使用 “海状元818”稀土钙1000-12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如发生病毒病,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与“海状元818”菌毒煞500-800倍液混合喷施,5-7天一次,2-3次,效果显著。

正确使用防落素、赤霉素及细胞分裂素

在黄瓜植株雌花开花后1-2天,用100-200防落溶液素与“海状元818”植物卫士 800-1000倍液混合进行喷花,可促进果实生长,促使瓜条直而长,顶刺带花,预防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当黄瓜开花后3天左右,亦可使用“海状元818”花果丰800-1000倍液与500ppm细胞分裂素混合进行叶面喷施。可减轻因棚室光照不足而导致的花粉败育不实的现象,并可连续刺激果实生长,促进果实膨大。

五、海藻肥的作用特点

1、有机质含量丰富,大中微量养分全面均衡

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海藻肥,主要原料选自天然海藻,经过特殊生化工艺处理,提取海藻中的精华物质,极大地保留了天然活性组分,含有大量的非含氮有机物、陆地植物无法比拟的钾、钙、镁、锌、碘等四十余种矿物质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以及海藻中特有的海藻多糖、藻朊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同时,还含有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和赤霉素等。

2、改良、疏松土壤,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海藻肥可直接使土壤增加有机质,激活土壤中的各种有益微生物,可在植物—微生物代谢物循环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海藻中的藻朊酸钠是天然土壤调理剂,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内部孔隙空间,恢复由于土壤负担过重和化学污染而失去的天然胶质,促进速效养分的释放,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3、易吸收,见效快,肥效长,提高化学肥药效果

海藻肥中的有效组分经过特殊处理后,呈极易被植物吸收的活性状态,在使用后的2-3个小时进入植物体内,并具有很快的吸收传导速度。此外,海藻肥中的海藻酸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增大接触面积,使水溶性物质比较容易透过茎叶表面细胞膜进入植物细胞,使植物最有效地吸收营养成分,因此如果海藻液体肥和杀虫剂、杀菌剂以及化学肥料混合使用,效果更佳,可降低喷洒费用,对农药和化学肥料具有增效作用

4、抑菌抗毒驱虫,药肥双效、天然安全无公害

海藻肥中含有的甘露醇、酚类多聚化合物、甜菜碱、海藻酸及天然抗生素等物质具有显著的抑菌抗病毒驱虫效果,真正起到肥药作用。海藻肥是一种天然生物制剂,可与植物—土壤生态系统和谐地起作用。对人、畜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具有其他任何肥料都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国外被列入有机食品专用肥料。

第四篇: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

生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但由于生产管理上姜农一直沿袭着传统习惯,且反复重茬,致使生姜品质变劣、产量降低,有些地方姜瘟病盛行。我们在连续几年试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姜瘟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下面仅就其中一些主要环节进行介绍。用透光率40%的遮阳网替代传统姜影草

生姜为阳性耐阴植物,不耐强光和高温,若光照不足也会影响其正常生长,传统栽培方法都是以插影草来进行遮荫的。即在种姜播种后,在姜沟南侧(东西向沟)或西侧(南北向沟),插上谷草或玉米秸等,按10~15cm的距离交互斜插,高70~80cm,使姜沟呈花荫状态。这种遮荫方式最大不足之处是在时空上遮荫不均匀,7~8月份中午最热的时候,遮荫面积却最小,遮光率远远不够。

我们采用的遮荫材料为透光率在40%的遮阳网(这种遮阳网幅宽2m,花卉栽培上使用,市场有售)。在生姜种植前,按蔬菜简易大拱棚的结构打好木桩(或水泥桩),中间最高处2m左右,两侧稍矮些(这样的高度既不影响透风,又不妨碍后期网下作业)。将几幅遮阳网按地宽缝接在一起,以4~5幅为宜。生姜播种后,便把遮阳网固定在木桩上面。这种遮荫措施操作简单,后期姜田内的施肥、喷药、除草、培土等作业也十分方便。注意撤网时间应比传统拔影草时间提前5~10d,因遮阳网下的姜田群体较旺,后期气温下降后,生姜地上、地下生长较快,防止地上徒长。利用遮阳网可提高产量50%以上。后期延迟生长

生姜传统的收获时间在霜降前几天。其实这时生姜生长仍很旺盛,主要是养分回流和姜块内含物的充实。这时在原来固定遮阳网的木桩上,再横着搭几条细竹竿,然后扣上大拱棚,这样就避免了突然来临的霜冻问题。延迟生长20d后再选晴好天收刨,可在遮阳网基础上再提高产量17%以上。

生姜收获后,可利用大棚种植其他合适蔬菜,第2年春天可采取早茬大棚西瓜?生姜——早冬蔬菜的栽培模式,提高复种指数,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用脱毒姜种替代传统自留姜种

脱毒蔬菜因在产量和质量上的巨大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通过栽培试验发现,脱毒姜比普通姜增产30%以上,而且抗姜瘟病效果显著。采用遮阳网需注意以下几点

4.1 遮阳网透光率以40%为宜,过大,遮荫效果差;过小遮荫过强,易徒长。

4.2 遮阳网架设高度应不低于1.5m,以便于网下透风。

4.3 由于遮阳网下,小气候较好,温湿度适宜,某些虫害(如姜螟)易发生,应注意预防。

4.4 撤遮阳网的时间应较传统拔姜影草时间提前5~10d,以防止生姜徒长。

4.5 扣大拱棚时间不宜过早,过早易产生高温,过迟易受霜冻。扣棚后中午应注意放风。

4.6 扣大拱棚之前3~5d应浇一遍水,扣棚后不宜浇水,以防止棚内湿度过大,影响生姜品质。

4.7 脱毒姜个体生长较普通姜旺,为防止群体过大,就适当调整密度,普通姜种栽培密度可为50cm×20cm,脱毒姜种栽培密度可为55cm×25cm。

第五篇:春豇豆早熟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春豇豆早熟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豇豆耐高温、喜光、较耐旱、不耐涝。春季采用大棚等设施栽培,为提早上市,获得早熟高产高效,现将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

豇豆品种很多,生产中要根据气候条件、栽培习惯、种植季节、市场要求而定。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设施栽培可选用长蔓型耐低温弱光、开花结果早、荚长荚嫩、肉质肥厚、生长期长、产量高的早豇一号、早豇二号、早生王等品种。

2、培育壮苗

育苗时间根据栽培方式而定:一般大棚套小拱棚栽培的,2月中下旬育苗;小拱棚加地膜栽培的,3月上旬育苗。每亩用种量2.5公斤左右。育苗可选用营养钵或穴盘,营养土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菜园土6份,经充分混合均匀过筛后,装入口径6厘米、高度8厘米的营养钵或孔径5厘米、每盘50孔左右的穴盘中,并将营养钵或穴盘整齐严密地摆放在整平的苗床里。播种前将营养钵或穴盘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日晒2-3天、无病无虫蛀、饱满整齐的种子播在营养钵或穴盘中(每钵、孔播种2粒),然后覆过筛营养土2.5厘米左右。苗床选择在背风向阳处,播后搭建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并在营养钵或穴盘上覆盖1层地膜。出苗前床内温度保持30℃-35℃,水分不宜过多,以防种子腐烂,一般4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开地膜,温度控制在25℃-30℃,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前5-7天逐渐降温炼苗,增强抗逆性。整个育苗期,苗床既要防止土壤过干,又不宜过多浇水,更应防止苗床积水。

3、筑畦定植

豇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为获得高产,应选择两年内未种植豆科作物的微酸性沙壤土种植。每亩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3000公斤、总含量45%三元复合肥25公斤-30公斤作基肥,将土壤深耕25厘米左右,按畦宽50厘米、高20厘米、畦与畦间隔50厘米筑畦,畦面上覆盖地膜。一般在第1对真叶展开前按行距35厘米、株距30厘米,在地膜上划十字口定植,定植后浇足活棵水,填实定植孔。

4、精细管理

肥水管理

总的原则是前期防止茎叶徒长,后期防止植株早衰。一般在按标准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苗期根据生长势追肥1-2次,每次每亩施稀粪水750公斤或尿素2.5公斤;开花结荚期追肥3次,每次施总含量2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茎叶徒长而减少花序;开花结荚期需水较多,7天左右浇1次水,采收期结合浇水追施肥料。春季设施栽培的豇豆,开花结荚期长,更应注意后期追肥,并结合防病虫根外喷施多元磷酸二氢钾、多元硼肥等叶面肥,以防植株脱肥早衰。

引蔓

豇豆抽枝长蔓迅速,5-6叶时在棚架吊挂塑料绳引蔓。早期茎蔓的缠绕能力不强,需人工绕蔓上丝,并选在早晨露水未干或阴天进行,防止折断茎蔓。

整枝

结合引蔓进行合理的整枝,一般第1花序以下的侧枝长到3厘米时摘除,以保证主茎粗壮;第1花序以上的侧枝留1-2个摘心;主蔓至棚顶时,打顶摘心,以控制生长,并促下部侧枝形成花芽。

病虫害防治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根腐病;虫害有豆荚螟、潜叶蝇和螨类,应采用综合防治技术。锈病可用粉锈宁防治,叶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敌克松、绿亨杀菌王防治。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除土壤处理外,可用炒香的生麸混合敌百虫于傍晚施在田间周围进行诱杀。豆荚螟可用杀虫双、抑太保、锐劲特防治,潜叶蝇可用乐斯本、辛硫磷防治,螨杀可用杀螨净等药剂防治。

科学采收

豇豆为总状花序,每一花序有2-5对花,通常只结1对荚,肥水充足、管理良好、植珠生长健壮时所有花朵都可结荚。第1对豆荚采收后第2对花芽才开始发育开花,所以要细心采收,不要碰伤或碰掉花序上的花芽,以增加结荚数,提高产量。开花后10-12天,荚果饱满,子粒未显时即可采收。

下载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番茄春早熟保护地高产优质栽培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示范工作总结 葡萄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近十几年我市种植面积由小到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发......

    2010年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10-2011年度河北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 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小麦生产的重点是冬小麦,分布在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衡水、邢台、邯郸9个市,在全国小麦区划中......

    大棚西瓜长季节高产优质栽培模式

    大棚西瓜长季节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作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的栽培模式,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西瓜长季节栽培可将西瓜生产从传统的1茬1收延伸......

    保护地草莓品种引进及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研究示范

    保护地草莓品种引进及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研究示范 草莓富含营养,可保健、美容,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倍受欢迎。定兴的自然气候条件很适宜草莓的生长发育,且已有成功的种植经验,个......

    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项目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机采棉配套栽培早熟高产技术推广 项目总结 根据师农发〔2011〕19号文件,有关下达2011年农五师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我团结合团场实际,从选育、推广一些抗病、高产、......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及栽培要点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及栽培要点 1.品种来源: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高脂肪品种国审晋豆19号为母本,高蛋白品种国审晋豆11号为......

    江苏农垦啤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精选五篇)

    江苏农垦啤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黄海农场农业服务中心一、指导思想: 啤麦既是农产品,又是工业原料,栽培技术上既要考虑提高产量,更要重视提高其制麦质量,满足制麦工艺的要求。......

    优质高产杂水稻Q优18号及其栽培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优质高产杂水稻Q优18号及其栽培要点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04期 Q优18号是南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成功的水稻......